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陀

科幻小说陀

发布时间: 2021-06-23 14:59:35

A. 凡尔纳的作品有哪些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颂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B. 哪位亲知道怎样写好科幻小说那、、

初学写作指南
A、对于初学者来说,要避免语病、废话、过分夸张地描写或语气。首先追求通顺,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基本功,但不少人就是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学会走路,别急着跑。
B、文字基本功扎实了,开始追求修辞、语句的味道(幽默、细腻、诡异、平实等等,更具自己性格和作品的需要来确定风格)。文字风格方面,个人不太喜欢贫嘴和故意模仿,这样只能表明作者的肤浅。
C、故事背景要明确-----如科幻小说虽然是发生在虚拟的时空背景下的,但是却也不能胡来。设定阶级结构、法律道德、人际关系等软环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性,只有在合理的社会背景下,故事才能让人看起来真实可信,而不至于轻飘飘。科幻小说是社会小说,不是童话。
D、人物性格要鲜明-----你必须清楚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赋予其复杂的性格---要有优点,但缺点也不可少。不要脸谱化、平面化。否则人物是“活”不起来的。
E、情节的内在逻辑------“性格决定命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技巧都是很多作家很善于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故事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F、开篇和结尾------开篇切忌大段的介绍背景或者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开门见山最好。把背景介绍拆开来,随着情节的推进逐渐介绍,这样别人看起来就不会太累。如果想要玩花样,可以借鉴《红楼梦》中黛玉见宝玉那一段,是怎么吊读者口胃的。结尾有几种:出人意料、意犹未尽、适可而止。
G、对话-----对话的用处有两种:述说和描写。述说,是指介绍背景、交代情节、叙述事物人物。描写,是通过对话来反映人物性格、情绪的心理活动。人的心理动向决定其行为方式,这是设计对话时所必须注意的逻辑问题。
H、场景-----场景包括了建筑、风景和人群描写。场景介绍必须符合情节的需要,或是为了渲染和烘托气氛。作者应当投入地设想故事中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如果作者自己都不清楚,那如何能让读者了解?
I、细节-----写文毕竟不是拍电影,总不能把每一个细节都“拍摄”下来。精心设计细节,也许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又或者是一个很细微的场景描写,就像是画龙点睛一样,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至于要怎样做到虚实相承、会留空白,这就要在不断的磨炼中慢慢领悟了。
J、构思------小说很注重构思,也就是说小说的内核质量。但这里所说的构思的范畴更宽泛一点,即以什么角度去表达主题,写小说的人那么多,几乎所有的大的题材,如爱情、亲情、战争、友情都被写过了。那么我们这些后来者只有另辟溪径,寻找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讲述故事。
K、文以载道-----即作品的思想内涵。在文中,作者不须要直白赤裸的将你要表达的意思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说出来,因为那会适得其反。其实,从选材、情节人物设定以及细节描写上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本意。所以作者不必要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倾向。判断的权利属于读者。文学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必须要给读者留下想像和判断的空间,而这儿也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关于写作技巧和出版
写作基础,你掌握了几分?“为什么人家会出名,而我就不行?感觉我写的文也不比那些人差啊,说情节,情节比对方好,说创意,创意比对方新,说文笔,文笔比对方优美,可是为什么人家点击比我高呢?”很多新书作者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事实摆在眼前,确实讲起情节、创意、文笔,任何一个作者都可以自傲的说,比起某某,某某某,我的作品不比他差,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成名作者,成功作者,他们只比新书作者对基础方面的知识,多认识了一点。怎么说?从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普通逻辑错误这三个方面,新书作者一般没有成名作者的严谨。从现在的一些新书看,在这三个方面,新书作品错字、标点符号错误在千分之十以上的,占大多数,逻辑错误的,也有一半以上。而那些大家说的牛书,他们的错字基本上很少,标点符号也基本上没有乱用,一般的逻辑错误更是少之更少。因此,在这里给新书作者一个建议:在这三个方面,加强一下,也许你文章的档次会提高很多……没有一个读者愿意看到一本错字百出,标点乱用,逻辑错误一大堆的作品。这三个方面是最基本的东西,在行文的流畅度方面,还要注意诸如人称、视角问题,排版问题,断句问题,句子长短问题,等等。另外对于一些自诩文笔非常棒的作者,他们的纳闷则是为什么自己文笔这么好,人家还喊烂?而那些文笔不怎么样,基本上没有描写,没有精雕细琢过的文字,为什么人人喊好?其实这就是误把堆积华丽的文字当成文笔了。。。。文笔首先还是看文字的流畅度,这种作者枯心竭力想出来的文字,读起来却是那么的不通顺,这就是堆积华丽文字的后果。举例:象炙热的大火球一样火热的红彤彤的太阳,照射在疲倦欲死,满身伤痕,手里拿着一把精光四射、寒气逼人的龙形长剑的主角身上……这一句话,看起来文笔似乎不错吧……可是仔细一看,其实只是讲述了太阳照在主角身上,却用了七八个形容词,五个“的”字,读起来却是那么的拗口,这样的文笔能算好么?写完之后,作者稍微默读一下文章,修改那些比较拗口的东西,这样的话,文章的可读性就增加了许多……? ? 附:引号的使用方法将军道:“” 凌云道:“”将军道:“” 凌云道:“”……这种写法不习惯的说,起码要稍微给个动作,眼神,心理将军笑道:“……” 。凌云叹道:“……”。“……” ,将军手抚长须道。“……”,凌云点头又道,“……”。这是标点符号中对话的三种表达方式,虽然还是一样的对话内容,但是变幻一下,就显得文章可看性提高很多。单一、单调的对话形式,会让自己的读者跑失的……
? ? 如果做到了这些基础的东西,那么,很高兴地告诉你,你已经通过了小学毕业考试,不再是人人喊打的小学生作文了…………(进入中学阶段……@@)当然了,基础的东西不止这些,多看看论坛里的精华,多看看别人评论的作品,也许,你会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 首先,作者要给自己定位:作品是不是打算出版或者VIP,还是写着玩。如果是写着玩,免费看书的反正看不看无所谓,当作消遣而已没有必要去考证小说的平衡,要多爽就可以有多爽。但是买书来看的读者,他们就会去考证一部作品的合理性以及平衡度了 如果这作品的合理性以及平衡度差了,读者会接着买吗?VIP是如此,实体书更是需要考虑合理、平衡二字。买实体书的读者,不外三种,一是有钱就买书,习惯看书的——20%二是书值得收藏,买来收藏的——50%三是租书店业者,买来出租的——30%这个比例,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是有一定道理。如果有实体书出版计划的作者,那么就要考虑占50%的收藏书的读者。什么书值得收藏?什么书值得花钱去买?想一想,也许身为作者的你,会重新思考自己作品的合理性以及平衡度附:算一笔小小的经济帐台湾一本6.4万字的小说,定价是160台币,大陆买的话,估计要60才能到手(厦门台湾书店的价格)台湾买的话,似乎有优惠,算八折优惠是128台币,以台币兑换RMB的汇率,那就是35-40元之间了。一套100万字的小说,算是15本吧,需要1920的台币,折合RMB需要500多块钱。什么作品需要花500来块RMB买来收藏或者来看的?虽然台湾收入高,但是消费也高,每个月买上三到五本不同的书,需要多少钱?消费剩下的钱够么?什么样的作品,需要从口袋里掏钱出去买……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我们惯常听到的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吁,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大约是两年前,《长篇小说选刊》创刊,让我写几句话,推辞不过,斗胆写道:“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写小说要有长篇胸怀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我当然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其力量和价值都胜过某些臃肿的长篇,我当然也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已经成为经典,但那种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却是那些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长篇就是要长,不长算什么长篇?要把长篇写长,当然很不容易。我们惯常听到的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吁,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这如同战争中,有的人指挥一个团可能非常出色,但给他一个军、一个兵团,就乱了阵脚。将才就是将才,帅才就是帅才,而帅才大都不是从行伍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然,不能简单地把写长篇小说的称作帅才,更不敢把写短篇小说的贬为将才。比喻都是笨拙的,请原谅。
一个善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一定要走短———中———长的道路,尽管许多作家包括我自己都是走的这样的道路。许多伟大的长篇小说作者,一开始上手就是长篇巨著,譬如曹雪芹、罗贯中等。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否写出并且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的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
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也。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大苦闷、大抱负、大精神、大感悟,都不必展开来说,我想就“大悲悯”多说几句。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和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关于悲悯的话题,本该就此打住,但总觉言犹未尽。请允许我引用南方某著名晚报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出身的总编辑退休之后在自家报纸上写的一篇专栏文章,也许会使我们对悲悯问题有新的认识。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难忘的毙敌场面》,全文如下:中外古今的战争都是残酷的。在激烈斗争的战场上讲人道主义,全属书生之谈。特别在对敌斗争的特殊情况下,更是如此。下面讲述一个令我毕生难忘的毙敌场面,也许会使和平时期的年轻人,听后毛骨悚然,但在当年,我却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然而,这个记忆,仍使我毕生难忘。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敌军所属一个大队,瞅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北支”驻地大镇等处发动疯狂进攻,我军被迫后撤到驻地附近山上。后撤前,我军将大镇潜伏的敌军侦察员4人抓走。抓走时,全部用黑布蒙住眼睛(避免他们知道我军撤走的路线),同时绑着双手,还用一条草绳把四个家伙“串”起来走路。由于敌情紧急,四面受敌,还要被迫背着这四个活包袱行进,万一双方交火,这4个“老特”便可能溜走了。北江支队长邬强当即示意大队长郑伟灵,把他们统统处决。
郑伟灵考虑到枪毙他们,一来浪费子弹,二来会惊动附近敌人,便决定用刺刀全部把他们捅死。但这是很费力,也是极其残酷的。但在郑伟灵眼里看来,也不过是个“小儿科”。
当部队撤到英德东乡同乐街西南面的山边时,他先呼喝第一个蒙面的敌特俯卧地上,然后用锄头、刺刀把他解决了。
为了争取最后机会套取敌特情报,我严厉地审问其中一个敌特,要他立即交代问题。其间,他听到同伙中“先行者”的惨叫后,已经全身发抖,无法言语。我光火了,狠狠地向他脸上掴了一巴掌。另一个敌特随着也狂叫起来,乱奔乱窜摔倒地上。郑伟灵继续如法炮制,把另外三个敌特也照样处死了。我虽首次看到这个血淋淋的场面,但却毫不动容,可见在敌我双方残酷的厮杀中,感情的色彩也跟着改变了。
事隔数十年后,我曾问郑伟灵,你一生杀过多少敌人?他说:百多个啦。
原来,他还曾用日本军刀杀了六个敌特,但这是后话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感到我们过去那些描写战争的小说和电影,是多么虚假。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多南方的文坛朋友都认识,他到了晚年,是一个慈祥的爷爷,是一个关心下属的领导,口碑很好。我相信他文中提到的郑伟灵,也不会是凶神恶煞模样,但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但我们有理由谴责他们吗?那个杀了一百多人的郑伟灵,肯定是得过无数奖章的英雄,但我们能说他不“悲悯”吗?可见,悲悯,是有条件的;悲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书生的臆想。

