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幻小说艾萨克
❶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物理学基地”和“心理学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机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当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绍过。此外阿西莫夫有关机器人的科幻还有长篇《钢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绍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长篇推理侦探科幻《钢窟》。
除上述两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写某文明星球数千年才出现一次星空的《黄昏》,描写“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众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时间旅行的《永恒的末日》,……可谓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阿西莫夫不仅创作科幻小说,同时也写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钢穴》(1953)《终结》(1955) 《赤裸的太阳》(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机器人》《机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基地边缘》(1982)《黎明世界的机器人》(1984)《机器人与银河帝国》(1985)《基地与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复仇星》(1988)《转交基地》 (1993)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❷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2)美国科幻小说艾萨克扩展阅读: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❸ 艾萨克·阿系莫夫的资料
艾萨克·阿西莫夫·生平简介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艾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艾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艾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❹ 求一本国外科幻小说的书名,只有梗概,熟悉这方面的人请赐教
Science Fiction Book Club的编辑宣布了他们选择的“过去五十年间最优秀的科幻奇幻小说,1953-2002”名单。
《魔戒之主》(The Lord of the Rings),J.R.R.·托尔金(J.R.R. Tolkien)
《基地》三部曲(The Foundation Trilogy),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沙丘》(Dune),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
《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罗伯特·A.·海因莱茵(Robert A. Heinlein)
《地海法师》(A Wizard of Earthsea),厄休拉·K.·勒吉恩(Ursula K. Le Guin)
《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
《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机器人梦见电子羊?》(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阿瓦隆的迷雾》(The Mists of Avalon),马里恩·齐默·布拉德利(Marion Zimmer Bradley)
《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
《新日之书》(The Book of the New Sun),吉恩·沃尔夫(Gene Wolfe)
《雷伯维兹圣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沃尔特·M.·米勒(Walter M. Miller,Jr.)
《钢窟》(The Caves of Steel),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原子孩子》(Children of the Atom),威尔莫·施拉斯(Wilmar Shiras)
《飞行都市》(Cities in Flight),詹姆斯·布莱什(James Blish)
《魔法色彩》(The Colour of Magic),特里·普莱切特(Terry Pratchett)
《危险幻像》(Dangerous Visions),哈兰·埃里森(Harlan Ellison)编辑
《死鸟传说》(Deathbird Stories),哈兰·埃里森(Harlan Ellison)
《被毁灭的人》(The Demolished Man),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 Bester)
《代尔格林》(Dhalgren),赛缪尔·R.·德兰尼(Samuel R. Delany)
《龙飞》(Dragonflight),安妮·麦卡芙瑞(Anne McCaffrey)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奥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异教徒汤玛斯·寇文能历代记》(The First Chronicles of Thomas Covenant the Unbeliever),史蒂芬·R.·唐纳森(Stephen R. Donaldson)
《无尽的战争》(The Forever War),乔·哈德曼(Joe Haldeman)
《门》(Gateway),弗雷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
《哈里·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J.K.·罗琳(J.K. Rowling)
《银河旅行者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
《我是传说》(I Am Legend),理查德·马西森(Richard Matheson)
《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安妮·莱丝(Anne Rice)
《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厄休拉·K.·勒吉恩(Ursula K. Le Guin)
《小与大》(Little,Big),约翰·科罗里(John Crowley)
