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全部武俠小說的聯系
1. 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聯系 金庸武俠小說的故事到底是怎麼聯系在一起的啊
金庸的小說里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的故事有密切聯系,《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也有聯系,其它的都是單獨的故事.
2. 金庸的每本小說中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嗎
金庸武俠小說共有十五部,其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的三部作品。其中的年代是相連的,人物也有一定的關聯性。
其它作品中人物、設定的武功等也會有些聯系,但是關聯性不是很大。關鍵一條,是每部小說中的故事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要說每本小說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的話,那麼也是小說的寫作特點方面的聯系。
作家善於將剛性的俠肝義膽,和纏綿入骨的愛情交織在一起,將各種情仇糾葛、恩怨情狀、民族大義相互牽連,以吸引讀者眼球,達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3. 哪位大師能說出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關系
射鵰英雄傳 和 神鵰俠侶 是前後關系 神鵰俠侶 中的男主角 楊過 是神鵰 中楊康的兒子。之後便是 《倚天屠龍記》了 因為裡面的峨嵋派的創派祖師是 郭襄郭襄 是 射鵰英雄傳 中的男主角 郭靖的女兒。《倚天屠龍記》中曾出現過 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 是個女的。幫助過丐幫和張無忌所以 這三部有聯系。其他的是另一回事了
4. 金庸武俠作品之間都有什麼聯系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之間的聯系不用說了,同時《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的倚天劍和屠龍刀就是神鵰俠侶中楊過的玄鐵重劍重鑄的,同時還把《武穆遺書》《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的秘籍放在其中,而峨眉派創始人事郭襄創造的,因此這三部戲是一個系列
然後是《碧血劍》中的九公主就是《鹿鼎記》裡面那個獨臂師傅,而《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都是反清復明是統一的,但是紅花會與天地會有沒有關系就不得而知了。
還有《書劍恩仇錄》里紅花會里的人在《飛狐外傳》與《雪山飛狐》的出現過。因此也是不用說的了。
這些是比較明顯的,還有一些,比如《書劍恩仇錄》里的明教與《笑傲江湖》的日月(明)教之間我覺得怎麼也得有點關系吧。而《笑傲江湖》與《碧血劍》中都存在華山派。還有《碧血劍》中很大一部分是關於闖王的,而《雪山飛狐》以及《飛狐外傳》的主要劇情就是從闖王的貼身保鏢和闖王寶藏展開的,這其中聯系…………
至於其他幾部《白馬嘯西風》關系是不大的,以為他是關外故事。而《連城決》和《俠客行》他們雖然是長篇小說但故事背景也是比較獨立的。《鴛鴦刀》么,太短了,線索太少。
不得不說金大師很強大,他的小說,我不敢妄言說是歷史巨著,但肯定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標志。
5. 金庸所有的武俠小說名稱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韋小寶七個老婆:沐劍屏、方怡、建寧公主、曾柔、蘇荃、雙兒、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說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6. 金庸各個小說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系啊
