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將雨霖鈴改為一篇現代文短篇小說

將雨霖鈴改為一篇現代文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25 15:29:45

Ⅰ 將《雨霖鈴》上片,改編成一散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在那個深秋的傍晚,天空是灰的顏色,如少年的心情,只剩下無盡的絕望。「為什麼終究要走?」耳旁彷彿又想起她一遍遍的追問,而自己所能回答她的卻只有一次次的嘆息,可是因長長的嘆息太悵惘、幽凉,她今早的眼神才無比的無望,也是今早,他才明白,原來那雙記憶中總是充滿著希望、歡樂和自信的鳳目失去了神采竟是如此的凄婉動人,他何忍再看?
不知何時雨已經停了,殘留在帳上的水滴順著氈布一滴滴滑落、飛濺,一時間青黃交映的草地上盛開出朵朵晶瑩的水花,清響不絕於耳。帳內少年緩望蒼白的帳子映著少女長白的臉。細柳黛眉,秋水盈然,膚若凝脂,貝齒紅唇,青絲散亂也不覺,猶自強顏歡笑 。
冷風,楊柳葉輕揚,拂出落日余暉的魂與雜草池水的香。寂寥的岸上,魂不守舍的窗帳。雨後,蟬鳴更加哀傷,和著滾滾流水的無奈悲傷。
絲絲縷縷,入眼處是迷朦的煙雨;淅淅瀝瀝,奏響的是恬淡的情思。冬去春來,在這個飄著暖暖的細雨的傍晚,人世間又萌生出幾多綺麗的夢想……
雨,打濕的豈止是記憶,離歌在一生的宿命里回響,舉酒消愁,三杯兩盞,酒不醉人人自醉,忘了心碎,忘了該怎樣流淚,春去與煙茫……
分明地,你的眼底滑出一顆淚珠,落進了袍領,一顆一顆……突然間,我的眼前變得模糊不清,唯一能做的動作就是緊緊握住你的手,一遍又一遍感受著你的溫度,時間的浪花洗去了留在地上的印記,滴穿了深刻著誓言的石頭。
香消玉損無人憐的時候,殘留香氣的花瓣,紛紛揚揚地飄落孤寂的思緒,最後那一幕華麗的轉身,極盡渲染著奢靡。
終是曲終人散,情逝夢遠時,凋零了一地的心碎,凄婉憂傷。掩不住冷凄花怨殘紅滴淚,混著血水徹底失落在地下流淌。禪韻輕弦星半月,欹風淡夜寒煙。
滿腹相思無從寄般留戀、也成空。
往事前塵隨風逝的悲情,這寂寥暗夜浮香的的媚眼,星細碎碎,最柔媚的舞步,是我靈魂最深處無淚的悲戚的扯痛。情感總是在這樣一個寂靜的時刻方能沉澱。像這樣一種喧囂之後,極地讓人窒息的氛圍方才能體味,碎成片片的落紅,淪陷在一個幻美如夢的美麗故事裡,如此寂寞憂傷。
也是夢想,夢想自己彳亍於一條悠長的小巷——淡灰色的、細雨中的小巷。在這小巷的深處,孑然的我將要與一個丁香一樣的你相逢,你素色的衣裙讓周遭凝重的灰色活躍起來。我們無言,我們的目光穿透迷茫的雨霧在小巷寧靜的空氣里相接,在相接的那一瞬間,我們清晰地洞察出彼此眼中的哀怨和太息……當我閉上眼睛,耳畔丁丁冬冬,似是雨聲,亦似你到來或者離去的足音、響徹迂曲空寂的灰色雨巷。
也是夢想,夢想曾在細雨織煙的西子湖上,在一葉負載因緣的扁舟中,與笑靨如花的你殷殷相守,將痴言妄語俱付東風。前生也好、來世也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什麼前緣修訂、百年同舟、恩怨離合、造化傳奇終與這場雨中的溫柔繾綣的眼前風光漠不相關。
我想趕在一場春雨停止之前,鋪好信紙,將一段積蓄以久的濃情夢囈遙寄給你——在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春日裡,我願意暫且放棄自由灑脫、大漠豪情,當一回柔情的俘虜。莫道塵緣如夢,夢也不盡是虛幻。即便一切都失去的時候,在夢醒的邊緣依然留有被真情淋濕的痕跡。在漂泊的生途中,我一直在尋找一個願與我共傘的人,我要與她共同邂逅人生中一場又一場大大小小來來往往的雨、共同仰望濃濃淡淡風雲變幻的命運的天空。
天微微涼又入清秋,熟悉的依舊是那份蕭蕭瑟瑟;曲絲絲悲又憶煙雨,熟悉的依舊是那份凄凄慘慘。孤孤單單的獨自站在江岸,凝視著望不穿的滾滾秋水,冷凍的記憶沒來由的解凍,熟悉而又陌生的鏡像浮動在思緒。
泛黃的秋,澀澀的風吹不盡的落葉一地,恰是面色上抹不去的憔悴,停不了的回憶放縱的蔓延著。那段回憶的年華似水,緩緩淌過思緒的是某些似有似無的幸福,緣分曾經來過,在時光的深處。
記憶里是誰曾執子之手,斂其半世癲狂,是誰曾吻子之眸,遮其半世流離?時間流逝,那記憶中淡雅的幸福早已化作流年的往事,恍若滿地枯黃的落葉,再尋不到往昔的絢麗。歷經霜華,落葉再度化作塵埃,往事再次譜寫著一段凄美的紅塵斷章。
遺忘被曾經喚醒,茫茫然的陷入了腐朽的空洞,本能的意志開始浮想連翩。殘存的歲月依舊如風,靜靜吹入心房的是那些模糊不清的念想,愁腸曾經有過,在傷痕的背後。是誰曾拭子眼瞼,抹其漣漣淚滴,是誰曾撫子傷痕,潤其干澀心田?緣分的天空已然灰濛蒙,看不到曙光的感情變質了。
在緣滅的盡頭恍若又聽見曾經的樂章——曲盡夢斷,殘留下的是數不盡的暗恨憂傷,根植在無奈的宿命里,甩不開,執念難斷。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苦笑無語,僅以一曲琵琶訴斷腸。
此行千里,煙波浩渺的江水,暮色蒼茫的長天,誰可以載動深深的眷念,沉沉的離愁?滿懷舊事,讓我如何忘?曾經的那些繁華花事,會隨著時間的腳步越行越遠,慢慢淡成故事,表成傳說。休問我,哪一天,哪一世我們還會相遇。行走在寂寥深巷,早已失去了回眸的勇氣。
梨花落,梨花舊,又一年一城梨花滿城香。前事輕拋,換我梨花素身裝。不問梨花開時,是否有舊時的笑靨;不問搖曳的新枝,是否還留有你的蹤跡;不問雙燕歸時,是否還有陌上重相逢?
蘭舟之上,誰在奏一曲離別曲?遇見和離別,早已註定,相愛一回,擦肩轉身各自天涯。
一字,一句,盡斷腸;一風,一雨,皆悲傷。彼岸遺忘的離歌,又在此處哼唱,流年阡陌,經年荒涼。離歌一曲,將紅塵望斷,離歌已盡散,流年終荒陌,過往,過往,還是悲傷。

