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电工

科幻小说电工

发布时间: 2021-11-15 06:45:33

1. 科幻故事的精彩片段【资料】

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这里的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保证为他免费治疗,只是请求他先与自己合作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盲人虽然愉快地答应了,但他还是感到奇怪,医生能和他一个瞎子合作什么呢?“您现在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医生解释说,“但通过这个实验,您就可以看见电线里的电流和空间里的电波,也就是说能看见电子的运动。”“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医生的话。“当然能!”医生坚持道,“咱们身上的每个器官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反应,比如在耳边敲一下东西,您就能听见声音;而无意中碰到眼睛,您就会‘眼冒金星’。现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电子仪器,只要把它用导线和连接眼睛的神经连起来,你就能通过它对电子产生反应并看见电子的运动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参加实验。于是医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绷带,然后接好自己设计的仪器。盲人开始向医生讲述他所“看见”的情景:“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渊,什么都看不见。不过等一会儿……我看见了!看见了!”盲人突然大喊起来。
“你看见什么了?”医生激动地问他。
“我看见许多光点,像波浪一样有节奏地运动,而且光线有长有短。”
“这可能是发报机发出的电波。”医生猜测道。
“我还看见许多亮点和亮线,有斑点、圆点,还有弧线、圆圈,许多亮光横穿而过,互相贯穿过去,融合在一起,然后又分开流走……一个由光组成的网,上面布满了光的花纹!”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习惯,就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电流。”
“对,现在到处都充满了光亮,有强有弱,有深有浅,还有各种颜色,浅蓝的、粉红的、淡绿的、深紫的……左边有个发光的大亮点,浅蓝色光线就是从它那里射出来的!它就像一个大蓝苹果,又像一个蓝色的小太阳……”
“天哪,您看见了门上的圆球把手!”医生惊呼起来。
“我没看见什么门把手,我看见的只是光点和从它身上发出的蓝光。大概是太阳把那上面的电子激发出来了吧?”
“对,一定是这样!”医生兴奋极了,“那您能看见电灯在哪里吗?”
“我不但能看见电灯,还能看见沿着天花板悬挂的电线,电流在里面流动……哈,墙角那里可有点漏电,您最好找个电工修理一下。”盲人兴奋地到处“看”,“窗外有许多用电线连起来的房子,电线交错,到处是灯!”
医生高兴地走过来,“那您能看到我吗?”
“当然能啦!看呀,这是您的头,而这是心脏。”盲人边用手摸边说道,“您的脑袋里发出柔和的淡紫色光,您思考的时候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变快。而当你激动时,心脏里就像燃起了炽烈的火焰。”
“难怪!”医生表示理解,“人体里到处都进行着化学反应,您看到的是生物电!而人的心脏,特别是大脑,肯定就像发电机一样!”
接着医生开车带盲人去“观赏”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缭乱。只要哪有电流,在盲人“眼”里就成了光。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非常有趣,盲人虽然看不见它们的墙壁,却能看见许多由闪光的电线和电话线组成的明亮“笼子”,就好像摩天大厦的骨骼一样。最令人惊奇的是电车,盲人觉得它就像中国神话里的风火轮一样,一边前进一边抛出一束束像火星似的电子团,而悬挂在街道上空电线上的电车天线就像被熔化了一样,把周围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红。顺着电线“看”去,在城市的边缘,盲人看见一片火的烈焰和光的瀑布,原来那里是一个发电站。发电站里安装着巨大的发电机,所有的火焰瀑布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而抬头看去,则能看见天空中充满了无线电波发出的闪耀亮光,从城市上空一直到星空,天地好像连成了一片,组成了壮观的光的河流——这是宇宙中的电波!盲人长叹一声:“为了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学家宁愿弄瞎自己的双眼!”
医生的发明引起了轰动,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消息。盲人也接到了许多邀请:军事机关请他破译外国的电报,因为他根据光线的长短直接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电气公司请他去检查地下电缆的漏电情况;……最后盲人接受了电力公司的请求,到那里的科学实验室做一个活仪器,检测各种试验。盲人开始了他的工作,每天在实验室里观察各种光电现象,然后由助手记录下来。由于他的帮助,科学家们解决了许多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付给了他非常丰富的报酬。可盲人并不满足,他多么希望具有正常的视力啊!医生劝他再考虑考虑,不要轻易丢掉自己这么优越的能力,可盲人还是坚持这一要求。“我想有正常的视力,做一个正常人,不愿再当一个活仪器了。”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终于到了,医生为他动了手术!他看见了医生苍老的面孔和护士冷淡的表情,看见了玻璃上的脏雨点和窗外的枯树叶,还看见了秋天那特有的铅灰色天空。看来大自然并没有用更加愉快的颜色来欢迎他,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既然已经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丽的色彩!

