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哥本哈根双缝实验的科幻小说

哥本哈根双缝实验的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1-22 18:39:57

『壹』 量子力学对双缝干涉实验的几种解释

于是就由此衍生出了如下几种较为主流的看法: 1。哥本哈根派:观测前电子按照波函数展开(并非变成了一团云雾,这只是一种数学描述),它是干涉的。而一旦我们观测了,那么波函数就发生了塌缩,从而我们只能观测到电子通过了其中某一条缝,而非观测前的叠加态。 但是,这种说法深入探讨下去就将观测者放在了一个超越自然的地位上,甚至会遇到“意识”的干扰。显然我们据此推论说:如果没有观察世界的我们,那么一切都是无意义的,都只是波函数的弥散罢了。而这是任何一个受过唯物主义哲学教育的人所无法接受的。 2。多世界解释:哥本哈根的同志们被塌缩搞得头昏脑胀,于是科学家又提出了叠加态实际上是希尔伯特空间内一矢量的假设,从而得出如下解释:低维的希尔伯特空间非正交,那么坐标轴互相之间有投影,导致了事件的叠加态。而一点观测介入,就必然使其成为一整个复杂系统,从而达到一个很高维度的希空间,高维情况下正交的可能性如此之大,使我们得到的结果非叠加。通俗的讲:当量子力学中以一定几率出现多种可能的时候,宇宙就分叉了,一个结果的每一个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只是存在于不同的宇宙中,在一定的情况下发生交叠。拿上面电子干涉实验来说,就是电子在到达双缝之前是在一个宇宙中的,但是它在通过双缝的时候宇宙就分叉了,一个宇宙中的电子以100%的几率通过A缝另一个以100%的几率通过B缝! 4。退相干历史解释:我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可以用一个密度矩阵来描述,只有当我们的测量目标达到一定的粗糙程度时,才能使矩阵退相干,即非对角线上的概率之和几乎互相抵消,这样我们得到的就是线性的叠加。而如果我们测量的目标太过精细,那么我们就得不到一个有意义的解。 5。自发性定域原理:你的粒子其实充满了整个宇宙,只不过在现在的位置上正好是你的粒子自发定域形成的尖锐钟型曲线之所在,因此我们看到你在你现在坐的地方。听到上面这个论述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吧?其实这可是从这个理论出发得出的自然推论。这个理论认为:粒子其实会自发的定域(即表现出被测量到的状态),而这种出现完全是随机的,当粒子数大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定域就显得极其普遍切会不断扩大(多米诺骨牌一样),因此什么不确定,什么叠加态,那都可以被这种理论“怪异”地解释得自圆其说。但可惜,现在的许多实验都对这一理论提出了挑战。 //--------------------------------------------- 哥本哈根派是目前的主流,主管的观察者导致塌缩,这就不是“我思故我在”的问题,而是“存在,因为感知”。 其实我对这种类唯心主义并不排斥。不过还得涉及到“强观察者”和“弱观察者”的区别。 这就是反思人则定理的“石择定理”。 不过我想,一草一木的“感知和记录”,这种状态是否也应该归入客观的“不确定态记录”,在主观观察之前不具有确定性呢?——就是说,当我们打开盒子的那一刻,摄像机里记录的粒子和猫的状态才在胶片上塌缩确定。 这样,主观的概念,就必须与“意识”挂钩。意识的观察,导致不确定态的塌缩。 但是,这样一来,意识就与客观世界分离,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 而按照我以前一篇博文中论述的,意识的本质,是记忆+运算。 当然对于人来说,存储器和运算中心都是大脑,而我们知道,大脑的意识是非连续的。 但你一觉醒来,大脑根据你以前的庞大记忆,做出下一步思考的运算,决定接下来的行为。 也就是说,记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宏观上决定了运算的结果偏向,也就是这个人的“性格”。 而按照我这套理论,意识只是记忆体和运算体在生命体上的一种宏观表现,不应该被独立出客观世界。 其实多世界解释我也很喜欢——主要是很多唯美的科幻小说,哈哈,我太不严谨了。 就当作“分支宇宙在打开盒子的一瞬间塌缩”吧。

『贰』 刷新人类认知的双缝干涉实验,平行宇宙到底有什么秘密

现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也在不断的延伸。单单是对地球的人知,人类就从简单的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到对地球有了准确的认知。

