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彼得潘是科幻小说吗

彼得潘是科幻小说吗

发布时间: 2022-02-04 14:06:04

① 彼得潘的完整故事是什么

链接:

提取码: a1uw
彼得潘,一个会飞的拒绝长大的顽皮男孩在永无岛与温迪以及她的弟弟们的所遭遇到的各种历险故事。彼得潘的剧作于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首演,由Nina Boucicault领衔主演。
1905年于百老汇上演,主演为Maude Adams。不久后由Marilyn Miller和Eva Le Gallienne参与演出的无声电影于1924年上映。此后这部剧作曾被改编为音乐剧,电视节目以及两部有声电影——其中1953年的电影是由迪士尼出品的标准长度的动画电影,另一部则是2003年的英国电影,以其华丽的场景及特效著称。彼得潘的舞台剧在英格兰是以其最初的形式每年上演。而美国上演的则是1954年的音乐剧版本,此版本因在电视上播出而流行。

② 《彼得潘》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一天晚上,彼得·潘来到小姑娘温蒂家,教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在空中飞,并把他们带到了虚无岛。他们一到岛上,历险就连连不断。他们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盗、美人鱼……由于海盗胡克的作祟,战争不断爆发,海岛无宁静之日。但尽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彼得•潘却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巧计搭救伙伴们。

彼得·潘,一个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出自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的笔下.

彼得·潘这个形象是永无尽止的游乐、永恒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象征。《彼得·潘》将荒诞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纺织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

(2)彼得潘是科幻小说吗扩展阅读

《彼得·潘》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该故事原本为舞台剧,作者将剧本小说化,于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原名《彼得·潘与温迪》(Peter Pan and Wendy)。

小说讲述一个会飞的淘气小男孩彼得·潘和他在永无岛的冒险故事,同他相伴的还有温蒂·达令(Wendy Darling)及她的两个弟弟、精灵婷科·贝尔(Tinker Bell,或译奇妙仙子)、迷失少年们(Lost Boys),以霍克船长(Captain Hook)为首的一群海盗是他们最大的威胁。

《彼得·潘》是一部幻想童话,故事主要发生的地点永无岛,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彼得·潘会飞,而且永远长不大,还有小仙女叮叮铃,这些都体现着这部童话的幻想性。当然这部童话也有真实的人,比如说温迪和她弟弟们,而温迪们是被彼得·潘描述的永无岛吸引。

而温迪是主动要求彼得·潘带他们进人永无岛的。就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教会他们飞翔,带他们去一个充满冒险的地方。温迪、约翰和米高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而且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岛—永无岛。

温迪有些关于成长的困惑,在永无岛上经历各种冒险的同时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友情和亲情,渐渐明白成长的意义。当然还有不愿长大的彼得·潘,虽然彼得最后没有长大,但是在经历了和温迪的种种冒险之后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其实已经有所成长。

但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不是一个孩子时,你就会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躯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

每一个孩提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小说体现了成长的无奈和一种人生的必然。

③ 《彼得潘》的结局是什么这个有第二部么

如果你问的是真人版电影,结局是温迪回了家,而彼得留在梦幻岛,他最终忘掉了温迪,两个人没有再见过面;应该没有第二部了,都隔了这么多年了。不过好莱坞会再重拍这个故事也说不定。
动画版结局大同小异,不过好像有个第二部,是迪士尼自己续编的,没什么意思。
最后说一声,《彼得潘》小说的结局跟电影里的不一样的哦,个人更喜欢原书的结局,建议去买这本书看看吧~
希望能帮到你~

④ 《彼得潘》

这是一个与成长有关的童话。

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不是一个孩子时,你就会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躯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
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每一个孩提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小说体现了成长的无奈和一种人生的必然。

“这是最好的结局吧,就象温蒂自己认为的。毕竟,作者还是留下了新的希望,温蒂的孩子们继续跟着彼得潘飞到永无乡去,尽管一个个孩子总要长大,孩子的梦想却世世代代,传承不息。
也好吧。早已长大的我们也只能这样相信。虽然还是忍不住有些惆怅。”

