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惊险和科幻小说有哪些

惊险和科幻小说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2-24 15:20:03

⑴ 惊险科幻小说系列

少年惊险科幻小说系列---神秘的雪球 疯狂的医生 隐形人 复活的冷冻人 诡秘地带 老宅惊魂

⑵ 物理有关的科幻小说

01
凡尔纳经典三部曲

儒勒 凡尔纳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是科幻三部曲,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是丰富的幻想和科学知识的结合,虽然他笔下的幻想极为奇特,极为大胆,但其中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既是一部蕴寓着科学精神的幻想曲,也是富有幻想色彩的科学预言。该三部曲的人物,或是地理发现者、或是探险家、或是科学发明家,他们具有超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执着不懈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具有反压迫、反强权、反传统的战斗精神,他们热爱自由、热爱平等,维护人的尊严。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性格、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已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和尊敬,并一直成为人们向往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02
赫·乔·威尔斯《时间机器》
威尔斯是20世纪初英国的著名科幻作家,与凡尔纳并并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时间机器》是英国科幻小说大师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他最负盛名的科幻作品之一,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

一位科学家乘自己研制的时间机器旅行到公元802701年的未来世界中,此时的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大花园,到处是宫殿式的建筑。时间机器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极其荒诞但又让人深思,情节引人入胜,充满惊险刺激和悬疑。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就是在于对于未来的思考、探索,推荐高年级孩子阅读

03
艾萨克·阿西莫夫《永恒的终结》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与凡尔纳、威尔斯并成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获得代表着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这部《永恒的终结》厘清了关于时间旅行的终极奥秘和恢宏构想。24世纪,人类发明了时间力场。27世纪,人类在掌握时间旅行技术后,成立了一个叫做永恒时空(Eternity)的组织,在每个时代的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本书仿佛站在世界顶端俯瞰整个人类历史,把读者从现实中抽离,体会到时空的广大和生命的渺小。

04
阿瑟·C·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是英国作家阿瑟·C·克拉克《太空漫游》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其中最著名的,因为美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把它搬上了大银幕,成就了一部经典电影,并且把科幻电影从“谁也看不起”提升到“谁也看不懂”。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们,都看过《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从2001到2010、2061一直到最后的3001,四部曲的故事,都与外星文明300万年前留在太阳系的神秘石板有关。他们告诉克拉克,在太空漫游时,他们很想发无线电回来,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

05
罗伯特·海因莱因《出卖月亮的人 》
罗伯特·海因莱因,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出卖月亮的人》是世界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莱因曾获雨果奖、星云奖桂冠的科幻力作。
在能源技术和太空科技日新月异的未来社会,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见解不同,性格迥异,但全都充满了改造世界的壮志雄心:有的人梦想在月球上建立自己的王国;有的人冲破垄断封锁,将获取免费能源的技术无偿奉献给大众;有的人运用科技手段对人生做出了不可思议的精准预言...书中人物那种决不放弃的气场非常感染人,近乎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人类应该有的进去精神。

06
霍金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这本书是由霍金主创的儿童科幻小说,有点像《时间简史》及《哈利波特》的混合版。书中,男孩乔治结交了一名科学家及其女儿,“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冒险旅程,获得了有关时间和宇宙的知识”。霍金通过主人公的种种宇宙历险,以深入浅出的方法解释了深奥的科学理论,比如有关太阳系、小行星、黑洞等天体的运作奥妙。难得的科普与普世读物,可以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07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道格拉斯·亚当斯被西方科幻爱好者奉为“科幻圣经”之一。他是第一个成功结合喜剧和科幻的作家。不过,他并不把自己定位为科幻作家,而是喜剧作家,只是把科幻当成喜剧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他也是一位广播剧作家和音乐家。

地球被毁灭了,因为要在它所在的地方修建一条超空间快速通道。主人公阿瑟·邓特活下来了,因为他有一位名叫福特·长官的朋友。这位朋友表面上是个找不着工作的演员,其实是个外星人,是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派赴地球的研究员。两人开始了一场穿越银河的冒险,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银河系漫游指南》一书中所包括的无限智慧。
旅途中,他们遇上了一批非常有趣的同伴,这些人物结成一个小团队,他们将揭开一个骇人听闻的大秘密……

