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人机大战

科幻小说人机大战

发布时间: 2021-11-15 22:43:46

Ⅰ 人工智能的利与弊辩论



第一,人工智能让人类生活更美好。例如,人工智能的医疗应用惠及大众。我们医生或许难以保持最新治疗方案和方法,也无法了解所有医学例案。人工智能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数据,精确判断病症,并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人们提供最好的治疗。再说,先如今已经被广泛运用的无人驾驶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更是大大降低了事故率。再比如说,如今苹果系统的SIR手写版系统、生物识别系统都是人工智能的应用,都让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第二,人工智能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进一步解放。人工智能应用后,各行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人类财富以几何形式快速增长,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工智能将人类从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高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人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从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领域中去。人工智能也让人类突破得以发展的瓶颈。例如,人工智能可以探索外太空、山海冰河这些人类无法企及的地方,可以让复杂的大数据得到高效的分析与合理的运用,让人们探索到更深层次的知识。所以人工智能使人类超越了自己本身的局限,实现了人类的进一步解放。

第三,人工智能推动了人类的理性进步,可以反过来促进人类的发展。人工智能研发过程的本身就具有研究人脑认知与功能的需求和特性,而使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就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从而增强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人工智能更新了人类应对问题的方法,比如依靠大数据的分析,沃森医生可以提供对病人伤害最小的、全新的治疗手段和技能范围。比如,从而丰富人类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人工智能也拓宽了人类知识技能范围,比如,人工智能根据对大数据分析得到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使人们难以预测的洪水、地震等灾害的预报的精确程度大大提高,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的约束变得更强大。

弊端

首先,当前高度发展的是弱人工智能。而高度发展弱人工智能全方位对人类发生异化作用。异化作用最早源于马克思,是这样的,人的创造物同人这个主体相脱离,不仅摆脱了人的控制,而且反过来对人类进行反控制,违背人的意愿,从而成为奴役人、支配人的与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难道这样的发展是人类所想要看到的吗?

其次,对方讲到失业潮,很好,我要告诉你,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潮比任何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失业潮完全不一样。它带来了失业潮,但是最可怕的是人工智能它自身产生足够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人类不被人工智能供养着。人工智能供养着人类,人类达到马斯洛理论当中的基本需求,人类真的还有动力去追求更宏伟的目标吗?他们还有动力去追求自我实现吗?还是只是纯粹整天无所事事,而醉生梦死。

最后,根据人类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强人工智能的特性,即使人工智能毫无毁灭人类之心,它们也会由于人类的……(差二字)而逐渐发展,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发展到时候使它们逐渐、渐渐取代它们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Ⅱ 我是宅男,喜欢三体这种科幻类的小说,有推荐

可以去看米高猫的腾蛇的骗局,大大宇宙观宏达,各个种族百花齐放,特别是看到人机大战那部分,看的我代入感超级强,非常精彩。

Ⅲ 求两部外国科幻电影名字,谢谢

jinyu3281那位朋友说的是《机械战警》吗?也叫铁甲威龙~太久之前看的了,具体情节记不清了,但清晰记得主角叫Murphy~

Ⅳ 人机大战在即 机器人植入谷歌大脑未来会怎样

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战胜欧洲围棋冠军,再挑战围棋绝世高手李世石先生;这一次谷歌人工智能挑战人类掀起了全球浪潮,这场人机大战或者说是一场科技秀,但对于这场科技秀来说也是谷歌实力的展现,世纪人机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李开复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表示:这次谷歌AlphaGo打败李世石比较悬,但是1-2年之内人工智能会完胜人类。李开复称,过去两三年来,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很多科技公司有非常多的重大发现,其个人也认为这次世纪人机大战是在科技界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曾经创办中国第一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研发机构 - 网络IDL,如今已经是创业公司地平线机器人技术(Horizon Robotics)的创始人兼CEO的余凯博士表示,过去几年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目前在今后的几年,深度学习的下一波突破将集中在三个方面:1. 决策控制算法, 2. 自然语言理解,3. 深度神经网络芯片;最近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的围棋算法AlphaGo,就是在决策控制方面的突破。AlphaGo采用的是基于增强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来学习评估棋局(通过学习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value function)和做出最优决策(通过学习一个深度神经网络的policy function)。 AlphaGo除了学习人类棋手的历史棋局数据,惊人之处在于的通过Monte Carlo Tree Search让计算机互为对手,从而在不需要学习人类棋手的情况下,机器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余凯进一步指出,他相信深度增强学习将改变不仅仅是围棋,还会改变其他需要决策控制的领域,比如自动驾驶,因为自动驾驶面临的问题和下棋在本质都是是博弈问题。

