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纳科幻小说关于登月
① 凡尔纳的哪些预言实现了
1874年,儒勒·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预言,水将成为未来人类的能源,水会变成未来的“煤”。百多年后,日本科学家朝实现这个预言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用一种名为二氧化钛的物质和几缕阳光,首次将水分离成氢和氧。
氢是一种优质而清洁的能源,获取氢有很多方法,但使用阳光和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方式,这种方式效率高、无污染,它使人们对未来能源和环境的前景充满信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预言了20世纪宇航科技的诸多成就,只不过他的这些预言是以科幻小说来表达的。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从小对航海有浓厚兴趣,系统地研读过数理化专著,1865年发表的《从地球到月球》,及1870年发表的续集《环绕月球》,这两本小说几乎是现代“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预演。
《从地球到月球》及它的续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巴尔的摩城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提议向月球发射一颗炮弹。法国探险家米歇尔·阿当建议造一颗名为“哥伦比亚”的空心炮弹,并乘坐它到月球去。巴比康、米歇尔和尼丘尔船长在炮弹里装了温度计、气压表、月理图和枪支弹药,又随身带上两只狗和几只鸡,乘坐由270米长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出发,但在途中遇到流星而偏离轨道,在离月球4500千米处绕月飞行。三位探险家利用绕月飞行的机会,仔细观测了月球的面貌,最后因炮弹速度越来越快而脱离了月球的引力范围,从而进入了地球的引力圈,终于溅落在太平洋。三位月球探险家被美国军舰救起受到美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1877年,凡尔纳又发表了一篇星际旅行小说《太阳系历险记》。在凡尔纳笔下,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带到彗星上,从此开始了太阳系的漫游。在上尉塞尔瓦达克带领下,战胜了重重困难,途经了土星、木星等天体,终于在两年后趁彗星与地球再相遇的机会,重返地球。经过近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主人公飞向月球的出发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远。
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的50年,凡尔纳就“发明”了直升飞机
② 月球的科幻小说有什么
看看下面这个吧.不是科幻,胜是科幻!
一、未有定论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关月球起源的说法有三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
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
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为宇宙中
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原
本多数科学家相信第一种说法,也有少数相信第二种说法,可是自从太
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经化验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
同。地球是铁多硅少,月球是铁少硅多;地球钛矿很少,月球却很
多, 因此证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种说法站不住脚了。
同样的原因,也使得第一个假说动摇了,因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
亿年前经过相同过程形成的,那么成分应该一样才对,为何差异会那么
大呢?所以,科学家只好也放弃第一种说法。只剩第三种说法了,可是
如果是其它地方飞来的星体,飞进太阳系后,太阳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
多倍,照理讲月球应该受到太阳的引力而飞向太阳,不是受到球的引力而
留在地球上空的。这三种「正统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没有一项能
解答所有疑问,也没有一项经得起严格的质问。事实上,时至今日,
「月球来自何处」,仍是天文学未定之论。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
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离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
眼来批评的。
---------------------------------------------------------------------------------------------------------------
二、日、月、地球间的奇妙:
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让大家用心想一想。
月球离地球,平 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
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
395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
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
诉我们什么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 离地球有395倍
远,那么,由于距离抵销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
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 !这个现象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
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体?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
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 ,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着名科学家
埃尔西莫夫曾说过:
「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哪里。」他又说:
「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
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
难道只是巧合吗?有些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科学家谢顿(Willian R.Shelton)
在《羸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每小时18,000哩
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
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
高度才行。」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那么, 为何如此?