Ⅱ 請根據《雨霖鈴》這篇課文,改編成一個400字的短文。

已近傍晚,或許,雨停了但是水汽尤在吧。飲酒,又算得了什麼呢,餞行,雨霖鈴,不都是難舍難分么。
船將發的時候,終於是按耐不住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執子之手,相看淚眼之時,竟然不知道如何說話,或許,離別之時總是如此吧?無語,只是因為語太多。此時此刻,心就是語,不許說話,就可以知其心。
想像中,那千里之外,行程太遠,霧靄濃重下,就算是把酒臨風,也全無瀟灑,全無風流倜儻。
起身,想起了古人,一代代的人們,自古以來,人們誰不為離別而傷?但是現在,這是怎麼樣的季節呢?秋啊,楓葉飄零啊,一切都是期期艾艾。又怎麼知道,酒醒了,到底在哪?醒來了,還能見到愛人嗎?
楊柳岸,柳絮拂過,柔梢披風,曉風是冷的,殘月是冷的,一切都是冷的,冷吧,冷吧,總之這一去,這幾年,什麼良辰什麼美景,怎可能再見?有了,還不如沒,留別的期期艾艾,總是會多記住一些時日吧?而走了,一旦登上蘭舟,有多少絮語,又能對誰說呢?
以上是幫你找到的散文式的翻譯,需要改寫成抒情式的短文需要點時間

