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第一部雨果科幻小说

第一部雨果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1-06-22 04:02:15

Ⅰ 求: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831:《钟楼怪人》(即《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第一部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和雨果小说创作的里程碑。

内容梗概:

流浪艺人爱丝梅拉达是一位美丽动人、心地纯洁的吉卜赛少女。当她在巴黎圣母院前格雷弗广场载歌载舞欢度“愚人节”时,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对她动了淫心,当即指使他的养子、圣母院畸形敲钟人伽西莫多去劫持少女。少女被正在巡逻的国王卫队长弗比斯救下,她随即爱上了这个轻浮而又负心的军官。伽西莫多被鞭打示众,口渴如焚,少女出于同情,将水送到他的嘴边。当爱丝梅拉达与弗比斯幽会时,克洛德扮作妖魔刺伤了弗比斯,并嫁祸于爱丝拉达。爱丝梅拉达因此被判绞刑。爱丝梅拉达宁死也不愿屈从于克洛德的淫威,拒绝了克洛德的以贞操换生存的无耻要挟。行刑之日,伽西莫多从法场上将少女抢入圣母院楼顶避难,日夜守护着她。当法庭无视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少女时,乞丐王国的流浪汉们闻讯攻打圣母院,国王下令镇压。混战之中,克洛德将少女劫出圣母院,再次逼迫她屈从自己的淫欲。遭到拒绝后,克洛德将少女交给了追捕的官兵,亲眼看着少女被绞死。绝望的伽西莫多认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将他从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则抱着少女的遗体默默死去。故事离奇曲折,充满悬念,感情充沛。情节经常中断,小说中常夹杂大量非小说因素,插入大量议论。
《巴黎圣母院》通过以15世纪巴黎社会生活为背景的历史陈迹的再现和三个主要人物的悲剧,暴露了邪恶的宗教势力的黑暗、封建专制司法制度的残酷,揭示了禁欲主 义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宣扬了博爱、仁慈的人道主义思想。

Ⅱ 雨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什么

雨果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等。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雨果正在布鲁塞尔。公社遭到残酷镇压之际,他大声疾呼为公社会辩护,全力争取对公社社员的赦免。187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九三年》是雨果后期的重要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Ⅲ 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什么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第一部大型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集中描写爱斯梅拉尔达、克罗德·佛罗洛和加西莫多三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雨果的善、恶、美、丑的观点,同时无情地揭露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罪恶。

Ⅳ 求一部科幻小说

安德的游戏
安德系列很不错
简介

作者:【美】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李毅

ISBN:7-5364-5326-4/I·38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字数:250千字

页数:327页

【图书简介】

可怕的外星怪物――虫族越来越严惩地威胁着地球,可是地球各国却把大量金钱和物资花在为小孩子在太空修建游戏基地上,并不断挑选年幼在孩子前往其中进行各种对抗游戏。游戏的难度不断被加大,不断有人被淘汰,教官有意孤立成绩突出的人,优秀的学员不择手段、拼命竞争……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就是挑选出一个心理状态最稳定、神经最强悍的孩子。地球当局将赌注押在了这个最终的游戏天才身上,此人将获得地球远征舰队的指挥权,与虫族展开决战。 安德·维京成为了这个游戏天才,但是,大决战以他完全没有想到的方式开始了……

【作者简介】

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当今美国科幻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在美国科幻史上,从来没有人在两年内连续两次将“雨果”和“星云”两大科幻奖尽收囊中,直到卡德横空出世。1986年,他的《安德的游戏》囊括雨果奖、星云奖,1987年,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再次包揽了这两个世界科幻文学的最高奖项。

卡德生于华盛顿州里奇兰,在犹他州长大,分别在杨百翰大学和犹他大学取得学位,目前定居于北卡罗莱纳州。卡德坚信小说具有教化意义,应该向读者传递积极上进的信息。“安德”系列小说便充分反映出作者的这种观念。这个系列还包括《安德的影子》《霸主的影子》等。

【相关书评】

奥森·斯科特·卡德和他的《安德的游戏》

姚海军

奥森·斯科特·卡德是一个深受读者欢迎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深得各类评奖委员会的青睐。从197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开始,在二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仅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就获得了24次提名,并有5次最终捧得了奖杯。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坎贝尔奖和世界幻想文学奖。

