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经典化趋势
⑴ 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不仅需要科学的幻想也需具有人文情怀请结合你带上她的眼睛
刘子欣认为科幻小说不仅需要科学的幻想,也需要有人请文华去表达情感。
⑵ 求刘慈欣都写了那些,值得一看的科幻小说,有好评哦。
《三体》、《流浪地球》、《球状闪电》、《科幻世界》、《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命运》
⑶ 刘慈欣所有科幻小说
1999年: 6月: 《鲸歌》(《科幻世界》) 《微观尽头》(《科幻世界》) 7月: 《宇宙坍缩》(《科幻世界》) 魔鬼积木(刘慈欣获奖作品)10月:《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 2000年: 2月: 《地火》(《科幻世界》):后收录于《中国九十年代科幻佳作集》 7月: 《流浪地球》(《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后收录于《2000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1年: 1月: 《乡村教师》(《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3月: 《混沌蝴蝶》(《科幻大王》) 4月: 《微纪元》(《科幻世界》) 8月: 《全频带阻塞干扰》(《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2年: 1月: 《中国太阳》(《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梦之海》(《科幻世界》):大艺术系列之一 《朝闻道》(《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2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6月: 《天使时代》(《科幻世界》):又名《波斯湾飞马》 9月: 《魔鬼积木》(《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长篇 11月: 《吞食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 2003年: 1月:《超新星纪元》(作家出版社):长篇。 2月:《文明的反向扩张》(《科幻世界》):科幻专题文章 3月:《诗云》(《科幻世界》):又名《李白》,“大艺术”系列之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8月:《光荣与梦想》(《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刘慈欣获奖作品)9月:《地球大炮》(《科幻世界》):又名《深井》,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12月:《思想者》(《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2004年: 3月:《圆圆的肥皂泡》(《科幻世界》) 6月:《球状闪电》(《科幻世界星云》):长篇。 《 当恐龙遇上蚂蚁》(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名《白垩纪往事》,长篇。 12月:《镜子》(《科幻世界》):荣获本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 2005年: 1月:《赡养上帝》(《科幻世界》) 8月:《欢乐颂》(《九州幻想》,“大艺术”系列之三) 11月:《赡养人类》(《科幻世界》) 2006年: 1月:《山》(《科幻世界》) 5月:《三体》 (连载于《科幻世界》2006.5~2006.12):长篇 2008年: 1月: 《三体》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单行本 2008年: 5月: 《三体II:黑暗森林》(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2007年底写作完成,与《三体》分别为《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2010年: 1月 : 《太原之恋》 (九州幻想) 2010年: 11月: 《三体Ⅲ:死神永生》(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长篇 ;2010年中旬写作完成,与《三体》、《三体II:黑暗森林》统称为《地球往事》三部曲
⑷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
《诗云》是刘慈欣早期的一部非常经典的科幻小说,在一般读者眼里,《诗云》描述的是“技术与艺术的对抗”,这个主题语也是刘慈欣小说选集本出版社的宣传语。在阅读《诗云》的过程,读者会直觉地想起鲁迅的《故事新编》所构筑的神话模式。
《诗云》所表现出的视角、讥刺、幽默或油滑,与鲁迅的《故事新编》有着潜在的联系,两者都是讲述“创造”的故事。
(4)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经典化趋势扩展阅读:
