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一个人多重身份

科幻小说一个人多重身份

发布时间: 2021-10-22 05:23:22

Ⅰ 讲一讲如何评价科幻小说《人类决裂》

如今科幻类题材盛行荧幕,我们看到了无数未来的展示,就如暗夜中的灯塔一样,不但让我们看到美妙,也对生活提出了警示,这本小说同样对地外宇宙的想象极尽天马行空,作者对未来世界的人类提出一个新的设想,当每个人活到75岁,面临着一次选择的机会,以普通人的身份继续留在地球,陪着家人消磨剩下的时光,静候死神的降临,或者,以绿皮人的身份开启新的生命,离开地球离开家人,投身外太空征服宇宙。

Ⅱ 50多年过去,世界上第一个冷冰人现在怎么样了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但人类从诞生那天开始,就总想着“逆天改命”,古时有帝王到处寻找长生不老药,还叫道士炼所谓的仙丹,现代则兴起了“冷冻术”。

所谓的“冷冻术”,就是将人体冰冻起来,然后等若干年后再解冻,从而实现复活。

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Ⅲ 求较有深度的短篇科幻小说

我就推荐我看过的几篇把

既然楼主看科幻世界,不知道看过没有

1.在他乡
这篇我非常喜欢,当年科幻世界出来的时候我看了好几遍呢。大概是因为科幻作者总是喜欢悲观地描写人类的未来,然后在他乡却有想象力且乐观地描写了人类未来的太空生活。我个人是相当向往那种宇宙流浪生活呀,嘿嘿。
2.欢笑幻境
这篇不算太短,但是非常耐读。说起来有趣,这文我断断续续看了三次,前两次都因为没有耐心看而错过精彩,最后一次下定决心看,一口气看完,那个精彩啊,那些伏笔和前奏描写实在是太精彩了。结局在前面波澜不惊的描写下显得非常出乎意料,而文笔在中途突然转峰,就像瀑布倾泻而下的那种畅快的感觉,爽!
3。疯狂的出租车
很搞笑,很特别,我很爱。异星球的疯狂出租车司机和商人的变态组合很爆笑很刺激很精彩……
4.袋鼠
看见十年后的城市,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再和十年后的他联系,你是否充满期待?然后相见后却发现,一切都竟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袋鼠的结构就很特别。

我推荐的基本都是科幻世界的短片,还有译文里有些也都不错,只是名字都忘记啦……
对了,长轶的文我都很喜欢,你可以搜他的,他总是能写出你最想不到的故事却又那么符合情理

Ⅳ 求主角有多重身份的小说

极品公子
限制级特工
从零开始
再生为人
黄泉流沙
..................

Ⅳ 找一部科幻小说

《永恒国度》孤独漂流 著
看了第一章,已确认。
主角易天行天生阴阳眼,瞳术神通阴阳锁可锁厉鬼。看日出时看见空间破裂,裂缝中冲出诡异的魔兽,怪兽,虫子,亡灵,骷髅等无数怪物,还有各种神光如流星般冲出。易天行被一个七彩斑斓的珠子砸中,醒来时回到了三天前……