卡德热衷于描写少年天才,而在一定程度上,那些虚构的人物也是他自己的影子。安德、纳菲……他们在卡德想像的世界中建立奇勋,而卡德自己则在对承载他们的世界的建构中创造奇迹。处女作短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77)不仅使卡德获得了雨果奖提名,更为他赢得了坎贝尔奖的最佳新作者奖——除了卡德,似乎再没有谁获过如此殊荣;而短短数年之后,卡德的长篇版《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1985)和紧随其后的续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1986)便连续两年包揽了“雨果”、“星云”这两大世界级科幻奖,创造了科幻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

在长篇版《安德的游戏》之前,卡德出版了七部长篇小说,但他在那一阶段的荣誉却来自于短篇创作。从1977年到1985年,卡德共有五个短篇获得了雨果奖或星云奖提名。

1985年是卡德作家生涯的重大转折点。凭借《安德的游戏》,卡德一举成名,从此跻身于一流长篇科幻小说作家的行列。

卡德是个精明的作家,从不浪费任何有价值的科幻点子。他擅长将一本小说作为一个想像世界的基础,从而去创作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传奇故事,这种狡猾的作法加上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卡德的世界呈现出立体的真实质感。在迄今为止卡德出版的45本长篇小说中,属于系列小说的就有29部之多。

显然,以《安德的游戏》为龙头的“安德系列”是卡德最重要、同时也是部头最多的系列小说。除了前面提到的两部外,这个系列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屠异》(Xenocide,1991)、《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1996)、《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1999)、《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2001)和《影子傀儡》(Shadow Puppets,2002)在内的七部曲,而它的第八部作品也即将于今年年底面市。

卡德已经开创了七个系列,其中“安德”系列是最有潜力的一个,我们现在仍看不到它终结的迹象。而在他已经结束的系列中,由《地球的回忆》(The Memory of Earth,1992)、《地球的呼唤》(The Call of Earth,1993)、《地球飞船》(The Ships of Earth,1994)、《失控的地球》(Earthfall,1995)和《地球的新生》(Earthborn,1995)构成的“回家”五部曲是卡德最受欢迎的系列小说。这个系列的前三部故事都发生在一颗名为哈莫尼的殖民地星球上,而地球早已毁于四千万年前的一场核战。一台名为“超灵”的超级计算机中止了人类的进化,控制着哈莫尼星的一切,但千万年的光阴已经将这个旨在引导人们远离战争的超级计算机推到了“生命”的终点。“临终”前,“超灵”召集组建了一个由少年纳菲等人组成的、结构类似于家庭的组织,他们被赋予超能力,重返地球。这个系列的后两部顺理成章地从外层空间转回了地球。从宇宙归来的人类后裔惊讶地发现,原生地球人已经分化成了飞人、树人和地人;同时,拥有超能力的纳菲和他的哥哥艾尔马克的冲突也最终达到顶点。

卡德近期的独立长篇也很出色,例如《历史记录:哥伦布的救赎》(Pastwatch:The Redemption of Christopher Columbus,1996)就让人浮想联翩,小说中,时间旅行者试图阻止哥伦布发现美洲——至少阻止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后回到欧洲。

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小说都不是一般的科幻小说,它们奠定了卡德在科幻界的重要地位。虽然他没有改变科幻小说的整体风格,但却展现了当今科幻小说的灵活多变。卡德将宗教融于科幻小说的方式为科幻小说带来了新面貌。卡德的重要性在于他的观念,在于他的写作技巧。他那明快而开放的文字,成功地扩展了我们的思想。

《安德的游戏》的科幻内核是模拟战斗室的设想。卡德在为《安德的游戏》所作的前言中称,他脑中的这一设想出现在他16岁的时候——1967年。十年后,卡德根据这一设想写了一个同名短篇,并得以在本·博瓦任主编的科幻杂志《类比》上发表。本·博瓦曾断言,安德的故事将成为卡德作家生涯的基础。而今天,卡德在安德系列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的确用事实验证了本·博瓦的先见之明。

