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接触源
『壹』 世界上最短的短篇小说,最后一个人续写 要求,恐怖或科幻类,怎么写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恐怖短篇小说:
科幻类:
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最后一个人蜷缩在角落,手中紧握着旧时代的通讯设备,那是他与过去世界唯一的联系。窗外,星辰如尘,宇宙浩瀚而冷漠。突然,一阵敲门声响起,在这死寂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愣住了,心跳加速,因为这房间位于地下深处,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门外理应只有无尽的岩石和沉默。
- 续写:他颤抖着手,缓缓靠近门边,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向外窥视。然而,屏幕上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仿佛敲门声来自另一个维度。他试图用通讯设备联系外界的探测器,却发现所有信号都已中断。就在这时,敲门声再次响起,更加急促而有力。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自然现象,而是某种未知的存在,正在尝试跨越空间的界限,与他接触。在恐惧与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缓缓打开了门,迎接他的不是死亡,而是一个全新的、由高维生物构建的虚拟世界,它们正等待着人类的加入,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
恐怖类:
在阴冷的古堡中,最后一个人孤独地徘徊,寻找着逃离这里的出路。他深知,这座古堡曾是无数悲剧的舞台,每一砖一瓦都浸透着恐惧。夜幕降临,敲门声突然响起,在这空旷的走廊里回荡,如同亡魂的呼唤。他紧贴着墙壁,大气不敢出,生怕引起那未知存在的注意。
- 续写:敲门声持续不断,似乎有某种力量在门外徘徊,寻找着进入的契机。他回忆起古堡的历史,那些因贪婪、背叛而惨死的灵魂,是否正是这敲门声的源头?随着声音的逼近,他感到一股寒气直逼心底,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注视着他,窥探着他的恐惧。最终,门缓缓打开,但门外并没有人,只有一片漆黑。然而,当他转身欲逃时,却发现自己的影子在墙上扭曲变形,仿佛被某种力量操控,正缓缓向他逼近。在绝望与恐惧中,他意识到,真正的恐怖,或许就潜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等待着被释放的那一刻。
『贰』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2)科幻小说接触源扩展阅读: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叁』 科幻小说算是文学么
都市言情类:
《绝佳强少》《武心潜龙》《完美女上司》《兵锋天下》《绝美老婆》《绝品阔少在都市》《天降猛男》《重回名门》《绝品阔少在都市》《龙武狂豪》出自-有!看!书!社!公!众!号
仙侠武侠类:
《傲视传奇》《圣灵天下》《剑心长虹》《逍遥剑仙录》来源于→有〓看〓书〓社〓公〓众〓号
玄幻奇幻类:
《万年只争朝夕》《太古神墓》《重生之再造传奇》《武道帝魂》《嗜血狂神》《武脉神尊》《惊天戮神诀》《异界魔君》出自→有℡看℡书℡社℡公℡众℡号
科幻末世类:
《末世之超神狂人》《星徒》《星海猎人》《异物调查局》《星系神王》《末法浩劫》《圣源纪》源自→有§看§书§社版§公§众§号
小说的奠基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历史进入唐代小说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寓言故事,二是史传,三是文人笔记,四是民间娱乐消闲。
『肆』 孩子几岁接触科幻文学比较好有什么建议吗
我十岁左右开始看科幻小说。现在二十年了,推荐的作品都有点老套...我开始在科幻世界看短篇小说,后来感兴趣了就开始找长篇。其实我刚开始看的短篇小说,大部分都不是文学上的高超,但总有那么一两点能打动年轻的我,慢慢走进科幻的大门(当然,我现在还在门口徘徊)。
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长大后都需要科幻小说的陪伴。从小看科幻片的孩子,不仅认知能力有差距,对以后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从阅读中获得好奇心和创造力,会给孩子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前清华校长说,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能应对变化,提出新颖想法的创造性人才。如果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从头开始看我们的科幻系列,培养孩子对科幻的兴趣。
『伍』 比尔·马修的接触符号理论有谁了解吗
所谓“接触符号理论”一词出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第一部——“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只是一个符号或开关,不管其内容如何,将产生相同的效应。
假如发生一个仅仅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接触——马修称其为元接触——其效应也能通过人类群体的心理和文化透镜被放大,对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实质性的影响。接触一旦发生,地球文明的内部差异将急剧拉大,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这种效应与接触的程度和方式(单向或双向),以及所接触的外星文明的形态和进化程度,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接触一旦被某个国家或者政治力量所垄断,其经济和军事意义超乎想象。”
接触符号理论在宇宙尺度上之所以成立,主要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为外星文明,而如果要将这个理论一般化,则需要将“与外星文明接触”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性质提取出来。其性质为:
