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漓陳詞校園小說
1. 高人來推薦幾本偵探小說..
NO.1 《時間的女兒》Josephine Tey: The Daughter of Time (1951)
《時間的女兒》[英]約瑟芬·鐵伊 華夏出版社
鐵伊是1930年代以來、推理史上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另二位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蘿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寫有八部推理小說,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極少數一生沒有任何失敗作品的大師。本書即是鐵伊最著名的作品,屬歷史偵探小說范疇,曾在英國偵探小說作家協會票選中榮膺史上第一名。名偵探格蘭特探長因為腳傷住院,偶然看到一張英王理查三世的畫像,激起了他的興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尋求塔中王子的被殺真相……
NO.2 《長眠不醒》Raymond Chandler: The Big Sleep (1939)
《長眠不醒》[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雷蒙德?錢德勒和達希爾·哈米特領軍的冷硬派私探小說,推翻了英國古典推理對美國偵探小說的主宰,開創了美國本土的強悍風格,是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國革命」。錢德勒45歲才正式是發表第一篇小說,畢生完成七部長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在《長眠不醒》,私家偵探菲利普·馬洛中初次登場,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同為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哈米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所以哈米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
NO.3 《受冷漠的人》John le Carré: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1963)
《受冷漠的人》[英]約翰·勒·卡雷 新華出版社
約翰·勒·卡雷18歲時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對東柏林的間諜工作;退役後進入英國外交部工作。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冷戰諜魂》一舉成名,著名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贊:「這是我讀過最好的間諜小說!」從此奠定其文壇大師地位。勒·卡雷一生得獎無數,包括1965年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愛倫·坡大獎、1964年毛姆獎、英國Somerset Maugham獎、James Tait Black紀念獎等,1988年更獲頒CWA終身成就獎、1963與1977年金匕首獎,以及義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冷戰諜魂》創意超群。情節跌宕起伏,屢屢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在作家寫實冷靜有節制的筆下,漾出淡淡憂傷之情,不愧是間諜小說的排頭兵。
NO.4 《俗麗之夜》Dorothy L. Sayers: Gaudy Night (1935)
《俗麗之夜》[英]多蘿西·塞耶斯
在推理小說史上,多蘿西·塞耶斯是一個偉大的名字。與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約瑟芬?鐵伊並稱「推理三女王」;她創造了永垂不朽的業余神探彼特·溫西爵爺(Lord Peter Wimsey)。本書即為她的最佳作品,講一個女校里的故事。多蘿西·塞耶斯對推理文壇的貢獻,是將推理小說從「純粹解謎過關」的泥淖中拉拔出來,並提升躋身到現代主流小說之林。在她的改革下,20世紀的推理文學有了真實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虛無飄渺的抽象命案。
NO.5 《羅傑疑案》Agatha Christie: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
《羅傑疑案》[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也是她最初一鳴驚人、轟動文壇的成名作。一部把兇手意外性發揮至顛峰的作品,結尾絕對震撼;初版時曾被批評家詬病,但事實證明是部傑作。阿婆的這本書,實在是無需要過多的解釋,相信看過的朋友無法不對這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NO.6 《蝴蝶夢》Daphne Maurier: Rebecca (1938)
《蝴蝶夢》[英]達夫妮·杜穆里埃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杜穆里埃寫過十七部長篇小說以及幾十種其它體裁的文學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國貴婦勛章。杜穆里埃深受19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說的影響,大多情節比較曲折,人物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著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相比原著,此書的希區柯克電影版可能更廣為人知,影片曾獲第13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獎。
NO.7 《戀人無情》Raymond Chandler: Farewell My Lovely (1940)
《戀人無情》[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菲利普·馬洛接手去尋找一位退休法官失蹤情人的故事。書中寫的是推理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愛情範式,冷酷/憂傷/現實/浪漫合為一體,在作品結局一切矛盾糾纏爆發,令人低回不已。
NO.8 《月亮寶石》Wilkie Collins: The Moonstone (1868)
《月亮寶石》[英]威爾基·柯林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本書講敘圍繞著一塊印度寶石發生的種種怪事,是英國偵探文學的創始作,作者柯林斯系英國文學大師。該書現在看來可能有點落伍,不過考慮到作為推理小說草創期的作品,我們還是要佩服柯林斯說故事的本領,佩服他能夠在如此漫長的篇幅中始終牽住讀者的視線。諾貝爾獎獲得者、英國詩人艾略特曾評價此書為「最優秀的英國偵探小說」。