模拟战斗室的设想在1967年,甚至是1977年,还披着强烈的科幻色彩,可是到了1985年,卡德将之应用于长篇版《安德的游戏》时,日渐兴起的计算机技术却已经使它的神秘性大打折扣。卡德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它对一部科幻小说来说几乎是致命的。但是卡德巧妙地将小说的重心放在了安德的成长上。显然,他对少年人心中特有的英雄梦了若指掌,对读者心理的恰当把握加上娴熟的叙述技巧,彻底改变了小说在构思上的劣势。结果,就像很多成长小说一样,安德接受考验的每一步都紧紧牵系着读者的神经,最终《安德的游戏》获得了比它的蓝本短篇更辉煌的成功。

卡德出生于一个摩门教家庭,其创作深受摩门教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个人和团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主人公往往拥有上帝一般的感召力和洞察力,掌控着世界的未来。安德就是一个典型的卡德式的英雄。他从小就对空间定位有着超常的敏锐感觉,被军队从家中带走,接受残酷的训练,他不断战胜自我,让自己在各种挑战面前都立于不败之地。安德最终赢得了那场战争游戏,但直到此时,他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他彻底毁灭了一个外星种族。

《安德的游戏》是一个残酷的、充满惊奇的故事。负责挑选和训练地球舰队统帅的教官们从来不给安德公平的机会,甚至任由他的生命受到野蛮队员的威胁;而人类与虫族的战争竟然以那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得到了了结。安德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意外,而所有这一切一经解释都会成为必然。毕竟,安德所承担的是整个人类的命运。

耐人寻味的是:安德成了地球的救世主,但他却再也无法返回那蓝色的家园——那里已经变成了他邪恶哥哥的属地,在地球人的眼中他变成了恶魔。安德只有和他的姐姐一起,占据被他无意中亲手毁掉的虫族的世界。安德保持着他闪光的人性,但世事的发展却对此做出了非常强烈的讽刺。

《安德的游戏》以删节版的形式在《科幻世界·增刊》发表时,受到了读者狂热追捧,今天我们出版的这个单行本是它的完整版。我相信你会喜欢这本书。而来自这本书本身的最新消息是:美国华纳兄弟正准备将它与它的续集《死者代言人》搬上银幕,卡德亲自撰写剧本,而执导本片的将是曾执导过《空军一号》、《完美风暴》、《从深海出击》等大片的国际级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 美国《书评周刊》

感人至深的小说。情节出人意料,又事出必然。主人公安德·维京真切可信,活脱脱是个少年拿破仑,可亲可敬,有时又令人生畏。

☆ 美国《图书周刊》

扣人心弦的太空传奇,对穷兵黩武思想的尖锐抨击。

☆ 美国《轨迹》

这场游戏火爆炽烈,高度紧张。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书中的外星种族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本·博瓦

在这部小说中,卡德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预期——而且大大超过了这种预期。

☆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吉恩·沃尔夫

卡德深切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其表达方式也达到了完美的层次。

解读:

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的有:

1.《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

2.《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

3.《屠异》(Xenocide)

4.《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

5.《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

6.《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

这是以出版顺序排列的,而以最佳阅读顺序排列,则个人建议为1、5、6、2、3、4,因为这是以时间顺序为排列的。

《安德的游戏》的故事背景是人类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智慧生物——虫族(bugger)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Mazer·Rackham)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现在八十年过去了,人类将面临“第三次入侵”,而人类唯一的取胜之道是再次出现一个梅泽·瑞克汉姆式的天才指挥官。国际舰队的高官们深知此道,他们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太空战斗学校,希望能培养出一个理想的指挥官,但数十年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幸运的是,就在最后的十年间,太空战斗学校的校长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一个名叫彼得·维京(Peter·Wiggin)的天才儿童出现在他面前,格拉夫几乎已经认定了这个孩子就是他所要寻找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年的观察,格拉夫发现彼得虽然还是个幼儿,却已经表现出极其邪恶残忍的天性。于是他劝维京夫妇第二胎生个女孩,希望她拥有其哥哥同样的智慧而天性较为温和。在这种情况下,维京家的二女儿瓦伦苔·维京(Valentine·Wiggin)诞生了,然而讽刺的是这个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与她的哥哥恰成两个极端,同样不适合成为指挥官。

