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灯火管制
⑴ 获得雨果奖、星云奖双奖的18部作品是哪些要简介
一、作品:
1966/1965 Dune byFrank Herbert 沙丘 / 弗兰克-赫伯特
1970/1969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by Ursula K. Le Guin 黑暗的左手 / 勒古恩
1971/1970 Ringworld by Larry Niven 环形世界 / 拉里-尼文
1973/1972 The Gods Themselves by Isaac Asimov 神们自己 / 阿西莫夫
1974/1973 Rendezvous with Rama by Arthur C. Clarke 与拉玛相会 / 亚瑟-克拉克
1975/1974 The Dispossessed by Ursula K. Le Guin 一无所有 / 勒古恩
1976/1975 The Forever War by Joe Haldeman 千年战争 / 乔-霍尔德曼
1978/1977 Gateway by Frederik Pohl 通向宇宙之门 / 弗雷德里克-波尔
1979/1978 Dreamsnake by Vonda McIntyre 蜿蜒梦境
1980/1979 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by Arthur C. Clarke 天堂的喷泉 / 亚瑟-克拉克
1984/1983 Startide Rising by David Brin 星潮汹涌 / 戴维-布林
1985/1984 Neuromancer by William Gibson 神经浪游者 / 威廉-吉布森
1986/1985 Ender's Game by Orson Scott Card 安德的游戏/ 奥森-斯科特-卡德
1987/1986 Speaker for the Dead by Orson Scott Card 死者代言人 / 奥森-斯科特-卡德
1993/1992 Doomsday Book by Connie Willis 末日之书/ 康妮-威利斯
1998 Forever Peace by Joe Haldeman 永远的和平 / 乔-霍尔德曼
2002 American Gods by Neil Gaiman 美国众神/ 尼尔-盖曼
2004 Paladin of Souls by Lois McMaster Bujold 灵魂骑士/ 路易丝-麦克马斯特-比约德
2008/2007 The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 by Michael Chabon 消逝的六芒星
2010/2009 The Winp Girl by Paolo Bacigalupi 发条女孩/ 保罗-巴奇加卢皮
2011/2010 Blackout/All Clear by Connie Willis 灯火管制/空袭警报解除 / 康妮-威利斯
二、简介(节选):
1、《沙丘》,是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的第一部。“沙丘系列”的故事发生在极为遥远的未来,那时人类已经进化到把电脑都废弃了,跨星系的旅行可以通过心灵感应在瞬间完成,人类的足迹遍布整个宇宙。
2、《黑暗的左手》构建了了一个不存在男女,由中性人组成的世界。文本中出现的三种政体的实体,爱库曼,卡亥德和欧格瑞恩,它们恰恰可以作为民主制,封建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延伸进行解读。
3、《环形世界》是备受推崇的拉里-尼文最伟大的杰作。活灵活现的人物、栩
栩如生的情节、高度发达的科技,所有的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
4、《神们自己》(THE GODS THEMSELVES),又译《诸神自身》是2014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图书讲述太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
5、《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是英国作家亚瑟.克拉克于197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故事叙述在22世纪时有一个五十公里长的圆柱形外星太空船闯入太阳系,人类派出探险队前去调查的过程,这个外星物体就被命名为“拉玛”。
6、安纳瑞斯是乌拉斯星的卫星,由于一群社会主义运动者脱离乌拉斯星上的政治社会体系,独自到安纳瑞斯上建立纯粹以社会主义为蓝本的社会,因此安纳瑞斯与乌拉斯断绝联系,直到安纳瑞斯的一位新生代物理学家薛维克,在追求学术真理的热情下,毅然与乌拉斯星的科学家联系,并决定到乌拉斯星拜访,才打开了安纳瑞斯封闭的外壳。
⑵ 寻一篇科幻小说《礼物》急!
《礼物》
“妈妈,我还可以在看一会儿卡通片么?”
听到安妮的声音,斯坦芬妮的手抖了一下,那只杯子差点摔在地上。她连忙把杯子握得紧了些。回过头去。安妮穿着睡衣,正站在卧室门口看着她。她说:“不可以,马上就要灯火管制了,快睡吧。”
可是
"爸爸还没回来."安妮显然有点不高兴。
斯坦芬妮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尽量用平静的语调说道:“爸爸马上就要回来。如果他回来时你还没有睡觉,他会很生气的。”
听到爸爸会生气,安妮不再坚持了,低着头道:“是”
斯坦芬妮走过去抱起她,柔声道:“小乖乖,早点睡吧。”
安妮在斯坦芬妮的脸上亲了一下,让妈妈把她抱上了床。当斯坦芬妮给她盖好被子要出去时,她突然小声道:“妈妈,明天爸爸会给我礼物么?”