NO.9 《伊普克雷斯檔案/倫敦間諜戰》 Len Deighton: The Ipcress File (1962)
《伊普克雷斯檔案/倫敦間諜戰》 [英]連·戴頓
戴頓步約翰·勒·卡雷後塵,以極其逼真的細節描繪了冷戰雙方間諜機構的日常生活復雜,他尤其善於用反派人物的奸詐特徵來刻畫正面人物,從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他的處女作——《伊普克雷斯檔案/倫敦間諜戰》。這是一部類似於007的驚險間諜小說,但是故事卻不是拯救地球或者一個國家那樣的豐功偉績。主角的活動范圍僅限於倫敦那些不起眼的小公寓裡面。電影由邁克凱恩主演,獲第19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影片、最佳攝影等獎項。
NO.10 《馬爾他之鷹》Dashiell Hammett: The Maltese Falcon (1930)
《馬爾他之鷹》[美]達希爾·哈米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理小說流派眾多,旁支橫斜,但解謎本格始終占據著正統主流的地位,唯一有能力分庭抗禮的唯有達希爾?哈米特和雷蒙德?錢德勒撐起的硬漢派了。哈米特不是第一個寫硬漢小說的作家,但他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為推理小說開辟了另一塊戰場。哈米特一生創作五部長篇小說,竟有四部作品入選百大榜(《戴恩家的禍崇》除外)。《馬爾他之鷹》是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在蘭登書屋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上也排名第56位,本書電影版由亨弗萊?鮑嘉主演,名列美國二十世紀百部最佳影片第23位。
NO.11 《法蘭柴思事件》Josephine Tey: The Franchise Affair (1948)
《法蘭柴思事件》[英]約瑟芬·鐵伊 華夏出版社
一位失蹤近一月之久的16歲在校女生指稱被法蘭柴思大屋的主人——一對母女所誘拐並強迫她做女傭,進而被軟禁在法蘭柴思。但當警察帶這個女孩來法蘭柴思指認時,這母女聲稱她們既不認識,也從未見過這女孩,但她卻能准確地說出房間的格局,擺設,甚至這對母女的日常用品……一個謊言貫穿故事始終,但最終卻讓我們感受到了「輿論殺人」的力量,證明沒有謀殺案的偵探小說一樣可以引人入勝。 NO.12 《最後的衣著》Hillary Waugh: Last Seen Wearing ... (1952)
《最後的衣著》 [美]赫拉利·瓦渥
赫拉利·瓦渥是推理小說史上警察程序類第一人。故事從某小鎮一名女大學生失蹤開始,瓦渥娓娓道來,鉅細靡遺地將法蘭克?福特(Frank W. Ford)與柏頓·柯麥隆(Burton Cameron)兩名警探不辭勞苦、抽絲剝繭、將所有可能性逐一過濾篩檢的辦案過程呈現在讀者眼前,把峰迴路轉的真實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正式為警察程序推理立下決定性的里程碑。
NO.13 《玫瑰的名字》Umberto Eco: The Name of the Rose (1980)
《玫瑰的名字》[意]安伯托·埃柯 作家出版社
中世紀修道院里的兇殺案,歷史推理類史上排名第二的名作(僅次於約瑟芬?鐵伊的《時間的女兒》)。作者安伯托?埃柯身兼哲學家、歷史學家、文學評論家和美學家等多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號學權威,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寫作,博學深思,這使《玫瑰的名字》成了一部「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就算讀者只看看書中那無奇不有的偏門知識,也足夠有趣。
NO.14 《槍殺希特勒》Geoffrey Household: Rogue Male (1939)
《槍殺希特勒》 [英]傑弗里·豪斯華德 中國青年文學出版社
驚險間諜小說。英國貴族羅伯特爵士,在三十年代企圖暗殺希特勒,事敗後被蓋世太保追捕。他想盡辦法從歐洲逃回英國,但總無法如願,反而一步一步陷入岌岌可危的險境之中。為了躲避追逐,他不惜改變相貌,甚至躲進地洞之中隱藏不出。最後在叔叔的幫助下總算成功毀滅個人紀錄,重新恢復自由。
NO.15 《漫長的告別》Raymond Chandler: The Long Goodbye (1953)
《漫長的告別》[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雷蒙德·錢德勒一九五三年的第六部長篇,為他繼《藍色大麗花》《The Blue Dahlia》之後,二度贏得愛倫?坡年度最佳小說大獎。一個優雅有禮的酒鬼和一個貧窮高貴的私家偵探相遇,會發生怎樣一種誠摯而悲傷的友誼?藍諾士酒醉後被馬羅撿回,藍諾士稍後寄來一張五千美元的巨鈔做為感謝和告別,然而,一連串謀殺,卻跟這個告別綿綿不絕……
NO.16 《殺意》Francis Iles: Malice Aforethought (1931)
《殺意》[英]法蘭西斯·艾爾斯(安東尼·伯克萊) 貴州人民出版社
艾爾斯的另一個化身叫安東尼·伯克萊,是一個在解謎推理領域響當當的名字。他的《毒巧克力命案》堪稱黃金時代數學式推理的巔峰作品,而本書卻是一本十足的犯罪小說,而且在史上同樣具有重要的地位。這種二刀流且又都很有建樹的作家真是少見。《殺意》的第一句話就告訴了讀者誰是本書中的兇手,顯然說明本書不是要讀者猜兇手,而是看兇手。兇手如何精心設計,如何心慌意亂,最後來個人仰馬翻。
NO.17 《豺狼的日子》Frederick Forsyth: The Day of the Jackal (1971)
《豺狼的日子》[英]弗雷德里克·福賽思 中國電影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福賽思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歐美文壇名聲很大,曾被譽為「當代政治驚險小說大師」,其作品幾乎每一部都在暢銷書榜上名列前茅。不同於其他許多暢銷書作家的是,福賽思的大多數作品以國際政治為背景,敏銳地反映或預測著時代的危機。
1971年,他的處女作《豺狼的日子》發表,引起極大的轟動。他從此就走上了寫作的道路。福賽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沾了題材的光。因為對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國際政治領域是一個遙遠、神秘的世界,我們一輩子也無法親身經歷,而福賽思的小說卻把這世界拉近展示在我們面前,從而極大地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 NO.18 《九曲喪鍾》Dorothy L. Sayers: The Nine Tailors (1934)
《九曲喪鍾》[英]多蘿西·塞耶斯 群眾出版社
也許個人口味不同,這本書的名氣大過書的內容了。
NO.19 《無人生還》Agatha Christie: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1939)
《無人生還》[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無人生還》只能如此著實心有不甘,相信有很多朋友也有一樣的想法!