---------------------------------------------------------------------------------------------------------------
三、做为卫星它太大了:
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
大得「不自然」的卫星 — 月球,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卫星,月球的体积
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来看看下列数据:
地球直径12,756公里,卫星月球直径
3,467公里,是地球的27%。火星直径6,787 公里,有二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
,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
里,是木星的3.5%。
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
土星的3.75%。看一看,其它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百分
之五,但是我们 月球却大到百分之二十七,这样比较之后,是不是
发现月球实在「大得不自然」了。这个资料,又在告诉我们,月球的确不寻常。
---------------------------------------------------------------------------------------------------------------
四、陨石坑都太浅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陨石和彗星撞击形成的。地球
上也有些陨石坑,科学家计算出来,若是一颗直陉10哩的陨石,以
每秒三万哩的速度(等于100万吨黄色炸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
它所穿透的深度应该是直径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是如此
,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陨石坑竟然都「很浅」,以月球
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径 有186哩
宽!直径186哩,深度最少应该有700哩,但是事实上加格林坑的
深度只是直径的2%而已,这是科学上的不可能。为什么如此?大
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也不去解释,因为心里清楚,一解释就会
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识。因为,只能用月球表面约四哩深处下有
一层,很坚硬的物质结构,无法让陨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
陨石坑都很浅。那么,那一层很硬的物质结构是什么?
---------------------------------------------------------------------------------------------------------------
五、不可能存在的金属:
月球陨石坑有极多的熔岩,这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些熔岩含有大量
的地球上极稀有的金属元素,如钛、铬、钇等等,这些金属都很坚
硬、耐高温、抗腐蚀。科学家估计,要熔化这些金属元素,至少得
在2、3千度以上的高温,可是月球是太空中一颗「死寂的冷星球」,
起码30亿年以来就没有火山活动,因此月球上如何产生如此多需要
高温的金属元素呢?而且,科学家分析宇航员带回来的380公斤月球
土壤样品后,发现竟含有纯铁和纯钛,这又是自然界的不可能,因为
自然界不会有纯铁矿。这些无法解释的事实表示了什么?表示这些
金属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提炼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是谁在
什么时候提炼这些金属的?
---------------------------------------------------------------------------------------------------------------
六、地球上看不到的那面:
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对着地球,它 背面直到宇宙飞船上去拍照后,
人类才能窥视容颜。以前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背面应和正面差不多,
也有很多陨石坑和熔岩海。但是,宇宙飞船照片却显示大为不同,
月球背面竟然相当崎岖不平,绝大多数是小陨石坑和山脉,只有
很少的熔岩海。
此种差异性,科学家无法想出解答,照理论言,月球是太空中自然
星体,不管那一面受到太空中的陨石撞击的概率应该相同,怎会有
内外之分呢?月球为何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科学家 说法是说
它以每小时16.56公里的速度自转,另一方面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
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一面
向着地球。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都没有这种情形,为何月球
「正好」如此,这又是一种巧合中的巧合吗?难道除了巧合之外,
不能找一些其它的解释吗?
---------------------------------------------------------------------------------------------------------------
七、数百年来的怪异现象:
月球曾发生过不少无解的现象,数百年来的天文学家不知已看过
多少次了。一六七一年,三百多年前的科学家卡西尼就曾发现月球上
出现一片云。一七八六年四月,现代天文学之父威廉赫塞尔发现月球
表面似乎有火山爆发,但是科学家认为月球在过去三十亿年来已没有
火山活动了,那么这些「火山」是什么?一八四三年曾绘制数百张月球
地图的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史谷脱,发现原来约有10公里宽的利尼坑
正在逐渐变小,如今,利尼坑只是一个小点,周围全是白色沈积物,
科学家不知原因为何?一八八二年四月廿四日,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
「亚里斯多德区」出现不明移动物体。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九日,月面
「达埃文墙」出现三个明亮光点。一九五四年七月六日晚上,美国明尼
苏达州天文台台长和其助手,观察到皮克洛米尼坑里面,出现一道黑线,
过不久就消失了。一九五五年九月八日,「泰洛斯坑」边缘出现二次闪光 。
一九五六年九月廿九日,日本明治大学的丰田博土观察到数个黑色物体,
似乎排列成DYAX和JWA字形。一九六六年二月四日,前苏联无人探测船
月神九号登陆「雨海」后,拍到二排塔状结构物,矩离相等,依凡桑
德生博士说:「它们能形成很强的日光反射,很像跑道旁的记号。」
伊凡诺夫博士从其阴影长度估计,大约有15层楼高,他说:「附近没有
任何高地能使这些岩石滚落到现在位置,并且成几何形式排列。」另外,
月神九号也在「风暴海」边缘拍到一个神秘洞穴,月球专家威金斯博士
因为自己也曾在卡西尼A坑发现一个巨大洞穴,因此他相信这些圆洞是
通往月球内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廿日,美国轨道二号探测船在距「宁静
海」46公里的高空上,拍到数个金字塔形结构物,科学家估计高度在15至25公尺
高,也是以几何形式排列,而且颜色比周围岩石和土壤要淡,显然
不是自然物。一九六七年九月十一日,天文学家组成的蒙特利尔小组发现
「宁静海」出现「四周呈紫色的黑云」。这些奇异现象,不是一般的外行 人
发现,全是天文学家和太空探测器的报告,意味着:月球上有人类未知的神秘!
