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土卫二
❶ 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
从人类有高级文明开始,我们就一直认为人类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在几百年前有了对宇宙的探索之后,才否定这个想法,在庞大的宇宙之中可能存在其他文明,那么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如果我们有这个实力,就一定会攻打下这个星球,掠夺他们的资源,让我们的科技文明快速发展。
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资源,在地球之上能够开采的自然资源已经被差不多开采,“煤矿,石油,天然气”这三样东西被叫做不可再生资源,因为他们再生的周期非常漫长,所以我们急需找到其他物质来代替,低等文明星球正好适合。
❷ 木卫二的表面主要由冰构成,这些冰是怎么形成的
木卫二是木星的四大卫星之一,被伽利略发现也是他发现的最小的卫星。木卫二比地球卫星月球要更小一些,是太阳系第六大卫星。木卫二直径为3100千米,木卫二是离木星最近的第六颗卫星,而木卫一才是离木星一颗大卫星。
目前,欧洲航天局正在计划前往木卫二执行任务。木星冰月探测器计划于2022年发射,这艘探测器的绰号为果汁。
❸ 很多人都相信太阳系之外还有外星人,他们在哪儿呢
咱们平时说太阳系,一般就说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以前还有个冥王星,现在降格了,不算是大行星了。其实除了这些,太阳系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星球,像是月球这样的卫星、冥王星那样的矮行星、小行星还有彗星之类。这些星球里,有一些乍一看跟地球有点像,这些星球跟地球怎么个像法呢?本质上讲,它们都是大石头块,所以它们都有一个结实的表面,你的脚可以稳稳当当地踩在上面。
你可以坐在这些大水母上面四处旅行,只不过它受到惊吓可能会突然加速,一头栽到大气层的更深处来躲避危险,你坐在上面会被颠簸得够呛。还有一种木星生命,会一直呆在更靠下的地方,等着从天上掉下来别的动物的尸体,半途拦住把它们吃掉。
无论是阿瑟·克拉克的想象,还是卡尔·萨根的论文,说的都是木星大气层表面的情况。要是往下继续掉,就要发生奇怪的事情了。因为压力越来越大,所以气体会越来越稠密,最后,它们会变成液态,像蜂蜜或者奶油一样。
很有意思的是,从气态到液态是无缝过渡的,不像是在咱们地球上,水有一个水面,水面以下是水,以上是空气。但在木星,你是找不到这一层蜂蜜奶油的“水面”的。
“蜂蜜奶油”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挺可怕的。生活在这样的海洋里,日子过得会非常艰难。首先,这当然不是真正的蜂蜜奶油,不能吃。其次,蜂蜜奶油特别的黏稠,在这里游泳会很费劲。所以,这里的生命很可能不怎么游泳,而是随波逐流,随着洋流抵达不同的地点。如果木星的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的洋流系统被打乱了,那所有生命就都会遇到特别大的冲击。
如果再往木星的深处走,就会接触到真正的海洋,它是液态水和液态氨气组成的。继续往下,到了最深的地方,可能会真的遇到一个小小的岩石核心。但是到了这里,压力就太大了,很难想象有什么生命能生活在这里。
当然,如果是想寻找外星生命,那也不应该只盯着木星这样的行星看,还可以看一看卫星,比如木星的卫星或者土星的卫星。就在刚刚过去的这几年里,有一系列的最新科学发现表明,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上,说不定已经有真正的外星生命了。最近这两年,科学家讨论得最多的是土卫二,也就是人类所发现的土星的第二颗卫星。
土卫二可能是太阳系里最白的星球。为什么说最白呢?因为它表面盖满了厚厚的一层冰,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土卫二特别地冷,大中午的时候,温度也只有-200°C。
-20°C你就已经觉得冷得够呛了,何况是-200°C,土卫二肯定就是一个大冰坨子,怎么可能会有生命?
