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說古今奇觀
作者 作品 作者 作品
曹雪芹 《紅樓夢》 羅貫中 《三國演義》
吳承恩 《西遊記》 施耐庵 《水滸傳》
笑笑生 《金瓶梅》 不詳 《搜神後記》
陳仲琳 《封神演義》 凌濛初 《初刻拍案驚奇》
凌濛初 《二刻拍案驚奇》 蒲松齡 《聊齋志異》
內詳 《歡喜冤家》 劉鶚 《老殘游記》
沈三白 《浮生六記》 劉鶚 《老殘游記續集》
李汝珍 《鏡花緣》 馮夢龍 《情史》
羅貫中 《三遂平妖傳》 吳敬梓 《儒林外史》
文康 《兒女英雄傳》 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
黃南丁 《楊乃武與小白菜》 不詳 《祁生天緣奇遇》
吳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冷佛 《春阿氏謀夫案》
內詳 《比目魚》 干寶 《搜神記》
不詳 《韓詩外傳》 佚名 《楊家將傳》
佚名 《列女傳》 石玉昆 《三俠五義》
內詳 《張文祥刺馬案》 佚名 《說唐》
劉基 《百戰奇略》 曾樸 《孽海花》
羅貫中 《粉妝樓》 馮夢龍 《喻世明言》
馮夢龍 《醒世恆言》 蔣防 《霍小玉傳》
氛盼某 《遊仙窟》 馮夢龍 《警世通言》
馮夢龍 《智囊全集》 魏秀仁 《花月痕》
蘇庵 《歸蓮夢》 洪楩 《清平山堂話本》
吳元泰 《東游記》 內詳 《太平廣記》
佚名 《說呼全傳》 佚名 《狄公案》
陳治平 《新編繪圖今古奇觀》 吳趼人 《恨海》
吳趼人 《九命奇冤》 董說 《西遊記補》
邗上蒙人 《風月夢》 白雲道人 《賽花鈴》
羅貫中 《平山冷燕》 徐枕亞 《玉梨魂》
坐花散人 《風流悟》 佚名 《青樓夢》
醉月山人 《狐狸緣全傳》 惠水安陽酒民 《情夢柝》
煙霞主人 《幻中游》 海上獨嘯子 《女媧石》
墨憨齋 《醒名花》 西周生 《醒世姻緣傳》
佚名 《明珠緣》 寄生氏 《五美緣》
丁耀亢 《續金瓶梅》 笑笑生 《金瓶梅》(漫畫版)
蔡夢弼 《杜工部草堂詩話》 樵雲山人 《飛花艷想》
吳貽棠 《風月鑒》 煙水散人 《合浦珠》
翁桂 《明月台》 南嶽道人 《蝴蝶媒》
青心才人 《金雲翹傳》 阿閣主人 《梅蘭佳話》
佚名 《木蘭奇女傳》 煙霞逸士 《巧聯珠》
李修行 《夢中緣》 古吳娥川主人 《生花夢》
佚名 《聽月樓》 佩蘅子 《吳江雪》
陳朗 《雪月梅》 荻岸散人 《玉嬌梨》
松雲氏 《英雲夢傳》 彌堅堂主人 《終須夢》
韓邦慶 《海上花列傳》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
薛漁思 《河東記》 吳航野客 《駐春園小史》
張讀 《宣室志》 陳忱 《水滸後傳》
吳璿 《飛龍全傳》 笠翁先生 《合錦迴文傳》
佚名 《海游記》 佚名 《後宋慈雲走國全傳》
佚名 《蕉葉帕》 佚名 《快士傳》
如蓮居士 《薛剛反唐》 清溪道人 《禪真逸史》
佚名 《乾隆下江南》 蘇洵 《蘇洵集》
楓江半雲友 《引鳳蕭》 吳趼人 《糊塗世界》
佚名 《小五義》 褚人獲 《隋唐演義》
李百川 《綠野仙蹤》 佚名 《濟公全傳》
俞萬春 《盪寇志》 煙霞散人 《鳳凰池》
佚名 《綠牡丹》 唐芸洲 《七劍十三俠》
好古主人 《趙太祖三下南唐》 守朴翁 《醒夢駢言》
坑餘生 《續濟公傳》 曹雪芹 《紅樓夢(連環畫)》
吳承恩 《西遊記(連環畫)》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環畫)》
徐渭 《英烈傳》 徐渭 《續英烈傳》
內詳 《萬花樓(狄青初傳)》 內詳 《五虎征西(狄青前傳)》
內詳 《五虎平南(狄青後傳)》 黃小配 《廿載繁華夢》
佚名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佚名 《國色天香》
吳敬所 《國色天香》 王實甫 《西廂記(連環畫)》
雲槎外史 《紅樓影夢》 施耐庵 《水滸傳(連環畫)》
羅貫中 《三國演義(連環畫)》 郭則 《紅樓真夢》
陳森 《品花寶鑒》 秦子忱 《續紅樓夢》
臨鶴山人 《紅樓圓夢》 李漁 《無聲戲》
華陽散人 《鴛鴦針》 素庵主人 《第一美女傳》
呂熊 《女仙外史》 張春帆 《九尾龜》
不題撰人 《天豹圖》 李逸侯 《宋代十八朝艷史演義》
不題撰人 《檮杌閑評》 無名氏 《紅風傳》
烏有先生 《綉鞋記》 魏文忠 《綉雲閣》
汪寄 《希夷夢》 內詳 《警寤鍾》
蘭皋主人 《綺樓重夢》 佚名 《佛教神話》
佚名 《道教的天》 楞嚴閣主 《神魔列國志》
鍾毓龍 《上古神話演義》 趙南星 《笑贊》
內詳 《回天綺談》 佚名 《聚仙亭》
尹湛納希 《泣紅亭》 佚名 《孝感天》
佚名 《梁公九諫》 煙霞主人 《躋雲樓》
佚名 《碾玉觀音》 不睡居士 《枕上晨鍾》
清·韓 《滿清入關暴政》 黃綰 《明道編》
不肖生 《留東外史》 不肖生 《留東外史續集》
常傑淼 《雍正劍俠圖》 天虛我生 《淚珠緣》
醒世居士 《八段錦》 諸聖鄰 《唐朝開國演義》
佚名 《包公案》 筆煉閣 《八洞天》
流傳 《大八義》 石振之 《續小五義》
不題撰人 《定情人》 松村居士 《反唐演義傳》