---------------------------------------------------------------------------------------------------------------
八、月面上的不明飞行物:
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廿四日,太阳神八号宇宙飞船在调查将来的登陆地点时,
遇到一个巨大、约l0平方英里的大不明飞行体,但在绕行第二圈时,就没有再
看到此物。它是什么?没人知晓。太阳神十号宇宙飞船也在离月面上空五
万尺的地方,突然有一个不明物体飞升,接近他们,这次遭遇拍下了
纪录片。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九日,太阳神十一号宇宙飞船载着三位宇航员
奔向月球,他们将成为第一批踏上月球的地球人,但是在奔月途中,
宇航员看到前方有个不寻常物体,起初以为是农神四号火箭推进器,
便呼叫太空中心确认一下,谁知太空中心告诉他们,农神四号推进
器距他们有六千英里远。宇航员用双筒望远镜看,那个物体呈L状,
阿姆斯特朗说:「像个打开的手提箱。」再用六分仪去看,像个圆筒
状。另一位宇航员埃德林说:「我们也看到数个小物体掠过,当时
有点振动,然后,又看到这较亮的物体掠过」。七月廿一日,当
埃德林进入登月舱做最后系统检查时,突然出现二个不明飞行体,其中
一个较大且亮,速度极快,从前方平行飞过后就消失,数秒钟后又
出现,此时两个物体中间射出光束互相连接,又突然分开,以极快
速度上升消失。在宇航员要正式降落月球时,控制台呼叫:「哪里
是什么?任务控制台呼叫太阳神十一号。」太阳神十一号竟如此
回答:「这些宝贝好巨大,先生KK很多KK噢,天呀!你无法相信,
我告诉你,哪里有其它的宇宙飞船在哪里,KK在远处的环形坑边缘,
排列着,KK他们在月球上注视着我们KK。」前苏联科学家阿查查
博士说:「根据我们截获的电讯显示,在宇宙飞船一登陆时,与不明飞行体
接触之事马上被报告出来。」一九六九年十一月廿日,太阳神十二号
宇航员康拉德和比安登月球,发现不明飞行体。一九七一年八月太阳神十五
号,一九七二年四月太阳神十六号,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太阳神十七号,
KK等等的宇航员也都在登陆月球时 见过不明飞行体。科学家盖利曾说过:
「几乎所有宇航员都曾见过不明飞行物体。」第六位登月的宇航员
埃德华说:「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来自何处?」第九位登月的
宇航员约翰杨格说:「如果你不信,就好像不相信一件确定的事。」
一九七九年,美国太空总署前任通讯部主任莫里士 查特连表示「与
不明飞行体相遇」在总署里是一平常事,并说:「所有宇宙飞船都曾在一定距离
或极近距离内被不明飞行体跟踪过,每当一发生,宇航员便和任务中心通话。」
数年后,阿姆斯特朗透露一些内容:「它真是不可思议KK,我们都被
警示过,在月球上曾有城市或太空站,是不容置疑的,KK我只能说,
他们的宇宙飞船比我们的还优异,它们真的很大KK。」
数以千计的月球神秘现象,如神秘闪光、白云、黑云、结构物、不明飞行体等,
全都是天文学家和科学家共睹的事实,这些现象一直未有合理解释,
到底是什么呢?
