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呼啸而来
Ⅰ 找科幻片
《遗失世界三部曲》
http://ke..com/view/772862.htm?fr=ala0_1_1
Ⅱ 科幻片的区别
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 。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 。
1.奇观与猎奇
从梅里爱开始,科幻影片就与令人目眩的奇观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话、异域探险、历史传奇、童话世界……在梅里爱的数百部长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种奇观和幻想。但科幻题材对梅里爱而言,并非科学的延伸,而是借以呈现景观的道具。梅里爱的兴趣并不在于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来发展。他更为看重的是电影作为奇观呈现工具的能力。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评价的:“梅里爱利用特技经常是为了使人感到惊奇,它本身成了一个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手段……梅里爱发明的是未来电影的音节,但他应用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咒语而非表达意思的语句 。”
梅里爱使得科幻电影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奇观胎记,纵观好莱坞影坛,从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从1976年的《星球大战》到1999年的《黑客帝国》……史诗般的太空旅行场景、几可乱真的史前恐龙形象、场面宏大的太空战争、幻如灵境的虚拟世界……无一不是借助奇观效应大赚票房。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次的冲击观众的视网膜,无数次观众以为奇观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若干年后更大的奇观却总是呼啸而来。或许,好莱坞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装,那么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这个形式一旦被剥离出去,我们会发现它的内容已经所剩无几——实际上,好莱坞科幻片的内容即在于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内容。完全的,彻彻底底的奇观轰炸。
奇观是电影的本质之一。科幻电影兴起的几十年中,猎艳奇观的天性驱使着人们涌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入好莱坞的腰包;而好莱坞也看准了科幻电影的敛财天赋,将科幻电影的奇观特性一次次的强化乃至异化。当观众某一天对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观报以鼾声的时候,估计好莱坞视觉系的科幻导演只能将海洛因粉末撒在电影院的空气中,别无它法刺激观众的神经了。
2.与科幻小说
太阳下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科幻的想象力也无法超出柏拉图为人们画下的认知洞穴。大师的科幻电影也无非是祖传的老三样不断旧饭新炒。选题集中现象在好莱坞科幻片里尤为明显,导演基本上是在重复作家的创意。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片都来源于著名科幻小说,或完全改编自小说原文,或籍由小说的一些著名情节、片段以及理念来获得灵感。仅菲利普K迪克一人被改编的电影就包括:1981年《银翼杀手》、1990年《全面回忆》、1995年《Screamers》、2002年《强殖入侵》、《少数派报告》和2003年《记忆裂痕》。著名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经典也大量被搬上银幕,如1966年《奇异潜航》、1999年《变人》、2000年《黄昏》、2004年《我,机器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幻类电影的选题局限。
但不幸科幻电影的艺术水平明显逊于科幻小说。主流题材的科幻电影,其水准基本上只相当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30到60年代)的水准。总体而言,90%的科幻题材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历险、时空异常和机器人等几个狭小的选题上。纵观近几年的科幻大片:《E.T》、《火星入侵者》、《异形》、《独立日》、《第五元素》、《火星人玩转地球》、《黑衣人》等属于反映外星生物的影片;《侏罗纪公园》、《第六日》、《哥斯拉》等是反映人造生命的影片;《太空漫游2001》、《星际迷航》、《红色星球》、《人猿星球》等属于反映太空历险的影片;《时间机器》、《回到未来》、《时空频率》、《蝴蝶效应》等反映时空异常;《机械战警》、《终结者》、《机械英雄》、《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是反映机器人的题材……还有一些电影同时综合了几种题材,如《星球大战》同时包括太空历险和外星人元素,《黑客帝国》是机器人和时空转换的综合等等。但几乎没有一部作品能跳出臼窠。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几种科幻题材更适合于搬上银幕;另一方面,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选题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和票房号召的符号,更容易引发出人们对影片的期待和热衷。如果某个电影是冷僻的太空物理学题材,那么导演一定要加上足以吸引眼球的噱头,诸如太空旅行冒险不慎坠入黑洞的边缘云云。
