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科幻小说
1. 有梁启超一家四代人的的作品的那本书名叫什么
书名: 薪火四代(全两册)
作者: 梁从诫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类别: 历史
出版时间: 2003-01-00
印刷时间: 2003-01-00
页数: 753 页
印张: 24
开本: 大32开
本书为梁启超、梁思成林徽因、梁从诫、梁帆一家四代人作品的精选本。梁氏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将其四代人的作品的精选于一个集子中出版,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一个优秀的家族在思想、文化和精神上的传承,对于认识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于教育后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录: 中国犹待新民人(代序)
——百年回首看梁启超及其家族
编者心语
第一篇 梁启超
致汪康年书
戊戌政变记
少年中国说
呵旁观者文
新民说
三十自述
欧游心影录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人权与女权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略)
第二篇 梁思成
古建序论
中国的佛教筑
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
行程
蓟县独乐观音音阁山门考
2. 梁启超的著作有
成为第1位粉丝
《少年中国说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敬业与乐业》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新民说》 《饮冰室主人自说》 《中国文化史》 《饮冰室主人全集》 《李鸿章传》 《曾国藩传》 《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选集》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 变法通议自序 论不变法之害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论学会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说动 论湖南应办之事 呵旁观者文 中国积弱溯源论(节录) 立宪法议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西学书目表后序 倡设女学堂启 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节录) 成败 英雄与时势 文野三界之别 古议院考 《西学书目表》后序 养心语录 国权与民权 讲演集 湖南时务学堂答问(节录)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 在中国公学之演说 人权与女权 情圣杜甫 屈原研究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书信集 致汪康年书 与严幼陵先生书 致康有为书 致康有为书(1900年) 致孙中山函三件 致康有为书(1902年) 致孙逸仙书 致康有为书(1912年) 诗文类 去国行 纪事二十四首 读陆放翁集四首 壮别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 二首 浪淘沙 贺新郎 传记类 戊戌六君子传 敬业与乐业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3. 有哪些你认为和《三体》处在同一级别的中国科幻小说
《球状闪电》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的一本以球状闪电为中心展开的长篇幻想(科学奇幻)小说,书中描述了一个历经球状闪电的男主角对其历尽艰辛的研究历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神秘而离奇的世界。2018年8月14日,刘慈欣2005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 《球状闪电》英文版正式发行。
4. 中国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叫什么名字
1951年,郑文光回到了北京,开始担任中国科普协会编辑,同时开始了科幻创作。1954年,他发表了新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在这一时期他的科幻作品以天文学为主,包括《第二个月亮》《征服月球的人们》《太阳历险记》《飞上天去的小猴子》《火星建设者》等,这主要是作者的专业使然。1957年他还发表过以普及地质常识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黑宝石》等。其中《火星建设者》获得了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科幻小说。郑文光的早期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那个时代其他科幻作家一样,他的作品有浓重的科普教育味道和儿童文学味道,大多使用天文题材也是他的重要特点。 1979年在中国的第二次科幻浪潮中,郑文光再次成为中流砥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一艘意外发射的宇宙飞船上的三个年轻人的宇宙探险经历,小说情节紧凑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书中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量的天文知识。这部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郑文光还在这一时期发表了《古庙奇人》《太平洋人》《史前世界》《蚩尤洞》《命运夜总会》等重要作品。