“会的。”斯坦芬妮没有回头,拉灭灯走了出去。掩上门时,她觉得浑身都失去了力气,只能靠在门框上让自己不坐倒在地。
应该不是人造器官老化的缘故。她想着,虽然全身有百分之六十二是人造的,但人造肺和人造肾的技术十分完善,完全可有使用三年以上;换上的左腿腿骨和右臂腕骨虽不是钛合金之类的高级材料,制造商也宣称高强度塑料骨骼可翼无障使用五年以上,而这一年来自己也没有从事什么超负荷的体力活动,那段人造骨骼起码还有四年的寿命,但她还是觉得身上发冷,身体像一只破了的袋子一样,力气在一点一滴的流走。她看了看柜子里的杯子,又喘息了两下,这才过去想把电视机关掉。
“国事委员会提醒全国公民:根据狄奥皮鲁将军第三号指令,最后申报期限为2132年12月31日。请无机成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公民于2133年1月1日前在就近登记点登记立案、、、、、、”
电视里的怀旧卡通突然被切换成一个端庄俏丽的黑人女播音员形象,她正面带微笑地播送这这条通知。这条通知每到整点都会播出一次,几乎无处不在,超市、加油站、停车场,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她已经听了不下几百遍,完全可以不差一个此地背出来,可是现在这几句话却像一股融化的铅水一样灌入她的耳朵,沉重而灼热。她张了张口,喃喃狄跟着黑人女播音员念着:“、、、、、、否则将纳入失踪人口,你的社会福利卡号也将被删除,并将受到法律制裁。”
删除社会福利卡号的后果是无法领取救济面包,以后只能到黑市上去购买粮食了,更可怕的是,安妮会因为自己的缘故,得不到义务教育,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甚至到她成年后也无法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斯坦芬妮不由得打了个冷战,不敢再去想象这种可怕的前景。至于自己要受到法律制裁,她倒没有想过。这个多灾多难的南半球国家,原本是个富裕而安宁的地方。十几年前,由于当时的总统在大选中涉嫌舞弊,使得全国陷入动荡之中。开始是在野党组织示威游行,结果很快情绪激动的示威者与前来弹压的军警发生了激烈冲突,造成流血事件后引起更大的骚乱、、、、、、事情越闹越大,没出几个月,打着各种旗号的地方武装相继出现,内战愈演愈烈。
诸如此类,与当初在中学历史课本里学到的别无二致,只不过这场内战持续了十年。斯坦芬妮叹了口气,关掉了电视,站到窗前看着外面的街道。已经到了灯火管制时间,街灯正一盏盏熄灭,空荡荡的长街上也不到几个行人。用不了半个小时,这里就会变得死寂一片,一如沙漠。
她叹了口气。汤姆说他很快回来的,看来又成了一句空话。只是她习惯了,这个年代还能相信谁?能信的也就只有小安妮了吧。可即使是安妮,她也不知道能相信多久。等安妮渐渐长大,胸脯像花苞一样膨胀起来时,一样也不能相信了吧。其实不要说某个人,就是现在的这个政府,可信度还剩多少?当狄奥西鲁将军还是上校的时候,他提出的口号是“一切权利归于广大百姓”,“造福人民”这几个字喊的比谁都响亮,可是当他夺取政权后仅仅几年,那些话就如同雨中的布告一样,已经渐渐消失了痕迹。
斯坦芬妮不禁苦笑起来。她拉上窗帘,从抽屉里摸出一支蜡烛点燃了。烛火跳动着,屋子里却显然越发阴冷。再过两个多月,自己恐怕连“人民”这个称号都要失去了吧。
持续了十年的战争使得这个国家千疮百孔,但人造器官的发明却又使死亡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线上,不过,即使是体现了现代医疗最高水平的最高级的人造器官,仍然不能与真正的人体器官相提并论,所以器官买卖在黑市中一直屡禁不止,而人造器官的应用更是异常泛滥。三号令的颁布,据说是专家鉴于国内领取救济金的人员过多——因为身体中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人造器官后,就基本上失去了劳动能力。按照旧时法律,这些人可以获得救济金。狄奥西鲁将军的政府成立以来,一直为这笔越来越大的开支而苦恼,专家不失时机地进言说,正是这条法律助长了器官黑市交易,使得出卖器官成了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所以必须对全国人口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杜绝此类弊端。除了因功获得荣誉芯片者,其余身体组成部分超过百分之六十者都将被取消公民权,这样这些刁民就不会再钻法律的空子,一方面出卖器官助长非法黑市交易,另一方面又不劳而获,享受救济补贴。这条建议立刻得到以国家开支过大为苦的狄奥西鲁将军的赞同,并以极高的效率付诸实施。
看着烛火,斯坦芬妮的嘴角爬上一丝苦涩的笑意。
门铃突然响了,斯坦芬妮走到门边,可视门铃里映出的是一个披着大衣的男人身影。
是汤姆回来了。她一直都在等着,可是真的看到汤姆的身影时,她有不禁犹豫了一下。
“快开门啊,”汤姆在楼下跺着脚,“外面好冷。”
她打开了门,楼道上响起“砰砰“的脚步声,汤姆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他没有进门,就从怀里摸出一个大大的纸盒,向斯坦芬妮扬了扬,笑着说:“斯坦芬妮,看我带来了什么?是给安妮的生日礼物。”
那是个很大的芭比娃娃,包装的十分精美,可是斯坦芬妮却一下子停住了呼吸,这个昂贵玩具的花费几乎比得上她家几周的家用!一想到这儿,遍又激起了她的怒火,斯坦芬妮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不至于失态。
“这个娃娃可真是贵,小安妮一定喜欢。”他掩上门,把大衣脱了挂在椅背上,翻来覆去地看这手中这个玩具。盒子里,芭比娃娃正带着甜美的笑容,隔着一层玻璃纸看着他。斯坦芬妮定定神,从柜子里拿出那个杯子,平静地说:“是的,她一定会很喜欢的。”
“怎么了?你好像不太高兴。”
她哼了一声:“你这样花钱,明天该怎么办?”