1、事件本身具有被作用目标群体广泛承认的潜在的对现实生活产生巨大冲击的能力。
2、被作用的目标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在接收到这个“符号”产生的影响后,必须做出相应的抉择。
3、被作用目标群体中的个体数量不得低于一个特定的数额,并且不同个体间必须存在较大差异。
4、事件的实际发生必须在被作用目标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做出反应之后。
下面具体解释一下各个性质。
首先,性质1保证了这个所谓“接触”可以产生巨大的“符号”效应,这也是事件可以产生巨大影响的基础;
其次,性质2的奇妙之处在于,基于性质1,事件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人可以逃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性质3则是针对人性的,因为人必然是利己的,一旦总体数量达到一定数额,不同利益层面,不同世界观的人在性质2的“强迫”下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就必然会导致差异;
性质4确保了由性质3产生的差距可以扩大发展,达到“异化”群体的效果。
(5)科幻小说接触源扩展阅读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创作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政府加强“科技兴国”宣传、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多有利科幻创作的条件;同时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创作队伍逐渐更新,一些从科幻迷中分离出的精英化读者也成长为作家。
刘慈欣1999年起在杂志《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此后接连创作了多个中短篇小说;在2006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山》时,许多读者去信说希望他写成长篇,于是刘慈欣就决定不再写中短篇了。
“有三颗无规则运行恒星的恒星系”这个构思他最初打算用来写短篇,后来发现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于是把这和吴岩在《中国轨道》里描写人们不顾一切地探索太空的历史相结合,设定以“文革”时期为整个故事的背景,描述一些人物与外星力量间的接触、以及华约和北约的冷战。
在一位出版人的影响下,他对原来的构思做了较大的变化,改为一个长篇的三部曲系列,叙述从20世纪60年代到五百年后人类的一段特殊历程。
刘慈欣是在正职工程师的业余进行写作,工作不忙的时候一天写三到五千字,每部花了约一年的时间完成。
第一部《三体》最初在2006年5月到12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取得反响较好于是出了单行本(连载删改了少量内容、在单行本中章节顺序有一定的调整)。
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标题名称取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句流行语“城市就是森林,每一个男人都是猎手,每一个女人都是陷阱。”刘慈欣原本计划用四五个月完成,因单位工作时间不稳定写了九个月。
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后,该系列由“地球往事三部曲”更名为“三体三部曲”。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接触符号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体
『陆』 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
世界三大科幻作家是: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美国的罗伯特·海因莱因和艾萨克·阿西莫夫。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范围内(以英国为代表)科幻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所谓“黄金时代”,形成一个持续创作、出版的高峰。被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著书近500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7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为后续众多的太空系列小说、电影铺平了道路。
海茵莱因代表作有《星船伞兵》、《星际迷航》、《严厉的月亮》、《双星》、《 银河系公民》、《银河行商》等,4次获带毁得雨果奖,被誉为硬科幻小说大师、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时代的先知”,作品包括《童年的终结》、《月尘飘落》、《来自天穹的声音》,《2001年太空漫游》是其经典代表作。
克拉克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开启了“太空史诗”的新类型,它启发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甚至《阿凡达》。曾获3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协会(SFWA)授予终生成就奖——大师奖。
(6)科幻小说接触源扩展阅读:
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国有工业革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导致真正科学幻想小说的兴起;
2、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来科学幻想小说的中兴;
3、第二次信携世界大战后,由于核裂变、宇宙航行、彩色电视机、电子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蠢坦备,进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说的繁荣;
4、经过二三十年的繁荣,科幻小说家从科幻作品的主题、情节,到艺术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