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高考语文复习科幻小说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科幻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 2025-05-26 23:04:08

1. 海底两万里中有哪些科学原理

《海底两万里》是一个科幻小说,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科技设备的描述。主要的科学原理如下:

1. 海底地形和海洋生物:小说中详细描述了海底的地形、海底火山、珊瑚礁、鱼类、乌贼等海洋生物的特点,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自然现象。

2. 水下船舶:小说中描述了一艘可以在水下行驶的潜水艇——“海豚号”。通过该潜水艇探索海洋深处的神秘世界,使人类的知识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丰富和认识。

3. 海底水文气象:潜水艇通过测量温度、盐度、压力和海流等,揭示了海底的水文气象状况。

4. 氧气循环和二氧化碳排放:潜水艇内部实现了氧气的循环利用,除了节约资源外,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 电磁学:小说中使用了电磁技术实现了潜水艇的远程操控,以及对海洋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6. 物理学:小说中通过液压系统、电子显微镜、热力学等科技手段,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和研究。

可以说,《海底两万里》是一本融合了科幻、冒险和科学的经典小说,它为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认识做出了巨大贡献

2. 15部刘慈欣经典作品,首次被改编漫画,这才是科幻的正确打开方式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严锋曾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高到了世界级水平”。

亚洲首获“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

十次荣获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终身成就奖

霍金同款“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刘慈欣的“ 硬科幻 ”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所以小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

清华理工男高晓松在刚开始看《三体》时,前三遍都没看过第40页。第四遍,他咬紧牙关从第41页开始,直到看完前100页才走进了大刘的世界。他又立刻从头开始,一口气看完了三本。他赞叹道,《三体》是近十年来最伟大的中文小说。

《三体》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就连奥巴马都忍不住给刘慈欣发邮件催更。但是刘慈欣却感慨:“我从来没有用文字把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真正表现出来,一次都没有。你们去看我的短篇,就能看到焦虑。”

刘慈欣认为,表现科幻最好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图像 。深奥的“硬科幻”,只有用逼真的画面才能变得一目了然。

去年,由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达46亿,位列国产电影票房榜第三位。这部电影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新纪元,也使无数人沉迷在刘慈欣塑造的星辰大海之中,掀起了全民的科幻热潮。

但是,看过原著小说的科幻迷就会发现, 书中四分之三的精彩内容,在电影中并未展现 。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刘慈欣的科幻世界,今年四月,刘慈欣作品首次改编的漫画上市了。首发第一天,就刷爆了朋友圈。

电影《流浪地球》制片人的推荐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是刘慈欣亲自授权 ,由中国团队主导,联合全球11个国家,近30位顶级漫画艺术家倾力奉献。这个系列将一共 改编15本 刘慈欣的经典科幻小说,创作周期长达4年半,耗资千万。未来,将在全世界至少8个国家发行。

第一批改编的4本漫画,分别是《流浪地球》、《乡村教师》、《梦之海》和《圆圆的肥皂泡》。

艺术品一样的美感,史诗级大片的震撼

漫画逼真的视觉效果,将刘慈欣脑海中的画面投影般地呈现出来,帮助读者打破想象力的天花板,迅速进入大刘的科幻世界。

《流浪地球》中的“氦闪爆发”,太阳在宇宙中谢幕:

地面上,冻结的二氧化碳干冰首先融化,腾起阵阵白色蒸汽;海冰表面开始融化,受热不均的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渐渐地,太阳照在地面的光柔和起来,强烈的太阳风产生了极光,苍穹中飘动着巨大的彩色光幕。

光最终还是消失了,一个暗红色球体在慢慢膨胀。行星在上亿度的辐射中化为轻烟。它已经不是太阳,不再发出光和热。太阳死了。

地下城

《乡村教师》中,外太空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之间恢弘的星际战争

《梦之海》中,低温艺术家带着冰冻的大海升到天空的惊人场面

《圆圆的肥皂泡》被五彩缤纷的肥皂泡包围的城市

这套漫画书非常大,阅读的时候就像翻一个大相册,并且里面暗含了多个惊艳的折页。

《流浪地球》的绘者,最喜欢的分镜是一个四页拉页,展现了雄伟高山上“上帝的喷灯”——地球发动机。他说:“人类在画面里非常小,但我希望能体现出人类虽小,却可以创造出比这些高山更雄壮的事物:那些能推动地球的发动机。”

《流浪地球》中,地球要逃离太阳系,有一个关键点是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

“引力弹弓”有个形象的比喻:假设你在广场滑旱冰,突然身后有一个速度更快的同学赶上来超过了你。超过你的时候,他伸出手拉了你一把,这时你就有了一个加速效果。

我们都知道“万有引力”,任何物体都会相互吸引,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那么木星到底有多大呢?