长度、密度、难度
一味强调长篇之长,很容易招致现成的反驳,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祺、契诃夫、博尔赫斯,都是现成的例子。我当然不否认上列的作家都是优秀的或者是伟大的作家,但他们不是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托马斯·曼、乔伊斯、普鲁斯特那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上述这些作家的皇皇巨作里那样一种波澜壮阔的浩瀚景象,这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
长篇越来越短,与流行有关,与印刷与包装有关,与利益有关,与浮躁心态有关,也与那些盗版影碟有关。从苦难的生活中(这里的苦难并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更多是一种精神的苦难)和个人性

C. 科幻名著

《光明王》
描述异乡、异界似乎是幻想文学的特征之一。在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中,许多玄奇故事的背景往往设置在外国。《西游记》里的冒险大多发生在海外与西域,《天方夜谈》中拥有神灯的阿拉丁则是中国人——虽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不出他是自己的同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泽拉兹尼与吴承恩并无太大区别。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经过某种途径了解到一定的印度神话故事,然后以其为背景之一,创作出了一部“非印度”的幻想文学作品。

“光明王”一词出自佛教传说,指的是另一世界的一位佛。“往一世界名光明幢,彼有如来号光明王,现住说法教化众生。”[注释一]如果泽拉兹尼的《光明王》确实出自这个典故,那么显然具有某种宗教意义上的隐喻,并且与小说的内容非常相配。然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若是泽拉兹尼确实在作品中寄以某种神秘主义的含义,大抵此处可以看作一个硬伤。因为梵语中的弥勒,意为“大慈大悲之存在”,并非“光明王”,在梵语中弥勒也绝不包含光明的意思。在此,我怀疑“光明王”一词乃是“明王”之误译,“明王”是佛与菩萨的一种化身,即“教令轮身”,在降魔之时示现。

泽拉兹尼在《光明王》里借用了印度教的神话体系,假如我们吹毛求疵的话可以找到很多问题,比如印度教神话中三步跨越世界的是毗湿奴,而非小说里的梵天,很难相信一个对“宗教”寓意深刻的作品中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事实上,我更乐于相信作品中出现的漫天神明只是作者讲述那个传奇世界的道具,而不具备其他的深邃含义。如果有谁刻意寻找作品中隐藏的宗教及其他神秘主义的东西,或许无异于当年一些青少年对动画片《EVA》的“深入挖掘”。

未来世界的人类拥有现今我们难以相信的能力,然而其中一部分人垄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己打扮为神明,奴役和压榨其余的人类。用主人公萨姆的话来说,就是“为自己建起一个固若金汤的天堂,同时把世界当作一个动物保护区、一个寻欢作乐的妓院。”对此非常不满的萨姆试图改变这种状态,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如果抛开那些繁琐神秘的外衣,抛开那些那些眩目的经文与名词,我们可以发现《光明王》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这种故事在科幻小说中并不少见。国外名家名作姑且不谈,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的《六道众生》便与之颇为相似,虽然《六道众生》对印度神话的引借远远不及《光明王》,也没有产生《光明王》一般的神秘氛围。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主干中可以贴上无数光彩照人或花里胡哨的背景与剧情,然而无论外观怎么改变,一旦我们概括其关键内容时,它们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西方的科幻作家们似乎并不愿意向读者许诺一个光明的未来,自科幻小说诞生之日起,其中就不乏灾难与压抑。《光明王》便是这样一部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与其他同类作品一样,高度发达的科技并没有带给人类祥和安逸的生活, 掌握高端技术的人反而凭此建立了一个等级森严的愚民的社会。如绝大多数反乌托邦小说一样,一位勇士(这名勇士往往是统治阶层的一员)决心推翻这种不公正的制度。于是,在他身边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经过努力他们终于瓦解了天庭的统治,另一宗教势力的首领也死于最后的战斗中。在《光明王》的结尾,那个世界的人类终于摆脱了神明的桎梏,获得自由发展的权利。以这种方式讲述《光明王》之剧情,我们会发现笼罩其上的神秘色彩荡然无存,只留下一个平常无奇的科幻小说框架。

对东方文化颇有研究的泽拉兹尼将各种“名”、“相”至于自己的作品中,借用印度教的世界体系,借用释迦牟尼的历史传说,用自己独具魅力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古典超然的未来社会,用自己超乎寻常的构思讲述了一个反乌托邦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的神秘而优美,以至于让东方的读者感觉太过玄奥。无论东方传统文化在1968年的欧洲与北美如何火热非常,大行其道,寻常西方人终究不能真正领悟东方神话的深刻涵义,就如大多数中国人不能理解基督教的“天启”概念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当时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狂热无异于当今中国人对西方节日的追捧,徒具形式而毫无内涵。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点,泽拉兹尼之《光明王》是面向西方的读者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进行创作的时候,应该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光明王》会被译成中文。既然如此,那么对东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的西方读者会从中看到什么呢?