Ⅵ 科幻世界有多远

最近,由《星际穿越》《三体》带动的科幻热让象牙塔里的科幻文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宣布,明年起正式招收“科幻文学”方向的博士生,此举将填补国内高校在科幻领域文学的研究空白。那么,在科幻文学发达的欧美国家,有没有专门培养相关人才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当代欧美有哪些知名的科幻文学写手?还有,科幻文学对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变为现实的科幻文字告诉我们,科幻文学除了能延伸我们的想象力,还能引领世界的现代化进程。
写手如何炼成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产物。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幻小说在欧美各国流行,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实际上,在欧美科幻小说繁荣的背后,透露出的是各国对科幻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重视。
美国:数百所大学设科幻文学课程
美国人在科幻小说家的培养上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渠道是大学的正规教育。美国相关统计表明,北美地区数百所大学开设了和科幻小说有关的专业,其中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在1959年就开设了科幻小说课,伊利诺伊州高校里的科幻文学教材还收录了中国科幻作家叶永烈和童恩正的作品,阿肯色州亨德森州立大学的科幻课包括学习科幻流派背景、现代科幻及科幻类型与分类,加州的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设有外星人文学课,加州帕沙迪纳社区学院则设有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课程。
除大学教育外,科幻小说研究协会、科幻诗人协会以及小说写作培训中心等社区机构,也是推动美国科幻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最著名的是堪萨斯大学的GUNN科幻小说学习中心。这个中心提供全方位的创作培训,一些课程是研究生必修科目。GUNN中心还举办创作评选,为学员颁发奖学金以资鼓励。更具影响力的颁奖礼是美国科幻小说研究协会的终身贡献奖、表彰年度杂文的先锋奖、表彰为科幻出版和编辑工作作出杰出贡献的服务奖等。很多科幻文学写手视获得研究协会的表彰为至高荣誉。
德国:理科生驰骋科幻文坛
近年来,德国出现科幻文学热,新涌现出一批科幻文学作家,德国高校和社会文学机构也纷纷推出科幻文学课程,输送创作人才。德国哈根远程大学文化和人文系“新德语文学和媒体艺术历史”专业于今年冬季开设了科幻文学课程。这门课程不仅教授德国及世界科幻文学的历史,还包括分析有代表性的科幻文学作品,并学习著名作家的写作技巧。像哈根远程大学这样设立科幻文学课程的高校还有很多,如德国哥廷根大学、比勒菲尔德大学、波茨坦大学等。
不过,对学生来说,要成为合格的科幻写手并非易事。据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文学系学生芭芭拉介绍,学生每月必须读两本科幻文学作品。每周有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活动。课程结束时,学生还要交一篇几十页的科幻小说。有的学生还自费出版作品,在法兰克福书展和莱比锡书展上自我推销。
据悉,科幻文学在德国虽被归为文学类专业,但授课教师却不限于人文和艺术类。来自太空、核能、海洋、气候等领域的科学家也给大学生讲课。德国一所海洋科学研究所的学者维奈尔就是其中一员,他表示,要成为科幻文学家,仅看儒勒·凡尔纳等名家的小说是不够的,“科学现状比任何大学生能想到的更离奇”。
英国:独立思维成就科幻文学创作
在英国,科幻文学职业作者层出不穷,这和英国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鼓励科幻文学创作的氛围密切相关。据悉,科幻小说是英国校园书店里卖得最火的图书之一。科幻文学课程之所以能在英国课堂上立住脚跟,是因为学生们乐意通过研究自己喜欢的小说来获得学分。更重要的是,这种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学课程能够满足他们探索人性的好奇心。
在英国的不少大学,科幻小说创作是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都有的研究方向。例如,苏格兰的斯特林大学通过让学生自行组合课程的方式,培养出了不少科幻文学人才。从该校毕业的伊恩·班克斯就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象力的人”。多数英国科幻文学爱好者表示,自己的写作兴趣源于学校传授的客观独立思维方式。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社会乱象,并将自己的观点写入科幻文学。
法国:不少大师是“半路出家”
法国是科幻文学的发源地之一,百年来科幻文学大家层出不穷。不过,大学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科幻文学专业,也没有“科幻博士”之类的学位,法国科幻作家多为“半路出家”。法国科幻作家极少是文学系出身,而是以工科或新闻学背景居多,这是因为科幻作品需要丰富的信息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拥有工科、新闻学背景的人更具优势。这种学科的尴尬让法国的科幻文学教育出现“亚文化”特色,即本应有所贡献的各大学文学系对科幻研究长期不够重视。倒是学术研究机构,通过研讨会、展览等方式介绍科幻文学创作成果、奖掖后学,如2010年-2011年法国拉维莱特科学院举办了号称“盛会”的科幻展示研讨会。法国尼斯大学自2003年起,每隔3年举办一次科幻作家学术研讨会。
相比而言,出版社和杂志社是法国科幻人才培养的主力军。1974年,法国科幻文学创作动漫家莫比乌斯等组建科幻动漫创作团队“人形联盟”,并创办第一份科幻动漫周刊《金属咆哮》,扶植了大批科幻作者。2000年,法国第一家专业性科幻、奇幻出版社——布拉格隆内独立出版社成立,先后推出多套科幻丛书和科幻系列漫画。
当代著名科幻写手
人类从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也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代,欧美一些国家诞生了许多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家。
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
美国的科幻小说创作非常活跃,被维基网络列为科幻小说家的就有1200多人,其中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雷·布雷德伯里以及范·沃格特被誉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久负盛名的“四大才子”。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仅介绍其中一位——雷·布雷德伯里。
