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現代小說 » 地域文化與現代小說的關鍵

地域文化與現代小說的關鍵

發布時間: 2021-07-25 08:12:46

⑴ 中國古代小說與地域文化發展的關系

中國古代小說與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應該還是很緊密的,因為這些小說都是某一個地方的人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摻雜這個地方的一些故事,或者說是傳說之類的,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和對於文化之間的關系很緊密,他同時也是地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⑵ 求介紹地域文化的書籍

日本文化:《亂步東洋:日本文化尋踏記》 《菊與刀》 歐洲文化史藝術史:《藝術與文明:歐洲藝術文化史》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歐洲文藝復興史》
現代歐洲:《歐洲的抉擇》

現代小說家地域文化特色反應

人並不脫離環境而獨立長成。

⑷ 電大考試,地域文化參考資料

嶺南地域文化形考作業答案
作業一
一、填空題:
1、嶺南東部漢族的「三大民系」是指:廣府民系、客家民系以及福佬民系。
2、廣府民系是嶺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體,其最能代表嶺南文化特徵。
3、廣東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主要包括 黎 、 壯 以及 畲 三個民族。
4、最早記載「疍民」的典籍是晉代的《華陽囯志》
5、光孝寺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佛寺。
二、名稱解釋
1、福佬民系
答:福佬民系是指操閩南,閩北方言的群體,地域分布為潮州、汕頭以及海南島一帶,並有一部分由福建遷入廣西。
2、蛋民
答:「蛋民」既是水上民居。由於沒有固定的地域居所,其以為家室的舟榵漂泊不定,分布又相當廣泛,體質特徵與珠江口各縣水網地段的陸上居民相似,其群體內通用語言為廣州方言,雖然語音上有所變異,但未發現有屬於其他語系語族的特殊要素,所以解放後沒有被認定為一個「民族」。
3、「三妹山」
答:多以劉三妹坐化於岩石之上而得名。
4、惠能
答:惠能的含義是:惠者,施惠萬民,晉渡眾生;能者,法力無邊,超凡出眾也。
5、粵俗好歌
答:廣東人在喜慶時候用於歡迎來賓的歌曲,種類有:送花歌、山歌......等等都可稱為「粵俗好歌」。
三、簡答題
1、試概述百越古族的風韻特點。
答:百越古族的風韻特點是由黎、壯、畲三族風俗文化體現出來的。如:黎族婦女的文臉的習俗,壯族婦女喜用黑布帕包頭,畲族婦女至今保持穿「鳳凰裝」等等這些都是體現百越古族的風韻特點。
2、嶺南民俗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答:嶺南民俗的特色歸結起來有以下三點:
1)、古老而又年輕,處處迸發出撞擊的火花。古老的生活方式,風習禮儀使人從中領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
2)、活潑多樣,充滿水鄉浪漫情調。那些輕歌曼舞的節日風情。「三月三」是這樣,「耍歌堂」也是這樣,年晚「游花街」更是這樣。
3)、極富人情韻味,帶有濃郁的市井風情。
3、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位差和特質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極富人情韻味,帶有濃郁的市井風情。婚喪壽辰不用說,平常探親訪友,人們也忘不了帶點「手信」。春節大人給小孩「壓歲錢」;長輩給晚輩「分柑」;以物品「結緣」以花傳情等等。廣東人感情比較細膩,不善表露,沒有北方人那種熱情豪爽的風格,但他們絕不會當面笑臉相迎,背後唾沫遠送。這些都體現出嶺南和中原文化的特質。