他仍然笑眯眯地看着那个娃娃:“你和小安妮两个人的生日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
他还记得自己的生日!斯坦芬妮正拿出酒瓶,这句话让她不由怔了怔。她倒了大半杯酒,道:“是啊,明天就没事了。”
汤姆看到她手里的酒瓶,把那个芭比娃娃往一边一放,乐呵呵地道:“哈,你还准备了威士忌,那种番薯酒可真喝的够呛。斯坦芬妮,别想那么多,你也喝一杯吧。”
她像被针刺了一下,道“不,我不喝,你喝吧。”
他把那杯威士忌一饮而尽,在椅子上伸长了身体道:“斯坦芬妮,别怪我,为了给你们准备礼物,我都好几个月没有喝酒了,不过你也不用急,存款撑过这个月还有多,怕什么。”
还要多?她想要苦笑。存款已经没有了,不过这件事当然不能告诉他,否则自己一定又要挨一顿揍。
也许是喝了好酒后心情也好多了,汤姆将身体靠在椅背上,轻轻哼唱起来:“在马克设威尔顿的山坡上、、、、、、”
他的声音并不怎么动听,还有些沙哑。斯坦芬妮像被毒蛇咬了一样,伸手在桌子上重重一拍,厉声道:“别唱了!”
汤姆停止住了哼唱,惊愕地看着她:“怎么了?”斯坦芬妮这才醒悟到自己的失态,忙掩饰地说:“没什么,来,再喝一杯吧.”
他想了想,伸出杯子道:“好吧,再来一杯。这酒劲头可真不小,我都有点晕了。嘿嘿。那首歌,《安妮。洛丽》,你忘了么?“
在马克设威尔顿的山坡上,
清晨的露水流淌。
那里住着安妮。洛丽。
她给我真诚的诺言。
她给我真诚的诺言,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她就是我的所有,安妮。洛丽,
为了她我愿将一切放弃。
怎么会忘记?这首苏格兰民歌是当初她最喜欢的歌。那是她十七岁生日的那天,在树林里,汤姆羞怯地拿出一个非常精美的八音盒,八音盒里发出的就是这首歌,也正是在歌声里,她给了汤姆自己的初吻。
想到那个八音盒,斯坦芬妮觉得自己的眼眶又有些湿润,许久没有的泪水仿佛又会流出来。为了掩饰,她低下头,又在汤姆前面的杯子里倒满了酒,道:“早忘了。”
汤姆没再说什么,他把酒放到嘴边,刚要喝时突然又放下了,道:“斯坦芬妮,其实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个礼物。”他顿了顿,叹道,“我也没有什么送给你、、、、、、”
大概是一瓶酒吧。她有些厌恶地想着,打断他的话道:“明天再给我吧,明天才是我的生日。”
“对对。”他又把酒一饮而尽,放下杯子,打了个酒嗝,他有点迷糊地说道:“斯坦芬妮,我想过了,这些年我对你也真不太好。”
这个暴躁的男人难得的温情仿佛触动了她心里最柔软的一块,斯坦芬妮差点落下泪来。她长长地吸了一口气,道:“还说这些干什么,也没几年。”
“是啊,”他的眼睛已经快要睁不开了,“其实、、、、、、”
还没来得及说出“其实”什么,他就一下趴在了桌子上,杯子也被震得“砰”地跳了一下。
⑶ 《哥斯拉》一共有几部
如果是说传奇影业布局的“怪兽电影宇宙”的话,其实非常好梳理
作为一个好莱坞的怪兽爱好者,我对于涉及到CG制作的怪兽电影都有关注
按时间顺序来算的话
第一部是2014年上映的《哥斯拉》,以美国军方的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讲述了远古巨兽哥斯拉和寄生怪兽雌雄穆托相爱相杀的历史,哥斯拉以一敌二干翻了两只穆托。
友情提示下,这部电影的特效做得非常棒,但是画面真的特别暗,如果要看一定要选个亮度高的屏幕在晚上看,否则可能啥也看不见。
这之后传奇官方还出了一本小漫画《哥斯拉:觉醒》来补全设定,讲述了帝王计划的成立和哥斯拉首次出现在现代人视野中。度娘直接可以搜出该漫画。
帝王计划是怪兽电影宇宙中的神秘组织,以研究和追踪怪兽的目的将人类和怪兽串联了起来,同时也是几部电影的粘合剂,类似于漫威电影宇宙中的神盾局。
⑷ 找死的小行星
迎接“疯狂的石头”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6年第6期杂志、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
⑸ 灯火管制的介绍
康妮·威利斯Connie Willis所著长篇科幻小说(Blackout/All Clear)。
⑹ 你读过的最好的科幻小说是什么为什么
这些“最好的”问题总是让我困惑。我怎么能为别人挑选最好的礼物呢。在科幻小说这样一个多样化的领域里,选择实在太多了。选一本由一个作者写的书?不可能的。
我能做的就是推荐几本给我带来极大乐趣的书,它们经得起重读和重新解读,并且在我的书架上(如今是数字化的)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来自一个相当广泛的领域。
另一方面,我是太空歌剧的忠实粉丝。它和科幻小说在同一个沙箱里玩,但有更多的延伸。Lois McMaster Bujold的Vorkosigan系列是最好的作品之一。半是军事科幻小说,半是嘲讽的社会评论,半是纯粹的疯狂,带着一点悲怆。我最喜欢的书吗?民事活动。这是一部与全球政治纠缠在一起的风尚喜剧和拙劣的浪漫故事。这是非常有趣的,有一些大声笑的时刻。Bugbutter,有人知道吗?
