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江南科幻小说好不好

江南科幻小说好不好

发布时间: 2022-03-05 08:16:46

科幻小说星越百度百科怎么样

星越网络很好看,强烈推荐,星越网络是在一个未来的银河世界中,一群科学家为了拯救地球人类灭绝,开始了各种行星开发计划,星越网络整个故事就围绕主人公与机器人展开。

㈡ 现在我国科幻小说环境怎么样很多作家不容易赚钱

整个科幻圈受到主流人群的关注度非常的少,而且内部最近一年也是有一些分类上的争论(并非铁板一块),所以虽然整体还是良性发展,但是也可以说是龟速发展,原创作者非常少(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人),有不少边缘作者甚至只能自费出书。但是好处是很容易出头,毕竟没什么竞争。
而且圈子里配套的其他职业,也非常少(比如编辑、市场、营销、活动组织者等等),所以科幻圈一直号称用爱发电。并且发电量普遍不够使用。(你知道有多少科幻圈的人,去成都、重庆参加个圈子里的活动,都需要坐绿皮火车吗?真的没钱买飞机票)
而且因为受到的关注少,所以挣钱的机会就少,大部分的科幻作家都不是专职作家,都是兼职的(大刘当年也只能在电站岗位上摸鱼写书)。
为了更好地改善科幻的生存状态,一些有志之士(几位大咖和发展的不错的组织),最近在开展科幻写作班、科幻评论推广等等工作,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也希望有人能够推进科幻的知名度。
目前领军人物大刘(刘慈欣)本身工科男+直男,让他去参加各种秀,扩散知名度太难了,上次在节目中他自己爆出当年摸鱼写书(三体就是摸鱼写出来的)的事情,还被国家有关部门在微博上点名批评了,从那之后他就很谨慎,大刘是目前中国科幻最大的IP。
如果对现在的科幻圈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草根科幻,或者今日头条--搜索草根科幻,也行。各种科幻小说的推荐,八卦介绍,绝对包你满意。

㈢ 江南作品连续扑街,他的作品真的这么不堪吗

江南的作品之所以最近接连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作品并不适合翻拍成影视作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江南非常擅情感描写,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强烈的情感共鸣来吸引读者,影视化之后会极大削弱他作品中的这一优势。

  • 总结

江南写书真的很有一套,虽然很多人表示他的作品核心都是一回事。但这并不影响广大书迷对他作品的喜爱,希望江南可以把精力多多放在写书上。相信书迷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他的。

㈣ 江南写过什么作品

有《此间的少年》、《九州缥缈录》、《天之炽》、《上海堡垒》、《荆棘王座》等。

1、《此间的少年》

《此间的少年》是一部校园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汴京大学,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们的校园故事。

《此间的少年》讲述的是让人熟悉的大学生活的故事。小说以宋代嘉佑年为时间背景,地点在以北大为模版的“汴京大学”,登场的人物是乔峰、郭靖、令狐冲等大侠。

不过在大学里,他们和当代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早上要跑圈儿,初进校门的时候要扫舞盲,有睡不完的懒觉,站在远处默默注视自己心爱的姑娘。

2、《九州缥缈录》

《九州缥缈录》是江南的幻想畅销小说,共6卷。以虚构的“九州”世界为背景,徐徐展开一轴腥风血雨的乱世长卷。

当这个世界就要崩溃,当星辰和阳光也熄灭,沉默已久的乱世之轮重新开始运转,乱世诸名将和未来的帝王们整备了盔甲,立起标志着各家徽记的大旗,去向不知结局的战场。

3、《天之炽》

《天之炽》是中国作家江南的系列幻想小说。 本书原型《荆棘王座》,也是江南写的西方历史架空小说,原文在《幻想纵横》杂志连载未曾出版,原计划与沧月同写此题材作为兄妹篇,沧月已经出版《风玫瑰》,但是江南一直拖延。