4、簡述造成廣東涉外故事的開放心態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廣東涉外故事的開放心態主要有以下四點:
1)、廣東地處南疆,離傳統文化圈的內核較遠,又頻臨沿海,海岸線長,地緣上形成一個開放的格局,易於接受外來的文化的影響。
2)、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歷代封建王朝一向對廣東實行靈活政策,促進廣東商業貿易的發展,廣州最早成為我國對外通商口岸和手工業基地。
3)廣東人的祖先多是由於淘寶中原戰亂或統治集團的內部斗爭中受到打擊,排擠而南來的,他們對中原故土無多依戀,也沒有古代文明哀敗後的失落感,處於中西文化要體的廣東,當要個層次的文化沖突的時候,廣東人更容易接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導向現代文化的變通心理。
4)、廣東華僑遍布四屆各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溝通作用,這一切都構成廣東涉外故事開放性的因由。
5、六祖惠能佛跡風物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哪些層面?
答:六祖惠能的許多佛跡往往付有一個美好的傳說,不僅成為佛教的史跡,而且具有傳說上作為「中心點」或 「紀念物」的意義。
四、材料分析題
1、答案:
廣州的來由與古來的傳說密不可分。相傳很早以前,大約在周夷王時代,有一年廣州大旱,五穀歉收,人們生活困難,一天忽來仙樂悠悠,天空出現五朵彩雲,五位仙人穿著紅、橙、黃、綠、紫五色綵衣,各騎不同五色的仙羊,手執稻穗,騰雲駕霧降臨楚庭(廣州)。仙人們把稻穗贈給這里的人們,並祝福這里從此豐衣足食,永無飢荒;又把五隻仙羊也留下來,然後騰雲駕空而去。人們把稻穗撒向大地,從此廣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五隻仙羊化成石羊留在山坡上。這就是廣州有了「五羊城」、「羊城」、「穗城」、「仙城」等名稱的淶源。「穗」也此而得名。
2、答案:
廣東謎語的製作,十分講究神韻,不但要求謎面成文,具有詩情畫意,還要求各方面配合得非常美妙,特別是潮汕謎語,謎面之美,謎義之精,謎底之切,底面扣會之妙,底面用材之新,表現手法之多樣,法門謎格的參補,都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真可謂「百般巧妙斗新思,漫幅紛羅絕妙辭」,比賦詩填語還要考究。
作業二
一、填空題:
1、「三元里」
2、陳皮、老薑以及禾稈草
3、「北園酒家」
4、矮腳掉扇門、趟攏、硬木大門
5、春色、火色(夜色)
二、名詞解釋
1、粵菜
答:粵菜是我國的四大菜系之一,主要包括廣州菜、潮州菜、東江(客家)菜、海南菜四大菜系,而以廣州為代表。
2、騎樓
答:騎樓指的是:在樓房前座跨從行道懸空建起的房屋。
3、媽姐裝
答:媽姐裝因順德媽姐而得名。
4、飄色
答:飄色是流行於番禺沙灣和吳川梅菉一帶的一種民間游藝。
5、自梳女
答:自梳女實質就是同性戀的女性。
三、簡答題
1、答:廣州茶樓文化的基本特性主要體現在:
1)趨時變奏,源遠流長
2)食藝結合,情趣盎然
3)中西合璧,廣采博收
4)得天獨厚,領導潮流
2、答:嶺南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主要經歷了以下八種:
(1)、早期民居 ——從洞穴到干欄式
(2)、廣州的竹筒屋
(3)、西關大屋
(4)、「騎樓」建築
(5)、客家圍龍屋
(6)、潮汕民居「四點金」和「下山虎」。
(7)、黎族的船形屋。
(8)、水上居民的「連家船」。