出乎科学家意料的是,十年前有个探测器路过土卫二,居然在空中捕捉到了小水滴。仔细一看,这些小水滴是从土卫二上喷出来的。原来,在它的厚厚冰层下面,其实藏着巨大的海洋,海水呢时不时的就会从冰层的缝隙里喷射出来,形成巨大的喷泉。
科学家分析了这些喷出来的小水滴的成分,发现里面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很重要,因为在地球上,有些微生物就是靠吃它们活下来的。换句话说,土卫二的冰下海洋里,充满了微生物可以吃的东西,地球海洋深处的一些生物,其实是可以生活在那里的。所以,科学家们推测,土卫二上很可能已经出现了最简单的生物。
实际上,太阳系里可能拥有生命的还不止地球和土卫二,科学家还发现,还有几个其他的卫星,情况也跟土卫二类似。
当然,你可别以为科学家真的已经发现了外星生命。咱们的科学家只是发现了能供外星生命住的地方、能让它们吃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地发现外星生命。但这也是一个大好消息,说明适合生命的环境光是在太阳系里就有好多,那放眼宇宙就更多了。
不过,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虽然这些卫星上可以有生命产生,但要演化出真的外星人,就是那种能造工厂、造飞船甚至来拜访地球的外星人,那还是有些困难的。原因很简单,这些星球还是太冷了。即使土卫二上有外星人,他们可以躲在冰层下面的温暖海洋里生存,但在海里不能点火做饭,不能打铁炼钢,也不能造火箭发动机。他们要发展文明,在海里可不成,还是需要到陆地上的。
但这有没有解法呢?咱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星球变得适合居住呢?前面提过的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还有另一部小说叫《2010》,在这部小说里,有个非常先进的外星人种族来到了太阳系。他们发现木卫二上有生命的萌芽,决定帮助它们发展成文明。怎么办呢?这些外星人,把木星给点燃了,把它变成了一个小太阳。
这样做的原理并不复杂。太阳之所以是个大火球,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氢,氢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产生了光和热。木星的主要成分也是氢,所以理论上,木星也能像太阳一样,发生聚变,从而持续地放出光和热。当然现实中木星太小了,不会自己就变成小太阳,不过人家外星人技术先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一来,木卫二就变成了一颗温暖的星球,木卫二上的生命就有机会变成高智慧生物了。
❹ 除了地球,太阳系中还有哪些星球也有概率拥有生命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颗生命星球,30多亿年前生命的种子在这颗蓝色星球上萌芽,经过漫长的演化,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成为了复杂的生命体,并且衍生出数量繁多的生物体系,这其中就包括拥有智慧的人类。6000多年前,苏美尔文明“突然”出现在两河流域,标志着人类开始走上文明发展的征程。6000多年后,轰鸣的机器声直冲云霄,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文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以上就是目前太阳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五颗星球。当然了,或许受制于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有一些生命星球隐藏在太阳系中没有被人类发现,但是这种几率想必是很低的。希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人类能在地外找到生命存在的痕迹,以证明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
❺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哪些最适合人类居住
楼主写科幻小说,其实不必拘泥于太阳系内,看看《科幻世界》上的那些文章,人家都已经是河外星系了。想象也是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且那样更容易想象,更容易发挥。
如果楼主一定要在太阳系内精耕细作,那也可以写太阳系的卫星啊。比如,土卫二是土星第6大卫星,它被称为太阳系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卫星,这是因为其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很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简单的有机分子。科学家认为土卫二的冰冷表面99%是由冰水物质构成,其表面之下很可能存在着液态水。2005年,“卡西尼”太空探测器飞越土卫二时的勘测资料显示其表面存在着碳、氢、氮和氧气,这些有机物质被认为是孕育生命的必要元素。此外,土卫二还具有一个沸腾的熔化岩石内核,为孕育生命体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也被科学家认为可能孕育外星生命体,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木卫二潜在存在着水和火山活动性。虽然其表面处于冰冻状态,但是许多科学家猜测其表面之下是液态海洋。木卫二表面上的火山活跃性提供了生命存在的热量,这一点如同活有机物所必要的化学物质一样重要,科学家认为微生物很可能存活于木卫二热液口附近,这一特征就如同地球类似的热液环境。
在太阳系的行星之中,地球的邻居——火星最有可能孕育生命体,这颗红色行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它的体积大小和温度等级与地球较为接近。大量的冰水存在于火星极地,因此很可能火星表面以下存在着液态水。火星上少量的大气层并不厚重,但足以抵御来自太阳的致命辐射线,因此微生物很可能存在于火星表面以下。目前,火星勘测获得证据表明远古时期的火星可能更适宜生命体生存。火星地理学特征暗示着液态水曾经在火星表面流动,此外,目前沉寂的火山在远古时期则处于活跃状态,在火星表面和内部之间进行着化学物质和矿物质循环。
接下来是土卫六和木卫一。这是太阳系五大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
推荐楼主看看何夕的小说《人生不相见》,肯定会受益匪浅!~
