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伊斯對現代主義小說所作的貢獻
『壹』 如何評價現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初主流文學是歐美現代派文學又稱現代主義文學,它包括後期象徵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幾個重要文學流派。
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已呈現城市化、工業化、機械化的面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產生了劇烈的改變。
人際關系: 孤獨感和無所依靠的心境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
社會關系的特徵: 「非人化」 過程,
文藝家與讀者關系的疏離
戰爭和革命
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科學研究 的理論發現
非理性主義哲學
思想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文化批判傾向。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突出地表現異化主題。這種異化主題,主要從自然與個人、社會與個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自我的關系4方面表現出來。
藝術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文學強調表現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具有主觀性和內傾性特徵。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普遍運用象徵隱喻的神話模式,追求藝術的深度模式。
第三,現代主義文學提倡「以丑為美」、「反向詩學」,大量描寫丑的事物。
第四,現代主義文學熱衷於藝術技巧的革新與實驗,某些作家的創作具有形式主義傾向。
『貳』 現代主義文學興起的意義
現代主義是20世紀諸多「反傳統」的文學流派的總稱。包括象徵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主義、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荒誕派主義、新小說、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等。它們的探索成敗不一,總的來看拓展了文學把握、表現世界的能力。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徵性、荒誕性、意識流去表現荒誕的世界裡異化的人的危機意識;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現代主義文學公認的開山鼻祖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而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則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單純從歐洲文學史的角度看,現代主義文學可以看作是19世紀傳統的浪漫主義文學向唯美主義文學轉變、現實主義文學向自然主義文學轉變,均形成危機而另謀出路的結果。
以王爾德為代表的唯美主義文學,是浪漫主義文學隨歐洲民族民主革命的低落而蛻變的產物,其繼承了浪漫主義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卻喪失了浪漫主義的批判與重建精神,遁入象牙塔,主張「為藝術而藝術」。這一觀點直接影響了大批現代主義作家,尤以法國象徵主義作家為最。
而以左拉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文學,則是19世紀在歐洲盛極一時的現實主義文學蛻變的產物。它強調對外界現實的模仿,側重描繪遺傳和環境對人的決定性影響、病態事物和繁瑣細節。可以說,自然主義文學作為橋梁連接了現實主義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
此外,20世紀歐洲藝術的發展幾乎處處與現代主義文學同步前進。20世紀初,以塞尚、高更和梵•高為代表的現代藝術的第一批大師主張用寬闊的筆觸、粗獷的線條、鮮明的色彩來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由於藝術和文學具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因此整個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都和現代藝術的發展相輔相成,有的時候甚至擰合成一個分支流派,比如超現實主義這一流派就同時包括了繪畫、雕塑和文學。
『叄』 現代主義文學的三大奠基人
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是現代主義文學的三大奠基人。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徵性、荒誕性、意識流去表現荒誕的世界裡異化的人的危機意識;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
1弗蘭茨·卡夫卡,代表作有《審判》、《城堡》、《變形記》等,創作主題主要是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孤獨,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郁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徵式的手法。他的作品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極為深遠,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超現實主義余黨視之為同仁,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荒誕派以之為先驅,20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黑色幽默」奉之為典範
2馬賽爾·普魯斯特,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等。他不注重敘述故事,交代情節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注重抒發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在作品中力圖抓住情感的無限豐富性,捕捉各種感覺、回憶、意念。他是意識流文學的先驅與大師,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3詹姆斯·喬伊斯,代表作長篇小說《尤利西斯》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悲觀,是意識流作品的代表作,後期作品《芬尼根的守靈夜》借用夢境表達對人類的存在和命運的終極思考。他專注於表現內心深處的火花掠過大腦時隱約間傳遞出無數信息,行文上使用變化多端的語言形式、第三人稱的敘述與第一人稱的視角交替、自由間接引語、內心獨白、破折號代替引號等特殊表達。不少歐洲當代的重要作家都受到了喬伊斯的影響。
弗蘭茨·卡夫卡與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肆』 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源頭
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現代主義文學公認的開山鼻祖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而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則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伍』 卡夫卡做出了什麼貢獻,從而被稱為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並不多,但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卡夫卡生活和創作活動的主要時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家庭因素與社會環境,造成了他與社會與他人的多層隔絕,使得卡夫卡終生生活在痛苦與孤獨之中。而社會的腐敗,奧匈帝國的強暴專制,政治矛盾與民族矛盾的雙重困擾,人民生活的貧窮困苦,經濟的衰敗,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鬱的卡夫卡內心的苦悶。於是,時時縈繞著他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成了他創作的永恆主題。
美國詩人奧登認為:「他與我們時代的關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與他們時代的關系。」卡夫卡的小說揭示了一種荒誕的充滿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個人式的、憂郁的、孤獨的情緒,運用的是象徵式的手法。後世的許多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如「荒誕派戲劇」、法國的「新小說」等都把卡夫卡奉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是20世紀絕無僅有的寫作天才。他與馬塞爾•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等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變形記》是其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他的三部長篇小說是《審判》、《城堡》和《美國》。
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的手法,表現人的孤立、絕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興起的「荒誕派戲劇」、法國的「新小說」和在美國出現的「黑色幽默」小說等文學流派都受到卡夫卡小說的影響。
卡夫卡被認為是現代派文學的鼻祖,是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其作品主題曲折晦澀,情節支離破碎,思路不連貫,跳躍性很大,語言的象徵意義很強,這給閱讀和理解他的作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卡夫卡的作品難讀,連母語是德語的讀者也覺得讀懂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獨到的認識,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寫,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只要你能讀進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脈絡,定會獲益匪淺。下點功夫讀一讀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為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卷我們會感到一陣陣震驚和恐懼,因為他彷彿在為人類的明天敲起陣陣急促的警鍾,他為人類的未來擔憂。每位讀者在讀卡夫卡時都會有自己的感觸、理解、認識、聯想,但我們希望讀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繪的迷惘中。奧地利作家卡夫卡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值得注意、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變形記》、《鄉村醫生》等。
『陸』 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代表作是什麼
喬伊斯最重要的作品是寫了近十年的現代主義經典之作《尤利西斯》,話說我們老師都說 他沒完全看懂這本書,還套用了荷馬史詩《奧德賽》的框架,真是西方現代小說中最具實驗性,影響最大的傑作之一吖!