NO.20 《第三十九級台階》John Buchan: The Thirty-Nine Steps (1915)
《第三十九級台階》[英]約翰·巴肯 中央編譯出版社
西區柯克拍攝了同名電影,從而使得這個名字家喻戶曉。
NO.21 《福爾摩斯探案短篇集》Arthur Conan Doyle: The Collected Sherlock Holmes Short Stories (1892-1927)
《福爾摩斯探案短篇集》[英]阿瑟·柯南·道爾 群眾出版社
經典作品
NO.22 《殺人廣告》Dorothy L. Sayers: Murder Must Advertise (1933)
《殺人廣告》(廣告公司里的魔影)[英]多蘿西·塞耶斯 群眾出版社
彼得爵爺系列作品之一,這恐怕是目前有中譯的塞耶斯小說中最出名的一本,當然也算是最具可讀性的一本。
NO.23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Edgar Allan Poe: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1852)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美]愛倫·坡 人民文學出版社
NO.24 《迪米特里奧斯之棺》 Eric Ambler: The Mask of Dimitrios (1939)
《迪米特里奧斯之棺》 [英]埃里克·安卜勒
厄斯金·查爾德斯、威廉·勒克、愛德華?奧本海姆等人創立了早期西方間諜小說的浪漫主義冒險模式。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埃里克·安布勒 (1909—1998)和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將這一模式繼續推進,創立了以現實主義為主要特徵的現代間諜小說。與早期間諜小說相比,現代間諜小說沒有那幺多「愛國主義」的陳腐氣,而且在作品的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塑造等方面,也注入了更多現實主義活力,而作者本人就曾經當過情報官。
NO.25 《玩具店不見了》Edmund Crispin: The Moving Toyshop (1946)
《玩具店不見了》 [美]艾德蒙·克里斯賓 譯林出版社
德蒙·克里斯賓是以牛津為場景的推理小說古典時期名家,他的《玩具店不見了》(The Moving Toy shop , 1946 )早已成為學院喜劇式推理小說的經典之作:深夜發生謀殺案的玩具店,第二天不見了,變成一家雜貨店……人們對他筆下那位牛津大學英語系主任費恩(Gervase Fen )更是傾倒不已。德蒙·克里斯賓把學院與世俗世界的對比與接觸,寫得幽默有趣,創造了推理小說中的一個新傳統。
NO.26 《煙中之虎》Margery Allingham: Tiger in the Smoke (1952)
《煙中之虎》[英]瑪格瑞·艾林罕
英國女作家瑪格瑞·艾林罕(Margery Allingham)是否曾經如此質疑過,我們不得而知。然而,1904年出生於一個作家、編輯群聚的家族裡,艾林罕的確這樣表示過:"我的族人將寫作視為打發時間的唯一可行方法,並且也當它是維持生計的唯一來源。"這位後來成為推理大師的女子,自小就接受這種想法,並浸淫於創作鼎盛的家族風氣之中。艾林罕在戰後的1952年作品《煙中之虎》(The Tiger in the Smoke)雖嚴肅深沈,卻是她評價最高的作品,也是推理小說史上公認的經典鉅作。
NO.27 《冒牌警探狄友》Peter Lovesey: The False Inspector Dew (1982)
《冒牌警探狄友》[英]彼得·拉佛西
歷史推理小說。彼得?拉佛西大學時代起即專研維多利亞歷史,出版過兩部專著,1970年,拉佛西以處女作《Wobble to Death》崛起,他拿到大賞獎金之後,就辭掉原有的工作,專心創作推理小說。其早期作品多是以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後來也曾嘗試各種不同風格的筆法,創作出形象相異甚大的主角偵探,從早期的好萊塢風格,至1960中葉的英國通俗劇,應有盡有,頻頻獲獎。他曾以《冒牌警探狄友》(The False Inspector Dew)得到英國作家協會的金匕首獎,以及法國的警察小說獎、羅馬的冒險小說獎,堪稱是拿獎的第一高手。
NO.28 《白衣女人》Wilkie Collins: The Woman in White (1860)
《白衣女人》 [英]威爾基·柯林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這是第一部以不同敘述人的敘述陳詞結撰而成的推理小說,對後世的偵探小說影響至巨。不停變換作品的敘事角度,不僅可以營造出變幻莫測的懸疑氣氛,還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讀者閱讀作品的新鮮感,是十分高超的敘事技巧。僅就本作而言,比之作家的另一名作《月亮寶石》,更象是懸念小說,而不是偵探小說。
NO.29 《夜視者》Barbara Vine: A Dark-Adapted Eye (1986)
《夜視者》[英]巴巴拉·外恩
《夜視者》獲1986年艾·倫坡獎最佳小說,小說通過二戰時期一個中產家庭的家庭悲劇開始,向讀者講述了一個復雜的倫理關系的謀殺故事,該小說取自真人真事。
NO.30 《郵差總敲兩次門》James M. Cain: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1934)
《郵差總敲兩次門》[美]詹姆斯·凱因 春風文藝出版社
一對戀人試圖謀殺阻礙他們的丈夫,結果自然是天理循環,報應不爽。這本書初問世時,曾因作者離經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筆引起極大爭議,他以犯罪者為第一主人公,以兇手做第一人稱敘述視角,讓讀者在感同身受中漸漸與兇手立場趨於一致——這種技巧在今天隨處可見,在當時卻著實是個創舉。作者詹姆斯?凱因是風格近似海明威的美國文學大師,他的這本代表作在蘭登書屋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上排名第98位,甚至影響了後來因寫出《局外人》而揚名文壇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謬;而由義大利著名電影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1942年拍成其處女作,拉開了戰後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序幕。
NO.31 《玻璃鑰匙》Dashiell Hammett: The Glass Key (1931)
《玻璃鑰匙》[美]達希爾·哈米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
達希爾·哈米特比較得意的作品之一,是硬漢派作品。
NO.32 《巴什克維爾的獵犬》Arthur Conan Doyle: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 (1902)
《巴什克維爾的獵犬》[英]阿瑟·柯南·道爾 群眾出版社
福爾莫斯經典案件,無需任何注釋。 NO.33 《裁縫,水手,士兵,間諜》John le Carré: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1974)
《裁縫,水手,士兵,間諜》[英]約翰·勒·卡雷 譯林出版社
本書的書名源自英國的一首兒歌,但同時也是書中其中四位主角的代號。故事的重心是要查出誰是潛伏在英國情報局最高階層的一個雙面間諜,這個間諜是10多年前由莫斯科中央安置在英國情報局卧底的。根據情報,這個雙面間諜就是目前在英國情報局身居要職的4為高級情報員之的一個……超級情報員喬治?史邁利在一團亂絲中一點點理出頭緒來,鑽進塵封的舊檔案里尋找蛛絲馬跡,最後終於解開俄國情報頭子所設計的「最後一個聰明的結」。
NO.34 《特侖特的最後一案》E. C. Bentley: Trent's Last Case (1913)
《特侖特的最後一案》 [英]E·C·本特利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著名的「反推理小說」,開啟推理小說的黃金時代。情節一轉再轉,結局一案數破,證明運用邏輯推理也可能導出完全錯誤的結論——在短短的篇幅中能有如此成就,實屬不易。盡管本特利原本打算戲弄一下偵探小說,可是卻寫出了一部本格派史上的經典之作,成為了長篇偵探小說黃金時代的前驅作品。小說還首次將愛情元素代入偵探小說,而且融合的十分完美。
NO.35 《來自俄國的愛情》Ian Fleming: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57)
《來自俄國的愛情》[英]伊恩·弗萊明 百花文藝出版社
007系列作品之一,讀者可以看到無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如何破獲一個國際大陰謀,如何輕易俘虜一個敵方美女的芳心,如何在種種不利情況下化險為夷,最終戰勝強大而邪惡的對手,就如同他在電影里一次次做到的那樣。
2. 語文 高手快來 幫幫忙
1.結構上總結全文 內容上突出了聞一多先生言出必行的優良品質
2.1)第一個說是告訴別人自己要說的事 第二個是誇耀
2)誇耀
3)發動人民反抗獨裁
3. 求一篇藝考自備稿件推薦文。女生版本。
青春中國
作者:打油郎
用茫茫的夜色作墨
用瘡痍的土地作紙
在鴉片戰爭的硝煙之後
是誰?
