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读科幻小说三体有感200字

读科幻小说三体有感200字

发布时间: 2021-10-09 10:01:12

❶ 读《科幻小说》有感作文300字

有一句话叫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大概在幻想的领域这句话得到了最切实的体现。从《流浪地球》到《吞噬者》刘慈欣的文章一次又一次的带领这我们领略到这个宇宙的宏大与诡奇,这个宇宙如此之大,就算把真个宇宙比作沙漠,那么地球连这个沙漠里面的一个细菌的大小也不如,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在我们未知的领域又有多少未知的事情在发生呢?
在小说《流浪地球》和《吞噬者》里人类遇到的危险真的可能会出现吗?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更何况在如此广袤的宇宙尺度上,人类是在是太渺小了,我们几乎只能对小行星撞击这种程度的宇宙危险左右有限的预防。如果遇到《流浪地球》里面的那种太阳爆炸或者《吞噬者》里面那种外星人入侵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想科幻大概就是科幻文学是警示的文学的由来吧,他的存在在哪里鞭策着人类,我们虽然在地球上号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人类未来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人类到至今为止都是幸运无比的站在生存胜利者的这一边,但是运气会永远站在人类这边吗?时刻准备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去探索他们,并不是为了什么科学求索精神,而是有一天那会成为人类生存下去的救命良剂!就像是流浪地球里的行星发动机,吞噬者里面的HE武器。。。
字数如不够的话自己补吧!原创纯手打,写了十多分钟= =!

❷ 刘慈欣的三体读后感谢谢

《三体》系列小说分为三部,而昨天刚刚看完了第一部。作者刘慈欣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之上,向读者们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而又悲壮。在故事当中我遇见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哈勃红移,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发展,我也随时准备着网络,遇到不懂得名词就查。
故事假设在银河系之外的一个天狼座中有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于是双方陷入了一种思考。而地球上,知道对方的存在的人类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会高层当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三体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体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恶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体人永远都不要登陆地球,因为三体人能够给地球带来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
而《三体》小说中也是这样,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所以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或许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很多人感到悲观,但这却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于此类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类似的选择。

❸ 《三体》读后感(一)

最近在读一本比较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在西西河论坛上看到有人介绍,于是自己也从网上找出来看。现在,刚刚看完第一本,后面还有两本。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也就看完了。这次读《三体》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激动。
到目前为止,《三体》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邃难懂的天体物理学问题,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文科生而言。由这样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
第二,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阳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让读者对这样问题产生思考,作者的对科技的发展充满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说八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我们的头顶就是星空,恒星之间漫长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
天体的诞生与毁灭以亿万斯年为记录。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数亿年而已。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宠儿,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这种具有大众趣味的问题,也是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
合上书本,当我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时,遥想到宇宙的漫漫无际和时间的漫长,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内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时让我感觉,人类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偶然现象,人类的存在相对于整个宇宙,并不比一个细菌更渺小。人类的生活空间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对整个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对于茫茫宇宙,类似地球的星球数以亿计,几乎所有的都是荒凉冷漠的世界,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地球迟早也将如此。
《三体》除了科幻之外,还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文革中红卫兵的无知和残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人类未来的绝望,远远超出了某些哲学或者社会学大师的思考。
我读初中的时候比较喜欢科幻内容的东西,但那时候资源匮乏,能够接触到的除了电视,就是几本过期很久的《飞碟探索》杂志。后来莫名其妙地报了文科班,逐渐地也就很少看科幻内容的文章。读科幻小说感觉和看穿越剧差不多,冗长而枯燥,味同嚼蜡。但内心深处,还是对科学充满好奇和敬畏。《三体》小说给了我更多思考。