Ⅲ 將雨霖鈴改寫成作文

冷風,
楊柳葉輕揚,
拂出清陽魂與雜草池水的清香。
寂寥的岸上,
魂不守舍的窗帳,

雨後,
蟬鳴更加哀傷。
和著滾滾流水的無奈悲傷。
是的,就要走了。

在這一個凄涼的清秋節,一個無人知曉的晚上。雨後落日的余暉盡量地灑在他那蒼白的臉上,他卻無心去看這將要分別的汴京的夕陽。

一雙黯然的眼睛,象徵性的望著遠方,那他將要去流浪的地方。眼裡是不舍,是迷茫。他不是舍不下這里的鬧市浮華,燈火輝煌,而是依戀自己深愛的姑娘。整個汴京的燈火,甚至比不上她的一隻眼睛明亮!

她在倒酒,很慢。慢到眼淚都要滴入酒觴。她更捨不得與柳郎分別,從此天各一方。這一點,三變當然知道。他不敢開口,怕這一開口,感情的平衡就會被刺破,怕她更加心傷。

下江的船總是不懂得耽誤時間,船早早劃來了。

Ⅳ 請根據《雨霖鈴》這篇課文,改編成一個400字的短文.

已近傍晚,或許,雨停了但是水汽尤在吧.飲酒,又算得了什麼呢,餞行,雨霖鈴,不都是難舍難分么.
船將發的時候,終於是按耐不住的時候,終於忍不住執子之手,相看淚眼之時,竟然不知道如何說話,或許,離別之時總是如此吧?無語,只是因為語太多.此時此刻,心就是語,不許說話,就可以知其心.
想像中,那千里之外,行程太遠,霧靄濃重下,就算是把酒臨風,也全無瀟灑,全無風流倜儻.
起身,想起了古人,一代代的人們,自古以來,人們誰不為離別而傷?但是現在,這是怎麼樣的季節呢?秋啊,楓葉飄零啊,一切都是期期艾艾.又怎麼知道,酒醒了,到底在哪?醒來了,還能見到愛人嗎?
楊柳岸,柳絮拂過,柔梢披風,曉風是冷的,殘月是冷的,一切都是冷的,冷吧,冷吧,總之這一去,這幾年,什麼良辰什麼美景,怎可能再見?有了,還不如沒,留別的期期艾艾,總是會多記住一些時日吧?而走了,一旦登上蘭舟,有多少絮語,又能對誰說呢?
以上是幫你找到的散文式的翻譯,需要改寫成抒情式的短文需要點時間

Ⅳ 急需~~!! 把《雨霖鈴》寫成一篇故事

《雨霖鈴》①

宋 柳永

【原文】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②

都門帳飲無緒,③

留戀處,④

蘭舟催發。⑤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煙波,⑦

暮靄沉沉楚天闊。⑧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⑨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⑩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後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一百零三字,仄韻。

②驟雨:陣雨。

③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④留戀處:一作「方留亦處」。

⑤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後用作船的美稱。

⑥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話來。即是「凝咽」。

⑦去去:分手後越來越遠。

⑧暮靄:傍晚的雲氣。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南天。古時長江下游地區屬楚國,故稱。

⑨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

⑩風情:男女戀情。

【譯文】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凄涼悲切,面對著和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住。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里喝著酒,沒有好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人已催著出發。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後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凄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鑒賞】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於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系。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後情景。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於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處」,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造出一個凄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

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於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俗。

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屬福建)人。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庄。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由於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轉而厭倦官場,耽溺於旖旎繁華的都市生活,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尋找寄託。作為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他不僅開拓了詞的題材內容,而且製作了大量的慢詞,發展了鋪敘手法,促進了詞的通俗化、口語化,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柳詞內容有三類:

描寫城市的繁榮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風尚,《望海潮》最為有名。這是一首最早出現的,由文人創作的長調慢詞,它形象地描繪出錢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華富庶。

描寫男女情愛。這類詞中有表現下層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對他們的深切同情的,如《定風波》,有寫妓女悲苦和她們對輕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寫妓女渴望自由、渴望真正愛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詞作的另一重要內容。