寫下的兩個字--中國
讓人讀得昏暗讀得疲憊
更讓人讀得心痛讀得悲憤
那萎縮在清末史書里的
消瘦的中國呀
那跪倒在《南京條約》里的
軟弱的中國呀
那一天,無數的青年
走上了街頭
面對淋漓的鮮血
面對慘淡的人生
他們的吶喊如同一陣陣驚雷
激盪著這昏睡的土地
他們就像一束束火焰
在曲折的道路中蔓延
盛開成五月絢麗的花朵
此後,他們加入到共產黨人的行列中
他們義無返顧地選擇了
用鐵錘砸碎黑暗
用鐮刀收割光明
他們走過漫道
他們越過雄關
他們馳騁疆場
他們英勇殺敵
他們要以槍桿做筆
寫下一個嶄新的中國
他們要以熱血為色
描繪一個青春的中國
許多年後的今天
當我的目光穿越歷史的峰巒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呼吸
我又看見
我又看見了
一群又一群的青年
那掛滿汗水的面孔
我又聽見了
他們嘹亮的歌聲
在荒蕪的土地上回盪
他們用無怨無悔的青春
在悠悠歲月中
寫著一首愛的詩篇
是的,歲月悠悠、人生漫漫
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詩篇
那是一片開滿鮮花的風景
那是一曲氣勢磅礴的交響
那是一座壯志凌雲的豐碑
哦,中國,我要為你寫一首詩
用太陽金色的語言
用心海浩瀚的蔚藍
哦,中國,我要為你畫一幅畫
用春天百花的色彩
用五星紅旗的光芒
今天,一個大寫的中國
讓人讀得光明、讀得酣暢
今天,一個騰飛的中國
更讓人讀得生動、讀得自豪
這就是在世界的東方噴薄而出的
希望的中國
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
輝煌的中國
這就是我們的
青春中國!
4. 有沒有近期的好看的小說推薦
你好,很開心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我看小說多年,言情小說更是數不勝數,今天就為您介紹幾本我認為比較值得一看的小說。
①.《溫暖的弦》
文章有些虐,但是結局很甜。主要講述女主溫暖與男主佔南弦的愛情故事。男女主的愛情故事並不一帆風順,中間歷經曲折,但好在時過境遷後我們仍愛著對方。
②.《原來你還這里》
辛夷塢的作品寫的都很不錯,文筆很好,年少時時青澀懵懂與少年的炙熱的感情都進行了十分細膩的描寫。
③.《曾少年》
總得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青梅竹馬文,男女主一起長大,但是並似乎沒有愛情,互相打鬧,但是就是這樣愛情的萌芽悄悄成長,最後都能擁抱最愛的人。
5. 最美老師最美校園最美學生美文欣賞演講稿
盛夏,花開未盡,輪回的季節又昂首闊步跨進了秋的門檻。暮入寒涼的秋,晚晴,記憶的長河與落日的余暉融築成一道起伏的霞光。秋風起,秋雨落,又是一場苦澀綿長的告別。丹桂飄香,紅楓染紅了一片鵲橋歸路,攜一片虔誠冰心,一步一叩首,用心與心的距離丈量那相見時難的刻骨相思。
月上一輪殘缺,恍影來回擺動著你心上難以兩全的天平,溢美的月光也無法繪聲繪色你眉間的憂傷。你是夢里的花,衣袂飄飄,月下舞月光,誰知你我之間永隔一江水。曾幻想過無數幅快樂的圖畫,何曾想過秋風落葉依舊寂寞如初,無奈對錯得失結出一顆無花的果。總以為生命長太息,你會一直在落英繽紛的渡口等著未歸的我,卻怎知一味地苦等留不住血肉模糊的青春,萬行清淚作了他人的陪嫁衣。
彈指一揮間,寒窗已十年,青絲沾白雪。那年十五圓月,花街燈如晝,猶記煙花樓下美麗過客喜笑顏開,明媚如昨日初升的朝陽。每逢佳節,遷客騷人,皆嘆煙花易冷,油盡燈易滅,幾許深情不知歸處。一片離愁別恨,隨煙花江上清波放花燈,和歲月泛漣漪,在苦中作樂,慢慢淡忘一段段迷離的過往。學海無涯,在書中尋金屋多年,深知這世界不存在所謂的前世今生,本不該如相信那遠在海市蜃樓的桑田滄海,但即使所有奢望期待都落空了,卻還是會相信宿命,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命,不為別的,只求一份心安理得,現世安穩。
人生苦短,去留無意,一天沒一天的過著,在匆匆的似水流年裡,你可以盡情搖擺,忘我狂歡,但到了年紀,兩鬢白發蒼蒼,容顏遲暮,我們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做一個時光的小偷,為了保全那些珍貴而殘缺的美好,學會缺斤短兩,坑蒙拐騙,過好自己說久不長的一生。
春困,夏乏,秋倦,冬眠,安靜地享受著季節帶給我的愜意悠閑,本想就這樣把一生安度,讓過去成為雲煙;但平靜無波的歲月,仍舊咆哮翻滾不肯停歇,捲起千堆白雪萬丈狂沙,打亂了因緣際會。時間很短,天涯很長,往後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都要自己走完。半醉半醒半卷秋,一腔秋韻無處抒緩,直至秋去春來,桃李爭艷,煙波江上來去匆匆依舊使人愁。回憶如一場秋雨,淋漓盡致地散落你的蒼白美麗,卻難以言盡心中的感慨萬千。
秋風有時來的錯愕,總載著些許微涼,些許凄清,滲入無眠的夢里。青梅過往,在風中淚眼婆娑,消逝蒼茫天地間。當年相知未迴音,滄海難為水,秋波江上盪歌聲,與青山綠水談笑風生,淡去幾許清冷炎涼,你卻幻化為一座孤城,坐落於我心一隅。
幾經波折,峰迴路轉,往事歷歷在目,無望於心;可待回頭追憶,楓林已紅透了漫山遍野,你已走遠,只徒留一徑落花浸染漫漫長路。跟著猶新的記憶,飛躍千里迢迢萬里迢迢的銀河,來到天國那離別聚散的斷橋頭,將所有往事一飲而盡。
風陌無言花易落,積了半生的緣,行了半生的善,卻跨不過鵲橋歸路,擁抱多年未見的你。你曾是我枕邊一朵徐徐盛開的清蓮,傾盡溫柔,傾盡芳香,只為護我周全。
樹上春樹曾告慰過愛情:「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如若錯過,便護他安好。」但時過境遷,人心一去不歸,一笑忘年穿,回首夢歸處,怎奈深情,為你作了嫁衣。
6. 求小說!!
發顧漫的小說了
7. 哪部現代小說被稱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
錢鍾書的《圍城》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小說深刻剖析和批判了國統區上層知識分子灰色的人生與卑瑣的靈魂,並真實反映了行將崩潰的舊中國社會的種種弊端。藝術上,心理描寫細膩,比喻新穎巧妙,語言幽默機警。
