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冷冻科幻小说推荐
『壹』 哪些科幻作品中含有人体冷冻技术
普罗米修斯,异形,阿凡达。
『贰』 关于人体冰冻的科幻小说。
三体中有关于人身冰冻的事
『叁』 推荐几部情节精彩的科幻小说吧
强烈推荐刘慈欣的,绝不会让你失望!
刘慈欣《球状闪电》银河奖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少年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将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将他变成孤儿的自然之谜。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被纳入进“新概念武器”开发计划,他所追寻的球状闪电变成了下一场战争中决定祖国生存或是灭亡的终极武器!
当被禁锢在终极武器中的大自然的伟力被释放时,一轮冰冷的“蓝太阳”升起在大西部的戈壁滩上,整个戈壁淹没在它的蓝光中,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怪异。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测者的注视下,降临在人类面前……
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在本书中,将厚重的写实风格、气势宏大的想像与深沉理性的爱国主义融为一体,壮怀激烈,让人不忍释卷,欲罢不能。
刘慈欣《三体》银河奖特别奖
刘慈欣《三体2黑暗森林》银河奖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刘慈欣的新作,现在已经写出2部,《三体》为该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这《三体I》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忠诚与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如何拷问心中道德?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小说《三体》与三体问题有关,其中描述了一种在半人马座三星(应该是指半人马座α星: 这是一颗三合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生存的三体人及其三体文明。同时《三体》也是小说中的一个模拟三体文明在一个有三颗太阳的星系中挣扎生存并发展的网络游戏,应该是由希望三体文明降临地球介入人类文明的三体组织开发的。该小说已经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完毕,第二部已经出版,并名为《黑暗森林》。科幻世界杂志社已出版了《三体》和《黑暗森林》单行本。
《三体》并没有揭示那个宇宙文明的图景,其中的两大文明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图景,只是揭开了其面纱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们最近的恒星都有智慧文明,那这个宇宙一定是十分拥挤的,可为什么它看起来却如此空旷?这些内容已经在《黑暗森林》中描述:
被发现 既是被毁灭.
《三体》第二部,又名《黑暗森林》完成于2007年的11月9号。三体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三体II》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经历过无数磨难的地球人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小说中的主人公将通过人体冷冻技术跨越两个世纪对三体人的进攻而做最后的反抗准备。《黑暗森林》中提到了两条宇宙公理。以此为基础加上猜疑链与科技爆炸两个因素推出了一个黑暗森林法则。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正是依靠了这个法则才让三体人妥协,做出了暂时停止对地球的进攻的决定。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最终会发生什么,是一方会被另一方销毁掉,还是共同在太阳系中生存,这些疑问将在最后一部中得到解答。
刘慈欣,中国当代很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自1999年出道以来创作了一批读者反响强烈的科幻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中短篇《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朝闻道》等等。
刘慈欣《流浪地球》银河奖
太阳进入死亡期,氦闪不久将爆发,毁灭地球。地球联合政府决定倾尽实力,用整整100代人的时间,将地球航向最近的恒星。
小说结尾部分的歌: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启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
他的经典之作太多了,你可以网络一下他的介绍,其它的作品有《乡村教师》、《超新星纪元》、《全频带阻塞干扰》、《魔鬼积木》、《诗云》、《吞食者》、《带上她的眼睛》、《镜子》、《梦之海》、《山》、《赡养上帝》……
『肆』 人体冷冻的未来复活术
人体冷冻,是指在人死亡后,以适当的方式迅速把尸体通过冷冻处理,将来某个时刻就有希望“复活”。这一设想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家尼尔琼斯发表于1931的科幻小说《奇异的故事》中。
日前,牛津大学3位哲学教授选择“死后”冷冻人体。人体冷冻,真能让人在未来复活吗?科学家表示,人体冷冻目前只是商业行为,没有证据证明被冷冻的人体将来能够“复活”。