——————
“邪恶的海盗船长胡克对他说,你可爱的温蒂最终还是会离开你,他从天空坠落,无力抵抗,此时他的心中充满忧伤。彼得潘的形象仿佛是代表了人们心中的理想想法:如果可以的话,永远都不要长大。因为成人的世界有太多纷扰,意味着要失去换来成长。”
——
我个人认为胡克船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实社会,他有着残酷而现实的灵魂。而这些和彼得潘所认为的一切都是矛盾的,所以他才会想要去对抗他。所以无论是胡克船长还是文中的任何一处,无不在描述着童年的美好,还有成长和现实的冲突。这种冲突我们无法去避免,只能无奈地去接受,所以我们还能感受到书中那种快乐里淡淡的惆怅。
————
说胡克的真实身份并不是说他在小说外现实中的身份,而是他在小说中的真实身份。可能在他成为海盗前,他是一所有着所谓良好风气,并且极其著名的学校的学生。作者通过描写胡克的行为,来突出在他少年时所受的教育风气。作者把这种风气以胡克船长这样反面的人物表现出来,确实有否定作者当时所在年代教育形式的意思。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校,社会,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胡克船长也曾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但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被现实(如学校,社会)逐渐改造成了一个这样的人,可以说,这也是从侧面突出了成长的悲哀。所以,无论是作者怎样写,他还是离不开他想要表达的主题的,一切都是关于成长。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巴里的成名作,主要叙述了温迪和彼得·潘等几个小孩在梦幻岛的奇遇,故事创造了一个让孩子们十分憧憬的童话世界——永无岛,岛上无忧无虑的仙女、美人鱼、丢失的孩子们以及那个用蘑菇当烟囱的“地下之家”,对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最纯朴、最天然的境界,而主角彼得·潘那种“永远不想长大”的思想与行为更是淋漓尽致地呼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彼得·潘来自孩子们想象中的国度“永无国”,他具有所有小男孩共有的心思和特点:害怕上学,拒绝长大,热衷冒险,行侠仗义,纯洁无邪,勇敢无畏。一天夜里他飞进达林家三个孩子的卧室,把温迪、约翰和迈克尔带到了“永无国”。“永无国”里居住着孩子们心目中所有有趣的、刺激的、神秘的人物:印第安人、海盗、美人鱼、鳄鱼……彼得·潘和凶狠狡诈的海盗头子胡克船长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孩子们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而又冒险刺激的生活。一天,孩子们被胡克船长抓走了,他要让他们走跳板淹死……
回到家中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所有发生过的这一切都逐渐被淡忘了,他们甚至不再相信这些都是真的。不过这一切并没有结束。许多年以后,温迪也成为了一个母亲,一个春天的夜晚,那个长着一口乳牙的小男孩又飞回来了……
《彼得·潘》原为一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首演。一百年以来,《彼得·潘》在各国舞台上反复上演,多次被拍为电影,并被译成各种文字。
“彼得·潘”——这个不肯长大的男孩,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

⑤ 彼得潘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图书

集精灵世界、冒险、幻想、友情、童年于一体的经典外国故事

至于适合不适合中国人看?还是算了吧。

玩玩游戏还行,就像我们当年看小鬼当家一样,现实中的盗匪根本不可能那么低能。

有一个同名游戏,是80后童年的回忆,非常好玩,现在看来也是不错的横板过关游戏。

图书内涵很深刻读起来很刺激,但我也认为是文学家们过度解读。以下内容抄于网络:

作品主题
《彼得·潘》是一部幻想童话,故事主要发生的地点永无岛,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彼得·潘会飞,而且永远长不大,还有小仙女叮叮铃,这些都体现着这部童话的幻想性。当然这部童话也有真实的人,比如说温迪和她弟弟们,而温迪们是被彼得·潘描述的永无岛吸引。而温迪是主动要求彼得·潘带他们进人永无岛的。就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教会他们飞翔,带他们去一个充满冒险的地方。温迪、约翰和米高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而且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岛—水无岛。温迪有些关于成长的困惑,在永无岛上经历各种冒险的同时渐渐明白什么是爱情、友情和亲情,渐渐明白成长的意义。当然还有不愿长大的彼得·潘,虽然彼得最后没有长大,但是在经历了和温迪的种种冒险之后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其实已经有所成长。
但人永远拒绝不了长大。当你不是一个孩子时,你就会失去了你的想象力,你的身躯会变得日益沉重,一些美好单纯的东西会渐渐被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每一个孩提时拥抱过童话的人心底都曾存在过一个彼得·潘,可是他最终会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从你的心中淡去,小说体现了成长的无奈和一种人生的必然。[6]
《彼得·潘》这部作品事实上是成人怀恋美好童年的一个神话。一方面,它用生动、明快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至真至纯的儿童世界,让人看到了处于人生源头的童年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作者又满怀遗憾和无奈地暗示: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堕落的成人世界。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掉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和人性被扭曲的过程。而彼得·潘的存在,说明人类有着周而复始、永存不灭的童年和童心,这份童心让人们心旷神怡、遐思无限,忘却成人世界的喧嚣浮华,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慰藉。[5]

