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不朽

科幻小说不朽

发布时间: 2021-09-25 14:40:03

① 找些科幻小说的等级升级!一定要把书名和等级贴出来,一本书10分,两本书20分,三本类推

<永生>:肉身境界:养生、练力、招式、刚柔、神力、气息、内壮、神勇、通灵、神变 神通秘境:法力境、真气境、罡元境、阴阳境、天人境、归一境、种子金丹、风火大劫、天地法相、逆天改命 长生秘境:万寿境、不死之身、空间法则、时间法则、造物之境 仙人秘境:暂未出现 永生:暂未出现
<仙逆>: 修真第一步与第二步过渡阶段:阴阳虚实二意,即阴虚、阳实阶段 修真第二步:碎涅三境:窥涅、净涅、碎涅三境 修真第二步与第三步过渡阶段:念涅磐成,既涅念、磐成阶段,自身无意识回归本源,目前具体划分未知(疑为 天人五衰) 修真第三步:涅劫四境:空涅、空灵、空玄、空劫 四境 修真千难万险,看似简单的三步,却是难于登天!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走完第一步的前几个境界,能达到婴变、问鼎之境界者,少之又少。 第一步与第二步之间,具有一个过渡阶段,此阶段修士已经远超第一步,但同时距离第二步还有很大距离,被称为阴阳虚实二意,阴虚为低阶段,阳实为高阶段。 至于第二步,被分为碎涅三境,细分为:窥涅,净涅,碎涅!每一步神通都是天差地别! 第三步,神通惊人,远非第二步可比,据说一个第三步修士即可战一星域之第二步修士,为众多第二步修士追寻。罗天星域第三步修士鲁夫子已现身,云海星域神宗大长老水道子也是第三步修士。

② 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同学你问的好笼统啊,那我也只能笼统回答了
1,《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
2,《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
3,《三体》1、2、3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
4,《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
5,《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 时刻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8,《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
9,《美丽新世界》,软科幻小说代表作,情节一般但影响深远。因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点本来就是为了传播他的哲学思想,像我这种=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后

③ 有科幻小说,有没有社会幻想作品呢

1818年以来的幻想作品

想在数千字的篇幅内尽述1818年以来的幻想作品,这本身就是一个幻想。但当我们有这个机会时,我们却无法抵御这种诱惑。这仅仅因为,幻想,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天性……

幻想是人类得天独厚的美丽天赋,也是人类整体创造活动和生存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它更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源泉;是不是觉得这很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不管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达到与否都是一种事关幻想的幻灭。正是这种痛苦成为了文学创造的原动力,于是文学在幻想中诞生了。

从《吉尔迦美什》到《神曲》,从《伊利亚特》到《奥德赛》,从《理想国》到《太阳城》,从《格列佛游记》到《米克罗梅加斯》,从《天方夜谭》到《罗摩衍那》,从《山海经》到《西游记》……这些恢宏的、不朽的著作中处处闪耀着幻想的光芒。在这里,幻想与文学似乎有着同命题的关系,互依共生,密不可分。

然而,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却随着十八世纪前后工业革命的开始戛然而止,现实主义文学的风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光芒。在这个科学时代里,诞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其否认权威、崇尚理性思维的精神在欧洲诸国再度引起一次思想革命,对这一时期及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幻,这一融合了科学与文学之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个大背景下,悄然登上了文学舞台,二个多世纪以来,翩翩起舞,以其别致而优美的舞姿倾倒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它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国大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科幻)——玛丽·雪莱

1818年,寓居意大利的玛丽·雪莱在阿尔卑斯的雪夜中创作了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故事情节很简单,青年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死人的器官和组织,拼合出了一个人体;并在一次雷击下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可天性善良的巨人却因面貌丑陋而不容于世界。整个故事自然是以悲剧收场。玛丽·雪莱受限于时代,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这部小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体裁。更多的,这部小说充斥着哥特体小说的印迹。但在浪漫幻想、宣泄情感、尊崇自由、弥漫神秘的特点之下,《弗兰肯斯坦》第一次引入了现代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这使得它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幻想与科学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种基本特征来源自特定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是科幻小说有异于其它文学体裁之处。从文本的自然价值上来讲,《弗兰肯斯坦》乏善可陈,但它毕竟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这一体裁,无法忽视。