3.人物形象平面化
科幻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刻画和表现的模式化倾向,较少有深入的人性揭示和反思。
在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全能的超级英雄,而这个超级英雄的大部分名额都被男性所占据,女性只是在其中作为点缀和陪衬。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少数派报告》中的乔恩,《我,机器人》中的侦探史普纳……他们天生就具备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他们没有深层次的个人行为动机,只是天生而来的被迫害者和反抗者。他们没有复杂的情感斗争,没有令人信服的个人性格……但是,这毫不影响科幻片的票房收入和观众认可度。
恰好相反,如果一部科幻片将大量笔墨用于人性的反思和人物的塑造,那么它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低成本的三流科幻片。例如1996年的《星河战队》,情节极为简单,只是单线陈述人类与巨大昆虫的战斗过程,其人物基本都属于头脑简单的热血炮灰和场景配料,但是票房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至今被影迷列为科幻片的经典之一。而2003年的《星河战队2》花费大量菲林刻画一个反主流的人物形象,人物饱满了,场面却平淡了,结果被视作当年最失败的狗尾续貂之作。
不仅如此,科幻片甚至允许主要人物的缺席和主线的模糊,科幻经典之作《太空漫游2001》就充斥着冗长的硬科幻场景描述和细节刻画,人物关系和性格描写几乎为零,其主旨据称在于揭示人类科学发展的核心奥秘,充满了神秘主义思辩和唯心哲学色彩。
当然,好莱坞也在不断丰富人物的菜谱,《黑衣人》的白黑配、《黑客帝国》的人种拼盘、《星球大战》的ET秀……角色的变化日益新奇。但是,这里人物依旧是场面的佐料,主角依旧是性格简单的英雄……否则,那就是抢戏——抢奇观的戏。
4. 科幻外套与审美俗套
实际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大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剧加上了科学外套。导演们把恐怖片、动作片、灾难片和喜剧片的内容加以科幻的修饰,使之看起来如同科幻片,其本质的叙事结构和元素配比仍然延续了其他类型的电影。
例如恐怖片与科幻片的结合——这一组合模式最为历史悠久且理所当然——人类对于未知总是怀有不可理喻的恐惧心理,而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从第一本科幻小说《弗莱肯斯坦》起,各种科学怪物就以狰狞的面目来赚取观者的注意力。从恶魔到幽灵,从机器到巨猿……时至飞碟热兴起的若干年间,外星异种便取而代之,用更加神秘莫测和光怪陆离的面孔来恫吓观众。票房大获全胜的《异形》系列可谓是科幻加恐怖的典范。
科幻包装的动作片也极为常见,几乎每一部科幻电影都有大量的打斗场面,以至于人们往往搞不清楚个别正宗的动作片——如《007》电影中的某些集到底是科幻片还是动作片。实际上科幻片基本上无法剥离其动作元素,二者相区别的特征或许只在于谁为谁服务——到底是科幻元素装点动作电影还是动作噱头服务于科幻电影……说到底,二者其实是无法区分。
还有与灾难片紧密结合的科幻电影,例如《后天》和《天地大冲撞》等等。不曾发生的灾难往往比真实的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冰河时期的突然降临,彗星撞击的不期而至……好莱坞的特效使得所有天灾人祸都出奇准确地降临在纽约曼哈顿的附近。
还有科幻加喜剧,科幻加爱情,科幻加侦探等其他模式……只要制片人愿意,科幻配料——加什么锅底都可以。
Ⅲ 《十三乱弹》江十三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十三乱弹》江十三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无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陈季常就是气管炎的先驱???。。。
卫斯理和白素,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真的有外星人吗?世界十大未解之迷。。。我宁愿相信有。
呼啸山庄,带着呼啸而来。。。简爱作者三姐妹都写书,有才啊。。。
‘尤抱琵琶半遮面’......□从良,和尚还俗......寡妇改嫁,鳏夫续弦......欧阳修幼年丧父。。。朱熹、范仲淹,都做过拖油瓶。。。
王安石扒灰。。。司马光砸缸。。。
科幻世界,猜中一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惜偶没赶上,抄也没法抄。
古龙是个酒鬼。。。不过说他是色鬼更像。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错把杭州当汴州。”。。。
岳飞冢。。。“人至宋后少名侩,我到墓前愧姓秦”。。。千万别跟错祖宗。
暴走一族,驴来驴去。。。大理,蝴蝶泉边,五朵金花,石林,香格里拉。。。还有,玉龙雪山没去过......四姑娘山。。。驴行天下。。。……
应该是全本了
Ⅳ 东哥的《完美世界》神明 圣人 至尊有什么区别 求类似《完美世界》的小说!!!!!!!!