08
雷·布拉德伯里《火星编年史》

布拉德伯里非凡的写作才能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他对幻想世界的细致刻画发人深省,折射出人类的劣根性和种种社会问题。布拉德伯里的作品不仅在科幻界大受欢迎,更以其浪漫意境赢得了主流文学界的广泛赞誉,人们称他为“科幻界的爱伦·坡”。

世纪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虽然前三批火星探险者都死于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挠的人类终究还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销声匿迹,火星俨然成了另一个地球。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毁灭性核战一触即发。定居火星的人类心怀故土,纷纷返回地球参战。地球和火星双双走向衰亡……在火星这巨大的“火红色”背景之上,十三个浪漫婉转的故事会聚成一部独特而神奇的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诗人般清秀隽永的笔触,渲染出一幅盛极而衰的火星文明图景,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09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
作者卡德是当今美国科幻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从197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就获得了24次提名,并有5次最终捧得了奖杯。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在美国科幻史上,从来没有人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尽收囊中,直到卡德。他的《安德的游戏》囊括雨果奖、星云奖,其续集《安德的代言》再次包揽了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2008年卡德因为《安德的游戏》和《安德的影子》获得了玛格丽特·爱德华兹青少年文学终身贡献奖。
《安德的游戏》以科幻设想为背景,站在青少年心灵成长的视角高度,讲述了主人公的成长故事。小说的画面感非常强,故事情节的意外安排让你一步步深入到安德的内心,去反思人生的意义。可以说这套书无论从科幻性、思想性还是可读性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0
莉奇亚·特洛伊斯《浮岛传奇》

莉奇亚·特洛伊斯:1980年生于罗马,天体物理学专业毕业,科幻小说作家。出版了“浮岛”系列小说,并以意大利80万册的销量一举夺得“奥斯卡畅销书”大奖。截止2012年,版权已售出德国、法国、俄罗斯、巴西、希腊、挪威、波兰、土耳其、中国、韩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被称为“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女作家”。

神秘+惊险+离奇!作者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精彩的描写,把我们带到浮岛大陆,和主人公尼哈尔一起展开生死之旅,随着主人公的成长,一起经历快乐,痛苦和泪水。景色壮观、情节惊险、引人入胜。结构十分完整,曲折离奇,在宏伟壮大的背景下,把所以的故事内容交杂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给心灵带来巨大的洗涤,称得上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科幻大作,值得你细细品阅!

⑶ 科幻小说是什么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
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当代西方的科幻小说,涉及到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当然也经常出现似是而非的假科学。因此,科幻小说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视和指责。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幻小说”呢?应该说,“科幻小说”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科幻小说”的定义也不断发展变化。
最初,根斯巴克用“科学小说”(science fiction)一词指这种文学类型。他在第一期《科学奇异故事》(1926年4月)的社论里这样写道:“我用‘科学小说’指的是儒勒•凡尔纳、H.G.威尔斯和爱伦•坡那种类型的故事——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传奇故事,穿插着科学事实和预见……这些惊人的故事不仅产生极有趣的阅读,而且总是给人以某种启迪甚或教育。它们以适合读者趣味的方式提供知识。……今天科学小说为我们描写的冒险,明天很可能变成现实。旨在表示历史兴趣的伟大的科学故事仍然有许多人在写……后世的人会说,它们不仅在文学和小说方面,而且在人类进步方面,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显然,根斯巴克认为科幻小说是一种教育的、进步的文学。但他这种看法很快被其他流行杂志的主编们作了修正。40年代主宰科幻领域的杂志《惊奇故事》的主编小约翰•坎贝尔提出,科幻小说应该被视为一种与科学有密切关系的文学媒体:“科学方法论包括这样的命题:一种严谨的理论不仅解释已知的现象,而且预见新的尚未发现的现象。科幻小说试图完成同样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写出这种理论用于机器、尤其用于人类社会时会产生什么效果。”
实际上,“科幻小说”这个术语问世不久,很快就演化成一个亚文化的文类名称。这种亚文化包括科幻作家、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和科幻迷。其故事和小说不仅有一些共同的设想、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主题规则,而且有某种脱离外部“世俗”世界的感觉——因为它们的规则对那个世界显得神秘而陌生。具有这种特点的小说以及最初引发这种特点的小说的文本,逐渐被统称为“科幻小说”。
这个范畴确定之后,读者和批评家便用它指更早的作品,把一些类似的故事都归于这个范畴。于是,许多研究者和作家试图对科幻小说重新界定,使这种形式既标示当代的一个文类,同时又纳入从理论上适合这个文类的早期的作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朱迪丝·麦里尔的看法,她用“推测小说”这一术语来代替“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推测小说’,其目的是通过投射、推断、类比、假设和论证等方式来探索、发现和了解宇宙、人和现实的本质。这里‘推测小说’旨在说明利用传统‘科学方法’(观察、假设、实验)的方式,检验某种假想的现实,将想象的一系列变化引入共同的已知事实的背景,从而创造出一种环境,使人物的反应和观察揭示出有关发明的意义。”
前面这些早期的定义都强调“科学”或至少科学方法是科幻小说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但在麦里尔的定义里,通过将重点从科学转向推测,明显扩大了科幻小说的范围,因为它可以包括描写社会变化而不必赞扬科学发展的作品。