❹ 三体读后感

一读《三体》三部曲有感
一场跨越时空的狂欢,疯狂而冷静,沉重而壮阔,绝望而超脱。 ---题记放下手中的这三部“神话”,我已陷入这几近疯狂的想像中无可自拔,这卓然成形的世界仿佛正栩栩如生地向我扑过来,如扑天盖地般将我推向思维的边缘。看完书的那个夜晚,仿佛格外深邃,我虽然知道在北半球看不到那遥不可及的半人马座三星,但我的目光仍在无尽的夜空中徘徊,仿佛与那神秘莫测的三星有了某种联系,任思绪掠过整个银河系猎户旋臂臂,冲破理性的束缚。《三体》系列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一部长篇力作,一度创下连续八年夺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记录。作品以地球文明和四光年外面临危机的三体文明之间的斗争为主线,描绘了两个文明在黑暗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这是一部超越性的作品,作者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三体》作为”时间往事三部曲”的开篇力作,竟将遥不可及的星球大战、三体危机回到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文革”时代,用宇宙的尺度来比较那久远的伤痕,《三体》用了文学上少有的“二重唱”,以未来的眼光批判历史, 以历史的眼光观望未来。小说以受到幽灵倒计时威胁的纳米材料研究专家汪淼在受到军方关注后,揭开三体运动的故事为主线,与“文革”时期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密行动“红岸”计划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地球三体叛军所创造的“三体”游戏的剧情,将三体危机的起因完美地展现出来,虚拟、红岸与纳米形成了一个新的三体结构。 作者的想象天马行空但又精致得滴水不漏,渺无边际又近似可能,故事交错却又首尾相接,作者把三体文明的历史用游戏的方式写出来,正是本书最精彩的地方,游戏背后是三体文明上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孔子,墨子,周文王,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古今中外的各路人马却是游戏主角,将三体文明的进程融入地球文明史,增添了科幻外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在最扑朔迷离的混乱中蕴含着现实批判,把三体系统的混乱性利用得淋漓尽致。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人类利用思维的隐蔽性开启了“面壁计划”,让四个人分别单独启动四套神秘莫测的攻击计划,只由一人主宰,对强大的舰队和超技术做出孤注一掷的努力。如果说《三体》是两个星球文明间的恩怨,那么《三体》的思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宇宙层次,拥有无数文明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作者为此独自创立了一门宇宙社会学,揭示了宇宙黑暗的本质,而从类也用了这一点,将两个文明的毁灭摆在了宇宙的赌桌上,镇 住了三体文明,本书对宇宙道德的超越写下了令人出乎意料的合理展开和推理,经过了漫长的伏笔与铺垫,与开头形成绝妙呼应,给人恍然大悟般的震撼与满足,这也正是《三体Ⅱ黑暗森林》的优越之处。在我认为这完美的结局已结束时,《三体Ⅲ·死神永生》接踵而至,他开始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结束于整个宇宙的黑暗神话,将思维升到一个新的维度,书籍的完整内容我已很难用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它描述了地球和三体文明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的过程与两个文明毁灭和作出努力的过程,将宇宙结合的描写突破了极致,让我们在感叹“方寸之间深不见底”的同时又惊讶于“精骛八级,心游万韧”的坚实,在《三体Ⅲ》面前,《三体》和《三体Ⅱ》只不过是铺垫和迂回虚写,而《三体Ⅲ》是正面的强行突破,面对四维空间,高维宇宙,“神”般的文明战争,宇宙现状的暗黑神话,作者大胆地全部展现出来,完全突破常理却又只能臣服于笔下无可自拔,这终极的追问建立在了科学的逻辑和逼真的细之上。看完整套《三体》,得到不仅仅是科幻的震撼与满足,这套书在超越理性思维的同时贯彻了一种对人性的整体剖析,从科学的角度审判了一切人性的丑恶与高尚,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心理巨大漏洞的一种批判和对人性哲理的一些思考。将整个所谓道德人类群体提升到宇宙大图景景中的文明个体,将人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对于《三体》三部曲的最大感受还是一种思想的超越,我惊讶于那平静述事中超然的想像,惊讶于那无可比拟的末日景象背后慎密的层层推送,惊讶于疯狂虚幻超技术下的技术技化的惊人细节,惊讶于作者摄人心魄的胆量所创建的宏伟格局,刘慈欣从文革开始,凌驾于亿万年时间之上,结束于宇宙的创世本源,谱写了一部真正的现代神话。但科幻之于神话的区别,在于科幻与现实之间还牵着根细线,存在着一种可能。对于未来的驰骋,他想了,说了,写了,他突破了惯性思维 ,将科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于正确与否,已不重要,他谱写了一部华丽的宇宙史诗,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人若不思考,上帝发笑都不屑。

