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不是科幻小说
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属于什么类型
B:世界名著
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长篇、中篇小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是有一个短篇的散文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 海伦•凯勒
我们谁知道自已难免会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健康无恙 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么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已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那些瞎了人才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我的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事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们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不是童话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不是童话故事,这是外国人海伦凯勒,由真实的故事改编成的小说。非常有教育和励志的意义。
④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属于哪类书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属于自传类性质的励志散文。
是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文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
在沙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
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不是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海伦·凯勒出生时,本是一个健康的婴儿,却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和听觉。突然变成聋盲人的海伦由于对外界的恐惧变得狂躁不安,脾气越发暴躁,直至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教老师——安妮·沙莉文。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
这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是这位美国著名聋盲女作家的代表作。该书以自传体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了这位聋盲女性丰富、生动而伟大的一生。
在书中,海伦·凯勒完整地描述了自己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去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7岁,却有86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⑤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不是一本书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⑥ 昆虫记,海底两万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爱的教育,童年是不是小说
《昆虫记》属于科普文献,不是小说;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应该是抒情散文;
《格列佛游记》是讽喻体小说;
《名人传》是罗曼罗兰写的传记小说;
《爱的教育》这是亚米契斯的教育论著不是小说!
《童年》这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请参考!
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什么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写海伦的成长经历的
http://ke..com/view/139733.htm
这里有具体介绍
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好书吗
这本小说其实相对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差的,能被称为世界名著的,被大家所喜爱和阅读的,我觉得至少都是值得去一读,都算得上是一本好书的。
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海伦 凯勒》是一本书吗
不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自己描述自己坎坷的一生而创作的,书中多是讲述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学业遇到的种种难题,如果你买的是比较好的一版,书的最后会有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设想。
而所谓的《海伦 凯勒》,更是一个故事,多是形容她的怎样不屈命运,而且,没有这本书。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所谓的自传,是她执笔写的我以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