❻ 帮我收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的资料
了照。
不像土星的,木星的光环较暗(反照率为0.05)。它们由许多粒状的岩石质材料组成。
木星光环中的粒子可能并不是稳定地存在(由大气层和磁场的作用)。这样一来,如果光环要保持形状,它们需被不停地补充。两颗处在光环中公转的小卫星:木卫十六和木卫十七,显而易见是光环资源的最佳候选人。
木星的卫星
木星有16颗已知卫星,4颗大伽利略发现的卫星,12颗小的。
由于伽利略卫星产生的引潮力,木星运动正逐渐地变缓。同样,相同的引潮力也改变了卫星的轨道,使它们慢慢地逐渐远离木星。
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由引潮力影响而使公转共动关系固定为1:2:4,并共同变化。木卫四也是这其中一个部分。在未来的数亿年里,木卫四也将被锁定,以木卫三的两倍公转周期,木卫一的八倍来运行。
木星的卫星由宙斯一生中所接触过的人来命名(大多是他的情人)。
卫星 距离
(千米) 半径
(千米) 质量
(千克) 发现者 发现日期
木卫十六 128000 20 9.56e16 Synnott 1979
木卫十五 129000 10 1.91e16 Jewitt 1979
木卫五 181000 98 7.17e18 Barnard 1892
木卫十四 222000 50 7.77e17 Synnott 1979
木卫一 422000 1815 8.94e22 伽利略 1610
木卫二 671000 1569 4.80e22 伽利略 1610
木卫三 1070000 2631 1.48e23 伽利略 1610
木卫四 1883000 2400 1.08e23 伽利略 1610
木卫十三 11094000 8 5.68e15 Kowal 1974
木卫六 11480000 93 9.56e18 Perrine 1904
木卫十 11720000 18 7.77e16 Nicholson 1938
木卫七 11737000 38 7.77e17 Perrine 1905
木卫十二 21200000 15 3.82e16 Nicholson 1951
木卫十一 22600000 20 9.56e16 Nicholson 1938
木卫八 23500000 25 1.91e17 Melotte 1908
木卫九 23700000 18 7.77e16 Nicholson 1914
较小卫星的数值是约值。
土星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 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卫星直径: 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 5.68e26 千克
在罗马神话中,土星(Saturn)是农神的名称。希腊神话中的农神Cronus是Uranus(天王星)和该亚的儿子,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土星也是英语中“星期六”(Saturday)的词根。
土星在史前就被发现了。伽利略在1610年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并记录下它的奇怪运行轨迹,但也被它给搞糊涂了。早期对于土星的观察十分复杂,这是由于当土星在它的轨道上时每过几年,地球就要穿过土星光环所在的平面。(低分辨率的土星图片所以经常有彻底性的变化。)直到1659年惠更斯正确地推断出光环的几何形状。在1977年以前,土星的光环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的;但在1977年,在天王星周围发现了暗淡的光环,在这以后不久木星和海王星周围也发现了光环。
先锋11号在1979年首先去过土星周围,同年又被旅行家1号和2号访问。现在正在途中的卡西尼飞行器将在2004年到达土星。
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赤道为120,536千米,两极为108,728千米),这是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
土星是最疏松的一颗行星,它的比重(0.7)比水的还要小。
与木星一样,土星是由大约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气和一些类似岩石的物质组成。这些组成类似形成太阳系时,太阳星云物质的组成。
土星内部和木星一样,由一个岩石核心,一个具有金属性的液态氢层和一个氢分子层,同时还存在少量的各式各样的冰。
土星的内部是剧热的(在核心可达12000开尔文),并且土星向宇宙发出的能量比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还要大。大多数的额外能量与木星一样是由Kelvin-Helmholtz原理产生的。但这可能还不足以解释土星的发光本领,一些其他的作用可能也在进行,可能是由于土星内部深层处氦的“冲洗”造成的。
木星上的明显的带状物 在土星上则模糊许多,在赤道附近变得更宽。由地球无法看清它的顶层云,所以直到旅行者飞船偶然观测到,人们才开始对土星的大气循环情况开始研究。土星与木星一样,有长周期的椭圆轨道以及其他的大致特征。在1990年,哈博望远镜观察到在土星赤道附近一个非常大的白色的云,这是当旅行者号到达时并不存在的;在1994年,另一个比较小的风暴被观测到。
从地球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光环(A和B)和一个暗淡的光环(C),在A光环与B光环之间的间隙被称为“卡西尼部分”。一个在A光环的外围部分更为暗淡的间隙被称为“Encke Gap”(但这有点用词不当,因为它可能从没被Encke看见过)。旅行者号发送回的图片显示还有四个暗淡的光环。土星的光环与其他星的光环不同,它是非常明亮的。(星体反照率为0.2 - 0.6)
尽管从地球上看光环是连续的,但这些光环事实上是由无数在各自独立轨道的微小物体构成的。它们的大小的范围由1厘米到几米不等,也有可能存在一些直径为几公里的物体。
土星的光环特别地薄,尽管它们的直径有250,000千米甚至更大,但是它们最多只有1.5千米厚。尽管它们有给人深刻印象的明显的形象,但是在光环中只有很少的物质--如果光环被压缩成一个物件,它最多只可能是100千米宽。
光环中的微粒可能主要是由水凝成的冰组成,但它们也可能是由冰裹住外层的岩石状微粒。
旅行者号证实令人迷惑的半径的不均匀性在光环中的确存在,这被叫做“spokes(辅条)”,这是首先由一个业余天文学家报道的。它们的自然本性带给了我们一个谜,但使得我们有了弄清土星磁场区的线索。
土星最外层的光环,F光环,是由一些更小的光环组成的繁杂构造,它的一些“绳结(Knots)”是很明显的。科学家们推测这些所谓的结可能是块状的光环物质或是一些迷你的月亮。这些奇怪的织状物在旅行者1号发回的图象中很明显,但它们在旅行者2号发回的图象中看不见,可能是因为后者拍到的光环部分的成分与前者的略有不同。