同样作为亚洲民族,中国与印度在漫长的历史中文化交流极其频繁,有着较为相似的文化背景,佛祖释迦牟尼在中国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人物,这种认识恰恰成为中国读者阅读《光明王》的障碍之一。“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注释二]大乘佛教的中观之学极力破斥烦琐的名相戏论,认为固执于各种知识见解,只能令修学者心中产生虚妄念头,对佛学领悟毫无益处。这种情形如同中国读者对《光明王》的解读——我们略为熟悉印度神话,我们知道印度神话有很多很深的哲学意境,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印度神话的意义。当中国读者以印度神话作为切入点去阅读理解这篇作品时,所产生的无疑是迷惑与困扰。恐怕印度人阅读《光明王》反而没有这种障碍,就如西方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幻想作品一般,于中国人而言严重缺乏代入感。例如法国人的《王佛历险记》[注释三],我们很难领悟由森纳尔女士置于其中的“东方意境”,闻名而又潦倒的画家王佛让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陌生感觉,因为那是西方人对古代中国画家的臆想,而非存在于东方的事实。假如泽拉兹尼确实在《光明王》中注入了某些复杂的难以直接用言语表述的东西,那么跳过印度神话背景去理解反而是一门捷径——就如由森纳尔不是中国人一样,泽拉兹尼毕竟不是印度人。

在现今的世界,诸大文明之间的隔阂依旧存在。西方人还是西方人,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印度人也还是印度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依旧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无论作家们在创作中采用何种背景,用诸何种名称,冠以何种语气,都改变不了深深印在作品中的文明烙印。《光明王》是西方的作品,是西方人的作品,是西方文明的作品。它只能看作科幻小说《1984》的变异体,而不是依据印度教经典《吠陀》创作的幻想文学。在《光明王》这部小说中,隐藏于印度传统文化绚丽表象之下的,却是西方文明对人类未来的忧患与不安。
五色使人目盲。
——《老子》道经十二

[注释一]见《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注释二]见《金刚经》。
[注释三]见法国女作家由森纳尔的小说集《东方奇观》,《科幻世界》杂志曾刊载。