天龍八部》是發生在北宋年間,喬峰是洪七公的前輩,段譽是南帝段王爺的祖宗,到了南宋就是《射鵰英雄傳》的時期了,郭靖黃蓉又是洪七公的徒弟。接下來到了《神鵰俠侶》時期,郭靖黃蓉老了,他們的女兒也大了,小龍女和楊過隱居古墓傳下的的後人就是《倚天屠龍記》裡面的黃衫女子。同時郭靖黃蓉繼續鎮守襄陽,後來製造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他們的女兒郭襄創立了峨眉派,和張三豐創立武當差不多是一個時期。後來張三豐老了,張無忌出來了,就已經是元朝了,到了《倚天屠龍記》。再後來的就連不上了。
不過《碧血劍》里的阿九老了以後就是《鹿鼎記》裡面的九難師太。《雪山飛狐》是講胡一刀,《飛狐外傳》是說他兒
樓主,您要說的郭靖,他在倚天屠龍記里已經去世了,郭京和黃蓉鎮守襄陽,眼看襄陽要破了,郭靖想不能把自己的武學和兵法留給蒙古人,就把當時神鵰俠楊過的玄鐵重劍(這劍當時在郭襄手中,是楊過贈送的)放到爐中重熔,又在其中加入西方精金,做出了倚天劍和屠龍刀,倚天劍之中藏的是是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神功,屠龍刀是武穆遺書,郭氏夫婦把劍給了二女兒郭襄,刀給了小兒子郭破虜,當時二人武功都是非常高的,後來,郭襄創立峨眉派,把倚天劍帶上峨眉,而襄陽城破,郭氏夫婦和身穿軟蝟甲的郭芙,拿屠龍刀郭破虜都死了,屠龍刀流落人間,而知道藏書秘密的天下可能就郭襄一人,後峨眉掌門數代相傳,到了周芷若的時候,也就是倚天屠龍記了。
而張三豐,不知道樓主您看沒看過神鵰俠侶的原著,在原著的結尾,是那時武林最強的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外加黃蓉及其的孩子,女婿,小龍女,等等,一起指點張三豐武藝。後來張三豐上武當山創派,一直活到了100歲,此時元朝已經歷經數代帝王,由盛轉衰,在歷史上元統治中國96年,這是符合歷史的。張三豐收了武當七俠,,那期間,整個武林沒有多少高手出現,只有張三豐,魔教教主陽頂天,還有就是郭襄,算是到達當年東邪西毒的水平,武當七俠其中的張五俠,生了張無忌,就開始了圍繞當年郭大俠的有一段冒險,不過無忌學了九陽真經,武功很高。
就是這些,好累吖,樓主關於倚天三部曲還有什麼細節不了解,來問哦,我知道的都會說來。
7. 金庸寫的小說之間有什麼聯系
所有武俠小說的主人公都有不簡單的背景,或出身「革命家庭」或是「先烈後人」。當然,白手起家,毫無瓜葛的也有。但別忘了,現在講的是「射鵰三部曲」。
《射鵰英雄傳》的主角是郭靖黃蓉楊康;《神鵰俠侶》的主角是楊過小龍女;《倚天屠龍記》的主人公是張無忌趙敏周芷若。曾經有很多人說,把倚天歸到「射鵰三部曲」里似有些牽強。僅憑頭兩回郭襄驚鴻一現,僅憑一部《九陽神功》就將這三部歸為三部曲?那麼,因為《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學會的獨孤求敗劍法,楊過也學了獨孤求敗的劍法,把笑傲江湖列為「射鵰四部曲」的第四部行不行?射鵰和神鵰的主人公身世清晰,一目瞭然,兩部作為上下部,誰都毫無異議。但是張無忌跟郭靖楊過,可以說半點皮毛也扯不上。
換個角度,倚天中再找出重要的,可稱之為主人公的話,是誰?張三豐!張三豐(張君寶)在神鵰最後的時候,和郭襄一起學了《九陽真經》。後來,他創辦了武當派。這在射鵰三部曲中,是個沒法忽略的歷史大事!可是張三豐的父母是誰?書中半點都沒提。你這時要把思路一跳,跳到小龍女被尹志平姦汙之事。為什麼小龍女沒懷孕?武俠小說還有一個定律:可能發生的事,不管概率多小,一般來講,都會發生,比如說,一個高手跳下懸崖,那麼大家可以松一口氣了,無論生還的幾率多小,他也肯定死不了。好,既然小龍女懷孕了,無論她通不通事理,事後她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她怎麼辦?當時,她就直接問楊過,可楊過也不清楚。小龍女當時傷心而去,以為楊過騙她。那麼在她自己漂泊江湖的三個月中,必然知道身體的變化。在她走投無路之時,絕情穀穀主公孫止看中了她,而且願意娶她。對她這樣一個舉目無親的少女來講,這不是最好的結局嗎?可以光明正大的生下孩子,並有所養……於是,後來楊過看到了小龍女居然正兒八經的要跟公孫止拜堂成婚!要不是楊過跟周伯通誤打誤撞,這親早拜完了,洞房也入了。不過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小龍女一見楊過,什麼也都不顧了,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事過以後,還得想辦法啊。宋朝禮教大防這么重,甚至師徒不能結婚,更何況未婚先孕?小龍女左思右想,沒辦法,她只能一死了之。又很巧的是,她跳谷之後沒死,還別有洞天,於是,就在谷底生了一個娃。後來小龍女不止一次遇見尹志平,尹志平嚇得魂飛魄散,但是為什麼小龍女沒殺他?有一萬個理由殺他!但是沒有殺他,卻只有一個理由:她生下了尹志平的孩子,無論怎樣也下不了手殺自己孩子的親爹啊!