此外,麦克马斯特饰演的科迪莉亚·弗克斯根是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角色之一。如果我有机会坐下来和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任何人一起喝茶,她将是我的第一选择,即使她确实用她那清澈的、分析的眼睛看我,并告诉我一些残酷的事实
⑺ 周梅森-沦陷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周梅森-沦陷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沦 陷
第一章
大华国货公司附近的铁丝网在中午十一时许被推倒,。壤在铁丝网外的近两万难民潮水般地沿麦考利斯路口和文杰司克路口,涌入了租界。战时秩序被难民们的纷杂脚步踏个粉碎。S市在日军的不断空袭和围城部队的猛烈攻击下陷人丁极度混乱之中,无论是市府还是租界当局,对这种混乱都元能为力了。
混乱实际上在灯火管制的夜间便开始了。许多市民不顾市府要他们保持镇静的劝告和呼吁,连夜向租界方向迂回奔突,行动敏捷者已赶在凌晨租界当局第一次开闸放人时突然逃进了租界。后来的人们便只好等待租界方面再一次开闸。大家开初还较平静,后来,人越聚越多,便喧闹起来。及至十时四十分,空袭警报骤然拉响,人群大乱,后面的人于恐慌中拼命向前撞,前面的人便身不由己压倒在铁丝网上。铁丝网倒下时,撞得前面的些人也榭下了,后面的人几乎是踩着倒地者的躯体冲进租界的。那道分隔战争与和平的铁丝网,与其说是被推倒的,毋宁说是被难民们求生的意志碾倒……
需要别的再问
⑻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小说原文
汽车停下来后,马达还响了一会儿,车子外面什么地方有一扇大门被人拉开了。光线透过打破的车窗照进汽车里,这时我才看见,连车顶上的灯泡也碎了,只有螺口还留在灯座上,三两根细钨丝和灯泡残片在颤动着。一会儿发动机的嘟嘟声停止了,只听见车外有人喊道:“把死人抬到这里来:你们那里有死人吗?”——“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道,“你们已经解除灯火管制了吗?”
“整个城市烧成一片火海,灯火管制还有什么用!”那个陌生的声音喊道,“我问你们,到底有没有死人?”
“不知道。”
“把死人抬到这里来!你听见了吗?其他人抬上楼,抬到美术教室去!明白吗?”
“好的,好的!”
不过我还没有死,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他们抬着我上了楼梯。先经过一条长长的灯光昏暗的过道,这里的墙壁刷成绿色,墙上钉着老式的黑色弯形挂衣钩,两扇门上都挂着搪瓷小牌,写着“一年级甲班”和“一年级乙班”。两扇门之间挂着费尔巴哈的《美狄亚》,柔光闪烁,画像在黑色镜框的玻璃后面凝眸远眺;随后,经过挂着“二年级甲班”和“二年级乙班”牌子的门口,这两扇门之间挂着《挑刺的少年》,这张精美的照片镶在棕色的镜框里,映出淡红色的光辉。
正对着楼梯口的地方,中央也竖立着一根大圆柱,柱子背面是一件狭长的石膏复制品,是古希腊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做工精巧,色泽微黄,古色古香,逼真异常。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澜、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就是在这个楼梯间里,墙壁也刷成黄色,墙上也顺序挂着一幅幅画像:从大选帝侯到希特勒……
担架通过那条狭长的小过道的时候,我终于又平直地躺着了。这里有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绚丽的老弗里茨像,他目光炯炯,身着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
后来我躺着的担架又斜了,从人种脸谱像旁边匆匆而过:这里有北部的船长,他有着鹰一般的眼神和肥厚的嘴唇;有西部的莫泽尔河流域的女人,稍嫌瘦削而严厉;有东部的格林斯人,长着蒜头鼻子;再就是南部山地人的侧面像,长脸盘,大喉结。又是一条过道,有几步路的工夫,我又躺平在担架上。没等担架拐上第二道楼梯,我就看见了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顶有个很大的金色铁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石雕。
这一切从我眼前匆匆掠过,因为我并不重,所以抬担架的人走得很快。也许这一切都是幻觉;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的乱跳。人发高烧时什么东西不会在眼前显现呢! 过了人种脸谱像以后,又另换一类: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担架颤悠着拐弯时,迎面而来的竟也是赫耳墨斯圆柱。在过道——这里刷成玫瑰色——的尽头,就是美术教室,教室大门上方悬挂着伟大的宙斯丑怪的脸像;现在离宙斯的丑脸还远着呢。透过右边的窗户,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飘浮而去……
我不禁再往左边看去,又看见了门上的小牌子:“九年级甲班”、“九年级乙班”,门是浅棕色的,散发出发霉的味道。两扇门之间挂着金黄色镜框,我从中只看得见尼采的小胡子和鼻子尖,因为有人把画像的上半部用纸条贴上了,上面写着:“简易外科手术室”……
“假如现在,”我闪过一个念头,“假如现在是……”但是多哥的大幅风景画,现在已经出现在我眼前了,色彩鲜艳,像老式铜版画一样没有景深,印刷得十分考究。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左边一串,右边一串,在右边那串中间一只香蕉上,我看见涂了些什么玩意儿,莫非这是我自己干的……
但这时有人拉开了美术室的大门,我被人从宙斯像下摇摇晃晃地抬了进去,然后,我就闭上了眼睛。我不想再看见任何东西。美术教室里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他们把我放了下来,我对抬担架的说:“请往我嘴里塞一支烟,在左上方口袋里。”
我感觉到有人在掏我的口袋,接着划了根火柴,我嘴里就被塞上了一支点着的香烟。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这一切都不是证据。”我心想。毕竟每一所文科中学都有一间美术教室,都有刷成黄色和绿色的走廊,墙上也都有老式弯形挂衣钩;就连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的《美狄亚》和九年级甲、乙两班之间尼采的小胡子,也不能证明我现在是在自己的母校。肯定有必须挂尼采像的明文规定。普鲁士文科中学的环境布置规定为:《美狄亚》挂在一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挑刺的少年》放在二年级甲、乙两班之间;恺撤、马可·奥勒留和西塞罗放在过道里;尼采挂在楼上——楼上的学生已经学习哲学了。还有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一幅多哥的彩色画。《挑刺的少年》和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已经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好而又古老的学校摆设。而且可以肯定,一时心血来潮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学生们在学校里闹的恶作剧也都是老一套。此外,也可能我在发烧,我在做梦。
我现在不感到疼痛了。在汽车上那会儿更受罪:每当在小弹坑上颠簸一下,我就禁不住要叫喊一次;从大弹坑上开过去,倒还好受些,汽车爬了上去,又爬了下来,就像在波涛里行船。现在注射剂已经起作用了。在路上,他们摸着黑在我胳膊上扎过一针;我感觉到针头戳进了皮肤,接着大腿以下就变得热乎乎的。
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这么远,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地呢。再说,你毫无感觉,除了眼睛以外,其他感官都已失去了知觉;感觉没有告诉你,现在你是在自己的学校里,在你三个月前刚刚离开的母校里。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都能辨认出来吗?