尽管《弗兰肯斯坦》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在现实主义文学的洪流下,这部小小的作品还掀不起太大的浪花。三十余年后,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出现才真正开始将科幻小说推向一个顶峰。而跨世纪的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则是科幻文学界继往开来的另一位翘楚。

《时间机器》(科幻)——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1895年,威尔斯发表了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就此这个题材被人们广泛认知。小说中,一位时间旅行家乘坐时间机器来到了公元802701年的世界上,发现那时地球人分为两个种族,一个是生活在地面的埃洛依族,智力仅及儿童;而另一个则是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族,他们用以前遗留下的机器饲养埃洛依族,并在夜间猎捕他们为食。时间旅行者的出现,自然打乱了这种社会结构的平衡。借助小说中的时间机器,威尔斯带领读者进入了数十万年后的未来乃至地球的末日,他用进化论的观点向人们展示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未来画卷。很显然,小说中的情节是暗有所指的,这种悲观的情绪恰恰是威尔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讥讽。

在凡尔纳、威尔斯等作者的带动下,科幻文学步入了一个更加扑朔迷离,色彩缤纷的二十世纪。科幻文学的创作重心逐渐从欧洲大陆转移到了北美大陆上,科幻小说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优秀科幻作家和杰出科幻作品层出不穷,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茵莱因和阿瑟·克拉克这三位科幻巨头的出现,标志着科幻文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基地》(科幻)——艾萨克·阿西莫夫

1951年,在《基地》的第一篇故事发表十年后,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正式结集出版了。这个系列可以说复演了罗马帝国兴衰史,是科幻文艺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史诗类作品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一生著作颇丰,其中以科幻和科普作品最为有名,他的《基地》系列描述了心理历史学家谢顿以心理史学计算出银河帝国即将崩溃,于是以编纂网络全书为名将人才汇集到银河边陲的第一基地,随后在银河另一端秘密地建立第二基地;藉此希翼把黑暗时期缩短至一千年。《基地》系列为科幻小说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它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可能要比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都大。第二十四届世界科幻大会上,这套作品获得了为其特设的最佳小说集奖,这是空前的荣誉;而阿西莫夫本人当时还以为托尔金的《魔戒之王》会赢得这份大奖。

阿西莫夫也无法忽视《魔戒之王》的成就?是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魔戒之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这篇文章从一开头就声明是介绍幻想文学的。但由于十九世纪纯幻想文学的低潮,奇幻文学始终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所及之处。不过,奇幻文学终于在二十世纪中叶再次迸发出它的青春;这首先应该归功于英国大学教授J·R·R·托尔金《魔戒之王》系列的面世。

《魔戒之王》(奇幻)——J·R·R·托尔金

1954年出版的托尔金的奇幻史诗《魔戒之主》系列现在被奉为所有现代奇幻文学的鼻祖,这一点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托尔金背离了撰写“晚安故事”的初衷,耗费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套作品。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部以纯熟的、尽可能宏大的笔触描述的史诗传奇。霍比特人弗罗多与他的同伴们为了中土的和平,与邪恶的索伦围绕着至尊魔戒展开了殊死的争斗。托尔金仿佛一位优秀的说书人,用语言和文本构筑出一个“比真实还真实”的“中土世界”;这里的每条河流,每座山川,每个种族都是那么栩栩如生;故事中的每个情节似乎都正在这片神秘的大陆上演绎。对于读者来说,没有读过它,你的阅读生涯肯定会少了点儿什么。

奇幻小说与早期幻想文学(传说、神话、史诗等)的渊源更近,在经历了十九世纪的压抑和没落后,随着《魔戒之王》的问世,奇幻文学迎来了它的全面复苏。这是幻想文学界的一大幸事。而与此同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科幻小说界又开始了一场变革。“新浪潮”作家的出现对“黄金时代”的科幻小说带来了冲击,他们企图彻底改变科幻小说的写作方式,希望赋予科幻小说更大的力度,创作出更富有文学性和社会道德感的作品。

