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小說中的古代嫁妝

小說中的古代嫁妝

發布時間: 2021-06-20 05:11:11

① 古代嫁妝有哪些

-- 十里紅妝——古代嫁妝都有啥?
清 朱漆泥金雕花三屏風式鏡台
高68、寬47、深17厘米。檯面呈扇面形,有三小抽屜。台上立三泥金鏤雕花卉、仙鶴紋屏風,夔龍紋坐角牙子。龍紋搭腦,中屏兩搭腦間飾寶珠紋。檯面和屏風內框髹黑漆。此款鏡台很少見,造型與明黃花梨五屏風鏡台非常類似,但裝飾風格更顯華貴。
清 寧波雕花拔步床
又名千工床。長212、寬120、踏步深60、高228厘米。此床上有卷篷頂,下有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掛落、倚檐花罩組成的廊廡。廊廡右邊安放二斗二門小櫥一隻,上置鍾、帽筒、花瓶、鏡箱、茶具、燈台;右邊放馬桶箱一隻。反半部是卧床本體,有雕花門罩、垂帶、遮枕,床三面圍有擴裝式的雕刻及彩繪屏風。這種踏步式架子床不僅冬暖夏涼,且在室內再造了一個多功能的、私秘性強的起居空間。
清早期 朱漆帶門圍六柱架子床
長213、寬113、高220厘米。床身案形設計,腿足縮進安裝,用插肩榫與床面連接。床身這種設計,可追溯到內蒙解放營子遼墓、大同金閻德源墓、襄汾明墓出土的欄桿床,江南明清床塌罕見這種造型。床身正面束腰,卷草紋腿及牙板,線條流暢有力;背面光素,直腿。正面設浮雕人物紋門圍及素麵掛檐,掛檐下有鏤雕牙板及人物吉子。其餘三面無掛檐。通體髹朱,色澤深沉。
清 朱漆靠背椅
俗稱洗腳椅,一側座面下有小抽屜,以盛放襪子或剪成等修腳工具。橋梁式搭腦,搭腦兩端與後腿交角處,有雲頭牙子相托,背板三段體做法,上部中部嵌淺浮雕花卉和人物花板,下部是蝙蝠紋鏤雕,座面下束腰,正面兩腿間飾透雕卷草紋牙條,牙子及花板均朱黑相間並髹金。色彩艷麗,飾而不繁。
清 朱漆三斗房前桌
長100、寬58、高89厘米。此桌通體髹朱漆,外形似平頭案,因其有抽屜之故,且放在卧房的窗前,俗稱房前桌。束腰,直腿,馬蹄足,左右兩腿間有設羅鍋帳。面板下有雲紋牙頭。
清 朱漆雲龍紋提梁提桶
高45厘米,桶身鼓腹,頸部起兩道弦紋。提梁淺浮雕一對反向龍首和一蝙蝠,髹黑漆,靈芝雲紋為地,刀法圓潤,線條流暢,有雕漆的效果。這類提桶是寧紹較常見的木製容器,常用來盛放糕點、米粉、乾果、雜糧之類。但提樑上有如此精美雕刻的,實屬罕見。
清乾隆四十三年款 朱漆雕花直扛箱
長110、寬62、高110厘米。通體朱髹,盒子上垂直墨書"京兆公共號"、"乾隆四十三年"款。外承力架由長方形的底板和垂直立柱等組成,內承長方形盒子四層。底板四周飾雕欄,立柱與雕欄間有鏤雕夔龍坐角牙子。兩組立柱間飾浮雕雲雙龍紋、雙獅紋、雙鹿紋、雙猴紋、雙麒麟紋花板共六塊。所有立柱的頂端均飾覆仰蓮紋。扛箱是婚慶儀仗隊中盛放食物或衣服鞋履、金銀細軟等小件物品用。
清 朱漆紅櫥
寬110、高182、厚65厘米。此類朱漆大櫃在寧紹,特別寧波象山一帶頗為流行,俗稱紅櫥。正面髹朱漆,通體光素,正面呈一平面,僅門樞起陽線,線條纖細而挺拔。此櫃紋飾簡單含蓄,門上的金屬面頁、吊牌及門鼻,造工精細,有很高的裝飾效果。此櫃設計別出心裁,無論造型和裝飾都予人簡單、透美、大方的感覺,是最具明式傢具遺韻,也是寧紹紅妝傢具中最傑出的品種之一。
清 朱地黑漆起地浮雕龍鳳戲珠紋木酒埕
高40厘米。小口、短頸,鼓腹豐肩,平蓋,蓋面薄浮雕團狀雙魚。朱漆為地,通體起地浮雕龍鳳戲珠及靈芝雲紋,脛部飾回紋一周,紋飾髹黑漆,底子平整利落。構圖飽滿,線條流暢,雕飾華麗,雕法狂放獨物,極具裝飾效果。盛酒的容器,民間極少見。
清 朱漆高甩小提桶
高37厘米。通體光素髹朱漆,桶體圓球形,下有圈足,上接流線狀細圓提梁,似高高甩起的細繩。造型圓潤而空靈,簡約而委婉,線條變化富有韻律感,質朴中透著高雅,漾有文氣息,具有明式傢具的遺韻。這種小提桶是寧紹一帶最常見的小木器,田間送飯,走親訪友送乾果點心,都少不了它。