我闭着眼睛把这一切又回味了一遍,一个个场面像电影镜头那样掠过脑际:一楼的过道,刷成绿色;上了楼梯,这里漆成黄色,阵亡将士纪念碑,过道;再上楼梯,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赫耳墨斯、尼采的小胡子、多哥、宙斯的丑脸……
我淬掉烟头,开始叫喊。叫喊几声总觉得好受些,不过得大喊大叫;叫喊叫喊真好,我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有人俯身观察我的情况,我还是不睁开眼睛;我感到一个陌生人的呼吸的热浪,它散发着难闻的烟草和蒜头的气味,一个声音平静地问道:“怎么啦?”
“给点喝的!”我说,“再来支烟,在左上方口袋里。”
有人在我的口袋里摸着,又划了根火柴,把点着的烟塞到我的嘴里。
“我们在哪儿?”我问道。
“本多夫。”
“谢谢!”我说完就吸起烟来。
看来我当真是在本多夫,那么说就是到家了,要不是高烧发得这么厉害,我就可以肯定自己正呆在一所文科中学里——肯定是一所学校。在楼下时,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属于“其他人”,我还活着;显然,“其他人”就是指这些活着的人。那么,这里就是美术教室。要是我能听得真切,为什么我不好好地看看呢?那样就可以肯定了。我确实认出了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只有在文科中学里才有这些;我不相信,在别的学校的走廊里也会靠墙摆上这三个家伙。
他终于给我拿水来了,我又闻到他呼出的一股蒜头加烟草的混合味儿,我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这是一张疲惫苍老的脸,没有刮胡子,身上穿着消防队的制服。他用衰老的声音轻轻地说:“喝吧,兄弟!”
我喝着,这是水,水有多么甜美。我的嘴唇触到炊具了,觉得是金属做的。想到还会有好些水要涌进我的喉咙里去,这是一种多么舒服的感觉啊!可是那个消防队员从我嘴边把炊具拿走了。他走开了。我喊叫起来,但他头也不回,只是困倦地耸耸肩膀,径自走开去。躺在我旁边的一个人冷静地说:“吼也没用,他们没有水了;城市在燃烧,你也看得见的。”
透过遮光窗帐,我看见了熊熊大火。黑色的窗帐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我看见了:是的,城市在燃烧。
“这个城叫什么名字?”我问这位躺在我旁边的人。
“本多夫。”他回答道。
“谢谢!”
我注视着面前的这排窗户,又不时望望屋顶。屋顶依然完好无损,洁白光滑。四边镶着细长的古典式的胶泥花纹。但是所有学校美术教室的屋顶都有这种拟古典花纹的,至少,在像样的老牌文科中学里是如此。这是很清楚的。
现在必须承认,我正躺在本多夫一所文科中学的美术教室里。本多夫有三所文科中学:腓特烈大帝中学、阿尔贝图斯中学,但这最后的一所,第三所,也许用不着我讲,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中学。在腓特烈大帝中学的楼梯间里,老弗里茨像难道不是特别华丽、特别大吗?我在这所中学读过八年书。那么,在其他学校里,为什么不能在同样的地点也挂上这张像呢?而且也这么清晰、显眼,你一登上二楼,它就立即映入眼帘。
现在,我听见外面重炮在轰鸣。要没有炮声,周围几乎一片沉寂;只听见偶尔传来大火的吞噬声,以及黑暗中什么地方山墙倒坍的巨响。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我知道,炮声通常都是这样的,但我还是这么想。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悦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接着我想到,假如再有一座阵亡将士纪念碑落成,碑顶竖着更大的金色铁十字,并装饰着更大的月桂花环石雕,那么又该有多少人的名字要刻上去啊!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那么我的名字也将刻到石碑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我现在无论如何要把这—点弄清楚。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
我环顾这间宽大的美术教室,可是图画都被人取下来了,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凳子,像一般的美术教室那样,为了使室内光线充足,这里有一排窄长的高窗户。从这些凳子和高窗户上能看出什么来呢?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如果我在这个小天地里呆过,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有细长精致的罗马玻璃花瓶出色的复制品,它们由美术教师陈放在教室前面的架子上,还有各种字体:圆体、拉丁印刷体、罗马体、意大利体……在学校所有的课程中,我最讨厌这门课了。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能把字描好。面对这回音沉闷而单调的四壁,我所诅咒的,我所憎恶的又在哪里呢?我回想不起什么来,于是默默地摇摇头。
那时,我用橡皮擦了又擦,把铅笔削了又削,擦呀……削呀……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
我记不清是怎么受伤的;我只知道我的胳膊不听使唤了,右腿也动不了了,只有左腿还能动弹一下。我想,他们大概把我的胳膊捆在身上了,捆得这么紧,使我动弹不得。
我把第二个烟头啐了出去,落到干草垫之间的过道里。我试着要活动活动胳膊,可是疼得我禁不住要叫喊起来。我又叫喊开了,喊一喊就舒服多了。另外我也很生气,因为我的胳膊不能动弹了。