自己分段谢谢

❺ 刘慈欣三体三部曲读后感

[刘慈欣三体三部曲读后感]对刘慈欣《三体》三部曲之《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了解,首先是大耳的博文《三体文明》、《毁灭时刻》、《黑暗森林》,读后有一大概的了解,后来决定购买这几本书,是读了欢欢的博文《最好看的长篇科幻小说,没有之一》,读后又重新翻读大耳博文,才决定购买的,刘慈欣三体三部曲读后感。 无疑,《三体》三部曲的想象空间很多已经超越了现今人类的认知范围,关于作者的想象力相信没有人会有异议,其影响之广之深,推荐看上面的四篇博文。读完《三体》三部曲已经近2个月了,一直还在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的,是其中几个女性的性格刻划,先是《三体》中的叶文洁,后是《三体3》中的程心。 叶文洁因目睹父亲被打死,母亲背叛而开始关闭心灵,后来被出卖顶罪,使得她对人类渐渐绝望,最后她杀了丈夫和雷书记,是不是心如冷冰?她女儿的死,似乎也未能再给她多大的伤害。叶文洁是一个缺乏爱,也不相信有爱的人,这样的人生经历,令我觉得很可怜。书中没有介绍她如何死的,或许是老死,或许是病死,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走进过她的内心世界?谁走进过她的心灵?她这一生,造成了这样巨大可怕的事件,在她心目中,也许跟父亲被打死时的场景常常会重叠在一起吧,我总是很难想象一个恶人,可以恶到冷酷如铁,坚硬如钢,不但毁灭自己,也毁灭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同类,不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还是那些陌生人,叶文洁在我看来,很可怜,她感受不到被爱,虽然有爱围绕,当人被仇恨所浸没时,或许是被仇恨的欲望蒙蔽了双眼,于是,有了三体星球的出现,读后感《刘慈欣三体三部曲读后感》。 如程心呢,最后的结局,也是错过、错过、再次错过。与《三体2》男主角之恋情发展,完全就是因为被爱,被赠送了一颗星星开始。仍是错过了的,而且后面的结尾关于她感情的变迁写得我不太喜欢,有点粗糙了,如果责任真的那么巨大,可以放弃感情,如章北海,理智、理性到没有感情的成分,太极端的感情色彩,相信有,而程心的情感变化过程,铺垫得有些不足。当然,这是科幻小说,非言情小说。 书中最为喜爱的,是三个童话故事,奇诡炫丽,光彩夺目,那些隐喻和想象力,真是好得没法说。思绪很有些零散,在这近2个月中,很久没有读过这样好的科幻小说了,跟Andy讲述了一些书中的故事和内容,可惜他现在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读,要不他对物理和天体的兴趣,也许会因这书而有所提高呢?
〔刘慈欣三体三部曲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❻ 看过《三体》这本书吗分享一下读后感