生平

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復都是進士,連兒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卻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賜進士出身,是時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員外郎,又稱柳屯田。詞作極佳,流傳甚廣。其作品僅《樂章集》一卷流傳至今。描寫羈旅窮愁的,如《雨霖鈴》、《八聲甘州》,以嚴肅的態度,唱出不忍的離別,難收的歸思,極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煙花柳巷裡親熱唱和,大部分的詞誕生在笙歌艷舞、錦榻綉被之中,當時歌妓們的心聲是:「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柳永晚年窮愁潦倒,死時一貧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們集資營葬。死後亦無親族祭奠,每年清明節,歌妓都相約赴其墳地祭掃,並相沿成習,稱之「吊柳七」或「吊柳會」。

軼事

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鶴沖天》中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評他:「此人好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詞去。」,將名字抹去。柳永自稱:「奉旨填詞。」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據說完顏亮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稱贊杭州之美:「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

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柳永為舉子時,多游狹邪,善為歌辭。教坊樂工每得新腔,必求永為辭,始行於世,於是聲傳一時。余仕丹徒,嘗見一西夏歸朝官雲:『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並且柳詞可分俚、雅兩派。

風流才子柳永的沉淪

評說柳永,不管你怎樣看待,也得承認他是中國文學史上首屈一指的風流才子。李白有才氣,蘇軾也風流。若要也才子,也風流,且把才氣與風流玩得出雲入畫,游刃有餘。恐怕李白與蘇軾是難以望及柳永的項背。

柳永不僅是個風流才子,還是個屢試不中的補習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沒秦樓楚館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詞」的專業詞人,浪跡江湖的遊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樓妓女的鐵哥,放盪不羈的花花公子,市井街頭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邊幅的小丑,敢恨敢愛的漢子,無室無妻的光棍,創新發展宋詞的巨匠。

想起柳永,自然會想起那流傳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彷彿看到江南秋色如染,煙柳畫橋下水天一色。風簾翠幕里十萬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雲樹繞堤沙,有蘭舟催發。斜陽里,寒蟬凄切。滿腔離愁的柳永正對著前來送行的兩三個姑娘惜惜話別。淚眼看著淚眼,柳永低吟長訴:「斷續殘陽里。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地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寫得漂亮極致,情抒得極致漂亮。柳永的筆頭流淌著陽光、春雨、丹青。他描繪的江南有聲有色,有情有韻有味,讓身處江南的才子也心馳神往。柳永的心頭有天真稚氣,柔情似水,激情似火。平仄聲里,如杜鵑啼血,如秋雨打萍,濺得宋詞好婉約。

也許是應了「文章憎命達」的條律,柳永的一生太倒霉。第一次赴京趕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說,補習補習,完全可以東山再起。可不服輸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氣,由著性子寫了首牢騷極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姿狂盪?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落榜了,不好好反思自己,卻要說皇帝沒有發現自己,政府遺漏了賢才。明明是一介布衣,偏偏要說自己是才子詞人,是沒有穿官袍的高官。特別讓當局難以容忍的是結尾的一句話:「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年輕人真有些狂。自己落了榜,不知丟人傷面子,還故作清高,換什麼「淺斟低唱」。

發牢騷的柳永只圖一時痛快,壓根沒有想到就是那首《鶴沖天》鑄就了他一生辛酸。落榜後的後生寫了幾句調皮的詩句本沒有什麼。問題是你不是一般的後生,你是柳永,你柳永的詞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就有人吟。柳永不知自己的名字和詞作已經覆蓋了遠近的市井巷陌,樓堂館所;不知道那帶有磁性的詞句和清新的韻律已經征服了天下的歌迷和追星族。更不知道,在某些陰暗的角落,有人在窺視他的行跡,有人在分拆他詞作中的不安定因素。

幾本關於柳詞的書

沒有幾天,柳永的《鶴沖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復看者,吟著,越讀越不是滋味,越讀越惱火。特別是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真是 刺到了宋仁宗的痛點上。三年後,柳永又一次參加考試,好不容易過了幾關,只等皇帝朱筆圈點放榜。誰知,當仁宗皇帝在名冊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時,龍顏大怒,惡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對手太強大了。被除名的柳永咽淚裝歡,玩世不恭地扛著「奉旨填詞」的御批招牌,浪跡江湖。深入歌樓舞場,堂而皇之地貫徹落實仁宗的聖旨,夜以繼日地「淺斟低唱」。這一招,也夠毒。他玩得皇帝羞辱難堪,喘不過氣。