佚名 《明朝開國演義》 佚名 《劉公案》
歸鋤子 《紅樓夢補》 佚名 《施公案》
李寶嘉 《文明小史》 佚名 《玉支磯(玉支璣)》
楊樹達 《論語疏證》 蔡禮旭 《細講《弟子規》》
2. 中國古典小說都有哪些
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2成長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3成熟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4發展期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1]
6四大名著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是中國小說中反映時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現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備的空前絕後的思想深度和哲學追求。小說通過描寫賈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濟上的崩潰、子弟的一代不如一代,預示著舊的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是一部以神怪為主角的幻想喜劇,記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在這個大間架中,無數的天仙地靈、妖魔鬼怪都圍繞著唐僧師徒進進出出,打打殺殺,哭哭笑笑,生生死死。
《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而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漢生生死死的悲壯故事,凝聚了無數中國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貫穿小說始終的,是一種在特殊歷史環境下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報國」思想,和具有濃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義精神。
《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瑩窗異草》 、《歡喜冤家》《八段錦》《風流和尚》《醋葫蘆》《隔簾花影》《綺樓重夢》《貪欣誤》《綉屏緣》《空空幻》《驚夢啼》《金石緣》《情夢柝》《鴛鴦配》《雙合歡》《石點頭》《天豹圖》《八洞天》《風月鑒》《錦綉衣》 、《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前七國志》《後七國志》《北史演義》《四大美人艷史》《 杌閑評》 、《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綠野仙蹤》《平妖傳》《婆羅岸全傳》、《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 狹邪小說名妓優伶風月無邊,堪稱品花寶鑒浪子騷客奇技淫巧,無愧嫖客指南《九尾龜》《青樓夢》《品花寶鑒》《花月痕》《海上花列傳》《海上繁華夢》《十尾龜》 、《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國色天香》 、《隋煬帝艷史》《武則天外史》《洪憲宮闈艷史》《昭陽艷史》《濃情艷史》、《野叟曝言》、《鏡花緣》 、《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 《情史》《騙經》《笑林廣記》《豈有些理》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049839.htm?fr=aladdin等
3. 今古奇觀2000字讀後感
《今古奇觀》這本書雖然很古老了,但是我並不以為舊,所謂「書卷香留萬年長」,我並不需要看別人推從的書,我看書不是為了附庸風雅。書不看外表,正如看人不能只看衣裝。這本書是蘇州白話小說,是明朝.抱瓮老人從舊時《三言》《二拍》中精選出來的40篇。《今古奇觀》講的不是什麼魔幻超現實的「奇」觀,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生活小品,引人深思。而且用詞雋永、意味深長、發人深思!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但是還可以寫的很有條理,忙而不亂。這平淡之中,有作文人的好功底一看便知。我最贊賞它的是,它裡面很多方言,對於很多地方人來說是多麼親切啊?還有,每個故事都有詩詞做總結,歸納能力很了得。好書,可以留得很久的。那些浮躁的文字,怎麽能接受得起時間的沖刷呢?