文笔和《完美世界》最类似的小说有:
(1)《遮天》
简介:冰冷与黑暗并存的宇宙深处,九具庞大的龙尸拉着一口青铜古棺,亘古长存。 这是太空探测器在枯寂 的宇宙中捕捉到的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 九龙拉棺,究竟是......
(2)《武神空间》
简介:叶希文本只是地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却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名为真武界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强大的武者能翻山倒海,毁天灭…
(3)《最后人类》
简介:林潇乘坐的列车出现事故,脱轨的列车载着上千乘客出现在了一个阴森恐怖的世界里……
呼啸而来诡异而神秘的幽灵列车,将载着他们驶往…
背景和《完美世界》最类似的小说有:
(1)《最后人类》
简介:林潇乘坐的列车出现事故,脱轨的列车载着上千乘客出现在了一个阴森恐怖的世界里……
呼啸而来诡异而神秘的幽灵列车,将载着他们驶往…
(2)《九转轮回经》
简介:古来天地虚无,一片混沌,混沌不停旋转而成漩涡,漩涡深处,一片神秘......。 某一天,混沌旋涡边缘衍生出一具混沌之体,此体亿亿万年神智初开,自称…
(3)《神控天下》
简介:当凌笑穿越到异世的同名的“凌笑”身上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原来还有武者等级之分。但他不愿再被别人叫做废物。他想做一个王者。救下的义妹。令自己心动的…
情节和《完美世界》最类似的小说有:
(1)《武练巅峰》
简介: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 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
(2)《天帝玄黄录》
简介:穿越过去和未来两个世界,游走在正与邪,生与死之间,只为登上那无人征服的高峰,俯视寰宇。(其实,最终还是一个少年的故事!…
(3)《绝世武神》
简介:九霄大陆,宗门林立,武道为尊,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血流成河。 武道皇者,更能俯瞰天地,傲笑河山,动则天惊石破,横尸百万。......
推荐的作品参考的“类似网-民意类似小说推荐平台”,搜索类似完美世界的小说。
Ⅳ 地球升级类小说,就是全球发生变异,全人类都变成可以打怪升级的了。
末世之魔兽召唤
内容简介:
末日降临,太阳毁灭,星辰消逝无踪,圆月亦之异化特变,随着观想位面异动,纵使史前的恐怖生物重现人间,丧尸也满地爬行。
一次意外,李凡获得一颗魔兽争霸的继承之晶,从此之后——英雄的血统继承、独具的天赋技能、让人变强的属性之书,还有那怪物掉落的物品道具,这都将一切神秘俱现。
只不过,以上这都是李凡的继承之始;他真正至强大的是召唤、强大的兵种召唤——只要拥有足够的黄金、更多的肉与木材,我可以让魔兽军团浩降地球!
黑暗血屠
内容简介: 天地剧变,时空转换,当人类集体降临到一片没有文明的蛮荒大地。文明消失,社会崩溃,任你曾经是高高在上、万人仰视的【高官巨富】,或者是风华绝代、艳绝天下的【名模女星】,黑暗血腥世界里,杀戮变强才是唯一生存之道,弱者只有淘汰和奴役的命运。
带着五年记忆,回到剧变前一刻,萧余能否以卑微的存在,问鼎巅峰...
