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科幻小说家墓志铭

科幻小说家墓志铭

发布时间: 2021-06-20 13:09:04

① 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这句话的作者是谁

“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是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写在墓志铭上的一句话。

阿瑟·克拉克 (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 1917-2008)是英国及斯里兰卡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以及国际通讯卫星的奠基人。

阿瑟·克拉克1917年12月16日生于英格兰西部萨默塞特郡迈因赫德,幼时就喜欢仰望星空和阅读旧的美国科幻杂志。在中学和Huish语法学校毕业后,由于无法负担大学费用他在校董会的养老金部门得到一份审计员工作。

克拉克于2008年3月19日在斯里兰卡去世,享年90岁。他在临终前刚完成最后一本书《The Last Theorem》的校对工作,该书计划于2008年出版。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刊登他的讣告:“阿瑟·克拉克爵士去世,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太空时代前的最后一个有远见,最雄辩的梦想家。”

(1)科幻小说家墓志铭扩展阅读:

在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节目中,董卿曾引用过这句话。

《朗读者2》收官之作上,冯小刚作为压轴嘉宾参加朗读者。

董卿采访冯小刚对青春的定义时,冯小刚回答对青春的定义是“单纯”两个字,他觉得自己现在还是在青春里,成为不了很成熟的人。他觉得自己为什么要按着一个年龄去做,什么年龄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他依然是不着调的,依然是随心所欲的。

随后,董卿引用了阿瑟·克拉克的这句“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

② 墓志铭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墓志铭究竟起源于何时? 学界至少有以下五种说法:
一是“秦朝说”。 1979年末至次年6月,秦陵考古队在始皇陵封土西赵背户村发掘了32座秦代刑徒墓,清理出残缺废弃的墓瓦文共计18件19人(内有1件刻2人信息)。这些约公元前221至210年刻写下的文字内容很简单,多为记录刑徒的姓名、籍贯。这批秦刑徒墓瓦文,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墓志。
二是“西汉说”。此说主要见于文献史料,如清代学者叶昌炽《语石》引王昶《金石萃编》说:“《西京杂记》称前汉杜子春(约前30-约公元58年),临终作文刻石,埋于墓前。《博物志》载,西京时,南宫寝殿有《醇儒王史威长之葬铭》。此实志铭之始,今皆不传。”
三是“东汉说”。在学界,1929年在洛阳东北郊出土的东汉延平元年(106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由于记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及死葬日期甚详,被认为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用石头刻制的墓志。学者罗振玉曾为之题跋曰:“汉人葬记前人所未见,此为墓志之滥觞。”(《辽居稿》)。考古学家马衡、赵万里等也都主此说。
四是“魏晋说”。自东汉建安十年(205年),曹操“以为天下凋敝”下令禁碑,又因战事频繁、政局动乱,以至许多墓葬被盗。黄初三年(222年)魏文帝下诏,决定取消墓地上一切设施和标志。也许是世人追念亡者之情仍望有所寄托,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
五是“刘宋元嘉年说”,以往论及墓志起源大多据此说。这是因为早年出土于山东益都的南朝刘宋大明八年(464年)《刘怀民墓志》,是现在已知的最早自称“墓志铭”的石刻。在这块方形石刻上,首题直书“宋故建威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笠乡侯东阳城主刘府君墓志铭”,且志文、颂文俱全,直接证明了这类墓志文字的性质。清代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五云:“刘怀民志作于大明七年,适承元嘉之后,此志铭文字导源之时代也。”
(韩谦,兰州人。天启二年进士。任宿松(今属安徽)知县,革除鲁、芦诸税。调溧阳(今属江苏)知县,除漕运陋规,平反冤狱。升重庆知府,治理征敛之弊,百姓拥护。王世楠,兰州人,万历四十年举人,湖广永兴(今属湖南)知县。单浚,兰州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北直隶饶阳(今属河北)知县。此志记述马德家世及其戍守兰州以北长城沿线,防御鞑靼侵扰的军旅生涯。马德(1571-1623),字性之,号鸣寰,兰州人,早年随父宁夏游击马跃龙(见前《志圹铭》)镇守朔方,因军功从小旗长至神枢八营参将,万历间随临巩兵备道荆州俊征战,荆誉为“干城之器”。)
墓志的起源,众说不一,但墓志的涵义界定为四:一是志墓主人,二是埋在墓内,三是有相对固定的载体,四是有一定的行文格式。