土星的卫星之间和光环系统中有着复杂的潮汐共振现象:一些卫星,所谓的“牧羊卫星”(比如土卫十五,土卫十六和土卫十七)对保持光环形状有着明显的重要性;土卫一看来应对卡西尼部分某种物质的缺乏负责任,这与小行星带中Kirkwood gaps遇到的情况类似;土卫十八处于Encke Gap中。整个系统太复杂,我们所掌握的还很贫乏。
土星(以及其他类木行星)的光环的由来还不清楚,尽管它们可能自从形成时就有光环,但是光环系统是不稳定的,它们可能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更新,也可能是比较大的卫星的碎片。
像其他类木行星一样,土星有一个极有意义的磁场区。
在无尽的夜空中,土星很容易被眼睛看到。尽管它可能不如木星那么明亮,但是它很容易被认出是颗行星,因为它不会象恒星那样“闪烁”。光环以及它的卫星能通过一架小型业余天文望远镜观察到。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水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土星的卫星
土星有18颗被命名的卫星,比其他任何行星都多。还有一些小卫星还将被发现。
在那些旋转速度已知的卫星中,除了土卫九和土卫七以外都是同步旋转的。
有三对卫星,土卫一-土卫三,土卫二-土卫四和土卫六-土卫七有万有引力的互相作用来维持它们轨道间的固定关系。土卫一公转周期恰巧是土卫三的一半,它们可以说是在1:2共动关系中,土卫二-土卫四的也是1:2; 土卫六-土卫七的则是3:4关系。
除了18颗被命名的卫星以外,至少已有一打以上已经被报道了,并且已经给予了临时的名称。
卫星 距离
(千米) 半径
(千米) 质量
(千克)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土卫十八 134000 10 ? Showalter 1990
土卫十五 138000 14 ? Terrile 1980
土卫十六 139000 46 2.70e17 Collins 1980
土卫十七 142000 46 2.20e17 Collins 1980
土卫十一 151000 57 5.60e17 Walker 1980
土卫十 151000 89 2.01e18 Dollfus 1966
土卫一 186000 196 3.80e19 赫歇耳 1789
土卫二 238000 260 8.40e19 赫歇耳 1789
土卫三 295000 530 7.55e20 卡西尼 1684
土卫十三 295000 15 ? Reitsema 1980
土卫十四 295000 13 ? Pascu 1980
土卫四 377000 560 1.05e21 卡西尼 1684
土卫十二 377000 16 ? Laques 1980
土卫五 527000 765 2.49e21 卡西尼 1672
土卫六 1222000 2575 1.35e23 惠更斯 1655
土卫七 1481000 143 1.77e19 波德 1848
土卫八 3561000 170 1.88e21 卡西尼 1671
土卫九 12952000 110 4.00e18 Pickering 1898
土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
(千米) 宽度
(千米) 质量
(千克)
D 67000 7500 ?
C 74500 17500 1.1e18
B 92000 25500 2.8e19
卡西尼部分
A 122200 14600 6.2e18
F 140210 500 ?
G 165800 8000 1e7?
E 180000 300000 ?
(距离是指从土星中心到光环内部的边缘)这种分类真的有点误导,因为微粒的密度以一个复杂的方式改变,不能用分类法划分为一个明显的区域:在光环中存在不断的变化;那些间隙并不是全部空的,这些光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环。
天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公转轨道: 距太阳2,870,990,000 千米 (19.218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51,118 千米(赤道)
质量: 8.683e25 千克
读天王星的英文名字,发音时要小心,否则可能会使人陷于窘迫的境地。Uranus应读成"YOOR a nus" ,不要读成"your anus"(你的肛门)或是"urine us"(对着我们撒尿)。
乌拉诺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无上的神。他是该亚的儿子兼配偶,是Cronus(农神土星)、独眼巨人和泰坦(奥林匹斯山神的前辈)的父亲。
天王星是由威廉·赫歇耳通过望远镜系统地搜寻,在1781年3月13日发现的,它是现代发现的第一颗行星。事实上,它曾经被观测到许多次,只不过当时被误认为是另一颗恒星(早在1690年John Flamsteed便已观测到它的存在,但当时却把它编为34 Tauri)。赫歇耳把它命名为"the Georgium Sis(天竺葵)"(乔治亚行星)来纪念他的资助者,那个对美国人而言臭名昭著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其他人却称天王星为“赫歇耳”。由于其他行星的名字都取自希腊神话,因此为保持一致,由波德首先提出把它称为“乌拉诺斯(Uranus)”(天王星),但直到1850年才开始广泛使用。
只有一艘行星际探测器曾到过天王星,那是在1986年1月24日由旅行者2号完成的。
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在旅行者2号探测的那段时间里,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这一奇特的事实表明天王星两极地区所得到来自太阳的能量比其赤道地区所得到的要高。然而天王星的赤道地区仍比两极地区热。这其中的原因还不为人知。
而且它不是以大于90度的转轴角进行正向转动,就是以倾角小于90度进行逆向转动。问题是你要在某个地方画一条分界线,因为比如对金星是否是真的逆向转动(不是倾角接近180度的正向转动)就有一些争议。
天王星基本上是由岩石和各种各样的冰组成的,它仅含有15%的氢和一些氦(与大都由氢组成的木星和土星相比是较少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许多方面与木星和土星在去掉巨大液态金属氢外壳后的内核很相象。虽然天王星的内核不像木星和土星那样是由岩石组成的,但它们的物质分布却几乎是相同的。
天王星的大气层含有大约83%的氢,15%的氦和2%的甲烷。