生下孩子後,孩子這些年在哪裡?肯定不會送到全真教,因為全真教跟小龍女一直是敵對的。以小龍女的性格,她也不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別的地方,應為她在江湖中根本沒有熟人!那麼,終南山附近,有什麼地方可供選擇呢?真是沒有比少林寺更好的地方了。少林是天下武林正宗,最難得的是少林弟子從不惹事生非,而且把孩子丟到少林寺的地界上,和尚也決不會撒手不管。作為小龍女來說,這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很多年後,楊過應該也知道了這個秘密。但是,一則他深愛小龍女,二則也是毫無辦法。只能這樣了。神鵰最後章節中,為什麼跟著覺遠和尚出場的是這么一個傻頭傻腦的16歲的小和尚?正所謂,無事不巧不成書,武俠小說中,任何一個出場的人物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楊過還教了他三個絕招防身。
後來,這個叫張君寶的小和尚創辦門派,為什麼非要創辦道教?為什麼不創辦個普通門派,或者也建立一個什麼寺?很顯然嘛,也是紀念他爸爸尹志平是個道士的念頭。基本上,通過以上推斷,足以證明張三豐千真萬確就是小龍女的兒子。那麼沿著這個思路,還可以大膽推測,為什麼倚天的主人公是張無忌?為什麼張三豐這么器重張翠山?為什麼武當七俠中,只有張翠山姓張?為什麼張三豐還教了張翠山一手其他弟子誰也不會的筆法?為什麼張三豐把畢生研究出來的太極拳教給了許多年都不在他身邊的張無忌?因為張翠山是張三豐的兒子,張無忌是張三豐的孫子,甚至有可能張翠山是張三豐跟郭襄的兒子,這樣才符合「射鵰三部曲」一貫下來的血緣關系。
8. 金庸各部武俠小說有什麼聯系
射鵰三部曲,飛狐上下集,金庸小說都圍繞著忠、義,來寫
9. 金庸全部小說的各書中的人物關系及其身份1
金庸武俠人物間八大關系
金庸的15部小說人物各有特點,尤其是是要人物寫得比較人性化,從個性到武藝都有些
與其他人物的不同之處,在眾多的人物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物間有八種關系是他著
重寫的,而且對於這八種關系來說各有側重和不同,從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並在讀
者心目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一、夫妻關系
這種關系是金庸武俠小說重點,其中值得一提的夫妻很多,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有
互愛互助深情有加的,有打打鬧鬧,互不信任的,從這些夫妻關系中我們可以領略武俠
世界與我們現實世界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從郭靖和黃蓉夫妻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盡
管一個聰明伶俐,貌似天仙,一個憨厚耿直,資質欠佳,但由於真心相愛,其夫妻間形
成了較為難得的默契,為有愛情的婚姻創造了較為理想的典範。胡一刀和胡夫人的夫妻
關系描寫的筆墨並不多,但從短短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令人遺憾的傳統形夫妻關系
,但這也是愛情使然。黃葯師與馮衡的夫妻關系也是愛情的力量使兩人共同對武林致寶
《九陰真經》下了較大的功夫,夫妻共同作案,智盜《九陰真經》最後馮衡成為這一事
件的犧牲品。但由於馮對黃的深愛,其並沒有對這事有半點怨言,使黃葯師對此遺恨終
生,他得到的《九陰真經》,確付出了失去愛妻的代價。金蛇郎群與溫儀的夫妻關系也