D. 倪匡作品集·科幻小说

【人物简介】
倪匡,著名小说家。原名倪亦明,后改名倪聪。原籍浙江镇海,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自学成才,成为专业作家。他写作面十分广阔,众体皆备,小说则包括侦探、科幻、神怪、武侠、言情各种。写作速度也十分惊人,每小时可写四五千字,曾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 想象奇特;也曾在金庸出国期间代金庸写《天龙八部》连载(这一部分后来金庸改写时删去了)。倪匡先生的作品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及杂文、散文评论、剧本等。金庸评价倪匡先生为: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曾用笔名】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人物生平】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古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小说种类】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电影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倪匡作品集·科幻小说】
卫斯理系列
000 少年卫斯理 001 钻石花 002 地底奇人
003 卫斯理与白素 004 妖火 005 真菌之毁灭
006 蓝血人 007 回归悲剧 008 蜂云
009 奇门 010 透明光 011 真空密室之谜
012 沉船 013 地心洪炉 014 地图
015 丛林之神 风水 016 不死药 017 规律 多了一个
018 支离人 019 贝壳 消失 020 仙境 奇玉
021 访客 虚像 022 蛊惑 再来一次 023 狐变 聚宝盆
024 老猫 025 天外金球 026 尸变 湖水
027 笔友 合成 028 大厦 029 古声 尽头
030 换头记 031 原子空间 032 红月亮
033 鬼子 环 034 新年 创造 035 魔磁
036 影子 雨花台石 037 头发 038 眼睛
039 木炭 040 连锁 041 愿望猴神
042 迷藏 043 天书 044 玩具
045 寻梦 046 后备 047 第二种人
048 盗墓 049 搜灵 050 茫点
051 神仙 052 追龙 053 洞天
054 活俑 055 犀照 056 命运
057 异宝 058 极刑 58A 电王
58B 生死锁 58C 黄金故事 58D 游戏
059 废墟 060 密码 061 血统
062 谜踪 063 瘟神 064 招魂
065 背叛 066 鬼混 067 报应
068 错手 069 真相 070 毒誓
071 拼命 072 怪物 073 探险
074 继续探险 075 圈套 076 烈火女
077 大秘密 078 转世暗号 079 暗号之二
080 在数难逃 081 从阴间来 082 到阴间去
083 阴差阳错 084 祸根 085 阴魂不散
086 许愿 087 还阳 088 运气
089 开心 090 将来 091 改变
092 闯祸 093 解脱 094 遗传
095 爆炸 096 水晶宫 097 前世
098 新武器 099 病毒 100 算帐
101 原形 102 活路 103 双程
104 洪荒 105 买命 106 卖命
107 考验 108 传说 109 豪赌
110 真实幻景 111 成精变人 112 未来身份
113 移魂怪物 114 人面组合 115 本性难移
116 天打雷劈 117 另类复制 118 解开密码
119 异种人生 120 偷天换日 121 闭关开关
122 行动救星 123 乾坤挪移 124 财神宝库
125 一半一半 126 身外化身 127 非常遭遇
128 一个地方 129 须弥芥子 130 死去活来
131 只限老友
原振侠系列
01 天人 02 迷路 03 血咒
04 海异 05 宝狐 06 灵椅
07 奇缘 08 精怪 09 鬼界
10 魔女 11 降头 12 失魂
13 巫艳 14 爱神 15 寻找爱神
16 大犯罪者 17 幽灵星座 18 黑暗天使
19 迷失乐园 20 劫数 21 快活秘方
22 变换双星 23 血的诱惑 24 催命情圣
25 黑白无常 26 自杀阴谋 27 假太阳
28 无间地狱 29 人鬼疑云 30 魂飞魄散
31 宇宙杀手 32 天皇巨星
亚洲之鹰系列
01 鬼钟 02 妖偶 03 魔像
04 怪头(亚洲之鹰) 05 巨龙 06 蛇神
07 蜂后 08 火凤 09 飞焰
10 夜光 11 异人 12 死结
13 解开死结 14 游魂 15 困兽
注:01至04书名取自“妖魔鬼怪”;05至08皆以动物命名。
年轻人系列
01 手套 02 足球 03 宝刀
04 尺蠖 05 大宝藏 06 神机
07 暗算 08 天敌 09 夜归
10 四条金龙 11 消失女神 12 离魂奇遇
13 神话世界
注:01至05为早期作品,五个故事的名字中,各嵌一个最简单的中文字;06至13又名“公主传奇”。
木兰花系列
旧版书名
01 巧夺死光表 02 血战黑龙党 03 火海生死斗
04 海底火龙 05 地狱门 06 勇破火箭场
07 神秘高原 08 雷库惊魂 09 死亡织锦
10 电眼怪客 11 冰川亡魂 12 夺命红烛
13 智擒电子盗 14 死亡爆炸网 15 杀人奖金
16 隐形奇人 17 高空喋血 18 怒歼恶魔团
19 连环毒计 20 秘密党 21 旋风神偷
22 天外恩仇 23 大破暗杀党 24 魔掌余生
25 血溅黄金柱 26 神秘血影掌 27 钻石镭射
28 北极氢弹战 29 潜艇迷宫 30 玻璃伪钞模
31 黑暗历险 32 人形飞弹 33 军械大盗
34 断头美人鱼 35 蜘蛛陷阱 36 无敌凶手