《温室》(科幻)——布里安·奥尔迪斯

1962年,“新浪潮”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奥尔迪斯出版了他的名作《温室》。这部作品描写了千万年后的地球因为自转速度下降,终于以一面永远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大地,人类已退化成原始状态。主人公古连便是在这样的世界上探索着自己的人生之路。小说中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原始色彩构筑了这部作品永恒的艺术魅力。奥尔迪斯的作品明显远离了传统的科幻题材,致力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考,把科幻文学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曾这样评论自己的作品,“我写的是人类的不幸,隔绝,失望,忍受和友爱。”评论家们经常分析这句话,并对他的排列顺序津津乐道:人类从“不幸”开始,导致“隔绝”,继而“失望”,但仍“忍受”,最终达到“友爱”。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新浪潮”运动已经穷途末路,失去了其先前的革命性和实验性,很多作品不再比自然科学作为创作的基础,毫无情节,只是在建筑空中楼阁,探讨晦涩艰深的所谓哲理;可以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文学已经脱离了科幻小说赖以生存的基本属性,难免遭遇失败。

另一方面,奇幻文学在《魔戒之主》的感召下,不断蓬勃发展,众多奇幻作家以自己的作品能与托尔金的名著并立而倍感自豪。这其中就包括1977年推出了《沙拉娜之剑》的泰瑞·布鲁克斯。

《沙拉娜之剑》——泰瑞·布鲁克斯

如果说《魔戒之主》是史诗奇幻的基石,那么《沙拉娜之剑》系列可称得上“剑与魔法”奇幻的圭臬。正是这部作品让布鲁克斯成为作品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奇幻作者第一人,同时也替奇幻文学打开了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兴盛之门。这一系列作品一开始是以剑与魔法来包装的;渐渐地,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就是经过一场科技灾难后的地球,精灵、矮人、巨龙等传说中的生物开始出现在地球上,进而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和历史。

奇幻文学的迅猛发展,令科幻文学界产生了危机感。我们已经说过,“新浪潮”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歧路,使得科幻文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读者对科幻小说的状况日益不满的情况下,另一场“赛伯朋克”运动以强烈震颤的方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演了。

《神经浪游者》(科幻)——威廉·吉布森

1984年,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甫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科幻界,一时间好评如潮。这本小说是一个三部曲的第一部,同时也是导致“赛伯朋克”第一次被正视的作品。在小说中,主人公凯斯将自己的大脑与电脑网络相联通,成为信息窃贼。小说将复杂的线索尽情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关于未来的无法逃避的现实。《神经浪游者》所推动的“赛伯朋克”运动是对新浪潮运动的一种反驳,它引入了信息论、控制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内容,在文化价值观点上具有反传统性;它又一次将科技的力量展现在科幻迷的面前,从本质上体现了硬科幻小说的回归。

科幻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不只有“赛伯朋克”,科幻文学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多元化、边缘化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科幻文学和奇幻文学的交叉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隔阂也逐渐消弭;也许,幻想文学的复兴指日可待。

纵观最近十年幻想文学的发展,明显地,奇幻文学的势头更加猛烈。最近四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奇幻文学三度抡元。在屡有奇幻佳作涌现的今天,有一个系列是我们不得不提到的,那就是号称近三十年来最佳奇幻系列的《冰与火之歌》

《冰与火之歌》(奇幻)——乔治·R·R·马丁

乔治·马丁是一位科幻奇幻双料作家。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的《冰与火之歌》描述了一个异常丰富充足的世界、拥有令人惊讶的可爱人物。这套伟大作品的灵感直接来源于传说和神话,同时建构在历史和现实之上。普通读者很难想象在短短的几年内描写和架构《冰与火之歌》的世界是个多么庞大的工程,而马丁驾驭这个庞大世界的能力又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细节都不是信手写来的,而是一幅严整的镶嵌画中的分子,全都有其存在的具体意义。可以这么说,《冰与火之歌》有能力骄傲地站在《魔戒之王》的身边。

④ 《不朽的人》这部小说有谁知道

不朽的人与乐

作者 : 辛丰年
ISBN : 7503919140
页数 : 329
开本 : 32开
封面形式 : 简装本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 2000-1-1