② 小說如何描寫古代婚禮現場

中國婚禮的歷史演變(轉載過來的)

《禮記.昏義》中的「昏」,原文作昬,由於古人娶妻,婚禮的親迎是在黃昏時進行,這時太陽將要下山,月亮就要出來,含有「陽往陰來」的意思,因而得名,後來才加上「女」字偏旁寫作「婚禮」。

古代婚禮習俗

提親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經媒人撮合,認為門當戶對,互換「庚貼」(年齡、生辰八字)壓於灶君神像前凈茶杯底,以測神意。如三日內家中無碗盞敲碎、飯菜餿氣、家人吵嘴、貓狗不安等「異常」情況,則請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無相尅。舊時有人迷信所謂六年大沖、三年小沖;男婚年齡逢雙,女子十九不嫁;謂雞狗(雞犬不和)、龍虎(龍虎相鬥)、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難相配,待認為周全後始議親。

定親

定親前議親,議親始議「小禮」,在買賣婚姻年代均討價還價。一般「四洋紅」或「六洋紅」(綢緞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兩只、金耳環一副;聘禮,小禮三十六,中禮六十四,大禮一百廿(銀圓);食品,個數「六十四」,即包頭64對、油包64隻、麻餅64隻等,尚有老酒2擔至8擔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稱。定親後,男方將上述禮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禮多為金團、油包及閨女自做的綉品。定親憑證,男方送「過書」,俗稱「紅綠書紙」(紙張兩層外紅內綠),女方送「回貼」認可,俗稱「文定」。故舊時夫妻吵嘴,妻子常說我是有「紅綠書紙」的,以此抑制丈夫。繼「文定」後擇吉迎娶,由擇日店揀「好日」的日子。親友送禮,婚禮多是現金,或喜幛、喜軸,並書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送嫁禮多為綉花或綢緞被面、被頭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早生貴子」意。

舊時有媒人首次進門不能喝茶的習俗,謂「媒不飲茶」,說喝了茶要沖淡婚事。又稱媒人為「媒百櫥」,媒成能吃上「百餐」,要酬以「謝媒酒」,但婚後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媒人有調解責任。

成親

請吃酒 迎親日子叫「好日」。俗諺「請吃酒,掗拜生」,好日前新郎拿著紅紙「知單」請長輩親友吃喜酒(好日酒),長輩要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習俗,雙方父母親請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五子登科」彩頭。好日前三五天,男方送女方「轎前擔」,一般為鵝2隻、肉l方、魚2尾等。

看嫁資 男方去女方搬嫁資(嫁妝),女方置嫁資於廳堂,讓人觀看,稱「看嫁資」。器物披掛紅色綵線,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數枚銀元,俗稱「壓箱錢」。嫁資搬到男方,亦陳列於廳堂供人觀看,亦叫「看嫁資」。由阿婆取女方鑰匙包,取鑰開箱,俗稱「掏箱」。

安床伴郎 迎親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婦女,取24雙筷子系扎紅線,安放新郎席子下,稱「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裡,由一個父母雙全的小儇(男孩)伴新郎同睡,睡於床的里邊,稱「伴郎」。晚上要給這個小儇吃包子、花生、雞蛋,寓「包生兒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離開時,要給紅包,俗稱「挈出尿瓶」。