⑷ 谁能推荐几本长篇恐怖、悬疑、惊悚和科幻小说么^_^

国产的我看过几部,有点粗糙了,什么周德东,蔡俊的。不过你可以找找看,有可能你真的喜欢呢,我推荐克里斯蒂的《尼罗河惨案》,《无人生还》。也可以看看科幻的《光晕》一类。

⑸ 谁能介绍几部最经典的科幻小说

介绍几部经典的科幻作品
1、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作品
1894年和1895年间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这不仅要求在科学上论证“第四维”--时间的存在,威尔斯更在小说中描写了地球毁灭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时代”。威尔斯在这部开创性的小说开头,进行了大篇幅的科学哲理讨论,为的是帮助读者克服不可能心理”。
1898年的《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对外星人(小说中是丑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直接描写,这也成了后来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一大特征。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译:月球上最早的人类),大胆幻想人类靠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登上了月球。威尔斯的月球不是荒凉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个地球。
2、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30-1992)的作品“基地”系列(此系列为三部曲,分别是《基地》、《基地与帝国》和《第二基地》,另有前传和后传)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亿,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一位“心理历史学家”却根据计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哈里·谢顿(心理历史学的创始人)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自然科学基地”(即“第一基地”)和 “心理历史学基地”(即“第二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科幻小说资料简介
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

⑹ 著名的科幻小说有什么

《神秘岛》
恐怖科幻小说名著《基地与地球》
《海底两万里》
《八十天环游地球》
《CT辐射》[美] 杰克·威廉森
《丛林温室》[美] 布赖恩·奥尔迪斯
《两个地球的角斗》[俄] 基尔·布雷切夫
《你一生的故事》[美] 特德·蒋
《克苏鲁神话Ⅰ-邪神复苏》[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克苏鲁神话Ⅱ-恐怖人间》[美] 斯蒂芬·金
《冰柱之谜》[美] 金·斯坦利·鲁宾逊
《危机》[美] 詹姆斯·冈恩
《卷入火星谋杀案》[俄] 基尔·布雷切夫
《双子座历险记》[美] 迈克尔·斯科特
《反物质飞船》[美] 杰克·威廉森
《地海巫师》[美] 厄休拉·勒奎恩
《大西洋底来的人》[美] 不详
《天渊》[美] 弗诺·文奇
《天网的坠落》[美] 杰克·威廉森
《太空烽火(上)》[美] 斯蒂文·莱哈德
《太空烽火(下)》[美] 斯蒂文·莱哈德
《宇宙尽头的餐馆》[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循环》[美] 弗诺·文奇
《快乐制造者》[美] 詹姆斯·冈恩
《我们》[俄] 尤金·扎米亚京
《时间杀人器》[俄] 基尔·布雷切夫
《星际旅行之首次接触》吉恩·罗登贝里
《星际桥梁》[美] 詹姆斯·冈恩
《月亮孩子》[美] 杰克·威廉森
《束手无策》[美] 杰克·威廉森
《格列佛游记》[英] 乔纳森·斯威夫特
《活跳尸》[英] 玛丽·雪莱
《深渊上的火》[美] 弗诺·文奇
《潜在的异族》[美] 杰克·威廉森
《濒死的地球》[美] 杰克·万斯
《火星公主》[美] 埃德加·赖斯·伯勒斯
《狼毒》[美] 弗雷德里克·波尔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美] 凯斯
《真名实姓》[美] 弗诺·文奇
《群星,我的归宿》[美]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航海家号》
《蒸发密令》[美] 托尼·普瑞埃拉
《蛇石Ⅰ-拉恩的秘密》[美] 妮妮·阿什莱
《蛇石Ⅱ-最后的献祭》[美] 妮妮·阿什莱
《蝇王》[英] 威廉·戈尔丁
《被毁灭的人》[美]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费尔蒙特中学的流星岁月》(美) 费诺·文奇
《银河系漫游指南》[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隐形人入侵》[美] 理查德·雷蒙德
《颠覆之神》[美] 蒂姆·莱希 杰里·詹金斯
《飞龙失踪案》[俄] 基尔·布雷切夫
《魔比斯环》[美] 让·纪劳
《鸡皮侦探》[俄] 基尔·布雷切夫
《黑太阳》[美] 杰克·威廉森
《黑暗的左手》[美] 厄休拉·勒奎恩

