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科幻小说
1. 《狼图腾》是一部有关人与自然,狼道与天道和什么的长篇小说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狼图腾》中的狼,以一种颠覆传统的全新形象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它强悍、智慧、温情以及为了自由尊严以命相拼。《狼图腾》生动地揭示了草原万物生态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狼对整个草原和生态的巨大贡献。《狼图腾》带给读者的强烈震撼还在于它的文化学术价值。在所有的狼故事或者与狼有关的故事中,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优劣比较。作者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以“狼图腾“为精神线索,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进行了全新的梳理,提出中华民族信奉的“龙图腾“极有可能源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的惊世骇俗之说,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且从未中断。[6]
《狼图腾》成为21世纪初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引发了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关系的理论思考。本文从传播学结合心理学、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传播与性格、行为以至于国家命运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文本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发现:《狼图腾》运用了“狼性“与“羊性“等两组对立的民族性格划分方式解释了中国历史兴衰王朝更替的内在逻辑,蕴含着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简单化等问题。毕竟,传播与民族性格的互动与呈现过程,具有历史复杂性。中国国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积极成分,在加强强悍勇武、锐意进取、冒险竞争、抱团合作类型的性格之外,还是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性格特质,还要积极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性格品质。中国真正需要的一定不是让世界轻视的,也一定不是让世界畏惧的,而是让自己有尊严、让世界尊敬的民族性格,这才会引领中国走上一条持续长久的和平崛起道路。[7]
2. 关于人与环境的和谐的文学作品
人与环境
——踏浪寻幽
首先声明,这不是一个关于环保的话题,而是一个人生与社会的问题.环境,环人之境也。如果没有人,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由于环境恶化,所有的人都灭绝了(不是所有的生物都灭绝了),那就既无研究环境问题的必要,也无研究环境问题的可能。谈论环境问题,决非“对牛弹琴”,而必然指归于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常听人说,“人要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来适应你自己。”不明白这句话中所隐藏着的是一个真理,还是一个阴谋?看过的不合理的事情多了,也就不以为有什么不合理;看到不合法的事情多了,似乎也能泰然处之了。也许,人真的适应了环境,就能得到所处环境的认可,他可以得到许多;但他却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也许,人固守着自己的真诚,却无法得到这个社会外在环境的认可与肯定!
家庭,可以影响子女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工作环境,有可能影响一个群体的生存结构。这样的影响依然是个别的或是有限的。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都有可能对民众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强制性的影响。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对于人类生存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还没有找到很好地协调人类生存与环境的矛盾的出路,使自然环境状况总体上趋于良性循环之前,人类对自然的利用更多的仍是掠夺型的。
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地球上原有的森林植被锐减,农牧业生产导致的过度的土地开发,使土壤的肥力损失,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人类在不断损失可耕地资源的同时,也使宝贵的淡水资源遭到污染,特别是现代工业的消耗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使人类的用水总量迅猛增加,大大超过了自然水源的恢复和补充能力,遇到枯水年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发生水荒,而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不仅使其他生物活动受到限制,众多物种遭到灭绝,也大大降低了城市公共卫生和健康设施的功能,增加了环境因素的致病性。
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向大气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及其他化学成分,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和气圈构成,引起了酸雨、光化学烟雾和温室效应,增加了近地大气中的粉尘量,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此外,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废渣、废料、生活垃圾,以及核放射污染、电磁污染、噪声污染、信息污染等,都加速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环境的负效应和消极结果日益明显化。
人类对动物的任意捕捉和宰杀,肆无忌惮地食用野生动物以及不合理的饲养等,其结果更是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仅是最近十年来人类所患的与病毒有关的新疾病中,经科学研究发现,其中就有大约四分之三是来自动物的。
社会发展要以相应的生态平衡关系为基础,要依赖社会内部关系和外部自然环境联系的状况来界定,这是一个比一般生态平衡更为复杂的问题。如果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等交往渠道不畅以致被某种因素所阻塞,就必定要危及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社会文明的消亡。同样,如果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系被破坏,不仅能够导致局部生态平衡的彻底崩溃,而且也最终会危及到社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危及到社会经济中各种矛盾的解决,还会对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压力和作用。