雷·布雷德伯里(1920年-2012年),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小镇,很小的时候就是个科幻迷。迁居纽约后,他结交了很多科幻迷,并参与科幻组织的活动。他的首篇获得印刷的短篇小说《霍勒波岑的困境》,发表于1938年的《幻想!》杂志,那是一份科幻爱好者的杂志。
1945年,雷·布雷德伯里的短篇小说《大布莱克和白色游戏》被评为全美最佳短篇小说。从这年开始,布雷德伯里开始在《绅士》《女士》以及《矿工》等非科幻杂志上以科幻作家的身份发表作品,并因此在以后的1947年和1948年两次荣获欧·亨利奖。布雷德伯里在这一时期发表的300余篇科幻作品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首发在科幻类杂志上,他为科幻小说生存空间的扩大作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发表的《百万年野餐》是布雷德伯里最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引发了一系列有关火星人的浪漫故事。
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
罗伯特·索耶(1960年至今)是加拿大的“科幻教父”,他的履历表上有着一长串荣誉——作为为数不多的包揽雨果奖、星云奖和坎贝尔奖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奖项的作家,他出版了22部长篇科幻小说,包括“恐龙三部曲”、《金羊毛》、《计算机中的上帝》等,2007年,他被中国读者评选为“银河奖最受欢迎外国科幻作家”。
同时,这位科幻大师还是政府机构、科研部门甚至跨国公司的座上宾。他常年担任“探索”频道加拿大版的评论员,为《科学》与《自然》杂志撰写专栏,并受邀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等机构的顾问,甚至在谷歌、摩托罗拉等公司担任咨询顾问。
索耶是记者出身,从小就爱读科幻小说。1985年,25岁的他得到了一个采访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会,自此他坚定了成为科幻作家的信念,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科幻小说创作。他的小说涉及多种主题,从电脑狂魔、恐龙复活、时间旅行,到平行时空、太空侦探。他晚年的作品《人性分解》则讲述了人类对宇宙和内心的双重探索。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1917年-2008年),是英国及斯里兰卡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作为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克拉克获得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克拉克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大师奖。此外,克拉克还出资创建了“阿瑟·C·克拉克奖”,每年评选一次,以奖励前一年出版的最佳英文科幻小说。
克拉克幼时就喜欢仰望星空和阅读旧的美国科幻杂志。自1950年起,他开始创作科幻作品。他以“太阳风”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太阳帆船》曾引起美国国家宇航局的注意,并因此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1952年,克拉克成为全职作家,投入科幻文学创作。1956年出版《城市与星星》,短篇小说《星》获得雨果奖。1964年与库布里克共同构思《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和剧本,小说在一些情节上与电影略有差异。
克拉克被誉为最伟大的太空预言家。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克拉克就在《地外中继》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地球轨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传送通讯信号的设想。此后,他预言的用太阳风驱动的飞行器,也被欧洲空间局等在实际太空探索中验证。即使更加狂放的“太空梯”的设想,随着现代科学尤其是纳米技术的进展,也已经不再是笑谈。
法国科幻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
赫内·巴赫札维勒(1911年-1985年),也翻译为勒内·巴雅维尔,法国作家、记者、评论家,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德龙省尼翁斯镇,是首位提出时间旅行中“祖父悖论”的科幻作家。作为科幻作家,巴赫札维勒常常以科技加上人类的疯狂与愚蠢导致文明的陷落为主题,同时在混乱的时代背景中描写永恒的爱情,给和小说中主人公一起经历不可逆转的绝望的读者一些希望。他的作品充满诗意和哲理。虽然他的作品极少被用来在学校中教授,但在法国社会很受欢迎。其代表作有《冰人》、《蹂躏》、《天堂的玫瑰》等。
科幻变成现实
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有些甚至就变成了现实。机械手表、铁皮船、机器人、飞船、火车等,这些都曾是科幻小说里描述的事物,现在都成为了现实。此外,上世纪40年代科幻小说中描写的计算机、火箭与核武器,10多年后全部变成了现实。
潜艇
美国发明家西蒙·莱克被誉为“潜艇之父”,他自从1870年阅读了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后就迷上了海底旅行和探险。莱克的新发明包括压载舱、潜水舱和潜望镜。他的公司于1898年制造了第一艘在公海成功航行的潜艇“亚古尔英雄号”,并收到凡尔纳的贺信。
直升机
虽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虚构作品可能是潜艇“鹦鹉螺”号,但是这位法国作家还对航空旅行的未来进行了大胆设想。现代直升机的发明者埃格·西科斯基是在他小时候读过的这位著名科幻作家的书《征服者罗比尔》的启发下发明了直升机。西科斯基经常援引凡尔纳的话说:“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另一个人都能把它变成现实。”
火箭
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哥达德制成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并于1926年3月16日成功发射升空。他是在阅读了1898年报纸连载的H.G·韦尔斯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后,开始迷恋上太空飞行的。哥达德后来回忆,星际飞行的想法“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
手机
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研发部门负责人马丁·库珀认为,是《星际迷航》里的发报机促使他在20世纪70年代初设计了第一部手机。库珀说:“对我来说,那并不白日梦,而是一个奋斗的目标。”
太空旅行
在《2001太空漫游》问世的年代,飞向太空意味着粗笨的火箭和累赘的宇航服,而电影却展现出一种诱人的可能:在未来,人们使用与普通飞机类似的飞行器,而且无需经过特殊的训练就能遨游太空。如今,太空旅行不再是官方专有的“禁区”,已经有两名亿万富翁通过俄罗斯的火箭完成了“太空自费游”,更有多名民间人士在研制自己的太空飞船。