此書中的作品可分為四大類。一是暴露官僚、地主對人民的高壓和剝削,嘲諷、指責他們的貪婪、自私和愚蠢,並揭露他們內部的一些矛盾。二是有相當一部分作品以男女婚姻為題材,主張婚姻自由,男女結合以愛情為基礎,反對封建禮教,打破門第觀念,也反映了婦女爭取人權的呼聲。三是友誼題材的作品,謳歌一諾千金、肝膽相照的精神。四是還有另一些作品表現了市民階層思想中落後的、庸俗的一面。
《今古奇觀》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豐富的社會畫卷,反映當時社會人民在道德、行為、性格、心靈之間之間的矛盾斗爭和沖突。那些有著進步思想的作品,永遠是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今古奇觀》在創作藝術上也有很高的價值、作者刻意烘托渲染、突出具有戲劇性的特殊情節,說話的藝人及編撰文人很注意選擇最典型、最突出、最動人心弦的事件,把這些原始材料加以巧妙的安排,合理的裁剪,構成完整的故事內容。因此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生活的一斑、另外,為求得故事的情節動人,作者把情節安排的曲折復雜,又特別喜歡運用偶然巧合的手法,使結局不落俗套,出人意料。
此書編排嚴謹,校點精當,完整的保留了原著的風貌,並有精美的插圖。這些圖達到了圖文並茂的效果,而且了反映中國古代版刻藝術的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4. 最好看的中國古典小說。。。
中國的古典小說中,描寫愛情故事或家庭生活的上乘之作並不是特別多,不過,除了一些人所共知的經典外,還有以下幾部名家作品也是挺入眼的,值得推薦:
《搜神記》:東晉干寶的文言筆記小說,主要記述一些當時的民間搜集到的神魔鬼怪故事,內容豐富,主人公雖為神怪,但是都充滿人間色彩,該書在我國民間流傳很廣,值得一看。
《三俠五義》:清代石玉昆著。以北宋包拯為原形,主要寫眾多江湖俠客協助包拯折獄斷案,懲處權貴以及除暴安良的故事。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一部俠義公案小說。其後的《小五義》、《續小五義》也多承此書之特色,也不失為說部之上品。
《兒女英雄傳》:清代文康著。主要寫何玉鳳與安驥之間的婚姻愛情故事及家庭生活。小說集俠義與愛情於一體,情節引人入勝,跌宕起伏,堪稱優秀的俠義愛情小說。此書備受廣大文人學者好評。
《西遊記補》:明末董說的中篇小說。為《西遊記》續書之一。小說從《西遊記》之「三調芭蕉扇」一節之後插敘,寫唐僧師徒過了火焰山之後,孫悟空前去化齋之時,被鯖魚精所迷,漸入夢境,見到了過去未來之事,忽而化作美人,忽而化作閻王,最後在虛空主人的呼喚下醒悟過來。小說借孫悟空所夢之事,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當時的腐敗政治和文人的自誇之風也起了一定程度的諷刺和批判作用。小說想像縱橫,極富浪漫主義色彩,是中國歷史上很成功的一篇諷刺小說。
5. 《今古奇觀》2000字讀後感
奉上,請參考!