无限恐惧
主人无限恐怖公郑吒自从失去了自己最亲密的青梅竹马后,对这种反复而又无聊的现代生活已经感到十分的厌倦。正在这时,他发现电脑屏幕上弹出了一段信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在按下YES后,一切都改变了。他进入了一个恐怖片的轮回世界——主神空间…
星空白骨道
世界末日,太阳消失,地球进入了黑暗的冰河时代!黑暗魔鬼的重生,毁灭虫群的屠戮,天外来客疯狂肆虐,人类的延续岌岌可危!巢之将覆,危卵何生?危机中唐城突然发现家传的青铜砚台隐藏着惊天传承,而后开启了超脱自身的修行之路。元辰白骨,生死之道,大自在白骨金身战力无双,大自在白骨真焰炼化万物!从此一个斗篷剑客,手持元辰战剑,以一骑冥焰战马,绝青云而上,一步步征服了那伟岸浩瀚的无尽星空。
地球游戏场
!哎你说的 太阳与银月永不坠落之时,摩天光门中走出了数不尽的奇异生命。
张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获得了打怪最终极的变态技能——打怪掉落高等装备几率增加百分之三十!
为了生存,为了父母,他战生化、屠巨龙,一步步迈向宇宙战场。
这类小说写得好的很少这些凑活看吧!满意的话记得采纳
Ⅵ 科幻片和灾难片的区别
-- 黄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 。”
“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 。”
一、发展历程
几乎在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cinematograph的同时,科幻影片便问世了。1895年的《机器屠夫》可算作科幻影片的开山鼻祖。这部长约一分钟的影片展示了未来工厂的景象:活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在另一端瞬间就出现各种猪肉食品。这看似偶然和无意的选题却影响了之后一百多年的科幻电影。时至今日,在关于未来机器的电影中,电影人还是在重复这一简单的逻辑:机器等于神话,机器毁灭人类。他们或极尽嘲弄挖苦之能事反思机器工业对人性的摧残,或大显特效后期之手段展示机器对文明造成的灾难。
第二部有典可查的科幻电影是1897年的《20世纪医生的奇遇》:一个瘸子请求医生移植新腿,而医生却在移植双腿之后雅兴大发,将患者的头颅也换成了别人的漂亮脑袋。这种近乎嘲弄的描述甚至讽刺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当医学有能力改变人类的一切时,人类本体是否已经发生了置换和错位?当科学家满怀欣喜地敲开生物技术的大门时,开门的会不会就是撒旦本人?
之后的科幻电影是电影大师乔治·梅里爱的天下。1897年他制作了一部关于X光仪器的短片,该片第一次将定格摄影和双重曝光特效应用于电影。1902年,他综合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两部小说,拍摄了影片《月球之旅》。该片以华丽制作和爆满票房一举成为科幻影片的里程碑作品,开创了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发的“太空旅行”题材。
20世纪20年代,艺术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而不断革新,世界科幻电影步入蓬勃发展时期——电影放映时间从数分钟延长到数小时,技术从无声走向有声,场面趋于庞大壮阔,蒙太奇等电影理论也逐一出现。30年代的“宇宙英雄”系列及其周边众多电影作品带来了科幻片的第一次浪潮。
经历了60年代的短暂低谷后,1968年《人猿猩球》和《2001太空漫游》宣告了科幻电影第二次浪潮的来临。《2001太空漫游》堪称科幻电影的一大里程碑:场面宏大却不失细致入微,大到空间站,小至太空厕所,无不摄入镜头。70年代以后,一大批具有超人才华的优秀导演现身好莱坞,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在此期间拍摄了科幻电影领域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如1976年《星球大战》、1981年《银翼杀手》、1982年《E.T》等等。
20世纪90年代,电脑特效和信息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好莱坞转向高科幻、大投入、先进管理的运作模式,大量优秀影片如《侏罗纪公园》、《独立日》、《黑衣人》、《第五元素》等涌现影坛;其它国家的科幻片相较一落千丈,好莱坞科幻电影从此称霸寰宇。