维京夫妇被破例允许生第三胎(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对夫妇只能生两胎),于是维京家的“小三子”(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预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与瓦伦苔的混合体。他的本名叫安德鲁·维京(Andrew·Wiggin),然而他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安德·维京(Ender·Wiggin),因为他的姐姐瓦伦苔自小如此称呼他,无论如何对他即将扮演的角色来说,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好兆头,他也许正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

安德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挥官仍待考验,而对此格拉夫比安德更为紧张,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再选择下一个候选人了,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战争在太空战斗学校悄悄地展开了……

安德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能否成为理想的指挥官,人类的救世主?彼得与瓦伦苔的天才在地球上是否会被埋没?虫族为什么会和人类开战?”第三次入侵”的真象又是什么?既然是一场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为什么会被称为“安德的游戏”?

看完这本书,你将会获得满意的答案。

第一章 老三

“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

“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

“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

“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

“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

“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

“我们没有选择。”

“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如果虫族得到他,它们将会发现我会是他最亲密的叔叔。”

“好吧,毕竟我们在拯救这个世界,再用他做一次实验吧。”

监视器里的女人温柔地说:“安德,我想你已经对这个可怕的监视器厌烦了,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今天我们要把它拿掉,相信我,一点都不会痛的。”

安德点点头,不痛?说谎吧,他想。当大人说不痛的时候总是会痛的,他很清楚。有时候谎言比真话更加可靠。

“你过来坐在这儿,安德,坐在检查台上,医生一会就来看你。”

监视器关闭了。安德试着想像这个小仪器从他的后颈上被拿掉后的情形,以后在床上翻转时就不会压着脖子,在洗澡时也不会感觉到刺痛了。而且从此以后彼德也不会再恨我了,我要回家让他看看,我和他一样,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了。这倒不坏,他会原谅我比他晚一年拿掉监视器的,我们将会成为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但不会是朋友,决不会,彼德太危险了,我们不是敌人、不是朋友,只是兄弟。当他想玩太空战士打虫族游戏时,或许我会不得不陪他玩,或许我可以去看看书。

但安德很清楚,即使他这样想,彼得也不会放过他的。当彼得陷入疯狂状态时,他的眼里含着某种东西,不管何时安德看着他的眼神,就知道彼得是不会放过他的。安德仿佛又听见彼得在喊,我在弹钢琴,安德,来帮我翻乐谱,哦,这个戴着监视器的小子忙得顾不上他的哥哥了?还是他太聪明了?来杀死虫人吧,太空战士安德?不,不,我不需要你的帮助,我会自己做,你这个杂种,你这个多余的杂种!

“不会用很长时间的,安德。”医生说。

安德点点头。

“它是很容易拿掉的,不会有感染,不会有伤害,但会有一点痒。有些人会觉得他们失去了某些东西。你可能会寻找一些你找不到的东西,你不知道你在找什么,我告诉你吧,其实你要找的就是监视器,它不在了。过几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的。”

医生在安德的后颈上拔弄着,安德突然感到一种剧痛,好象有支针从他的脖子一直到肚子,他的脖子在抽筋,身体向后强烈地弯曲,头撞到了床,他感觉到双脚沉重,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抓得生痛。

“护士!”医生大叫,“快来帮忙!”有个护士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帮他放松这些肌肉,把那个递给我,快!你还在等什么!”

有个东西插入他的手中,安德看不到那是什么,他跌下了检查台。“抓住他!”护士尖叫着。

“把他固定住。”

“你来吧,医生,他太强壮了,我抓不住。”

“不要全压上去,你会弄死他的!”

安德感到有支针插入后颈,很痛,他的全身无处不充满剧痛,他的肌肉慢慢的松驰了下来,现在他可以大声的哭出声音来了。

“你感觉怎样,安德?”护士说。

安德说不话来,他们把他抬上了桌子,检查他的脉搏和其它一些他不明白的事情。

医生的声音有点发颤,“他们把这东西放进这孩子的身体有三年了,他们到底想知道些什么?我们可能会弄死他的,难道他们不清楚?我们可能会使他变成植物人的。”

“麻药什么时候失效?”护士问。

“把他留在这至少一小时,看着他,如果他在十五分钟内还不能说出话来,立刻喊我。我们可能会永远伤害他的,他又不是虫人!”

在下课前十五分钟,他回到彭小姐的课上,但脚步还是有点不稳。

“你还好吗,安德?”彭小姐问。

他点点头。

“你病了吗?”