《今古奇觀》這本書雖然很古老了,但是我並不以為舊,所謂「書卷香留萬年長」,我並不需要看別人推從的書,我看書不是為了附庸風雅。書不看外表,正如看人不能只看衣裝。這本書是蘇州白話小說,是明朝.抱瓮老人從舊時《三言》《二拍》中精選出來的40篇。《今古奇觀》講的不是什麼魔幻超現實的「奇」觀,其實都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生活小品,引人深思。而且用詞雋永、意味深長、發人深思!一個故事套著一個故事,但是還可以寫的很有條理,忙而不亂。這平淡之中,有作文人的好功底一看便知。我最贊賞它的是,它裡面很多方言,對於很多地方人來說是多麼親切啊?還有,每個故事都有詩詞做總結,歸納能力很了得。好書,可以留得很久的。那些浮躁的文字,怎麽能接受得起時間的沖刷呢?
此書中的作品可分為四大類。一是暴露官僚、地主對人民的高壓和剝削,嘲諷、指責他們的貪婪、自私和愚蠢,並揭露他們內部的一些矛盾。二是有相當一部分作品以男女婚姻為題材,主張婚姻自由,男女結合以愛情為基礎,反對封建禮教,打破門第觀念,也反映了婦女爭取人權的呼聲。三是友誼題材的作品,謳歌一諾千金、肝膽相照的精神。四是還有另一些作品表現了市民階層思想中落後的、庸俗的一面。
書中明顯突出地提出的論點如:酒、色、財、氣的好處與壞處,教育人民不要不顧一切地去愛、去嗜,要適可而止,要以人倫道德的規范去衡量自己、約束自己。但它的很多見地和理論是不合乎當今政治的,尤其對於女人的說教是帶有壓制性的。它要求女人忠義、孝悌,要求女人忠於自己的丈夫,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要求女人貞節,『好馬不備雙鞍,烈女不尋二夫』,如果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時,就應該得到一定的報應。從側面來看很多方面也暴露出當時社會的陰暗面和一些人們所嚮往的東西。
雖然有很多篇章故然是作者杜撰的,在布局方面是按作者或者是按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和社會的政治服務的,但是其中人們嚮往真理、嚮往純潔的愛情、嚮往社會的公平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其中反映愛情的故事有《錢秀才錯占鳳凰儔》、《女秀才移花接木》,主要諷刺和嘲笑了封建社會時期男女婚姻方面的許多弊病,但由於絕大多數的青年男女他們嚮往純真的愛情,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有力地抨擊和嘲笑了當時的那些不合情理的婚姻制度,最終他們都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主要是談如何看待婦女的問題,他認為婦女一定要保持對丈夫的『貞節』,而並不苛求男人對女人的忠貞。全篇主要灌輸了一個思想是不論男或是女感情是真摯的並不多,大都是建於表面的、膚淺的,正如書中所說的那煸墳的女人和莊子的婦人一樣,一個是男人死後不等墳干而自己去用扇子來讓它扇干去很快地嫁人,另一個是當她找著新歡時,即要劈開自己原先丈夫的頭顱去醫治自己的新歡,這兩個例子就表明了一個道理: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蘇小妹三難新郎》中主要談歷代婦女中才子佳人也是不乏其人的,而過去封建社會中婦女卻只能是做家庭主婦,『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終身之計,止無過生男育女,』實際上是歷代封建社會對婦女的一種約束和壓迫。從現在來看女子的才能、本事並不亞於男子,就象體育盛會上,女子奪得的金牌數都超過了男子,這就充分說明男女是平等的。男人女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大的差異,很多事實還證明:女人在管理、耐力方面甚至超過了男子。《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主要描繪了金玉奴的丈夫莫稽對愛情的不專一,但這在封建社會是不以為意的。
《今古奇觀》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豐富的社會畫卷,反映當時社會人民在道德、行為、性格、心靈之間之間的矛盾斗爭和沖突。那些有著進步思想的作品,永遠是文學寶庫中的珍品。
《今古奇觀》在創作藝術上也有很高的價值、作者刻意烘托渲染、突出具有戲劇性的特殊情節,說話的藝人及編撰文人很注意選擇最典型、最突出、最動人心弦的事件,把這些原始材料加以巧妙的安排,合理的裁剪,構成完整的故事內容。因此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生活的一斑、另外,為求得故事的情節動人,作者把情節安排的曲折復雜,又特別喜歡運用偶然巧合的手法,使結局不落俗套,出人意料。
此書編排嚴謹,校點精當,完整的保留了原著的風貌,並有精美的插圖。這些圖達到了圖文並茂的效果,而且了反映中國古代版刻藝術的發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6. 求 中國古典小說書目都有哪些 越全越好
《紅樓夢》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西遊記》
《醒世恆言》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驚奇》
《二刻拍案驚奇》
<三刻拍案驚奇》(型世言)
《官場現形記》
《老殘游記》
《孽海花》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儒林外史》
《聊齋志異》
《子不語》
《閱微草堂筆記》
《松隱漫錄》
《瑩窗異草》
《歡喜冤家》
《八段錦》
《風流和尚》
《醋葫蘆》
《隔簾花影》
《綺樓重夢》
《貪欣誤》
《綉屏緣》
《空空幻》
《驚夢啼》
《金石緣》
《情夢柝》
《鴛鴦配》
《雙合歡》
《石點頭》
《天豹圖》
《八洞天》
《風月鑒》
《錦綉衣》
《東周列國志》
《反唐演義全傳》
《前七國志》
《後七國志》
《北史演義》
《四大美人艷史》
《後西遊記》
《封神演義》
《女仙外史》
《綠野仙蹤》
《三遂平妖傳》
《包公案》
《海公案》
《林公案》
《施公案》
《醒世姻緣傳》
《岐路燈》