谷歌人工智能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Google Brain(谷歌大脑),诞生于Google X 实验室,其创始人是吴恩达(Andrew Ng),在2012年6月谷歌大脑项目运用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使用1000台电脑创造出包含10亿个连接的“神经网络”,使机器系统学会自动识别猫,成为国际深度学习领域广为人知的案例。至此谷歌大量收购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性公司,自2013年起收购了9家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谷歌又与NASA联合向加拿大D-Wave公司购买了一台量子计算机,并于2014年9月成立了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资深物理学家约翰-马蒂尼斯(John Martinis)合作,去年12月曾宣称,在两项测试中,D-Wave 2X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比在传统计算机芯片上运行的模拟装置快1亿倍,而科技巨头们也一致认为,量子计算机将使人工智能软件更强大,利用它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或可以开发更智能、更灵敏的计算机学习系统。
早前谷歌一直在利用动物训练Google Brain(谷歌大脑)项目,2012年谷歌曾做了一个实验,在没有输入“猫”的概念,让机器透过学习,最终认识了“猫”;而在去年谷歌又上升了一个层级,是让机器来描述所看到的场景,想象一下,当计算机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它所看到的一切时,世界该是个什么模样?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表示:这一次谷歌人工智能系统挑战围棋九段李世石先生,是谷歌人工智能领域至今为止级别最高的一次技术检验,纵观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投入,包括收购了大量的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公司,以及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打造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于这一场世纪人机大战我相信谷歌会取得胜利,同时也期待其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质的突破。想象下,假如谷歌大脑植入至人形机器人Atlas世界会发现什么变化?电影《终结者》中的智能机器人或许将由谷歌制造。虽然好莱坞科幻大片短期难以成为现实,但未来50年,甚至100百年后或许会变成真实,也许未来我们将要通过时光机穿梭至现在来毁灭谷歌公司。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者马克·戴森罗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AlphaGo击败了最顶尖的围棋选手,就意味着终于有一款电脑程序在下围棋水平上达到让人惊叹的地步。即使今年三月的比赛中无法击败顶尖的人类围棋选手,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Ⅳ 除了下棋,AI还在挑战人类哪些极限

昨天中午12点,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在韩国打响,这场李世石和谷歌程序Alpha Go的较量,到底谁会是最后赢家呢?

正在进行的研究有望最终赋予机器堪与科幻小说中出现的翻译机相媲美的翻译能力。2014年年末,微软宣布其旗下的语音通信软件Skype开始支持实时翻译功能,可以将母语不同的双方的对话实时翻译成对方的语言。不过,这套系统目前仅支持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实时翻译。

与此同时,谷歌也宣布将对旗下实时翻译软件“谷歌翻译(Google Translate)”的安卓版进行一次较大的更新,此次更新中将包括一个能识别主流语言对话的系统,并能将语言转换为文本。谷歌声称,此次更新将会为用户带来更加自然的翻译体验。