牛津哲学家选择冷冻人体
计划接受人体冷冻的三位哲学家,分别是牛津“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现年40岁的哲学教授波斯特伦、41岁的研究员桑德伯格和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预定了全身冷冻。波斯特伦和桑德伯格预定了收费较便宜的服务:只冷藏头部。
由于牛津“人类未来研究所”没有人体冷冻保存研究,因此波斯特伦和桑德伯格向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阿姆斯特朗向另一家设于美国密歇根州的“人体冷冻机构”预约。
这两家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大型的人体冷冻公司。据报道,当他们将来临终时,冷冻保存团队就会在旁待命。一旦他们被宣告不治,工作人员就着手冷却遗体,同时利用机器保持他们体内的血液流动、注入防腐和防冻剂保护体内组织。如果只选择了冻存头颅,工作人员就会将他们的头切下,保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态氮中。
波斯特伦拥有物理学和神经科学背景,2009年时还曾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选为当代百大思想家,他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公众对人体冷冻技术的判断。“看看过去百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吧,当今世界,有多少是1913年的人类想象不到的事情。”波斯特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越不确定,选择活下来就越有意义,你可以尽可能多地保存大脑中的信息,而不是简单地丢弃他们。”
人体冷冻花费不菲青睐富人
所谓人体冷冻学,是指在人死亡后,如果立刻以适当的方式把尸体通过冷冻处理,就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复活。人体冷冻技术被美国的生活科学杂志列为十大人脑未解之谜之一及十大超越人类极限的未来科学技术。
要接受人体冷冻,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因此,目前这项技术几乎成了富人的赌博。据悉,人体冷冻的收费分别为1万美元(俄罗斯KrioRus公司的脑神经冷藏项目)、2.8万美元(人体冷冻机构的全身冷藏项目)、15.5万美元(美国人体冷冻学会的全身冷冻)、20万美元(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的全身冷藏项目),收费视不同的公司、服务、国家或地区而定。
人体冷藏者可以考虑使用以人寿保险的形式付款,或分期付款。阿姆斯特朗就选择了人寿保险的形式,每月投保25英镑,作为死后冷冻的所需资金。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已经冷冻了117具尸体,其中包括美国最伟大的棒球运动员之一泰德威廉斯。其他仍然在世但已经选择了阿尔科的人中,也不乏名人,如美国导演查尔斯马修。
不过有人担心,过了几百年后,这些提供冷冻服务的公司,是否依然存在。
“复活术”缺证据仍是商业活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低温生物学研究员保罗西格尔曾将活着的仓鼠冷冻2小时后复活。在仓鼠试验成功后,西格尔又对一只小猎犬进行试验。结果,他成功让小猎犬复活过来。
有专家表示,虽然冷冻实验在某些动物身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方法却并不一定适用人类。虽然目前有多家从事“人体冷冻”的公司,但很少有医疗机构介入。在专家看来,人体冷冻只是一个新的商机,而非医学。
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前任主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低温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约翰鲍斯特此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人体冷冻组织的大多数成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也没有具有职业资格的医生。关于任何人体冷冻能复活方面的报道都没有一篇是出自科学期刊,也都没有一篇报道被证明是真实的。
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研究所所长华泽钊明确表示,“从技术上,低温冷冻人体的实现是非常困难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华泽钊说,按照目前低温生物医学的水平,大部分细胞以及部分组织能低温保存,但是心脏之类的器官不能低温保存。每种器官中都有不同种类的细胞,冷冻一个器官都很难成功。
『伍』 推荐一些正常点的科幻小说
战偶
机械末日(大爱呐><~)
猎场
姬的时代(变身+百合 不喜欢可以54~)
『陆』 未来二十年内,人体冷冻技术真的可以成熟吗
应该可以,20年我国的科技会进步,肯定会成熟。人体冷冻(Cryonics) 是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120到150年。果真如此,我们就能像《圣经》里说的那样,活到700甚至800岁。但是,实验刚刚开始,所以现在向世人宣称我们已征服了死亡还为时尚早。 人体冷冻术也面临着道德方面的问题。一个经冷冻处理的人能适应100或200年后的全新生活吗?这不排除一个“复活”的人会对新生活感到绝望、发疯的可能性。在不朽人群出现之前,人们的确需要先考虑好这些问题。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相信很快就能成功。