木星面前,在沸腾的暗红色的云海上空,地球仿佛是一只蓝色小气球。

无比巨大的木星,就是这样拉动地球,使地球飞出太阳系。

在真实世界中,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发射外太空探测器时,也确实曾使用过“引力弹弓”。

忠于原著的结构和精神内核

将小说改编成漫画,最大的挑战就是既原汁原味地呈现原著,又创造性地还原其精神内核。出品人李赟表示,“ 读者不用担心原著被魔改 ,书中原有故事结构、原本的世界观、精神内核等等都不会改变”。

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的人,不禁被大刘的的浪漫情怀所打动——在人类的终极生存面前,不是让一部分人坐飞船离开,而是2500代人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

这个想象,完全超越了国家、民族、时代的限定,而这却是刘慈欣早在1999的设想。

就连原著中过目不忘的金句,也一同保留了下来: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刘慈欣《流浪地球》

刘慈欣的许多作品,都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一起阅读。

《乡村教师》中,一面是落后的乡村,一面是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破旧的教室、摇曳的烛光、举起的小手。老师撑着重病的身体给孩子们上的最后一堂物理课,竟无意间拯救了整个地球。

当外星人得知人类没有“记忆遗传”时,表示这听起来就像个神话。而充当两代生命体知识传递的媒介,就是那个近乎消失的太古文明词汇——教师。

最后一幕,孩子们祭奠李老师的纸钱,在火光中飞舞,头顶星空一片璀璨。

集合全球近30位顶级漫画家,代表当代漫画最高水准

刘慈欣漫画团队几乎云集了全世界的漫画大神,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全球创作团队。

以大家最熟悉的两部作品为例:

《流浪地球》的绘者,是意大利漫画家斯蒂芬诺·拉弗雷。他曾参与《蝙蝠侠》、《X战警》的漫画创作。

拉弗雷笔下的《流浪地球》也是满满的美式风格,犹如3D电影。据说,他为了不影响创作,至今还没有看过电影版的《流浪地球》。

《乡村教师》的绘者,是中国青年漫画领军人物张晓雨。最初,大刘在《科幻世界》连载这部作品时,张晓雨就是其中的插画作者。

张晓雨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中国乡村风情。

他细腻地描绘了孩子破旧的衣服、乱糟糟的头发,得食道癌的老师放在床头带血的痰盂。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都是这些漫画大神的亲笔手稿。为了更好地打磨作品,每一部漫画都配有3人小团队:1名专业的漫画编剧、1位风格相符的顶级绘者、1位专业的上色师。

同时,《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为了追求最好的印制效果,选择了屡获国际印制大奖、迪士尼认证的欧洲印刷企业——利奥纸品承印。每一张画稿,都是在欧洲打印色稿,并经过四次校色,色彩呈现堪称完美。

科幻的魅力

科幻作品对一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科幻迷的话,让刘慈欣深以为然。这位读者对刘慈欣说,“ 希望你们能拉着我们的手在太空中飞行,在时间中看未来和过去,带着我们仰望星空,聆听宇宙最深邃的思想 ”。

之前,网友们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惊呼“逆天了!”这个孩子对时间深刻的理解,就连韩寒都忍不住点赞。

孩子的老师说,这名小学生喜欢阅读,更是刘慈欣的粉丝。

莫言曾说,科幻会在未来的文学领域占据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事实上,科幻文学已经受到了国内主流教育的认可。不论是初中语文课本,还是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都频频出现刘慈欣的作品。

刘慈欣的作品,不但具备科学理性精神,也不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这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科幻世界将带来开阔的思维和无尽的精神力量。

复旦大学教授严峰回忆,“ 多年以后,我还会记得看完《三体》的那个秋夜,我走出家门,在小区盘桓。铅灰色的上海夜空几乎看不到几颗星星,但是我心中却仿佛有无限星光在涌动 ”。

这就是科幻的魅力所在。

3. 怎么看待刘慈欣的文章被选用到高考语文阅读中

多名专家提到了今年高考全国III卷中选用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微纪元》。 “刘慈欣的小说在流行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这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幻小说首次进入高考。 命题专家指出,考题中选入刘慈欣的作品是一种内容与题型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防止刷题、宿构。“学生们的阅读无外乎有两大类:喜欢读的和应该读的。”济南外国语学校刘笑天老师说,刘慈欣的作品在中学生中有广泛的市场,这样的题目正是引导学生用他们喜欢的阅读来构建他们阅读能力。 “加强对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能力的考查,从文本呈现方式、试题设问等方面,有效考查考生面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时选取恰当策略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也正是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专家说,比如,今年浙江卷的第六题就要求考生针对给定文段归纳主要内容,将信息的整合、提炼与对写作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来源:中国青年报

4. 不必为眼前而焦虑,刘慈欣的新书,给了孩子赢在未来的能力

“双减后没有补习班,孩子在家总是玩手机怎么办?”