(本文综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深蓝”战胜世界棋王》,作者:陈幼松/《艺多不压身,畅想机器人五大技能》,作者:刘霞,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Ⅵ 求一部电影的影评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我,机器人 影评
我,机器人
一开始,对《我,机器人》这部电影就没抱多大希望,甚至有点等着看笑话的意思。原因很简单,我也算半个阿西莫夫的fans(初中时,我对图书馆谎称把《我,机器人》搞丢了,以三倍于书价的钱很不光彩地留住了这本书),而他老人家的《我,机器人》实际是个包括了8个小故事的短篇小说集,把它放在一个影片里表现出来,怎么能拍得好嘛。
现在看来,我确实小瞧了好莱坞的编剧们,小瞧了导演普罗亚斯。不能不说,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虽然影像上继承了导演在《乌鸦》和《黑暗都市》中对暗色调的偏爱,但节奏非常流畅舒服,除了开头有一点点沉闷外,全片绝无冷场。影片里2035年的纽约显得CG痕迹重了些,但那辆超酷的奥迪跑车和几场“人机大战”绝对能满足你的视觉渴望。它既不像《银翼杀手》、《人工智能》那样厚重压抑,又不像《终结者3》那样空洞乏味。动作、场面、演员,包括剧本深度,都给人一种刚刚好的感觉。
当然,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也就在这儿。看完影片,你可能会觉得其中要表现的东西太多了:人对机器人的恐惧;机器人与人的友情;机器人的反叛、觉醒和自由;男主角对心灵阴影的治疗……主旨反而不太清楚,被淹没掉了。说到底,它还是一部中规中距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好看、不乏温情、在不会让你累到的程度上产生一些思考,略具形态,浅尝辄止。要是你期望它能像普罗亚斯以前的《黑暗都市》那样独特不凡,恐怕你会失望的。

阿西莫夫,机器人
《我,机器人》从开拍到上映,一直笼罩在“阿西莫夫”的光环下。国外杂志评论说,光那些《我,机器人》的书迷,就能把影院填满。不过这些科幻迷可也不是好伺候的。电影还没出来,就被很多阿西莫夫的死忠fans骂得狗血喷头,说这部影片是给阿西莫夫的一记耳光。其实,影片只是用阿西莫夫的“三定律”搭了个架子,借了阿西莫夫书名来打打旗号,这叫做suggested by book(受小说的影响),而不是based on(基于小说改编)。
阿西莫夫到底何许人,值得科幻迷这样抵死捍卫?这家伙一生出了500多本书,既有内容几乎涉及了所有科学领域的科普作品,更有气魄宏大、严密巧妙的科幻小说。最有意思的是,这位思维触手延伸到无数光年外的幻想家居然绝不坐飞机,从不出门旅行,每天只是8小时以上地用打字机写作、写作——以每分钟90字的速度!
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有两个系列: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我,机器人》就是前者的代表作。8个有趣的小故事充满了精彩的逻辑推理。比如说在《捉拿机器人》中,主角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从63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智能机器人中,找出一个存在着缺陷家伙来。这个故事被巧妙地用在了影片当中,但威尔•史密斯与机器人斗法的过程远不如书里写的那样精彩。《推理》一篇更为有趣:被组装起来的智能机器人竟然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使者,“三定律”在他看来是上帝让机器人帮助弱者——人类提出的法规。在一个只有两人的太空站上,该怎样说服这个疯狂固执的家伙呢?每一次,阿西莫夫都把故事的主角推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总出现机器人学三定律似乎失灵的危险状况,然后你会发现,原来是人们对三定律的理解有偏差,而不是三定律本身有问题了。在这点上,电影卖的关子遵循了阿西莫夫的思路,可惜设想比较落好莱坞的俗套,不如阿氏自己的小说那么出人意料——大概这就是阿西莫夫生前不愿意跟好莱坞合作,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的原因吧。
影片的票房成功,为下一部阿西莫夫的巨著《基地》改编成电影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消息说,福克斯将把《基地》搬上银幕,而导演则有意于拍过《伊丽莎白》、《四根羽毛》的谢加•凯普尔——在我看来,这家伙有一定驾驭大场面的能力,但表现力却不够,缺乏迷人的风格,《基地》要落在他手里,未必是什么好事。

人,机器人
影片中,中央电脑viki的为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控制机器人,想把人类全保管起来,不允许他们出门,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这一思想其实已经超出了“三定律”故事的范畴,它的灵感显然来源于另一位科幻大师杰克•威廉森。他在其一系列的机器人小说(例如《束手无策》、《机器服务人》)中描绘过和影片非常相似的场景。对人的“过度保护”,其结果就是人类的灭亡。这里面包含了对机器人(先进技术)和人(劣根性)的双重不信任。有人说,在探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方面,杰克•威廉森比阿西莫夫更深入。
可要是从科学事实来说,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伪命题。在看得到的将来中,机器人威胁论都是一种鬼扯,是电影需要的噱头。那些机器杀手代替的,实际是从前杀人狂、吸血鬼和怪兽的角色。而描写机器人与人的友情,也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表达罢了。阿西莫夫的三定律只是自己写推理故事的一个依据,绝不是为研究机器人的科学家或者制作机器人的生产商设定的。更不代表他有什么对机器人的忧虑(可能恰恰相反)——这就好像写福尔摩斯并不意味着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忧虑一样,不过是一种环境设定而已。
波兰的科幻大师,也是著名科学家,塔尔科夫斯基的名片《索拉利斯》的原作者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就曾说,将来,不大可能会有酷似人类具有个性的机器人出现。我们需要的,是机械手那样分工各异的机械工具,不是一个有两条腿,下班后会和其它机器人聊天,然后去找自己电子老婆的“人形机器”。