2003年以来,以欧洲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出现了新的增长趋势,一些欧洲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蒸蒸日上,其中不乏法国《女神陷阱》、俄罗斯《守夜人》等优秀之作。相信不久的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海外片场将挑战好莱坞,科幻片多元化时代即将来临。
二、好莱坞电影模式
1.奇观与猎奇
从梅里爱开始,科幻影片就与令人目眩的奇观密不可分。宇宙太空、宗教神话、异域探险、历史传奇、童话世界……在梅里爱的数百部长短不一的影片中,遍布了各种奇观和幻想。但科幻题材对梅里爱而言,并非科学的延伸,而是借以呈现景观的道具。梅里爱的兴趣并不在于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来发展。他更为看重的是电影作为奇观呈现工具的能力。正如乔治·萨杜尔所评价的:“梅里爱利用特技经常是为了使人感到惊奇,它本身成了一个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手段……梅里爱发明的是未来电影的音节,但他应用的却是莫名其妙的咒语而非表达意思的语句 。”
梅里爱使得科幻电影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奇观胎记,纵观好莱坞影坛,从1968年的《太空漫游2001》到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从1976年的《星球大战》到1999年的《黑客帝国》……史诗般的太空旅行场景、几可乱真的史前恐龙形象、场面宏大的太空战争、幻如灵境的虚拟世界……无一不是借助奇观效应大赚票房。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影像一次次的冲击观众的视网膜,无数次观众以为奇观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若干年后更大的奇观却总是呼啸而来。或许,好莱坞科幻片如果失去了高科技的特效包装,那么它便失去了最精彩的形式;而这个形式一旦被剥离出去,我们会发现它的内容已经所剩无几——实际上,好莱坞科幻片的内容即在于它的形式,形式便是它的内容。完全的,彻彻底底的奇观轰炸。
奇观是电影的本质之一。科幻电影兴起的几十年中,猎艳奇观的天性驱使着人们涌入影院,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塞入好莱坞的腰包;而好莱坞也看准了科幻电影的敛财天赋,将科幻电影的奇观特性一次次的强化乃至异化。当观众某一天对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观报以鼾声的时候,估计好莱坞视觉系的科幻导演只能将海洛因粉末撒在电影院的空气中,别无它法刺激观众的神经了。
2.与科幻小说
太阳下没有真正新鲜的事物,科幻的想象力也无法超出柏拉图为人们画下的认知洞穴。大师的科幻电影也无非是祖传的老三样不断旧饭新炒。选题集中现象在好莱坞科幻片里尤为明显,导演基本上是在重复作家的创意。很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影片都来源于著名科幻小说,或完全改编自小说原文,或籍由小说的一些著名情节、片段以及理念来获得灵感。仅菲利普K迪克一人被改编的电影就包括:1981年《银翼杀手》、1990年《全面回忆》、1995年《Screamers》、2002年《强殖入侵》、《少数派报告》和2003年《记忆裂痕》。著名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经典也大量被搬上银幕,如1966年《奇异潜航》、1999年《变人》、2000年《黄昏》、2004年《我,机器人》。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科幻类电影的选题局限。
但不幸科幻电影的艺术水平明显逊于科幻小说。目前主流题材的科幻电影,其水准基本上只相当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30到60年代)的水准。总体而言,90%的科幻题材集中在外星生物、人造生命、太空历险、时空异常和机器人等几个狭小的选题上。纵观近几年的科幻大片:《E.T》、《火星入侵者》、《异形》、《独立日》、《第五元素》、《火星人玩转地球》、《黑衣人》等属于反映外星生物的影片;《侏罗纪公园》、《第六日》、《格斯拉》等是反映人造生命的影片;《太空漫游2001》、《星际迷航》、《红色星球》、《人猿星球》等属于反映太空历险的影片;《时间机器》、《回到未来》、《时空频率》、《蝴蝶效应》等反映时空异常;《机械战警》、《终结者》、《机械英雄》、《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是反映机器人的题材……还有一些电影同时综合了几种题材,如《星球大战》同时包括太空历险和外星人元素,《黑客帝国》是机器人和时空转换的综合等等。但几乎没有一部作品能跳出臼窠。