2. 4,科幻小说《三体》的作者是谁

三体

(刘慈欣创作科幻小说)

3. 一位普通“电工”写的小说,得到奥巴马的推荐,这部小说到底写了些什么

2015年,在家中写稿子的刘慈欣意外收到了一封邮件,邮件中写道:

您好,我是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我退休之后,在家看了您的著作《三体》第一部,看后十分喜欢,感触颇深,十分期待您的第二部《三体》,如有发表,能否送我一本?目前美国出版的只有第一部,我很着急,谢谢。

随之而来的是,他所在的企业因为经营状况问题随之倒闭,他也从“刘工”一跃而成为“刘作家”。

4. 文学电工是什么简单一点给我说。谢谢。

头次听说:文学电工

5.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单概括一下。

我也说得不太清楚,毕竟这两年才成为磁铁的。
1.电工阶段。这是主要阶段,是刘慈欣在娘子关电厂的时期。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阶段创作的。
2.电厂关闭。三体三应该是在这一段出来的。
3.得奖后阶段。就是得了雨果奖之后,2015年8月多。

6.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关于化学的故事特别少

一个盲人摸索着来到一所实验室,这里的医生曾答应免费为他治疗失明。自从失明那天起他就一直盼望着能重见天日,可在此之前,他所有的钱都被另一个自称能治好他眼睛的骗子医生骗走了。
这里的医生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保证为他免费治疗,只是请求他先与自己合作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盲人虽然愉快地答应了,但他还是感到奇怪,医生能和他一个瞎子合作什么呢?“您现在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医生解释说,“但通过这个实验,您就可以看见电线里的电流和空间里的电波,也就是说能看见电子的运动。”“这不可能!”盲人不相信医生的话。“当然能!”医生坚持道,“咱们身上的每个器官对外界的刺激都会有反应,比如在耳边敲一下东西,您就能听见声音;而无意中碰到眼睛,您就会‘眼冒金星’。现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电子仪器,只要把它用导线和连接眼睛的神经连起来,你就能通过它对电子产生反应并看见电子的运动了。”
盲人半信半疑地同意参加实验。于是医生在他的眼睛上蒙上绷带,然后接好自己设计的仪器。盲人开始向医生讲述他所“看见”的情景:“四周一片漆黑!黑得像半夜,深得像深渊,什么都看不见。不过等一会儿……我看见了!看见了!”盲人突然大喊起来。
“你看见什么了?”医生激动地问他。
“我看见许多光点,像波浪一样有节奏地运动,而且光线有长有短。”
“这可能是发报机发出的电波。”医生猜测道。
“我还看见许多亮点和亮线,有斑点、圆点,还有弧线、圆圈,许多亮光横穿而过,互相贯穿过去,融合在一起,然后又分开流走……一个由光组成的网,上面布满了光的花纹!”
“太好了,您只要慢慢习惯,就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电流。”
“对,现在到处都充满了光亮,有强有弱,有深有浅,还有各种颜色,浅蓝的、粉红的、淡绿的、深紫的……左边有个发光的大亮点,浅蓝色光线就是从它那里射出来的!它就像一个大蓝苹果,又像一个蓝色的小太阳……”
“天哪,您看见了门上的圆球把手!”医生惊呼起来。
“我没看见什么门把手,我看见的只是光点和从它身上发出的蓝光。大概是太阳把那上面的电子激发出来了吧?”
“对,一定是这样!”医生兴奋极了,“那您能看见电灯在哪里吗?”
“我不但能看见电灯,还能看见沿着天花板悬挂的电线,电流在里面流动……哈,墙角那里可有点漏电,您最好找个电工修理一下。”盲人兴奋地到处“看”,“窗外有许多用电线连起来的房子,电线交错,到处是灯!”
医生高兴地走过来,“那您能看到我吗?”
“当然能啦!看呀,这是您的头,而这是心脏。”盲人边用手摸边说道,“您的脑袋里发出柔和的淡紫色光,您思考的时候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变快。而当你激动时,心脏里就像燃起了炽烈的火焰。”
“难怪!”医生表示理解,“人体里到处都进行着化学反应,您看到的是生物电!而人的心脏,特别是大脑,肯定就像发电机一样!”
接着医生开车带盲人去“观赏”街景,盲人感到眼花缭乱。只要哪有电流,在盲人“眼”里就成了光。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非常有趣,盲人虽然看不见它们的墙壁,却能看见许多由闪光的电线和电话线组成的明亮“笼子”,就好像摩天大厦的骨骼一样。最令人惊奇的是电车,盲人觉得它就像中国神话里的风火轮一样,一边前进一边抛出一束束像火星似的电子团,而悬挂在街道上空电线上的电车天线就像被熔化了一样,把周围的街道照得一片火红。顺着电线“看”去,在城市的边缘,盲人看见一片火的烈焰和光的瀑布,原来那里是一个发电站。发电站里安装着巨大的发电机,所有的火焰瀑布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而抬头看去,则能看见天空中充满了无线电波发出的闪耀亮光,从城市上空一直到星空,天地好像连成了一片,组成了壮观的光的河流--这是宇宙中的电波!盲人长叹一声:“为了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肯定有不少科学家宁愿弄瞎自己的双眼!”
医生的发明引起了轰动,所有报纸都刊登了这条消息。盲人也接到了许多邀请:军事机关请他破译外国的电报,因为他根据光线的长短直接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电气公司请他去检查地下电缆的漏电情况;……最后盲人接受了电力公司的请求,到那里的科学实验室做一个活仪器,检测各种试验。盲人开始了他的工作,每天在实验室里观察各种光电现象,然后由助手记录下来。由于他的帮助,科学家们解决了许多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付给了他非常丰富的报酬。可盲人并不满足,他多么希望具有正常的视力啊!医生劝他再考虑考虑,不要轻易丢掉自己这么优越的能力,可盲人还是坚持这一要求。“我想有正常的视力,做一个正常人,不愿再当一个活仪器了。”盲人最幸福的日子终于到了,医生为他动了手术!他看见了医生苍老的面孔和护士冷淡的表情,看见了玻璃上的脏雨点和窗外的枯树叶,还看见了秋天那特有的铅灰色天空。看来大自然并没有用更加愉快的颜色来欢迎他,但是这并不要紧,因为既然已经有了眼睛,早晚能找到一切美丽的色彩!