③ 谁知道 科幻小说家 卫斯理 的全部作品名称

卫斯理的作者,笔名倪匡
原名: 倪聪,字亦明。(“匡”字是他在《辞海》中点出来的)
生日: 一九三五年五月三十日中午十二点三十七分
出生地: 上海
籍贯: 浙江镇海
生肖: 猪
星座: 双子座
血型: O型
家庭状况: 二兄、二弟、一姐、一妹
最喜欢的食物: 海鲜(鱼、虾、蟹、贝……)
一九五一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并先后参与“土地改革”、“治理淮河工程”后至苏北、内蒙古垦荒,足迹并远至东北大兴安岭。在内蒙时因“破坏交通”(严冬冰封河道时,将一条小木桥拆下来充作木柴)被打成“反革命”,遭隔离软禁数个月。
一九五七年,倪匡由内蒙古逃亡至广州,七月间偷渡澳门再逃进香港。从此义无反顾,再也没有回过神州大陆。初至香港时曾在夜校读书,因而认识了倪夫人,李果珍女士。倪匡最初在染厂里做杂工,并开始投稿《真报》,后被《真报》录用,先后任工友、校对、助理编辑、记者与政论专栏作家(笔名为衣其)。
一九五七年底,倪匡第一篇有关“土改”的小说《活埋》在香港工商日报发表。第一篇发表的散文是《石缝中》。第一本小说是《呼伦池的微波》(创作于五十年代末,背景为蒙古草原)。
一九五八年,倪匡开始写武侠小说,笔名为岳川。
一九五九年,倪匡与李果珍女士结婚,现有一女(倪穗)、一子(倪震)。后大部份时间乃是自修,算得上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
一九六二年,倪匡于查良镛(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于二零零零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六十年代末,武侠影片大行其道之际,倪匡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所写剧本不下数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
一九七二年,卫斯理系列小说《新年》发表后,倪匡暂停卫斯理系列小说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年。
一九七八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倪匡此后又回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作道路上。
一九八六年复活节,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不过仍然肯定上帝就是外星人)。原因是与牧师祷告后,治好了多年以来的酒瘾。近年来他笃信基督,频频在香港及台湾作见证。
一九八七年,倪匡与梁小中(石人)、哈公、黄维梁、胡菊人、张文达等发起成立香港作家协会,并出任会长。
一九九二年秋,卫斯理系列小说《运气》发表后,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居所甚似一个多士垆。闲时在家里种花养鱼,如蔓陀萝及神仙鱼等。他笑称洗手间可以看到金门桥,所以作了一句诗:“举头看金门,低头看‘小鸟’”。移民后的倪匡生活优哉悠哉,自称厨艺第一、园艺第二、文艺仅是第三。

