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現代文閱讀專項訓練
㈠ 求一篇小小說的題目
zhu
㈡ 小小說 課外閱讀
三棵銀杏樹
我家屋後有一片空地,十丈見方,前邊和右邊沿著河,左邊是人家的牆。三棵銀杏樹站在那裡。一棵靠著右邊,把影子投到河裡。兩棵在中央,像兩個親密的朋友,手牽著手,肩並著肩。
三棵銀杏樹有多大的年紀了,沒有人知道。父親說,他小時候,樹就這么高這么大了,經過了三十年的歲月,似乎還是這么高這么大。
三棵樹的主幹都很直,支幹也是直的多,偶然有幾支屈曲得很古怪,像畫上畫的。每年冬天,赤裸的支幹上生出無數小粒。這些小粒漸漸長大,最後像牛的奶頭。
到了春天,綠葉從奶頭似的地方伸展出來。我們歡喜地說:「銀杏樹又穿上新衣裳了!」空地上有了這廣大的綠蔭,成了最好的游戲場所,我們在那裡賽跑,唱歌,扮演戲劇。經過的船常常停泊在右邊那一棵的綠蔭下面,搖船的歇口氣吸一管煙,或者煮一鍋飯,這時候,一縷縷煙就裊裊地升起來了。
銀杏樹的花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忽略。去年秋天,我一邊拾銀杏果,一邊問父親:「銀杏樹為什麼不開花?」父親笑著說:「不開花哪兒來的果?待來春留心看吧。」今年春天,我看見了銀杏樹的花了,那是很可愛的白里帶點兒淡黃的小花。
說起銀杏果,不由得想起「燙手羅,熱白果」的叫賣聲來:白果是銀杏的種子,炒熱了,剝掉殼,去了衣,就是綠玉一般的一顆仁,雖然不甜,卻有一種特別的清味,我們都喜歡吃。
秋風陣陣地吹,摺扇形的黃葉落得滿地。風把地上的黃葉吹起來,我們拍手叫道:「一群黃蝴蝶飛起來了!」等到黃葉落盡,三棵老樹又赤裸裸的了。屈曲得很古怪的支幹上偶然有一兩只鷹停在那裡,好久好久不動一動,襯著天空的背景,正像一幅古畫。
1.課文第一自然段是按( )順序寫的。
2.寫寫三棵銀杏樹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歡樂。
㈢ 那位知道現代文閱讀小說的答題步驟或相關知識
現代文閱讀題目的分值18分,一般要花上20分鍾去解答。 首先,原文(文本)閱讀可以花上10分鍾,採取從局部到整體的閱讀順序,閱讀時應注意每個段落的前後聯系,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特別是對作者的情感傾向,要仔細把握。 其次,看題目時,應注意三重含義的統一??文本原意、命題者設題意圖、答題者的理解,特別注意在理解文本原意基礎上,能揣摩命題者設題意圖,再作答,考生切不可不注意前兩者,就匆忙按自己的理解作答。 如果考生覺得對於文章的主旨不好把握,可以先看最後的5選2的多選題,其中的選項一般有3項正確,2項錯誤,可以藉助看這些選項來理解文章。 大閱讀題的文字回答部分,答案要求對原文語言進行篩選、概括、整合,一般不宜直接用原文的句子作答,常常需要對原文的五六句話進行整合。轉化為考生自己的語言。整合過程中,常是把形象語言整合成平實、簡練的語言。 有時,題目則要求考生對抽象的話進行闡釋。要注意題目的具體要求。
㈣ 小小說閱讀傘閱讀答案
1、本文運用順敘的方法。
2. 本文以(傘)為線索,記敘了在冷風驟雨的天氣里,公共汽車車廂玻璃破了以後,售票員和乘客(用傘堵住破窗)的事。
3..「大漢」「面帶歉意」的原因是:把姑娘的傘弄破了。姑娘卻朝「大漢」「感激地笑了」的原因是:大漢幫助她用傘把破窗堵住了。
4.閱讀文中畫線部分,想一想:「大漢」為什麼要「欺騙」盲人夫婦?乘客們為什麼又「都善意地笑了」?
