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近几年的科幻小说

近几年的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9-27 17:20:47

1. 推荐几部科幻小说

推荐《风起智能》,这是一部预测型的现实小说,第一部描写人工智能时代危机、阴谋与机遇、困局与突围的全景长篇小说。

2. 找一本几年前的科幻小说

飞云星志
吧,貌似有白狗变黑的那段情节的也只有这一本了,还有点印象。

3. 求一本几年前的经典科幻小说!~内详

我好像也看过啊。让我想想。我敢肯定是国内某网站发的,和小兵传奇有一点类似,但不是小兵

4. 求几年前的科幻小说名字

《瘟疫》作者:燕垒生 2002年科幻世界
我知道我是疯了,一定是。没有一个人会自愿做这种事的。
每天我穿好从头到脚的防护衣,在我心中并没有一点对此的厌恶和不安。相反,很平静。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如此平静,即使注定你会死,也没人肯干这事。可是我每天把一车车的尸体像垃圾一样扔进焚化炉里,却像这事有种趣味。
我知道我准是个疯子。
瘟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当第一个病例被披露时,人们还没有想到这事的严重性,,有一些愚蠢的生物学家甚至欢呼终于找到了另一种生命形式,因为引起这场瘟疫的那种病毒的分子链中是硅和氢、氧结合而不是碳。
当感染这种病毒的初期,除了全身关节稍有点不灵便,并没有什么不适。然而到了两周后,病人会突然不会动了,全身皮肤首先成为二氧化硅,也就是石头。但此时人并没有死,眼睛还能眨动。这时的人如果想强行运动,是可以动的,只是皮肤会像蜡制的一样碎裂。我看到过好几具石化了的尸体,身上凹凸不平,全是血迹。随后内脏也开始石化,直到第六周,全身彻底石化。换句话说,到第四十天左右,一个活人就成为一座石像。

没有人知道这种病毒是如何产生的。现有的抗生素也只能对蛋白质构成的病毒起作用,对这种病毒毫无用处。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极大,甚至从呼吸也可以传染。而初起阶段,正因为没有症状,极难发现。你可能在人群中走过,就已经被感染了。
唯一的特效药是酒精。
酒精可以延缓这种病毒的活动,但充其量不过是让病毒的代谢延缓一周。即使你浸在酒精里,也不过多活一个星期。据科学家说,人体的石化,是因为病毒的代谢物堆积在细胞里。酒精其实不是杀死病毒,而是让病毒保持活性。所以,酒精不是药,而更像一剂毒品。通俗点说,因为病毒保持活性,它们活得更长,在体内同时生存的个体数就更多,因此在它们代谢时产生的尸体也就更多,到后期人体石化得更快。

5. 求好看的科幻小说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钢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阳》(The
Naked
Sun)
等。他他于1941年发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即: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中国作家的最好读刘慈欣,王晋康或星河的比较好.

6. 找一篇几年前的科幻小说

我看过这个啊,应该是“遥控”的《无中生有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名字》乍看之下,应该是发生在墟的内部。一个逻辑处理器发生了硬件错误——组成该处理器的五十三个逻辑单元中的两个(一个为蛇型,一个为蜥蜴型。很重要的细节)发生了融合。能量源由此发生故障,明亮的表面产生了不断扩大的黑斑。

第二个故事《重力》发生在无重力球壳内部。在漫长的时间里,球壳内创生了一种形似天使的智慧生物——羽人。羽人国以球壳内表面为自己的大地,以“墟”为自己的太阳。羽人向外探寻,挖穿了球壳表面,引发了太阳黑斑。穿越球壁到达外部地球重力环境的羽人被重力压迫毙命,而整个人类迁移航行的动力源也因故障而寂灭。(在《镜子》的开头,地球经过更长久的宇宙漂泊,寂灭于黑洞)

第三个故事《镜子》,头一遍阅读时可以认为故事发生在更为宏大的宇宙中。整个宇宙是“巨蛇”的身体,这个存在感受到自身的孤寂,但它通过一个空间隧道发现了另一个相邻宇宙的存在,那个宇宙是“蜥蜴”的形态。经过漫长到无法想象的岁月的交流,两个宇宙终于贯通了。
但此时,我们已经重新走到了莫比乌斯环的起点,因为动力源“墟”的故障,就是由于阿尔法处理器内部蛇与蜥蜴单元的贯通而发生的。两件事情在空间上有尺度的差异,在时间上有先后的差异,但却奇异的对应在一起,是以名《镜子》。

7. 世界科幻小说排行

科幻小说为我们认知宇宙、重塑世界观打开了一扇大门,世界级的小说有很多,我只来说一说我觉得有代表性的几部。



最后我要隆重地说一说

  • 《三体》:中国科幻里程碑式著作

刘慈欣,是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代表人,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三体》是中国近几年最受关注、最畅销的科幻小说。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刘慈欣用《三体》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

空不是无,空是一种存在,你得用空这种存在填满自己。


8. 推荐几部经典的科幻小说,(不要特别长的)