Ⅶ 讨论: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主要是科技与生活)~~

一:网络型家居
20世纪末,网际网络已开始采用快速的光纤来传送资讯,使得全球的讯息往来更为方便和快速,而利用网络科技的人数也大量增加,尤其是家庭用户。
在这种局势发展下,可以预见将来屋内所有的人工智能电器都会与网络联接,一切由电脑操作,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遥控操作家中的电器。
当然,用户必须事先设立一个中央系统,以便解读所有传进的讯息,当中央系统接到讯息后,它便会作出一些指示,例如自动调节室内的光暗、冷气的温度等等。不过,对家居事务而言,保安系统是最重要的,因此也把保安系统按上中央系统,在遇上入侵者时,它会自动通知屋内的人和报警。
以我国多媒体超级走廊(MSC)的发展速度,相信网络型家居会在今后50年内实现。
二:虚拟学校
虽然虚拟学校已经出现,但对全球来说,虚拟学校只不过是先进国家的科技展现,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它仍是个梦想。
发达国家的学生很快便不再局限于学校上课,无论在何时何地只需联接上学校的网络即可上课。透过虚拟空间的技术,学习跳出平面的框框,学生戴上视像眼镜和虚拟手套触摸课本。
三:虚拟办公室
随着小如头发直径万分之一的炭管的发明,电脑的何种将会在20年内变得更小,用户可以佩带。无论是手表、手机、计算机、眼镜都可以是一台电脑,届时打工一族即可随时处理公司的事务,达到娱乐不忘工作、工作不忘娱乐的境界。
四:医务机械化
现在的医学已可透过网络技术进行虚拟手术和远程手术。但在本世纪来说,这些已成为极普遍的一种医院服务。
未来的医学科技将会更先进,科学家们已着手研究更精细的医学科技,克服各种夺命的病症。例如超微型机械人亦能随时进入我们血管内做手术,或在体内进行各种检查,若发现不正常的细胞或肿瘤时,可立即清除,无须进行放射或手术治疗。
此外,医务人中也将由机械人代替,它的好处是永不言倦。
五:机械人
机械人对大家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科技电影中经常强调机械人如何厉害。这只是电影,现实中还没有真正能自主的机械人。不过,科学家已作出预言,相信在今后50年内,将利用生化科技创造首个可以自主的机械人。届时,只要输入讯息在机械人的电脑组件内,它便是人类的忠仆了。
六:电子衣服
衣、食、住、行中,衣服占了首要的地位。今天的社会讲求的是包装,这与先敬罗衣后敬人的道理是相同的。在21世纪,衣饰的布料内藏有细微电子零件,能够收发电讯和上网。
以多功能衣饰取名的电子衣,犹如一台电脑,能随时注意人体血压、脉搏和呼吸,一旦发生意外,能即时自动报名和叫救护车。
七:电脑车
未来的汽车将设有自动导航系统,如同飞机一样,在长途驾驶中,司机在感到疲倦时可稍休息。也就是说自动导航系统将会联接交通网络,输入要抵达的目的地,车子便能对路面情况了如指掌,并安全快速地把乘客送到指定的地点。
八:虚拟实验室
未来的科学家将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实验,例如对生物、化学及环境污染等作出研究,以便降低成本和危险性。
目前,IBM已研制出精密的超级电脑,可以处理许多种生物的基因数据,对预防生物绝种有很大的帮助。
九:用电脑烹调美食
未来厨房,全由电脑操作。例如新一代的微波炉,除了可自行决定烹调方式外,亦可进行网上购物。而未来的万能冰柜,懂得统计食物存量和订购充足的食物,方便又实用。届时,看来最开心的当然是家庭主妇啦!
十:虚拟中寻乐
虚拟世界是另一个空间,在这里,你可以做平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例如漫游太空,环游世界,亲自驾驶飞机、太空船或潜水艇。
活在虚拟世界,是让世人能暂时躲避现实的最佳方法之一。
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天方夜谭的预言,但试想在10年前,又有谁听过网际网络,而今日网络科技的蓬勃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谁敢说十大科技预言最终不会成真呢?