答:因為大漢「欺騙」盲人夫婦是善意的,他怕盲人夫婦知道實情後內心不安;而乘客們也理解大漢的用意,故而善意的笑了。
5.文的情節可分為3個部分 可分為 震飛玻璃---堵住洞口---傳下暖意。
6.聯系全文,可見文章結尾處的「暖意」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友愛互助的關系。
㈤ 小小說《夜貓子為什麼會叫》閱讀題
您好,於其求答案,不如學會如何解答,考試的時候可沒有人給你答案哦,下面提供做閱讀題的技巧供參考:
抓住文章的題目,每篇文章起碼讀三遍,篩選文中的重點詞語和中心觀點,認真審題,完善簡潔地回答問題等是現代文課外閱讀答題技巧。
技巧一、抓住題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體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課外閱讀時,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題目,就能抓住文章的靈魂,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體。
記敘文可分為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類型,記敘文的題目一般也分為這幾種類型。簡析題目可以幫助推測記敘文內容,推測文章主題,如《月是故鄉明》一文,從題目入手分析,可推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應是借描寫明月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說明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說明的對象或對象的特徵,如《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戲曲》一文,從題目可推測出文章說明的對象應該是中國戲曲,說明的中心是中國戲曲的特點。如何把握說明的中心內容?考生可沿著題目的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一定要注意總說性的語段、過渡性的語段,通常在這樣的語段中能找出體現說明對象特徵的詞語或句子。
議論文的題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論述的話題或文章的中心論點。如《談寬容》、《說天才》,這些題目是作者要議論的問題,即論題。《寬容是一種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勁》,這些題目是作者對「寬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論點。由此可見,論題包含著論點,以論題為線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論點。抓住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
技巧二、由略到精最少讀三遍
①文章讀三遍:閱讀質量的高低往往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語文的現代文閱讀共有三個課外語段,對於任何一篇課外閱讀,考生都要至少讀三遍。
第一遍略讀,整體把握。第二遍精讀,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第三遍更換角度,檢查試卷。如果考生只草草地把文章讀一遍,就下結論寫答案,那麼很容易中途受挫,或扭曲自己的思考方向,而且也容易忘記自己想表達什麼。
②畫重點詞句:考生在閱讀語段時,可以在重點地方(說明文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首括句、尾結句,文中的設問句、過渡句;記敘文開頭和結尾句、議論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寫的句子、人物描寫的句子、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議論文中標志中心論點的詞語,如「我認為」、「所以」、「總之」、「可見」、「綜上所述」等)用鉛筆畫線,以利於了解、分析問題,同時也節省了再次整體閱讀的時間,提高答題效率。第三遍閱讀可根據畫線部分快速瀏覽,檢查回答是否准確。
③換角度審題:很多考生對答案檢查了很多遍,也沒有發現錯誤,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有些考生只檢查答案,而沒有再看看問題。二是一直用同樣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同一個角度,當然只能得出同樣的結果。防止這種錯誤出現就要更換角度,重新審題思考,避免答題的片面性,使錯誤能及時得以糾正。
技巧三、還原詞句就近找論點
在記敘文閱讀和議論文閱讀中,經常設置如對某個詞語的理解、對某個語句含義的把握等問題。考生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牢記「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
首先,找到這個詞語或句子的出處。把詞語或句子還原到文中,然後再思考問題。只有結合具體語境,才能准確推斷詞語的含義,准確了解語句在文中所佔的位置。考生萬不可一見到題就草率作答,這樣極易斷章取義,偏離文章中心。
其次,不要隨意聯系現實。有些考生在回答問題時,總喜歡聯系現實,當現實與文章內容不一致時,總認為文章的作者是錯誤的,然後就想當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認知答題,完全不顧文章,這是大錯特錯的。
再次,遵循就近原則。議論文中經常設置這樣的問題:某某文字直接證明的道理是什麼?某種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什麼?考生在回答時,首先應關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後面是否有說理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沒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沒有,那麼再找文章的中心論點。