倪匡人生阅历丰富,什么苦难都尝过。他为人风趣幽默。古怪兴趣多,古怪想法更多。(曾经有一次,在一只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生命力原来如此脆弱,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和忍耐力,还不及一只构造简单的跳蚤。)所以他写文章手疾眼快,千变万化。倪匡自认是个很胡闹的人,但对于工作他是很严谨的。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写八千多字,这样他便可以工作一个月,然后休息一个月。他又规定自己在黄昏前尽量把工作做好,因为一入黑,他的手便蠢蠢欲动,想摸酒杯了。他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如科幻,侦探,武侠以及爱情文艺小说,他又写电影剧本,乃至抒写个人感受的杂文和散文。自一九七五年来港后,他笔下出现了不少科幻,侦探及武侠小说,电影剧本不下几百部,而且在本港各报刊上他每天都发表专栏文字。
倪匡是个怪人,做事往往出人意表,他不懂驾驶,但迷上研究汽车时,曾经独个儿把一部汽车化整为零后再装嵌回原状。他至少有两次遇鬼经验,坚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早年时还经历过“狐仙显圣”,因此,至今仍然认为不同的生物在通过所谓的修练,是可以让身体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就会成人成仙。(卫斯理科幻系列《成精变人》,就是一只神鹰经过种种的变化,最后变成人的故事!)
传闻说倪匡曾在东北省看见过外星人,所以他的科幻小说才这么出色,而他自已说本身是喜欢写武侠小说,但有金庸这位老友金玉在前,只好舍难取易,专心从事科幻小说。(写科幻小说容易???)在所有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人物是卫斯理,最喜欢的作品是卫斯理系列《寻梦》,其次是卫斯理系列《黄金故事》。最喜欢的武侠作品是《火并》。
倪匡的广泛兴趣,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使他自一九五七年来港后的著作深入民心。他的作品组织严谨又带启发性,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倪匡先后使用过的笔名计有:倪匡(武侠与科幻)、卫斯理(科幻)、沙翁(杂文)、洪新(高达、高飞传奇)、魏力(木兰花传奇)、岳川(武侠)、衣其(政论)、九缸居士(杂文)、危龙等等。
倪匡是最多产、多样化的作家,他自称“自有人类以来,汉字写得最多的人”。(其实这是倪匡自谦,这句话中的“汉”字大可删去。古今中外,倪匡唯一可能的对手,只有西方科幻大师艾西莫夫。然而艾大师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机或文字处理机打出来的,所以这句话绝无人能找到反证。)倪匡也是最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作家,他从不拖稿、欠稿(早期写得太快,写完后还故意搁几天再交稿)。但稿费、版税奇高,并有两大原则:请先付钱;货出不改(小说绝对不准人改,剧本如何改则绝不过问)。
倪匡的作品包括小说(武侠、推理、科幻、奇幻、奇情、色情)、散文、杂文、专栏、政论、电影剧本。(请参考倪匡著作目录)从没有写过的文体只有歌词与广告词。
倪匡的小说气氛逼人、情节诡异、构思奇巧。小说的数量已超过三百本。电影剧本已超过四百部,保证是世界记录。
倪匡的写作动机,一、谋生;二、兴趣;三、没有别的本事(但后来又发现自己是个很称职的演员)。写作收入,稿费加版税,一年超过二百万港币。写作风格,喜欢玩花样,变题材,不投读者所好,却总能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写作天赋,自认是与生俱来的。(倪匡相信一种理论,就是有文学天赋的人,大多也都嗜酒,例如古之李白,今之古龙、倪匡。)写作习惯,一定要听音乐(否则静不下心来),书桌桌面成三十度仰角(才不会腰酸背痛);从来不能也不会以电脑或口述代替手写。写作速度,最高记录为一小时四千五百字(格子),那是“革命加拚命”的速度;最慢一小时也有二千五百字。写完之后从不再看第二遍(最早期作品例外)。自谓“汉字写作,速度之快,世界第一。”
倪匡对小说的理念:“小说只分两种——好看的与不好看的”(他认为不好看的小说,即使里面有再多的学问、道统或艺术价值都没用)。小说的主体是创作意念,至于情节安排则各凭功力。 他认为作家的责任是写出的作品让读者废寝忘食。他对色情文学的定义是小孩子看不懂的文学——看得懂的就不是小孩子,当然就有权利看。
倪匡的个性极端情绪化,难得不糊涂。率性放任,热情爽朗,慷慨侠情。绝对的自由主义,不喜欢受约束,不爱争胜负,不喜欢正经八百,绝不会道貌岸然。
倪匡的爱好很多,有养鱼、种花、集贝壳、木工、烹饪、古典音乐等等,皆是由迷转痴,由痴变狂。推而广之,任何具有许多不同式样的东西都喜欢研究、收集。喜欢读书,什么样稀奇古怪的书都看,但最喜欢看小说。阅读速度最快时,可达到平均一天看二十万字的小说。