在后王朔时代,当“爱”这个字眼和“屁”成为同义词,沦为滑稽和笑料的道具的时候,我们抱着一丝宽慰和感激的心情,发现现实中居然还有一个雨果小说里才可能出现的人物——辛丰年,他有着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拥有一个情感丰富的心灵。辛丰年不是音乐家,也不是乐评家,却写出了许多音乐家或乐评家们根本写不出的音乐笔记,若干年之后,这些东西成了大家搜求的宝贝。
本书由作者30余篇音乐笔记(随笔)组成,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舒伯特、柏辽兹,谈瓦格纳、德彪西,无不从自己的半生的深切感受落笔,无不从别人未留意处说开。作者几十年对音乐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都一一浓缩在他的文字里。谈音乐,有感觉,有色彩,有领悟的文字不多见,本书即是难得的一辑,读者不信,请读下面《天才与庸人的喝彩》一文!
片断:
天才与庸人的喝彩——再说莫扎特
向来有“莫扎特谜”之说,谜在于其人的禀赋过人,其乐的似浅率而实神奇,等等。而今借着纪念他死去二百年的机会,又出现了“莫扎特狂”。
十九世纪以来,莫扎特已成了许多音乐家“心中的太阳”。有的颂赞也颇带点崇拜狂的味道。当代指挥家索尔蒂说,他之所以相信上帝,原因有二,其一便是出了莫扎特这样的大天才。还说他的音乐无一句不美。
我也算个莫扎特迷,虽然并未因此而信上帝,也很不够资格去赞同或反对“无一句不美”。因为他的六百多号作品,听过的只是不多一部分,是否听懂,还大成问题。
莫扎特迷也好,莫扎特狂也好,想想这位大天才二百年来在听众心目中地位的升沉是很有意思的。因而又翻出百年前萧伯纳为他的百年祭而作的几篇文字来读(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版《萧伯纳乐评集》中)。
当年萧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尚无大名。要再过一个年头(一八九二年)才拿出他第一部剧作《鳏夫之家》,但他已写了十来年的乐评,而担任一家杂志的乐评栏首席撰稿人也两年了——不过,他用的是“巴赛特管”(CornodiBassetto)这古怪笔名。它是类似低音黑管的一种乐器,如今已从管弦乐队中“退隐”多年了。莫扎特不但为此器和黑管写过二重奏,还用之于《魔笛》与《安魂曲》中。
从萧在百年前写的这几篇文字中,可以得知,那时的英国虽是音乐文化昌盛之地,莫扎特的作品却已从原先的大受欢迎转而颇被冷落了。到了百年祭时,才又渐渐有了票房价值。
那受冷落的情形,让萧用漫画笔法一描,读来可发一笑:“(莫扎特的交响乐)演奏快板的第一乐章时,听众已烦躁不宁。呵欠连连地好歹熬过了行板乐章。奏到小步舞曲的第三乐章,猛然惊醒,发现那‘三声中部’(按,为传统的小步舞曲中间一段)倒还好听,于是坚持着把最后一章听下去,反正快完了。”
那时节,除了少数的知音,庸人们已经把这个百年前人们的宠儿淡忘了。待到百年祭之年,平日不提此人的报刊上忽又把他抬出。音乐界自也不得不有所表示,应个景。“水晶宫”排出了《朱庇特交响乐》和《安魂曲》。阿伯特音乐厅则排出了《安魂曲》与《朱庇特交响乐》。
萧认为,冷是因为从前热过了头,但也要怪那些庸劣的演出坏了作者的名声。某些乐队指挥总以为莫扎特的作品容易对付,殊不知要作精彩的演绎是要真功夫的。只是在里希特这样的真正领会莫扎特音乐的人指挥下,英国听众才又发现了莫扎特,顿时把那些正吃香的新作品给比了下去。
萧所谓的新作,也并非无名之辈的货色,而是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大作。那时正是这类作品最有吸引力。其实萧自己便是瓦格纳派的宣传者。但他最讨厌庸人们一窝风赶时髦,有些人只爱听个新奇、热闹。而且像《女武神的飞驰》、《魔火场》这些并非无价值的作品,由于讨人欢喜而过度地重复演奏,弄得丧失了新鲜感。萧有次因为有一场音乐会中有莫扎特作品,欣然赴会,却迟迟进场,以躲开那些时新节目。
从小便把一部《唐璜》听得烂熟的萧,对莫扎特自有他的卓见。比方,古诺认为这部歌剧尽善尽美,他便不肯附和。
萧天生是个剧作家,所以他极力主张音乐的戏剧化也就不奇怪了。他曾认为,一切音乐作品无不是标题乐。对于不去依附文学内容而只守着乐艺自身规律与形式的纯乐,他往往不以为然。对于莫扎特之不作标题乐,他认为要怪老莫扎特的狭隘的教学法。老父灌输给儿子的观念是“一篇用奏呜曲形式谱成的乐曲,只要听起来是美的、均衡的、率真而饶有兴趣的,此外不必也不容再有更多的要求”。萧因此说,假使小莫扎特未曾经过这种训练,说不定会得出自己的结论:没有诗或剧的内容,这篇音乐只不过是无益的浪费。萧又认为,莫扎特有时在其器乐作品中其实也表了某种诗意的内容,但又徒然才智虚耗于迁就音乐形式,而不能毅然越出乐式的藩篱。于是,这一篇作品,在不知乐式为何物的外行听来仍是一首音诗;而那些对诗与剧感觉迟钝的音乐学究们,则拿它当古典作品的楷模来教授自己的门徒。