后来以此作为原型大刀阔斧重新撰写,即为《天之炽》。目前成书三部《天之炽1:红龙的归来》《天之炽 女武神上》《天之炽 女武神下》。

4、《上海堡垒》

该小说讲述的是外星人进攻地球,上海即将沉没,一群热血青年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它讲的也是在末日来临之前,一群年轻人的爱情、生活以及希望的故事。

5、《荆棘王座》

《荆棘王座》是九州志工作室出品的西方历史架空小说,作者是江南。主要讲述了在一个被堕落之子拯救的时代,神和光已经完全泯灭在欲望之中。一群叛逆的年轻人团结在一起,希望将老派阴暗的旧时代变为热血激情的新时代的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江南

㈤ 有关于看科幻小说的好处

好的书籍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结,抛开书籍是否科幻这点不谈,这种思维上的交流我认为本身就是一种裨益知。
而且科幻书籍往往是前沿性的(鄙视那些推荐大家都100多年前的科幻书籍的,什么地球到月球。。。这到现在叫科幻吗?里面道很多东西是错误的了),很多科幻作者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有些则经常在最前沿的科学期刊上寻找灵感。科幻作品的创作往往是映射现实上的可能的,所以阅读的时候可以帮助更科学的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凭空想象这个世界的未知的未来和未抵达之地,还可以了解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对于发散性的思维也有回提升。
上面我们提到了科幻作品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想象,这里说明科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类似天气预报的功能,或者说在你还可以认为他还是一种警示文学,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至于这一点对普通读者来说有什么用处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另外我认为看科幻小说和看公布电影答或者其他的猎奇电影一样,能满足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好奇心。

㈥ 江南的哪部小说写的最好

可能每个人觉得的最好看不一样吧,我自己的话是龙族入坑,然后慢慢地补了下江南以前的小说。觉得江南现在写的比较偏向大众口味比较适合赚钱,消遣时间看一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要是想自己坐下来慢慢读一读一些孤独的书的话推荐他原先写的“九州缥缈录”,“旧版上海堡垒(万卷出版社那一版)”然后“蝴蝶风暴”也还挺好看。如果非要评价一个“最好”那我给出的答案是旧版的“上海堡垒”,因为这一版这一本,承载了太多回忆,是江南自己的是,他原先朋友的还有读这本书的读者的。是一本适合自己一个人慢慢读的小说,但如果要说它好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我心中的白月光_(:з」∠)_(加一句:新版上海堡垒非常的不推荐,如果要看的话请一定要去看看旧版)

㈦ 推荐几本好看的科幻小说吧 ,像江南的龙族一样的

龙族不是科幻小说,建议你看一些江南其他的小说吧,比如《蝴蝶风暴》《上海堡垒》《逐鹿》《缥缈录》什么的

㈧ 看科幻小说的好处

可以拓展思维,让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许多新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会出现,很吸引人。

㈨ 科幻小说点评

又不是非得外星人机器人克隆人才叫科幻,那都是人们对科幻的误区。飞机潜艇一百年前也是那时候的科幻,现在不都是现实么。建议去看一下刘慈欣、王晋康、江南,再远一点可以看童恩正郑文光~

㈩ 科幻小说好在那里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

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当代西方的科幻小说,涉及到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当然也经常出现似是而非的假科学。因此,科幻小说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视和指责。

“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原本是外来词,由西方传入我国;最初被译为“科学小说”,后来演变为“科幻小说”。其实,即使在西方,“科幻小说”一词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广泛流行。它最初出现在雨果·根斯巴克主编的《科学奇异故事》杂志第一期,虽然埃德加·爱伦·坡、埃德加·佛塞特和威廉·威尔逊等作家很久以前就曾对一种类似科幻小说的文学类型进行过界定,不过对“科幻小说”真正比较一致的看法,却是专登科幻小说的流行杂志确立以后的事情。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幻小说”呢?应该说,“科幻小说”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科幻小说”的定义也不断发展变化。

