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節日
Ⅰ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學作品
名家名篇是嗎?我這有篇汪曾祺寫的。還有一篇是豐子愷的《過年》,我網上似乎沒找到,你找找吧
故鄉的元宵
--------------------------------------------------------------------------------
作者:汪曾祺
故鄉的元宵是並不熱鬧的。
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大頭和尚戲柳翠」,沒有花擔子、茶擔子。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會」——賽城隍時才有,元宵是沒有的。很多地方興「鬧元宵」,我們那裡的元宵卻是靜靜的。
有幾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個鄉下的漢子,一個舉著麒麟,——一張長板凳,外麵糊紙扎的麒麟,一個敲小鑼,一個打鑔,咚咚當當敲一氣,齊聲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開頭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對這「格炸炸」印象很深。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狀聲詞?狀的什麼聲呢?送麒麟的沒有表演,沒有動作,曲調也很簡單。送麒麟的來了,一點也不叫人興奮,只聽得一連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給他們一點錢。
街上擲骰子「趕老羊」的賭錢的攤子上沒有人。六顆骰子靜靜地在大碗底卧著。擺賭攤的坐在小板凳上抱著膝蓋發呆。年快過完了,准備過年輸的錢也輸得差不多了,明天還有事,大家都沒有賭興。
草巷口有個吹糖人的。孫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麵人的。青蛇、白蛇、老漁翁。老漁翁的蓑衣是從葯店裡買來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壇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響,天嗡子蠻牛似的叫。
到泰山廟看老媽媽燒香。一個老媽媽鞋底有牛屎,幹了。
一天快過去了。
不過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燈,才算。元宵元宵嘛。我們那裡一般不叫元宵,叫燈節。燈節要過幾天,十三上燈,十七落燈。「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裡的燈都點起來了。大媽(大伯母)屋裡是四盞玻璃方燈。二媽屋裡是畫了紅壽字的白明角琉璃燈,還有一張珠子燈。我的繼母屋裡點的是紅琉璃泡子。一屋子燈光,明亮而溫柔,顯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馬燈。連萬順家的走馬燈很大。「鄉下人不識走馬燈,——又來了。」走馬燈不過是來回轉動的車、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轉幾圈。後來我自己也動手做了一個,點了蠟燭,看著裡面的紙輪一樣轉了起來,外面的紙屏上一樣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馬燈並不「走」,只是一個長方的紙箱子,正面白紙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連著一根頭發絲,燭火烘熱了發絲,小人的手腳會上下動。它雖然不「走」,我們還是叫它走馬燈。要不,叫它什麼燈呢?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整個畫面表現的是《西遊記》唐僧取經。
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綉球燈、馬燈……兔子燈大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下面安四個軲轆,可以拉著走。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綉球燈、馬燈都是買的。綉球燈是一個多面的紙扎的球,有一個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兩個軲轆,手執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滾動。馬燈是兩段,一個馬頭,一個馬屁股,用帶子系在身上。西瓜燈、蝦蟆燈、魚燈,這些手提的燈,是小孩玩的。
有一個習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 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後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在城隍廟里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幾支,起火升到天上,嗤——滅了。
天上有一盞紅燈籠。竹篾為骨,外糊紅紙,一個長方的筒,裡面點了蠟燭,放到天上,燈籠是很好放的,連腦線都不用,在一個角上繫上線,就能飛上去。燈籠在天上微微飄動,不知道為什麼,看了使人有一點薄薄的凄涼。
年過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鋪就「大開門」了。我們那裡,初一到初五,店鋪都不開門。初六打開兩扇排門,賣一點市民必需的東西,叫做「小開門」。十六把全部排門卸掉,放一掛鞭,幾個炮仗,叫做「大開門」,開始正常營業。年,就這樣過去了。
一九九三年二月十二日
Ⅱ 有關節日習俗的古文
◇寒食
《周禮》曰: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為季春將出火也。齋
《荊楚歲時記》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主
周斐先賢傳曰:太原舊俗,雲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莫敢煙爨。知
陸翙《鄴中記》曰:並州俗,冬至後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今之糗是也。齋
又曰:寒食三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主
范曄《後漢書》曰:周舉遷並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舉移書於子推廟雲,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則三日而已。齋
古今藝術圖曰: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遷為戲,以習輕趫者。主
【詩】李崇嗣寒食詩曰: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燃。古
宋之問途中寒食詩曰: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齋
沈佺期嶺表寒食詩曰:嶺外逢寒食,春來不見餳,洛中新甲子,明日是清明。知
【令】魏武帝明罰令曰: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雲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九月九日
《風土記》曰:九月九日,律中無射而數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頭,言辟除惡氣而御初寒。主
《續晉陽秋》曰: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古
續齊諧記曰:汝南桓景,隨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酒,此禍可消,景如言,舉家登山,夕還家,見雞狗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婦人帶茱萸囊是也。古
孟嘉傳曰:嘉為桓溫參軍,既和而正,溫甚重之,九月九日,溫游龍山,參僚畢集,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墮落,溫謂左右及賓客勿言,以觀其舉止。知
《臨海記》曰: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正,可容數百人坐,民俗極重,每九日菊酒之辰,宴會於此山者,常至三四百人。齋
【詩】宋謝瞻九日從宋公戲馬台詩曰:風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巢幕無留燕,遵渚有來鴻,輕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聖心眷嘉節,鳴鑾戾行宮,四筵沾芳醴,中堂起絲桐,扶光迫西汜,歡餘宴有窮。古
《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