医生来到我跟前,摘下眼镜,眯着眼睛注视着我,他一句话也没说。他背后站着那个给过我水喝的消防队员。他和医生耳语了一阵,医生又把眼镜戴上,于是我清楚地看见了他那双在厚眼镜片后面瞳孔微微转动着的大眼睛。他久久地注视着我,看得这么久,使我不得不把视线移到别的地方去,这时他轻声地说:“等一会儿,马上就轮到您了……”
然后,他们把躺在我旁边的那个人抬了起来,送到木板后面去;我目送着他们。他们已把木板拉开,横放着,墙和木板之间挂着一条床单,木板后面灯光刺眼……
什么也听不见,直到床单又被拉开,躺在我旁边的那个人被抬了出来;抬担架的人面容疲倦、冷漠,步履蹒跚地抬着他朝门口走去。
我又闭上眼睛想,“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
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穿过一个与我无关的、我所陌生的世界,虽然我的眼睛认出了这些东西,但这只是我的眼睛。这是不可能的事:三个月前我还坐在这里,画花瓶,描字,休息时带上我的果酱黄油面包下楼去,经过尼采、赫耳墨斯、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画像前,再慢慢地走到楼下挂着《美狄亚》的过道里,然后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尽管这是被禁止的。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一定把躺在我旁边的那个人抬到楼下放死人的地方去了。也许那些死人就躺在比尔格勒那间灰蒙蒙的小屋里,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
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这回他们要把我抬到木板后面去。现在又被摇晃着抬过门口了,在这一刹那间,我看到了肯定会看到的东西:当这所学校还叫托马斯中学的时候,门上曾经挂过一个十字架,后来他们把十字架拿走了,墙上却留下了清新的棕色痕迹,十字形,印痕深而清晰,比原来那个旧的、浅色的小十字更为醒目;这个十字印痕干净而美丽地留在褪了色的粉墙上。当时,他们在盛怒之下重新把墙刷了一遍,但无济于事,粉刷匠没有把颜色选对,整面墙刷成了玫瑰色的,而十字呈棕色,依旧清晰可见。他们咒骂了一阵,但也无济于事,棕色的十字仍清晰地留在玫瑰色的墙上。我想,他们准是把涂料的经费都用完了,因此再无计可施。十字还留在这里,假如再仔细地看看,还可以在右边的横梁上看到一道明显的斜痕,这是多年来挂黄杨树枝的地方。那是门房比尔格勒夹上去的,那时还允许在学校里挂十字架……
当我被抬过这扇门,来到灯光耀眼的木板后面时,就在这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
我躺在手术台上,看见自己的身影清晰地映照在上面那只灯泡的透明玻璃上,但是变得很小,缩成一丁点儿的白团团,就像一个土色纱布襁褓,好似一个格外嫩弱的早产儿。这就是我在玻璃灯泡上的模样。
医生转过身去,背朝着我站在桌旁,在手术器械中翻来翻去。身材高大而苍老的消防队员站在木板前,他向我微笑着,疲倦而忧伤地微笑着,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像是睡着了似的。我的目光扫过他的肩膀投向木板上了油漆的背面。就在这上面我看见了什么,自我来到这个停尸间之后,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使我惊骇万状,我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黑板上有我的笔迹。在上端第一行。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其余的一切全都不足为凭,不论是美狄亚还是尼采,也不论是迪那里山地人的侧面照片,或是多哥的香蕉,连门上的十字印痕也不能算数。这些在别的学校里也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决不相信在别的学校有谁能用我的笔迹在黑板上写字。仅仅在三个月以前,就在那绝望的日子里,我们都必须写下这段铭文。现在这段铭文还依旧赫然在目:“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哦,我现在想起来了,那时因为黑板太短,美术教师还骂过我,说我没有安排好,字体写得太大了。他摇着头,自己却也用同样大的字在下面写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这里留着我用六种字体写的笔迹:拉丁印刷体、德意志印刷体、斜体、罗马体、意大利体和圆体。清楚而工整地写了六遍:“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医生小声把消防队员叫到他身边去,这样我才看见了整个铭文,它只差一点就完整无缺了,因为我的字写得太大,占的地方也太多了。
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我向自己的身子望去,现在我看到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我的包扎解开了,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我猛地仰面躺了下来,因为我不能支撑自己。我失声呼叫,医生和消防队员愕然地望着我。可是医生只耸了耸肩膀,继续推他的注射器,筒心缓缓地、平稳地推到了底。我又想看看黑板,可是现在消防队员就站在我跟前,把黑板挡住了。他紧紧地按住我的肩膀,我闻到的是一股烟熏火燎的糊味和脏味,这是从他油腻的制服上发散出来的。我看到的只是他那张疲惫忧伤的面孔,现在我终于认出他来了——原来是比尔格勒!