37 沉船明珠 38 无价奇石 39 失踪新娘
40 怪新郎 41 金库奇案 42 龙宫宝贝
43 珊瑚古城 44 猎头禁地 45 魔画
46 死神宫殿 47 复活金像 48 遥控谋杀案
49 地道奇人 50 蜜月奇遇 51 冷血人
52 生死碧玉 53 电网火花 54 古屋奇影
55 金庙奇佛 56 天才白痴 57 生命合同
58 三人同行 59 无风自动 60 无名怪尸
新版书名
01 死光迷雾 02 黑龙现爪 03 太阳之女
04 木雕人头 05 尸变惊魂 06 超人集团
07 高原之谜 08 煞星男爵 09 恐怖博物馆
10 神秘之眼 11 土王的秘密 12 魔术手法
13 夺命密码 14 追魂48小时 15 杀人奖金
16 死亡约定 17 神妻 18 三张面具
19 金钱咒 20 牧羊人口诀 21 死城
22 秘密党 23 血溅黄金柱 24 神秘血影掌
25 血溅黄金柱 26 氢弹争夺战 27 潜艇杀机
28 伪钞奇案 29 黑暗历险 30 人形飞弹
31 军械大盗 32 断头美人鱼 33 恶毒吃人花
34 无敌杀手 35 沉船明珠 36 无价奇石
37 毒药 38 替身 39 失踪新娘
40 怪新郎 41 金库奇案 42 龙宫宝贝
43 珊瑚古城 44 猎头禁地 45 魔画
46 死神殿 47复活金像 48 遥控谋杀案
49 地道奇人 50 蜜月奇遇 51 冷血人
52 生死碧玉 53 刺杀 54 古屋奇影
55 金庙疑云 56 陷阱 57 生命合同
58 诡计 59 凶杀重嫌 60 无名怪尸
非人协会系列
01 鱼人 02 主宰 03 两生
04 大鹰 05 泥沼火人 06 三千年死人
浪子高达系列
01 血美人 02 珍珠荡妇 03 盗尸艳遇
04 红粉猫 05 水晶艳女 06 金球红唇
07 微晶之秘 08 蛇王石 09 贵妃重生
10 恐怖之旅 11 神童 12 速成人
13 鱼面妖姬 14 撒旦的诱惑 15 幽浮再现
16 赌鬼难缠 17 网络倩魂
神探高斯系列
01 晚礼服 02 鬼照片 03 水中宝盒
04 怪房子 05 预告 06 出术
07 飞艇 08 魔鬼的舞蹈 09 未卜先知
10 迷途横祸 11 怪人奇骗 12 妖女煞星
13 擒凶记 14 金发女 15 及时赶到
16 弄假成真 17 雾夜煞星 18 催眠之术
19 奇迹 20 粉红钻石 21 太阳神
22 金酋长 23 奇轮 24 风向
25 亚洲皇后 26 黑美人 27 闪电天
28 古墨 29 三与四
侠盗影子系列
01 黑漩涡 02 宝石眼 03 丽人劫
神秘武器系列
01 死光 02 火树银花 03 金色夏娃
【倪匡作品集·武侠小说】
长篇作品
六指琴魔 六指琴魔续集 巨灵掌 无情剑
一剑情深 血掌魅影 玲珑双剑 情天剑痕
红尘白刃 一剑动四方 剑乱情迷 剑谷幽魂
慧剑情丝 飘香倩影 飘花剑雨 侠血红翎
江湖浪子 一剑振八方 鬼界 南明潜龙传
紫青双剑录 双飞剑 鸠魔令 玉女金戈
云海争奇记 紫拐鸟弓 倩女情侠 断肠刃
虎魄冰魂
中短篇作品
火并 天才杀手 五雷轰顶 游侠儿
杀气严霜 飞针 红梅金剑 剑分飞
夜遁 血影 红飞雁 火凤凰
八俊杰 哑侠 奔龙 杏花剑雨
剑相逢 铁拳 独臂刀 新独臂刀
大侠金旋风 宝剑千金 长虹贯日 影子神鞭
五虎屠龙 追击 铁手无情 冰天侠侣
故剑 小白凤 情天醉痕 铁狱飞龙
金龙剑侠 血雷飞珠 玄八之毒 盗盒
龙虎双剑侠 十三太保 侠义金粉 铁蝙蝠
回光璧 金刀怨 银剑恨 不了仇
金腰带 魔崖 宝镜奇缘 煞手神剑
红镖 最后一剑
民初传奇
盐枭(大盐枭) 黄土 军阀故事 监狱故事
亡命护枪(无名英雄列传:北伐) 死亡天使(无名英雄列传:抗战)
白痴劫
【倪匡作品集·其他短篇小说】
倪匡科幻小说选(人头恋+10)
张序 自序 标本 刺杀
动脑 审问 吊客 强奸
竞争 远航 噪音 化身
逃命 人头恋
武侠小说人物关系
他和他的影子 本夫,淫妇和奸夫 挑战者和被挑战者 捕头和大贼
杀手和联络人 庄家,输家和赢家 帮主和副帮主 大侠和送礼人
艄公和过渡的 摆擂台和打擂台 仇人和报仇者 用毒的和中毒者
保镖和劫镖者 蝉,螳螂和黄雀
监狱故事
真实供词 千万赃款 奔向自由 公平交易
探访时间 人性弱点 报应不爽 继续努力
一双眼睛
阴谋杀人故事
真和假 异和同 生和死 新与旧
常见的男人与女人故事
聪明·笨 是·不是 卖·不卖 能·不能
烂醉·醒 诚实·骗
《聊斋志异》全盘现代化
快刀 美人首 孙必振 红毛毡
鬼妻
旧货巷故事
黄铜制申缩型单筒望远镜 缺嘴断柄无底款宜兴紫砂旧茶壶
沈绍安款脱胎金漆韦驮像 云林子折带皱太湖石墨竹图
哥窑粉青冲耳壁裂纹六足炉 宋克柔手制獦丝花鸟册页
元不忽木草书《点绛唇》全套
想当年故事
人犯 肉搏 钉梢 豪举
私奔 刑罚 拼酒
其他作品
心变 通神 异军 骗徒
秘密征空 金三角 男人女人故事 活埋
石缝中 神仙手高飞传奇 游侠列传传奇:太虚幻境
呼伦池的微波
【倪匡作品集·评论】
我看金庸小说 再看金庸小说 三看金庸小说 四看金庸小说
五看金庸小说 我看亦舒小说 绝品
【倪匡作品集·电影剧本】
1967:《独臂刀》《金燕子》
1969:《铁手无情》
1970:《报仇》
1971:《唐山大兄》
1972:《精武门》《吉祥赌坊》《马永贞》《仇连环》
1973:《刺马》
1974:《洪拳小子》《方世玉与洪熙官》
1975:《神打》
1977:《洪熙官》《楚留香》《功夫小子》
1976:《陆阿采与黄飞鸿》《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
1978:《少林三十六房》《冷血十三鹰》《肥龙过江》《咏春与少林》
1979:《烂头何》《疯猴》《踢馆》
1980:《失踪的少女》《通天小子红枪客》
1981:《再世英雄》《书剑恩仇录》
1984:《五郎八卦棍》
1985:《目无王法》
1988:《银姑》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E. 有好看的书推荐吗 拒绝教科书 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等

