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之父用英语
1. 科学幻想之父指的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科学幻想小说并非从凡尔纳开始,但在幻想的规模上,特别是在科学的语言性上,凡尔纳大大超过了前人。凡尔纳的才能在于,他实际上是在科学技术所容许的范围里,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在当时是奇妙无比的构想。因为这些构想符合科学的发展趋势,他们到了20世纪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就是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
2. 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The Children of Captain Grant)
《海底两万里》
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
《神秘岛》
The Mysterious Island
探月两部曲
《从地球到月球》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探险
《八十日环游世界》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地心游记》
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自20世纪以来,凡尔纳的多部作品曾不止一次地被搬上过大屏幕,比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1936年,由前苏联拍摄),《海底两万里》(1954年电影,1997年电视重拍),《地心游记》(1959年),《环游世界八十天》(2004年)。改编自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已于2008年重新以立体电脑特技搬上屏幕,该片名为《地心冒险》,由《神鬼传奇》男角布兰登·费雪主演,于8月14日上映 。[1]
3. 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儒勒·凡尔纳 (又名: Jules·Verne)
职业 : 原著
所属地区: 法国
出生地 : 法国
生日 : 1828年
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主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4. 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科幻小说之父是儒勒·凡尔纳。英文名又叫JulesVerne,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在与出版商埃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还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法语作家。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5. 什么叫做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英语简称:Sci-Fi)全称科学幻想小说,直译应为科学虚构小说(英语全称:Science Fiction),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
其定义为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否则就是科学奇幻小说)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科幻小说主流,国内科幻小说还呈现出轻科学偏文艺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各大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的所谓的科幻分类下的小说很少完全具备以上三要素,其细分类型与受众跟本词条所定义科幻小说均有极大差别,也不受中国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协会的认可,属于网络文学的一个分支,据此本词条将不对该类型进行介绍。
(5)科幻小说之父用英语扩展阅读:
在大陆,郑文光、童恩正这些作家是最早能 写出科幻故事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当年为什么 轰动一时,还被改编过广播剧和电影?因为那是 戏剧冲突很饱满的故事。
叶永烈最早写《小灵通 漫游未来》,1.0阶段科幻的经典。后来他写《金 明戈亮探案集》,就进化到2.0阶段科幻。那是侦 探加科幻的类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案子,有时 甚至是案中案,叶永烈把情节梳理得很顺畅。
到了20世纪50—60年代,欧美科幻基本都 发展到2.0阶段科幻,不叙述完整的故事,编剧 都不会给发表。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幻 也基本完成了这个转变。
6.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拓展资料:作品: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文学特点: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人物评价:尽管凡尔纳将自己设想为一名为成年读者写作的作家,可向来也有种看法,认为凡尔纳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正如凡尔纳研究者威廉·鲍卓贤(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尔纳不仅否认自己是海底航行的发明者,还声称自己从未对科学有过特别的兴趣——而“只是对用它来创作发生在异域的戏剧性故事特别感兴趣”。
0 0 赞 0
修改回答
王大前12138 高粉答主
2019-11-08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关注
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拓展资料:
作品: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文学特点:凡尔纳的作品并非枯燥的科学的图解,而基本上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性质。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人物评价:尽管凡尔纳将自己设想为一名为成年读者写作的作家,可向来也有种看法,认为凡尔纳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正如凡尔纳研究者威廉·鲍卓贤(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尔纳不仅否认自己是海底航行的发明者,还声称自己从未对科学有过特别的兴趣——而“只是对用它来创作发生在异域的戏剧性故事特别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