享先 好日先一二天,男家向貰器店貰得花轎和婚禮器物,掛燈結綵,以上等筵席款待賀客,稱「細便飯」。好日五更時辰,男家以全副豬羊或五牲福禮及果品,在廳堂供祭「天地君親師」,俗稱「享先」。早餐興吃「享先湯果」。

坐花轎 寧波閨女出嫁均坐花轎。傳說南宋小康王(高宗)逃難至明州,金兵追急,賴一女子相救得脫,後找恩女不得,詔明州女子出嫁可享半副鑾駕待遇,鳳冠霞披,並坐花轎。花轎,俗稱「大紅花轎」,有四人抬、八人抬之分。20年代寧波美球針織廠趙姓廠主的兒子成親,特約貰器店製作一頂上等花轎,精工細鏤吉慶故事人物300餘個,名「美球轎」,貰器店化本錢5000元,趙家首次貰用付費500元。這頂八人抬花轎,抬轎者穿一色特製的緞子馬褂,炫耀一時。坐花轎尚含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之意,女子一生只能坐一次。故夫妻吵嘴,妻子帶在嘴邊一句話:我是大紅花轎抬進門的,又不是走上門的,以此來炫耀高貴。迎親日,花轎出門,以凈茶、四色糕點供「轎神」。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新郎不到岳父家迎親,以喜娘(送娘)為使者,持名貼前往。

開面 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紗線為新娘家絞去臉上汗毛,俗稱「開面」(含有現在美容意),客人興吃「開面湯果」。花轎臨門,女家放炮仗迎轎,旋即虛掩大門「攔轎門」,待塞入紅包後始開。花轎停放須轎門朝外,女家有人燃著紅燭、持著鏡子,向轎內照一下,謂驅逐匿藏轎內的冤鬼,稱「搜轎」。女家中午為正席酒,俗稱「開面酒」,亦叫「起嫁酒」。

上轎 新娘上轎前,經男方喜娘三次催妝,佯作不願出嫁,懶於梳妝(當然也有封建婚姻確實不願者),而後坐娘腿上,娘為女兒喂上轎飯,寓意不要忘記哺育之恩。較異習俗有三:其一,「哭上轎」。女兒上轎,母親哭送,哭詞多為祝頌、叮囑話,有:「囡啊囡,儂抬得去呵,烘烘響啊!儂獨自去呵,領一潮來啊! 」「儂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飯吃」等,新娘動了感情含淚惜別。其二,「抱上轎」。新娘由兄長抱上轎,進轎坐定後,臀部不可隨便移動,寓平安穩當意。其三,「倒火熜灰」。新娘座下放一隻焚著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轎的後轎杠上擱系一條席子,俗稱「轎內火熜,轎後席子」。起轎時,女家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新娘兄弟隨轎行,謂之「送轎」。城區抬花轎要繞至千歲坊或三法卿(地名)等處,以討「千歲」、「三發」彩頭。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點火熜灰回來,並從火種中點燃香或香煙,返家置於火缸,俗稱「倒火熜灰」,亦稱「接火種」。

拜堂 花轎進門,男家奏樂放炮仗迎轎。停轎後卸轎門,由一名五六歲盛妝幼女(俗稱「出轎小娘」)迎新娘出轎,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轎。新娘出轎門先跨過一隻朱紅漆的木製「馬鞍子」,步紅氈,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側位置。是時,新郎聞轎進門,即佯躲別處,由捧花燭小儇請(找)回,站左側。喜堂布置與各地相同,拜堂儀式則稍異,有主香公公,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擔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贊禮聲動作。贊禮者喊:行廟見禮,奏樂!(樂起)主祝者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贊禮者接著贊唱:升,平身,復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讀祝章!由一個十三四歲小儇跪在右側拜佛凳上讀畢(事先念熟,不可讀錯)。贊禮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個過程總稱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後贊禮者唱:禮畢,退班,送入洞房!其間,新郎、新娘在拜堂時,有搶前頭跪習俗,謂誰跪在前面,以後就可管住後者,致鬧出邊拜邊踢墊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話。