《明朝那些事儿》、《轻松幽默侃唐朝》、《阿弥陀佛么么哒》、《你坏》、《好吗好的》、《我不》、《鱼羊野史》、《我亦飘零久》

F. 一部半科幻半修真的小说,里面有 准提,阿弥陀佛 盘古真身 鸿钧老祖什么东西 等等一系列人物

很多洪荒流小说都有这些人物啊

G. 找一本科幻小说,讲未来世界的全息游戏,有点象星际分三个种族.人族.虫族.神族.猪脚是虫族的

天 缘

你们愿意走出心灵的垃圾吗?你们不同程度的生活在心灵的垃圾中。你们的心灵被垃圾奴役着,未闻到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气息。一个你们无法想象的时代正在来临,一束宇宙波不久将到达地球,它的前锋已经到达。当这束宇宙波全部到达地球的时候,只有心灵走出垃圾的人,才能与它同频共振生存下来,心灵仍在垃圾中的人,由于心灵无法与它同频共振,将会从地球上全部消失。我混沌原初,来人间带领你们走出心灵的垃圾境地,你们最好不要与我抗拒,我有神圣的力量做后盾。释迦摩尼佛博大精深的智慧,先知默罕默德伟大的理想,先祖老子的道德内涵,耶稣对人类的博爱,全部集中在我的身上,汇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一股神秘的力量,那时时代最强大而又最柔顺的无形的能量,足以抵挡一切的污泥浊浪,把走出心灵垃圾的人,领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

我混沌原初,今天平等地面对地球上的所有公民,不论你是国王总统,还是平民罪犯,不论你过去有过什么伟大辉煌的功绩,或是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我一律平等对待。你们有平等地机会来接受这个信息,有平等的机会走出心灵的垃圾。得到这个信息后先静静地想一想,深深地悟一悟,我不会从你们身上索取什么,不会给你们制造枷锁,不会强迫你们丝毫,目的就是要将你们领进生命的新时代,去享受美好的生活。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落知春已到。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我再最后一次告诉你们要放下一切的执着,不要再相互攻击,不要再浪费时间去颠覆一个政权,不要再坚持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应当想想自己的未来。应尽快地掌握新知识信息,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自己的信念信仰才是唯一正确的,因为你们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量,你们不仅不了解反物质世界,就是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都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生活在巨大变化的前夕,你们应当感到喜悦和自豪,而不是恐惧和担忧,因为你们有机会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不要说亵渎我的话,因为不健康的语言最终伤害的正是你们自己,而不是我。因为现在的我。已无我、非我。最伟大的经典依然是《佛经》、《古兰经》、《道德经》、《圣经》,在你们还没有读懂四大经典之前最好不要随便的妄加评说,因为你们的智慧还很不够,你们所说的都是在与经典的内容背道而驰,你们绝大多数的人知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做文章,根本看不到支撑冰山下面的更庞大的部分,你觉得自己是在做功德,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你可能恰恰是在造孽,我相信你们是出于好心,但没有高超的智慧,好心最容易办错事。你们不要抽出经典中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去威胁吓唬他人,更不要威胁吓唬自己,你们要从中走出来,只保留上天和父母这两块神圣的领地。不要为自己心灵的垃圾去绞尽脑汁,这些无助于整个人类的利益,是一种狭隘自私的行为,在即将来临的时代里,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不要成为即将消失的事物中的殉葬品。你们要敢于失败、善于宽恕伤害过自己的人,要下决心放弃复仇的心理,因为仇恨的心态无助于我们生命品质的升华,反而会扭曲自己的心灵,是生命的结构向丑恶演化。