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人类遇到了无数问题并“迎刃而解”,这才有了大量的科学理论。而其中最让大众感到新奇的就是“平行宇宙理论”,许多科幻影视作品中都有所提及。

试想一下,世界上有数十亿人,每个人每天都有很多种选择,也就是说,每天都会出现无数个平行世界。虽然这种观点看起来十分疯狂,但从量子力学的角度上来看,这一定是最合理的解释。

『叁』 量子双缝实验

如果双缝实验在云室中做...那么应该会看到所谓的轨迹!但是这种轨迹还是双缝实验本身的轨迹吗?要知道电子在电离云室气体的时候所谓的轨迹已经受到了影响!
那么理想的双缝实验应该在真空中进行!那么我们如何观测电子!?
当然是向电子发射光子!这是我们观测事物的基本方法!
但是如果是波长在普通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在观测电子的时候就会发生衍射,那么我们就不能确切知道电子的位置,又何谈轨迹?
如果我们发射高频电磁波比如伽马射线!那么我们确实可能知道电子的位置!但是因为康普顿效应!电子将被伽马射线打偏!所以也不会按照你想要知道的轨道运行了!
所以我们无法观测到一个电子又什么样的轨道的!
在这你说的一直观测怎么做到?两次观测中必然有时间间隔!那么着间隔中电子在那?我们根本无法知道~!
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通过薛定谔的波函数精确计算电子走怎么样的路径概率大!怎么样的路径概率小!
至于电子到底怎么通过双缝!一般的按照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其实就是在说物理学部解释这样的问题!
当然还有很多哲学上或者理论上的说法!
祝你开心!
ps
那也不是轨迹啊!
再说根据两字理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能量的不确定性乘以时间的不确定性等于常数!那么你间隔很小的观测,能量就很不确定
也许会很大,以至于发生跃迁,那么你的轨道依然不确定!
pss:实际上电子不存在轨道.

『肆』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个实验细思极恐

双缝干涉实验所显示出来的结果是20世纪科学家集体遭遇的一次“灵异事件”,在这个简单的实验中微观世界的基本本质,叠加态、不确定性、观察者效应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三个现象有是如此的烧脑、违反直觉、毁人三观,所以我们常说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让人觉得后背发凉,有那么一点“恐怖”的感觉。


你想一下我们如何去观察电子?是不是要向电子发射一定能量的光子,当光子在被反射回来时,我们才能知道电子的状态。

没有这种交互作用,也就没有所谓的观察!但是这个测量的过程就会导致电子的状态被限制单一的状态中,换句话说,当电子穿过狭缝时,我们强迫电子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正是这个过程导致电子波函数的坍缩。

所以说观察行为也是一种量子行为。跟人类的意识没有任何关系。

『伍』 双缝实验靠谱吗

我用不严谨的语言举个例子:假设我是这个实验中的一个粒子(光子、电子、碳60等),实验开始后,我从其中一条缝穿过去,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以下事情:

1、相同条件下,再做一次实验,我可能从另一条缝穿过去。

也就是说:确定的因,产生不确定的果。只是,那个果是有一个概率分布的。哪怕我一头撞在墙上,还有一定概率穿墙而过。世界观第一次崩塌!

2、相同条件下,再做一次实验,被观察及没被观察,结果不一样(波性和粒子性)。

也就说:这个不确定的果,还跟被观察者有关系(严格来说只需发生“信息传递”就算“观察”,不一定需要人类参与),这不是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吗?世界观第二次崩塌!

3、在1979年,普林斯顿大学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会议上首次提出“量子延迟选择实验”。结果显示,哪怕延迟观察,也会影响过程。也就是说,我已经从某一条缝隙穿过去了。但后面有没有被观察,还会影响我之前从哪条缝隙穿过去!世界观彻底崩塌!这个实验除了证明因果律从确定性变成概率性之后,还想证明将来可以决定过去!

薛定谔的猫彻底打败了拉普拉斯兽!