如其他所有的气态行星一样,天王星也有带状的云围绕着它快速飘动。但是它们太微弱了,以至只能由旅行者2号经过加工的图片才可看出。最近由哈博望远镜的观察显示的条纹却更大更明显。据推测,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季节的作用而产生的(太阳直射到天王星的某个低纬地区可能造成明显的白天黑夜的作用)。
天王星显蓝色是其外层大气层中的甲烷吸收了红光的结果。那儿或许有像木星那样的彩带,但它们被覆盖着的甲烷层遮住了。
像其他所有气态行星一样,天王星有光环。它们像木星的光环一样暗,但又像土星的光环那样由相当大的直径达到10米的粒子和细小的尘土组成。天王星有11层已知的光环,但都非常暗淡;最亮的那个被称为Epsilon光环。天王星的光环是继土星的被发现后第一个被发现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由此我们知道了光环是行星的一个普遍特征,而不是仅为土星所特有的。
旅行者2号发现了继已知的5颗大卫星后的10颗小卫星。看来在光环内还有一些更小的卫星。
谈到天王星转轴的问题,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磁场也十分奇特,它并不在此行星的中心,而倾斜了近60度。这可能是由于天王星内部的较深处的运动而造成的。
有时在晴朗的夜空,刚好可用肉眼看到模糊的天王星,但如果你知道它的位置,通过双筒望远镜就十分容易观察到了。通过一个小型的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一个小圆盘状。迈克·哈卫的行星寻找图表显示了天王星以及其它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越来越多的细节,越来越好的图表将被如灿烂星河这样的天文程序来发现和完成。
天王星的卫星
天王星有15颗已命名的卫星,以及2颗已发现但暂未命名的卫星。
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不同,天王星的卫星并不是以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而命名的,而是用莎士比亚和罗马教皇的作品中人物的名字。
它们自然分成两组:由旅行者2号发现的靠近天王星的很暗的10颗小卫星和5颗在外层的大卫星。
它们都有一个圆形轨道围绕着天王星的赤道(因此相对于赤道面有一个较大的角度)。
卫星 距离
(千米) 半径
(千米) 质量
(千克) 发现者 发现日期
天卫六 50000 13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七 54000 16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八 59000 22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九 62000 33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 63000 29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一 64000 42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二 66000 55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三 70000 27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四 75000 34 ? 旅行者2号 1986
天卫十八 75000 20 ? Karkoschka 1999
天卫十五 86000 77 ? 旅行者2号 1985
天卫五 130000 236 6.30e19 Kuiper 1948
天卫一 191000 579 1.27e21 Lassell 1851
天卫二 266000 585 1.27e21 Lassell 1851
天卫三 436000 789 3.49e21 赫歇耳 1787
天卫四 583000 761 3.03e21 赫歇耳 1787
天卫十六 7200000 30 ? Gladman 1997
天卫十七
12200000 60 ? Gladman
1997
天王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
(千米) 宽度
(千米)
1986U2R 38000 2,500
6 41840 1-3
5 42230 2-3
4 42580 2-3
Alpha 44720 7-12
Beta 45670 7-12
Eta 47190 0-2
Gamma 47630 1-4
Delta 48290 3-9
1986U1R 50020 1-2
Epsilon 51140 20-100
(距离是指从天王星的中心算到光环的内边的长度)
海王星
海王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公转轨道: 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在天王星被发现后,人们注意到它的轨道与根据牛顿理论所推知的并不一致。因此科学家们预测存在着另一颗遥远的行星从而影响了天王星的轨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观察到海王星,它出现的地点非常靠近于亚当斯和勒威耶根据所观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经过计算独立预测出的地点。一场关于谁先发现海王星和谁享有对此命名的权利的国际性争论产生于英国与法国之间(然而,亚当斯和勒威耶个人之间并未有明显的争论);现在将海王星的发现共同归功于他们两人。后来的观察显示亚当斯和勒威耶计算出的轨道与海王星真实的轨道偏差相当大。如果对海王星的搜寻早几年或晚几年进行的话,人们将无法在他们预测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仅有一艘宇宙飞船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造访过海王星。几首我们所知的全部关于海王星的信息来自这次短暂的会面。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极其怪异,因此有时它会穿过海王星轨道,自1979年以来海王星成为实际上距太阳最远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才会再次成为最遥远的行星。
海王星的组成成份与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种各样的“冰”和含有15%的氢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相似于天王星但不同于土星和木星,它或许有明显的内部地质分层,但在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岩石质的小型地核(质量与地球相仿)。它的大气多半由氢气和氦气组成。还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红光造成的。