Ⅶ 在写科幻小说,求指点

先申明我不会写书,但我很爱看科幻,所以只提点看法,不敢说是指点
一 题材什么的无所谓,关键是你写的东西怎么样才能和别人的不一样,切入点小一点,细一点最好,不要全景展示(当然你功力非凡请无视这话),比如你想写环境问题,但环境问题包括很多方面,你只要试着去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就好。
二 你看你要写哪一方面就找哪一方面的书看,比如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等。
三 一个科幻作家说过一旦动笔写就一定要写完,写完前不要随便修改内容。
补充 你的简介给我的感觉像人猿星球,深海圆疑,类似的小说电影还有很多,但如何打消这种看法就考验你的功力了。有一点建议,污染是一种起因造成的,但它引起一连串的后果并且失控造成后来的结果,如果你把所有的环境污染全写进去估计很难面面俱到给人深刻的印象。
因为不是作家所以看法可能比较浅薄,希望对你有用。

Ⅷ 求好看的科幻小说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钢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阳》(The
Naked
Sun)
等。他他于1941年发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即: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中国作家的最好读刘慈欣,王晋康或星河的比较好.

Ⅸ 介绍一部科幻小说

特德.蒋 《你一生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人类与外星人的交流,着力于最基本的地方:语言。科幻小说界,从来没有人把语言表现得如此细致而富有魅力。在作家笔下,外星人的语言仿佛是有生命的活物。出乎意料、却又早已注定的结局给读者以极大的冲击。

作者简介:
特德·蒋,当代美国科幻界少有的优秀华裔作家。196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杰斐逊港,1989年毕业于布朗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现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为计算机程序撰写文档。少年时代起,特德就开始接触科幻小说,并尝试创作,向杂志投稿。从“号角”科幻写作班毕业后,特德·蒋因处女作《巴比伦塔》一炮而红,荣获1990年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特德·蒋的产量不高,到目前为止发表的作品只有八篇,但它们都保持他特有的高水准,其中大部分入围或获得“雨果”、“星云”等科幻大奖。
诚如格雷格·贝尔所说,“不读特德·蒋,就不能了解科幻。”特德·蒋能告诉你,什么样的科幻小说才称得上是好的科幻小说。

热点内容
喜马拉雅听书为什么网络连接失败 发布:2025-07-18 07:22:20 浏览:770
网游穿越女频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7-18 06:42:57 浏览:119
贴心萌宝荒唐爹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发布:2025-07-18 05:48:53 浏览:466
我有一条染色体想认识你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18 05:36:41 浏览:996
叶枫机甲科幻小说 发布:2025-07-18 05:32:27 浏览:403
网络小说花帝 发布:2025-07-18 05:21:47 浏览:476
伪韩娱多女主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8 05:19:27 浏览:55
久别重逢从校园到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18 05:19:26 浏览:961
男扮女装bl古代小说 发布:2025-07-18 05:17:50 浏览:4
穿越回秦朝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18 05:14:53 浏览: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