「奉旨填詞」的柳永,玩著御批的「淺斟低唱」,竟反打正著的玩成了走紅的大腕級巨星,玩出了響當當的名牌效應。最難得的是,歌舞場的辛酸和旅途的風雨成就了柳永的不朽和宋詞的輝煌,奠基了他獨樹一幟的悲壯人生。這是柳永的大幸,更是中國文學的大幸。

秦樓楚館,舞女歌伎,是個很資深又很敏感的話題。達官顯貴,正人君子們憑著權勢紙醉金迷在秦樓楚館,醉生夢死在舞女歌伎群中。因為權力,這一切都是合法的,應該的。可轉過身,回到殿堂、公館,穿上官袍,帶上烏紗,他們又以傳統道德守護者的身份,污衊,漫罵自己曾經作踐過、蹂躪過的舞女歌伎,以顯自己的文明儒雅,正人君子。柳永不同,也可能惟有柳永不同。他以善良、真摯的同情心體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婦女,他放下傲視權貴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換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滿腔的真情溫暖那些冷冰冰的心、滴血的靈魂。在世人潑滿污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大宋王朝骨子裡的污濁,看到崇高掩蓋下的卑鄙。最骯臟,最卑鄙的地方,不是秦樓楚館,而是富麗堂皇的宮殿。

直面生活,柳永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口無遮攔地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在《晝夜樂》中寫到: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憑地難拼,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御街行》有句:朦朧暗想如花面,欲夢還驚斷。和衣擁被不成眠,一枕萬回千轉。唯有畫梁,新來雙燕,徹曙聞長嘆。
《鳳梧桐》寫到:獨倚危樓風細細,望及離愁,黯黯生無際。草色山光殘照里,無會得憑欄意,也擬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飲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況伊銷得人憔悴。
……
真情,真愛,真詞,真男人。
敢寫,敢唱,敢為,敢叛逆。

堂堂正正,坦坦盪盪,甜甜蜜蜜切切綿綿,難得的真情,傳奇般的故事。在那充滿著污濁,虛偽,欺騙,殘暴的社會里,莫要說柳永為舞女歌伎們寫詞寫曲,他們就是熱烈地擁抱,瘋狂地相愛,也是崇高的,清潔的,燦爛的。要說這就是柳永的沉淪,那麼,這種沉淪太美了,太精彩了。它足使天下那些在權勢和金錢的床單上進行的男歡女愛黯然失色。

「正人君子」們罵柳永沉淪,是因為柳永愛煙花巷。那麼「正人君子」們真的就沒有去過煙花巷嗎?他們又是何等的德行,何等的禽獸。確實也有沒去過煙花巷的正人君子。那麼,他們在煙花巷之外就沒有干過煙花巷的事嗎?或者說,他們靈魂深處就沒有對煙花巷的嚮往嗎?有幾個「正人君子」敢說不。

是清是濁,是黑是白,問題不在事情的本身,關鍵是要看是誰所為。權勢,是權勢者的魔杖,它可指鹿為馬,可化腐朽為神奇。它對絕大多數的男人和女人都有著強大的誘惑力。憑柳永的智慧和才華,完全可以為自己爭得一些權勢和名利。可犯傻的柳永就是不開竅,偏偏背離權勢而親近下層的歌女舞伎。

藐視權貴的大詩人李白,靈魂深處太想當官了。在《與韓荊州書》中肉麻地寫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拍馬拍到如此精湛和富有藝術色彩,真是非李白莫屬了。後來跟著永王鄰起事,差點丟了詩人的命。詩聖杜甫,看起來老實巴交,心裡也非常想當官。冒著安史之亂的槍林彈雨,穿著麻鞋,跋涉幾百里,追趕逃難的唐玄宗,其忠實,其理想可見一斑。就是高傲的王維先生,雖棲身終南山,心卻在長安城中,時刻窺視著吏部的動靜。創造性地走出了一條曲線的官場捷徑。也清高,也實惠,也不用行賄。牛耳級的詩人,文人,端著酒杯,揮起筆墨,慷慨激昂地蔑視權貴,驕傲清高得像雲中的白鶴,把世人玩的高山仰之,眼花繚亂,稱仙稱聖。壓根看不到仙們聖們六根未凈,抵不住權勢名利的誘惑,砸不爛世俗紅塵的枷鎖,割捨不了長在自己心頭角落裡的毒瘤贅疣。鏗鏘而清高的言詞下潛藏著比普通老百姓更大的官癮和對權勢的貪婪。

