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由来
玄幻一词为近代网络文学的产物,文体光怪陆离如穿越、西方魔幻、东方仙侠、武侠,甚或改编电影动漫等等,称谓繁杂混乱难以定性。最终逐渐的归纳为一个词汇--玄幻。
科学幻想(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Sci-Fi)。科幻小说自诞生以来,确定为Science Fiction。人类自古至今总是在幻想着科学以外的事情,宇宙中的某个地方有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人类可以掌控天气变化、驾驭自然;拥有不死之身;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去往将来!在科学幻想里这都是可以的!在将来,马上也许就可以实现了!
从现时的定义来看,科幻应是玄幻的内涵,归纳到玄幻中。科幻偏重于科学技术角度,而玄幻则更光怪陆离包罗万有。
由来
所谓玄幻这个词汇,最早来源于黄易的作品。
玄幻分为三大类型
大幻想小说
"大幻想小说"一词来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笔下,"那是一个奇幻的国度,一个精灵出没的世界,那里有狐狸的窗户,那里的树枝上全都落满了白色的鹦鹉,那里听得见女孩的灵魂在嘤嘤哭泣……"有人称安房直子的"大幻想小说"是"当代聊斋"。照此推理,似乎中国作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可以推为"大幻想小说"的鼻祖。
玄幻小说
"玄幻小说"一词,据我所知,出自中国香港。我所见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说,是1988年香港"聚贤馆"出版的黄易的《月魔》。当时,"聚贤馆"也准备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赵善琪先生送给我一本香港作家黄易的小说。赵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写道:"一个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的崭新品种宣告诞生了,这个小说品种我们称之为'玄幻'小说。"这是"玄幻小说"一词首次亮相,并有了明确的定义。
黄易的玄幻小说,形成系列,都以一个名叫凌渡宇的人物为主人公。凌渡宇有着传奇经历,他在西藏长大,然后留学美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他又修炼密宗,有超人灵觉,因此世界上许多超自然疑案,都邀请他参与探索。
黄易的系列玄幻小说,十万字一本,印成小巧的口袋书。由于黄易的玄幻小说讲究悬念,故事情节曲折,又展示种种奇特的玄虚境界,所以他的系列玄幻小说出版之后,迅速在港台走红。
黄易的玄幻小说号称"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其中究竟有多少科学成分,不得而知。不过,玄学倒是贯穿小说之中,赵善琪称"黄易是一位玄学大师,对风水命理、占卜星相无一不精"。
当然,黄易所谓的玄学,只是浅层次的"风水命理、占卜星相"而已,并非《周易》、《老子》、《庄子》这三部被称之为"三玄"的书所奠定的"玄学",亦即形而上学。
黄易的"集玄学、科学和文学于一身"这一玄幻小说概念,不仅并不准确地体当代黄易作品本身,而且与中国当今流行的玄幻小说相距甚远。可以说,以《小兵传奇》为代表的中国当今玄幻小说,不仅无科学可言,亦无玄学可言!
我以为,中国当今的玄幻小说,只是沿用了黄易创立的玄幻小说的躯壳,而舍弃其内核。中国当今的玄幻小说,其中的"玄"不再是指玄学,而是可以诠释为玄想。
我们的老祖宗赋予"玄"字以神奇玄妙的色彩。许慎《说文》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正是"玄"意味着"幽深微妙",所以也就给予玄幻小说以无限玄想的天地!