3、簡述嶺南近現代服飾文化的主要著裝類型?
1)馬褂 2)旗袍 3)唐裝 4)媽姐裝5)中山裝6)鳳凰裝 7)桶群 8)麻包衫和涼帽
4、答:以下四個方面表現廣東民間動物舞蹈的特質和內涵
1)雄渾深沉,風格特導
2)圖騰崇拜與分享神的福佑
3)兩種崇敬心理的吻合
4)自娛自樂和參與意識
5、答:反抗封建婚姻的兩種特殊形式
1)「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一種婚嫁習俗。
2)「串隆閏」是海南黎族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的一種形式
四、材料分析題
1、答:廣州市我國著名的花城,種花業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埭花田早已聞名於世,一年一度的歲暮花市的形成至今亦有130多年,源遠流長的花市孕育了許多薀涵深刻的花卉故事,產生了許多情致雅麗的化解詩之形成了豐富的花卉語言,這是廣州花卉文化的特點。愛花是人類的天性,鮮花不僅以其天生麗質把世界裝點得五彩繽紛,而且還以她的色、香、態,從不同的角度啟迪了人們多層次的審美情趣,展示人們心中深沉的內涵。花卉的種植形成了專門的行業,花的貿易出現了專門的集市,插花也有專門的藝術,關於花和花棣、花街的詩文,就像鮮花一樣絢麗多姿。
2)答:一年一度的年晚花街,人日游地,元宵采青與祛百病,雨天補天穿,驚
作業三
一、填空題
1、玉皇大帝
2、豬脷、豬潤
3、摸龍床、愛青蛇、吃金豬
4、雷神
5、青龍、朱雀、玄虎
二、名詞解釋
1、何仙姑
答:何仙姑是八仙之一,傳說是今增城市小樓鎮人,姓何,名秀姑。幼時得呂洞賓超度升仙所以稱為何仙姑。
2、城隍
答:原為城市守護神。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城隍最初指護城溝渠水庸,後衍化為守護神和幽冥之神,負責護本城百姓兼掌管冥籍等。
3、祝融
答:民間信仰的火神。在廣東,祝融被祀為水神,供奉於南海神廟中。
4、龍母信仰
答:從信仰的角度看,她是從圖騰崇拜到宗族崇拜,從自然神到宗族保護神。
5、答:扶即問卜,求神降示的一種巫術。
三、簡答題
1、答:主要表現形式有佛道儒三教的影響,又有耶穌伊斯蘭的傳播;有觀念神,但又無純粹如西方之上帝者。有自然神,但對星宿、靈石的崇拜都與人事發生了千絲萬縷的關系;有宗族神,包括各路英雄與各業祖師,這些人後來都掌管了自然界的莫個方面,成為一方神聖;有冥神,組成陰間地府的另一個體系,不少又與佛道和人間相通。
2、答:粵人的禁忌主要有以下七種具體類型:1)語忌、2)年禁、3)食禁、4)婚禁、5)喪忌、6)凶忌、7)行為禁忌。
3、答:造成廣東現代民間迷信盛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1)歷史文化的積淀;
2)沒有高尚的理想和寄託;
3)教育無方,文化斷層的惡果。
4、答:廣東德慶龍母信仰主要表現在:
1)萬民朝聖
2)慈母孝子
3)濟無放生
4)聖跡迷信:摸龍床、飲聖水、服香灰、吃金豬。
5、答:伏仙姑的天人感應術是一種貫通陰陽兩界的神秘游戲,流行於潮汕、梅縣一帶。三姑為民間傳說中是一位陰陽二界的外游者,可請他降落陽間某一「同身」,讓陽間的人魂游陰曹地府會見死去的親人。
四、材料分析題
1、答:古書上關於粵俗尚息巫的記載,比比皆是。在時人筆記中,亦不乏其例。林林總總,錄之不盡,真真假假,神鬼難分。信仰與迷信夾雜,禁忌與巫術合一,構成了五花八門的神鬼世界,對於社會風俗、文化心理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粵人信祈諸神,正如其人群構成一樣之復雜。有中州士民南遷傳人的;亦有本地土生土長的;有佛道儒之教的影響;又有耶穌伊斯蘭的傳播;有觀念神,有自然神,還有冥神。古人的禁忌很多,經過長時間流傳,有些至今仍影響人們生活。例如:語忌、年禁、食禁、婚忌、喪忌、凶忌、行為禁忌。
2、答:龍母簡直成了西江人民的上帝,參透在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解放前,江西流域各縣大大小小的龍母廟數以千計,但是德慶縣內疚有300多座。幾乎所有的船隻都供奉有龍母的神像。來往船隻經過龍母祖廟,燒鞭炮鳴致意,有的還上岸祭祀。求子求財,可向龍母起願,祛病消災,可求龍母保佑。特別是水旱災情,更是龍母直接掌管之下。這些信仰深刻影響了西江人的習俗,如忌食鯉魚,放生,愛護青蛇,摸龍床,飲聖水等等。龍母信仰對西江民間文化影響沉遠,從民間流傳的故事,歌謠到文人的詩歌,戲劇;從古代文物到現代的商標,以至人們的習慣心理,都打下了龍母的烙印。至今廣州、南海一帶還有俗語說:「正月生菜會,五月龍母誕。」這是廣東民間特有的兩個誕會,至於文人詩歌, 筆記散文中記及龍母誕的,更是不勝枚舉。