⑺ 科幻小说是什么

主要以科学为基础进行幻想的幻想小说。对虚构的事物,用科学理论去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至少,作者必须设想出某种科学理论或技术,使作品中的虚构世界有可能存在。

科幻小说既然以科学为基础,又不能抛开小说的人文特质,创作时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着重于描写科学发展,描写新技术所建构出的新世界、新事物,等等;另一种是着重于描写科技对社会、对人的影响,描写在新的科学时代中,人的道德原则、伦理观念、生活目标和生存方式,等等。

前一种,就是所谓“硬科幻”,后一种则被称为“软科幻”。

必须注意的是,这两种方式绝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交融、密不可分的。区分出硬、软,只是由于写作的侧重点不同。只有“科”,单纯描写科学新技术,那就成了科普或科学假想;而只有“人”……那也称不上“科幻”了。

在此还想补一句:硬科幻和软科幻的区别,并不在于作品中“科”更多还是“幻”更多,而在于偏重“科”还是偏重“人”。不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幻”都是必然存在而且一直存在的。“幻”并没有多少之分,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

另一方面,即使是软科幻,也必须有个能够自圆其说的科学理论来支持。也就是说,科幻小说,必须具有科学上的合理性。

例如,对于倪匡的大部分小说,我既不赞成归入硬科幻,也不认为该归入软科幻,而是把它看成科幻与玄幻交界的边缘类幻想小说(倪匡的少量作品,有些具备较为完整的科技设定,确实可算到硬科幻里,另一些则主写人在新科技面前的矛盾心理,似可放入软科幻类中)。

⑻ 科幻小说都有哪些分类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科幻小说与一般的传统小说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它又是一种文艺创作,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从抒写幻想的方式来看,它应归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范畴。一些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如潜水艇、机器人、宇宙航行等。

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二、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四、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当代西方的科幻小说,涉及到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当然也经常出现似是而非的假科学。因此,科幻小说常常遭受到科技界人士的鄙视和指责。

西方最著名的科幻小说,有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写的《月球旅行》,英国的赫·乔·威尔斯写的《大战火星人》,美国的阿西莫夫写的《赤裸的太阳》等。

国内最著名的科幻小说,有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刘慈欣的《球状闪电》等。中国的倪匡也是一位多产的科幻小说作家,现居美国三藩市,“卫思理”是他常用的一个笔名,代表作有《还阳》,《新武器》,《爆炸》,《另类复制》等。