7. 写科幻故事400字

我来写,声明:本文为我的原创,可以借鉴使用都没问题,但恶意复制发布必究。
(没办法,之前遇到太多风波了,码字辛苦,见谅。)
心影。

雨涧的幻想还在那幽静而广寰的时空里徘徊继续,她每夜都会晕染在沉睡中的轨迹里。总是会在漆黑的死寂中间感受到花火开放的绚烂,却又像熄灭的云痕一样消散在浮华间。追寻恒久的万里晴空蔓延在破灭的夜幕边缘,飘飞的轻絮延伸出舞动的尘埃,催动了她曾经听说的鲜活般的回忆。
回忆中有个凌厉映着风声的身影,悠悠地对她说,其实我们看见的世界并非清晰确定的真相,我们看见的不过是自己的心而已。心的投影也就是我们在生灵浩荡中存在过的痕迹,而温暖心的暖意,就是变幻的能量的沉默的轨道。当把每一个独立的时空点串联起来时,真相的光线就会摇曳在我们迷惘的思绪里。
雨涧每次醒来都是一场惊魂未定的幻象,而这次她在迷离间看到的苏醒的场景依旧清晰。她总是会在幻象里看见自己的每一次结束,这也让她思索着轮回是否站的是存在的。她能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像蜿蜒生长开瞒芬芳的枝干,由无数个重叠的平行轨迹延展开在昙花般的砂那。或许,时间真的并不存在,但是拼凑的起点和终点最终会辗转后相连。
而她,就像树木的主干一般悬着落花的残影,当其它的枝干全部枯萎干涸,她却还顽强的活在端绪的人生红尘黯然里。她一直在找寻生命幽幽变化的亘古的答案,就像把画的人物一张一张地翻页,那个人物就会很快运动起来,就像这动画播放的原理一样的,正是我们存在的痕迹的体验是被连接起来的,这个现象,就叫化蝶。

不喜勿喷,完全原创。

8.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关于化学的故事特别少

‍‍

化学比较“科”,但一般“幻”起来的空间不大。这就直接造成了脑洞上拓展域不够,除非剧情真的很屌炸天,或者真的经典到无与伦比,不然很难吸引关注。现在科幻读者有个很奇怪的趋向性,喜欢玩设定,玩格局,玩脑洞清奇,并以此展现个人独特品味。设定最好是颠覆的,是宇宙本质的颠覆,是万物规律的颠覆,是对于现实运行内在的把玩和精雕细琢。格局最好要极大或者极小,大到漫威科幻元素内的多元宇宙,小到大刘《微观尽头》的万物秘密。脑洞一定要清奇,要怪之又怪,又能言之有理,像《球状闪电》里的“宏原子”概念,又像阿西莫夫《终极答案》里的永生电磁波。说到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幻读者喜欢,科幻作者热衷的始终都是更加“本质”的东西。这无疑是给“物理学”量身定做的,究其原因在于因,“化学”并不“本质”,它只是物理在一定大尺度上的复杂体系的研究,所有的化学作用和变化,最终都可以归结于更为“本质”的物理作用和变化,由于在这个尺度内的体系过于庞杂,行为不能用,或者说很难用现有物理模型来描述,出于各种发展的需求,我们便是直接利用了这个尺度上的总结的“化学规律”。