是愛情支撐夫妻關系的又一例證,盡管夏雪宜面臨死亡,但他還是念念不忘給妻子留下
寶圖,可見其夫妻愛之深切。苗人鳳與南蘭的夫妻關系是偶然所造成的,他們沒有真正
的愛情,是感恩圖報形成的,最終也就形成了這兩個人關系的結果不好,發生武俠世界
的悲劇。譚公譚婆和陳正德關明梅兩對夫妻關系可以說是同類型的,他們夫妻間始終是
打打鬧鬧,沒有一刻安寧,但也是有愛情在其中的,吃醋是每個存有夫妻關系的人都會
產生的一個心理,而譚公、譚婆及天山雙鷹夫妻間的關系也就是比較現實的了。
二、兄弟(姐妹)關系
由於金庸小說的主人公多數是孤兒或獨生子女,因此在主人公中兄弟姐妹的關系體現得
不是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桃谷六仙兄弟的團結,盡管其智力上並不是聰明絕頂,但其兄
弟間互相關照還是體現較好,這正應了一句話傻人有福,在現代人看來桃谷六仙有點缺
心眼,但他們兄弟六人卻不這么認為,兄弟一體,他們快樂著呢!這兄弟六人雖不是令
人喜歡,但也是可愛的人物。再說阿朱和阿紫,這姐妹二人生長的環境不同造成了性格
上的較大差異,阿朱為保護生父的性命,不惜以命換命,但阿紫卻利用阿朱與喬峰的感
情,及喬峰的負疚心理,處處要得到自已的利益,這正是其姐妹關系的具體體現,阿朱
是給與,而阿紫是索取。人間的悲劇由此產生。陳家洛和乾隆的兄弟關系中也可以看出
取與予的關系,為了反清復明的大業,陳家洛失去了自已的愛情,而其兄長的無限索取
,置兄弟血緣情義以不顧,造成了又一悲劇的結果。在兄弟關系的體現中,拖雷四兄弟
的關系也很令人思考。老大和老二爭的不可開交,而老三是比較隨和的,拖雷更是無所
求,因此王位不會給老大,也不會給老二,因為兩人的爭斗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所以
,任何情況下,兄弟姐妹的情義都有應該是珍貴的,不論是你好還是她好,總之大家一
致了才會有進步,你爭我奪必然會代來不良後果。我們應該羨慕桃谷六仙兄弟,他們缺
乏智力的同時,也就沒有你爭我斗的血腥,這難道不可愛嗎?
三、父(母)子(女)關系
父(母)子(女)關系是金庸武俠小說人物間重要的關系,有憐愛有加的,有毒如蛇蠍
的,有不管不顧的,這些都是人間父(母)子(女)關系的體現。歐陽峰雖然是個被武
林同仁公認的毒物,但他對自已的侄兒,也是自已的私生子歐陽克關愛備至,由於兒子
在他心中的位置不亞於自已對毒物有迷戀,因此對兒子的保護不擇手段,但在武林正派
和反派人物的包圍下,他是勢單力薄,而歐陽峰終於命喪牛家村,使歐陽峰最後被逼入
神精失常的境地。阿朱對生父的感情是不是很強烈呢?並非如此,他能替父承受一掌並
不是生父對他有養育之恩,相反卻是拋棄之仇,但愛情的力量便她毅然面對這一掌,為
自已的一生畫上一個句號,這正是阿朱的可愛和為別人著想的性格。換了黃蓉,我想她
也可能會如此做,但她絕不會心甘情願去以死去化解恩怨,而非要想出辦法,那怕是象
韋小寶式地灑石灰等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黃蓉的和阿朱不是一個類型的人物,
這就是金庸在人物設計上的獨到之處。在父(母)子(女)關系關系中,值得一評的還
有兩個,一個是凌退思,其為了得到財寶的密秘,不惜把女兒活埋,這種現象不是沒有
,現代社會不是有許多父母把自已的親生骨肉買掉嗎?父母子對子女的溺愛是正常的,
如黃蓉對郭芙、宋遠橋對宋青書,但是要看到她和他在子女的教育上是失敗的。因此,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金庸小說中的主人公為什麼能夠成材,重要的一點還是孤
兒較多,即是有父母也是單親或未在一起生活和教育,這是金庸對人物命運設計的重要
特徵。
四、師徒關系
在武俠世界中,師徒關系要高於血緣的關系,因為練武之人的本事來源於師傅,如此只