最初,根斯巴克用“科学小说”(science fiction)一词指这种文学类型。他在第一期《科学奇异故事》(1926年4月)的社论里这样写道:“我用‘科学小说’指的是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和爱伦•坡那种类型的故事——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传奇故事,穿插着科学事实和预见……这些惊人的故事不仅产生极有趣的阅读,而且总是给人以某种启迪甚或教育。它们以适合读者趣味的方式提供知识。……今天科学小说为我们描写的冒险,明天很可能变成现实。旨在表示历史兴趣的伟大的科学故事仍然有许多人在写……后世的人会说,它们不仅在文学和小说方面,而且在人类进步方面,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显然,根斯巴克认为科幻小说是一种教育的、进步的文学。但他这种看法很快被其他流行杂志的主编们作了修正。40年代主宰科幻领域的杂志《惊奇故事》的主编小约翰•坎贝尔提出,科幻小说应该被视为一种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文学媒体:“科学方法论包括这样的命题:一种严谨的理论不仅解释已知的现象,而且预见新的尚未发现的现象。科幻小说试图完成同样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写出这种理论用于机器、尤其用于人类社会时会产生什么效果。”

实际上,“科幻小说”这个术语问世不久,很快就演化成一个亚文化的文类名称。这种亚文化包括科幻作家、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和科幻迷。其故事和小说不仅有一些共同的设想、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主题规则,而且有某种脱离外部“世俗”世界的感觉——因为它们的规则对那个世界显得神秘而陌生。具有这种特点的小说以及最初引发这种特点的小说的文本,逐渐被统称为“科幻小说”。

这个范畴确定之后,读者和批评家便用它指更早的作品,把一些类似的故事都归于这个范畴。于是,许多研究者和作家试图对科幻小说重新界定,使这种形式既标示当代的一个文类,同时又纳入从理论上适合这个文类的早期的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朱迪丝·麦里尔的看法,她用“推测小说”这一术语来代替“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测小说’,其目的是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设和论证等方式来探索、发现和了解宇宙、人和现实的本质。这里‘推测小说’旨在说明利用传统‘科学方法’(观察、假设、实验)的方式,检验某种假想的现实,将想象的一系列变化引入共同的已知事实的背景,从而创造出一种环境,使人物的反应和观察揭示出有关发明的意义。”

前面这些早期的定义都强调“科学”或至少科学方法是科幻小说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在麦里尔的定义里,通过将重点从科学转向推测,明显扩大了科幻小说的范围,因为它可以包括描写社会变化而不必赞扬科学发展的作品。
实际上,这种小说在50~60年代非常流行,而且进一步引起了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量描写未来,使人们从未来反观现实,给作者和读者以更大的思想自由。它们与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作品明显不同,因为后者主要通过空间将小说的背景置于超常的世界。

60年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重新强调科幻小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学,其根源在于19世纪,而不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美国杂志培育出来的一种文类。这无疑是对科幻小说一种视角更广的看法,但它不再强调科学技术的因素,甚至对“科幻小说”这一文类术语也提出批评。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赖恩•奥尔迪斯指出:“科幻小说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小说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J·G·巴拉德1969年评论说:“那种认为《惊奇故事》这样的杂志与科学相关的看法荒诞至极。你只需随便捡起一本《自然》杂志或任何一种科学杂志,你就可以看出科学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奥尔迪斯还在他的《万亿年的狂欢》(1973年初版,1986年修订再版)里提出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看法:“科幻小说力求说明宇宙里的人和人的地位,而宇宙处于我们发达但混乱的知识(科学)状态,因此科幻小说以哥特或后哥特的方式铸成。”通过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视为这一传统的源头,奥尔迪斯有效地论证了科幻小说何以是19世纪工业和科学革命的产物。

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学开设科幻课程,学术界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也高涨起来,出现了更严格的形式的界定。因为若要教一门课程,你必须知道这门课究竟是什么;而就科幻小说而言,由于它常常被模糊地列入奇幻小说、后现代小说、寓言小说、科技惊险小说、科学发明小说以及乌托邦小说,所以还需要了解它究竟不是什么。因此在学术界定里,人们特别强调要严格划清科幻小说的界限,不仅考虑它的文学策略,而且也考虑它的观念内容,有时还运用在文学批评中发展起来的一些词语,如结构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批评词语。