作为典型的气体行星,海王星上呼啸着按带状分布的大风暴或旋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样,海王星内部有热源--它辐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阳能的两倍多。
在旅行者2号造访海王星的期间,行星上最明显的特征就属位于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约是木星上的大红斑的一半(直径的大小与地球相似),海王星上的疾风以300米每秒(70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把大黑斑向西吹动。旅行者2号还在南半球发现一个较小的黑斑极一以大约16小时环绕行星一周的速度飞驶的不规则的小团白色烟雾,现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许是一团从大气层低处上升的羽状物,但它真正的本质还是一个迹。
然而,1994年哈博望远镜对海王星的观察显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许就这么消散了,或许暂时被大气层的其他部分所掩盖。几个月后哈博望远镜在海王星的北半球发现了一个新的黑斑。这表明海王星的大气层变化频繁,这也许是因为云的顶部和底部温度差异的细微变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也有光环。在地球上只能观察到暗淡模糊的圆弧,而非完整的光环。但旅行者2号的图像显示这些弧完全是由亮块组成的光环。其中的一个光环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螺旋形结构。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样,海王星的光环十分暗淡,但它们的内部结构仍是未知数。
人们已命名了海王星的光环: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显的圆弧,今已分别命名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个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卫星的弧,然后是Leverrier(它向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里面暗淡但很宽阔的叫Galle。
海王星的磁场和天王星的一样,位置十分古怪,这很可能是由于行星地壳中层传导性的物质(大概是水)的运动而造成的。
通过双目望远镜可观察到海王星(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儿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仅仅一个小圆盘,那么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远镜。Mike Harvey的行星寻找图表指出此时海王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这个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细致的定制。
海王星的卫星
海王星有8颗已知卫星:7颗小卫星和海卫一。
卫星 距离
(千米)
半径
(千米)
质量
(千克)
发现者 发现日期
海卫三 48000 29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四 50000 40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五 53000 74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六 62000 79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七 74000 96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八 118000 209 ? 旅行者2号 1989
海卫一 355000 1350 2.14e22 Lassell 1846
海卫二 5509000 170 ? Kuiper 1949
海王星的光环
光环 距离
(千米) 宽度
(千米) 另称
Diffuse 41900 15 1989N3R, Galle
Inner 53200 15 1989N2R, 勒威耶
Plateau 53200 5800 1989N4R, Lassell, Arago
Main 62930 < 50 1989N1R, Adams
冥王星
一般认为,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太阳系中有七颗卫比冥王星大(月球, 木卫一, 木卫二, 木卫三, 木卫四, 土卫六 and 海卫一)。
公转轨道: 离太阳平均距离5,913,520,000 千米 (39.5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2274 千米
质量: 1.27e22 千克
另,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召开之后,经过投票表决,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至此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九大行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
接上面ronnie_的补充
❼ 如果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
人类会是孤独的吗?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探索太空,人类就开始追问那个终极问题:人类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外星人的题材如今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科幻题材,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剧作家都幻想着自己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有的是凶神恶煞,有的极度冷血,也有的和蔼可亲。