倪匡还有三个嗜好,一曰酒,以前一天至少可以喝一公升XO。最近,他宣布了“戒酒”,但定义是酒可以照饮,不过不要饮醉。如今可喝可不喝,但仍认为酒是一种最好的“抗忧郁剂”。二曰烟,曾有过三十五年的烟龄,最高记录一天四到五包(刷牙时都不停——刷左边牙齿时香烟咬在右边;刷右边时咬在左边)。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上帝的声音说了几遍:“你可以不抽烟了!”从此就再也不抽了。(上帝的意思倪匡想了一下子才弄懂,所谓“可以不抽烟”,是指上帝加诸自己的三十五年“烟刑”已满。)三曰女人,最欣赏柔顺听话的女人,当然外在美也很重要。《鹿鼎记》中的双儿是倪匡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典型。
倪匡最推崇的小说家分别是金庸、古龙、琼瑶、亦舒、高阳、夏树静子、爱伦坡;最推崇的散文家是柏杨与李敖。
倪匡是业余刻图章高手,当年就是靠伪造图章与路条,才能一路从内蒙古逃到香港。伪刻图章的原料是肥皂,并没有依照任何样本,只知道刻得愈大就愈唬人。他还是业余海洋贝壳分类专家,曾购上千本参考书,并租下一个居住单位,陈列所收藏的各种贝壳。又曾花上几年时间收集及钻研贝壳,虽然最后意兴阑珊把心爱的收藏卖掉,但他对贝壳的认识已达专家境界。
倪匡绝对赞成人性本恶。对婚姻不赞成也不反对。他认为一生最值得追求的东西是快乐。(不过倪匡也承认很难,倒是自寻烦恼一定不会令自己失望。)认为人类之所以有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下一代不听上一代的话。
倪匡做人的态度:“看得顺眼的多来往,看不顺眼的,不管你怎样,当你不存在。
倪匡有几位至交好友,古龙,两人于一九六七年结识,旋结为莫逆之交。古龙过世,倪匡伤心欲绝,吊祭时泪洒灵堂(还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了一大半)。结果古龙的遗体竟然当场吐血!倪匡不顾他人的警告,将故人之血郑而重之珍藏起来。金庸,倪匡多年的好友与老板。他的小说只在《明报》连载,而大部份的小说也由明窗出版社出版,倪匡曾替金庸代写连载中的《天龙八部》数个月,故意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不过后来金庸对倪匡说想删去他写的一段,倪匡只说来问我就不是当我朋友。)金庸于一九八二、八三年之间赞倪匡曰:“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黄沾,倪匡誉其为:奇才;香港粤语流行曲之父。传说两人是“文曲星”下凡,一分为二的结果。倪匡曾于一九九三年秋赠黄沾对联一副:“两日烹调有黄沾,一生煮字无白雪”,但黄沾却认为这两句次序应该对调。张系国,两人同为中文科幻的开山祖师,但是对科幻小说的理念、表现形式、角色与使命的看法都截然不同。张系国描写初见倪匡的情形:“倪匡则人未至笑声先到,完全是红楼梦里凤姐儿出场的架势。后来每次见面,都是先听到他的朗声长笑才见其人。”又说:“坦白说,我是先喜欢上倪匡本人,才读他的小说。看他瘦瘦小小的个儿(注:那是十年以前),怎么样也不能想像他竟有如此旺盛的精力,每小时能写四千五百字,四五天就可写完一部小说或剧本……文坛鬼才的美称,倪匡可当之无愧。”沈西城,倪匡专家。曾以“洛人”为笔名,替倪匡续写浪子高达的故事。著有《我看倪匡科幻》、《细看卫斯理科幻》、《金庸与倪匡》等。叶李华,另一位倪匡专家,精研倪匡作品近二十年。因酷爱科幻小说,与倪匡结为忘年至交,也是倪匡的电脑启蒙老师。
倪匡的妹妹即著名小说家亦舒,本名倪亦舒。他笑说出版社每次找他都是为了取得亦舒的出版权,他的反而无人问津。他的儿子倪震,也是出版界的人,出版《yes》杂志,更游说倪匡写少年卫斯理!
倪匡在四十岁生日时,曾撰自寿对联:“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时已无多,无欲无求,无非是这样”。他自撰的墓志铭:“多想我生前好处,莫说我死后坏处”。
倪匡下笔如有神,六十分钟四千余字,虽云快矣,但仍不如其讲话速度,他说话快如连珠炮,速度比写字速度还要快近十倍(最高记录五秒三句),放慢了速度就说不出来。(据说这是因为倪匡本来是左撇子,被硬性矫正,从小受了“脑伤”之故,也因此至今仍左右不分。)称为名嘴,实至名归。
倪匡自称是世界写汉字最多的人,因为他自一九五七年由内地来港后,写了三十年,一个星期写足七天,每天写数万字。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可以写三十年而灵感不断,题材不尽,且是畅销的保证。江湖中人更戏称他为“袋装书大帝”。出版界流传一个笑话:即使倪匡写的是无字天书,也会迅速售清。极其量下次购买倪匡作品时,看清楚是不是无字天书续集罢了!在香港,纯以写稿而致“富”的作家甚少,倪匡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http://www.bookspice.com/kehuan/fenlei/wsl.htm