附录
1、在所有的文学分类中,科幻小说出现得最晚,也遭到最多的误解。
如果你问朋友:“你喜欢读科幻小说吗?”你可能得到的回答是:“ 科幻小说?什么是科幻小说?”或者“我看过超人和那类连环图画, 好几年前早就不看了。”没那么气人的回答是:“哦,你说的是电视里那些哄人的飞碟和火星入侵者吧?嘿,有空儿我也看,但我确实历来对这种小儿科的玩意没有真正兴趣。”你还可能常常碰到那么一些人,他会以轻蔑的口气,直接了当回答:“我从不读这些荒谬的东西。” 我们在这儿要谈的就是第一个回答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科幻小说?”这确是所有难题的关键,因为深入探讨下去,我们会发现,事实上,上面谈到的种种反应都和这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有多少个科幻小说家(且不论读者)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的定义。” 这提法可能有点夸大其词。不过凡是对此领域多少有点熟悉的人,都非常清楚,要为科幻小说下一个确切而无可争议的定义非常困难。勃特勒的《埃瑞洪》和E·M·福斯特的《机器停止》是科幻小说?如果阿尔杜斯·赫胥利的《美丽新世界》是科幻小说,那么乔治·欧威 尔的《1984》呢?或者那只是一篇关于未来社会的讽刺作品吧? 难道凡是以火星为背景的冒险故事就该叫科幻小说吗? 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有许多所谓的科幻小说,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其它种类故事。它可能只是本普通惊险小说,只不过用 雷射枪代替了自动武器。横越大西洋的走私者变成了来往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走私者。《星球大战》就是这类假科幻小说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再就科幻定义本身而言(绝大多数定义是科幻小说作者定的), 我们发现,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都有,比方说科幻是一种“如果……, 将会发生什么”的故事,也有的认为科幻是“探索人的定义和他在宇宙中的地位,这些探索及其结果将会丰富现有的、既先进,但又不清晰的知识。”这些定义显然都不十分清晰。反而,著名科幻小说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所下的定义,尽管有些乏味,倒可视为一个良好的起点。他认为刻画小说是“在这种小说中,作者表现了对被视为科学方法的人类活动之本质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时对人类通过科学活动 收集到的大量知识表现了同样的理解,并将科学事实、科学方法对人 类的影响及将来可能产生的影响反映在他的小说里。”简短些说,我 们引用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话来说:“科幻小说可界定为处理人类回应科技发展的一个文学流派。”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幻小说相对于其它文学类别是一个后来者。科学技术的变化,在人的一生中,足以影响人生产生急激的改变,这在工业革命后是世界上特有的现象。这种特定现象自 1750年最先出现在英国和荷兰,其后在1850年出现于美国和西欧,自1920年就遍及世界。
第一个对这种影响人类生活的新因素作出反应的著名作家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经常探究科学及其发展对人类的影响。在英语世界中,最早的大师是H·G· 威尔斯。他俩一起奠定了大多数科幻小说主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科幻小说作家千变万化,写出多姿多采的作品,使科幻小说繁荣发展起来。
外星人生活在别的太阳之下,银河政府的德政和暴行,有着荒谬、 邪恶或者令人感动的生命形态的星球,威力巨大能探视人心思维的机器--科幻小说涉及的就是这样一些奇妙的生物、陌生的环境以及人类对它们作出的反应。应该指出的是“科学幻想小说”虽然号称“科学”,但小说里无需充满科学的内容。事实上,虽然也有一些故事以严肃的科学内容为主题,但那只是例外。如果科幻小说真的要在细节 上专门描述科学的结构和活动,那么这种科幻小说只有科学家才会对 它有兴趣。一切有知性的人们之所以对科幻小说感到兴趣,原因是它 的主题和题材远远超越科学,包括了生活各方面的难题和可能性。 科幻小说极易与其它臆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特别 是与(fantasy )相混淆。事实上,甚至有些科幻小说家有时也给弄糊涂了,称其作品为幻想之作,而有时又把一些幻想小说贴上科幻小说的标签。科幻小说的确和幻想小说一样,都与臆测未知有关,甚至有时可能享有共同主题,这倒是真的。科幻小说和幻想小说的目的, 基本上是通过想象的叙述为读者提供线索,就象巫医和外科一生的目的都是要给人治病。两者都创造诡异的情境和描述怪诞现象。不同的 是处理的手法。如果将科幻小说视为幻想(从不严格的意义上说), 那么,科幻小说是一种独特的幻想,它对奇迹的解释是“自然的”, 而非“超自然”的。主题展开是具有逻辑推理性的,每一步都必须考 虑到必要的科学细节,有合理的科学构思。这些正是海因莱因的定义 所试图阐明的。
正如上所述,有一种非常流星,但又不十分准确或者盖涵性不强的科幻小说定义,即:“科幻小说是‘如果……,将会怎么样”的故事。如果一个人能够永生,将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人能够回到过去 的年代并改变历史的轨迹,将会怎么样?如果天空出现飞碟把人掳走, 如果猩猩变成地球的统治者,如果月球与地球相撞,会怎么样?围绕这些内容,大量低级趣味的杂志、电影、电视剧集,以科幻小说的名义出现在大众面前。上述主题常被用做故事的引子,但开头后,这些 主题便被掷至一边,各种毫无逻辑,非科学的荒谬内容倾注于内。这 是真正科幻小说最阴险的敌人。由于披上“科学”外衣(故事里不总 是有一个科学家吗?),公众极容易上当,并对科幻小说产生错觉。