Ⅲ 的古詩文中,涉及哪些古代傳統節日 它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關於春節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關於元宵節的詩: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關於清明節的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關於端午節的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關於七夕節的詩: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關於中秋節的詩: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關於重陽節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Ⅳ 古今文學作品有許多關於傳統節日的內容,請列舉作者、作品內容及所描述節日的名稱。
《元日》王安石
春節
《木蘭花令》
蘇軾
元宵
《清明》杜牧
清明節
《寒食》韓翃
清明
寒食
《端午日賜衣》
杜甫
端午
《秋夕》
杜牧
七夕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中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重陽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顧夢游
臘八節
Ⅳ 關於節日的古文
◇寒食
《周禮》曰: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為季春將出火也。齋
《荊楚歲時記》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主
周斐先賢傳曰:太原舊俗,雲介子推焚骸,一月寒食,莫敢煙爨。知
陸翙《鄴中記》曰:並州俗,冬至後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今之糗是也。齋
又曰:寒食三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仁,煮作粥。主
范曄《後漢書》曰:周舉遷並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舉移書於子推廟雲,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則三日而已。齋
古今藝術圖曰: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
Ⅵ 描寫傳統節日的古文
1. 描寫除夕的詩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描寫春節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描寫元宵節的詩句: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描寫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描寫端午節的詩句:
《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6.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7. 描寫七夕節的詩句: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8. 描寫重陽節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Ⅶ 明清哪些小說中的節日描寫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青女留連天欲霜,蕭蕭雨後復重陽。
經年動遠歸深徑,每歲登高在異鄉。
Ⅷ 哪些著名小說提及了地方節日文化的
穆斯林的葬禮還有我們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裡面也有。
Ⅸ 描寫古代元宵節、七夕節、中秋節情景的作文(也可以是某小說的一段)。最好能唯美一點!感激不盡……
元宵節是我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算過完了,所以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熱鬧的。以前,人們主要是看花燈與舞龍,現在燃放煙花,人們觀看煙花也就成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點多一點,我就著急地叫爸爸媽媽帶我上工人體育館去,聽說那八點整要放煙花的。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與我一樣想看煙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顯得十分的高興。人真是多呀,擠得水泄不通。
八點鍾到了,只聽見幾聲沉悶的聲音,一個個煙花帶著紅紅的火星竄上了天空,幾聲脆響,夜空綻放出幾朵美麗的花朵。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各不相同,有五顏六色的滿天星,金黃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牽牛花,火紅的玫瑰花,粉紅的月季、銀色的百合……,絢麗多彩。
隨著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驚呼,在贊嘆,夜色中,人們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呀!!!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台。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傑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傑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後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趕著做「元宵」我認為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都是那麼園,那麼白,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覺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里放入各種餡兒:芝麻,豆沙,桂圓,果仁等等,然後再包好。我想「元宵」這個「元」 和團圓這個「園」是諧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圓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鍋里煮。這樣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戶戶就圍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這句話「鬧元宵,煮元宵,骨肉團聚,滿心喜。」
元宵節還可以觀花燈。大街上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熱鬧而美麗。在這一天還可以猜燈謎,在燈籠下貼上一張張燈謎紙,既可以動腦筋,又可以觀燈,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真是一舉多得啊!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聽媽媽講元宵節還是中國的「情人節」 。這一天,情侶們手拉著手一起去觀燈、看錶演。笑聲洋溢著整條街,幸福灑滿每個人的心。
元宵節那一天最熱鬧的無過於放禮花了。街上人很多,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放煙花的人來了,他點燃了煙花,「呯呯」開始放了。看,一隻像老鼠一樣的煙花沖上天了,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緊接著,又飛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樣從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來越多了,笑聲越來越響了,一朵朵「花」也越來越好看了……大夥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節家家戶戶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妙的夢鄉,我想,人們也一定會笑得很開心的。
Ⅹ 古詩文 古代傳統節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