5. 梁启超写了哪些作品
主要作品有《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
梁启超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5)梁启超的科幻小说扩展阅读
对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网络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黄遵宪: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吴其昌: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郭湛波在《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里设立专章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认为其新民说的主旨是要建设新道德—公德,“公德之标准,在利群,要有国家思想、权利思想;人民要自由、自治;要有进取冒险的精神,中国数千年不进步之原因,在一切障碍未铲除,所以要破坏。并且人民要有自尊心、合群的思想及毅力。”他并指出,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实代表西洋资本社会的思想,与数千年宗法封建思想一大的洗刷。”
在对梁启超的总体评价上,作者认为:“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毛泽东:梁启超一生有点像虎头蛇尾。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6. 梁启超写过哪些书
主要作品有《少年中国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
《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等。
1、《新民说》
《新民说》是梁启超在(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二十政论文章。
1916年部分收入《饮冰室文集》;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同年并出版单行本《新民说》。
《新民说》的主要期望唤起中国人民的自觉,要从帝国时代皇帝的臣民,转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并讲述现代国民所应有的条件和准则,在二十世纪中国起了启蒙的作用。
2、《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创作的学术史著作,原系为蒋方震《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一书所作的序,因篇幅过大,遂独立成书。
初以《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蜕变》连载1920年11月~1921年1月《改造》第三卷第第五期,1921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清代学术概论》分启蒙、全盛、蜕分、衰落等4个阶段,叙述清朝一代学术演变过程,分析各学派的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原因,论断颇有独到之处,是近代较早的简明清代学术史著作。
《清代学术概论》系统地概述了从明末到20世纪初200多年间中国清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梁启超认为,“清代思潮”的总趋势是“以复古为解放”,意即以复古的形式表达自己时代的新思潮。
《清代学术概论》运用资产阶级研究法,以进化发展观点,从思潮与人物相结合方面对清代学术思想进行了总的历史考察,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
3、《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该书内容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
4、《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是2009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
作者把李鸿章同古今中外要人霍光、诸葛亮,秦桧,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伊藤博文等做了对比,指出李鸿章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能够忍辱负重,但是他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知道为后世立百年大计,仅满足于修修补补。
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5、《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2009年05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主要讲述了梁启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见解与看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梁启超
7. 民国时期我国有哪些优秀的科幻小说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人们兴奋地形容当年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在世界舞台上,我们终于拥有了东方独特视角下的科幻故事。