艺术特色
《彼得·潘》是一部水平很高的“意象小说”,其中铺满了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的意象,初看似觉不可能发生,细想想却都有它的心理依据。成人在审美过程中,更侧重于这些意象的“意”,由此带来无穷的回味和思索;儿童则专注于意象的“象”,他们用不到“意”的点拨和暗示,他们的心灵与作品中的奇妙形象是息息相通的。在审美中,儿童们的“激情的宣泄”与“心灵的补偿”,在性质上与读《爱丽丝梦游仙境》时相似,在程度上则要强烈得多了。因为这部作品毕竟带有了更多的现代感。[1]
小孩子们的学飞。孩子很容易飞起来,只要彼得降临后,稍一指点就行了。他们先在家里团团转地学飞,不久就能飞出窗去,飞越大海和蓝天,谁也不能阻挡他们了。不仅达林先生家的三个孩子如此,据说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温迪长大以后,温迪的女儿珍妮果然一遇到彼得·潘,很快就学会了飞翔。
作品中大部分故事所发生的所在地——梦幻岛。这是一个神秘的环境,是孩子们幻想成真的地方,就像当年卡洛尔笔下的“奇境”一样。对于岛上的一切,作者都是写得一本正经,言之凿凿,好像真的在发生一样;但这种一本正经又带着明显的儿童心态和口吻,因此就特别耐人寻味。[1]

⑥ 彼得潘作者是谁啊

《彼得·潘》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1860年——1937年)创作的文学作品,该故事原本为舞台剧,作者将剧本小说化于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原名《彼得·潘与温迪》(Peter Pan and Wendy)。
内容简介:
《彼得·潘》的情节十分有趣,写的是达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经受不住由空中飞来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诱惑,很快也学会了飞行,趁父母不在,连夜飞出窗去,飞向奇异的“梦幻岛”。这岛上既有凶猛的野兽,又有原始部落中的“红人”,还有可怕的海盗,当然还有仙女和美人鱼,总之,经常出现在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一切,这里都有;因此也就有与猛兽搏斗的打猎,有红人与海盗之间或孩子们与海盗之间的真正的战争。孩子们脱离了成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领下,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尽情玩耍,也历经了各种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在他们看来,没有妈妈照样可以过得很愉快。只有当妈妈的才认为,孩子离开了妈妈便不能生活。”可是后来,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尤其是其中的大姐姐温迪,开始想妈妈了,在她的动员下,孩子们告别了给他们带来过无限欢乐的“梦幻岛”,飞回了家中。后来他们都长成了大人。只有彼得·潘永不长大,也永不回家,他老在外面飞来飞去,把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带离家庭,让他们到“梦幻岛”上去享受自由自在的童年欢乐。作品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只要孩子们是欢乐的、天真的、无忧无虑的,他们就可以飞向梦幻岛去。”

⑦ 彼得潘是什么

彼得·潘,一个满口珍珠般的乳牙,穿一身用树叶和树浆做的衣服,不愿长大也永远不会长大的可爱的小男孩。出自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的笔下,《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的主人翁。后又被改编搬上电影银幕——迪士尼电影《小飞侠》,哈根执导的真人版《彼得·潘》。

根据日本富士电视台系列的节目“轶事泉水 ~好棒的冷知识~”里说明,彼得潘不为人知的秘密,据节目人员他们找到贝瑞博物馆里的一位叫比尔·达令(Bill Darling)的人解释道,贝瑞在他初版的小说里写着。

原文:“When they seem to be growing up,which is against the rules. And Peter was killing them off vindictively as fast as possible。”(当孩子们长大了,那就违反了永无岛的规则,彼得会以最为恶毒的报复心态,快速的杀了那些长大的孩子们。)

(7)彼得潘是科幻小说吗扩展阅读:

彼得·潘这个形象是永无尽止的游乐、永恒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象征。《彼得·潘》将荒诞幻想、仙人故事、惊险情节,运用性格刻画、心理描写、讽刺和幽默等手段纺织在一个小小的故事里。它既像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马戏,又像一首狂想曲,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

彼得·潘给小姑娘温迪和她的两个弟弟迈克尔和约翰身上撒了仙粉,于是他们一起飞到梦幻岛上。历险故事连连不断(美人鱼的礁湖等),“永没有枯燥乏味的时候”。

彼得·潘和同他一道飞到梦幻岛上的孩子们,在那里遇见了上述童话人物。由于终年海盗诡计多端、处处作祟,海岛无宁静之。尽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勇敢的彼得·潘还是想出妙计搭救了伙伴们。

彼得·潘和小姑娘温迪分别时,答应每年春暖花开之时来看望她。后来温迪长大出嫁了,彼得·潘又与温迪的女儿玩,又把温迪的女儿带到那个奇妙无比的梦幻岛上,温迪的女儿长大出嫁后,又把温迪的外孙女找去作伴。