❽ 一部人类探测土卫二还是土卫六还是冥王星灾难的电影,在冰层用钻头钻下去,结果被大型东西袭击叫什么电影
看一下《木卫二报告》(也叫《欧罗巴报告》)这部美国科幻片。说的是一群科学家乘坐载人飞船在木卫二冰冻的表面着陆后,钻探冰层,进入到海洋中,遭遇未知生命而全军覆没的故事。其中有吴彦祖。
❾ 国庆期间中央9台的一个太空节目。节目好像有6,7期。每一期一次讲了太阳系的行星以及他们的卫星。
另类的世界:太阳系中10颗最奇怪的卫星
从大小上讲,卫星不得不向行星屈膝。但在“个性”上,却往往比它们平淡的“父母”更胜一筹。太阳系中已经命名的卫星数量和行星之比超过了20比1,展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其中一些自身的复杂性不输给任何的行星,例如土卫六。另一些则兴许可能是生命的避难所,例如由冰壳覆盖的水世界木卫二。哪怕是最小的卫星也充满着神秘,最明显的就是那些围绕土星公转的“飞碟”。
今年是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大卫星400周年,从那以后人类所知道的卫星数量就开始了成倍地增长。
冰的地狱:木卫一
遍布硫磺坑、沐浴着强辐射、火山不断震颤着大地,木卫一就犹如太阳系中的炼狱。
尽管木卫一上天寒地冻到足以形成二氧化硫霜冻,但这颗最靠近木星的大型卫星的火山却是最知名的。在不到地球表面1/12的面积上喷涌出的熔岩超出了地球所有火山总和的100倍以上。木卫一的表面散布着翻腾着气泡的熔岩湖,其中最大的直径超过200千米。
在其他地方,岩浆则可以突然从地底冒出,绵延50千米以上。2007年当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探测器在去往冥王星的途中掠过木星的时候探测到了这些岩浆海所释放出的热量。
木卫一上的某些火山喷发极为剧烈,由此导致的羽状气体、尘埃云可以向太空延伸出500千米。这可能是由于熔岩流使得木卫一表面凝固的二氧化硫气化或者是熔岩中的气体上升将物质抛射出木卫一表面而造成的。
[图片说明]:木卫一及其表面的火山喷发。版权:NASA/JPL/Univ. of Arizona。
所有这一切汹涌的火山活动都是木卫一处于木星以及它的两个兄弟木卫二和木卫三之间“漩涡”的结果。木卫二和木卫四的轨道周期正好分别是木卫一的2倍和4倍,于是这三颗卫星经常会排成一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周期性的引力会合会逐渐把木卫一推入一条椭圆轨道。
因此,当木卫一绕木星转动的时候,木星的引力就会时强时弱,拉伸、扭曲木卫一上的岩石。这些压力和张力会通过被称为“潮汐加热”的过程来使得木卫一升温。这一效应对木卫一的影响极为巨大,它可以融化岩石并且造就火山。
如此极端的火山活动在宇宙中或许是普遍的。例如,最近发现的行星COROT-7b就有着一条非常靠近其宿主恒星的轨道,由此也经历着很强的引力作用。只要它的轨道稍稍偏离正圆形,那里的潮汐加热作用就足以让这颗行星拥有火山。因此,木卫一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瞥数百万颗太阳系外地狱般行星的机会。
可能是因为木卫一的轨道正在逐渐变圆,它自身似乎也在慢慢冷却。在从今往后的数千万或者数亿年里,木卫一与木卫二和木卫三的轨道共振很可能会渐渐瓦解,这会让木卫一进入了一条没有潮汐加热的近圆形轨道。此后,木卫一的火山也将最终睡去。
阴阳:土卫八
只消粗粗地看上一眼就能发现土星卫星土卫八的奇特。它有着一张“阴阳”脸——一半黑,一半白。它的形状也颇为怪异,两极扁平、两侧则被压扁。一座山脉贯穿于半条赤道,使得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核桃。
土卫八“阴”面上的物质的确非常黑,但它们仅有薄薄的一层,厚度不超过1米。它们覆盖了土卫八的前导半球——在其做轨道运动时朝前的一侧,表明这些黑色的物质是土卫八在绕土星公转的过程中从周围的太空中获得的。这些物质可能来自土星外围小型、深色卫星碰撞的残骸。
[图片说明]:土卫八。版权:NASA/JPL/SSI。
通过加热黑色的地区使得冰升华,阳光使得土卫八的差别变得更为明显。水蒸汽随后会环绕整颗卫星运动,在温度较低的后随半球凝固成一层白色的霜。
土卫八的形状也难解释。在刚形成时它还处于熔融状态并且有着快速的自转,由此可以自然地造就目前的形状。如果土卫八外层是在那个时候固化的,当时的一些特征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但这一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其赤道上的山脉,它仍然是一个谜。
土卫八的组成也十分特殊。它的低密度意味着它大约80%是冰,岩石只占20%,和外太阳系其他大型卫星相比这一混合模式要轻得多。任何试图想解释整个太阳系卫星形成的理论都必须要考虑这颗独特的冰卫星。
活的雪球:木卫二、土卫二和海卫一
看似暗淡冰冷的木卫二、土卫二和海卫一表面其实是太阳系中最活跃的地方。它们甚至还拥有适合生命的温暖栖息地。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被布满裂缝的冰层所覆盖。但是,它的岩石核心却由于其椭圆的轨道正经历着木星引力的潮汐加热(见“冰的地狱:木卫一”)。这也许会产生足够的热量在木卫二冰冻的表面之下维持一个液态的海洋。
[图片说明]:不同色彩的木卫二。左:自然颜色;右:紫外、绿光、红外增强影像。版权:NASA/JPL/DLR。
如果这一海洋能延伸到它的核心,黑暗海底的热液喷口就能够提供可以供养微生物甚至虾体型大小的食肉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土星的卫星土卫二则更为活跃。位于其南极的一系列喷口会喷射出水蒸汽和冰晶。其中一些会回落到土卫二的表面,宛如一件亮闪闪的冬装,使得它成为了太阳系中最白的天体。其余的物质则会逃逸出去,形成一个环绕土星的雾状环。
这些喷口可能植根于其下方的内部海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微生物也有可能会在喷发的过程中被喷射出来,飞过的探测器就能捕捉到它们。因此土卫二上的生命会比禁锢在木卫二冰层下的更容易探测。
[图片说明]:土卫二及其南极的喷发(左上插图)。版权:NASA/JPL/SSI。
然而,要想在土卫二上生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卫二的所有活动可能都源自潮汐加热。而土卫二的轨道则存在着超过几亿年的周期变化,由此也造成了它显著的气候周期变化。如果在最寒冷的时期土卫二的海洋完全冻结的话,那这对于生命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即使是寒冷的木卫二和土卫二,它们的平均表面温度也有大约-170℃和-200℃,相对于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可以算是温暖的天堂了,后者的温度一直在-230℃以下徘徊。海卫一的表面含有各种不同种类的冰,包括了水、氮和甲烷的混合物。