在《叶永烈点评玄幻小说热》中,我曾这么说及:"玄幻小说是当代兴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强调一个'玄'字,内容走得比魔幻小说更远,从创作层面讲,玄幻小说作者比科幻小说作者创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学依据的束缚,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除了《小兵传奇》之外,玄幻小说《斗罗大陆》《斗破苍穹》《踏古诛天》《圣王》《傲天战神》等作品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2004年10月,我在北京出席了"玄幻文学的中国市场"研讨会,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在会上一下子就推出20种署名"火天车"的玄幻小说,玄幻小说之热由此可见一斑。
奇幻小说
我注意到,《小兵传奇》、《风姿物语》也常常被称为"奇幻小说"。"奇幻小说"与"玄幻小说"两个名词混用、互用。这表明,如今的"玄幻小说"一词,这"玄"亦可解释为"奇",与玄学毫不相干。
奇幻小说不像玄幻小说只限于中国,奇幻小说在外国也有,而且常常与魔幻小说混为一谈,甚至把《哈利·波特》也归入奇幻小说。人们追溯奇幻小说的历史到19世纪初以至更早的希腊神话。外国奇幻小说的代表作当推英国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台湾翻译家朱学恒在把《魔戒》译成中文时,首创"奇幻小说"一词,从此"奇幻小说"一词在华文世界流行。朱学恒在台湾创办了"奇幻文化艺术基金会"。
奇幻小说迄今无严格的定义。台湾徐庆雯为"缪思奇幻馆"所写的开馆宣言中,这么述及:"我们需要想象力,不是教唆逃避现实,陷溺虚无,却是要鼓励转换视野,伸展心智,而奇幻故事独特的神秘本质,无限的幻想空间,正是想象力的源泉。"这段话曾被认为给"奇幻小说"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在我看来,奇幻小说的特点在于"奇",以神奇、奇异、奇怪、奇特的幻想,贯穿于小说之中。这种幻想,与科学无关。
科幻分为三大类型
一、抒情类科幻
抒情类科幻多具有散文特点。它不以题材见长,而是文笔优美,感情婉转愁怅为特点。雷•布雷德伯里是抒情类科幻的代表人物。他的许多作品,如、等等,都有怀旧倾向。而抒情风格则是这种倾向的文字外表。
詹姆斯•冈恩的,也是一篇典型的抒情科幻。新的冰川期来临,人类移民赤道附近,北方大部分地区无法居住。主人公里德留守在家乡,目睹着冰川一天天逼近。冰川中一具少女的尸体,成为他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全篇并没有什么离奇的情节。主要篇幅都用来描写里德的恋乡之情。
泰利•比森的,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描写了一个外星殖民者对地球的怀念。情节淡化到极点。姜云生甚至直接将它称为科幻散文,而不是科幻小说。
中国科幻作品里,抒情作品极少。可以举出的例子,是何海江、饶骏合作的《飞越海峡的鸽子》。
二、荒诞类科幻
荒诞手法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特点。这类作品以反逻辑的叙述方式,映照出现实社会本身的荒诞色彩。在科幻作品里,运用荒诞手法的很少。大部分科幻作品都有明晰的“自设逻辑”。并且要用逻辑性的语言来讲清它们。
詹姆斯•冈恩是运用荒诞手法的代表。他的、、等,时空错综复杂,变幻莫测。把这些小说与他传统叙述风格的科幻作品,比如、等放到一起,可以清楚地看到两者间的区别。
中国科幻作家中,韩松是使用荒诞手法的代表人物。他的几乎所有短篇都难以理清逻辑脉络,更多是刻画出一种杂乱、怪诞、莫名其妙的气氛。《逃出忧山》是荒诞科幻的代表作。其它如《末班地铁》、《赤色幻觉》、《超越现实》等等,也有浓厚的荒诞色彩。同时,韩松还创作了比较写实的科幻作品,如长篇《2066之西行漫记》,短篇《青春的跌宕》,把这两类作品放到一起比较便可以看出,作者对荒诞风格的追求是一种创作上的自觉。
三、幽默类科幻
赋予科幻小说以轻松、幽默的风格殊为不易。但也有一些不错的例子。冯尼格特便用短短的篇幅,轻松活泼地写下了《巴恩豪斯效应的报告》。对战争狂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星新一以微型科幻见长。在方寸之地打出漂亮的拳招,幽默笔法必不可少。郑渊洁的也是少见的幽默科幻。其风格近乎无厘头。王晋康作品风格偏重于厚实,大气。所以轻松滑稽的、便尤其显得突出。郑军的《虫飞蚁走也惊魂>,也是幽默科幻的代表。
科幻成现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些科学幻想正在变成现实,它们的神秘色彩也将逐渐被揭示。例如,1987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惊异大奇航》中,科学家把缩小到几纳米(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的人和飞船注射进人体血管,让这些超微小的“参观者”直接观看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组织和运行情况。纳米级的技术在当时只是一种科学幻想,但如今已出现在现实世界。纳米机器人(nanorobot)的研发成功,就是这一崭新技术的完美体现。有关专家预言:用不了多久,个头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纳米机器人将源源不断地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国科学家和未来学家周海中教授在1990年发表的《论机器人》一文中甚至预言:到21世纪中叶,纳米机器人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贰』 玄幻 奇幻 科幻 三者有什么区别
嘿嘿,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
玄幻一般是融入了古代神话传说等等,这个古代就并不一定局限在中国,也包括外国的,在这一定的基础上自己再加以创造,比如说幻兽之类的,我觉得最初应该也是从神兽那得到了启示,然后加以发展的
科幻没有什么最初的基础,靠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定不能从常规的角度去出发想象,需要突破性的思维,最好还要带上点高科技,现在的话,科幻故事的背景肯定不能放在远古或古代的,那肯定变成玄幻的了……
奇幻我觉得偏科幻一点,但没科幻天马行空,他需要带上一点奇幻匪夷所思的元素,给人以大吃一惊的感觉
嘿嘿,纯属我个人漏见,没啥科学性的,呵呵
『叁』 科幻世界详细介绍
[编辑本段]杂志简介
《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前身是《科学文艺》和《奇谈》,至今已有三十年的历史;有数据显示《科幻世界》发行量最少的一期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万;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最佳期刊奖”、“中国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并入选“中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双奖期刊”,曾承办过1991年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是中国科幻期刊中一面历久弥新的金牌。杨潇,阿来,秦莉曾先后任杂志社社长,其中阿来任社长期间曾以《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
《科幻世界》成功举办了’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以及07年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暨银河奖颁奖笔会,在国际科幻世界享有盛誉。《科幻世界》入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刊”,是中国期刊界一个响亮的品牌。在科幻小说之外,《科幻世界》亦设立有“科学”、“惊奇档案”、“跃迁层——揭示幻想如何向现实跃迁”、“幻闻”等栏目,皆由资深编辑执笔主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选择科学,与幻想同在。”这便是《科幻世界》风靡于大中学生、广大青年人和所有科幻爱好者中的真正原因。