---------------------------------------------------------------------------------------------------------------
九、空心的宇宙飞船月球:
一九七0年,俄国科学家柴巴可夫(Alexander Scherbakov)和米凯威新 (MihKai
Vasin)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宇宙飞船月球」理论,来解释月球
起源。他们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颗经过某种
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宇宙飞船,其内部载有许多该
文明的资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
发现,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内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当然这个说法
被科学界嗤之以鼻,因为科学界还没有找到高等智慧的外星人。但是,
不容否认的,确是有许多资料显示月球应该是「空心」的。最令科学家
不解的是,登月宇航员放置在月球表面的不少仪器,其中有「月震仪」,
专用来测量月球的地壳震动状况,结果,发现震波只是从震央向月球
表层四周扩散出去,而没有向月球内部扩散的波,这个事实显示月球
内部是空心的,只有一层月壳而已!因为,若是实心的月球,震波也
应该朝内部扩散才对,怎么只在月表扩散呢?
---------------------------------------------------------------------------------------------------------------
十、结构新月球:
现在,我们可以来重新结构月球理论了:月球是空心的,月壳分为
两层,外壳是岩石及矿物层,像是自然的星体,由于陨石撞击月球后,
只能穿透这一层,已知陨石坑的深度都不深,最深只有四哩,所以此层
厚度最多五哩。月球内壳是坚硬的人造金属层,厚度不知道,也许只有
十哩,成分含有铁、钛、铬等,能耐高温、高压、腐蚀,是一种地球
人未知的合金。因为宇航员安装在月球,表面的月震仪显示震波只在
月表传递,而不深入内部,可见月球的确只有这两层月壳。既然如此,
月球就不是自然界的,它是人造的,造它的「人」经过精细计算,将
月球从他们的星系迎到太阳系来,摆在现在的位置,使地面上的人能
在夜间看到它,而且和太阳一样大。所以,月球起源的三种理论都不
对。「造月的人」让月球永远以一面向着地球,因为这一面有不少控制
地球的设备。他们自己住在月球背面的内部,因为月球表面日夜
温差太大,中午最热是摄氏127度,夜间最泠是零下l83度,不适合
居住,所以都住在内部。他们巳发展出飞碟,经常飞出外面做些研究
或修护仪器,并注意地球人的动静,有时被地球宇航员看到,有时被
地面上的望远镜观测到。「造月的人」是那一种外星人?他们来此有
多久了?我们目前都还不知道。也许不久,地球人就能知道月球的
真相了。我用科学无法解释的实际月球现象,来重新结构月球的理论,
「圆满的」将月球之谜KK解答,有谁能说这样做是「不科学」呢?