他摇摇头。

“你看起来好象不舒服。”

“我没事。”

“你最好坐下休息一会,安德。”

他走向他的位置,但突然停了下来,想着:我在找什么?我想不起我在找什么了。

“你的坐位在那。”彭小姐说。

他坐了下来,但感到还需要一些什么东西,一些他不见了的东西。我会找出来的,他想道。

“你的监视器呢?”坐在他后面的女孩轻声说。

安德耸耸肩。

“他的监视器没有了。”她小声地对其它同学说。

安德摸着自己的后颈,那儿有一块绷带,监视器不在了,现在他和其它人一样了。

“你把它洗掉了?安德。”坐在走廊对面的那个男孩问。安德想不起他的名字,彼得?不对。

“安静,史蒂生。”彭小姐说,史蒂生傻笑着。

彭小姐在讲授乘法,安德在他的电子桌上乱划,他画了一座巨大岛屿的轮廓,让电脑从各个角度模拟出它的立体模型,彭小姐会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没在留心听课,但她不会打扰他。他常常知道问题的答案,即使他没留心听课。

在他的电子桌上有一行字显示了出来,它从屏幕的上端往下移动着,在它到达屏幕下端之前,安德就看清了上面写着什么——“老三!”(政府只允许每个家庭生育不超两个的孩子,安德是经过政府特殊批准生育的第三个孩子,因此其它小孩都讽刺地叫他做“老三”——译者注)

安德笑了,他是第一个懂得如何发送信息的人,即使这个发信息讽刺他的人用的也是他教的方法,他为此感到骄傲。作为一个“老三”并不是他的错,这是政府的主意,只有他们有权这样做——有几个象安德一样的“老三”可以有机会到学校上课?现在他的监视器已经拿下来了,这说明政府的这个实验并未成功,他想如果早知如此的话,他们才不情愿授权让他出生呢。不知什么原因,他的实验似乎没有成效,好象中止了。

下课铃响了,学生们有的关掉了电子桌上屏幕,有的仓促地往里面输入备忘录,还有的往家中的电脑传输着作业或数据。有几个学生在打印机上打印着东西。安德把手放在电子桌边沿的小型键盘上,想着如果一个大人用这种小型键盘会是多么的笨拙,当然他们用大键盘——但他们粗壮的手指怎么能画出精巧的线条呢?安德却可以。他画的线条非常精细,可以从屏幕的中心向边沿绕七十九个圈。当老师在讲授算术时,他就是这样来消磨时光的。课堂上讲的算术,他姐姐华伦蒂在他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教会了他。

“你没事吧,安德?”

“是的,彭小姐。”

“你再不走就赶不上校车了。”

安德点点头站了起来,其它的学生都走了,他们应该在等车吧。他的监视器不再压着他的脖子,监视着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其他学生现在可以对他说他们想说的话,甚至可以打他——不会再有人监视着,也没有人会来救他。戴着监视器的时候他不用惧怕这些事情,现在他倒有点怀念那个监视器了。

史蒂生还没走,他虽然不是全班块头最大的,却比安德强壮多了,而且他和安德从来就不咬弦。

“喂,老三。”