《續金瓶梅》
《型世言》
《今古奇觀》
《禪真逸史》
《禪真後史》
《覺世十二樓》
《無聲戲》
《西湖二集》
《九尾龜》
《青樓夢》
《品花寶鑒》
《花月痕》
《海上花列傳》
《海上繁華夢》
《十尾龜》
《五美緣》
《梅蘭佳話》
《平山冷燕》
《飛花艷想》
《好述傳》
《雙鳳奇緣》
《五鳳吟》
《五色石》
《綠牡丹》
《國色天香》
《隋煬帝艷史》
《武則天外史》
《洪憲宮闈艷史》
《昭陽艷史》
《濃情艷史》
《野叟曝言》
《鏡花緣》
《兒女英雄傳》
《三俠五義》
《小五義》
《大八義》
《七劍十三俠》
《情史》
《騙經》
《笑林廣記》
《姑妄言》
7. 這些段子屬於《今古奇觀》的么
呵呵 我來回答吧 上面這些相聲裡面就只有《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一段是今古奇觀系列單口的,其餘都不是。《今古奇觀》其實就是明末白話小說《三言兩拍》上面的故事
再給你一個郭德綱《今古奇觀》的目錄吧,不過不完整,因為郭還在不斷的更新。
斷指記
錯認屍
獨占花魁
埋石記
還金記
李明齋
救人救己
可鴣進城
沈燦趕考
金鳳釵
狄縣令求雨
來去金剛經
李玉英奏本
吳大人買桔記
小神仙
活捉滿文臣
錯認屍
白雲庵奇案
虎狼計
玉蟾蜍
波斯尋寶
婦人心
斷指記
張門二子
因果報
煉丹術
真假姚滴珠
謝小娥復仇
三遇賊
劃船刺史
天下奇聞
吊中緣
雙換妻
8. 中國三部古代好小說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瑩窗異草》 、《歡喜冤家》《八段錦》《風流和尚》《醋葫蘆》《隔簾花影》《綺樓重夢》《貪欣誤》《綉屏緣》《空空幻》《驚夢啼》《金石緣》《情夢柝》《鴛鴦配》《雙合歡》《石點頭》《天豹圖》《八洞天》《風月鑒》《錦綉衣》 、《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前七國志》《後七國志》《北史演義》《四大美人艷史》《 杌閑評》 、《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綠野仙蹤》《平妖傳》《婆羅岸全傳》、《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 狹邪小說名妓優伶風月無邊,堪稱品花寶鑒浪子騷客奇技淫巧,無愧嫖客指南《九尾龜》《青樓夢》《品花寶鑒》《花月痕》《海上花列傳》《海上繁華夢》《十尾龜》 、《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國色天香》 、《隋煬帝艷史》《武則天外史》《洪憲宮闈艷史》《昭陽艷史》《濃情艷史》、《野叟曝言》、《鏡花緣》 、《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 《情史》《騙經》《笑林廣記》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9. 中國十大古典文學名著
1、《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後鎮壓田虎,王慶,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宏大故事。
全書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2、《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3、《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4、《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5、《西廂記》敘寫了書生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該書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沖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
全書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該劇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6、《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7、《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8、《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9、《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
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像,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10、《金瓶梅》,中國古代長篇白話世情章回小說,一般認為是中國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其成書時間約在明朝隆慶至萬曆年間,作者署名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書名是由小說三個女主人公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小說題材由《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演化而來,通過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種身份的市儈勢力的代表人物西門慶及其家庭罪惡生活的描述,體現當時民間生活的面貌。
描繪了一個上至朝廷內擅權專政的太師,下至地方官僚惡霸乃至市井間的地痞、流氓、宦官、幫閑所構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認識價值。被列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