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对自身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人类持之以恒地追求健康,并将不断地与危害自身健康的各种疾病和灾害抗争,这些都是摆在人类面前的永恒主题。可以预见,随着人类与环境接触面的不断拓展,自然界中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和特性,将会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并随时考验人类的应对能力。
人类的优势在于能够积极地探索和认识环境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深层本质,从而能动地改善和调整各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和活动,以自觉地寻求各种环境因素和系统的平衡。可以这样说,人类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并最终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就是认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努力改善现实和把握未来的能动性过程。人们应该看到,人类最终抛弃轻视自然、奴役自然的环境观,直至对人类中心论的文化定势进行反思,彻底停止不文明行为,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人类也只有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才能根本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殖的家园,但是近年来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地被破坏,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的话,那么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个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面对这个影响到全人类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答案。人类与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的关系,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朋友、伙伴的关系;一种是主仆、敌对的关系。在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时,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认识,认为为了显示人类的力量,人类应当“主宰”自然,成为大自然的“统治者”。必须重新确定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抬起头看到天空已不再是蓝色,我们脚下踩着沙漠而不是肥沃的土地,河水湖水非得经过多层净化才能饮用,我们的孩子只能在自然博物馆里参观熊猫、大象的标本。那么,一切都晚了。
毋庸置疑,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己,是我们乱坎滥伐,疯狂掠夺资源,制造污染。我们用五千年时间终于建成了现代文明,现在却在用几百年或者几十年的时间亲手毁掉它。所以说,环境保护必须以人为本,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开始。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基本内容是强调人类的发展权利、环境权利与保护环境义务的统一,当代人及后代人发展机会相平等。
只要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为人类谋福利、创幸福,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胸襟和优美环境。
3. 要几个关于人与自然的故事
有一个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 不是真实的 是小说
有一天,大家住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洞,深不见底,大家丢石头进去,听不见一点声音,一开始大家还有点害怕,后来渐渐地就不觉得怎么了。然后就有人建议可以把生活垃圾、废品等东西丢进去,这样,就减轻了人类的负担。越来越多的人把不计其数的垃圾扔进去,大家都觉得很好。最后,又有人往里面扔东西时,一个小孩发现从天上掉下一个东西——就是当时他们试探这个洞深度是求进去的那个东西。
4. 以人与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科幻文
这个寒假,我在家中与蜘蛛邂逅了,是一场让我难忘的碰面。
在四四方方的电视机中,我看见蜘蛛妈妈产下了一大窝的小蜘蛛,小蜘蛛们还未苏醒,蜘蛛妈妈静静地守候着他们的醒来。
不久,小蜘蛛们苏醒了,拖着稚嫩而又娇小的身躯,奋力地爬出那层层包裹的蜘蛛网。一只,两只,三只……这里大概有一百来只小蜘蛛出生了。不够成熟的它们靠母亲从体内分泌出的营养液维持着生命,但这只够三天而已。
小蜘蛛的成长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褪壳的接力。没过多久。小蜘蛛要经历第一次褪壳了。我没有这种经历,但我想一定十分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蜘蛛们终于褪去了第一次壳,那是一层小小的透明的小衣,被他们遗弃了,对于长大了的他们,母亲所提供的营养物不再能满足他们,而依旧弱小的他们,还没有出去捕猎的能力,怎么办?
大概是出于天生猎食的本能,他们捕猎了人生第一次猎物——他妈的母亲。蜘蛛妈妈早就等待着这一时刻,在小蜘蛛们犹豫的时候,蜘蛛妈妈正努力激发他们的本能,最终本能、饥渴、欲望占了上风,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向蜘蛛妈妈体内注射液体,三个小时后,蜘蛛妈妈完全地化了,所有一切成为了体液供小蜘蛛吸食。
这就是伟大多的母爱吧,牺牲自己,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小蜘蛛们,母爱是无私的吧!我为蜘蛛们的行为所不耻,贪婪吞噬母亲的他们很快乐吧?或许……
可是影片中的解说员却说:“这是生命的延续!”一下子镇住还在那样想的我,是啊,这是生命的延续!母亲把她的生命与力量全注入了她幼小的孩子身上,期间并没有力量与生命的消耗,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吧。
生命是这样延续的,千百万年来,一直是这。生命的消逝也如同诞生般那样美丽而又痛苦……
5. 人与自然—探秘