Ⅷ 有没有哪些科幻小说的角色让大家特别印象深刻

答案有很多,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喜好,以下是我自己的:

  1. 旦素一(出场:江波《银河之心》系列)。她是科尼尔女将军苏北旦的克隆体,属于雷电家族。本身因为是基因工程的产物,一开始没有感情,后来随着剧情发展,体内相关的控制基因得到了释放,得到了七情六欲。她既有男性一般的刚毅不屈,又有女性的温婉柔美,向读者们诠释了何为“巾帼不让须眉”。

  2. 浣生(Washen,出场:罗伯特.里德《星髓》)。浣生属于出生在遥远未来的外太空新人类,相貌俊秀,拥有永生的基因。同旦素一类似,浣生面对一波三折的命运丝毫不肯低头,她坚毅地同命运抗争,最终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浣生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洛克,他同样继承了母亲浣生这种充满正能量的性格。

  3. 大卫.鲍曼(出场: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这个角色很出名,不仅坚毅勇敢,而且临危不乱,有着灵活的头脑。另许多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发现号”的中央计算机“哈尔”失控时,他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哈尔周旋,进行了一场令人大呼过瘾的太空“人机大战”,最终存活了下来的情节。

Ⅸ 王小川对人机大战的看法

王小川言论:
AlphaGo的发布,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又一次让我兴奋地需要说一说。

先说我的断言一:AlphaGo在两个月后,将会完胜李世石。

留个关子,本文最后再说断言二。

从中学开始,我就着迷用算法来解决游戏的博弈问题,用搜索方法创新性完成过一些题目。这几年深度学习出现后,就感觉有机会能够突破围棋,和清华的联合实验室做过几次探讨,都认为这个方向可行,可惜限于气惩能力不足,没能组织进行这方面的投入。

而此次出手的,是Google旗下的DeepMind团队,在深度学习方面是最顶尖的,资源、能力、气场都没有问题,突破性的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进行估值和走棋。

看知乎里好多讨论,是从之前AlphaGo完成的棋局来判断其下棋风格,倒推这个算法的威力,有点刻舟求剑的感觉。我们核心还是要回到对这次AlphaGo用到的技术的深刻理解。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对比以搜索剪枝为核心的深蓝下国际象棋,和以搜索剪枝+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lphaGo的三个区别:

1. 围棋相对象棋,最大的区别是棋局的评价函数极难定义。象棋可以找到各种“特征”来计分,比如丢一个马扣多少分,兵往前拱到离底线近了加多少分,而围棋做不到,密密麻麻的黑白子挨着,互相之前又有关联,变化多,规律难以总结。这也是传统算法相对人最弱的几个问题之一。就像是我们人做人脸识别,看一眼就知道是张三李四,而机器算法难以下手。这个问题恰恰是最近几年深度学习最大的突破之处,深度学习不需要人来设计算法“找特征”,通过大量原始数据和标签的对于,机器就能够自动找特征,并且并不比人差。在几年前还有很多人认为机器在图像处理方面举步维艰,怎么定义和抽象鼻子?耳朵?眼睛?可就在这一两年深度学习突飞猛进,一举超过了人类。就在2015年,人脸识别方面,机器的识别能力已经超过了人了,这可是人进化了数千万年的核心能力之一呀。一个围棋棋局,可以理解为一张19*19的图片,其他的走棋规则和非常简单(很容易翻译成计算机规则),正好落入了深度学习擅长的事情。搜索+深度学习,这个算法完全可以覆盖围棋的规则,人下棋的思维过程和模式,只是AlphaGo的一个子集。这就决定了这个算法没有天花板,有机会在围棋领域“打通关”。