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几种科幻题材更适合于搬上银幕;另一方面,从商业的角度看,这些选题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和票房号召的符号,更容易引发出人们对影片的期待和热衷。如果某个电影是冷僻的太空物理学题材,那么导演一定要加上足以吸引眼球的噱头,诸如太空旅行冒险不慎坠入黑洞的边缘云云。
3.人物形象平面化 DOLCN.com
科幻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人物刻画和表现的模式化倾向,较少有深入的人性揭示和反思。
在大多数的科幻电影中,一般都有一个全能的超级英雄,而这个超级英雄的大部分名额都被男性所占据,女性只是在其中作为点缀和陪衬。例如《黑客帝国》中的尼奥,《少数派报告》中的乔恩,《我,机器人》中的侦探史普纳……他们天生就具备了常人所不及的敏捷和睿智,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他们没有深层次的个人行为动机,只是天生而来的被迫害者和反抗者。他们没有复杂的情感斗争,没有令人信服的个人性格……但是,这毫不影响科幻片的票房收入和观众认可度。
恰好相反,如果一部科幻片将大量笔墨用于人性的反思和人物的塑造,那么它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低成本的三流科幻片。例如1996年的《星河战舰》,情节极为简单,只是单线陈述人类与巨大昆虫的战斗过程,其人物基本都属于头脑简单的热血炮灰和场景配料,但是票房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至今被影迷列为科幻片的经典之一。而2003年的《星河战舰2》花费大量菲林刻画一个反主流的人物形象,人物饱满了,场面却平淡了,结果被视作当年最失败的狗尾续貂之作。
不仅如此,科幻片甚至允许主要人物的缺席和主线的模糊,科幻经典之作《太空漫游2001》就充斥着冗长的硬科幻场景描述和细节刻画,人物关系和性格描写几乎为零,其主旨据称在于揭示人类科学发展的核心奥秘,充满了神秘主义思辩和唯心哲学色彩。
当然,类似的科幻电影模式现在已经时过境迁,好莱坞也在不断丰富人物的菜谱,《黑衣人》的白黑配、《黑客帝国》的人种拼盘、《星球大战》的ET秀……角色的变化日益新奇。但是,这里人物依旧是场面的佐料,主角依旧是性格简单的英雄……否则,那就是抢戏——抢奇观的戏。
4. 科幻外套与审美俗套
实际上,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大部分只是一个普通剧加上了科学外套。导演们把恐怖片、动作片、灾难片和喜剧片的内容加以科幻的修饰,使之看起来如同科幻片,其本质的叙事结构和元素配比仍然延续了其他类型的电影。
例如恐怖片与科幻片的结合——这一组合模式最为历史悠久且理所当然——人类对于未知总是怀有不可理喻的恐惧心理,而科学的本质就是探索未知。从第一本科幻小说《弗莱肯斯坦》起,各种科学怪物就以狰狞的面目来赚取观者的注意力。从恶魔到幽灵,从机器到巨猿……时至飞碟热兴起的若干年间,外星异种便取而代之,用更加神秘莫测和光怪陆离的面孔来恫吓观众。票房大获全胜的《异形》系列可谓是科幻加恐怖的典范。
科幻包装的动作片也极为常见,几乎每一部科幻电影都有大量的打斗场面,以至于人们往往搞不清楚个别正宗的动作片——如《007》电影中的某些集到底是科幻片还是动作片。实际上科幻片基本上无法剥离其动作元素,二者相区别的特征或许只在于谁为谁服务——到底是科幻元素装点动作电影还是动作噱头服务于科幻电影……说到底,二者其实是无法区分。
还有与灾难片紧密结合的科幻电影,例如《后天》和《天地大冲撞》等等。不曾发生的灾难往往比真实的更具吸引力和冲击力——冰河时期的突然降临,彗星撞击的不期而至……好莱坞的特效使得所有天灾人祸都出奇准确地降临在纽约曼哈顿的附近。
还有科幻加喜剧,科幻加爱情,科幻加侦探等其他模式……只要制片人愿意,科幻配料——加什么锅底都可以。
三、文化与艺术评析 www.dolcn.com
1.现实关注的转移与虚化