聚光灯照射之下,《流浪地球》背后所代表的文学门类——科幻小说,也随之被人们重新审视。而当人们试图追溯中国科幻小说历史时,会惊讶地发现,带有鲜明东方视角的科幻小说,早在一个世纪前的清末民初,便已悄然萌芽。
有趣的是,《月球殖民地小说》的刊载倘若和同年发生的另一件事对比,会显得别有一番趣味。1905年,清王朝颁布法令,所有的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旧时代与新时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进行了交接。
现在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在那个知识匮乏、战乱不断的旧社会,竟然能诞生如此具有天马行空想象力的科幻作品。那些创作者,怀着近乎本能地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科学幻想的追求,以超越时代的视野创作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科幻作品。
民国初年,有“碧荷馆主人”的《新纪元》、包天笑的《空中战争未来记》,描绘未来种种高科技武器克敌制胜的故事;又有“高阳氏不才子”的《电世界》、“萧然郁生”的《乌托邦游记》,描绘未来世界的游历生活。
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是零散创作,此起彼伏,始终未能成规模。
8. 找一篇日本作家写的科幻小说
香味接收机
--------------------------------------------------------------------------------
星新一
N君香甜地睡在床上。他在做梦。这是去宇宙旅行的梦。他在陌生的行星上着陆,经历了很多冒险之后,与当地居民亲密相处。居民热情款待,他刚吃完……
这时,枕边的闹钟发出了录音带的声音,在呼唤N君说:“先生,起床时间到了,请起床吧……”
这样,就把他叫醒了。他打了一个大呵欠,伸手取过闹钟旁边的水壶,把水倒入玻璃杯喝了下去。这是N君很早以来就养成的习惯。
水是那么清爽适口,它带有果汁、薄荷和香料的混合味道。一下子消除了睡意。
N君向玻璃杯里又倒了一杯水,喝进嘴里,一股咖啡香味沁人心脾。
水壶里的水只不过是普通的水,可是却能变换各种各样的味道。古时候的人如果亲眼看到这一现象,一定会大吃一惊,以为这是魔术。但是,这可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成果。现在已经到处普及了,人们都习惯于使用它了。真是尽情享乐的时代。
这是靠一个小装置发出的香味。它体积非常小,能放到嘴里,藏在一颗牙齿内部,从外面看不出来。这个装置能接收电台发来的电波。
若是接收电波发出声音而娱其听觉者,我们叫它无线电收音机;如果通过显象使视觉得以满足者,便称作电视机;现在这种装置能够发出香味,使嘴得到享受,所以就叫它香味接收机。
这个装置发出微妙的振动和电波,刺激口腔神经,带来各种味道。即使是无味的水,如果在接收果汁广播的时候,人们喝下去,就会产生果汁的香味。如果播送的是咖啡的电波,就能发出咖啡味来。
N君要进早餐了。即使有了香味接收机的时代也必须吃饭。因为总得补充营养。他取过一片面包,放进嘴里。看样子是茶色面包,但是,却与一般面包迥然不同。它里面含有人所必需的丰富的热量和营养。它本身也近似无味,但是这没有关系。香味可由接收机给予补充。
N君开始咀嚼面包。这时正好开始播送炒鸡蛋的电波,他便就着这个味道吃着面包。中间又改播苹果香味,面包味也跟着变了。就这样,N君吃罢了早餐。
广播还未停止。N君换上了上班的服装,一边把口香糖放进了嘴里。当然口香糖本身也是无味的,但这毫无关系,香味接收机会解决问题的。
香味接收机又到了播送水果时间。连续地播出了世界上各种水果的香味。无味的口香糖一下子变成了菠萝味,一会儿又出现了草莓味、葡萄味和香瓜味。
N君离开家,坐上了高速单轨车,奔向工作单位。在飞驰的舒适的车内,有人看报,有人用耳机听音乐,也有人两者兼顾,这种情景看上去跟过去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现在又加上了香味。嘴里扩散着冰激凌香味,一会儿又变成了花生米香味,这些一消失又出现了奶油馅点心的香味……
这些香味的顺序由电台负责调整。不能把不协调的味道排在一起,也不能把过于相似的味道排在一块儿。最初搞的不太适当,后来经过香味心理学家的反复研究,现在播送的节目人们已经称心如意了,它给所有人以满足感。
制成这种香味接收机,可以说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享受香味是人们的本能,不过希望享受香味是有限度的。俗话说吃饱了什么也不香了,吃东西和尽情享受的音乐、电视和游戏不同,香味是有限度的。
为了突破这一限度,通过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香味接收机。不仅能够使人们无限度地享受香味,还可以得到各种令人满意的效果。
首先,不至于因为饮食过量而损坏消化器官,又不会使人过胖。也不会因刺激性食物而损伤身体。茶色面包能保持营养平衡,它卫生,人们不用担心中毒和得传染病。
其次,也不再需要厨房,餐具也少了,可以大幅度地节约空间和时间,转用到别处。为龋齿而烦恼的人也减少了。还有,香味接收机带来的香味,随着广播转移到下一个节目,那么以前的香味可以立刻消失,不留痕迹,马上就能享受到下一种香味。
这种广播整天连续进行。睡觉的时候也是这样。所以,梦中也会带来香味。当然,都是幻觉的香味。可是幻觉也不错啊,正因为是幻觉才是无限的。如果靠食物来追求这些香味,恐怕持续不了一小时吧。
N君来到工作单位,开始工作,操纵电子计算机,做好记录,经过思考之后,又开动电子计算机,进行记录……
这期间,香味接收机一直在播送,如果一边听收音机一边看电视一边工作的话,容易分散眼睛和耳朵的注意力,会造成失误和事故。但是,对于香味广播大可不必担心了。
西式饼干香味在嘴里扩散,接着又变成日本式酥脆饼干味,又出现中国式肉汤香味,然后又传来了香蕉味道……