有對師傅敬若神明,才能使師傅傾囊相授,因此,才有郭靖對江南七怪中的五怪的死心
中悲憤,與黃蓉分手。從師徒上來講,喜愛自已的徒弟應是天經地義的事,小龍女和楊
過一起生活,造就了師徒的互相理解和信任,盡管最初小龍女對人情事故並無心機,但
事情的變化使他和她之間愛生了不可磨變的愛情,這是師徒關系的最好的典範。君不見
在大學的校院中師生戀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嗎?另一種師徒關系是體現在師傅自私自利方
面,這樣的師傅如戚貴發、萬震山等等,而最令人痛恨的是岳不群對令狐沖,由於他的
陰謀,令狐沖更是九死一生,令狐的心苦只有經歷過一種不解和失望的人才能真正體會
到他被師傅除名的悲涼,那是一種生不如死的感受。從某個角度分析,岳不群一手策劃
了林之平與岳錄珊的愛情,也葬送了令狐沖與其的撫養與師徒關系。趙志敬這樣的師傅
是令人痛恨的,沒有人品的師傅不配做師傅,楊過的一些淘鬧之處是可以原諒的,但做
為師傅對徒徒弟絕不應費盡心機去折磨徒弟以泄私憤,這就是趙志敬不能擔當起師傅的
責任的一個重要原因。為人師表是由人品所決定的,郭靖會成為一個好師傅,但他不善
於做師講授,這是他人生的憾事。我們應該羨慕張翠山,因為他有個好師傅張三豐。如
師傅還有一些,如洪七公,心地善良,一燈大師失錯必改,他們做師傅不在武藝的高低
,而在人品和榜樣,這才夠得上一代宗師。
五、朋友關系
段譽的交友和其追女是相一致的,他認為可交之人必與其結交,這是他的優點,也是其
心中有佛的最主要的體現。再就是石破天,他對大悲的保護盡管力微,卻出於真心,他
的理論很真實,即無所求才是有所求,你報求的別人不想給你,你求了也沒有用,而你
不想求,如果你做到了,未求的東西反而會來到你的身邊使你得到。對於石破天與賞罰
二使的結拜兄弟正是這種不可知和不可求中完成的。但遺憾的是金庸在小說中沒的把二
使的性格特徵描寫得比較完善,沒有從側面烘托石破天的人生信條,使小說在情節上有
了一種不可小看的錯落。謝遜和張翠山的朋友情義是在張無忌出生後發展的,這種發展
為兩個人物性格變化創造了條件,張翠山能為保護謝遜而自盡,充分體現了張翠山對朋
友情義的重視,在道義和生命之間,英雄們始終會選擇道義。還有一個重要的朋友關系
是劉正風和曲洋,這兩個人物成為琴蕭知已不僅僅是以音樂會友,而是心靈上的一致相
通。十年修得同船渡,確實在人世間知已難求,而知已得一死不足惜,這就是人生不同
於動物世界的一個特徵,即精神追求高於物質追求。
六、情人關系
有情人不能終成眷屬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悲哀,同時也是武俠世界的不幸。丁典的愛情被
凌思退給葬送了,而其生離死別讓狄雲體會到人世的凄涼。水笙的情人原來並不是狄雲
,但在陰差陽錯之中她和他建立了相當的信任,這就是情人間的默契。香香公主為了情
人的大業,不惜用自已去做代價,而當她知道情人上當時,又以死示警,這是情人的可
愛。段正淳是個到處留情的人,但他對情的人投入也不能說他是一個不正派的人,從一
而終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但人的感情不能說是一承不變的,人們在追求物質豐富的同
時,感情生活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大的樂趣體現,因此情人關系的確定是武俠世界和現實
世界相通的。游坦之的悲劇在於她確定的情人是阿紫,而李莫愁則由於情人另娶造成了
其心理變態,瑛姑的變化則是由於其追求感情生活,而老頑童又不懂情人心理,這些悲
劇形成了情人關系的最值得一書的內容。阿朱和西施是幸運的,有情有終於會得到自已
所希望得到的愛情的。
七、主僕關系
主僕關系令我們想到政治,武俠小說的主僕關系寫得深刻的要數《鹿鼎記》中康熙與韋