幻片在它诞生之日起便远离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题材,远离了真实的社会矛盾和人性悖论。正如每个时代都有清谈的士人和幻想的狂徒,当今世界的科技背景下,人们在高度紧张的生存竞争中,也需要一些超现实的梦境来寄托遐思。科幻无疑取代了过去神话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电影已然成为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所创造的幻象使得观众暂时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获得片刻的超脱和升华。
正如玛丽·奥勃莱恩所描述的科幻电影的诞生:
“一门新的艺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种由它自己的巫师们在黑屋子里表演的部落的仪式,它引导观众进入松弛、半睡眠的状态,如同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描述的那种梦境:
睡眠有时会使哀伤的眼睛闭上,
把我从自己周围人们那里暂隔开 。”
科幻电影对于现实关注的虚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转移民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将理想寄托于遥不可及的未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这个时代,世界上可供幻想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但人类毕竟有着超脱现实的需要。在科幻片的世界中,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人们,号称最不可救药的人们,这些据说没有信仰的人们,在科幻的催眠下,嚼着口香糖和爆米花睡着了。
2.神性的科幻
与其他电影相比,科幻片这种历史最悠久、票房最具价值的电影类型又似乎最难被严肃的艺术家、研究家所正视,科幻电影也很少登上各大影片评奖的领奖台,即使在最重视电影商业价值的奥斯卡奖颁奖记录中,人们也很难看到科幻电影在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重要奖项中获取荣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宿命——科幻电影从在诞生之日起便没有什么严肃的社会思想性、现实批判意义和所谓艺术价值。但是,票房数据让我们相信仍有无数的人们为之狂热和迷恋。尤其是年轻人,社会的未来,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更容易受到科幻片的影响和引导。
潘尼洛普·豪斯顿在本世纪50年代初就曾指出,“人们能够从(科幻片)对待科学本身的整个态度中发现某些有意义的启示。那些半是炼丹术士、半是召魂巫师的邪恶科学家已经变成多少显得陈腐不堪的人物,他们整日整夜或忙于制造致人死命的射线,或忙于把人变成猩猩、把猩猩变成人。如今,人性的力量已经微乎其微,而作为对科学某种抽象理解的替代物—火箭、原子弹、电子设备、受控大脑机等等却一发不可收拾。人们可以推断,恐怖电影正是由于社会暴露出来的某种难言之隐—迷信,才能以这类令人惊惊的装备使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心迷神乱 。”
“……无论它的社会学重要性如何,科幻电影仍是一种激起美感的基本手段。它是原子能时代的诗,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何物和将会成为何物的警句。它还是对奇丽的美感及高雅的幽默感的传统的承继者,而这种传统已被某种想象出的技术从我们身上剥夺殆尽。正如40年代的流行音乐使人更多地联想到那个时代的躁动和时尚而不是它自以为附丽的文学,科幻电影这样的现象或许终会有一天被人们视为比较其它艺术门类更完整地代表着产生它的这个年代的历史性烦忧 。”
这些评论可能言之过高,但是,科幻片的确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所具有的诗性和神性更适合于放松当下的人类主体。上帝已经死了,科学还活着,那么,就让科学来代替上帝,让新的神话和传说来救赎人类的灵魂吧。
四、案例分析
《黑客帝国》被认为是继《月球之旅》、《太空漫游2001》之后的又一部科幻片里程碑。且不论这个评价是否恰当,但仅从《黑客帝国》的影响力而言,它的确创造了科幻类型片的一个典范。