《科幻世界》以发表科幻小说为主,一年一度的“银河奖”是中国科幻业界内代表中国科幻整体水平的最高奖项。国内知名科幻作家,皆在此受到全国科幻读者的瞩目。
除了《科幻世界》,科幻世界杂志社现在还办有《科幻世界·译文版》(单月科幻、双月奇幻)、《飞·奇幻世界》和《小牛顿》;另外曾办过《科幻世界画刊》、《科幻世界·幻想译文版》(现与科幻世界·译文版合并)、《惊奇档案》、《飞》等。并且不定期地推出《星云》,以刊登一些优秀原创中长篇科幻小说;目前,《星云》已经出版六本,分别为《星云》(天意)、《星云Ⅱ·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星云Ⅲ·基因战争》(基因战争、飞呀飞、回忆苏格拉底)、《星云Ⅳ·深瞳》(去死的漫漫旅途、无名氏、深瞳)、《星云Ⅴ格兰格尔5号》、《星云Ⅵ·掉线》(掉线)。
我们可以在科幻世界的官方网站(幻想在线www.sfw.com.cn)上看到许多幻想小说,以及科幻世界的十年数据库。
此外,科幻世界杂志社还与多家出版社策划了“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世界奇幻大师丛书”、“世界流行科幻丛书”、“游戏科幻小说”和“美国最佳科幻小说年选”等,为中外科幻文学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幻世界》杂志社介绍
成员
社长、总编:李昶
副社长:刘成树
副总编:姚海军
编辑部主任:杨枫
发行部主任:刘成树
文学编辑:刘维佳、李克勤、明先林、陈颖、迟卉、王魁宁、刘维唯、屈畅、姚雪
美术总监:张城钢
美术编辑:王莹莹 徐杰
编务:贺静
社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4段11号
《科幻世界》官方说明
科幻世界杂志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科幻出版机构,旗下拥有《科幻世界》、《飞·奇幻世界》、《科幻世界·译文版》和《小牛顿》四种深受中国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畅销期刊和幻想类图书项目。科幻世界系列期刊及图书拥有数量庞大的忠实读者,在中国幻想类期刊市场上,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的期刊市场上,稳定保持着9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科幻是高科技时代的专属文化语言,科幻类期刊、图书则是畅销书目上的重要部分。作为国内科幻业界的主力军,科幻世界杂志社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幻文化市场的培育,每年一度的中国科幻银河奖征文催生出大批优秀科幻作家和科幻佳作。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代表中国科幻业界成功主办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被WSF评为“WSF成立以来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会”。1997年,科幻世界杂志社遍邀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学家、宇航员参加’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其辉煌永载中国科幻史册。
随着《哈利·波特》、《魔戒》等境外奇幻文化对国内文学出版市场的冲击,科幻世界杂志社创办《飞·奇幻世界》,以此为阵地,擎起国内原创奇幻文学的旗帜;同时以《科幻世界·译文版》为窗口,向国内读者引荐国外幻想文学精品。科幻世界再一次站在了中国奇幻文学的前沿阵地上。
为了让国人的想象跟上时代,为了打造中国科幻图书品牌,科幻世界杂志社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强强合作,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中国科幻“视野工程”。“视野工程”的三大支柱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和“流行科幻丛书”,以专家的视角,广泛运用刊物、网站等专业媒体的宣传攻势,掀起了又一轮科幻热潮。2004年,“科幻大师丛书”更荣获了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国际合作出版促进委员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出版参考》杂志社等出版界权威组织颁发的2003年度引进版社科类优秀畅销图书奖。“科幻世界出品”已在国内科幻小说读者群中树立起了鲜明的品牌意识,“科幻世界杂志社编辑”便是科幻图书质量的品质保证,读者认购的风向标!~~
『肆』 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怎么会是内力呢,“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这些光柱里的粒子可都是喷射向宇宙的,你举的例子也不对,不是 向前行走的一个人用自己的手反方向推自己,而是一个人在宇宙中奋力向前扔出一把扳手,他自己会向后飘的。动量守恒
『伍』 有谁可以推荐几本有关人类起源,或宇宙起源的小说,宇宙是如何产生的,还有生命的诞生…小说,越多越好,
现代科学的论证很多都经不起推敲,给你推荐一本特别的,很有意思:三体
『陆』 好看的科幻小说
给你推荐《暗黑破坏神:蜘蛛之月》我上个月刚看完 暗黑破坏神的官方小说 主角是死灵法师扎尔和骷髅头洪巴特,写的非常好。奇幻小说中的极品,作者是写魔兽官方小说的那个。
『柒』 人类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论文、小说、科幻故事或调查报告)
http://www.oursci.org/lib/darwin/index.htm
『捌』 科学幻想小说起源于哪个国家
法国。儒勒·凡尔纳(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玖』 要科幻小说英文定义和由来以及科幻小说有关的知识,要英文的!英语版,最好有翻译~谢谢
The science fiction is defined as a form of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s intended to predict future of human world and inspire human imagination and novelty of scientists. The War of the Worlds (1898) is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by H. G. Wells. It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an unnamed narrator who travels through the suburbs of London as the Earth is invaded by Martians.It is the earliest story that details a conflict between mankind and an alien race.Jules-Verne may also be deemed as contributinga lot to this writing style.The great popularity of this writing style arose from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loration of unknown world .