《光明之主》(Lord of Light),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
《高塔中的男人》(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
《重力使命》(Mission of Gravity),哈尔·克莱门特(Hal Clement)
《超级人》(More Than Human),斯多尔·斯特金(Theodore Sturgeon)
《人的再现》(The Rediscovery of Man),考德维那·史密斯(Cordwainer Smith)
《海滩上》(On the Beach),内尔·舒特(Nevil Shute)
《与拉玛相会》(Rendezvous with Rama),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环型世界》(Ringworld),拉里·尼文(Larry Niven)
《野蛮月球》(Rogue Moon),奥基斯·巴崔斯(Algis Budrys)
《斯尔玛莱利昂》The Silmarillion,J.R.R.·托尔金(J.R.R. Tolkien)
《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5),库尔特·冯尼格(Kurt Vonnegut)
《雪崩》(Snow Crash),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
《航向桑给巴尔》(Stand on Zanzibar),约翰·布拉诺(John Brunner)
《群星,我的归宿》(The Stars My Destination),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 Bester)
《星际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罗伯特·A.·海因莱茵(Robert A. Heinlen)
《暴风雪使者》(Stormbringer),迈克尔·摩考克(Michael Moorcock)
《莎拉娜之剑》(The Sword of Shannara),特里·布鲁克斯(Terry Brooks)
《时间轴》(Timescape),格里高里·本福德(Gregory Benford)
《走向你们散落的身体》(To Your Scattered Bodies Go),弗利普·何塞·法默(Philip Jose Farmer)
❺ 一部国外科幻小说
《基地》(Foundation,意为地基、基石。),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的科幻史诗故事,共由五个短篇故事组成。
❻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的简介
克拉克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太空题材科幻作家,于1986年荣获象征终身成就的星云科幻大师奖。他的作品主要讨论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主题,其《童年的终结》 (1950)、《城市和星星》(1956)、《2001:太空探险》(1968)、《与拉玛相会》(1973)、《天堂的喷泉》(1980)等作品无不寓意深刻、脍炙人口。克拉克的作品以其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此外克拉克还善于运用哲学的方式,使作品具有一定的哲理性,给读者以思考。
艾萨克·阿西莫夫,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科幻大师、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重镇。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银河帝国衰亡史》9包括机器人、帝国、基地三大系列)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1925年进入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作为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士官在海军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试验所任工程师。被誉为“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作品有《异乡异客》、《时间足够你爱》、《双星》等
❼ 美国十大必读科幻小说
《星船伞兵》 罗伯特·海因莱因 极其经典的硬科幻小说,1960年“雨果奖”获奖作品
《光逝》 乔治·马丁“史上十大浪漫太空歌剧”之一,“雨果奖”提名作品
《安德的游戏》 《死者代言人》 奥森·斯科特·卡特 硬科幻的经典之一,1985年出版,星云奖和雨果奖获奖作品,其续集《死者代言人》发表于次年,也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这也是作者奥森·斯科特·卡特成为唯一连续两次获得星云奖最佳长篇的作家耳鸣吹文学史。
《群星,我的归宿》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硬科幻经典“美国十大必读科幻小说”之一,作者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是首届“雨果奖”获奖作家(1952年连载《被毁灭的人》 1953年获奖),1987年被美国科幻与幻想小说协会授予他“星云奖”特别奖,是此协会选出的第九位科幻大师。
《沙丘》 弗兰克·赫伯特 “史上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共六部(1965年-1985年,分别出版)。第一部《沙丘》出版当年即获得“星云奖”次年并列获得“雨果奖”。作者弗兰克·赫伯特,穷尽自己的一生才完成这部六部曲的小说,其坚韧与求实、求精的精神,足以令所有作家侧目。
《基地系列》 艾萨克·阿西莫夫一部时间俯仰2万的真正史诗,1965年获雨果奖“史上最佳科幻小说系列”。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门萨学会副会长,是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威尔斯,起名的科幻小说巨匠,其作品《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最后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获得统一,被誉为“科幻圣经”。一生创作和编辑超过500册,作品范围几乎涵盖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除哲学类)。在科幻界几乎是不可超越的高峰。
未必是你要的东西 我搜集来的 希望有用吧
如果是来看的话很不错
❽ 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艾西莫夫是怎样在献血时患上艾滋病的
1983年12月,在他进行一次心脏绕道手术时,输血感染到艾滋病毒。
❾ 求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一本科幻小说名
我直觉应该是《我,机器人》系列里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