小寶了,小玄子與小桂子的相遇成了這主僕關系確定的基礎,如果小桂子是在金鑾殿中
認識的小玄子,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以後的事情了,韋小寶再大膽,也不敢拿自已的腦袋
開玩笑的。一燈大師的主僕關系是鐵定的,漁樵農書對主人的忠誠是不可商量了,從而
也就形成了主僕關系的定型:即為主人可以不顧一切。殷天正家三僕人:殷無福、殷無
祿、殷無壽是武林高手,也是由於殷天正的收服,所以形成主僕關系,在這種主僕關系
中,一些人體現了忠誠,同時也體現了權勢對主僕關系的影響。韋小寶與康熙的主僕關
系是在小寶還未功成名就,還需要奮斗,而在其功成名就之後,來自各方的壓力使其無
法承受,因為你韋小寶是個什麼東西,只不過是主人的僕人,我要你如何你就應該如何
,沒有二話,對於朋友關系你可以考慮靈活的處理,對於主僕關系你必須低聲下氣,為
什麼大家都說要做自已的老闆,確實主僕關系有個約定,僕人對主人必須忠誠,必須不
惜一切代價保護主人的利益,這便是主僕關系的根源。成吉思汗對於郭靖是在恩的,在
這種恩的感招下,他與他確定了主僕關系,但是隨著事物的發展,這種關系的明確,也
就顯現了主僕的內容不可能讓你去做大俠,去發揮你的能力,還要逼你投誠。還好,郭
靖是擺脫了這種主僕關系,但最終郭靖的結果還是死在蒙古兵的刀劍之下,忠義不能幾
全,這就是武俠世界告訴大家的。蕭峰對於遼國皇帝是有救命之功的,但他的俠義使他
在民眾面前只能選擇死亡,因為在這個世界中,沒有他的立身之處,身為契丹人,但卻
是靠漢人撫養,這就是主僕關系下的特殊身份人的悲劇。做為主僕關系的確定,還有一
說即是武功高強於自已,但這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人老了自然規律就是武功弱了,這
樣主僕關系就會亂了,金庸小說中都應用了毒來解決問題,天山童姥,任我行我東方不
敗,還有···,但這也只是一時的,因此,主僕關系並不能一生一世都跟隨著你。
八、仇敵關系
仇人間互相追殺是武俠世界的重要內容,也是武俠小說反映的重點,但金庸小說中仇人
關系被其他關系沖淡了,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追殺,只是把這一方面做一個較為重要的
線索,如楊過與郭靖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是有一些殺父之仇的概念,但這種仇人關系
在經歷了一些事變之後,變成了非主流的東西,而郭襄的出現,又使這個大哥哥做了許
多過去他無法做到的事情,這就是人物的特殊性。而胡斐的尋仇更是貼近了是仇非仇的
主線。確實,結仇和追仇何時了,在武林當中,正與邪的斗爭也就是對仇人這一關系如
何看的概括,正如現時的語言所說:怨怨相報何時了,最後的結局肯定只是與人們心目
中的目標相去甚遠。尋仇關系寫得最穿梭出的是李秋水和天山童姥的關繫上,她們因愛
結仇,使兩個武林高人成了怨家對頭,最後不得不兩敗具傷,死於非命,實際上這是個
可悲的人生句號,當然,有恩報恩,有怨報怨,但並非都要用一個標准去看待這個問題
,為什麼金庸在《雪山飛狐》中胡斐的那一刀到底劈沒劈下留給讀者,我想這就是金庸
做為一個有俠膽的作家給我們一個對待分別何對待仇家敵對關系的想像和分析的空間。
10. 金庸的武俠小說之間哪些是有聯系的,比如射鵰後是神鵰,之後的倚天屠龍記也有聯系
射鵰 神鵰 倚天 三部曲 自然是的。
《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也是的,《書劍恩仇錄》與前面這兩部也有關系,都講到紅花會與趙半山。
《碧血劍》和《鹿鼎記》也有時間承接上的關系,《鹿鼎記》韋小寶其中一個師傅九難師太,就是《碧血劍》中的長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