(7)姜漓陳詞校園小說擴展閱讀
《圍城》包含著深厚的思想意蘊。
一、是社會批判層面。作品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歷程,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統區的國政時弊和眾生相進行了抨擊,包括對上海洋化商埠的腐敗墮落、對內地農村的落後閉塞,對教育界、知識界的腐敗現象的譏諷。
二、是文化批判的層面。這一點,主要是通過對「新儒林」的描寫和對一批歸國留學生或高級知識分子形象的塑造來實現的。
8. 以青春為主題的校園風采演講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展現自我風采,讓青春飛揚》
青春是什麼
有的人說青春是絢爛多彩的花季,是陰晦而纏綿的雨季,是青翠嫩綠融融的春,是浪漫而熾熱的夏,有的人說青春是歡笑時淚水,是流淚時的微笑,是輕松的壓抑,是沉重的放縱,還有的人說青春是一壇醇香的酒,是一束鮮艷的話…………每個人對青春都有自己的詮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正是為了尊長這種自迥異的答案與詮釋,人們才匆匆走上一條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去探尋屬於自己的謎底,破譯青春的密碼.
青春驚得起磨練卻經不起消磨,經得起開發卻經不起揮霍.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過忍耐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的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的最偉大的事業—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所以我們應該珍惜青春,乘著自己還年輕,盡自己所能,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現自己亮麗而獨特的風采,讓青春飛揚!就像無數的星星在生活的星空中發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在職教中心學習生活將近1年了,在這段時期內,我深刻地感受到——原來職高內的生活也能營造得如普高內一般緊湊,也有充分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造物主給予每個恩一樣的頭腦和四肢,也給予我們同樣的思維能力和行為能力,還公平地給予我們一天24個小時.那麼我們為什麼沒不抓住機遇,盡情地展現自我呢 其實我們可以在學習方面展現自己扎實的基礎和出的成績,在實習期間展現自己過人的領悟力和嫻熟的技巧,在每年舉行的運動會上展現自己靈巧的動作和矯健的步伐,在歌詠比賽中展現自己輕脆的歌喉和精湛的舞台表演……或許,有些自卑的人會說:"我不行".但是機遇是人生的翅膀,抓住它,就可以帶你飛的很高很高.它偏愛於強者,因為強者做好了一切准備,它往往逃避弱者,因為它無法忍受弱者那呆滯的眼神.一位成功者說過:"百分之九十所謂失敗者,其實不是被打敗而是自己放棄了機遇和成功的希望"抓住機遇試一試,怎麼就知道自己不行呢 鄧建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和我們一樣,在職高學習,由學校分配工作,可是他不甘於在小小的工作崗位上呆一輩子,抓住各種機遇,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當然要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大眾面前,剛靠單純的等待是機遇是遠遠不夠的,而需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大膽的創新精神.
自信心是個體對自己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成果抱負有成功把握的一種預先反映.事業有成的人都相信,居里夫人說:"我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件事情的,無論什麼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做好.:這是自信心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拿破崙也有一句名言:"應為我做每件事都很自信,所以帆我做過的事都取得了成功."成功人士和失敗者之間的差異是:成功人士往往的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卻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種種失敗與疑慮做引導和支配的.我們應有青春這一夢幻般的黃金季節,對自己充滿信心,將自己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創新則是以非習慣的方式思考問題的能力與別人相同的東西,卻一頭別出心裁,想出與別人內不同的東西.同樣的水滸,普通人燒出的來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可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割破,而魯班卻發明了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民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瓦特,魯班牛頓對每件事都從不同角度去觀察去了解.我們也應該在青春這一超七蓬勃的日子裡,激發自己的創新理念,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讓世界變得煥然一新.
