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武俠小說中的名醫
❶ 黃易小說武功越詳細越好
尋秦記---墨子劍法---項少龍
大唐---劍心通明---師妃暄
覆雨翻雲---戰神圖錄---韓柏
我現在手中沒有黃易的小說,但我對黃易、金庸、古龍的小說的印象還是有一些的
,我便說一點我對他們三人武功的看法吧。至於梁羽生的我便不說了,雖然我也喜歡梁
羽生先生的小說,但在於武功卻是不大佩服,他小說中的武功太重招式,中規中矩的。
但他畢竟是前輩,比還珠樓主自是上了一個台階。當然,梁羽生的小說有他個人的特點
,只不過略顯才氣不足,大部分小說的收尾都有些牽強。在前輩之中,金庸卻確實是佼
佼者。
說到寫武功,或者金庸真的比不上黃易,但古龍是足以跟他媲美的。便是金庸,在
《笑傲江湖》中寫的獨孤九劍、《天龍八部》中寫的北冥神功或者在《射鵰英雄傳》中
的攝魂大法、《倚天屠龍記》中的乾坤大挪移都是很玄的武功,可又都能自圓其說。自
然還有其它的武功,由於很久沒再看金庸的小說了,我記不得許多。
黃易是崇拜金庸的,我敢說,黃易的小說在很大一部分受著金庸先生的影響。用我
自己的話,黃易應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過在怎麼說,他的成功肯定離不開金
庸的。便是在《大堂雙龍傳》中傅采林的奕劍術便是從獨孤九劍二來,不過黃易將它發
展了一步,由獨孤九劍的被動反擊變成了逼對方走進自己的棋局。
黃易小說中的武功追求的是一種「行雲流水、天馬行空」的境界,這便是從獨孤九
劍的劍旨中得到的。風清揚評價令狐沖的功夫時說令狐沖的武功「斧鑿痕跡太重,也太
笨拙」,他講到獨孤九劍時強調了「無招勝有招」,有招數便有跡可尋,便總有破法,
所以各招渾成才是小成,根本無招才達到高手的境界。而黃易評價寇仲或者徐子陵的武
功時,便常提到一點,就是他們的武功已到了天馬行空渾然天成的境界,讓別人無跡可
尋。這與金庸所說的獨孤九劍殊途同歸。而對奕劍術也有這么一個說法,便是「下者守
其形,上者得其神」,這又於張三豐傳授張無忌太極劍的方法有些相似。
或者正如黃易在《覆雨翻雲》中說的,「一切萬物,到了終極,總能走到一起」,
用成語說便是「萬流歸宗」。而這個觀點,黃易在他的《大唐雙龍傳》里則表現的淋漓
盡致,如寇仲的兵法刀法互融,徐子陵的建築對其武功的透入。便是《覆雨翻雲》中,
最讓我欣賞的一句話,「唯能極於情,故能極於劍」便說明的這些。所以,黃易提出此
觀點或者並非改造金庸的獨孤九劍,而是寫到武功,自然而然的便到了這個境界,但是
,黃易必然受到了金庸很大的影響。
說到黃易中的借氣,我便想到了金庸小說中的北冥神功。兩者可說是異曲同工,都
在講人的體內氣脈竅穴如湖泊,可以容納真氣。差別只是,金庸說的僅僅是丹田,吸收
的是內力;而黃易說的則更進了一步,把全身的竅穴都成了可容納真氣的湖泊,而氣脈
則是河流。這可以從和氏璧以及聖舍利中看出點影子,而黃易在描寫武功中的借力打力
或者借別人真氣反擊別人,都可以從金庸的北冥神功或者乾坤大挪移中找到相似點。不
過,黃易在寫武功方面確實要比金庸強上一籌。
說到古龍,我卻可肯定的說,古龍決不遜於黃易。兩人都看重氣勢與戰前的准備以
及戰斗中的心理破綻。但兩人的風格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所以古龍小說中經典的戰役
真的不多,但從古龍說的「死人會說話,而且說的都是實話」可以看出古龍筆下的武功
是可以與黃易筆下的武功相比的。比如《風雲第一刀》中的高歡與荊無命一站,阿飛數
次與荊無命的對恃,李尋歡與上官金虹的三次對戰,孫老頭與上官金虹的決戰,還有上
官金虹在李尋歡與上官金虹第一次碰面時說的話,如此等等。這些都說明了古龍筆下的
武功也重氣勢、精神,輕招式。
古龍有一部小說給我印象很深,或許是因為這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的緣故,便
是《三少爺的劍》。其中說了燕十三的「毒龍十五式」,講到了最後燕十三的死是因為
他害怕被劍控制心,而三少爺削去自己的大拇指也是因為害怕被劍控制。這與宋缺講的
「舍刀之外,再無他物」有些相象,差別只是古龍貶而黃易褒。黃易對宋缺的話進行解
釋時還引用了庖丁解牛這個典故。
