堂吉訶德的現代小說藝術成就
Ⅰ 簡答題: 1.簡述《堂吉訶德》的藝術特色; 2.簡述20世紀西方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
1,. 《堂吉訶德》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深刻的理解。作者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堂吉訶德》中佔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為主要舞台,出場以平民為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西班牙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一部網路全書。其次,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堂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像、嚴肅與幽默、准確與誇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
2,⑴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強調冷靜地觀察現實和真實客觀地描寫現實.他們反映的生活面極為廣闊,幾乎觸及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作家們極其重視細節的描寫,力求使每個細節都達到精確.
⑵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以強烈的批判精神著力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其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家們不遺餘力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利己主義的生活原則,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系和貴族資產階級罪惡的代表人物,因而不少作家受到統治者各種形式的迫害.
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創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在創作中重視環境對人物的影響.這種堅持典型化原則的創作態度,使現實主義作家的創作具有很強的真實性.
⑷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般都具有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人道主義思想是他們藉以批判資產階級罪惡的封建暴政的思想武器.但是人道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武器往往導致政治上的改良主義.很多作家幻想用道德力量或社會改良來解決社會矛盾,結果因理想不能實現,使一些作家陷入了悲觀主義.
Ⅱ 唐吉訶德屬現代文學作品
《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
《唐·吉訶德》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反騎士小說。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文學評論家都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Ⅲ 《堂吉訶德》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1、手法
作者採用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唐·吉訶德》中佔主導地位,在環境描寫方面,與舊騎士小說的裝飾性風景描寫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
以農村為主要舞台,出場以平民為主,人數近700多人,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2、人物形象
在塑造唐·吉訶德的形象時,用喜劇性的手法寫一個帶有悲劇性的人物。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個個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諷刺的筆調和誇張的手法,一再描寫人物的荒唐行動,造成喜劇性的效果。
其次,小說又著重描寫人物主觀動機與它的客觀後果的矛盾(或適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討苦吃),在喜劇性的情節中揭示其悲劇性的內涵。
(3)堂吉訶德的現代小說藝術成就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唐·吉訶德》書中寫的人物有七百多,是歐洲最早的長篇現實主義小說之一,是國際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西班牙文學著作。作品出版後,上至宮廷,下至市井,到處傳誦。該作已用100多種文字譯成數百種譯本。
盡管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有些細節前後矛盾,但不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歐洲在此以前的小說前進了一大步,標志著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Ⅳ 堂吉訶德文學地位(簡略)
《堂吉訶德》是西班牙偉大的作家塞萬提斯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膾炙人口的世界名著,是歐洲長篇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本書一方面針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丑惡現象,一方面贊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情感,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永恆的價值,在相隔四個世紀之後,仍感動著每一個讀者。
根據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來自世界各國不完全的統計,《堂吉訶德》已用70種文字出版了兩千多個版本。這部小說曾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革命導師及席勒、歌德、拜倫、海涅等著名文人的高度贊譽,成為世界各國讀者普遍熟悉和喜愛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對後來的一些著名作家產生了影響。笛福曾自豪地稱魯濱孫具有一種堂吉訶德精神;福克納更是每年讀一遍《堂吉訶德》,聲稱"就像別人讀《聖經》似的"。
人生在世,如果有什麼必讀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訶德》。它不僅故事講述得神奇精彩,語言也十分淳樸。
--奈及利亞著名作家奧克斯
在歐洲一切著名的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堂吉訶德》。
--俄國著名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
人類從精神層面上總有一對矛盾:理想和現實,這是第一位的。《堂吉訶德》利用文學形式將這對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動,可說淋漓盡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認同。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堂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像、故事中套故事等,在《堂吉訶德》中都出現了。塞萬提斯早在17世紀就寫出了《堂吉訶德》,可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堂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學者趙德明