青春是無價而短暫的,展現自我是上蒼贈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才能,讓青春盡情飛揚,讓展現自己成為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程.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9. 通過孩子給父母洗腳的事情學校要求家長寫篇演講稿,先是表揚和鼓勵孩子然後要求孩子如去感恩老師感恩父母
1.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
2. 感恩是別人的給予,更是給予別人的饋贈。
3. 幸福源於對生活的滿足,感恩源於對幸福的感知。
4. 人生永遠不必煩惱,因為天在你寒冷時使棉麻生長,讓你能禦寒。在你飢餓時長出食物令你果腹。在你不開心時讓你有朋友能陪你解開心結。而你就應該用自己的精力去回報上天。
5. 你的諄諄教誨,化作我腦中的智慧,胸中的熱血,我感謝您,感謝您對我的培養。
6. 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朔造完美人生,回報他人,回報自然,共創和諧社會。
7. 感恩是一種心態,猶如口渴時喝一杯綠茶,甘甜解渴,清香沁肺,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8.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9. 星星能照亮夜空,感恩可掂量自我。感恩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懷有感恩之心才能包容全世界。
10. 生活總會有無盡的麻煩,請你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我們還在。所以請你懷著感恩的心,盡情欣賞路上的美好風景。
11.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12. 吃水不忘挖井人。
13.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14. 感恩之人,亮若璀璨星光。仇怨之人,暗若慘淡愁雲。
15. 心若一動,淚就千行。
16. 選擇最淡的心事,詮釋坎坷的人生。
17. 應該說,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18. 知恩圖報者,賢者也。
19. 定理在借與還,送與望中堅定,無人違反,唯獨感恩,當得到恩惠的人認為這是借,而發出恩惠的人認為這是送。
20. 在親情世界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父母的手指頭,忽視了哪一處,父母都會感到疼的,而那疼,正是最親最愛的骨肉之情。
21. 每一盞熄滅的心燈後面,都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而點亮那盞燈,有時候只需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點薇不足道的幫助,如果我們都不忘點亮身邊的一盞心燈,世界將會充滿希望和光明。
22. 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23. 是他給了你恩惠,是他給了你現在,去感恩他吧!
24. 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更是一則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種幸福,感恩更是一個永恆的支點。
25. 生活總是這樣,只要你仔細聆聽,總會發現一絲愛的聲音。
26. 勿問兒女幾多情,兒女銘刻見言行,不知斯人何時逝,珍情惜今愛不盡。
27. 每個人都應該有顆感恩的心,感謝別人對你的幫助,感謝家人,朋友對你的關心,感謝老師對你的培養教育。感謝給予我生命的父母,感謝給予我關懷的朋友,感謝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
28.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
29.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30.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31.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一大部分,沒有他們,生命就不完美。
32. 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生活,讓自己快樂,更讓別人感到快樂。
1、感恩明月,似緞光華,如霜美麗,我們對月流珠寄託思念。感恩同學,我們執手共話,契闊談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感恩同學,我們在賽場上為他們默默祈禱。
2、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
3、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盪,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4、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5、我們要感恩老師,就像幼樹感恩那溫暖的陽光和醇美的雨露,是他們用無私的奉獻和付出,啟蒙著我們,讓我們從幼年的懵懂一步步走出,開始編織我們自己魅力的人生夢想。
6、存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我們正在經歷的生命、身邊的生命,悉心呵護,使其免遭創傷。感恩生命,為了報答生命的給予,我們實在不應該輕視和浪費每人僅有的一次生命歷程,浪擲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應該讓生命達到新的高度,體現出生命的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顯出生命本應擁有的精彩。
7、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幫互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8、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終結,枯萎的落葉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雍容的牡丹彰顯的是生命的華貴,繁盛的大樹凸現的是生命的粗獷。生命不僅給生物以形體,還賦予它無可比擬的華彩,因此,我們要對生命感恩。
9、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10、感恩,不一定非得驚天動地,轟轟烈烈,雲淡風輕足以讓人刻骨銘心就像一首唱不完的小情歌,輕輕的,淡淡的,暖暖的,沁人心脾……
11、每一種恩惠都有一枚倒鉤,它將鉤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裡就得到那裡。
12、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感恩,多麼引人的字眼啊!感恩,就是得到好處之後的感激之情呈現出來回饋他人。
13、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關愛父母,使我們的責任。
14、我們要感恩同學和朋友,就像一朵花感恩另一朵花,是他們用誠摯的友誼一次次給予安慰和鼓勵,並肩沐浴陽光,也並肩分擔風雨,在成長的道路上,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而溫馨的記憶。
15、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感謝善良的人們給予你的每一份善意,無論相識不相識。
16、擁有感恩的心,你亦會感激你的敵人乃至逆境。正是他們激發了你的潛能,使你免於久處安逸的平庸,提高你的逆商,創造生命的佳績。正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野雲飛。」生命因遭逢曲折而絢麗多姿,人生因跌宕起伏而風采動人。
17、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
18、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
19、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後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乾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
20、感恩是如同一顆透明的水晶,讓人倍感珍惜。用心體會每一次感動,你會收獲美麗與欣喜。
21、草木為了感謝春天的到來吐露新芽;我們人也要有感恩的心。恩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恩身邊的一花一草一木。當我們長懷感恩之心去對待事物時,你會發現這世界多麼美好。
22、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感激地球,是它給了我們安身立命之所,我們在宇宙中有一個生存的環境,富饒土地上的各種物產,給我們的生存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23、那麼,讓我們合上雙手,閉上雙眼,向上天誠心地禱告,願天下人,銘記感恩,銘記恩情!