之后延伸的很多解释的理论更是不可思议。

主流的哥本哈根诠释认为,在观测之前,电子是没有确定的位置的。每个电子都像波一样分散开来,同时穿过两条狭缝,它们相互干涉在探测屏上产生了明暗条纹。但只要观测者试图知道电子是从哪条缝通过时,该观测瞬间将电子的位置“坍缩”至一个点,破坏了干涉的发生。也就是说,观测会导致波函数的坍缩。

『陆』 有哪些看似非常荒谬,实际上很靠谱的物理实验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些看似非常荒谬,实际上很靠谱的物理实验,具体我们简单分析和介绍如下:

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当时看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很靠谱的物理实验。这个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已经快百年了,其背后蕴含的微观世界的物理早已被人熟知,量子力学也经过了各种其它实验的检验,目前它的扩展和应用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因为普通人对其所谓“直观理解”的偏差和物理学界本身对量子力学诠释上的争论,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很多时候又带着一层哲学味道。

特别经过十几年马克思主义唯物论XN的国人来说,没有一个脱离“思维”、“观测”、“仪器”存在的“客观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我前面说的都是“诠释”脑洞大开的结果,与量子力学基础理论和实验都没多大关系。但这个给人太多的理由攻击和责难量子力学,到现在依旧如此。 这就是著名的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当时看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很靠谱的物理实验。

『柒』 恐怖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什么颠覆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曾经学过一个实验,名字叫做双缝实验,我们准备一个蜡烛,在蜡烛后面放置一块只有一条长缝隙的挡板,然后在后面放置一块有两条长缝隙的挡板,最后再放置一块黑色屏幕,屏幕上会产生明暗条纹。

『捌』 科学家们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真的会令人恐怖吗

有人不断的在网上嚷嚷,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让科学家感到恐怖。这种说法实在有些夸张和故弄玄虚,双缝实验反映出来的现象,实际上涉及了量子力学里面最基本的问题,成为量子力学立论之本。量子力学的许多重要理论都是由这个实验引发出来的,如不确定性原理、量子纠缠、平行宇宙、薛定谔的猫、波函数坍塌等等。

但这一切都源于科学家们几百年来孜孜以求探索“光”的奥秘,从而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催化出再次改变世界的量子力学。这个过程漫长而卓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捋一捋,看看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所以,双缝实验并不恐怖,只有窥探世界最隐秘深处谜底的窃喜,大自然最深处的秘密每发现一点,就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量子力学的研究还仅仅是起步,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的谜底,那么这个世界到底是爱因斯坦说的“上帝不会掷骰子”,还是波尔、海森堡等描述的“上帝真的在掷骰子”呢?要知道谜底,还需耐心拭目以待。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玖』 我问大家个问题,对于电子双缝干涉试验,哥本哈根学派给出了合理的解释,除此,MWI等也给出了解释,

哥本哈根派的解释是在你观测的一瞬间,电子的量子态塌缩,固定为一个确定的状态,如果是按照粒子观测,就是粒子图案,如果不按照观测粒子的方式去测定,就是波的干涉图案。而MWI的解释则认为存在多个世界,也有观测粒子不出现粒子图案的世界,然而你在这个观测粒子方案时出现粒子特性的世界内,所以你观测到的是粒子衍射图案。

『拾』 双缝干涉延迟实验是双缝实验的变版,为何让人感到恐怖

我们身处在同一个宇宙,所以,我们只需要一种可以解析所有疑惑的物理理论,这个物理理论必须没有逻辑矛盾和逻辑缺陷,可以完美地描述我们这个宇宙的运作细节,并以此为基础展望宇宙的未来。真相总是朴实的,真理总是简洁的。有时,对有些问题,我们并不缺乏揭示真相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我们缺乏的是面对事实的勇气。

热点内容
变身小说下载完结 发布:2025-05-20 11:30:59 浏览:646
主角无敌文笔又好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5-20 11:22:15 浏览:216
bl古代皇帝虐文小说 发布:2025-05-20 11:09:29 浏览:474
古代穿越到星际小说百度云 发布:2025-05-20 10:41:49 浏览:65
免费污小说古代 发布:2025-05-20 09:34:24 浏览:12
长篇古代恐怖小说 发布:2025-05-20 09:28:46 浏览:347
武侠小说霸气开头 发布:2025-05-20 09:20:48 浏览:266
若你微笑自得繁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5-20 09:14:31 浏览:56
全本免费手机小说阅读网笔趣 发布:2025-05-20 08:29:22 浏览:977
小说春色撩人免费阅读目录 发布:2025-05-20 08:27:06 浏览: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