③ 凡尔纳科幻小说和他的人生观
(1)凡尔纳小说的丰富科学性 凡尔纳生活的时代,既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科学知识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他的作品表达了人们对摆脱手工式小生产、实现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渴望,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与时代脚步紧紧吻合在一起。 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和探险小说里,包含有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并且这些知识不是枯燥的、刻板的陈述而是和探险、旅行、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比如《地心游记》是一部完全假想的科学幻想小说,其中认为通过火山口可以进入地球内部,而且地球深处又有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生活着,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作者却以丰富的地层学和地质学知识吧我们带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八十天环游世界》和《气球上的五星期》则以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丰富地理知识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知识,在儒勒·凡尔纳的作品里,已经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情节的有血有肉的组成部分。同样,凡尔纳笔下的主角们也是这样一些在世界各个地方探险的掌握丰富科学知识的人物。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读凡尔纳的小说,仿佛是和他一起历险:从荒蛮奇特的非洲大沙漠到冷酷险恶的极地冰原,从幽邃神秘的地下迷宫到凄凉恐怖的大海孤岛,一切都形同身受,如在眼前。竟有探险家曾认为他的《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是一部“最出色的航海日志”,而他在《气球上的五星期》中关于尼罗河源头的精确描述也让一些学者迷惑不解,因为当这部小说发表的时候,欧洲的学者们才刚完成对这个地区的考察。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绝大部分关于自然环境的描述都来自于他的想象能力,但却把每个细节都描写得细致入微、清晰可见。 (2)凡尔纳小说的惊人预见性 凡尔纳的作品不仅以流畅清新的文笔、波澜起伏的情节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更可贵的是,他那非凡的想象力,浪漫又符合科学的幻想,使读者如痴如醉,跨过时代的门槛,提前迈进了未来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说,凡尔纳预言了二十世纪宇航科技的诸多成就,只不过他的这些预言是以科幻小说来表达的。凡尔纳在自己的小说中大胆并科学地预测了许多后来完全实现了的东西,比如直升机、潜水艇、人类进入太空、中国的崛起、电子广告、霓虹灯、电子计算机等等。《从地球到月球》这部作品中的很多数据,包括发射地点(佛罗里达卡纳维拉尔角)、飞行时间、登月人数都与后来的美国阿波罗计划完全一样。 凡尔纳的一本最有预见性、但读过的人最少的小说是《一个美国记者在公元2890年的日记》。书中的纽约名叫环球城,公路两边都是一千英尺高的摩天大楼,气候由人工控制,庄稼可在北极生长,广告放映在云端上;书中主人公编的《地球先驱报》,拥有八千万读者;记者将新闻从木星、火星、金星上转播回来,人们坐在自己家中就可看到各地发生的大事。这些与今天的现实简直一模一样。然而,这是凡尔纳在一百年前所描绘的情景。正如法国著名的利奥台元帅所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3)凡尔纳小说的深远影响 儒勒·凡尔纳的书无疑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百多年来,风靡了全世界。凡尔纳为世界各地的读者塑造了一群科学勇士和先驱者形象的同时,他自己也当之无愧地被看作是科幻小说的先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许多科学家都坦言,自己是受到了凡尔纳的启迪,才走上科学探索之路的。 海军少将伯德在飞越北极后回来说,凡尔纳是他的领路人;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是“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气球及深海探险家皮卡德、无线电的发明者马克尼和其他一些人,都一致认为凡尔纳是启发他们发明的人;爱因斯坦和星际航行技术的奠基者齐奥尔科夫斯基,都曾经生动地论述过,他们正是在儒勒·凡尔纳小说的引导下,走上科学创造道路的;航海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无线电发明者之一的马可尼,在谈到他们的创造发明时,也都说是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小说中受到了启发。 (4)凡尔纳小说的人文魅力 凡尔纳创作思想的直接渊源,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思想和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因此,科学与民主之不可分,是凡尔纳作品的一个十分鲜明的特色。 凡尔纳的创作所反映的时代离开我们已经有一百年了,他所描述的科学也已经过时。拿潜艇来说,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比起今天的核潜艇来,几乎是小孩的玩具:八十天环游地球在一百年前应视为壮举,如今却已经显得十分落伍了;《气球上的五星期》所描写的非洲大陆的景象,也和今天正在发展的非洲大不一样了。但是,科学上的过时,并没有使他的作品有所逊色。这足以说明,儒勒·凡尔纳的作品,虽然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但他并不是单纯以科学知识取胜的,他的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还在于作品中深刻的人文思想,以及与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民主主义精神。正如1884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接见凡尔纳时所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并且,凡尔纳的小说生动幽默,妙语横生,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凡尔纳逝世时,人们对他作了恰如其分的评价:“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神奇预言
儒勒·凡尔纳在1863年写了一部小说:《20世纪的巴黎》(Paris in the 20th Century)。这部小说被尘封并且遗忘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直到凡尔纳的重孙发现了它,并且在1994年首次出版。在书中,凡尔纳预言了巴黎在1960年可能会呈现的面貌。他的小说中充斥着在19世纪看来显然不可思议的科技,包括传真机、一个世界性的通讯网络、玻璃建造的摩天大楼、燃气动力汽车和高速高架火车。
④ 凡尔纳的所有科幻小说都有一个总名《在以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哪里
⑤ 凡尔纳的小说中预言了20世纪的科技,有哪些已经实现了,有哪些未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凡尔纳在19世纪预言了20世纪的诸多科技成就。
①凡尔纳在其科幻小说《神秘岛》中预言,水将成为人类的未来能源,成为未来的“煤”。百多年后,日本科学家用一种名为二氧化钛的物质和几缕阳光,首次将水分离成氢和氧。
②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绕月球》,这两本小说几乎是现代“阿波罗”登月工程的原始性预演。
③凡尔纳在自己的小说中“发明”了直升飞机,50年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④凡尔纳的《太阳系历险记》讲的是:一颗彗星突然与地球相撞,地中海附近的36位居民被带到彗星上,从此开始了太阳系的漫游,经过重重困难,途经了土星、木星等天体,终于在两年后趁彗星与地球再相遇的机会,重返地球的故事。近一个世纪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儒勒·凡尔纳小说中的主人公飞向月球的出发地坦帕城,竟然距今天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不远。
⑤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还出现了最早的电视机——”电声像机”,而霓虹灯、自动人行道、空调、摩天楼、导弹、坦克、潜艇、飞机,这些20世纪的奇迹也早在他的故事中出现。
⑥ 凡尔纳的所有科幻作品