④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环球航行和考察并不能把世界翻一个个,排除A;开启人类科学的新时代的是伽利略,排除B;工业革命早在18世纪中期已经开始,排除C;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从而“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因此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达尔文的进化论

⑤ 但我从未停止生长 是谁的墓志铭

这是世上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墓志铭。 2008年3月25日 遵照大师遗嘱,葬礼简单朴素,无任何宗教仪式。克拉克的墓碑上写道:“阿瑟·克拉克在这里长眠。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⑥ 我从未长大,但我从未停止成长 墓志铭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其实一直都在学习在成长,成长这里指的是思想和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小的时候,总是急着想长大,觉得长大了什么都好,可以有自己的零花钱、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做许多当时想做而不能做的事。

如今仍记忆犹新的,应该是大概六七八岁时吧,总是很羡慕其他的小伙伴可以去池塘里洗澡,看着他们在水里打闹嬉戏,那溅起的水花滴到我的心里不是泛起了涟漪,而是波涛汹涌。回到家里缠着爸妈软磨硬泡、赌气撒娇,一哭二闹就差上吊了,一向惯着我的他们不知为何说什么都不肯。



(6)科幻小说家墓志铭扩展阅读:

给我们的启发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健忘。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想了很久,想了很多,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成长”这个字眼。

或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都处在成长的阶段,不止我们,所有人都是。无论处在怎样的年龄段,我们总逃不过成长。

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永远保持纯真,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对这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抱着敬畏的心态,在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中领悟,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进行适当的调整,打开思维、扩大格局。

⑦ 经典的墓志铭

在英国德比郡的一处墓园中,有这样一篇铭文:

这儿躺着钟表匠汤姆斯的躯壳,他将回到造物主手中,彻底清洗修复后,上好发条,行走在另一个世界.

教会执事为妻子刻了这样的碑文:

莎拉休特,1830-1840,世人请记住教训.她死于喋喋不休和过多的忧虑.

有对夫妻为出生三周便夭折的孩子写道:

墓碑下是我们的小宝贝,他既不哭也不闹,只活了二十一天,花掉了我们四十块钱.他来到这个世上,四处看了看,不太满意,就回去了.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死者生前为自己撰写的也很有趣.在英国约克郡地区,牙医的墓碑上写着:

我一辈子都花在为人填补蛀牙上头,现在这个墓穴得由我自己填进去啦.

著名的科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生前曾写下一篇短小精悍的自传:

阿"诺贝尔呱呱坠地之时,小生命差点断送在仁慈的医生手中.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主要过失: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不良.唯一愿望:不要让人活埋.最大罪恶:不敬鬼神.重要事迹:无.

老舍: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发,生于北平.三岁失诂,可谓无父,学志之年,帝已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隧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溅也.二十七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玛丽莲梦露在她的墓碑上写了她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表明死者生前爱美的心愿.

37,22,35

⑧ 请为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一段墓志铭,对其作品或成就进行评价,至�

他的小说以丰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

⑨ 凡尔纳的墓志铭是什么

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可以说非常厉害了,文学地位比较高。

热点内容
杨康穆念慈现代小说此间少年 发布:2025-05-15 21:08:45 浏览:561
言情小说没有新郎的婚礼 发布:2025-05-15 21:05:24 浏览:530
校长干了男学生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15 21:05:21 浏览:159
小说有个性的名字大全 发布:2025-05-15 20:41:18 浏览:201
西方言情在哪个小说网站上写 发布:2025-05-15 20:35:21 浏览:271
言情总裁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发布:2025-05-15 20:34:26 浏览:385
科幻小说星髓在线 发布:2025-05-15 19:44:30 浏览:244
豆瓣小说评分排行榜世界小说 发布:2025-05-15 19:05:23 浏览:943
穿越到香港的娱乐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5 18:16:55 浏览:618
你不乖哦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15 18:15:01 浏览: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