从某种意义上说,《黑客帝国》虽然具有科幻片的各种类型特征,但它却颠覆了部分科幻类型片的旧有模式,它首次以一种近乎玄思的哲学思辩贯穿全片,不断的纠缠于现实和灵境、客体和本体之间。片中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子弹时间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决定论和偶因论不禁令人想起让莱布尼茨的名字;母体与锡安的分化更是一个庄周梦蝶般的遐思,一个柏拉图式的洞穴隐喻,一个笛卡尔关于真实与梦幻关系的第一深思。
与此同时,影片还大量运用了符号化的隐寓和暗示:尼奥的原名叫“安德森”,意为“人之子”;“尼奥”(neo)是“新”的意思,是“one”的颠倒,意为“第一个人”;女主角的名字“特蕾尼蒂”意为“三位一体”;而“墨菲斯”则是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甚至有人从中看到了东方神秘主义、中国哲学以及佛教的影响。
但是无论如何,《黑客帝国》仍然是一个类型片。超豪华的场景设计,高投入的特技效果,平面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仍然摆脱不了的例行打斗,近乎滥斛的生死恋情以及机器人造反的大众题材……特别是当人们看到尼奥在最后一分钟的解救时,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熟悉——观众仍然在好莱坞的掌控之中。
可以说,《黑客帝国》的成功,相当大部分仍然得益于对好莱坞科幻片元素的排列重组,加上特技效果的登峰造极,剧本的哲学意味和网络时代的与时俱进。
……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似乎玩转了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奥秘,我们没有做不了的大菜。但是,意料之外的是什么?我不敢妄言。
“上帝存在于细节中”。我们了解了好莱坞科幻片的每一个元素,但是未必能照葫芦画瓢。更深刻的理解,或许需要我们以更扎实的摸索和实践来体验。
参考文献:
乔治·萨杜尔 《世界电影史》
玛丽·奥勃莱恩 《电影表演》
约翰·巴克斯特 《电影中的科学幻想》
曾耀农 《论科幻影片》
路春艳 《对类型电影的认识》
刘亚冰 《类型电影与类型批评》
张东林 《科幻电影:在幻象和本体之间》
虞吉 《电影的奇观本性》
党昊 《类型电影探因》
李瑞光 赵方 《好莱坞电影中不同叙事结构的人物塑造
Ⅶ 卡巴斯基怎么杀毒啊
卡巴斯基怎么杀毒啊,这个简单,这是详细的介绍
直接带key的,安装完就能用,如第一次安装后使用太慢了,请卸载它,下载另一种版本再装上就应快一些;有些版本确实不好用的。
卡巴斯基怎么杀毒地址:
Ⅷ 高分悬赏!!!骁骑校写的几本小说之间的联系、诸如“国士无双”“武林帝国”“橙红年代”“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刘子光失手伤人逃跑,后因翠微山的时空紊乱,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明清之交,在生命垂危时被未来的联合国飞船捕获并改造了身体,作品中涉及到了一些龙珠的素材,刘小猫是赛亚人的公主。
再讲《橙红年代》中刘子光穿越回现代社会,认识护士芳菲,并在李纨的至诚集团做保安,后因种种坚持和机遇,当然 最重要的是有《铁器时代》里未来飞船改造过的强悍身体,最终成为一个西非小国“西萨达摩亚”的实际掌权者。《国士无双》主人公是刘子光的爷爷陈子锟,也算橙红年代的前传。而陈子锟是《穿越者》刘彦直的儿子。昆吾玉佩就是刘彦直留给儿子的。
《武林帝国》的主人公是《匹夫的逆袭》里面的小配角朱小强的儿子,朱小强是因《穿越者》的故事主线而穿越的。《匹夫的逆袭》主人公是刘子光的“小表叔”,提前退伍的刘汉东。
《罪恶调查局》也有好多上面几部作品的人客串,其中刘汉东和朱小强就帮助《罪恶调查局》的主人公卢振宇去迪拜救人。
《罪恶调查局》的后续故事也会在骁骑校的新书《昆仑侠》里有叙述。
而这几部书里相互有联系的人不计其数,关系图实在是太复杂,就不一一阐述了,几部书加在一起真的是一个宏观世界。每本书即可以单独是个故事,也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个系列。在几部作品中,国内国外的很多情节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有时候骁骑校刚更新出来的东西有可能就是两天前的新闻改编而成。
而本人最喜欢《穿越者》,这本书基本上就是贯串这个系列的传记,里面的内容科幻而又不失真实。
PS:书中的江东省和江北市的背景是江苏省和徐州市
骁骑校长篇小说:《铁器时代》、《武林帝国》、《国士无双》、《橙红年代》、《匹夫的逆袭》、《穿越者》、《罪恶调查局》、《昆仑侠》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