《气球上的五星期》(1863) 《沙皇的信使》 《两年的假期》 《亚马逊漂流记》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868) 《海底两万里》(1869) 《牛博士》 《喀尔巴阡古堡》 《突破封索》 《测量子午线(南非洲历险记)》 《太阳系历险记》 《从地球到月球》(1865) 《环绕月球》 《征服者罗比尔》 《大臣号遇难者》 《地心游记》(1864) 《无名之家》 《隐身新娘》 《地下之城》 《十五少年漂流记》 《主宰世界的人》 《冰岛怪兽》 《金火山》 《1839年的一位神甫》 《在马尼热尼拉》 《美丽的黄色多瑙河》 《桑道夫伯爵》 《飞行村》 《流星追逐记》 《迎着三面旗》 《旋转乾坤》 《机器岛》 《烽火岛》 《哈特拉船长历险记》 《十五岁的小船长》 《大海的入侵》 《培根的五亿法郎》 《让-玛丽·卡比杜兰的故事(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 《二十世纪的巴黎》 《天边灯塔》 《奥兰情游》 《小把戏》 《昂梯菲尔奇遇记》 《马丁·帕兹》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岛》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第二祖国》 《蒸汽屋》 《一张彩票》 《奇特旅行记》 《基普兄弟》 《法兰西之路》 《南方之星》 《辛迪亚号的残骸》 《一个中国绅士的遭遇》 《漂浮的城市》 《克洛迪斯·邦巴纳克》 《布拉尼康夫人》 《北方反对南方》 《利沃尼亚的一场悲剧》…… 短篇小说: 《圣卡洛斯》 《空中历险记》 《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 《永恒的亚当》 《墨西哥的"幽灵"》 《佐奇瑞大师》 《升D先生和降E小姐》 《皮埃尔.让》 《围攻罗马》 《昂塞勒默.德.蒂勒尔的婚姻》 《汉堡》 《弗列特—弗拉克》 《牛博士的奇想》 《十小时狩猎》 《尚特莱恩伯爵》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拉东一家奇遇记》 《理想城市(2000年的亚眠)》 《吉尔.布拉塔尔》 《圣诞节的故事》 《风雨之夜》…… 剧本: 《亚历山大六世》 《火药的阴谋》 《路易十五时期的一场悲剧》 《基里迪娜》 《从龙潭到虎穴》 《白天幸福的人》 《来自美洲的侄子》 《断草》 《蒙娜丽莎》 《加利福尼亚的城堡》 《捉迷藏》 《玛若兰纳的伙伴们》 《阿代恩的旅店》 《德.香邦泽先生》 《折断的麦秆》(1850)…… 其他:: 《法国地理》 《伟大旅行和伟大旅行家的故事》(6卷本)
⑦ 凡尔纳科幻小说排行榜
《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从地球到月球》《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868) 《海底两万里》(1869) 《神秘岛》(1873) 《从地球到月球》(1865) 《环绕月球》(1870) 《旋转乾坤》(1889) 《气球上的五星期》(1863) 《八十天环游地球》(1872) 《地心游记》(1864) 《沙皇的信使》(1876) 《两年假期(十五少年漂流记、荒岛奇遇)》(1888) 《亚马逊漂流记》 《喀尔巴阡古堡》(1892) 《突破封锁》 《测量子午线(南非洲历险记)》(1872) 《太阳系历险记》 《征服者罗比尔》 《大臣号遇难者》 《无名之家》 《隐身新娘》 《地下之城(黑印度)》(1877) 《主宰世界的人》 《冰岛怪兽》 《金火山》 《1839年的一位神甫》 《在马尼热尼拉》 《美丽的黄色多瑙河》 《桑道夫伯爵》 《飞行村》 《流星追逐记》 《迎着三面旗》 《机器岛》 《烽火岛》 《哈特拉船长历险记》 《十五岁的小船长》 《大海的入侵》 《培根的五亿法郎》 《让-玛丽·卡比杜兰的故事(圣-埃诺克号历险记)》 《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 《20世纪的巴黎》 《天边灯塔》 《奥兰情游》 《小把戏》 《昂梯菲尔奇遇记》 《马丁·帕兹》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岛》 《壮丽的奥里诺科河》 《第二祖国》 《蒸汽屋》 《一张彩票》 《奇特旅行记》 《基普兄弟》(无中文译本) 《法兰西之路》 《南方之星》 《辛迪亚号的残骸》 《一个中国绅士的遭遇》 《漂浮的城市》 《克洛迪斯·邦巴纳克》 《布拉尼康夫人》 《北方反对南方》 《利沃尼亚的一场悲剧》 《天边灯塔》 短篇小说 《圣卡洛斯》 《空中历险记》 《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 《永恒的亚当》 《墨西哥的"幽灵"》 《佐奇瑞大师》 《升D先生和降E小姐》 《追溯人类的起源》 《一个2889年美国报业奇才的一天》 《皮埃尔.让》 《围攻罗马》 《昂塞勒默.德.蒂勒尔的婚姻》 《汉堡》 《弗列特—弗拉克》 《牛博士的奇想》 《十小时狩猎》 《尚特莱恩伯爵》 《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 《拉东一家奇遇记》 《理想城市(2000年的亚眠)》(无中文译本) 《吉尔.布拉塔尔》 《圣诞节的故事》 《风雨之夜》 剧本 《亚历山大六世》 《火药的阴谋》 《路易十五时期的一场悲剧》 《基里迪娜》 《从龙潭到虎穴》 《白天幸福的人》 《来自美洲的侄子》 《断草》 《蒙娜丽莎》 《加利福尼亚的城堡》 《捉迷藏》 《玛若兰纳的伙伴们》 《阿代恩的旅店》 《德.香邦泽先生》 《折断的麦秆》(1850)…… 其他 《法国地理》 《伟大旅行和伟大旅行家的故事》(6卷本) 《一个怪人的遗嘱》
⑧ “3位探险家坐在一颗大的炮弹里,用巨炮把他们射到月球上去了”是凡尔纳哪本小说的
他们是《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这两部是描写大炮俱乐部登月的过程,老凡还有一部小说写的是登月之后,大炮俱乐部的情况它是《旋转乾坤》描写的是大炮俱乐部欲改变地轴的角度,使之垂直,而引发的一场风波。
祝好运!