“牛奶,”我喃喃地说……
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⑼ 《海底两万里》获得雨果奖吗
《海底两万里》没有获得雨果奖。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雨果奖,自1953年起截止到2019年为止长篇小说获奖中没有《海底两万里》。
雨果奖,自1953年起截止到2019年为止长篇小说获奖名单:
1、1953年,书名:《被毁灭的人》,作者: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2、1954年,停办
3、1955年,书名:《They'd Rather Be Right》,作者:Mark Clifton
4、1956年,书名:《双星》,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5、1957年,停办
6、1958年,书名:《The Big Time》,作者:Fritz Leiber
7、1959年,书名:《事关良心》,作者:詹姆斯·布利什
8、1960年,书名:《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9、1961年,书名:《莱博维兹的赞歌》,作者:小沃尔特·M·米勒
10、1962年,书名:《异乡异客》,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11、1963年,书名:《高城堡里的人》,作者:菲利普·K·迪克
12、1964年,书名:《星际驿站》,作者:克里福德·D·西马克
13、1965年,书名:《The Wanderer》,作者:Fritz Leiber
14、1966年,书名:《不朽》/,书名:《沙丘》,作者:罗杰·泽拉兹尼 / 弗兰克·赫伯特
15、1967年,书名:《严厉的月亮)》,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16、1968年,书名:《光明王》,作者:罗杰·泽拉兹尼
17、1969年,书名:《站立桑给巴尔》,作者:约翰·布鲁纳
18、1970年,书名:《黑暗的左手》,作者:厄休拉·勒古恩
19、1971年,书名:《环形世界》,作者:拉里·尼文
20、1972年,书名:《To Your Scattered Bodies Go》,作者:Philip José Farmer
21、1973年,书名:《神们自己》,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22、1974年,书名:《与拉玛相会》,作者:阿瑟·C·克拉克
23、1975年,书名:《一无所有》,作者:厄休拉·K·勒吉因
24、1976年,书名:《千年战争》,作者:乔·霍尔德曼
25、1977年,书名:《迟暮鸟语》,作者:凯特·威廉
26、1978年,书名:《通向宇宙之门》,作者:弗雷德里克·波尔
27、1979年,书名:《Dreamsnake》,作者:Vonda N.McIntyre
28、1980年,书名:《天堂的喷泉》,作者:阿瑟·克拉克
29、1981年,书名:《The Snow Queen》,作者:Joan D.Vinge
30、1982年,书名:《Downbelow Station》,作者:C.J.Cherryh
31、1983年,书名:《基地边缘》,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32、1984年,书名:《星潮汹涌》,作者:大卫·布林
33、1985年,书名:《神经浪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
34、1986年,书名:《安德的游戏》,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
35、1987年,书名:《死者代言人》,作者:奥森·斯科特·卡德
36、1988年,书名:《提升之战》,作者:大卫·布林
37、1989年,书名:《Cyteen》,作者:C.J.Cherryh
38、1990年,书名:《海伯利安》,作者:丹·西蒙斯
39、1991年,书名:《贵族的游戏》,作者:洛伊斯·比约德
40、1992年,书名:《贝拉亚》,作者:洛伊斯·比约德
41、1993年,书名:《深渊上的火》 ,作者:弗诺·文奇 /康妮·威利斯
42、1994年,书名:《绿火星》,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
43、1995年,书名:《镜舞》,作者:洛伊斯·比约德
44、1996年,书名:《钻石年代》,作者:尼尔·斯蒂芬森
45、1997年,书名:《蓝火星》,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
46、1998年,书名:《永远的和平》,作者:乔·霍尔德曼
47、1999年,书名:《别忘了还有狗》,作者:康妮·威利斯
48、2000年,书名:《天渊》,作者:弗诺·文奇
49、2001年,书名:《哈里波特与火焰杯》,作者:J·K·罗琳
50、2002年,书名:《美国众神》,作者:尼尔·盖曼
51、2003年,书名:《原始人》,作者:罗伯特·J·索耶
52、2004年,书名:《灵魂骑士》,作者:洛伊斯·比约德
53、2005年,书名:《乔纳森·斯特兰奇与诺瑞尔先生》,作者:苏珊娜·克拉克
54、2006年,书名:《时间回旋》,作者:罗伯特·查尔斯·威尔逊
55、2007年,书名:《彩虹尽头》,作者:弗诺·文奇
56、2008年,书名:《犹太警察工会》,作者:迈克尔·夏邦
57、2009年,书名:《坟场之书》,作者:尼尔·盖曼
58、2010年,书名:《城与城》,作者:柴纳·米耶维
59、2011年,书名:《灯火管制/空袭警报解除》,作者:康妮·威利斯
60、2012年,书名:《我不属于他们》,作者:舟·沃顿
61、2013年,书名:《红衫》,作者:约翰‧斯卡尔齐
62、2014年,书名:《Ancillary Justice》,作者:Ann Leckie
63、2015年,书名:《三体》,作者:刘慈欣,翻译:刘宇昆
64、2016年,书名:《第五季》,作者:N·K·杰米辛
65、2017年,书名:《方尖碑之门》,作者:N·K·杰米辛
66、2018年,书名:《巨石苍穹》,作者:N.K.杰米辛
67、2019年,书名:《计算之星》,作者:玛丽·罗比尼特·柯瓦
(9)科幻小说灯火管制扩展阅读:
雨果奖的设立不是为了纪念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它是1953年世界科幻大会(费城)上决定设立的,根据爱好者的投票而授予的美国科幻小说奖。自设立以来,雨果奖的投票规则和奖项设置经历了多年的演变。
随时间的推移,雨果奖虽然经历了许多改变,但始终不变的是科幻作品和奇幻作品都有获奖资格。雨果奖并不是单独为科幻作品设置的,奇幻作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⑽ 雨果奖的获奖作品