从最早的染料生产,炼金和炼丹来说,这种“科学”就一直以来都难以摆脱“应用技术”的影子。而早期的物理,天文这些自然科学脱身于自然哲学,是被一群思考世界的“哲学家”给贡献和发展的,自然本质上就有着更加广阔的拓展幻想。对于化学这么一门不“本质”的学科,早在乔治 梅里爱那个一个大炮把人射上月球的年代,还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受人冷落。早期的时候,如《化身博士》里,一管子能把人搞成精神分裂的药剂,已然是足够颠覆和精彩了,所以即使没有物理脑洞,这仍然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不光是《化身博士》,《活跳尸》里能够复活人体器官的荧光药水等等,都体现出了,在更早的科幻时代,化学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类似于“魔法师”“巫婆”一类的“奇幻”元素。而显然,在现代大部分科幻迷的眼里,如果一个故事偏离了“科幻”而走向了“奇幻”,那么这个逼格是直接降低数个数量级的,总的来说一方面是学科本身特色,另一方面是观众口味和作者创作好恶趋势。个人觉得喜欢科幻还是四个字“投其所好”,如果一个故事精彩绝伦,发人深省,那么不管科幻设定“软硬”如何,里面有没有清奇脑洞,我都不会那么计较。那么我都是爱不释手的。

‍‍

9. 求一篇科幻小说,大概内容是地球上只剩下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这些人工智能仍忠于人类,但是人类已经灭绝.

《机器人总动员》是2008年一部由安德鲁·斯坦顿编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迪士尼电影发行的电脑动画科幻电影。故事讲述地球上的清扫型机器人瓦力爱上了女机器人伊芙后,跟随她进入太空历险的故事。本片普遍被认为讽刺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包括肥胖、环境破坏、消费主义、领导能力等问题。本片的番外篇《电焊工波力》,是一个基于电影的动画短片。本片全球票房超过5.2亿美元,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蛮感人的。

蹉跎 经典小说 人脑半机器身体
魔装 玄幻小说 主角机器人写的还行,是女主的召唤物

<机械公主>

10. 小说《三体》中,宇宙文明的实力怎么排

前几年,伴随着一本科幻作品的火爆,它在网络世界频繁闯入我们的视线。这本畅销且优秀的科幻小说——《三体》。刘电工、大刘是大家对《三体》作者刘慈欣的昵称,事实上,刘慈欣的确在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

1990年,工程师刘慈欣开始向《科幻中国》投稿,从此走上科幻作品创作之路,陆续发表《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乡村教师》,《球状闪电》,《三体》等优秀作品。

大刘曾经说,人类不感谢罗辑,是人类选择了程心。程心代表了故事中的多数人,多数人的选择让人类走向灭亡,是否能够引起深思呢?

《三体》:深刻的核心内涵——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三体》的名言有很多:“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前进四”,“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笔者却认为,最为经典的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这是一句非常精彩且具有哲理的话,引发了读者的不同看法与思考。

它出现在故事中人类面临三体的打击朝夕不保的时候,人们担心人类文明的延续,此刻这句话被提出来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与其延长文明的长度,不如提高有限的岁月中,文明的质量。

这也折射出一种生命观念,就如同“人生自古谁无死” ,与其漫长而屈辱的存活,不如生如夏花死如秋叶,万物有始必有终,无论是谁,哪怕宇宙都逃不过最后的熵的归零,不如在岁月中赋予更加绚烂的光彩。

热点内容
小说纠缠不清好看吗 发布:2025-07-02 06:59:32 浏览:194
快穿女主肉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02 06:45:39 浏览:721
自编科幻小说1000字 发布:2025-07-02 05:56:45 浏览:279
都市最强神豪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7-02 05:32:32 浏览:956
男主养大女主的玄幻魔法小说下载 发布:2025-07-02 05:21:43 浏览:632
诛颜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02 04:58:54 浏览:165
古代种田文带肉小说 发布:2025-07-02 03:33:44 浏览:372
穿越古代丞相丑嫡女小说 发布:2025-07-02 02:20:58 浏览:802
重生末世之强女类似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7-02 01:04:21 浏览:898
乡村言情医生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02 00:01:40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