2. 深蓝相对AlphaGo,AlphaGo最大的优势是“学习能力”。深蓝的开局更多依靠数据库棋谱的建立,但没有泛化能力(不懂得举一反三),对于没有见过的走棋方法就可能犯傻。而之后的核心能力是计算力,通过暴力的搜索(当然也有最优秀的剪枝,但还是暴力),力图走出10-20步棋来选择最优的路径。这个复杂度是指数级的,变成一个NP问题,受限于计算力。这个系统的算法是写死的,固定的参数下,就会有固定的表现。而调整参数和改变算法,都是工程师的事情。这个系统的天花板是计算机有多强,以及工程师有多聪明。而AlphaGo更多是数据驱动的,喂给他更多的棋局数据,他就能够优化“神经元网络”,同样的运算资源下变得更聪明,并且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一点非常接近于人(或者说本身就是模拟人的方式来设计的)。而且我们知道,机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足够地快,以及没有情绪不会出错,这就决定了这个系统如果把今天互联网上能收集到的棋局都学一遍,就成为顶尖高手了。

3. 最最最可怕的还不只是前面这两点,对于下棋博弈问题,AlphaGo还不只是从互联网上去收集数据进行学习,更可以自己和自己下,实现“自学习”。看过电影“超验骇客”没有?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能更加聪明。金庸小说中老顽童让自己左手和右手打架“左右互搏”,成为天下无敌的武功,那个只是故事,在下棋这个领域,而AlphaGo有这样的设计,让这种武功成真了!往下还有两个月的时间,AlphaGo这样一台算法上没有天花板的机器,很有机会在“左右互搏”下登峰造极,成为不可超越的围棋高手。

AlphaGo的技术问题讲完了。怎么来看Google背后的完整动作呢?有人觉得是过度解读了,实际系统挺糙的 -- 选的都是“欧洲冠军” -- 说明系统并不行,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更有可能的原因是Google和Facebook在竞争下围棋,Facebook的员工缺心眼提前放了好多消息出来泄密了,结果Google就赶紧把Nature的文章发了抢了个先,然后卖个期货两个月后和人类对决,那会儿系统就足够好了,这是在竞争环境下合适的做法。

事实上Google和Facebook两家都认识到了AI的重要性,以及就在最近几年会有大的突破。Google 4亿美金收购了DeepMind,当时只有20人,现在已经突破200人了,并且是不计代价的疯狂投入。下围棋只是体现人工智能进步绝佳的宣传点和切入点,从公开的文献可以看到,DeepMind做围棋研发是基于通用的技术进行,领域无关的(Domain independent)。这样的技术未来可以用到合适的其他领域里去。深度学习的魅力在于,只要一个领域里能够建模,能够有充足的数据,就能够在这个领域里做到超越人、取代人,短时间能从0分做到99分。如果我们依然是老观念,用渐进的方式来理解机器智能,比如之前某位大佬宣传他家的XX大脑做到了X岁的智力,这是很误(che)导(dan)的。我们同样也会错误地估计下围棋方面机器的能力,按照人类的理解1D-9D来评价它。一句话,不要用评价人的方法来评价机器的人工智能的能力,完全是不同的模式。

老罗曾经评价过人工智能的一句话:“人工智能就像一列火车,它临近时你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你在不断期待着它的到来。他终于到了,一闪而过,随后便远远地把你抛在身后”。

如果给这句话打上一个补丁,把人工智能的应用局限到一个一个的具体的封闭领域,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描述。我们不要过度自大,例如我们容易在自我优越感的驱使下,说动物不如人,比如人会直立行走、会说话、会实用工具,以区别于其他动物。事实证明,动物也会。面对机器也一样,就在几个月前还有人叫嚣机器十年内不能够玩转围棋,理由也都是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机器只会计算。这些自大会让我们误判。也不用过于自卑,觉得围棋上机器上胜利了人类整个智力就被碾压了,到今天机器还是有很多领域完全无能,只能在局部领域。