技巧四、依靠重點詞完善采分點
有的考生做閱讀題時,發現問題簡單,自己會做,就盲目樂觀,精神鬆懈,考生常因此丟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點。
譬如《揚州個園》中有這樣一段話,「揚州的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園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疊精巧而著名。」如果根據此段內容設置問題:此園名為「個園」的原因是什麼?考生會感到回答此題非常輕松,但是卻容易忽視一個最基本的采分點「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因此,考生越是認為試題容易,越應該慎重。
特別提醒考生注意的是,說明文提煉信息准確度好把握,信息點回答不全面卻是個大問題。那麼,如何全面篩選信息呢?像上面介紹的例子,只要考生在閱讀時注意到「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前有一個「又」字,此題就不會輕易丟掉采分點了。所以在閱讀時,尤其是閱讀說明文時,考生一定要注意「又、還、也、此外、而且」等詞語。
技巧五、言簡意賅分條作答
做課外閱讀,需要書寫的文字較多,一些考生常懷有僥幸心理,答案寫得非常詳細,以便閱卷教師從中找到正確答案,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所以,考生回答問題時,應言簡意賅。比如在回答「請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實論據,或請為文章補充一個事實論據」一類的問題時,考生可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考慮問題:如果是正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了,有怎樣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實,可以概括為「某某沒按照論點的內容去做,有怎樣的後果」。這樣既節省筆墨,又抓住了采分點。
有些問題的采分點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內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於閱卷教師批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丟分,考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應注意條理的清晰。尤其是3分或4分的題,考生應在每一條答案前標明序號,以便閱卷教師一目瞭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幾個采分點。
技巧六、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不論閱讀的題型如何,都必須審慎對待,細心透視題乾的重點和考點。須知:正確的審題是正確答題的基礎和前提。在審視閱讀題時,應注意兩點:一要看懂題乾的字面義,重點詞語要仔細推敲、體味;二要領悟題乾的隱含義,明確考點、命題要求和答題指向。
考生因不仔細審題而丟失的分數,往往多於沒有掌握知識點而丟失的分數。如題干讓你找錯誤的選項,而你找了正確的;題干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話概括,這都是不注意審題所致。這類考生在答題時,往往是「想當然」,思維總停留在見過的題型上,總認為此題似曾相識,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答題,而很少去領悟此次考試出題者的意圖。成績發表後,才追悔莫及,為時已晚。所以,越是似曾相識的題,越要仔細審題,避免丟分。
㈥ 閱讀下面一篇小小說,完成後面題目。(11分)
【答案】
【小題1】①引出小說的情節發展,是情節的開端;②與下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形成鮮明對比;③創設靈魂迷失的典型環境。(一點1分)
【小題2】是「我」心理和情感發生變化的真實流露,在老人面前,「我」的靈魂受到洗禮,由防範到懺悔、到崇敬。
【小題3】A
D
【答案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小說情節的安排及其作用。小說開篇交待請老同學拍假電報,是情節的開端,引出小說的情節發展;這就與後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形成鮮明對比。「我」請老同學拍假電報是想回家探親,弄虛作假,老人請「我」拍假電報是一種善意的謊言;寫出「我」和老人在「靈魂」上的差別。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中的「我」心理情感的變化。一開始我對老人的請求「愛理不理」,是因為「我」對老人有誤解,認為老人是騙子。後寫「望著人流中的老人,我庄嚴地舉起了右手」,是因為「我」被老人的行為所感動,「我」的靈魂受到洗禮,由防範到懺悔、到崇敬。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小題3】
試題分析:A(沒有運用反襯手法)D(並非指責,而是殷切的期望)
考點: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㈦ 小小說閱讀導學案及練習
這應該是從零基礎開始了。具體的原理就不說了。祝你成功。
一、重視積累 打好基礎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百字新事」訓練讓語言積累、語感培養與思維發展直接源於生活,要求學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記錄當天發生在身邊的,或當天聽過、讀過、看過的新聞,做到語言精煉、流暢。百字新事與寫作日記有著本質區別,不求長,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寫」方面。