10. 明代短篇小說白話小說的最高成就--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指何
是指明代五本著名傳奇短篇小說集及擬話本集的合稱。「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的合稱。作者為明代馮夢龍。「二拍」則是中國擬話本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作者凌濛初。 [編輯本段]三言馮夢龍編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三部小說集的總稱[1]。《喻世明言》亦稱《古今小說》,但「古今小說」實為「三言」的通稱。
「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分別刊於天啟元年(1621)前後、天啟四年(1624)、七年(1627)。這些作品有的是輯錄了宋元明以來的舊本,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據文言筆記、傳奇小說、戲曲、歷史故事,乃至社會傳聞再創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舊本的匯輯和新著的創作,是我國白話短篇小說在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進行獨立創作的開始。它「極摹人情世態之歧,備寫悲歡離合之致」(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話短篇小說的總集。它的出現,標志著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整理和創作高潮的到來。 [編輯本段]二拍在「三言」的影響下,凌濛初編著了《初刻拍案驚奇》(刊於1628年)和《二刻拍案驚奇》(刊於1632年)各40卷,人稱「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吳興)人。18歲補廩膳生,後科場一直不利。55歲時,以優貢授上海縣丞,後擢徐州通判並分署房村。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部進逼徐州,憂憤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二拍」與「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個人創作,「取古今來雜碎事可新聽睹、佐談諧者,演而暢之」(《二刻拍案驚奇小引》)。它已經是一部個人的白話小說創作專集。「卷帙浩繁,觀覽難周」(笑花主人《今古奇觀序》),故從中選取40種成《今古奇觀》。後三百年中,它就成為一部流傳最廣的白話短篇小說的選本。
三言中每一章都講了一個道理,但有的章節穢語甚多,而有的則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比如《醒世恆言》中有一章《賣油郎獨占花魁》講了油郎秦重尋父、花魁娘子尋夫從良過程中兩人從相識到相愛的美好故事。
「三言」所收錄的作品,無論是宋元舊篇,還是明代新作和馮夢龍擬作,都程度不同地經過馮夢龍增刪和潤飾。這些作品,題材廣泛,內容復雜。有對封建官僚丑惡的譴責和對正直官吏德行的贊揚,有對友誼、愛情的歌頌和對背信棄義、負心行為的斥責。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寫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潤澤灘闕遇友》、《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占花魁》等。在這些作品裡,強調人的感情和人的價值應該得到尊重,所宣揚的道德標准、婚姻原則,與封建禮教、傳統觀念是相違悖的。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識的體現。「三言」中的優秀作品,既重視故事完整,情節曲折和細節豐富,又調動了多種表現手段,刻畫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動了短篇小說的發展和繁榮,標志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們的思想意識。如《轉運漢遇巧洞庭紅》寫商人泛海經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們追求錢財的強烈慾望。《烏將軍一飯必酬》、《疊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視商業描寫,在以往的短篇小說中非常罕見。有些作品提出在愛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觀點。如《李將軍錯認舅》,描寫了劉翠翠和金定忠貞不渝的愛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棄「門當戶對」的習俗陳規而和金定結合,後翠翠被李將軍虜去作妾,金定又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翠翠。但迫於將軍權勢,不得以夫妻相認,最後以雙雙殉情來表示他們之間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奉勸世人行好事,到頭原是自周全」的勸諭思想是貫穿「二拍」始終的精髓,如卷十五《韓侍郎婢作夫人》的開頭中說的一婦人因受商人幫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謝商人的一剎那,商人卧室的房牆倒了,要不是因婦人來答謝的時間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嗚呼了,這種行好就有好報的教諭「二拍」中描寫的很到位。「二拍」善於組織情節,因此多數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語言也較生動。但從總的藝術魅力來說,它比「三言」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