繁縟的拜堂儀式畢,由兩個小儇捧龍鳳花燭導行,新郎執綵球綢帶引新娘進入洞房。腳須踏在麻袋上行走,一般為5隻,也有10隻麻袋,走過一隻,喜娘等又遞傳於前接鋪於道,意謂「傳宗接代」、「五代見面」。入洞房後,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稱「坐床」,由一名福壽雙全婦人用秤桿微叩一下新娘頭部,而後挑去「蓋頭篷」,意示「稱心如意」,謂「請方巾」。新郎稍坐即出,新娘換妝,客人吃「換妝湯果」。而後,新郎、新娘行「拜見禮」,論親疏、輩份依序跪拜見面,稱「見大小」。拜時起樂,堂上擺大座兩把,受拜者夫婦同坐,如一個已故,則亦按男左女右就坐,另一把空著。拜畢賜紅包給新娘,俗稱「見面錢」。公婆可不掏紅包,謂「媳婦自家人」。新娘與同輩見面則作揖,若小輩拜見時,新娘亦給「見面錢」。之後,舉行「待筵」,新娘坐首席,由4名女子陪宴勸食,新娘多不真吃。筵畢,喜娘陪新娘至廚房行「親割禮」,有撈粉絲、摸泥鰍等習俗,謂之上廚。

賀郎酒 拜堂晚上,男家為好日正席酒,叫「賀郎酒」,新娘須逐桌逐位為長輩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滿又不可淌出。酒飲狀元紅,菜多鴛鴦名,樂奏百鳥朝鳳、龍鳳呈祥。席間,新娘在上熱菜(換湯)時,喜娘喊:新娘子換湯(換妝)作揖啦!宴後,喜家請有福有德的座客兩人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飲」禮,每進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相互交換下酒杯。主賀者須邊唱賀郎詞,戲謔、祥和兼有,諸如:第一杯酒賀新郎,有啥閑話被裡講,恐怕人家要聽房。第二杯酒賀新郎,房裡事體暗商量,謹防別人要來張(看)。第三杯酒賀新郎,祝願夫妻同到老,早生貴子狀元郎。

是夜,有吵新房習俗,諺雲:「三日無大小」。成親那天新娘不多與客人說話,吵房時先逗新娘開口,看其衣裳紐扣,五顆紐扣說是「五子登科」,看其腳髁頭,說是看老壽星。鬧至午夜始散。新郎隨出送客,喜娘始鋪被褥,新娘即賞以紅包,喜娘嫌不足則佯立不走,待增加後才出。新娘關房門,新人共吃「床頭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燭」,花燭不可吹滅,燭盡方可上床。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腳,夜裡撬門跳窗進新房挪走新郎衣裳,吵房成功,新人要罰出糖果、香煙錢。

③ 古代的嫁妝有什麼

1、緞面的新被子
2、梳妝台
3、紅木箱子
4、新衣服
5、一些新房用的新作傢具,例如櫃子、桌子等

④ 契科夫小說中的《嫁妝》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中心內容以及作者思想是什麼

2011-01-29 16:17契科夫嫁妝主要講的是:《嫁妝》揭示了一種怪誕的社會現象:物貴於人。奇卡瑪索娃的女兒瑪涅奇卡行將出嫁,母女倆縫制了許多衣服,但瑪涅奇卡不幸離開人世,她的孤苦伶仃、身穿喪服的老母仍在一個勁兒地縫制和置辦「嫁妝」。貧乏的生活,空虛的心靈!

⑤ 問問古代的下聘和嫁妝的事情,看小說,說男方給女方下聘,幾大箱子,然後女方過嫁妝的時候,這些箱子

一般來說,男方下聘就做聘禮,聘禮一般是越貴重越說明你是真心實意想娶這家女兒,但是在古代也是有限制的,比如說皇帝大婚的時候一般是下64抬的聘禮,也有的時候是128抬聘禮,相關的聘禮是有規制的,比如說玉器多少件、寶物多少件、春夏秋冬衣物各多少件、首飾多少件……
而女方嫁女的時候抬去男方家裡的叫做嫁妝,嫁妝一般包括三部分——女方家從女兒小時候開始置備的嫁妝、親戚好友的添妝、男方送來的部分聘禮。
你剛剛問的剛好就是上面所說的嫁妝組成中的第三種。就比如說是皇帝大婚的話,現有皇家下聘禮,這些都是宮中禁品,一般人家是不可以用的,當然要在嫁女的時候抬回皇宮,但是會有部分因皇帝下旨而留在女方家中,這些就算是給女方家養女的辛苦費了。當然以皇家舉例子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但是一般的嫁娶也差不多,只是看聘禮留在女方家的多少罷了。若是同樣的嫁妝,比如36抬的嫁妝,有的把聘禮抬回10抬,有的抬回了16抬,那就說明要麼是16抬的女方家家底不是太好,要麼是家裡不太重視這個女兒。