不說了,再寫下去沒完沒了的。想寫關於他們三者間的比較,可以寫出許多許多,
如筆法、武功、人物、愛情等等,他們都有著很大的區別。尤其是金庸與黃易兩者對歷
史的把握能力,對道家佛家學說的滲透,都是可以說出幾個大文章來的。我希望有哪位
對他們情有獨鍾的同學能寫出來讓大家觀賞觀賞。他媽的,收筆了。
❷ 金庸、古龍和黃易小說中的主要人物
金庸
楊過,郭靖,張無忌 ,韋小寶,段譽,蕭峰,虛竹,令狐沖,胡斐,陳家洛,狄雲
古龍
楚留香,鐵中棠,陸小鳳,李尋歡,阿飛,,小魚兒,花無缺,李尋歡、荊無命、沈浪、王憐花、柴玉關、蕭十一郎、連城璧、楚留香、陸小鳳、花滿樓、葉孤城
黃易
浪翻雲,寇仲,徐子陵,項少龍,方舟
❸ 黃易武俠小說里武功排名前十位的是
第一名,無上宗師令東來(破碎虛空)生平未逢一敗,連號稱魔門第一高手的厲工連人都沒見到就已經被他在背上寫下了破解自己最強招式的方法,於十絕關破碎虛空。第二名,大俠傳鷹(破碎虛空)在得窺戰神圖錄後進軍天人之道,最終於萬軍之中擊殺思汗飛,然後乘白馬破空而去。第三名,蒙古國師八師巴(破碎虛空)在與傳鷹高崖一戰後,返回布達拉宮,最終一指觸地微笑飛升而去。第四名,魔師龐班,覆雨劍浪翻雲並列(覆雨翻雲)月滿攔江一戰後雙雙飛升。第五名,魔宗蒙赤行,血手厲工,邪靈厲若海,這個排名有點牽強,蒙赤行當年同傳鷹長街一戰,傳鷹當時還處於下鋒,不過未能夠領悟天人之道,而血手厲工貴為當時魔門第一高手,在練成紫血大法後更是進軍天人之道,最後在得知了令東來破空而去時,留於十絕關,後事不詳。厲若海憑著丈二紅槍,從龐班手上救下了風行列,雖然是慘死,但能夠重創從未受傷的龐班可見其功力,而龐班對此君平價甚高,而且他也絕對是黃易迷非常推崇的,他與龐班那一戰甚至很多人認為超過了攔江一役。第六名,凌渡虛,橫刀頭駝,思汗飛,言靜庵,里赤媚,虛若無,無想僧。凌渡虛在同思汗飛互相重傷之後五臟六腹俱裂,不過他那玄氣已斟化鏡,居然最後沒死還教出了個獨行盜范良極。橫刀頭駝,當時佛門第一高手,對陣八師巴最後能傷八師巴,可見其功力,最後於驚雁宮一役戰死。思汗飛,此君若不是最後被傳鷹一矛秒殺,估計可以獨自排名第六,他的功力尤勝凌渡虛,與蒙赤行,八師巴齊名。相信對於她排在這個位置沒人反對,甚至認為她可以排的更靠前。人妖里赤媚,功力直追龐班他與虛若無不相上下,可見其功力。無想僧,能接下龐班的七成功力的一拳,同時貴為當時白道第一高手,自然非易與之輩。
❹ 黃易小說中的武功排名
排名這東西全看自己好惡
沒法排的
❺ 黃易的武俠小說里哪位主角最牛
每部都有,很多啊。我看的不多,望請見諒。
金庸:
飛雪:胡家刀法、苗家劍法等等
連:神照經、血刀刀法、連城訣等等
天: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易筋經、逍遙派武功等等
射鵰三部曲:九陰真經、彈指神通、一陽指、蛤蟆功、打狗棒法、重劍劍法?、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等等
笑:獨孤九劍、葵花寶典、吸星大法等等
俠:羅漢伏魔神功、俠客行等等
古龍:李尋歡、葉開的飛刀、楚留香的輕功、蕭十一郎的刀、傅紅雪的刀、移花接木、嫁衣神功、玉女神功、楊錚的離別鉤、陸小鳳的靈犀一指等等等等
黃易:慈航靜齋的、凈念禪宗的、壬癸派的、石之軒的不死印法、歷代主角練的古怪武功等等等等
梁羽生:天山劍法、玄女劍法、達摩劍法、玉羅剎劍法、冰川劍法、喬北冥的武功、空空兒的劍法、鐵摩勒的劍法、扶桑島的武功等等等等
❻ 金庸、古龍、梁羽生、卧龍生、溫瑞安、黃易這幾人的小說中有哪些用刀的高手
金庸幾乎沒有用刀的高手,書里有寫到的用刀的不是龍套就是弱武時期。最出名的就是胡家刀和血刀吧。古龍丁鵬、傅紅雪、白天羽、蕭十一郎、李尋歡。黃易不好說他寫的不光是武俠,大唐里寇仲、宋缺還有傳鷹。溫瑞安的武功太玄了、卧龍生和梁羽生不熟,就不瞎BB了。
❼ 誰看過一本黃易武俠小說,裡面有一個反角叫'恨月山人'古太虛的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黃易所有武俠小說我都看過,沒有你說的那個人。你看的是冒黃師之名的偽黃易小說。
❽ 請盤點一下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四大小說名家所著的武俠小說中的武學!