應該承認,屢試屢敗的柳永也無法結扎了自己對仕途的嚮往之情。然而,與李白、杜甫的執著賣力,完全徹底地願意搭著性命而獻身官場的狀態相比,柳永本能的「嚮往之情」也就微不足道了。在名利的試金石前、李白、杜甫、王維、韓愈等一流的,口碑很好的大師、大家們絕對輸給了沉淪者——柳永。

對官場自作多情,千方百計想擠進官場的文人,若不脫胎換骨地去無恥,去污濁,是很難與官人為伍的,也很難登上自己的理想之舟。一廂情願地想當官的李白,官沒當上,反而被流放夜郎。人死後,身邊連一個處理後事的人都沒有,夠凄涼,夠慘。終生效忠於朝廷,任勞任怨的杜甫最後竟死在一葉小船上,夠可憐,夠悲。而遠離官場的柳永,雖無兒無女,卻死在市民百姓和歌女們斷腸的哭聲中。歌女們把柳永的喪事辦得很隆重,也很氣派。為了紀念柳永,每年逢柳永的忌日,歌女們還要集中在一起召開「吊柳會」。柳永的死,雖沒有人說他重如泰山,卻是難得的幸福和溫馨。風流才子,生生死死都風流。

千百年來,敢如此沉淪的惟有柳永,沉淪到如此精彩的也只有柳永。

Ⅵ 把《雨霖鈴》改寫成現代散文

雨霖鈴·記別

冷風,
楊柳葉輕揚,
拂出清陽魂與雜草池水的清香。
寂寥的岸上,
魂不守舍的窗帳,

雨後,
蟬鳴更加哀傷。
和著滾滾流水的無奈悲傷。
是的,就要走了。

在這一個凄涼的清秋節,一個無人知曉的晚上。雨後落日的余暉盡量地灑在他那蒼白的臉上,他卻無心去看這將要分別的汴京的夕陽。

一雙黯然的眼睛,象徵性的望著遠方,那他將要去流浪的地方。眼裡是不舍,是迷茫。他不是舍不下這里的鬧市浮華,燈火輝煌,而是依戀自己深愛的姑娘。整個汴京的燈火,甚至比不上她的一隻眼睛明亮!

她在倒酒,很慢。慢到眼淚都要滴入酒觴。她更捨不得與柳郎分別,從此天各一方。這一點,三變當然知道。他不敢開口,怕這一開口,感情的平衡就會被刺破,怕她更加心傷。

下江的船總是不懂得耽誤時間,船早早劃來了。

柳永終於有些激動了,他低頭看到桌上的酒,端起溫熱的酒杯,心中一股酸澀,一飲而盡。這時候,再烈的酒也只像是清水。

他想支起沉重的身體,兩腿卻快要支撐不住那疲憊的心了。她忙站起身扶住他,拉住他的手。心中滿滿的挽留,不舍。可又無法說出口。惟有淚水將她的心意表達。是纏綿的淚水,濕熱。

三變此時又怎能禁住苦楚的淚水?他說不出什麼也不知道能說出什麼。他根本無法給她一個長年的誓言甚至一個小小的約定。他現在無法給她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心中是恨。

這是一個缺月東掛的傍晚,一個令人嘶咽的傍晚。這片廣袤蒼茫的大地,掩埋了多少顆破碎的心,誰能數的清,誰又忍心去數?!

天色真的要暗了,周圍已經開始籠罩起迷夢般的夜色。

他必須要走了,離開這里。去那些陌生的地方。去觀賞那些單調不堪的美景,去那無人可以傾訴的地方。展開自己的流浪。他踏上這條與愛人越來越遠的船上。才發現,世上最美的女子就在那漸行漸遠的岸上,被淚光永遠的收藏。

Ⅶ 如何將《雨霖鈴》改寫成一篇有場景的文章只要一兩句就夠了。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自古以來,多情的鴛鴦兒總是被離別之情而奴役 總是為離別之情而傷感 我,更哪能消受得這冷清寂寞的清秋節?