Ⅳ 求雨果奖所有科幻小说,百度网盘资源

1953年长篇《被毁灭的人》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科幻世界已经出版
1954年没有
1955年长篇:《他们相当正确》马克克里夫顿弗兰克瑞雷中篇:《达夫斯讲述者》小沃尔特M米勒短篇:《阿拉玛果沙》艾里克F.拉赛尔
1956年长篇:《双星》罗伯特A海因莱因中篇:《探险队》幕瑞雷因斯特短篇:《星》阿瑟C克拉克《双星》由科幻世界出版
1957年(小说奖未颁发)
1958年长篇:《大时代》弗里兹雷伯短篇:《或者所有有牡蛎的海洋》A.戴维逊
1959年长篇:《事关良心》詹姆斯布利什这个也由科幻世界出版了,经典之作中篇:《大前庭》克利福德D西马克短篇:《那地狱边缘的火车》罗伯特布罗赫这个刊登在科幻世界译文版2009.10月上
1960年长篇:《星船伞兵》罗伯特A海因莱因也已出版,星河舰队就改编自此电影短篇:《献给阿尔吉侬的花》丹尼尔凯斯这个在《经典的真身》里,即将出版
1961年长篇:《莱博维兹的赞歌》小沃尔特M米勒末世经典作品,文学与科幻的完美结合短篇:《最长的航程》波尔安德森这个刊登于2010年7月份的科幻世界译文版上
1962年长篇:《异乡异客》罗伯特A海因莱因这个很多人都知道,已由科幻世界出版,思想性很强的一部佳作短篇:《温室》布赖恩奥尔迪斯
1963年长篇:《高堡中的男人》菲利普K迪克这个好像是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吧短篇:《龙主》杰克万斯这个刊登于译文版2009.3月
1964年长篇:《星际驿站》克里福德D西马克田园科幻代表作,已经出版,语言优美短篇:《与国王们战斗到底》波尔安德森
1965年长篇:《流浪星》弗里兹雷伯短篇:《战士,不要问》戈登R迪克森
1966年长篇:《不朽》罗杰泽拉兹尼《沙丘》弗兰克赫伯特科幻世界已经出版,两部杰作都是不朽的短篇:《梯克托克曼说:“忏悔吧,哈勒昆!”》哈兰埃利森
1967年长篇:《月亮是一个严厉的女人(严厉的月亮)》罗伯特A海因莱因科幻世界已经出版,月球独立的故事,个人推荐中篇:《最后的城堡》杰克万斯短篇:《中子星》拉里尼文
1968年长篇:《光明王》罗杰泽拉兹尼科幻与奇幻结合的经典之作,科幻世界已经出版长中篇:《维乐搜索》安妮麦卡芙龘瑞《紫薪骑手》菲利普J法玛短中篇:《打算滚动石头》弗里兹雷伯短篇:《我没有嘴,我要呐喊》哈兰埃利森
1969年长篇:《站在桑给巴尔》约翰布鲁纳长中篇:《夜翼》罗伯特西尔弗伯格译文版过去刊载过短中篇:《肉体的分享》波尔安德森短篇:《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野兽》哈兰埃利森

Justicejoker 12 楼主
4楼2011-12-16
操作

1970年长篇:《黑暗的左手》厄休拉K勒吉因双奖作品,五星推荐中篇:《阴影之船》弗里兹雷伯短篇:《时间像假宝石的螺旋线》撒缪尔R狄兰尼
1971年长篇:《环形世界》拉里尼文双奖作品,围绕恒星的巨大天体中篇:《遭遇在兰克马》弗里兹雷伯短篇:《慢雕刻》西奥多斯特金
1972年长篇:《到你散乱的躯体中去》菲利普J法玛中篇:《空气与黑暗的女王》波尔安德森短篇:《不恒定的月亮》拉里尼文
1973年长篇:《神们自己》艾萨克阿西莫夫译文版2005.1月刊登过,超级想象长中篇:《世界之词乃森林》厄休拉K勒吉因短中篇:《山羊之歌》波尔安德森短篇:《伊瑞马水坝》拉菲尔A拉弗蒂《会见》弗雷德里克波尔&CM考恩布鲁斯
1974年长篇:《与拉玛相会》阿瑟C克拉克即将由科幻世界出版长中篇:《被龘插上插头的女孩》小詹姆斯梯普崔短中篇:《死鸟》哈兰埃利森短篇:《离开麦欧拉的人》厄休拉K勒吉因
1975年长篇:《一无所有》厄休拉K勒吉因双奖作品,反乌托邦作品代表作长中篇:《莱安娜之歌》乔治RR马丁2008年1月译文版马丁专辑里刊载短中篇:《兰格汉斯开始漂流》哈兰埃利森短篇:《洞人》拉里尼文
1976年长篇:《千年战争》乔霍尔德曼双奖作品,对战争的拷问,科幻世界出版长中篇:《家是刽子手》罗杰泽拉兹尼短中篇:《索尔的边疆》拉里尼文短篇:《抓住则皮林》弗里兹雷伯