⑸ 寫地域文化讀後感六百字

一、如何正確認識當代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是一個新的概念,按照傳統觀念,文化是上層建築,產業是經濟基礎,把文化與產業這兩個詞放在一起,
混淆了我們通常理解的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目前在國際上對文化產業這個詞的由來有多種觀點,而國內關於文化產業的研究,通常做法是先定義。但是文化產業是引進的概念,世界各國對文化產業的定義各不相同,雖然有一些相同的基礎特徵,但外在表述方式上不一樣,特別是歸入文化產業的產業門類各不相同。就國際經驗而言,沒有通常所說的文化產業,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的分類。當前,最關鍵的是要認識當代文化產業的由來。認識了基本由來,就知道如何去思考什麼是文化產業,就可以用分析、判斷的方法來思考我們發展文化產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要拋開不同的概念,拋開不同的行業分類,用正確的方法來分析我們所面臨的形勢。比如說,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下,要正確認識文化產業,關鍵是要掌握方法。研究文化產業的方法其實就是兩句話:「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只有經過這兩個過程,才最後產生了文化產業,也就是說只有通過文化和經濟,文化和市場,文化和產業的高度融合,才產生了文化產業這個概念。這就是我們認識文化產業的基本邏輯和基本思路。
第一,經濟文化化。實際上就是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的基本邏輯和發展趨勢。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就是從經濟走向文化的過程。我們經常用一、二、三產業來區分我們目前的產業結構,每一年的國民經濟統計報表,在宏觀經濟裡面,我們都可看到一、二、三產的比例,它標識了發展階段的基本指標。實際上從國際近20年的發展趨勢看,產業不斷升級、速度越來越快,成了明顯的發展趨勢,三次產業的劃分已經遠遠不夠,我已經把它定義到了第五產業,即我們通常理解的第三產業之後,出現了第四、第五產業。第一個發展階段即農業發展階段,在市場經濟、工業革命發生以前,以農業為主的經濟佔主導地位。經濟學家認為,農業是直接依賴自然資源進行生產的行業,如農林水牧。在這個發展階段上,絕大多數居民從事生產勞動,大多住在農村,城市化水平很低。第二個發展階段即工業化發展階段,我們把它叫做製造業的發展階段。 個階段也是根據經濟學家的分類,它不是直接對資源生產的過程,而是對資源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產過程,這包括冶金、紡織、化工、機械、電力、建材、食品,屬於製造業的范疇。第二產業是在工業革命以後逐漸形成的。工業革命造成的結果是主要的勞動力進入了工業生產部門,大部分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現在一般認為,我們國家整體上處於第二產業發展後期。我們的城市化率約為40,第二產業比重較大,三次產業按比重排序為二、三、一。第三個發展階段是以服務業為基礎的階段。現在一般有幾種分類方式,有的把商業、飲食業、城市公共管理、教育、旅遊文化服務等歸入第三產業,有的除了一、二產業之外都歸入第三產業。應當說,第三產業跟製造業有著巨大的差別,產業中心或者主要生產部門是由有形產業的生產轉向無形的服務業生產,這是第三產業的基本標志。第三產業進入了無形的服務業,國民經濟主要來源是無形服務業,主要人口從事服務勞動,城市化水平相比工業化階段進一步提升。我國處在第三產業發展比較迅速的階段,但水平仍然較低。目前,全國第三產業發展比重約佔gdp的34,這個水平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目前我國人均gdp約為1300美元,從經濟學上分析,超過人均gdp1000美元的國家,三產比重應該大大超過34,也就是說,我們的三產比重太低。我國從「八五」開始,就提出了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但到目前為止,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目標並沒有得到實現。第四個發展階段是以知識型服務業為基礎的階段。20世紀70、80年代,在發達國家興起了新技術革命,其中有一個最主要的發展領域被稱作新興信息服務業。隨著新興信息服務業的崛起及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重大的發展趨勢,在傳統的第三產業(服務業)中,出現了腦力和體力勞動的區分。人們發現,在第三產業中,腦力勞動的比重越來越大。到了90年代,知識經濟成為特別引人注目的詞彙,主要原因就是oecd(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由發達國家組成),連續發布了幾個報告,在第一個報告里,提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的依據就是在oecd所屬的24個發達國家中,以知識為基礎的服務業已佔國民經濟總量的70,在這些國家服務部門里,70已是腦力勞動,而且絕大多數從事信息服務業,oecd根據這樣一個統計數字分析,提出發達國家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9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關注這個問題,一大批研究人員提出了
「構建國家創新體系,推進國家科技發展」的新戰略構想。第五個階段是以藝術、文化知識服務業為基礎的階段。即我們所說的文化產業。20世紀90年代,包括歐美發達國家研究人員發現,隨著數字化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