读了三体就不想看其他的科幻小说了,一部硬科幻,加上了许多的人性的色彩,绝对值得一看,值得仔细的看,但是最讨厌三部死神永生,女主,程心

❼ 《三体:黑暗森林》读后感

十一国庆大家过得可好啊?三叶去了趟海南,足足休息了七天,顺带把一部科幻小说看完了,今天想来分享一下读这部小说的心得。

这次读的科幻小说是刘慈欣著作的《三体》系列的第二部:《 三体Ⅱ : 黑暗森林》,另外两部是《三体 : “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和《三体Ⅲ : 死神永生》。网上评论说《三体》系列是中国最值得阅读的科幻小说,对此说法我保留意见,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阅读科幻小说,并不能妄下定论称之为“最”,不过《三体》确实是值得一读的科幻小说,这也是我写心得的原因。

《三体》系列前两部小说里,大致内容是人类在探索外太空,并与外星文明---三体文明接触后,所产生了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来自三体文明在知晓地球文明的存在后,率领三体舰队向人类发起毁灭性的计划,即“世界末日”,而人类为了抵抗外来文明的侵略,发展各种科技和谋划各种策略,故事则是围绕人类的活动展开。

在《三体II》中,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三体人在利用先进科技,锁死了地球人的科学之后,庞大三体的宇宙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在这样的危局下,地球人开始组建起同样庞大的太空舰队,同时,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三体人自身虽然无法识破人类的诡谲计谋,却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选出的“破壁人”,与“面壁者”展开智慧博弈。但随着一个个”破壁人”不断识破“面壁者”的计划,地球开始陷入危机时,人类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能与三体舰队抗衡的宇宙舰队,但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被三体的先进技术所摧毁,地球和人类开始陷入毁灭前的恐惧和世界末日的绝望当中,到底最后结果如何,我还是不剧透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部科幻小说吧。

读完《三体》系列的前二部小说,给我的印象是:这是一部难懂但不无聊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在内容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软科幻”,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另一类是“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三体》则属于后者。相对于理科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更明白些,毕竟里面涉及大量的太空学、天体学、天文学、量子力学、基础物理学等科学的知识,没有一点物理和数学底子外加些许想象力的朋友读起来相对费劲一点。虽然三叶也是理科出身,但是物理始终是我的软肋,所以有些地方我怎么也弄不明白,读着读着就打瞌睡了,呵呵。虽然《三体》在内容上偏专业性描述,但是在故事情节上却很吸引人,尤其是作者宽广雄阔的想象力。不足的是,刘慈欣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故事体系,但是各环节的文字描述却无法支持整个体系,具体表现在:

1)人物缺乏鲜活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或许是作者刻意为之,将描述重点放在技术说明和情节发展上,在人物外貌神态刻画、心理描写的文笔明显缺少,这使得小说显得略微苍白、缺乏活力,毕竟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重点,没有深刻的人物形象,可能难以被人们记住和赞颂,不过《三体》却做到了。

2)想说的东西很多,但重点不突出。《三体》里描述介绍了许多概念和观点---像失败主义、逃亡主义、宇宙社会学、“黑暗森林”理论等,虽然作者用相当多的篇幅去说明这些,而且也解释得比较清晰,但是重点偏向不明显,特别是在结尾提到永恒主题”爱“时,描写篇幅很少,几句话带过,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让我觉得是不是结尾有点草率了。或许作者在第三部会对第二部的某些情节进行延伸解谜,到时候重点自然就明晰清楚了。

3)镜框式的切换让人混乱。在《三体》里,作者是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和不同故事情节分支同时展开的,这在写作手法上叫”镜框式叙事结构”,有点像美国电影《云图》的叙事方法。虽然这种写作方法让人感觉想看在看电影的感觉,而且将信息和线索分布在不同的场景和人物身上,可以增加小说的悬疑性,但是由于故事结构过于庞大,过度的场景切换让人有种混乱感,而且场景间切换过度略微有点不自然。

读科幻小说,让我有种感想:不论科幻小说怎么描绘未来的情景和生活,最终都会回到人类的现实发展问题上,而这些问题有时还会牵扯到“人性”和“心理”上(“软科幻”的题材)。而这些问题是当下人类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比如:

1)如果新能源和新资源未能及时开发,同时不可再生资源又濒临耗尽时,这是地球上的资源该如何分配才能避免资源争夺战的爆发,同时又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2)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资源不足、人口过度膨胀等,而必须削减人口时,除了要抑制出生人口外,还需要减少现有人口,那么人类要做出怎样选择呢?如果通过迁徙外太空来缓解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那么决定要哪些人作为第一批“外太空新人类”呢?