Ⅵ 我记得有个写科幻的雨果,他不出名吗

雨果·根斯巴克,美国著名科幻杂志编辑,科幻文学的先驱之一,工程师,1884年出生于卢森堡,1904年移居美国,时年20岁。根斯巴克酷好电器、无线电,曾卖过电池,推销过家用广播电器。1908年他办起第一本个人杂志《现代电子学》(Modern Electrics),1911到1912年在这本杂志上连载发表了自己的科幻小说《拉尔夫124C·41+》(Ralph 124C·41+)。根斯巴克对科学幻想有着特殊的爱好,屡屡在自己的刊物上自编或发表他人的科幻文章。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准备,他终于在1926年开创出一本新的杂志,名叫《惊奇的故事》(Amazing Stories),副标题首次使用了ScientiFiction一词。显然该词是由scientific (科学的) 一词和fiction (幻想故事)一词拼缀而成,所表达的意思就在词面上。这即是科幻小说的原始称谓模型。《惊奇的故事》是第一本专门刊载科幻小说的刊物,出版后销路很好,很快给根斯巴克带来收益。什么样的文章才叫Scientification呢?根斯巴克解释说,象凡尔纳、威尔斯和埃德加·爱伦·坡这些人写的作品就是Scienti-fication,既新奇浪漫,又有科学根据,还有预见性的展望。继《惊奇的故事》之后,根斯巴克又办起了几本类似的刊物,有《惊奇故事季刊》(Amazing Stories Quarterly)、《科学奇妙故事》(Science Wonder Stories)、《空中奇妙故事》(Air Wonder Stories)、《科学侦探月刊》(Scientific Detective Monthly)。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作者,根斯巴克十分强调科幻小说在宣传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反过来也强调科幻小说本身的知识含量。他在编辑部里贴上一些标语:“本刊欢迎那些有科学根据的小说”、“科幻小说就是要把科学变成神话”。这些观点也是中国科幻文学诞生初期的主流观点,而那时的中国科幻作者并没有受到雨果的影响。这种“所见略同”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科幻艺术史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
根斯巴克本人在科幻创作方面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修为,但他所创造的科幻杂志把遍布四方的科幻作家群集于科学幻想小说的大旗之下,为他们提供了展露才华的用武之地,结束了他们漂泊不定、无所栖止的感觉。从此科幻小说作为一个正式的文学流派得以形成。后人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于1953年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奖---雨果奖。听上去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使我们想起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也可能正是这个缘故,该奖才使用了他的名,而没有用他的姓。
雨果.根斯巴克和约翰.坎贝尔——科幻黄金时代的开拓者雨果.根斯巴克于1926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专业科幻小说杂志——《惊异故事》。在这本杂志的第一期上,根斯巴克将这个已经存在了近百年,但始终缺乏自觉意识的文学品种定名为“Scientfiction”。后来,这个名称演化为“Science fiction”,成为固定的名称。其缩写形式“SF”成了全世界科幻爱好者彼此认同的标志。这是世界科幻史上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科幻文艺从此当门立户,独立发展。
作为工程师出身的作者,根斯巴克十分强调科幻小说在宣传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反过来也强调科幻小说本身的知识含量。他在编辑部里贴上一些标语:“本刊欢迎那些有科学根据的小说”、“科幻小说就是要把科学变成神话”。这些观点也是中国科幻文学诞生初期的主流观点,而那时的中国科幻作者并没有受到雨果的影响。这种“所见略同”再次说明世界各国科幻艺术史都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

由于经营不善,《惊异故事》于1929年就停刊了。后来他又创办了几个类似的刊物。效果均不理想。从此在科幻文艺界影响日微。尽管如此,由于雨果.根斯巴克的杰出贡献,他的名字还是被为作世界科幻大奖的名称。
1930年,美国克莱顿出版社创办了《超级科学惊奇故事》杂志,1933年将它卖给了史密斯出版社,改名为《惊奇故事》。并吸收约翰.坎贝尔为主编。约翰.坎贝尔成为编辑后,把自己在创作中积累的指导思想推广开来,介绍给作者,并作为选稿要求。这些指导思想有“写真正的科学”、“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的题材”、“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等等。在这些原则中,“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这一条最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科幻文学独立自在的根本。正是这个原则,使现代的科幻小说既不同于它早期粗糙简陋的样式,也不同于二十世纪充斥西方文坛的现代派文学。坎贝尔对科学知识的强调大大提高了科幻小说的内涵,甚至达到了乱真的地步。 正是在约翰.坎贝尔的带领下,科幻文学开始了第一次有意识的文学运动。这一运动的年代被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由坎贝尔领导的这次有意识的科幻文学运动,被世界科幻界称为“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当然,确切地说,应该是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只不过后来随着美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扩大,这个运动中建立的创作模式成为了某种文学标准。它的经典成为世界科幻的经典。黄金时代的上限是1938年,这一年坎贝尔出任《惊奇故事》的主编。下限是1950年,这时,大批风格不同的新科幻杂志出现在市场上。