⑥ 古代公主嫁妝清單,一般有些什麼

1、針線盒,自古針線便是女紅的必須品,會不會女紅便是判斷女子是否可以成為賢妻良母的標准。陪嫁備針線盒有個美好的寓意,即祝福新娘家庭溫馨、幸福,做為人尊敬的巧手能幹新娘。因此,針線盒也成了女子陪嫁的必須品,古時候無論是貧民老百姓還是大家的千金小姐嫁妝都要備它,婚後更是用它作為生活和消遣的一個工具。
2、壓錢箱 ,九寶中的第九寶是壓錢箱,是古代女子嫁妝清單之一,藉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時也是女子婚後用於收藏心愛珍品之物。
3、鴛鴦枕 ,鴛鴦從古至今都是愛情的永恆象徵,是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表率,甚至認為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尋覓新的配偶,而是孤獨凄涼地度過餘生。因此也多用來形容相互扶持的,相親相愛的夫妻。「鴛鴦枕」陪嫁則更是表達了對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永不分離的美好祝願。

4、龍鳳毛巾 ,龍鳳毛巾,顧名思義一條龍巾,一條鳳巾,一般是要准備兩條的,新娘新郎各一條。其實,毛巾自古就是喜慶的象徵。在新娘的嫁妝上備上毛巾,不僅是為了烘托結婚的喜慶,更是為了表達家人對新人的祝福和希冀:希望新人們的婚後生活溫馨貼意、長長久久、幸福甜蜜。

5、喜盆,喜盆,又叫聚喜寶盆,有送喜招吉之意。做嫁妝的喜盆要用紅布包好,由娘家的未婚女子端到婆家,然後親手遞給婆婆。婆婆接過喜盆,則證明婆婆正式接納了媳婦。喜盆中還要放置一些有著美好寓意的物品,例如花生、紅棗、蓮子、桂圓,以寓意早生貴子;大蔥和明子,以祝福將來生孩子聰明等等。

6、喜梳,喜梳也是中國古代傳統嫁妝的必備物品。在婚禮前夜,新娘由長輩梳頭,一面梳,一面說: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發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堂。婚禮後,還要將新郎和新娘的頭發梳在一起,秤之為「結發」,有「結發夫妻」「白頭偕老」之意。

7、鏡子,代表圓滿、完滿,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麗,是對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滿的祝願;縱使時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託。

8、都斗,原是量糧食的器具,在婚嫁禮儀中用於彰顯男方的財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兒嫁過去之後也能過上豐衣足食、輕松無憂的富裕生活。

9、剪刀,是古代婚禮中的「六證」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裝剪裁之用,婚嫁禮儀中寓意新娘婚後生活的綾羅綢緞、前程錦綉,共享人生的榮華富貴。

10、算盤,生活中用於算籌收入和開支的計算工具,婚慶禮儀中的千足黃金算盤,寓意新人對未來安寧富裕生活的理想與規劃,能夠合理的投資理財,贏得廣茂財源。

11、綉花鞋,鞋與「偕」同音,寓意夫妻相親相愛,長相廝守,在花繁錦綉的美好歲月中白頭偕老,共沐生活的瑰麗與芬芳。

12、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為衡量幸福的標准,指百子千孫,幸福源遠流長,同時也是對新人今後生活事業步步高升的祝福。

⑦ 求古代小說中描寫成親的段落

「一拜天地。」

徐邵轉過身來,秦湘兒也在丫鬟們的攙扶下,轉過身子,兩面相對,同時低下頭,行了第一輪禮。

「二拜君親。」

徐紹也早聽秦通說了,天地君親師,天地為大,次之為君,在為親,後為師,如今滿堂官員在座,也算代表半個朝廷,才把皇上也算了進去。

徐邵與秦湘兒又是跪地三叩拜。

「夫妻交拜。」

成親了,這就要成親了。徐紹在自己的心裡念叨著,來到這里,徐紹心裡本來還沒底,誰成想現在就成親了,徐紹微微一笑,不敢表露出自己的心思,兩人這次倒沒有跪,半躬身子,兩頭相接,算是行了禮。