⑧ 彼得潘的作者简介

彼得·潘(Peter Pan)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里笔下的虚构人物。詹姆斯·马修·巴利爵士,第一代从男爵,OM(英语:Sir James Matthew Barrie, 1st Baronet,1860年5月9日-1937年6月19日)。

詹姆斯·马修·巴里是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彼得潘》的作者,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曾担任过记者;1895年移居伦敦,开始创作散文、小说及剧本。

巴里出生于苏格兰奇里梅的一个保守的加尔文派家庭。其父是大卫·巴里是一名纺织工,其母名叫玛格丽特(Margaret Ogilvy)。夫妇两人共有十个孩子,詹姆斯·巴里是老九。他个子不高,按其1934年护照,其身高为161厘米。

(8)彼得潘是科幻小说吗扩展阅读:

他对剧本写作也有兴趣,曾和亨利·布里尔顿·马里奥特·沃特森为英格兰诗人理查德·萨维奇写过传记,但这个剧本并不成功,仅演出过一次。不久之后,他在1891年写就了《易卜生的幽灵》(Ibsen's Ghost)。

他写作的第三个剧本《Walker, London》(1892)使他得以结识女演员玛丽·安塞尔(Mary Ansell)。他爱上了这位年轻的女演员,并向她求婚。二人在1894年7月9日结婚。

他给玛丽买过一只小圣伯纳犬,后来还把它写进了《小白鸟》里面。而“安塞尔”这个姓也曾多次出现在他的小说中。

彼得潘这个角色最早出现于1902年出版的《小白鸟》中。他的名作《彼得潘:不会长大的男孩》则在1904年12月28日首演。1911年他把彼得潘的故事写成小说,即《彼得潘与温蒂》。

⑨ 彼得潘小说概括

这是一个小女孩的冒险故事,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孩温迪(雷切尔·霍伍德饰),生活在一个不富裕的家庭里。父亲达林先生(詹森·艾萨克饰)是银行职员,母亲达林太太(奥莉维亚·威廉姆斯饰)则是附近最美丽的淑女。她平日十分喜爱和弟弟约翰、迈克尔玩海盗游戏,也喜欢跟他们讲故事。
一天,温迪的姨母告诉她,她将会长大,嫁人。温迪对此感到很不习惯,非常迷茫。
就在一个黑暗的夜晚,一个会飞的男孩彼得·潘(杰里米·森普特饰),飞到了他们的窗前,说要教会他们飞翔,带他们去一个充满冒险的地方。温迪、约翰和迈克尔都高兴极了,于是,他们很快就跟着彼得·潘学会了飞,而且飞到了一个美丽的海岛——永无岛。
原来,彼得·潘是永无岛上永远也长不大的调皮小孩,他和小仙子丁克铃,以及一群迷失的小男孩一起生活在这个岛上,但他们都很喜欢听故事,于是就请来了温迪这个擅长讲故事的女孩来为他们讲故事。
飞到永无岛,温迪立刻被这个美丽而神秘的海岛吸引住了,这里有茂密的丛林、高大的树木,还有野蛮的印第安人,以及横行附近海面的坏蛋海盗。不巧,他们被彼得的死敌海盗铁钩船长(詹森·艾萨克饰)发现,为躲避攻击,温迪三人不幸从空中掉下。彼得吩咐丁克铃带着男孩们去找温迪自己则去对付铁钩船长。无奈,善妒的丁克铃向男孩们撒了谎,使温迪陷入危险。幸好射来的箭被温迪的项链挡下。男孩们带着温迪她们找到了六、七个隐蔽的树洞,这就是他们在永无岛上的秘密基地,平时他们在海岛的深处探险,晚上累了就回到树洞休息游戏。
另一方面,约翰和迈克尔巧遇印第安部落的公主,为了救她,被铁钩船长捕获。为了营救他们,以及打倒死敌铁钩船长,彼得和温迪与他展开了一场激战……

热点内容
好看的言情小说排行 发布:2025-05-11 04:52:14 浏览:489
哪个小说网站适合言情新手 发布:2025-05-11 04:24:53 浏览:429
腹黑邪王狂宠妃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5-11 03:58:34 浏览:515
红尘烟雨渍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11 03:51:10 浏览:99
至尊邪天小说免费全文阅读 发布:2025-05-11 03:45:36 浏览:42
将军废后一度君华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5-11 03:04:31 浏览:711
都市青春男主逆袭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1 01:45:49 浏览:130
三国gl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5-11 01:33:36 浏览:255
被女人蹂躏小说阅读 发布:2025-05-11 01:04:41 浏览:152
穿越五百年前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11 00:44:33 浏览: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