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剪報作文」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剪報一篇,旁加對文章的點評、心得、聯想,可從文章的主題與內容、情感出發,亦可從文章寫作方式方法入手。這項訓練既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也為學生自主選擇讀寫材料、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並落實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剪報作文與寫作讀後感有著本質區別,後者重在「感」,而剪報作文則重視了學生的評價能力,不僅在於對寫作內容的「感」,還在於對寫作的內容、過程與方法的「評」,體味文章成功之道,樹立自己的作文標准。
上兩者交替進行,讓學生直接或間接地從生活中吸收營養,也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
二、新聞引路 輕松入門
筆者認為,作文訓練應當經歷「掌握作文特點—掌握寫作方法—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階段,因此而設計的「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新聞寫作訓練—想像能力訓練—思維能力訓練—語言優化訓練—研究性作文訓練)中,「新聞寫作訓練」著重讓學生掌握作文特點和寫作方法,而想像、思維、語言優化、研究性作文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但小學到高中老師需不斷重復。「新聞引路」以結構模式簡單規范(一般為倒金字塔式)且易於掌握的新聞(消息)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快速闖入作文王國,牢固把握作文內容與情感真、新,語言簡明精煉等特點,並從此成為習慣。
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運用典型事例寫出真情實感;對新聞價值的嚴格要求可規范學生寫出新意並進而培養創新精神;准確、精煉、生動的新聞寫作語言要求為改變學生華而不實的「學生腔」提供了訓練機會;為把新聞寫真實、生動而去觀察、琢磨的新聞寫作過程對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動機有很好幫助;散文式通訊和副刊文藝作品也為中學生學習文學語言找到了新天地。
語言是學生在潛移默化、朝花夕拾中積累起來的,包括老師在內,其他人都幫不上忙,所以重視想像與思維能力的訓練成為最有效的作文教學內容,待學生有了一定語言積累再訓練語言優化。郭沫若曾說:「於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後求其化」,與普通快速作文法相比,「新聞引路」作文訓練序列通過想像、思維和語言優化訓練求思維的廣度與深度、語言的精度,迅速化解新聞的規范模式,不會造成模式化的惡果。
三、交給工具 四步成文
筆者認為:寫作是一個「發散思維--聚斂思維--線性思維」的雙重轉化過程。即從寫作目標出發,充分發揮觀察、感受能力,從生活和頭腦中聯系各種知識、事物等寫作內容是「發散思維」;選材、煉意、構思、謀篇,是連續不斷地對已有材料與觀點進行整理的「聚斂思維」過程;作者心裡的東西變成文字,語言的「線性」特點(不同的字和話不能同時表達)就體現出來了。
基於此,筆者設計了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其基本步驟是:想(xiang)-選(xuan)-寫(xie)-修(xiu)。這一方法符合新課標指出的「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腦圖是英國托尼·巴贊博士開發的全新思維方法,其要點是把主題詞寫在中心;把任何有關論點寫上從中心點引出分支,不同類別另開分支並不斷連接下去。4X積木式思維作文法中,腦圖被作為幫助學生思維的作文工具。步驟「想」展畫腦圖,實質是發散性思維,通過展開聯想引導線索、豐富內容,由一事物作為觸發點聯系熟悉的生活和知識領域,並引導學生遵從相似聯想、對比聯想、接近聯想等聯想三法則對事物進行聯想使文章內容全面、豐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結合連續思維使文章內容深刻。步驟「選」完善腦圖,實質是「聚斂思維」,要求學生按照「合題意要求、正確或合理、獨到而新穎、利於發揮優勢」的原則考慮寫作內容寫與不寫、詳寫與略寫、先寫與後寫,對內容進行歸類。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左半
小小說閱讀導學案及練習
㈧ 現代文小說閱讀訓練(有答案)
父親的救援
張銘書
⑴1992年,我在地區高師讀書,父母親在老家種田。父親為貼補家用,不顧多年腰疼的老毛病,農忙之餘幫人跑起了長途貨運。這年父親已46歲。
⑵正是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所有的細節。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陰歷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著雨的時候,父親從外地跑車回來。剛一進村,就看見村支書迎頭擋在車燈前面,朝父親一個勁兒地擺手。父親趕緊剎車。支書一臉焦急地說:「快!你娃出事了!」原來他剛剛從電視里插播的緊急通告里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市一院,司機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錢,另有一本學生證,望家人緊急聯系。學生證上寫著我的名字,所以支書便急吼吼地來找我父親。
⑷父親的臉迅速變得煞白,他蹲在車下先抽了兩分鍾煙,然後抬頭問支書:「你家裡還有多少錢?」支書說:「也不太多。」父親說:「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親身上還裝著代收的幾千元貨款。