《诗云》最早是在2003年3月份发表于《科幻世界》上,是刘慈欣“大艺术系列”之二 ,荣获当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读者提名奖,后收录于《2003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全文一万八千余字。
《诗云》的主线故事其实很简单,描写了一个拥有超高级文明、代表宇宙至高智慧的技术之神,如何被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低等文明“人类”(虫虫)的古典诗词所吸引,进而化身唐朝诗人李白的躯体,模仿其行为方式,意欲用技术创造一种实体的诗云的故事。
⑸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简单概括一下。
我也说得不太清楚,毕竟这两年才成为磁铁的。
1.电工阶段。这是主要阶段,是刘慈欣在娘子关电厂的时期。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阶段创作的。
2.电厂关闭。三体三应该是在这一段出来的。
3.得奖后阶段。就是得了雨果奖之后,2015年8月多。
⑹ 刘慈欣科幻小说的中国特色表现在哪里
他的小说新颖之处正在于提出某种跟个人主体相对应的集体性形象,对西方经典现代性“文学性”的标准进行了改写,这个改写回到文化政治的角度,就是第三世界的位置,或者带有中国特色的高度政治化的第三世界的位置,并非仅是区别于西方的“第三世界”。必须把科幻文学放置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政治中,才能理解刘慈欣科幻小说以及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的潜力,科幻文学正是借助对“整体性”的世界的想象与书写达到了其他文学不能达到的力度。
刘慈欣作品的启示是不要寄希望于强力,而要从第三世界反抗殖民的历史中找到解决混乱的药方——第三世界知识人在反抗殖民、守护乡土中彰显的“游击队员”品性,以及中国在第三世界独立运动中保持先锋队位置。
⑺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西洋》
2002年的《西洋》,是一篇描述虚构的未来社会的幻想小说,不像科幻。内容上很历史虚无,也很唯心。最大的优点是娱乐性很强,有一点教育意义。
杰克伦敦写过一篇爽文《前所未有的入侵》,先让中国强大,再投下生物武器灭绝了中国。刘慈欣比杰克伦敦人道了很多,没有灭绝西方平民,而是写了个像《蝴蝶效应》一样的故事。
故事中,因为郑和下西洋时一念之差,历史被改写。1997年本来是英国归还香港给中国,小说中成了中国把北爱尔兰还给英国。
描写巴黎是这样的:“一出北爱尔兰,西欧的其他城市那混乱和贫穷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交通被自行车的洪流所堵塞,空气浑浊。一出巴黎海关,我们便被一大群渴望换到人民币的法国青年围住,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这一段的背景肯定是开放初期许多中国人“倒汇”,低三下四赚洋人钱的历史。
中国有一个时期对西方盲目的追捧,把自己贬低到一文不值的地步,当时有一部电视纪录片《河殇》就是典型代表。在这里,作者把这种情况颠倒过来,西方人自惭形秽,东方人搞歧视!
⑻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全频带阻塞干扰》
不仅具有前瞻价值,更具警世意义。
作者虚构了一场高技术战争。因为交战一方完全掌控了制电磁权,另一方被迫实施“全频带阻塞干扰”战略,制造了一个完全屏蔽电子信息的全黑暗电磁空间,战争双方回到电子时代以前。
在某国军队反攻前夕,科学家米沙控制 “万年风雪号”空间站撞向太阳,制造了一次猛烈的电磁风暴,延长了“全频带阻塞干扰”时间,为某国军队反攻赢得了时间。军报认为,就刘慈欣的这一作品而言,军事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前瞻价值,更具警世意义。
内容介绍:
21世纪的某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全面攻击。在残酷的国土保卫战中,俄军的坦克洪流仍旧无力抵挡北约军队由高科技电子制导武器支援下开展的进攻,节节败退。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电子频带的电磁干扰,使双方的电子仪器同时失灵,拉回双方电子战领域的平衡。
于是,俄军主将列夫森科元帅的儿子,俄宇航员米沙驾驶着“万年风雪号”飞船撞向太阳,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磁暴,致使地球上的通讯悉数中断。人类回到了马可尼之前的时代,两军士兵们再次以最原始的方式展开了战斗。
⑼ 刘慈欣小说入围星云奖,为何科幻文学如此受关注
现在看小说的一般都是年轻人,特别是科幻小说更是倍受年轻人的喜爱,所以说刘慈欣小说入围星去奖是必然趋势。
《十二个明天》里面有一段话说:“科幻作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是什么让当下与过往的时代变得不同,我们会走向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以及在此变化中我们会受到何种影响。”这就是我们喜欢科幻小说的原因。通过这些优秀的科幻作品,我们更能很好地理解技术将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世界,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