《编码宝典》 尼尔・斯蒂芬森
这部由尼尔・斯蒂芬森创作于1999年的作品讲述了一则二战期间的密码破译人员和1997年的极客之间错综复杂、环环相扣的故事。
“这本书不仅很长,内容也非常丰富。它有近1000页,而且是大开本。这书一定有五十万字,”游朝凯(Charles Yu,美籍华裔作家)说道。
2.《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
这部经典作品的是发生在一颗沙漠星球上的故事,还讲述了香料 Melange 所具有的力量。
很难相信人们从没真的读过这本书――但是 Pat Cadigan(Synners、Dervish is Digital 等书的作者)说她相信很多人“可能认为要不从电影里要不从 Syfy 频道的迷你剧里已经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了。”另外,很多人大概“看过”《沙丘》,读过前传和后传,但是从来没有真的阅读过原版。“不是件容易事,”Cadigan说,因为它既深厚又复杂。但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
3.《万有引力之虹》 托马斯・品钦
后现代主义经典之作,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结束之际,其事件主要围绕德国V2火箭计划展开。
这一个有点奇怪。我们为这篇文章联系过许多作者,因为《万有引力之虹》是一本大家都假装读过的书――然而他们都承认他们自己也没有真正读过。
“我不相信有人真的读完过《万有引力之虹》。托马斯・品钦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等待读者们为结尾处漂亮的螺旋式设计捧腹,而现在他开始想不明白了。我自己就读过五次开头。”Paul Cornell(漫画Saucer Country还有即将出版的小说London Falling的作者)说道。
所以像他这样厉害的类型作者都失败了的情况下,为什么你还应该读《万有引力之虹》呢?有人说起码这书的某些部分他们可以感到相当充实地读下去。Pat Murphy(The City, Not Long After和The Wild Girls的作者)提供了一些理由:“这是一部可以与詹姆斯・乔伊斯(的作品)媲美的科幻小说,曾经是普利策奖的有力竞争者,它纠缠不清而复杂万分,既出格又晦涩又离题(transgressive and regressive and digressive)。1974年它一出版,随后就获得了国家图书奖,而又是Irwin Corey教授出面代品钦领奖。”另外将超常的性和V2火箭相结合,这也让Pat Murphy喜欢:“我爱自己对这本书的感觉,以及它于世界的精神性(psyche)中制造混乱的潜力。”也许有天她会读完――或者也许她将坚持自己对这本书的想象。
4.《基地》 艾萨克・阿西莫夫
这部经典的主题是哈里・谢顿以及一个伟大星际帝国的衰亡。
Cornell大胆地说:“在这个混沌理论已将心理史学毁灭殆尽、而小说作品都建立在那个大观点之上的年代,《基地》变成了那种讨论的远比读过的多的经典作品。”尽管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故事“也许会永远保持科幻入门必读的地位。”Cadigan还是激情洋溢地提醒人们应该真正阅读一下《基地》而不是只讨论它:人们“应该读,因为它是阿西莫夫(的作品),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它是将数学应用到科幻中的最天才的范例。”
5.《大魔法师》 苏珊娜・克拉克
一部异质历史,讲述了早已消失的魔法回到了19世纪的英格兰的故事。
这是一部每个人都在谈,但很多人都懒得读的作品,因为它“又大又厚”,John Shirley说(他最近的作品是两本选集A Song Called Youth和Everything is Broken)。但这绝对物有所值,他接着说:“这部吸引人的、想象丰富的、伟大的奇幻作品有点像舌头和什么歪曲的东西同时贴在颊上的感觉。这也是奇幻界里出产过的最好的散文作品。然而其实它本身并不很在意奇幻这个标签,除了某种程度上是绝对富有深意的。而且还全然明白存在的荒诞性。也许有点像James Branch Cabell。”
6.《1984》 乔治・奥威尔
给了我们“新话”和“老大哥”的反乌托邦经典。
“我觉得很多人都假装他们已经读过了奥威尔的《1984》然而实际上没有。它是如此风行于世的一个文化符号,以至于一旦有人提及它大家总会假定自己知道别人在说什么,”Christopher Moore(Lamb、Fluke和The Stupidest Angel的作者)说道。
他又接着说:在这样一种我们对信息自由和隐私做出种种假定的文化之中,我认为,《1984》的重要性比起以往更加突出。它很好读,而且在它直接而确切的文本中能感到一种真实的人性。自从它出版以来,很多反乌托邦题材的书和电影都以它为灵感来源,所以我觉得你阅读它的时候一定会觉得似曾相似。”
7.《最后和最先的人》 《造星者》 奥拉夫・斯塔普雷顿
1930年代创

9. 介绍几本科幻小说

三体by刘慈欣(宏伟大气,想象瑰丽,思考深刻。对宇宙法则、社会发展的推测等都令人信服,引人深思。//真是服了作者怎么能想到那么深,考虑得那么成熟冷静。感觉他不是在写描写未来宇宙的科幻,而是对已发生的事实在前面深刻的总结。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中国科幻界一直在等待的那部作品。)
战争学徒,贵族们的游戏by洛伊斯·比约德(算太空剧吧。读起来很有趣,很轻松。)
安德的影子,安德的游戏by奥森·斯科特·卡特(这个作家好像很喜欢写天才儿童。我特萌安德的影子里德主角小豆子,我曾经试着模仿过他的那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应该说是在看书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方式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改变,这种感觉很有趣。也很喜欢书里不经意提到的一两句初看简单,仔细琢磨又很有道理的话。)
群星,我的归宿by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情节紧张复杂,各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社会背景光怪陆离,见解之深刻震撼人心。”//刚看完的那个晚上被震撼得睡不着觉。怀念啊!多少年没这种感受了。)

热点内容
都市传承类型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8-15 22:56:38 浏览:938
续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350字 发布:2025-08-15 22:29:40 浏览:118
类似都市之审判直播的小说 发布:2025-08-15 22:14:31 浏览:419
小说言情野外 发布:2025-08-15 21:33:35 浏览:564
丑女重生复仇校园小说 发布:2025-08-15 21:08:07 浏览:554
有字幕的英文听书软件 发布:2025-08-15 20:22:50 浏览:377
特别好看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8-15 20:16:35 浏览:791
特别特别虐身总裁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5 20:05:03 浏览:387
男仆小说落大大雨免费下载 发布:2025-08-15 19:57:05 浏览:883
女主叫苏颜的现代重生小说 发布:2025-08-15 19:36:53 浏览: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