Ⅳ 為什麼說《堂吉訶德》在藝術上開創了近代小說的新形式
《堂吉訶德》在藝術上開創了近代小說的新形式是因為借鑒了荷馬、維吉爾,使反寫具有逼真性,借鑒了古希臘戲劇和民間戲劇
Ⅵ 為什麼堂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
這別去研究,但堂·吉柯德的確是一部舉世聞名的諷刺小說,具有深刻的醒世意義。西班牙的塞萬提斯讓後人傾佩。
Ⅶ 《堂吉柯德》有怎樣的藝術成就
塞萬提斯所創作的《堂吉訶德》這部小說其藝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創造性地戲擬荒誕的騎士小說。塞萬提斯諷刺地模擬荒誕的騎士小說的手法,經過藝術的誇張和渲染,再現騎士小說的荒謬,收到了奇妙的喜劇效果。他從騎士的命名、受封儀式、決斗比武到向貴婦人獻殷勤,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從而使諷刺更為尖刻而辛辣。在騎士小說的結構框架中,引入了豐富的社會生活的內容,使之跳出了騎士小說的局限,而成為歐洲近代小說的開山之作。
Ⅷ 堂吉訶德小說的藝術特色
第一個層次以掃除騎士道為宗旨,充分發揮了諷刺文學和愉悅讀者的功能,起到了以笑聲摧毀騎士道的作用;
第二個層次使我們笑過之後進入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社會現實的廣袤時空,主要功能是引發讀者含淚的批判性思考,氛圍由詼諧輕快轉入深沉凝重;
第三個層次引發我們對人類及其命運的總體性反思,主要功能是從宏觀的哲學意義來理解堂吉訶德形象所蘊含的人類文化的悖論,使讀者的思考跨越歷史、現在與未來,穿透層層迷霧。
把這三重主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可以比較完整准確地把握這部世界名著豐富的思想內涵,理解堂吉訶德形象的永恆魅力。
Ⅸ 《堂吉訶德》的藝術特徵
藝術特徵:
1、借鑒了騎士小說與流浪漢小說的長處,以主人公的游俠經歷展開情節,為小說反映社會生活廣闊圖景創造了條件,並克服了騎士小說與流浪漢小說常有的情節鬆散的毛病,使情節結構更加嚴謹。
2、用喜劇性的手法寫一個帶有悲劇性的人物,堪稱喜劇藝術的典範之作,通過戲擬騎士小說典型情節,成為「反騎士小說」的經典,著重描寫人物主觀動機與它的客觀後果的矛盾(或適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討苦吃),在喜劇性的情節中揭示其悲劇性的內涵。
3、採用對比和誇張手法塑造人物,強化了幽默和諷刺效果;塑造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兩個人物形象,使他們從形體身份到性格思想,處處形成有趣的對照。
4、小說中的雙關語、笑話、反語、文字游戲俯拾皆是,也令讀者捧腹。
(9)堂吉訶德的現代小說藝術成就擴展閱讀:
《唐·吉訶德》的產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西班牙經過光復戰爭,顛覆和驅逐了阿拉伯人的統治,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同時又依靠其龐大的騎士隊伍,雄霸歐洲,遠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黃金世紀」。
這一時期,西班牙的文學也繁榮發展起來,田園小說、流浪漢小說、騎士文學和戲劇等各大流派爭奇斗艷。騎士文學在西班牙曾風靡一時,各種作品層出不窮。
不過隨著後來封建經濟的解體和火槍火炮在軍事上的使用,騎士文化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15世紀開始出現一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強盜騎士,騎士文學開始變得愈發庸俗化。
塞萬提斯生活的時期,西班牙還流行著五六十部粗製濫造、荒謬愚昧的騎士小說,為此,塞萬提斯決定創作《堂吉訶德》,「把騎士文學的地盤完全摧毀」,他沿用騎士作為主角的寫作形式,把騎士制度、騎士精神漫畫化。
Ⅹ 堂吉訶德的藝術成就
藝術成就:
從藝術角度講,塞萬提斯通過《唐·吉訶德》的創作奠定了世界現代小說的基礎,就是說,現代小說的一些寫作手法,如真實與想像、嚴肅與幽默、准確與誇張、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進小說對小說指指點點,在《唐·吉訶德》中都出現了。比如在唐·吉訶德身上,愚蠢和聰明博學,荒唐和正真善良,無能和勇敢頑強就這樣矛盾地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可笑但並不可惡,甚至是相當可愛的幻想家.桑丘,這位侍從的性格特點與他主人之間,既有相同方面的陪襯烘托,也有相反方面的襯托對比,而且又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比之下,如果唐·吉訶德是幻想型,那麼這位侍從則屬於現實型.他無論干什麼,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現實利益,即使冒傻氣時也不例外。他更不是一味的傻乎乎,在"總督"任上的那一番審案,也 各種版本的《堂.吉訶德》頗有那麼一點智慧的閃光,如果說:唐·吉訶德是一位聰明的傻瓜,那麼桑丘則應該是傻瓜中的聰明人。除了這個兩個個性突出,對比鮮明的主人公外,書中還塑造了700個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性格的人物形象,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它所帶來的意義,也許對於整天充斥著音樂影像電子多媒體合成的各種多維刺激的現代人感受不深,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唯一娛樂方式就是挑燈讀書,因而能早在17世紀--文學剛剛啟蒙復興的時代,塞萬提斯就寫出了《唐·吉訶德》,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就是深刻的、革命性的影響。所以說他是現代小說第一人,正因為他是第一人,他的《唐·吉訶德》對西班牙文學、歐洲文學,乃至整個世界文學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創作方法上,塞萬提斯善於運用典型化的語言、行動刻畫主角的性格,反復運用誇張的手法強調人物的個性,大膽地把一些對立的藝術表現形式交替使用,既有發人深思的悲劇因素,也有滑稽誇張的喜劇成分。盡管小說的結構不夠嚴密,有些細節前後矛盾,但不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比歐洲在此以前的小說前進了一大步,標志著歐洲長篇小說創作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簡介:
《唐·吉訶德》(中文讀音: táng jí hē dé又譯作《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反騎士小說。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文學評論家都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評價:
歌德:"我感到塞萬提斯的小說,真是一個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寶庫。"
拜倫:"《唐·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海涅:"塞萬提斯、莎士比亞、歌德成了三頭統治,在敘事、戲劇、抒情這三類創作里分別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雨果:"塞萬提斯的創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謂天衣無縫;主角與桑丘,騎著各自的牲口,渾然一體,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極……"
別林斯基:"在歐洲所有一切著名文學作品中,把嚴肅和滑稽,悲劇性和喜劇性,生活中的瑣屑和庸俗與偉大和美麗如此水乳交融……這樣的範例僅見於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內容提要"部分選自徐葆耕《西方文學之旅(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奈及利亞著名作家奧克斯頗動感情地說:"人生在世,如果有什麼必讀的作品,那就是《唐·吉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