24、人生於天地之間,戴天地之大恩,時時保有一顆感恩的心最為可貴。
25、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一個聰明的大腦。思考疑難的問題,生命的意義;贊頌真善美,批判假惡丑。記住精彩的瞬間,激動的時刻,溫馨的情景,甜蜜的鏡頭。生命賦予我們特有的靈性。
26、而我首先要感恩的是我的父母。他們給我生命,讓我有機會去學習無窮的只是,從牙牙學語到出口成章。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父母給我的關心與幫助,我感謝他們,我愛父母。
27、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更加熱愛這個世界,更加熱愛生活。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懂得,惟有懂得報恩的人生,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
28、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感謝日月星辰,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感謝山河大地,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感謝社會人生,讓我們感謝自己,感謝自己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靈魂。
29、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更加珍惜友情。在無數擦肩而過的人流中,我們能夠成為朋友乃至知己,該是何等不易。無怪乎文豪魯迅嘆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30、擁有感恩的心,你會感激氣象萬千的大自然,是它給了我們廣闊的視野。波瀾壯闊的大海,巍峨聳立的群山,一望無垠的沙漠,芳草萋萋的草原,乃至和我們在同一時空生活在地球上的萬千生靈,無不令我們感到大自然的包羅萬象和豐富多彩。
31、我們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感恩那沉默不語的大地,是他們用純潔的父愛和母愛,為我們遮風避雨,給了我們一片洋溢著愛和溫暖的成長原野。
32、感恩是春天花叢里的蜜蜂,幫助花朵傳粉;感恩是漫漫大雪裡的一把火,點烯了你內心的溫暖;感恩是四季的旋律,用旋律觸動你的心靈。
33、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家人,一幫可以信賴的朋友。感恩為幸福之首,是因為不知道感恩的人,永遠就不會幸福。
34、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能。
35、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36、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人間,英才濟濟笑開顏。
37、感恩,它雖說是一個行為動詞,但它不止需要行動,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實意。簡單地說,感恩便是感激,發自內心的感激。
38、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39、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40、感恩,生命如此不平凡,生命長河中確有寶石在熠熠生輝;感恩,生命如此豐富與多彩,萬物生靈賜予的永不泯滅的生活激情。
41、真正的幸福屬於感恩者,真正的光明屬於感恩者,美好的未來屬於感恩者,不懂感恩者心中無愛,不懂感恩者從不懺悔,不懂感恩者缺少人性,不懂感恩者只有一頭栽在權錢名的罪惡泥坑,不懂感恩者永遠沒有機會去往生命的高層空間。
42、每一天,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感受陽光雨露:每一天,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領受食物;每一天,讓我們懷著感恩的心領受他人的服務並給予回報。
43、風箏是幸福的,因為它對線心存感恩;綠葉是幸福的,因為它對根心存感恩;魚兒是幸福的,因為它對海心存感恩;而我是幸福的,因為我對一切心存感恩。
44、老師,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學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經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
45、感恩像一條隱形的鏈子,綁住了人和人的內心。即使拉得在長,在遠,也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心。
46、感恩生命,感謝她給予我們豐富的感情。喜怒哀樂,悲思憂懼,灑灑脫脫,原原本本,痛快淋漓,無拘無束;喜而笑,怒而吼,悲而泣,表露我們最真實的心跡,抒發我們最本真的情意。
47、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他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48、感恩深深,真情切切。感恩使我懂得如此之多,甚至有超凡世俗的情愫。那我們為什麼不學會感恩呢?
49、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50、 感恩之心,人皆有之。感恩之人,世皆敬之。
51、 感恩是別人的給予,更是給予別人的饋贈。
52、 幸福源於對生活的滿足,感恩源於對幸福的感知。
53、人生永遠不必煩惱,因為天在你寒冷時使棉麻生長,讓你能禦寒。在你飢餓時長出食物令你果腹。在你不開心時讓你有朋友能陪你解開心結。而你就應該用自己的精力去回報上天。
54. 你的諄諄教誨,化作我腦中的智慧,胸中的熱血,我感謝您,感謝您對我的培養。
55. 學會感恩,學會做人,朔造完美人生,回報他人,回報自然,共創和諧社會。
56、.感恩是一種心態,猶如口渴時喝一杯綠茶,甘甜解渴,清香沁肺,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於發現美並欣賞美的道德情操。
57、 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58、.星星能照亮夜空,感恩可掂量自我。感恩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懷有感恩之心才能包容全世界。
59、 生活總會有無盡的麻煩,請你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我們還在。所以請你懷著感恩的心,盡情欣賞路上的美好風景。
60、 我相信我愛你。依然。始終。永遠。
61、 吃水不忘挖井人。
62、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63、.感恩之人,亮若璀璨星光。仇怨之人,暗若慘淡愁雲。
64、 心若一動,淚就千行。
65、 選擇最淡的心事,詮釋坎坷的人生。
66、應該說,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67、知恩圖報者,賢者也。
68、. 定理在借與還,送與望中堅定,無人違反,唯獨感恩,當得到恩惠的人認為這是借,而發出恩惠的人認為這是送。
69、在親情世界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是父母的手指頭,忽視了哪一處,父母都會感到疼的,而那疼,正是最親最愛的骨肉之情。
70、每一盞熄滅的心燈後面,都有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而點亮那盞燈,有時候只需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點薇不足道的幫助,如果我們都不忘點亮身邊的一盞心燈,世界將會充滿希望和光明。
71、 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72、是他給了你恩惠,是他給了你現在,去感恩他吧!
73、 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更是一則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種幸福,感恩更是一個永恆的支點。
74、 生活總是這樣,只要你仔細聆聽,總會發現一絲愛的聲音。
75、 勿問兒女幾多情,兒女銘刻見言行,不知斯人何時逝,珍情惜今愛不盡。
76、 每個人都應該有顆感恩的心,感謝別人對你的幫助,感謝家人,朋友對你的關心,感謝老師對你的培養教育。感謝給予我生命的父母,感謝給予我關懷的朋友,感謝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
77、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獄就是天堂。
78、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
79. 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
80、.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一大部分,沒有他們,生命就不完美。
10. 徵求 稿件 一篇 主題——愛學校 愛老師 愛同學(100分)
你去看《讓生命充滿愛》,會不會你們開的就是這個主題班會?