此外还有能够吃到这些真正食品的饭馆。当走进这种饭馆时,电台的电波就被切断了,这时可以接触到食物本身的那些香味,人们偶然也来到这里。应该有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地方,让大家领略一下香味接收机传来的某种香味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很多人在这样的饭馆里并不太感到高兴。因为食物太硬,虽然说有咬头,但是过后胃部觉得不舒服,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把无味的口香糖和从电波传来的精炼的纯味交织在一起的那种香味了。
N君还在继续工作。这时传来了土豆片香味,黏糕小豆汤的香味逐渐消失后,又传来了日本茶的香味……
这时,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什么味道也没有了。他停下了工作,站起身来。好象装置发生了故障,他想必须快些跑到急救室去找人修理一下。
可是往周围一看,其他人也都在奇怪地嘁嘁喳喳,不知是谁打开了收音机的开关。正在播送临时新闻。
“……现在由于发生事故,香味接收机的广播暂停。目前正在抓紧修理,估计很快即可重新播送……”
虽然已经知道了原因,但是这样的事可还是第一次。人们的嘈杂声音平静不下来。谁也对付不了嘴里的异常变化。
N君的嘴和其他人的嘴一样,都成了无聊、空虚的空洞。就象电灯和霓虹灯光芒四射如同白昼的夜市上,一旦停电霎时变得一片漆黑一样。
有人吐出了无味的口香糖渣,又往嘴里扔进一块新的,也有人啃着茶色的面包。但是,这些面包也没带来任何香味。
嘴里的空虚更加严重了。就象站在死寂的行星表面,又象独自一人漂流在北海的孤岛上,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感不断增长。好象和父母失散的孤儿哭叫着,从内心迸发出要干些什么事的冲动。
不知是谁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了。有人受到他的影响,也紧跟着鱼贯而出。他们突然想起了饭馆的存在,要奔到那里去,N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在街角的饭馆里,这时一片骚乱。平时来这里的人没有这么多,所以也没修建能容纳这么多顾客的设备。可是,从大厦里涌出的人流,都以饭馆为目标蜂拥而至。
人人焦躁不安,嘈杂声甚嚣尘上,发出了惊叫声,还掺杂着呼喊声和玻璃的破碎声……
但是,这些一都和发生异常变化的开始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香味接收机又重新开始播送。苏打水掺冰激凌的香味沁人心脾,接着是番茄味。不久,又开始散发炖牛肉的香味,人们知道午饭时刻已近,于是又向各自的地点散去。
9. 梁启超著名文章
变法通议自序
论正统
论不变法之害
论立法权
续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论学会
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政治学学理摭言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新民议
说动
《饮冰室文集》原序
论湖南应办之事
释革
政变原因答客难
拟讨专制政体檄
论保全中国非赖皇帝不可
答和事人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
少年中国说
新大陆游记43
呵旁观者文
《社会主义论》序
中国积弱溯源论
政闻社宣言书
立宪法议
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
新中国建设问题
过渡时代论
中国立国大方针
灭国新法论
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吾今后所以报国者
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
痛定罪言
公德
复古思潮平议
论自由
复辟论
论进步
《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论私德
《改造》发刊词
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中国之旧史
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史学之界说
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戊戍六君子传-康广仁传
人生观与科学
杨深秀传
无产阶级与无业阶级
杨锐传
西学书目表后序
林旭传
倡设女学堂启
刘光第传
湖南时务学堂札记批
谭嗣同传
成败
英雄与时势
傀儡说
文野三界之别
惟心
养心语录
慧观
国权与民权
烟士披里纯
破坏主义
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善变之豪杰
文明与英雄之比例
豪杰之公脑
干涉与放任
答客难
中国之社会主义
忧国与爱国
三十自述
杂答某报
湖南时务学堂答问
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致汪康年书
梁任公与英报记者之谈话
与严幼陵先生书
在中国公学之演说
致康有为书
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致孙中山函三件
人权与女权
致康有为书
情圣杜甫
致康有为书
屈原研究
致孙逸仙书
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
致康有为书
梁任公对于时局之痛语
致罗暘曧书
北海谈话记
致康有为书
致袁世凯书
留别梁任南汉挪路卢
上袁大总统书
东归感怀
与蔡锷第四书
刘荆州
给孩子们书
志未酬
与令娴女士等书
广诗中八贤歌
去国行
赠别郑秋蕃兼谢惠画
纪事二十四首
澳亚归舟杂兴
读陆放翁集四首
自厉二首
壮别
自题新中国未来记
二十世纪太平洋歌
爱国歌四章
闻英寇云南俄寇伊犁感愤成作
台湾竹枝词
甲寅冬,假馆著书于西郊之清华学校,成欧洲战役史论,赋示校员及诸生
拆屋行
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
水调歌头甲午
满江红赠魏二甲午
浪淘沙乙未
贺新郎壬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