Ⅶ 雨果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什么

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汉·伊斯兰特》。
雨果简介
早年经历
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Besançon)的一个军官家庭。从中学时代,雨果爱好文学创作,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便开始写诗。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
1819年,雨果与诗人维尼等人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由于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作品大多是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182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颂歌集》,获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相继出版《新颂歌集》和《颂诗与长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间,还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与《布格·雅尔加》。
1823年,随着自由主义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发生改变,他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人组成“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
锋芒渐露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这篇序言则成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后,雨果也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
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 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故事情节复杂,人物性格夸张,整部作品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

Ⅷ 世界上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

日前,第6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大会揭晓了新一届“雨果奖”,《原始人类》、《卡萝琳》等作品在数十部提名小说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项被称为科幻小说“诺贝尔奖”的科幻小说界的最高荣誉。

Ⅸ 雨果第一部作品

雨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汉·伊斯兰特》。雨果简介早年经历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Besan?on)的一个军官家庭。从中学时代,雨果爱好文学创作,对文学发生浓厚兴趣,便开始写诗。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19年,雨果与诗人维尼等人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由于从小受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作品大多是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182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颂歌集》,获得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后相继出版《新颂歌集》和《颂诗与长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在此期间,还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冰岛魔王》与《布格·雅尔加》。1823年,随着自由主义日趋高涨,雨果的政治态度发生改变,他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人组成“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锋芒渐露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坚持不要公式化地而是具体地表现情节。他特别宣扬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的对照原则。这篇序言则成为声讨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宣言、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30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复辟王朝被翻。雨果热情赞扬革命,歌颂那些革命者,写诗哀悼那些在巷战中牺牲的英雄。七月革命后,雨果也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小说通过描写善良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中世纪封建专制下受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反映了专制社会的黑暗,反动教会的猖獗和司法制度的残酷, 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故事情节复杂,人物性格夸张,整部作品以色彩浓郁的笔墨写出,情节曲折离奇,紧张生动,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

Ⅹ 雨果20部小说,所有书名全部列出

《克伦威尔》(Cromwell) (剧本)
《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诗)
《欧那尼》 (Hernani) (戏本)
《巴黎圣母院》(即《钟楼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说)
《吕布拉》(Ruy Blas) (剧本)
《惩罚集》 (les Chatiments) (诗)
《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诗)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说)
《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说)
《世纪传说》(la Legende des siecle)
《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说)
《海上劳工》
《光与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诺曼底”号遇难记》
《爱尔那尼》
《一个死囚的末日》
《玛丽蓉·德·路尔墨》
《秋叶集》
《黄昏之歌》
《心声集》
《吕克莱斯·波尔吉》
《玛丽·都铎》
《昂杰罗》
《穷汉克罗德》
《文学与哲学杂论》
《街头与林际之歌》
《论莎士比亚》
《做祖父的艺术》
《历史传说》
《精神的四种风尚》
《至高的怜悯》
《多尔格玛达》

热点内容
极品公子完结小说下载 发布:2025-05-18 03:53:36 浏览:436
科学家穿越时空机古代小说 发布:2025-05-18 03:43:06 浏览:250
网王同人文女主从古代穿越小说 发布:2025-05-18 03:34:27 浏览:138
主角有空间寻宝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8 03:07:32 浏览:756
红果小说超甜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18 02:28:38 浏览:443
校园高中校草小说全集 发布:2025-05-18 02:10:06 浏览:393
小说封面是摩天轮的小说名字 发布:2025-05-18 01:44:53 浏览:271
玄幻小说宗门解散 发布:2025-05-18 01:21:30 浏览:405
好看的糙汉文有肉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8 01:16:32 浏览:761
星际类小说完结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5-18 01:16:09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