我们即使把自己的敌人踩在脚下,把他杀死。这除了满足我们的虚荣心,因得一时的心理满足外,无助于自己的心灵向更高层次的成长,如果大家都不宽恕他人,都想复仇,整个人类只能永远恶性循环,永无宁日。我混沌元初,喜欢能成为我知音的人,我愿意给心甘情愿与我交朋友的人。签发生命的签证,初听起来觉得可笑,不知你们想过没有,生命是有天性的一种反物质结构,如果我们的灵性足够灵敏,完全可以进入一只芝麻粒中,然后向中心地带前进负一万公里就可以明白生命的含义,看到生命的结构。量子力学和超弦理论都无法解释生命的真谛。爱因斯坦等一代代科学大师试图建立宇宙统一场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原因在于不明白反物质结构。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命形态,这是真理,也是浅显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完全明白生命签证的全部含义,生命签证是一种反物质,它会直接镶嵌到你生命的反物质结构中,加速你生命的结构向对称完美演化,给你生命的结构罩上七彩的光环,就像佛光一样,保护你们沿着时空隧道向生命的高层空间飞驰而去。灵魂的存在,是百分之百的真理,灵魂才是真实的你自己,如果否定了这条真理,就等于否定了你自己。因为灵魂是一种反物质,所以它在宇宙中穿行的速度是负宇宙的速度,人死之前不明白,但在死亡后的一刹那,你就会意识到你没死,你离弃了肉体,换乘了另一艘生命的航船,另一种生命的载体,开始了新一轮生命的航程。我说心灵仍然在垃圾中的人,将会从这个地球上全部消失,不是说你的生命结束了,而是你在人间的生活结束了你再也没有机会去享受阳光大海、白云和蓝天了,你将永恒地告别自己的亲人你们现在不明白这一切只有到死亡后的那一刻才会明白,不过到那时一切都晚了。本篇所讲句句是实,你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从心灵感应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从古人留下的预言和星象学预测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从各大宗教经典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从已经发生的各种事实的角度去考察验证。你能看到这篇文章,那是他的缘分,看完之后谁开悟了,那时他的福分。如果谁反感这篇文章,说明他还没有开悟,这篇文章看完之后,传给他人或打印送给他人,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出去,千万不能据为私有,不要让他人的生命在你的手中断送,你一旦掐断了这条生命线,你将为他人的生命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一个咒语不能不信。如果这篇文章是善意的,你因传播了善意的信息,而获功德,如果这篇文章是恶意的,你因把它原封不动地送了出去,而自我完好如初不受伤害。你若能把这篇文章转贴到其它的网站,或刊登到报刊杂志上,绝对是功德一桩,将来总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明白你所做的这个功德,将会永远受益无穷。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之别。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老天爷是我,宇宙之主是我,佛祖是我,仙祖是我。上帝是我,天主是我。道是我;德是我;神是我;真气是我;正气是我;无机母是我;混沌元初也是我;我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既能文来也能武,天地万物我做主。宇宙时空在胸中,地球虽大手中化。天堂地狱是属下,贪心执着快放下。时间已经不太多,这是最后一班车。我该说的都已说,就看你们怎么做。

阿弥陀佛

(原载《世界华人报》2010年5月份周刊)谨以此文献给有缘人!愿转载,功德无量!

H. 求《群》(德国科幻小说) 作者弗兰克.施茨廷,求txt或doc格式。

下载地址

打开链接,点击“普通下载”即可。

确认无误---请采纳,如果好用请点个赞!您的点赞是我回答的动力。

本资源来自网络,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有【链接失效】等问题,请留言告知!

本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商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本资料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I. 谁知道 科幻小说家 卫斯理 的全部作品名称