到结尾,再说断言二:除了围棋,人工智能在其他博弈类的封闭游戏里,也会横扫一切,完胜人类。

虽然王小川的论点过于武断,不过AlphaGo赢的可能性其实也并不低,它的真实围棋水平可能远远不止现在所呈现的。首先,AlphaGo与樊麾的对弈其实发生在去年10月,只不过最近才被曝光,在这之后的几个月中,AlphaGo有多大的提高,我们不得而知。其次,此事被报道后,在高手云集的弈城围棋网上,出现了疑似AlphaGo的身影,而且从它的对战数量和战绩上看,它已经和人类进行了大量的交手。甚至,最好的成绩达到过9D(段)。由此可见,AlphaGo一直在掩盖其锋芒,就像王小川所言,谷歌选择在这个时候让AlphaGo挑战李世石,一定是建立在足够的自信上的。

当然,AlphaGo是否能在下个月底的比赛中赢得胜利,现在来说都为时过早。不过,这绝对不会是一场压倒性的比赛,而是高手与高手之间的巅峰对决。

Ⅹ 科幻小说,有文采的人速进!

在科技发达的年,我是一名考古学家。经过各种发现证明在远古时期似乎存在着一些拥有高科技的生物,不知道怎么的有突然消失了。难道真的有外星人?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这一天,我将我的发现交给新上任的上司博古教授审阅,希望各国的精英一起研究,揭开这个谜。回到家里,突然一阵风刮来,我晕眩了过去。
等我醒来,我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周围到处都是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有许多人在天空上行走,天空上到处都是飞碟,太空船,可是看不见一丝绿色,空气也非常的混浊。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我第一次感到了迷茫。突然从高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向上一看,原来是博古教授。他对我说:“这就是你发现的那个时期,我也是这个时期的人,我乘坐时空穿梭机到达了你们的世界。你千万不要惊讶,我们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程度比你们高多了。按照你们的说法,现在应该是公元前年。”说着带我走上了一片薄薄的纸片,一转眼便到了一间非常华丽的房间。在房间正中央的坐着一个满脸胡须的老爷爷,他热情地让我坐在他的一旁,对我说:“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统,你刚刚也看见了,我们世界虽然科技发达,但由于我们的无知,没有保护好环境,导致人类生活不下去了。我们不久就 要乘坐飞碟去寻找一个新的星球。在我们走后,环境也会渐渐稳定,恢复以前的模样。希望你们能保护好环境,千万不要再步我们的后尘。”我点点头:“等我回到原来的世界,我一定会大力宣传环境的保护,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老爷爷对我说:“那你先在我们的世界转转吧!就让博古教授当导游。”来到公路上,我问博古教授人怎么会飞起来呢?他解释道:“因为他们都穿了反重力鞋,就像磁铁一样,相同的两极会互相排斥。因此,人就可以飞起来了。”我对天空上飞行的飞碟和太空船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又问他那些飞碟和太空船是怎么回事?他解释道:“这些飞碟的外壳是用高弹性海绵加工而成,里面装有防撞装置,非常安全,就算飞碟和飞碟不小心撞在一起,里面的人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而太空船的船身是由一块块的可压缩的膨性塑料组成的,船的外壳涂满了五彩斑斓的图案,可别小看它们哦,它们拥有着最精密的定位系统,小苍蝇若与太空船擦身而过,一秒钟之内定位系统能准确告知苍蝇的位置、大小以及它是否会对太空船造成危害。不使用时,太空船便被人们折叠成一只小小的箱子放在柜子里。另外,飞碟和太空船所使用的燃料可多着呢,人们喝的水、吃的菜都可以用做燃料。而且这些燃料不仅会净化空气,防止污染,更能散发出一股沁人的清香。”“真是太神奇了! ”我不由得赞叹道。
回到房间,博古教授对我说:“我们该回去了。”一阵风刮过,我又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热点内容
刷小说推荐票 发布:2025-07-01 18:31:40 浏览:92
小说言情甜带污推荐 发布:2025-07-01 16:25:28 浏览:184
武侠小说钢条当武器 发布:2025-07-01 16:14:47 浏览:628
2018最好看百合小说 发布:2025-07-01 16:11:37 浏览:743
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写网络小说吗 发布:2025-07-01 15:47:20 浏览:738
黑道狂徒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01 15:05:24 浏览:771
超多女主的小说现代 发布:2025-07-01 13:50:47 浏览:798
有如去名字的小说 发布:2025-07-01 12:46:09 浏览:53
女主重生成仙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01 12:28:36 浏览:861
女尊佣兵穿越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01 08:15:31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