欢迎到凡尔纳吧做客
⑨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多来几本谢谢![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想买凡尔纳的书的话,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凡尔纳选集19部29本的翻译质量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最好的,不国现在价格都很贵…… 除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这一组三部曲外,他的另一组三部曲也值得一读,他们是《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旋转乾坤》。前两部是描写大炮俱乐部登月的过程,后一部《旋转乾坤》描写的是大炮俱乐部欲改变地轴的角度,使之垂直,而引发的一场风波。 如果你要买他的全集的话建议买 凡尔纳科幻探险小说全集(青海人民出版社 35本共65部小说,现在来说不太全)+新发现的凡尔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本8部小说1部小说集1部凡尔纳传。全部是遗著)+一张彩票(安徽文艺出版社)+无名之家(远方出版社)+二十世纪的巴黎(台湾出版繁体)+一个中国人的遭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王仁才译,凡尔纳笔下唯一一部一中国为背景的小说。 中长篇小说有:《气球上的五星期》、《环游世界八十天》、《沙皇的信使》、《两年的假期》、《亚马逊漂流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牛博士》、《喀尔巴阡古堡》、《突破封索》、《测量子午线》、《太阳系历险记》、《从地球到月球》、《征服者罗比尔》、《大臣号遇难者》、《地心游记》、《无名之家》、《隐身新娘》、《地下之城》、《主宰世界的人》、《环月旅行》、《冰岛怪兽》、《金火山》、《1839年的一位神甫》、《在马尼热尼拉》、《美丽的黄色多瑙河》、《桑道夫伯爵》、《飞行村》、《流星追逐记》、《迎着三面旗》、《旋转乾坤》、《机器岛》、《烽火岛》、《哈特拉船长历险记》、《十五岁的小船长》、《大海的入侵》、《鲁滨逊叔叔》、《鲁滨逊学校》、《培根的百万法郎》、《让-玛丽·卡比杜兰的故事》、《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二十世纪的巴黎》、《世界尽头的灯塔》、《奥兰情游》、《小把戏》、《昂梯菲尔奇遇记》、《马丁·帕兹》、《旅行基金》、《漂逝的半岛》、《壮丽的奥利诺科河》、《第二祖国》、《蒸汽房》、《一张彩票》、《奇特旅行记》、《基普兄弟》…… 短篇小说有: 《圣卡洛斯》、《空中历险记》、《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永恒的亚当》、《墨西哥的"幽灵"》、《佐奇瑞大师》、《升D先生和降E小姐》、《皮埃尔.让》、《围攻罗马》、《昂塞勒默.德.蒂勒尔的婚姻》、《汉堡》、《弗列特—弗拉克》、《牛博士的奇想》、《十小时狩猎》、《尚特莱恩伯爵》、《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拉东一家奇遇记》、《理想城市》、《吉尔.布拉塔尔》、《圣诞节的故事》…… 剧本有:《亚历山大六世》、《火药的阴谋》、《路易十五时期的一场悲剧》、《基里迪娜》、《从龙潭到虎穴》、《白天幸福的人》、《来自美洲的侄子》、《断草》、《蒙娜丽莎》、《加利福尼亚的城堡》、《捉迷藏》、《玛若兰纳的伙伴们》、《阿代恩的旅店》、《德.香邦泽先生》……
⑩ 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有哪些代表作
懦勒·凡尔纳(1828至1905)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他为人称道的作品是科幻小说,代表作是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巜海底两万里》和巜神秘岛》被称为,凡尔纳科幻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