萧对莫扎特未能摆脱家教的束缚,把器乐曲都作成了纯乐是深为惋惜的。这可真是那位望子成龙的老父决想不到也不能接受的!为了儿子,他把父亲、教师(不止教音乐,也教文化)、秘书、剧本作者、宣传者、旅游组织者这诸种职务都集于自己一身了,必要时还得当儿子的跟班!他把栽培自己的神童儿子当成了神意、天职。
后人也有非议,说他的有些行事简直是赤裸裸地在儿子身上“开发”。为儿子吹嘘的广告也俗不可耐。
我们还是应该接受一种多数人的看法:莫扎特的才智是老天和他老父共同造就的杰作。纵然可以怨他挟着孩子奔波,过分损耗了孩子的精力,然而假如不曾行万里路,遍游欧陆音乐中心,亲炙了格卢克、海顿、J.C.巴赫等等乐界泰斗,恐怕也就不会有那个取精用宏,不能以一民族的传统局限他的莫扎特了。
至于音乐之美在于纯还是不纯的问题,萧其实自己也是徘徊不定的。他既崇仰贝多芬,也赞美莫扎特,在他对这双峰并峙的相提并论中,有的议论大可启发我们去思索乐史中的无尽波澜。
萧提出,尽管百年前的人总把莫扎特看成一个标新立异之徒,其实,他是一代乐风的一个总结。就像拉斐尔之于画,莫里哀、莎士比亚之于剧。这一点,海顿看得清楚(按,海顿曾向老莫扎特夸他儿子是当代最了不起的作曲家。)。他本人虽然写不出像《降E大调交响乐》这样的杰作,但他知道其中有自己一份贡献。莫扎特是站在他肩上所以更高大。可是,海顿不可能认为,自己也写得出《英雄交响乐》的第一乐章。对于那样的音乐,他甚至会摇头。
这倒又并不是抑此而扬彼。萧的看祛:艺术创作最难的是集前人之大成。任何人可以开个头,难在作总结,作出后来者难乎为继的总结。
萧虽然在赞扬贝多芬的造反精神时说过:相形之下莫扎特只是个穿号衣的仆从而已。可在乐艺上又把莫扎特看得更重。尤其在他批评贝多芬的模仿者“无目的地故作高深”、“虚张声势”、“一味制造高潮却总叫人失望”的时候,更加倾心于“善能驾驭音乐,也驾驭自己感情,始终不失其优雅”的莫扎特了。
总结之说,有助于解天才之谜,冲淡神秘性。如果没有那个等着斯人作总结的十七、十八世纪欧洲音乐文化的大环境,没有乃父呕心沥血的因材施教等等因素,这个秉赋迥异常人的孩子,也只能像他姐姐(另一个神童)南耐儿那样,退化为常人,一首曲稿也没留存下来吧?
真不知庸人们的捧场、起哄,是玉成了还是几乎摧折了这个天才!看一看他十四岁那年一场音乐会的节目单,不难想象到他所受的押弄与折磨。六个节目,全是临场即兴创作和演奏。其中一项是一首咏叹调,现场看歌词,即时谱出,自唱,自己弹伴奏。当年,同“网络全书派”人士有交往的格林姆男爵记述道:“音乐家把所能想得出的最难的测验都提了出来。”连英王也亲自考这孩子。萨尔斯堡大主教为了试他是否真能作曲,把他软禁了一个礼拜。
通过了这重重磨难,造成了轰动效应,他也学会了对付庸人。什么顾客给什么货。对一个如此敏感的早熟儿童,这自然有助于他领略“人生实难”的滋味。
如今的种种国际比赛之类,常常令人联想到神童们的磨难似乎还在继续。有时又觉得,受折磨的何止是台上少儿。那座中评委们被迫接二连三地听门德尔松的协奏曲,往往要听几十遍之多,硬是把这部最需要保持新鲜感的作品吃倒了胃口!
可惜不能请萧再来发几通快人快语。对于种种对待文化艺术的不文明做法,他最义愤了。
然而,他对庸人庸行开炮又是同他那主张社会改革的一面有联系的。他虽嘲讽了赶热闹的风气,又即点明:“沉闷无聊的日常生活,弄得大家去寻找刺激。只要这种无聊文化延续下去,莫扎特就被束之高阁了。倒霉的是这文化贫瘠的一代,于《唐璜》的作者又何伤!”
我觉得,萧的文章也启发人们用你自己的耳朵去听莫扎特。
自从他写这几篇为莫扎特鼓吹的文字,一晃又是百年。莫扎特的知音显然是多起来了。像我这种够不上知音的,也是始而嫌其平淡,渐渐发现有味,终乃惊叹为音乐美的极致;所以读萧的文章也增加了同感,也更知道舒曼的话是对的:“随着岁月的更替,我们的要求愈来愈高。我们所喜爱的人的圈子也就愈加缩小了……甚至莫扎特的阳光灿灿的峰巅,对于青年也还是高不可攀。”(《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有关莫扎特的许多传说,在其身后很有广告作用。到现在,一件件被澄清得不那么值得津津乐道了。这在“谜”与“狂”的爱好者是扫兴的事。举个例子,不但沙里埃利下毒之说无稽(此人后来还当了他儿子的老师),连《安魂曲》的写作对他精神有大刺激也不像,临死前的那些日子,他并非怎么颓丧的。
他虽不幸短命,但当时便公认为同海顿并世齐名。身后为之作传者不少,且有他姐姐和妻子提供资料。百年诞辰前后,又出了他的学术性传记。尤可庆幸的是,学者克希尔做了严肃的编目工作。所以凡是他的作品,曲号上都附着一个代表克氏的“K”字。
萧的话,沉痛中含着愤慨:“莫扎特后半辈子那十四年,是一个极伟大的人生活于一个极狭小的天地间。”
维也纳宫廷又要羁縻他,又只叫他写一些舞曲。
有一些作品只起了个头,没有买主,便搁下了,成了残稿……
今天的莫扎特狂热中,恐怕仍然是知音的掌声不如庸人的起劲。有些人则是“吃”莫扎特的吧?
这样,百年前的文章读起来似乎并不陈旧,只可惜萧翁不能再来一篇,否则必又是醒脑的妙文!