⑸父親不敢讓我母親知道,家也沒回,當即發動車,准備直奔市一院。車開到鎮子上,不敢再開了,因為手抖得太厲害。就從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戰友,幫忙駕車直撲市裡。從小鎮到市區僅八十公里,一個小時後就到了。
(6)主治醫生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繳錢:「傷情非常嚴重,需立即手術,如果再晚幾個小時聯系不到家人,雙腿將很難保住。」
⑺父親再也隱忍不住,眼淚嘩一下傾倒了滿臉。他跌跌撞撞地趕緊往繳費處跑。【示例:「再也」、「眼淚嘩一下傾倒」、「跌跌撞撞地趕緊」、「跑」等詞,寫出父親在得知「我」傷勢如此嚴重後的巨大悲痛,再剛強的父親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擊。】
⑻從繳費處回來,父親不顧護士的攔阻,硬闖進急診室。
⑼父親看到的是一張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過去。父親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發現這個小伙並非他兒子——也就是說,並不是我。父親從裡面退出來,反復端詳從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張學生證,學生證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沒有錯呀。父親迷惑了。
⑽這時來了幾名警察,警察告訴父親,這個小伙的身份剛剛弄清了,原來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車上偷了幾個學生的東西,被人發覺後就跳車狂奔,他做賊心虛,已經把所有追趕的人都甩掉了,還是不停地飛跑,結果就跑到了一個車輪下了。
⑾【A】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虛脫得一身大汗,癱坐在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再也站不起來。
⑿這時,父親的戰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兒子,你繳的住院押金怎麼辦?」
⒀父親說:「當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兒子,還害得差點嚇死我,哪能再給他白扔錢?」
⒁父親就到收費處去退錢。收費處讓父親找主治醫生開退費說明。主治醫生刷刷幾筆就開好了。
⒂父親卻猶豫起來,說,算了,這錢我不退了,你們接著給他治吧,長得那麼漂亮的小夥子,要是少了兩條腿多可惜呀,他家裡應該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會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術順利進行。
⒄此時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親想來學校找我,又怕打攪我睡覺,就和戰友在車里胡亂擠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來學校,看見我後,沖上來就緊緊抱了我一下。父親一貫性格剛強,平時很少流露感情,這次擁抱,還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恢復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陽光燦爛。他尋到我家,給我父親磕了仨響頭,非要認我父親為乾爹。
⒆我父親擔心他再學壞,就讓他跟自己學開車。
⒇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已成為本市運輸業非常叫得響的一位老闆,去年,還被市裡評為「年度最具愛心十大人物」之一。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1期)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內容。(3分)
▲
11.文章第15段說「父親卻猶豫起來」,結合上下文,說說父親猶豫的原因。(3分)
▲
12.仿照對文章第7段畫線句的評注,從文中另外兩處畫線的句子中選擇一處,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評注。(3分)
我選( ▲ )處,評註: ▲
13.文中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
14.聯系全文,小說標題「父親的救援」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 ▲
10.(3分)父親決然救援一個偷了自己兒子錢出車禍的小偷,並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對即可。)
11.(3分)父親想到了小夥子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得失去兩條腿,他的未來要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想到小夥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夥子的遭遇也會疼得心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引用原文亦可。)
12.(3分)示例:我選【A】句,評註:「才」、「虛脫」、「癱坐」、「再也」等詞寫出了真相大白後,父親緊綳的心弦一下子松開了,驚人的狂喜和驚人的打擊給父親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如此巨大。
我選【B】句,評註:「才」、「沖上來」、「就」、「緊緊」等詞寫出父親見到安然無恙的「我」內心的狂喜,這劫後重生的巨大幸福感使一向剛強的父親不禁真情流露。(評注角度不限,理解正確即可。)
13.(3分)勤勞、寬容(有愛心、善良)、愛家人。(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4.(4分)一指父親用借來的錢救了小夥子的生命;二指父親用他的寬容和愛心拯救了小夥子的靈魂(精神)。(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