第一篇.
圍繞「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自強自立」的主線,我們一起觀看了鄒越教授的演講錄像《讓生命充滿愛》,台上說者慷慨激昂, 台下聽眾漸漸心情澎湃。這堂演講會的成功之處是擺脫了簡單蒼白的說教,而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細節,絲絲入扣,情理交融,引人入勝,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頓悟,然後又被深深感動。演講過程當中穿插的幾個真情互動環節,更是畫龍點睛之筆,現場聽眾紛紛熱情響應,真情流露,場景感人,這場關於愛的教育可以說非常成功。
這場演講,留給我許多感慨。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快了,快得沒時間講究慢節奏的精神生活。物質追求的太多太廣,往往忽略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許多人精神空虛而不自知,只認錢不認人。現在的家庭教育,大多十分注重知識教育和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而少談甚至不談友愛禮讓和協作精神,缺乏愛心培養和情感教育。智商是高了, 可情商卻低得可憐。
鄒越教授講述了一個黑人運動員用生命的代價,贏得了全世界人對他的民族、他的國家的尊重。並用實際行動告知孩子:在6國歌響起、國旗升起時應該站起來注視國旗。讓孩子用行動去感受——愛祖國。
今天的演講提醒了我,一個懂得關心自已的祖國、熱愛自已的祖國的孩子,才會是個胸懷大志,有抱負有志氣的孩子。確實是,當今社會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知識上的差距、常規技術上的差距已越來越小,差距最大最可怕的是人的的精神。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將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中華之崛起靠的是什6么,是精神,所以對小孩的教育,智力能力固然重要,但還有比這更重要的是如何幫他們豎立起這樣的精神。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是榜樣,今天的演講也再次讓我認識到自已做為榜樣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關於對父母的愛,秉著老一輩流傳下來的養兒育女傳統習慣,對小孩的愛總是那麼無私總是那麼不求回報,盡管也有點「不好意思」,但很清楚一個母親的愛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每天臨睡前或上學前都會不忘對小孩說聲「媽媽愛你」。可今天的演講,讓我懂得了,還要學會教育小孩說出「我愛媽媽。」還要讓孩子不僅感受到別人對她的愛,同樣也要學會去愛別人並表達出來。
內心充滿愛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才是多彩的人生,只有心中有愛,才能做一個心靈健康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個道理也許我們也懂,但我們總有太多的理由太多的忙碌而忽略了對它的重視和關注,而今天的這個演講對我來說確是是個警醒,讓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再一次獲得了成長!
第二篇.
《讓世界充滿愛》演講報告會,鄒教授從「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愛自己」四個角度,將「愛」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你熱愛祖國嗎?」我們嘴上都說愛,卻沒有太多行動,一個黑人男孩在奧林匹克馬拉松賽場上摔倒流血又爬起來堅持走到終點的例子深深打動我們的心,我們深深自責反思,有的大學生連國歌歌詞都記不清楚,這是不是該捫心自問?
「你愛你的老師嗎?」「愛——」可是心裡卻想的相反,有時候學生會說老師的不好,因為他們沒有看到老師身上的偉大。在山村支教的李靜老師由於受不了苦而想離開的時候,她對山村孩子不舍的情卻使她下決心留在山村教學了一輩子直到她38歲那年癌症離去------還有52歲的殷雪梅老師,帶學生外出路上遇車禍,由於她推倒了幾個學生,使得學生倖存,而她不幸身亡------這些例子太多太多,中國有許許多多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好老師是多麼的偉大啊!
「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你給父母洗過手嗎?」現在的學生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心父母。我們為什麼對父母這樣冷淡?我們這是怎麼了?爸爸媽媽每天辛苦上班,而我們又不掙錢,又是家裡最大一筆開支,天天看見爸爸媽媽辛苦的身影,我們連一句「你們辛苦了」都說不出口,真的太對不起他們了,我心裡酸酸的,眼睛腫腫的,這次過年回家一定要多陪陪他們啊------
《讓世界充滿愛》放完了,短短一個小時的教育片給了電腦前的我長長的思索------ 感謝祖國、感謝老師、感謝父母, 我愛你們------
今天受一個教育在線的博友的煽動,去看看鄒越教授的視頻《讓世界充滿愛》,這本書去年我在新華書店看過,當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沒有買成,後來再去時就沒有了。帶著這樣雙重的期待和遺憾,我努力地在網上尋找著。
看了還沒幾分鍾,我便被裡面的內容深深打動了!我被裡面演講人精彩的發人震憾的語言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原來這是「名師面對面」中歸國教授鄒越的一場演講報告,其主題是《讓世界充滿愛》。馬上我就想,這的確是教育學生如何懂得愛祖國,愛老師,愛父母以及愛自己難得的資料,湊空一定要放給學生看。
擦乾眼淚後的一點冷靜思考:
1、鄒越教授最後說,沒有聽過這一場報告的家長,他們一定終生遺憾。我認為此話不假,報告的影響確實很大,效果很好。這是一次觸動心靈的演講,在孩子進入的成長過程中,這將是他寶貴的一筆財富。在物質生活提高的當今,我們的孩子確實需要這樣一些激動人心、催人奮發向上的演講。
2、印象最深的還是那種感情的渲染力。現場所有的老師與同學都流下了眼淚,而且所有的人都不停地擦眼淚。細想起來,他講的故事,其中很多我都是給我的學生講過的,但是我講過的和鄒越老師講過的同一個事例,我相信後者學生記的更為深刻。
當然,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那種渲染力,情緒感染情緒。我終於找到了成為一個優秀老師的訣竅,那就是感情,如果沒有感情,我相信就算這位老師的知識無論怎麼淵博,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也是無法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