本书目录

如是我闻贝多芬
人之黄昏——再说贝多芬
交响音乐是他的自由王国——贝多芬为同一歌剧写的四首序曲
可信赖的导游人——说肯普夫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解说
无形有相——说莫扎特
天才与庸人的喝彩——再说莫扎特
向太阳——漫说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未完成的人与乐——说舒伯特
乐史留名一过客——为迈耶贝尔勾像
文如其乐如见其心——说柏辽兹及其《配器法》
关于《幻想交响曲》的二三事
人如其乐吗?——说瓦格纳
还是太虚幻境自在——再说瓦格纳
瓦格纳造访罗西尼
德沃夏克常驻我心中
印象之印象——说德彪西
惆怅的人与乐——说德流斯
乐史浮雕——维努斯《协奏曲》摘介
一双复杂的存在——维努斯谈李斯特与布拉姆斯
鲁宾斯坦缤纷录——阿图尔鲁宾斯坦自叙剪辑
一、同斯特拉文斯基之间
二、与海菲兹、霍罗维茨
三、拉赫玛尼诺夫及其他
四、键盘上有欢乐有烦恼
五、险些儿赌掉了两个指头

推荐几本外国科幻小说!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 《神秘岛》。17K也有很多好看的科幻小说,你可以去看看!