『柒』 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現代主義文學公認的開山鼻祖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而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則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代表作品
1、在詩歌上:
奧地利的特拉克爾和韋爾弗(《世界之友》、《彼此》),德國的海姆、貝恩
2、在戲劇上:
美國的奧尼爾:《瓊斯皇》(1920)作者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毛猿》(1921),副標題是「古代和現代生活的八場喜劇」。主人公:揚克
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馬士革去》、《鬼魂奏鳴曲》
3、在小說上:
奧地利的卡夫卡: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城堡》(1915)、《變形記》(1915)
『捌』 詹姆斯·喬伊斯作品特點
1、寫作特點
細致刻畫
喬伊斯先生不顧一切,專注於表現內心深處的火花掠過大腦時隱約間傳遞出無數信息。他炫技般地展現著變化多端的語言形式、第三人稱的敘述與第一人稱的視角交替、自由間接引語、內心獨白、破折號代替引號等等特殊表達。喬伊斯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生活在別處是他命運的常態。
晦澀難懂
讀不懂,是喬伊斯面臨的最大指責。晦澀,不是喬伊斯的特質。但只有喬伊斯的晦澀,會讓人惱怒。更何況,迄今對於喬伊斯的評價與爭議,都還只是建立在幾乎不觸及他最後一部作品《芬尼根守靈夜》的基礎上。這部被博爾赫斯稱為「沒有生氣的同形異義文字游戲的編織物」的作品,其意義與價值早在寫作過程中,就受到龐德等喬伊斯同代人的懷疑,他們曾對作者進行規勸,認為他不應該不負責任地浪費自己的天賦與才華。喬伊斯的妻子諾拉則乾脆惱火地斥責道:「你就不能寫一點別人看得懂的東西?」
2、人物簡介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後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
1920年起定居巴黎。其一生顛沛流離,輾轉於歐洲各地,靠教授英語和寫作糊口,晚年飽受眼疾之痛,幾近失明。其作品結構復雜,用語奇特,極富獨創性。
主要作品是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描寫下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顯示社會環境對人的理想和希望的毀滅。自傳體小說《青年藝術家的自畫像》(1916)以大量內心獨白描述人物心理及其周圍世界。代表作長篇小說《尤利西斯》(1922)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孤獨與悲觀。後期作品長篇小說《芬尼根的守靈夜》(1939)借用夢境表達對人類的存在和命運的終極思考,語言極為晦澀難懂。
『玖』 簡述喬伊斯在西方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愛爾蘭作家、詩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後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其作品及「意識流」思想對世界文壇影響巨大。
一九四一年(59歲)一月十日,因腹部痙攣住院,查明系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十三日凌晨去世。十五日葬於蘇黎世的弗林貼隆墳地。《倫敦泰晤士報》刊載了一篇對喬伊斯缺乏理解的悼文。T·S·艾略特立即寫文章表示抗議,並在《地平線》雜志三月號上發表《告魚書》一文,進一步反擊。維吉尼亞·吳爾夫接到訃告,感慨系之。(她於同年3月28日也自殺身死。)這一年,哈利·萊文撰寫了《詹姆斯·喬伊斯》一書,肯定了喬伊斯在歐洲文壇的地位。
他開創了意識流小說創作的先河,在西歐反猶排猶之際,作者偏偏以布盧姆這樣一個匈裔猶太人為《尤利西斯》的主人公,
並把他塑造得既富於同情心,又可敬可親,這本身也是他對他那個時代的挑戰
我是摘抄別人的,但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現代主義文學與後現代主義關於作者的論點
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用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現代主義文學公認的開山鼻祖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福樓拜的《情感教育》。而奧地利作家弗蘭茨·卡夫卡,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則並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後現代主義文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方社會中出現的范圍廣泛的文學思潮,於20世紀70-80年代達到高潮。無論在文藝思想還是在創作技巧上,後現代主義文學都是現代主義文學的延續和發展。主流學術界曾經不區分「現代」和「後現代」兩個概念,但由於二戰之後文學發展的特徵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現代主義」所能涵蓋的范圍,因此將後現代主義文學看作一個獨立的文學思潮,和古典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以及現代主義並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