黃易:
破碎虛空、戰神圖錄、道心種魔大法、覆雨劍法、長生訣、九字真言印、井中八法、換日大法、鳥渡術、九玄大法、回飛術、神龍八擊、血戰十式、不死印法、天魔策、奕劍術、一指頭禪、天魔大法、劍心通明、燎原槍法、左手刀法、鬼火十三拍、天魅凝陰、鬼王鞭法、雪梅劍法、慈航劍典
還有很多沒記起來
❾ 黃易最出名的小說是哪些
黃易·生平簡介
黃易的小說不僅文筆流暢、容易閱讀,你還可以從他鮮明跳脫的文字中看到影像畫面;從細膩的建築環境、人物的內在思想,乃至於觸摸不著的精神力,到整個氣氛的烘托,使你不期然地跌入那個滿是虛虛幻幻,又似假似真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故事情節往往出人意表,不看到最後一章、最後一字,你永遠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結局發生。科幻小說如此,武俠小說亦如是!如果說故事劇情是一部小說的骨幹,那麼小說中所要闡述的作者思想,便是小說的靈魂。你可以在黃易的小說中讀到包括歷史、天文、醫術、科學、宗教、宇宙奧秘、藝術美學等上天入地的學問知識,但更重要的是他對於生命哲學的省思。
綜合小說 → 武俠小說 → 黃易 本站現收錄 黃易 武俠小說 [ 42 ] 部 按小說首字拼音升序排列
邊荒傳說 超級戰士 超腦 成吉思汗
創世紀 大劍師傳奇 大唐雙龍傳 蝶夢
爾國臨格 浮沉之主 覆雨翻雲 故鄉
光神 湖祭 換天 荊楚爭雄記
驚世大預言 樂王 靈琴殺手 龍神
迷失的永恆 魔女殿 破碎虛空 情約
上帝之謎 聖女 時空浪族 獸性回歸
同歸於盡 文明之秘 烏金血劍 星際浪子
尋鼎記 尋秦記 異能警察 易靈
幽靈船 域外天魔 月魔 雲夢城之謎
諸神之戰 最後戰士
❿ 黃易小說中的所有武功
一、不死印法集察敵、惑敵於一身,揉借力、卸力成一體,於生處發死機,於死地啟生氣,人為地加速體內生死之氣的轉換之速率,真乃莫測高深,再配合以幻魔身法,實是最利群戰,豈是一句「借力打力」能概括的了。
二、覆雨劍法脫胎於洞庭天象,效法於萬變水道,剛柔兼濟,窮極變化,以水之萬變制敵之寡變,何得而不利?!此實乃「人法地,地法天」之極致也,彼所謂「只重劍意不重劍式」者,誠未得其枝葉也。
三、井中八法以兵法入刀法,不攻者,恃吾有所不攻也,致敵於不可不攻之地,而己立於不敗;速戰者,速戰速勝,兵貴勝,不貴久,善戰者也;用謀者,上兵伐謀,詭道用兵者也;擊奇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者也……八法之間,已得孫子兵法要略,其何博大精深哉?!彼所謂「類似劍心通明」者,千里之謬也。
四、真言手印集佛家真言與道家長生氣於一身,佛道兼濟。在形式上確實有類似佛門獅子吼之處,但在本質上卻大不相同。真言重「身法意」,動之於身,念之於法,見之於意,三者難分彼此,相互催動,意可致身,身可達法,法可見意,自然為之,無有礙滯。獅子吼依靠內功催動,比真言手印的身法意相互催動差遠了。
五、弈劍術實乃最高明的料敵制敵之術。劍招如棋招,敵未動而已知敵將何以動,乃制敵於先,從而取得絕對之主動,以達以劍弈敵之目的。彼所謂「以意御敵,以意制敵」根本是另一回事。
六、散手八撲取法於《南華經》(《莊子》),逍遙無為,齊物格致,道法天地,玄通萬物,八種精意之間已窮盡天地造化,試問跟「六脈神劍」何干?!
七、天道刀法,舍刀之外別無它物,得刀而後忘刀!由有名入無名,由有極入無極!而忘刀正是莊子所謂「坐忘」之境,刀道極致也!!
八、小三合,萬物皆負陰而抱陽,陰陽二儀者,造化之源也。然萬物皆雜糅陰陽,鮮得純粹者。小三合之所以威力超絕,即因它能純粹陰陽進而雜糅陰柔,彼所謂「溶於天地進而破空而出」,毫不沾邊。
九、黃天大法道法黃天,專攻一致,臻於極陽,非大智慧大毅力不能也。
十、偷天劍法脫胎於換日大法,乃是從絕對的死亡的體驗中領悟出的,試問如此法門,天下習武者誰能得習?!由於領悟到「三輪六脈」的緣故,偷天劍法已完全不同於斬玄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