区别赝货和真正的科幻小说,不是看题材。机器人、激光枪和怪 物本身并不构成科幻小说。真假科幻(假科幻实质上是反科学小说)的区别在于题材的处理。科幻小说家有时会提出一些以现有科学知识 来说难以置信或不可能的假设(如行使快于光速的星际飞船)。有时也企图解释他们的假设(例如,穿越四维空间摺合太空的通道),或者有时任其如此不加解释,但故事一开始,他会尽量依靠现有知识, 并利用它来展开主题。更多时,假设以及其后的开展只是已知事实的外延。现在我们已能够制造会学习和改进自己,能下棋和进行简短对话的电脑。如果我们制造一个比现在规模大十倍,复杂程度提高一千 倍的电脑,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些正是科幻小说家经常问自己的问 题。写科幻小说并非易事。讲述一个来自金星的生物访问地球,我们 必须随时掌握最新的关于金星表面的天文信息,并解释此生物在那儿致命的高温和压力(据我们目前所知)下如何生存。时光旅行很有趣, 但必须苦苦思索其中违反因果律的情况并设法解决所带来的后果。一句话,所有真正的科幻小说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精神--信仰人类理性的优越以及宇宙固有的合理性。
可是,科幻小说不仅仅是个人的盲目奇想,很多人不喜欢科幻小说,是因为它“过于想象”,但是有组织的、建设性的想象与疯狂、 不加约束的白日梦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一种想象是神经病的--夸大妄想狂--不能区别事实与幻觉,另一种则是冷静头脑的思考。“ 过于想象”的嘲笑取决于你说的想象是什么。事实上,可以说,在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科幻小说的想象力是不够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人没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就是放弃其作为人类一员的天赋权利。有些成年人跟科幻小说以至年轻人都绝了缘,而且还自以为是地说,“我从中学起,就不看科幻小说 了。”这与其说是在自我歌颂刚刚才得到的成熟,倒不如说是在祝贺 自己精神动脉的某种硬化。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常会失去一个重要特 性“惊奇感”。关于这一点,我想再次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能够体验的最美丽最深奥的情感是神秘感。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机。谁对这种情感感到陌生,已不再能引起惊奇赞叹之情,就如同行尸走肉了。”
记得我们年少的时候,世界上的一切是多么清新光明,最简单的事物也充满生机,引人入胜。我们多么渴望不寻常的念头。我们却很少认识这点,所以不寻常也就当做寻常了。我们年纪越大,世界有时 也随着我们变老了。眼中的事物在平凡的日子里褪了色,于是我们以 单调贫乏的心灵去面对世界,还是为自己机械的生活方式而庆幸呢。 难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吗?当然不是!科幻小说是一种渠道,在那里我 们的思想仍在流动,并非停滞。科幻小说拨动我们当然好奇心,伸展我们的想象力。它不是一种供偷偷地欣赏的、现实的虚假替代品,而 是现实美丽的延伸,也是为光明的宇宙增添更加辉煌的色彩。
身体缺乏锻炼,就显得没有活力,头脑也是一样的。科幻现实不仅十分刺激,还为精神世界带来见识及力量。许多科幻小说家本身就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另外,每天都有许多勤劳智慧,负责任的男女想方设法继续享受年轻人灵活思维的快乐。他们享受好的科幻小说的能力正是他们幸福的外征。
除了“过于想象”外,另一种常见的嘲笑是,科幻小说“逃避现实”。没有人会反对文学小说为了避免“逃避主义”的罪名,必须以各种方式去反映读者最迫切的问题,因此,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卫星 工作人员或星球之间的管理行政人员的所作所为比维多利亚时代中叶乡下人或俄国人的活动更多地被人认为是在鼓励逃避现实倾向。且不谈显而易见的看法,即:人只能在他紧迫繁忙之中去寻求文学,从以上意义来说,所有文学都是逃避主义的,那么从哪方面可以说具有创 造性的科幻小说会是逃避现实的呢?逃避主义通常包涵要惬意的幻想, 不要残酷现实的意思,然而许多科幻小说描写的正是最现实的细节, 诸如可能发生的核大战及战后余灾。如果科幻小说果真是逃避现实的文学的话,那么它可真是逃避现实的文学中的一种奇特形式了,它竟然用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细菌战争、遗传工程、情绪遥控、太空探索、与非人类的智慧对抗、外星文明以及其它许多这种现象,使人忧心忡忡。科幻小说提出以上现象比现实世界处理这些问题要早几十年呢。所以,如果说科幻小说逃避的话,那么它是逃进现实中去啊!
还有,除了描写核战争本身外,很多故事描写一场战争的可能前奏,探索当前局势中冒险的复杂性。另外,它形成了当前发展最快的一类小说,科幻小说拼命抨击诸如种族和殖民主义问题。这样的攻击 在主流小说中并不多见。事实上,我们在科幻小说中所碰到的,正是我们应强调的高瞻远瞩和人类生存意识。这常比自称是社会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具深远意义。
然而,科幻小说通常考虑的问题是关于遥远的未来(可能是一百 万年后的事);人类作为不断进化中的生物(可能会灭绝并被地球上 某种新种类所取代);比人类更有知性的生物(可能大大地优越于我 们,就有如变形虫对我们无法理解一样。他们的心智是我们无法理解 的。)。M·R·库因在《自由主义者的信仰》中的一段引语对这种 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回答:“……如果我们不能超越当前迫切问题而从宇宙的根基和背景上去加以思考,我们对人类意识的观点就会变得狭 窄、闭塞甚至变得暴戾。”
最后,让我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和科幻小说迷赫尔曼·穆勒博士的话作为结束语:“透过科学的眼睛,我们愈来愈领略到:现实世界并非如人类童年时所见的、秩序井然的小花园,而是一个奥秘绝伦、浩瀚无比的宇宙。如果我们的艺术不去探索人类正在闯入这大千世界时所碰到的境遇及反思;也不去反映这些反思带来的希望和恐惧,那么, 这种艺术是死的艺术。……但是人没有艺术是活不下去的,因此,在一个科学的时代里,他创造出科幻小说。”