年份类别中文名英文名作者(汉译)作者2010长篇 《城与城》The City & The City柴纳·米耶维China Miéville长篇《发条女孩》The Winp Girl保罗·巴奇加卢皮Paolo Bacigalupi长中篇《重写人生》Palimpsest查尔斯·斯特罗斯Charles Stross短中篇《岛》The Island彼得·瓦兹Peter Watts短篇《冰柱新娘》Bridesicle威尔·麦金托什Will McIntosh相关书籍《这就是我,杰克万斯!》This is Me, Jack Vance!杰克·万斯Jack Vance漫画/图绘小说《天才女孩,第九集》Girl Genius, Volume 9: Agatha Heterodyne and the Heirs of the StormWritten by Kaja and Phil Foglio; Art by Phil Foglio; Colours by Cheyenne Wright戏剧表现:长剧《月球》Moon戏剧表现:短剧《神秘博士:火星之水》Doctor Who: The Waters of Mars2011长篇《灯火管制/空袭警报解除》Blackout/All Clear康妮·威利斯Connie Willis长中篇《软件体的生命周期》The Life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特德·姜Ted Chiang短中篇《火星的皇帝》“The Emperor of Mars”艾伦M.斯蒂尔Allen M. Steele短篇《只因少了一颗钉》“For Want of a Nail”玛丽·罗宾奈特·科瓦尔Mary Robinette Kowal相关书籍Chicks Dig Time Lords: A Celebration of Doctor Who by the Women Who Love ItLynne M. Thomas 和 Tara O’Shea漫画/图绘小说《天才女孩,第十集》Girl Genius, Volume 10: Agatha Heterodyne and the Guardian Musewritten by Phil and Kaja Foglio; art by Phil Foglio; colors by Cheyenne Wright戏剧表现:长剧《盗梦空间》Inception编剧/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written and directed by Christopher Nolan戏剧表现:短剧《神秘博士:潘多拉/宇宙大爆炸》Doctor Who: “The Pandorica Opens/The Big Bang,”编剧:史蒂文·莫法特;导演:托比·海恩斯written by Steven Moffat; directed by Toby Haynes2012长篇《我不属于他们》Among Others舟·沃顿Jo Walton长中篇《雾上架桥的男人》““The Man Who Bridged the Mist”吉尔·强森Kij Johnson短中篇《六个月零三天》“Six Months, Three Days”查利·简·安德斯Charlie Jane Anders短篇《手中纸,心中爱》“The Paper Menagerie”刘宇昆Ken Liu相关书籍《科幻网络全书》(第三版)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Third Editionedited by John Clute, David Langford, Peter Nicholls, and Graham Sleight漫画/图绘小说掘客DiggerUrsula Vernon戏剧表现:长剧《权力的游戏》(第一季)Game of Thrones (Season 1)created by David Benioff and D. B. Weiss;written by David Benioff, D. B. Weiss, Bryan Cogman, Jane Espenson, and George R. R. Martin; directed by Brian Kirk, Daniel Minahan, Tim van Patten, and Alan Taylor || 戏剧表现:短剧《神秘博士:博士之妻》Doctor Who, ”The Doctor’s Wife”编剧:尼尔盖曼;导演:理查德·克拉克written by Neil Gaiman; directed by Richard Clark2013长篇《红衫》Redshirts: A Novel with Three Codas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长中篇《皇帝魂》The Emperor’s Soul布兰登·山德森Brandon Sanderson短中篇The Girl-Thing Who Went Out for Sushi帕特·卡蒂根Pat Cadigan短篇《物哀》Mono no aware刘宇昆Ken Liu相关书籍Writing Excuses, Season 7Brandon Sanderson,Dan Wells,Mary Robinette Kowal,Howard Taylerand Jordan Sanderson漫画/图绘小说《传说》第一卷Saga, Volume Onewritten by Brian K. Vaughan, illustrated by Fiona Staples戏剧表现:长剧《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剧本&导演:乔斯·韦登Screenplay & Directed by Joss Whedon戏剧表现:短剧《权力的游戏:黑水之战》Game of Thrones, “Blackwater”Written by George R.R. Martin, Directed by Neil Marshall. Created by David Benioff and D.B. Weiss2014长篇Ancillary JusticeAnn Leckie长中篇EquoidCharles Stross短中篇The Lady Astronaut of MarsMary Robinette Kowal短篇The Water That Falls on You from NowhereJohn Chu相关书籍We Have Always Fought: Challenging the Women, Cattle and Slaves NarrativeKameron Hurley漫画/图绘小说TimeRandall Munroe戏剧表现:长剧《地心引力》Gravity编剧:阿方索·卡隆、乔纳斯·卡隆;导演:阿方索·卡隆written by Alfonso Cuarón & Jonás Cuarón, directed by Alfonso Cuarón戏剧表现:短剧《权力的游戏:卡斯特梅的雨季(红色婚礼)》Game of Thrones: “The Rains of Castamere”written by David Benioff & D.B. Weiss, directed by David Nutter2015长篇《三体》The Three Body Problem刘慈欣,翻译:刘宇昆Cixin Liu, Ken Liu translator长中篇无No Award短中篇The Day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Thomas Olde Heuvelt, Lia Belt translator短篇无No Award相关书籍无No Award漫画/图绘小说《惊奇女士第一卷:不再平凡》Ms. Marvel Volume 1: No Normalwritten by G. Willow Wilson, illustrated by Adrian Alphona and Jake Wyatt戏剧表现:长剧《银河护卫队》Guardians of the Galaxywritten by James Gunn and Nicole Perlman, directed by James Gunn戏剧表现:短剧《黑色孤儿:至今从未用过的方法》Orphan Black: “By Means Which Have Never Yet Been Tried”written by Graeme Manson, directed by John Fawce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