⑹ 中國地域文化的特點

1、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

2、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地域文化具有相互滲透和包容性。任何形態的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尤其在我國古代,大多數時期是統一政權,各地人群的相互流動,自然使文化習俗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作為宗主區域的文化,自然就包容了外來的文化。



中國地域文化形成原因:

1、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

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條件不便的情況下面,不同的自然環境,它所產生的文化上的差異就很難消逝,會長期保存。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得各地區擁有不同的物質基礎,進而導致生活習慣和文化的不同。

2、交通運輸。

中國古代交通運輸能力差,在沒有機械運輸的情況下,東西南北的的物資運輸困難,人際交往也受到了約束,各地區的長期分隔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3、移民。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流動相當頻繁,曾經發生過數次大的移民。這些移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主要是從黃河流域遷到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這樣就使中原文化最初南下,最後覆蓋全國。有些由於居住的需要接納並適應了當地的地域文化,有些移民則改變了當地的地域文化。

移民數量占強勢時,或在政治經濟方面占強勢,外來文化將取代本地文化。移民數量少,沒有經濟社會地位時,本地文化將被保留,移民將接受當地文化。如果土客相當,那麼兩種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地域文化。

⑺ 什麼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

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

(7)地域文化與現代小說的關鍵擴展閱讀

在中華文明一體多元的發展格局中,首先發展起來的是同中有異、異中見同、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地域文化。如從夏商周三代到戰國,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形成了燕趙文化、三晉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甘隴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嶺南文化、吳越文化等。

在這些地域文化中,只有齊魯文化在秦漢時期完成了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轉化,其他地域文化只是作為文化的因子融入了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是以儒學為核心的。孔子站在前所未有的理論高度上將傳統的政治與道德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因而給齊魯文化注入了新的靈魂。有了儒家學說,齊魯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民族、地域的超越性,才真正能夠擔負起領導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

到了漢代,經過董仲舒改造的儒學,對穩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起了重要作用,對於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它既獲得了統治者的青睞,又得到被統治者的認可,是中國宗法農業社會最適宜的意識形態。

⑻ 地域文化與文學的關系

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地域文學。
地域文學,即是作家以同一地域生活背景為題材的創作在其文學創作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這一地域所特有的地域色彩的創作方式。
盡管目前學界對地域文學還沒有一個規范的定義,但是就巴山作家群的創作看,地域文學既不是鄉土文學,也不是民間文學,而是超越二者之上,在題材、主題、風格諸方面與一般文學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文學類型。
相對於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而言,20世紀的百年只是彈指
一揮間,但它卻發生了由傳統跨向現在的巨變,沿襲了兩千多年「超穩
定結構形態」的封建政治經濟體制崩塌了,建構在儒家綱常倫理道德基
礎上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權威地位從根本上動搖了。以科學、民主為核心
的西方現代文化思潮滾滾東來,深蘊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科學性、民主性
精華經過發掘和整理而熠熠生輝,外來進步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在馬克
思主義的指導下,在革命和現代化實踐過程中,逐漸整合成了具有中國
特色的新文化。文學是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特別是精神文化
的花朵,文化是文學的土壤,中國現當代文學就是在20世紀中國的特色
文化土壤上生根開花的。

⑼ 如何看待現代化和弘揚地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它們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共同繁榮的一個過程,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正在日益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領人們向著更先進的方向邁進,但是每個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和和風俗習慣,也是應該保留的,二者都不應該被磨滅

熱點內容
小說排行榜女生版完結 發布:2025-10-06 16:39:36 瀏覽:316
好看的長篇軍人官場小說 發布:2025-10-06 16:26:12 瀏覽:27
有什麼比較好看的戰爭小說推薦 發布:2025-10-06 16:24:23 瀏覽:261
豆瓣網評價高的網路小說 發布:2025-10-06 16:16:41 瀏覽:668
穿越龍珠帶系統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10-06 15:47:49 瀏覽:672
什麼玄幻小說主角有伴生靈魂 發布:2025-10-06 15:14:17 瀏覽:37
90年代少兒科幻小說家 發布:2025-10-06 14:34:34 瀏覽:196
宮斗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06 12:58:53 瀏覽:15
男與男搞基小說閱讀 發布:2025-10-06 12:58:52 瀏覽:34
書荒求好看的穿書言情小說 發布:2025-10-06 12:01:48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