⑼ 有什么好看的科幻小说

《负数与零》小说确实充满了日本风情。无论你对日本风情是了解的还是没有概念的,《负数与零》都向你展示了一种情形,你会很容易地接受下来。

全篇的风格,是如小桥流水般丁冬作响,没有惊险紧张的情节,没有宏大壮观的场面,甚至对于时间悖论题材的科幻小说所无法避开的悖论本身,这篇小说都未如通常那样纠缠其中,让人头晕目眩。

小说的构思很巧妙,它绕过了解释悖论这个难题,也不让整个故事产生悖论。故事非常完整,从头至尾,它只保留了时间旅行题材的因果环,让所有的事通过因果关系串成一圈,却不让这个圈在容易引发矛盾的地方引发矛盾。作者展现的是一种他自己的对于时间旅行的假设,即在不产生大的矛盾的情况下,用主人公的宿命来挡走问题,以此留下一个十分奇特的却在逻辑上通顺的故事。似乎,作者不想制造严重的悖论,而只想阐述一种他所假设的可能性,而且,他做到了。

小说有股推理小说的味道,情节因此而紧凑连贯。随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十分新奇,却有显得合情合理。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小说听书 发布:2025-04-30 19:53:41 浏览:206
科幻小说往哪发 发布:2025-04-30 19:51:12 浏览:952
完结小说完结版玄幻小说 发布:2025-04-30 19:49:50 浏览:937
100部禁毒网络小说 发布:2025-04-30 18:45:23 浏览:478
莫言小说言情免费阅读 发布:2025-04-30 17:26:49 浏览:237
好看的都市重生萝莉小说推荐 发布:2025-04-30 17:13:46 浏览:46
科幻小说的好段摘抄 发布:2025-04-30 16:31:55 浏览:369
单向暗恋月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4-30 16:14:23 浏览:114
关于疫情的科幻小说10000字 发布:2025-04-30 14:11:36 浏览:915
樱桃全文免费阅读百度小说 发布:2025-04-30 13:38:43 浏览: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