「禮成,送新娘入洞房。」

徐紹也要隨行,他獨自向後一轉身,像閩道源以及在場的官員、富商、名流道了謝,牽著秦湘兒手中的同心結出了大廳,走向了後院。

⑧ 古代的嫁妝一般是怎樣的

1、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為衡量幸福的標准,指百子千孫,幸福源遠流長,同時也是對新人今後生活事業步步高升的祝福。
2、梳子: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子孫滿堂」, 梳子有「結發」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婦一生相愛相守,白頭偕老。
3、綉花鞋:鞋與「偕」同音,寓意夫妻相親相愛,長相廝守,在花繁錦綉的美好歲月中白頭偕老,共沐生活的瑰麗與芬芳。
4、壓錢箱:九寶中的第九寶是壓錢箱,是婚慶中女方送嫁禮品之一,藉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時也是女子婚後用於收藏心愛珍品之物。
5、鏡子:代表圓滿、完滿,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麗,是對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滿的祝願;縱使時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託。
6、如意秤:取材於傳統婚禮儀式中用於新郎掀開新娘紅蓋頭的如意秤,現作為父母送給出嫁女兒的婚慶九寶之一,希望女兒今後的生活稱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
7、都斗:原是量糧食的器具,在婚嫁禮儀中用於彰顯男方的財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兒嫁過去之後也能過上豐衣足食、輕松無憂的富裕生活。
8、算盤:生活中用於算籌收入和開支的計算工具,婚慶禮儀中的千足黃金算盤,寓意新人對未來安寧富裕生活的理想與規劃,能夠合理的投資理財,贏得廣茂財源。
9、剪刀:是傳統婚禮中的「六證」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裝剪裁之用,婚嫁禮儀中寓意新娘婚後生活的綾羅綢緞、前程錦綉,共享人生的榮華富貴。

⑨ 嫁妝在古代有哪些講究,真的是不豐厚就嫁不出去嗎

大多數人認為,古代男子娶妻需要彩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古代女子出嫁還需要嫁妝,而且是必須配備的。尤其在宋朝,如果沒有嫁妝,女兒可能面臨嫁不出去的風險。即便是嫁出去了,也會被別人瞧不起。所以,古代女子在出嫁的時候必須置辦豐厚的嫁妝,有時出嫁的嫁妝甚至比男方家出的彩禮還要多。為什麼古人在嫁女兒時,如此看重嫁妝呢?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古人結婚也喜歡攀比,怕出的嫁妝少了被親朋好友笑話。第二:為了提高女兒在婆家的經濟地位,嫁妝越多,在婆家越有發言權。如果嫁妝太少,在婆家會被瞧不起,甚至被冷落。第三:嫁妝屬於女人的私人財物,如果有什麼變故,女子還可以變賣嫁妝謀生。所以,在古代,嫁女真的是要賠本的!


孝聖憲皇後

說實在的,古代娶妻時的彩禮和嫁女時的嫁妝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娶妻是娶對方的女兒,而對方嫁女反而要送奴婢和大量的錢財,可見古代嫁女比娶妻更費錢。尤其是那些大富大貴的家庭,為了女兒能過上好日子,嫁過去不受婆家欺負。幾乎把一半的家當都拿出來做了女兒的嫁妝了。而那些,窮人家庭就不說了,嫁妝是沒有,反而被迫賣女為生。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其實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嫁一個好男人。要是嫁一個渣男,富裕又怎麼樣呢?結果還是過得不開心不幸福。

為了避免結婚陋習的發生,南北朝時期的教育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道:「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嫁女兒選擇品質好的女婿,不索要貴重的聘禮。娶兒媳要求端莊的淑女,不要計較厚重的陪嫁。現代由於重男輕女,導致男多女少,男方娶妻基本不敢提嫁妝的問題。現在主動權基本掌握在女性的手中,其實為了擁有一個完美而幸福的婚姻,面對經濟問題,女方的要求不要過於嚴苛,還是要量力而行。就像古代,不同的家庭還是要不同的區分對待。