『柒』 关于人体冷冻技术的现实发展
人体冷冻技术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是将人体内的血液清空,换上一防冻溶剂,将人体储存在充满液态氮的杜瓦瓶中,并保持他们的身体一直处于零下196度。首列是在美国,1966年,加利福利亚格兰岱尔市73岁得詹姆斯 贝德福德身患癌症,他听信了人体冷冻协会的广告,现在仍然储存在杜瓦瓶中。现在已经有很多人采取了人体冷冻,但是现在不是复活他们的时候,只有当人类解决了疾病、衰老等对生命有威胁的情况后,他们才会被复活。现在在美国,可以每月交保险费,然后在你需要的时候,将你冷冻起来。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体冷冻组织。希望对你有帮助,国内可能没这方面的机构。分分给我:)
『捌』 相信人体冷冻术的人越来越多,那冷冻术真的能成功吗
“冷冻人”,以前似乎只在科幻小说中听说过,如今却真实出现在了一对平凡夫妻的生活中。
49岁的展文莲因肺癌去世。去世前,她的家人代她完成了遗体捐献的登记手续,决定在死后接受一项人体冷冻手术。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护理服务负责人迈克尔-佩里,却对冷冻人体的复苏时间表持乐观态度。“我们的意思是数十年,我们认为可能是50年到100年。”
然而,即便解决了技术难题,复活还有可能带来伦理问题。
银丰生命科学院工作人员说,“比如一旦人低温保存后实现了复苏和复活,那么这个技术很可能会引来巨大的商业投资,未来生命的延续是否会是有钱人或者有权力的人优先,这都是问题。”
“对未来的科技我还是有信心,复温和治疗只是愿景和想象,寄希望于将来的人。”在希望之中,桂军民对未来也会有担心。
“虽然只是想象,但是我也想象过未来的场景。如果真的可以复活,复活之后也是个问题,一个是疾病能不能得到治疗,被冷冻之后到复活期间的她是没有记忆的,复活了之后怎么面对未来的世界,仔细想想也会怕。”桂军民说,如果医学允许,他希望自己未来能被冷冻,能与妻子一同复活。
『玖』 中国第一家人体冷冻中心!遥远的词汇如今已近在眼前,你能接受人体冷冻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满足于当下的寿命,冷冻人的概念也已被提出,并早已被应用于医学界中。
人体冷冻这一设想,最早出现在发表于1931的科幻小说《奇异的故事》中。该小说的作者用奇特的想象力设想出了这一画面。我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的《三体》也曾提到这种冬眠技术。
我认为之所以一些人愿意成为冷冻人,是因为对生充满留恋,对死充满恐惧。殊不知,世界上最美的距离,是生和死的距离。它们是人生中两场盛宴,每一个人都不能主宰这两场盛宴之间距离的长短。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在这两场盛宴之间烹饪生活,让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宽度与深度。请把握当下吧,在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在有限却无穷的生命历程中,尽情的绽放吧。人之生死各安天命,死又何足道?
『拾』 人体冷冻的简介
科学家们经常谈论人体冷冻术(Cryonics Technology),设想将人体冰冻起来,再让他在未来某个时候苏醒。这种想法已经广泛被科幻小说所采用,但它有可能变为现实。人体冷冻可以被视为葬礼的一个变种。在美国,富人可以选择被埋在地里或被冻起来直到人类发明了重生的技术。但在自然死亡前被冰冻起来会怎样呢?冰晶体不会损坏细胞,它们只是将其一分为二。你现在不可能让冰箱里的鱼再活过来,但它也不会变成其他的东西,因为它只是被简单地冻了起来。当然,让细胞不死,科学家们还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
为了研究人体冷冻,科学家们需要建一些特殊用途的“农场”,里面安上生产液态氮的装置。人体冷冻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很经济的:冷冻一个人体的价格大约为2000美元。经过这样处理的人实际上便停止了死亡。这种想法在20年后也许真的会变成现实。
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
人体冷冻术也面临着道德方面的问题。一个经冷冻处理的人能适应100或200年后的全新生活吗?这不排除一个“复活”的人会对新生活感到绝望、发疯的可能性。在不朽人群出现之前,人们的确需要先考虑好这些问题。
当太阳的直射点逐渐移往南半球时,冬天的足步就开始向我们走来,生活在地球最寒冷区域之一的北极熊也即将展开它漫长的冬眠。动物在冬眠的时候,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减缓,几乎不需要补充外界的食物,就可安然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季。这些观察很自然地激发了科幻小说作家的想象,当宇宙冒险的题材为读者所追捧的时候,冬眠机几乎是所有宇宙飞船上的标准配置。1968年,库布里克导演的几乎没有台词的著名影片《2001太空漫游》中就有它们的身影。抛开科幻题材不论,低温甚至超低温下的世界一直吸引着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许多物质在低温、超低温下会发生一些非常有趣奇妙的变化,比如透明的空气在- 190℃ 下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液态氦变成超流体,而许多金属和化合物的电阻则会完全消失转变成超导体。2001早已经过去了,目前载人飞船最远只到过月球。而人体冷冻复苏技术依然如数十年前一样属于科幻题材,究竟是什么在阻碍着这一梦想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