科幻小说是当代文学的一种新形式,旨在预测人类的未来,激发人类想象和科学家的创造精神.1898年的"地球大战"是威尔斯创作的科幻小说,它描述了一位无名氏在伦敦郊区旅行期间偶遇火星来客的故事.这是最早的描述人类与外星物种爆发冲突的小说.儒勒.凡尔纳对科幻小说的盛行也贡献巨大.科幻小说的盛行源自于工业革命,因为正是这场革命提供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拾』 玄幻小说的起源和历史
一、中国古代幻想文学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玄幻小说属于幻想文学的一种。中国古代幻想文学最早的表现形式以神话为主。起初是口口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山海经》和西汉时的《淮南子》,诸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传说皆出于此。到了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以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接着沿袭其特点的是唐朝的传奇,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枕中记》、《柳毅传》及《古镜记》等。传奇之后,又有宋元说经话本。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神魔小说。神魔小说是在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神话、志怪、传奇的影响,汲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神魔小说是中国古代幻想文学发展的高潮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幻想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佳作甚多,计有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最出色的当然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2000年来神魔小说的最高峰,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曲折离奇,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 二、现当代幻想文学的发展概况 现当代幻想文学指1900年以后的中国幻想文学。其按内容可以划分为三类:科幻小说、魔幻小说和玄幻小说。这一说法最早由著名作家叶永烈提出,并得到了文学界的公认。 1、科幻小说的发展概况 幻想小说的第一类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又称科学小说,最早起源于西方。世界上第一篇科幻小说是英国作家玛莉·雪莱于1918年写的《科学怪人》。 科幻小说的真正发展始于凡尔纳和威尔斯。凡尔纳的代表作品是《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威尔斯的代表作品是《隐身人》、《时间机器》等。 现代中国科幻小说兴起于二十世纪初,以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和徐念慈的《新法螺先生谭》为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是科幻小说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其开创者是被誉为“新中国科幻之父”的郑文光。郑文光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飞向人马座》、《神翼》等。 郑文光之后最著名的科幻作家有叶永烈,其代表作有《小灵通漫游未来》系列。 还有香港著名作家倪匡,1963年他发表《钻石花》,开启了“科幻小说”新风潮。 2、魔幻小说的发展概况 幻想小说的第二类是魔幻小说。 魔幻小说主要盛行于西方,又称奇幻小说。一般认为,魔幻小说是以超自然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作品,这类故事多半发生在一个架空世界中,其主要标志是魔法、咒语的大量使用,代表作有《龙枪》和《魔戒》等 托尔金的作品《魔戒》系列,被誉为近代所有奇幻作品的鼻祖,震硕古今,影响深远。 近年来西方魔幻小说发展迅速,出现了以罗琳的《哈里波特》、路易斯的《纳尼亚魔法王国》为代表的一批佳作。 国内魔幻小说从模仿国外魔幻小说开始,经过几年的发展,涌现出一批较好的作品,如《风姿物语》、《我是大法师》、《狂神》、《佣兵天下》等。 叶永烈,《奇幻热、玄幻热与科幻文学》,2005年7月27日,《中华读书报》第14版。 韩松,《革命的前夜:2002年的中国科幻》,2002年12月,《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序》。 张学全、陈犁书,《玄幻小说走红,叶永烈有话要说》,2005年2月21日,《经济参考报》第1版。 朱学恒(台湾),《奇幻文学简介》,2002年5月25日,《龙枪编年史序》。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