⑩ 古代成親女方的嫁妝有哪些

中國是禮儀之邦,結婚這么大的事情當然禮數是少不了的。漢族的婚禮是從求親開始的,包括求親、定親和成親(婚禮)三個部分。其實咱們老百姓的婚禮也差不多這樣,越講究的就跟老祖宗越接近罷了。首先是求親。古代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首先由男方父母找媒人,向媒人介紹情況、提出尋找要求、給媒人媒禮和展示自己的聘禮能力。古代媒人都是專業的,媒人根據男方情況到女方家裡介紹男方情況。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前往女方家裡相親。雙方都是由父母出面,但有的地區會讓姑娘藏在一個地方偷偷觀看男方情況,比如安徽建築一般是一圈小樓圍繞一個院子,男方進來時,姑娘就站在樓上看(估計只能看父親猜想兒子了),樓有很高的圍欄,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的,如果中意就告訴父母。因此,其實中國古代並不是完全掀了蓋頭兩個人才認識的盲婚。畢竟哪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女兒今後過的好。雙方如果覺得門當戶對、條件恰當,兩家就會互贈訂婚的信物(有的地方是玉佩,有的地方是大雁)。有趣的是,有的地方如果女方看中男方會給男方送一盞茶,男方若滿意喝完茶後會在桌子上放若干茶錢(必須是雙數),這樣婚事就算定了。接下來是定親。雙方交換八字,互贈寫著名字、八字、年齡等的庚貼。如果八字不相沖,就開始納親。「納親」就是雙方表示彼此接納,男方選定婚前15到20天的黃道吉日來女方送聘禮、聘釵、婚書,來求婚,即所謂過大禮。在婚禮前幾天,由公認命好的婦女將婚床安放到恰當的位置。並由此人在婚禮前一天鋪床,將床褥床單龍鳳被等鋪好,然後撒上各種象徵吉利的果品(紅棗花生:早生貴子,桂圓:圓滿,及荔枝豆子等)。這就是「安床」。安床完畢後,任何人都不能再進入新房和接觸新床了。這是男方。女方要准備嫁妝。嫁妝會在婚禮當天隨姑娘帶過去。古代嫁妝是女子娘家身份和財富的象徵,嫁妝不足的女子很可能會在婆家受欺負,反之則能幫助自己確立在婆家的地位。這方面的小說描述還是挺多,比如紅樓夢里王熙鳳常拿自己和王夫人(其姑母)嫁到賈府時的陪嫁壓賈璉,總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後才到壓軸的成禮。就是我們所說的婚禮了。呼!看來還是現代人輕松阿。首先是迎親。古代婚禮都在傍晚舉行。這跟現代婚禮不太一樣。好像現代的婚禮必須在中午前將新娘接走到晚上就成二婚了。新郎出門前首先要祭祖,新娘要由母親親自為其梳洗打扮,蓋上紅蓋頭。新郎到達後,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帶出閨房交給父親,再由父親交給新郎。新人雙雙向岳父母叩別後,新娘就坐上花轎由新郎護送來到男方家。新郎家的女眷打開轎門請出新娘,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氣的女性長輩將打成同心結的紅綢帶交給新人,兩人牽著紅帶走進堂前。此時,忌踩門檻,因為門檻代表門面,新娘必須從門檻上跨過去,並由一女童手持銅鏡照在兩人身上以求圓滿。終於到了傳說中的拜堂環節了。由禮賓司儀主持,新人在堂前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然後鼓樂齊鳴送入洞房。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要早起共同拜見公婆,新郎要把自己家裡的所有親屬介紹給妻子,然後由新娘向這些長輩奉茶第三天是新人共同祭拜祖先,這樣新娘就正式成為這家人了。最後還要給媒人准備謝媒禮整個婚禮就正式結束了。所謂「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都是古代男人最風光最得意的時刻

熱點內容
都市之我兄弟是首富小說 發布:2025-05-14 09:31:35 瀏覽:64
吊打各種系統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5-14 09:03:20 瀏覽:722
科幻進化晉級小說排行 發布:2025-05-14 09:01:08 瀏覽:773
s系雙胞胎小說在線完結 發布:2025-05-14 07:41:42 瀏覽:490
輕松搞笑古言仙俠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4 07:25:54 瀏覽:980
聽書拽上我的復仇公主 發布:2025-05-14 07:13:25 瀏覽:446
小說在線閱讀他很撩很寵 發布:2025-05-14 04:49:57 瀏覽:831
都市校園小說男主無敵 發布:2025-05-14 04:38:14 瀏覽:826
玄幻小說男女聲 發布:2025-05-14 04:29:14 瀏覽:527
劉慈溪寫過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5-14 04:25: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