89 地球上有野人吗? (2007年7月17——18日江西卫视《传奇故事》:《野人之谜》) 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玉科丛林中诞生了一个“野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人们就传说在原始森林里住着一群野人,他们经常到山下破坏庄稼,袭击人类。最近几年人们又再次重现和加热了这个传说。两个年轻人约吉和玛姆在山上活动时先后发现了“野人”的身影。乡林业站站长降措为了寻找野人的踪迹,带领几个年轻人进原始森林中搜寻,结果只发现了“野人”奇怪的四个指头的两瓣式的脚印,别的一无所获。后来几个国家的专家们组成的国际专家团到玉科丛林进行科学考察,也没有找到野人的蛛丝马迹。年轻人桑兹德吉在对丛林附近牧民的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野人”的秘密。原来一位牧民的儿子,二十多岁的洛珠一生下来就患有一种先天性的怪病——裂手裂脚,手脚都从中间分裂开来,四个指头,无中指,在医学上被称为“龙虾手”、“龙虾足”。洛珠因为自己长得特殊难看,不愿见人,就跑进山林里安了家,并且娶妻生子,还练就了一身快速敏捷跳跃行走的本领。丛林中的身影和脚印都是这个洛珠留下的,这个所谓的“野人”原来是我们地球人类的一个同胞。从此“玉科野人”的真相大白与天下。 以前也听到过许多关于野人的传说故事,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曾出现过野人的身影或踪迹。在我国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就有游客拍摄下了“野人”的画面。以前还听到过有关发现奇异怪兽的报道及故事,还有关于“飞碟”和“外星来客”的传闻,有的报刊上写的很清楚细致,说有一个人被外星人用“飞碟”给抓走了,当他再次返回到地面上时胡子都长得很长了,好象如临其境,煞是逼真,但这些是否真有其事,很难进行检验和考证。 关于外星球是否有人类的问题,这是我们地球人类的一个科学想像和预测,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真正掌握外星人实际性的第一手资料,只是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在火星上发现了生命的条件和痕迹。我认为关于外星人的推测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因为宇宙是无穷的,宇宙中的生命种类也应该是无限的,地球外也应该有和我们地球人种相同的物种群,只是我们人类目前的视野和能力无法认识和了解到这些而已。 关于地球上有野人的说法也是由来已久,但到目前为止也是谁也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的野人。上两年在某原始山林里被人们找到的“野人”,也只不过是一个逃进深山里的普通人演化而成的。就像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逼得逃进深山奶奶庙里的白毛女一样,当年当地的人们纷纷把她传说成了深山里的“白毛仙姑”,后来人们才把她又找了回来,把他从“野人”又重新变成了人。但愿地球上真有野人存在,有一天被我们找到和发现,也好为我们人类研究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如果地球上有野人这个物种或物种群,在我们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地球上能否有他们繁衍生息的一块领域和环境呢? 人类揭开很多科学之谜都是从自身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好奇心开始的,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人们就不可能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就不可能发现很多的奥妙。降错和桑兹德吉等这些年轻人的好奇和探险精神,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世界上的很多探险家们都为此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对南极的大规模深层次多元化的科学考察,到利用宇宙飞船向遥远的火星发射探测器,人类从居住的斗室里,一步步走进了自然界,一步步走进了宇宙的深处。 很多从前科学中的幻想都变成了今天的现实,如以前科幻小说中的气垫船、激光枪等。幻想是今天现实的升华,也是明天现实的基础和向导。在科学研究中,从臆测到事实,是一个飞跃,也是一个漫长而艰心的过程。 前一段在报纸上看到,人们正在着手研究如何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有人客观实际地提出了二十六条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够做到的措施,也有人大胆地设想创造一种“地球遮阳伞”,用微型太空飞船发射一种“星云”,让他遮住1.8%的阳光。但愿这个幻想有一天能够成为现实,也好让我们的地球不再饱受生温变暖之苦。 同时,以前人们提出或假设成立的一些科学难题,有的已经被证实不能成立或存在,有的甚至被证明或戳穿为人类最大的科学骗局。就像不能把牦牛的毛当成野人的毛一样。 野人,我们已经传说、幻想和盼望了很久。地球上的野人,你到底在哪里? (追寻和谐的脚步——听近飞讲故事89)
6. 科幻作文600字 有关人与自然
<<灭绝>> 可以把人类科学家做为作文的中心来描写,他们来动物做研究.最后因为DNA变异,导致研究失败.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安危.
7. 和小地主一样的人与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小说有哪些
窃听人生
8. 科幻小说/电影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十位机器人.
提起机器人,说到阿西莫夫,大家都会想起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那部《铁甲再生人》(Bicentennial Man,又名《机器管家》),而此次这部《我,机器人》还是回归到了人类和机器的对立和矛盾根源,在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背景下发生在2035年的机器人涉嫌杀人案,威尔-史密斯更在调查过程中察觉到人类将面临更巨大的威胁。
用《我,机器人》精彩流畅的叙事和重点突出的特效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个cult电影高手,更是一个合格的好莱坞商业主流电影导演。他1998年执导的黑色科幻片《移魂都市》(DarkCity)一直是广受好评的cult电影经典之作,后来的众多电影包括《楚门的世界》和《黑客帝国》等都曾深受其影响。
而此次艾里克斯抛弃了深邃的概念先行,转而打造了一部娱乐商业片。和《黑客帝国》怀有相同的哲学命题,《我,机器人》也探究了在科幻作品中人和机器的这个永恒命题,揭示了人工智能的进化、失控以及机器与人类间生存的矛盾。惟一不同的是,《我,机器人》一遍就能看懂,酣畅淋漓。你完全用不着因为不知所谓而再进一次电影院或者再看几遍DVD,通篇几乎没有一段玄学般的说教,也没有寻找金库密码般的明暗包袱,反倒是包含机锋的黑色幽默与充满颠覆意味的调侃贯穿始终,身兼影片执行制片人的黑人帅哥威尔-史密斯延续了他在《独立日》、《黑衣人》中叛逆而又正义的本色演绎。
都说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充满一种“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编导也在《我,机器人》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相信人类智慧足以解决一切发展问题和环境危机,相信人与自然、与机器之间可以完美共处,影片结尾威尔-史密斯和Sonny联手消弭了危机。无疑,这也为以往动辄弥漫“末世”“悲剧”情绪的科幻作品吹来了新鲜空气
<星球大站><机械公敌><黑客帝国>等等
9. 有没有有关于主题是 人与自然 man and nature 的英语小说 或是内容有涉及到的
差不多小说都多少有涉及到这些东西的 可以去书店分类的地方找找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看纸质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