⑥ 科幻小说西班牙乞丐、沙丘、萨布莉尔、镜舞、垂暮之战、贝拉亚、事关良心、不朽

全都有实体书!!买去呗!反正我都买了

⑦ 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1
1818年,年仅二十岁的英国女子玛丽·雪莱创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

2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走上创作之路】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

凡尔纳总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或短篇小说集,还有几个剧本,一册《法国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伟大的旅行家和伟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3
阿特·布奇沃德 埃德加·赖斯·巴勒斯 阿西莫夫 安东尼·吉尔伯特
彼埃尔·伽马拉 别利亚耶夫 布瑞恩·斯坦伯利福
陈勇 程东 崔西·西克曼
达世新 大卫·赫尔 德·比连金 杜渐

弗雷德里克·波尔 弗雷德里克·布朗 弗里茨·莱伯 冯尼古特 冯尼格特

哈里·哈里森 韩松 郝晓波 赫·齐·威尔斯 霍炬

基·布雷切夫 江渐离 杰恩·沃尔夫 杰克·芬尼 景星
空门 宽齐 克拉克
雷·布拉德伯雷 雷·布雷德伯里 凌晨 刘兴诗 柳文杨 鲁卫 绿杨 罗伯特·海因莱因 罗伯特·希克莱 罗尔夫·豪夫曼 罗森 罗琳 洛夫克拉夫特
莫仁
倪匡 怒加

帕莫拉·萨根 潘海天
Q乔治·卢卡斯
RR·A·萨尔瓦多 儒勒·凡尔纳
施彤宇 斯蒂芬·金 苏珊·西瓦兹 苏学军 苏逸平 随心玫
谭剑 特利·比松 田中芳树 童恩正 托尔金
王晋康 威尔斯 威廉·厄普森 无极 威尔斯
萧建亨 萧志勇 星河 星新一 宣昌发 西马克
亚历山大·别利亚耶夫 杨平 英子 尤异 宇无名 约翰·瓦利
詹姆斯·冈恩 詹姆斯·考西 张系国 赵海虹 郑军 郑文光 周宇坤

⑧ 求好看的科幻小说

世界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简介: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I,Robot)
、《基地》系列、《钢窟》(The
Caves
of
Steel)
系列、《赤裸太阳》(The
Naked
Sun)
等。他他于1941年发表的作品《Runaround》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即: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这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先是业余写作科幻小说,1958年开始专职写作,以他渊博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为引人注目的科学作家。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学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学简史》、《化学简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识》、《空间知识》、《圣经入门》、《莎士比亚入门》等。阿西莫夫笔下的机器人,改变了原来科幻小说中机器人老套的奴隶工具或人类敌人的怪物面目,开始成为人类的亲友,他在科幻小说中制订的“机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为机器人科幻的经典,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进侦探与推理小说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中国作家的最好读刘慈欣,王晋康或星河的比较好.

⑨ 求科幻小说~

完本……囧啊你以为三体是那些垃圾网络小说吗?
网络小说无科幻。

《球状闪电》 《诗云》 《流浪地球》 《全频阻塞干扰》:《三体》作者刘慈欣的其他足以震撼人心的作品
《真名实姓》《彩虹尽头》三部曲:科幻巨头弗诺文奇的大作
《垂暮之战》《幽灵旅》:平行宇宙间地球的保卫战。作者约翰斯卡尔齐
《上校的军刀》:SFW好评短篇!作者韩文轩
《不朽》:地球地契即将被外星人买走,地球最后的守护者在地球的漫游。作者罗杰泽拉兹尼
《末日祷言》:末日的枪火之歌。作者墨熊
《宇宙墓碑》:黑暗宇宙的散文诗。作者韩松
《掉线》:倒霉的程序员被恶意踢下网络。作者拉拉
《虫族之屋》《晨临雾逝》《夜行者》:千万个世界,华丽而哀伤。作者乔治马丁
《六道众生》:何夕,又是何夕。作者何夕
反正多了去了,一时半会儿也列不完
我所罗列的都是真正的科幻小说

如果喜欢科幻,欢迎来刘慈欣吧,科幻爱好者的贴吧。

热点内容
重生校园一男多女的小说 发布:2025-08-17 18:02:51 浏览:287
很污的bl校园小说 发布:2025-08-17 17:13:18 浏览:830
晋江网络小说签约版权 发布:2025-08-17 16:30:50 浏览:532
一百多章的古代重生小说甜宠 发布:2025-08-17 15:10:59 浏览:56
青春校园言情完结小说免费阅读女生 发布:2025-08-17 15:05:00 浏览:34
言情青梅竹马小说百度云盘 发布:2025-08-17 14:15:38 浏览:551
搞笑男主仙侠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8-17 14:09:26 浏览:907
快穿反派他有病听书 发布:2025-08-17 13:30:16 浏览:126
主角在都市回收利用小说 发布:2025-08-17 12:59:40 浏览:264
家庭内暧昧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8-17 12:48:16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