但就算这样一个冰冷的地方却也令人惊讶地具有地质活动。当阳光蒸发氮的时候就会出现喷发,海卫一由氮组成的稀薄大气还拥有会随着季节变化的气候模式。
与木卫二和土卫二一样,海卫一地势平缓,鲜有陨石坑。这说明它的表面非常年轻——可能还不到1千万年,仅仅是其40亿年历史的沧海一粟。海卫一年轻的源泉被认为是其会喷发出液态水和氨的火山,这些新鲜的物质凝固之后就会覆盖海卫一的表面,抹去岁月的痕迹。
[图片说明]:海卫一。版权:NASA/JPL。
海卫一过去可能曾经和矮行星冥王星一样是独立于海王星绕太阳公转的。事实上,海卫一的大小和冥王星相同,也有着相似的组成,这说明它们有着类似的起源。更有力的证据是,它是逆向绕海王星转动的,即和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如果海卫一和海王星是形成于同一片气体和尘埃云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这一情况。相反,这预示海卫一可能是被海王星俘获的。
俘获这么大的天体并非易事。海卫一可能和海王星已有的卫星发生了碰撞,从而大幅减速才被海王星的引力束缚住。更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它始于一个矮行星双星系统。其中一颗在和海王星的引力交会中被以高速甩了出去,而海卫一则被留在了海王星的身边。
除了本身做为一颗可圈可点的卫星之外,海卫一也为我们提供了所有尚未被涉足的矮行星的朦胧图像。这些矮行星不仅仅包括了冥王星,还有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它们中也许还有几十颗依然徘徊在黑暗的太阳系外围。
飞碟:土卫十八和土卫十五
绝大多数卫星不是圆而光滑的大个子就是嶙峋的太空小怪石。而土星的卫星土卫十八和土卫十五则像出自外星人科幻电影。呈一个中央隆起的盘状使得它们和飞碟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土卫十五两极之间的距离只有18千米,但它的腰部直径却达到了40千米。
它们奇怪的形状目前还是一个谜。虽然这两颗卫星的快速自转足以将其压扁,但并不能解释它们飞碟的形状。
[图片说明]:土卫十五(左)和土卫十八(右)。版权:NASA/JPL/SSI。
这两颗卫星的轨道也许提供了一条线索,它们都非常靠近土星环。也许来自光环的冰物质掉到了它们上面,在赤道上累积,形成了碟状。这和观测也相符,这些区域相对于极区而言非常平缓,意味它们是由来自土星光环的细小粒子构成的。
然而,这一理论还远没有到被证实的地步,新的观测可能最终能解释这两个土星的飞碟。但不管怎么样,外星人技术应该是可以被排除在外的。
回旋镖:海卫二
在绝大多数卫星缓缓地绕其行星公转时,海卫二却在飞奔。海王星这颗平凡的卫星呈团块状,大小也适中,但它却拥有着太阳系卫星中偏心率最大的轨道——它绕海王星一圈就犹如坐过山车,先是爬升到超过900万千米的最远距离,然后再俯冲到距离海王星不足140万千米的地方。
[图片说明]:海卫二(左上)和海王星。版权:Celestia(模拟)。
大部分具有不规则轨道的卫星通常都是被其宿主行星引力俘获的彗星或小行星,海卫二也许也不例外。但是它的组成并不像位于海王星外围的柯伊伯带天体那么松散。相反,它可能是在曾经围绕海王星的物质盘中形成的。这样形成的卫星一般都会在圆轨道上绕行星转动,因此海卫二的轨道着实是一个谜。
答案可能来自海卫二的异母兄弟海卫一。逆行的海卫一(见“活的雪球:木卫二,土卫二和海卫一”)可能已经清除了海王星系统中大多数的“原生”卫星,并且使得海卫二具有如此特异的轨道。
第二个地球:土卫六
它也许是所有卫星中最奇特的,因为它是如此的让人似曾相识。新的发现揭示出土卫六具有众多和地球相同的特征:湖泊、丘陵、洼地、河谷以及泥泞的平原。在它厚厚的氮大气中则还拥有雾、霾和雨云。正如2005年惠更斯探测器发回它的第一批图像时一位天文学家所说的,它看起来就像英格兰。
但外貌也可以是骗人的。土卫六绕着土星公转,到太阳距离是地球的10倍。在如此微弱的阳光照射下其表面温度仅有-180℃。任何水都会形成冰,并由此组成起伏的山脉。
[图片说明]:土卫六。版权:NASA/JPL/Univ. of Arizona。
“惠更斯”看到的雨、河流和湖泊实则是液态烃,它们在温暖的地球上会变成气体。最近的估计表明这些湖泊中80%是乙烷,此外还有丙烷、甲烷和乙炔。一些人认为这些物质可以为土卫六上的生命提供食物来源。
最佳原创:月亮
直到400年前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在此之前唯一已知的卫星就出现在地球的夜空之中——即使是生活在今天灯火通明的城市中的人对它也十分熟悉。此后,卫星发现的风潮席卷整个太阳系,但地球的这个同伴却依然鹤立鸡群。
原因之一就是它是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在内太阳系,卫星是罕见的。金星和水星没有卫星,而火星的两颗卫星和我们的月亮相比只能算是小石块。事实上,月亮在外太阳系似乎能找到家的感觉,那里气态巨行星的周围有不少大质量的卫星。
[图片说明]:伽利略木星探测器拍摄的月亮。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区域,蓝色:富钛区、橙色和紫色:贫钛和铁。版权:NASA/JPL/Galileo。
❿ 人类如果在太阳系中发现了比自己更落后的文明会怎样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探索太空,人类就开始追问那个终极问题:人类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
外星人的题材如今已经是非常常见的科幻题材,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剧作家都幻想着自己心目中的外星人形象。有的是凶神恶煞,有的极度冷血,也有的和蔼可亲。
也就是说,土卫二拥有和地球孵化生命类似的条件,因此,土卫二被科学家寄予厚望,有些科学家认为很有可能土卫二存在着外星生命。
遭遇外星生命,我们该咋办?
“土卫二是不是真的存在外星人?”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测。如果土卫二真的存在外星人,那么地球上的人类该如何做呢?
这其实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土卫二距离我们很远,最远的时候达到了1.55亿公里,最近的时候也达到了1.25亿公里。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技术还做不到把人送到土卫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