1972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达科·苏文把科幻小说解释为“一种文学类型,其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是陌生化和认识的相互作用,而其主要的形式方法是用一种想象的框架代替作者的经验环境”。苏文用“认识”表示对理性理解的追求,而“陌生化”则表示布莱希特的概念:“一种陌生化的表现可以使人认识它的主体,但同时又使它显得陌生。”苏文的定义引起了不少争论,但他用想象的框架表示小说虚构世界,用经验环境表示外在真实世界的做法,对理解科幻小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0年代以后,由于高科技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变化,对科幻小说又出现了各种新的解释。罗伯特•斯科勒斯认为,“科幻小说提供一个明显与我们已知的世界根本不同的世界,然而又以某种认识的方式返回来面对那个已知的世界。”他以“结构的寓言”代替“推测小说”,认为宇宙是一个系统的系统,一个结构的结构,对过去一个世纪科学的洞察应作为小说的出发点。

结构的寓言以一种虚构小说的方式对人类的处境进行探讨,其最主要的题材是人类科学或生命科学的发展或发明对人类本身的影响。《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通过研究现实世界的迅速变化指出:“科幻小说通过描写一般不考虑的可能性——另外的世界、另外的看法——扩大我们对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声称“媒体就是信息”的麦克鲁安认为:“今天科幻小说表现的环境使我们能够看到科技的潜能。”而莱斯利•菲德勒则说:“科幻小说是启示的梦想,是人类终结的神话,是超越或改变人类的神话。”1987年,科幻作家S.K.罗宾逊甚至这样写道:科幻小说是“一种历史文学……在每一个科幻小说的叙述里,都有一种明显或隐含的虚构的历史,它将小说描写的时期与我们现在的时刻或我们过去的某个时刻联系起来”。1992年,评论家约翰·克鲁特进一步扩大科幻小说的范畴,认为美国科幻小说传递的意义关系到“西方世界线性的、由时间限定的逻辑”。

总之,对科幻小说从来没有绝对一致的看法。但这并不是说,科幻小说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没有相对一致的特点和规则;因为如果没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则,科幻小说也就不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类别。例如50年代到60年代,占主流的科幻小说大都描写未来,有一定的结构原则,并显示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倾向。

以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为例,他所有小说的背景都是未来的世界史或美国史。在这幅奇特的历史画面上,他周密地安排每一个细节,使之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发展。他有一幅未来史的轮廓和图解,人物和重要发现的日期都穿插在里面。他曾经发表过这样一张图表:这张图表以1950~2600年为历史范围,左侧有一行日期,自左至右依次排列的其他六行是故事、人物、科技、数据、社会学和备注;第一行排着故事的题目,紧靠未来史的日期;第二行竖排各个人物的寿命;第三行是科技的发展,如“机械公路”或“精神感应”等,也与时间栏对应;第四行数据列举具体时间发生的事件,如2060年出现“合成食物”;第五行“社会学”从野蛮时代开始,列举社会状况,如2020年美国出现宗教专政;最后一行是结论性的论述,例如2600年随着“民情混乱,人类的青春期结束,第一批成熟的文明开始”。这种图表的内容可以任意变化,但原则却是一样的。

热点内容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05 07:15:04 浏览:916
图书馆怎么找科幻小说 发布:2025-05-05 07:04:58 浏览:8
女主绝美杀手现代小说 发布:2025-05-05 06:41:49 浏览:993
言情小说女主角特别作死的 发布:2025-05-05 06:07:53 浏览:443
网络小说好的发表网站 发布:2025-05-05 06:01:34 浏览:791
古言多肉小说免费下载网 发布:2025-05-05 05:49:02 浏览:485
类似伪萝莉的重生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05 05:36:37 浏览:547
末世小说玄幻排行榜完本小说 发布:2025-05-05 04:24:25 浏览:307
男频小说给女主取什么名字 发布:2025-05-05 04:18:33 浏览:169
我是女先生小说免费阅读小说下载 发布:2025-05-05 04:09:08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