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入课文的科幻小说
⑴ 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入选了人教版哪一本课本啊
《带上她的眼睛》有可能正式进入中学课本,具体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七年级语文课本。
⑵ 叶圣陶有哪些作品被选入人教版的语文书中
1、《荷花》
《荷花》,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朗读人是卫东。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2、《藕与莼菜》
《藕与莼菜》,现代作家叶圣陶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热爱之情。已收入七年级语文第一册课本第八课。
3、《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英文名The foot of the Boston ivy)冀教版、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4、《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
本文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
5、《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13课。
⑶ 以前看过的一篇科幻小说名
机器人的信条
⑷ 一本很久以前看过的科幻小说集
前两个看过,后一个没印象,在学校阅览室看见的,现在找不到了,书名也忘了,书似乎有点古老了…我也挺想再看看的,里面选的小说很精彩,翻译也不错,虽然是短篇,但是确实不错。
⑸ 屠格涅夫的哪些作品被选入课本
1、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被选入教材。
2、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3、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等。作品《冬天之美》被选入教材。
4、普希金(1799---1837),俄国伟大诗人,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诗作《致大海》选入教材。
5、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湖畔派”代表诗人。这些诗人在英国西北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区,因而得此称号。诗作《孤独的收割人》被选入教材。
6、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一生写下一千多首诗,多是短诗,以描写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诗作《篱笆那边》被选入教材。
7、裴多菲(1823--1849),19世纪匈牙利诗人。诗作《我愿意是急流》被选入教材。
8、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其作品《巴尔扎克葬词》被选入教材。
9、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代表作有《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有罪的母亲》等。
10、拉伯雷(约1493--1553),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巨人传》。
11、莫里哀(1622--1673),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代表作有《达尔杜弗》、《吝啬鬼》等。
12、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文学家。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爱弥尔》、《忏悔录》等。
13、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父与子》等,作品《门槛》被选入教材。
14、契诃夫(168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被选入教材。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为《羊脂球》,他也写过《一生》、《俊友》等长篇。《项链》被选入教材。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16、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网络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被选入教材。
17、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三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他所创作的四大悲剧为《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选入教材。
18、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他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作品的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身后获得殊荣,被尊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变形记》。
19、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也是著名的评论家和杂文家。代表作《墙上的斑点》。
20、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1937年定居巴黎,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等待戈多》。
21、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
⑹ 曾经在青年文摘上看到的摘自某科幻小说的文章
刘慈欣《乡村教师》。
他的所有作品都很棒,推荐《三体》系列!
⑺ 科幻小说 洞课文
4. (1) 科幻小说探洞填洞幻想(2) 首先,这个题目形式新颖有趣,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 趣;其次,“喂一-"-出来”这句话是年轻人初次见到洞时所 喊出来的,最终它又从洞里出来了,它也含蓄地反映了本 文的主题。
⑻ 求一篇科幻小说名字,在一本科幻文集里面看到的,发生在未来人类好像可以转变成一团能量或者机械人
这篇短篇小说被收录在一个幻想小说的集面里。
⑼ 老舍的哪些作品被选入课文拜托各位大神
骆驼样子
⑽ 史铁生的哪些作品被选入了小学教材
史铁生的散文名篇《我与地坛》初次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是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下简称“人教社”)2000年初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二册上,原本七节的篇幅仅剩前两节,作为以“分析评价”为训练重点的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自读性文章而出现的;人教社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则把《我与地坛》提到第一册第二单元之上,使它成为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阶段的第7篇课文。除此之外,人教社出版的另一种专门为重点高中编写的语文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实验课本(必修)·现代文选读》也选入了《我与地坛》,将其编在上册的泛读部分中,而且所选篇幅多出史铁生的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