3)如果因外星人入侵或地球毁灭等类似像《世界末日》的不可抗逆因素,导致人类必须选择少部分人作为延续人类文明和后代,那么在人群中做出选择才比较合理呢?既然要牺牲某一部分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如何要这部分人心甘情愿,才不至于煽动他们的反抗情绪呢?

4)如果宇宙的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存在许多类似人类文明的外星文明,那么在未确定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前提下,我们是否要与其交流接触,表达善意,共同发展宇宙文明呢?还是直接侵入对方文明,征服之后再做谈判呢?(”黑暗森林“理论)
.......

这是我第一次看科幻小说,有点让我压抑,尤其是碰到这些“未来发展的问题”,虽然小说里描绘的人类文明还离现在的我很遥远,或许应该说,我是没有机会看到了,子孙们是很有机会碰到了,但是看到人类在未来的道路上蹒跚颠簸而行,不免让人有点担心,毕竟面对未来,没有一个人能有踏实的安全感,而且不管小说里面描绘的未来有多么的贴切、多么合理,那也是基于现实所构建出来了,无法代表未来,因此我只能希望人类的后代能在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道路上一路平安了。

❽ 三体,读后感

最近,刘慈欣的一部划时代科幻小说《三体》深深的吸引了我。从小就喜欢打破常规、天马行空的飞扬思绪的我,对科幻小说有着近乎痴迷的渴求,从海底两万里,到哈利波特,再到烧脑神作星际迷航,我始终是科幻小说、电影领域的“追星族”。

这部《三体》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与文明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其越久越好。那么时间又意味着什么?它无时无刻不推动着我们朝着死亡迈进。看起来,时间与生命是对立的。但是,正因为时间赋予了生命以界限而使得生命个体能展现出异样的风采,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千世界。

同样的,对于文明与时间,正如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一个文明当做一个生命的个体来对待。小说中的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激烈碰撞,时刻都在体现着生命的价值。

给时间以生命,而非给生命以时间。前者能创造辉煌灿烂的文明,而后者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宿命。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是对生命意义最深刻的阐释。每个人在其有限的生命里,都会有追逐梦想的想法,但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停留在有想法的层面而已,因为寻找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违背了初衷。往往是这些人,常常抱怨现实的残酷与生命的不公平,就像《三体》中那个可怜的监听员。

当文明和生命没有了时间赋予的精彩,该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或许比死亡更为难过吧。

不能“心有宇宙路自宽”,更多地认识宇宙、地球、他人和自己,我们需要反思自己,更好地热爱生命、拥抱生活!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我给出的答案是:不是的,生命的维度靠时间来丈量,我辈青年胸中尚有升腾的火焰!

热点内容
写科幻小说用的名字 发布:2025-07-31 13:13:50 浏览:698
古代空间穿越枕美小说 发布:2025-07-31 13:04:44 浏览:166
世界科幻小说pdf 发布:2025-07-31 12:38:19 浏览:228
九尾免费小说 发布:2025-07-31 12:20:53 浏览:168
都市小说能写 发布:2025-07-31 11:40:56 浏览:946
男生小说好听的名字大全 发布:2025-07-31 11:35:06 浏览:177
完美关系小说免费阅读林肯 发布:2025-07-31 11:32:05 浏览:926
玄幻小说章节爷爷昏迷 发布:2025-07-31 11:30:02 浏览:792
建功立业新时代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31 10:41:08 浏览:669
主角帅气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7-31 10:34:22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