卫斯理的作者,笔名倪匡
原名: 倪聪,字亦明。(“匡”字是他在《辞海》中点出来的)
生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点三十七分
出生地: 上海
籍贯: 浙江镇海
生肖: 猪
星座: 双子座
血型: O型
家庭状况: 二兄、二弟、一姐、一妹
最喜欢的食物: 海鲜(鱼、虾、蟹、贝……)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曾经有一次,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所以他写文章手疾眼快,千变万化。倪匡自认是个很胡闹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是很严谨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八千多字,这样他便可以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他又规定自己在黄昏前尽量把工作做好,因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动,想摸酒杯了。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电影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自一九七五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电影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早年时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就是一只神鹰经过种种的变化,最后变成人的故事!)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省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已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写科幻小说容易???)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电影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倪匡的写作动机,一、谋生;二、兴趣;三、没有别的本事(但后来又发现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演员)。写作收入,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写作风格,喜欢玩花样,变题材,不投读者所好,却总能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写作天赋,自认是与生俱来的。(倪匡相信一种理论,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龙、倪匡。)写作习惯,一定要听音乐(否则静不下心来),书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会腰酸背痛);从来不能也不会以电脑或口述代替手写。写作速度,最高记录为一小时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时也有二千五百字。写完之后从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谓“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倪匡对小说的理念:“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他认为不好看的小说,即使里面有再多的学问、道统或艺术价值都没用)。小说的主体是创作意念,至于情节安排则各凭功力。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写出的作品让读者废寝忘食。他对色情文学的定义是小孩子看不懂的文学——看得懂的就不是小孩子,当然就有权利看。
倪匡的个性极端情绪化,难得不糊涂。率性放任,热情爽朗,慷慨侠情。绝对的自由主义,不喜欢受约束,不爱争胜负,不喜欢正经八百,绝不会道貌岸然。
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倪匡还有三个嗜好,一曰酒,以前一天至少可以喝一公升XO。最近,他宣布了“戒酒”,但定义是酒可以照饮,不过不要饮醉。如今可喝可不喝,但仍认为酒是一种最好的“抗忧郁剂”。二曰烟,曾有过三十五年的烟龄,最高记录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时都不停——刷左边牙齿时香烟咬在右边;刷右边时咬在左边)。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上帝的声音说了几遍:“你可以不抽烟了!”从此就再也不抽了。(上帝的意思倪匡想了一下子才弄懂,所谓“可以不抽烟”,是指上帝加诸自己的三十五年“烟刑”已满。)三曰女人,最欣赏柔顺听话的女人,当然外在美也很重要。《鹿鼎记》中的双儿是倪匡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典型。
倪匡最推崇的小说家分别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高阳、夏树静子、爱伦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杨与李敖。
倪匡是业余刻图章高手,当年就是靠伪造图章与路条,才能一路从内蒙古逃到香港。伪刻图章的原料是肥皂,并没有依照任何样本,只知道刻得愈大就愈唬人。他还是业余海洋贝壳分类专家,曾购上千本参考书,并租下一个居住单位,陈列所收藏的各种贝壳。又曾花上几年时间收集及钻研贝壳,虽然最后意兴阑珊把心爱的收藏卖掉,但他对贝壳的认识已达专家境界。
倪匡绝对赞成人性本恶。对婚姻不赞成也不反对。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不过倪匡也承认很难,倒是自寻烦恼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倪匡做人的态度:“看得顺眼的多来往,看不顺眼的,不管你怎样,当你不存在。
倪匡有几位至交好友,古龙,两人于一九六七年结识,旋结为莫逆之交。古龙过世,倪匡伤心欲绝,吊祭时泪洒灵堂(还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结果古龙的遗体竟然当场吐血!倪匡不顾他人的警告,将故人之血郑而重之珍藏起来。金庸,倪匡多年的好友与老板。他的小说只在《明报》连载,而大部份的小说也由明窗出版社出版,倪匡曾替金庸代写连载中的《天龙八部》数个月,故意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不过后来金庸对倪匡说想删去他写的一段,倪匡只说来问我就不是当我朋友。)金庸于一九八二、八三年之间赞倪匡曰:“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黄沾,倪匡誉其为:奇才;香港粤语流行曲之父。传说两人是“文曲星”下凡,一分为二的结果。倪匡曾于一九九三年秋赠黄沾对联一副:“两日烹调有黄沾,一生煮字无白雪”,但黄沾却认为这两句次序应该对调。张系国,两人同为中文科幻的开山祖师,但是对科幻小说的理念、表现形式、角色与使命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张系国描写初见倪匡的情形:“倪匡则人未至笑声先到,完全是红楼梦里凤姐儿出场的架势。后来每次见面,都是先听到他的朗声长笑才见其人。”又说:“坦白说,我是先喜欢上倪匡本人,才读他的小说。看他瘦瘦小小的个儿(注:那是十年以前),怎么样也不能想像他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每小时能写四千五百字,四五天就可写完一部小说或剧本……文坛鬼才的美称,倪匡可当之无愧。”沈西城,倪匡专家。曾以“洛人”为笔名,替倪匡续写浪子高达的故事。著有《我看倪匡科幻》、《细看卫斯理科幻》、《金庸与倪匡》等。叶李华,另一位倪匡专家,精研倪匡作品近二十年。因酷爱科幻小说,与倪匡结为忘年至交,也是倪匡的电脑启蒙老师。
倪匡的妹妹即著名小说家亦舒,本名倪亦舒。他笑说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权,他的反而无人问津。他的儿子倪震,也是出版界的人,出版《yes》杂志,更游说倪匡写少年卫斯理!
倪匡在四十岁生日时,曾撰自寿对联:“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他自撰的墓志铭:“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
倪匡下笔如有神,六十分钟四千余字,虽云快矣,但仍不如其讲话速度,他说话快如连珠炮,速度比写字速度还要快近十倍(最高记录五秒三句),放慢了速度就说不出来。(据说这是因为倪匡本来是左撇子,被硬性矫正,从小受了“脑伤”之故,也因此至今仍左右不分。)称为名嘴,实至名归。
倪匡自称是世界写汉字最多的人,因为他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清。极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http://www.bookspice.com/kehuan/fenlei/wsl.htm

热点内容
好看的重生文女追男古言小说 发布:2025-08-22 02:27:51 浏览:382
金典的游戏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5-08-22 01:37:26 浏览:270
玄幻宗门小说女 发布:2025-08-22 01:24:58 浏览:529
玄幻小说有个技能叫影杀的 发布:2025-08-22 01:24:23 浏览:218
小说与他婚路相逢240章免费阅读 发布:2025-08-22 01:24:23 浏览:547
言情小说神奇妙手 发布:2025-08-22 00:52:19 浏览:328
免费有声小说大全破案 发布:2025-08-22 00:38:35 浏览:507
网游小说排行榜2014 发布:2025-08-22 00:37:02 浏览:532
223部外国科幻小说云盘 发布:2025-08-22 00:21:01 浏览:212
扮猪吃老虎小说完本推荐言情 发布:2025-08-21 23:56:42 浏览: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