Ⅷ 把柳永的《雨霖鈴》該學成現代文學體裁的作品

蟬鳴陣陣,用哀怨的嘶啼劃破寂寥的空氣。西天落寞的殘陽將渡口長亭中的人影拉長。。。拉長。。。。。。剛下過雨的江邊,空氣顯得那麼濕潤,岸邊的芳草萋萋艾艾的向天邊蔓延,彷彿也是用悲傷來澆灌。。
「上船嘍---」
仰頭將王子為他斟滿的踐行酒一飲而盡,那份苦澀便直淌入心底。那一聲聲的催促,於他們,彷彿是要帶走彼此的生命,這一刻,他們希望時間可以停下它殘忍的腳步,哪怕,只是一秒。。
那雙眼眸中曾閃耀的清澈明媚,使敖犬不可自拔的深深迷醉,可如今,卻黯淡了光輝,彌漫的是揮之不散的離愁。
那雙手,纖細白皙,柔弱無骨,是一雙羨煞女人的手。正是這雙手,曾不知多少次的與敖犬的十指相互糾纏。如今,敖犬依然緊緊地攥住這雙冰肌玉骨,卻不知,過了今時,此生還能不能再次觸碰這溫柔的指尖。
「小翊」。。。緊澀的喉嚨,只剩這嗚咽的呢喃,聲聲觸痛著兩顆即將飄零的心。就這樣對視著,眼中的霧氣漸漸濃重,模糊了眼前的身影,卻模糊不了心頭的人影。簌簌滾落的淚滴,打濕了衣襟,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他們知道,這斬不斷的千般情絲,這揮不去的萬般離愁,也只有這點點淚珠能夠道盡了。
王子慢慢的轉過口,眼神向遠處放空,順著他的目光,敖犬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浩渺的煙波。。。無邊,也無涯。。。。。。
終於,還是要登船遠走,秋風蕭瑟,吹亂他們飄散的發絲,縷縷的痴纏。最後一次對望,目光交織的瞬間,訴不盡的愛與恨,痴與怨。他們把彼此深深的揉進自己的眼眸,揉進心底,只這一眼,便可萬年,直到地老天荒。。。
船槳滑動,平靜的水面盪起層層的波紋,在夕陽的余輝下微微泛起一抹紅色,是心頭滴下的血吧。
小船漸漸漂離了渡口,他站在船舷,他跌坐在江邊。。
蔓延開來的心痛,將兩顆心吞噬。。吞噬。。。靈魂就在這一刻被生生的抽離,你不再是你,我亦不再是我。
今宵有酒今宵醉,卻不知明朝酒醒是哪一番的凄清落寞。夢中囈語,聲聲念卻的都是你的名字;眼裡眉尖,時時縈繞的全是你的容顏。。
邱勝翊。。
庄濠全。。
是千百年前埋下的情緣,卻註定被凄冷的秋風吹散。。。
一葉扁舟,在沉沉的暮靄中穿梭,越來越小,越來越淡,在那個天與水的交界,變成一個點,終於,消失不見。。。。
從此,愛過的人,散落在天涯,永遠不能再見。
從此,縱使奼紫嫣紅開遍,再無心眷戀。
從此,緘默了萬語千言,只為,唯有彼此能夠聆聽。
從此,只要活在甜蜜的回憶,拒絕向前。
從此,生活的全部,叫做懷念。
從此,心底唯有一聲珍重,請君,珍藏萬年!

熱點內容
變成骷髏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10-06 08:37:05 瀏覽:852
好看的字數多網游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06 08:36:32 瀏覽:995
都市奇幻完本小說網 發布:2025-10-06 08:18:30 瀏覽:223
愛過你這件事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10-06 08:00:05 瀏覽:486
古代穿越小說女主姓芊 發布:2025-10-06 07:16:03 瀏覽:757
玄幻賭的小說 發布:2025-10-06 07:12:43 瀏覽:2
網路小說的法則55 發布:2025-10-06 06:36:55 瀏覽:203
古代女扮男裝將軍gl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06 06:35:27 瀏覽:660
免費小說鄉村春事下載 發布:2025-10-06 06:16:29 瀏覽:84
免費小說莫清傅斯年 發布:2025-10-06 06:16:28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