“不允许布置太多作业,不给刷题,野蛮生长的孩子,未来还有竞争力吗?”


您会有这样的担心吗?


时代正在飞速的变化,要与时俱进地培养孩子,就不该保持固有的 育儿 思维。


我们得想一想,到底该培养孩子哪些软实力,让孩子适应未来,甚至改变未来?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年轻人重要的关键能力有3个:解决重要问题,问出好问题和创造有趣的作品。


也就是说, 想象力和创造力 ,是让孩子赢在未来的能力。


在众多读物中,要数科幻类作品,是集创造和想象于一身,可以带孩子踮起脚尖展望未来,了解科学知识的前沿读物。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说: “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


所以不管您家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是接触过科幻还是没有,我都推荐您用一套好书,帮孩子打开科幻视野。


如果说市面上哪一套科幻书,更适合青少年,《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我不得不提。





01


三大理由让我坚信

读中国科幻,先读刘慈欣


第一,刘慈欣的作品在科幻界的标志性地位,大家都很熟知了。


著名的 《三体》 风靡全球,拿下科幻界zui高荣誉 “雨果奖”和“星云奖”。



刘慈欣也因这部作品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也是wei一一位同时入围“星云奖”和“雨果奖”两项国际大奖的中国作家, 在国际上撑起中国科幻的牌面, 央视更是花8分钟报道力荐。


刘慈欣可不止《三体》一部获奖作品哦,其他的科幻作品也是拿奖拿到手软。作品曾 连续9年蝉联 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



第二,刘慈欣的作品内容,是真的超前!极富想象力。


我家大宝读刘慈欣,突出的感受就是,“刘慈欣叔叔的小说跟其他科幻小说都不同”。


他能用zui新的物理学知识,发挥惊人的想象力,突破边界,放眼未来,引发人文思考。


足以让口味刁钻、思维天马行空的孩子们满意——这就是科幻小说真正的成功!


读过刘慈欣的孩子,家长反馈的都是好评:




第三,刘慈欣的多部作品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和高考阅读题,是每个孩子绕不过的阅读类型。


2018年,刘慈欣的《微纪元》入选高考阅读题;



还有《带上她的眼睛》入选语文(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不能共存的节日》出现在北京12区中考语文二模中。



读了不仅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考试说不定还能歪打正着地遇上。


所以说,不管从孩子的精神需求、作品本身的质量,还是应试要求,刘慈欣的科幻作品都值得一读再读!其实大人读一读,也很有益!


02


刘慈欣亲自改编

市面收录zui全科幻读物


我今天推荐给大家的这一套是新出版的。


刘慈欣特意精选了38部作品, 亲自改编 原文中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及表达方式,降低了原文的阅读难度。


这才有了这套专为 7-14岁孩子 打造的《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



全书一共12册,是市面上超全面的、适合孩子阅读的科幻读物。



其中不止有很多人都知道的经典。


还有 6部“新面孔” :《圆》《黄金原野》《太原之恋》《时间移民》《不能共存的节日》《人生》,还是在市面上很少能看得到的版本!


比如,《圆》是刘慈欣的“三体”设定下的新作。


是关于人类计算机的故事,中文文字版还没发表过,这也是孩子第一次能在书上看到它!



而且还重新做了编校,并推出了极具收藏价值的签名卡牌。


这套卡牌是科幻届“四大天王”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 的定制版签名卡牌。



卡牌选取了这四位作家经典作品中, 超具代表性的句子 ,巧妙的融入画面之中。


对于喜欢科幻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 “同学间的硬通货” 、增进社交友谊的神助攻!



不仅如此,这套书还邀请了 《流浪地球》电影美术组 ,来设计插图;邀请了国内科幻插画界“鬼才”赵哲恩来设计创作封面。


选取了超震撼的场面, 尽力还原了书中描述的情节和场面 ,呈现出想象之美,科学之力,为孩子呈上一场视觉盛宴。



03


科幻情节刷新想象力边界

扩大孩子的格局


这套书 体系宏大 ,几乎可以说是将孩子的幻想世界拓展到极限。


这套书 一共12本,每册8万字左右,共计差不多90万字。



大到宇宙边际,小到微缩纪元。


从空间来说,视野拓展到整个人类地域板块,横向拓展到两级,纵向挖掘到地心。



比如说《地球大炮》。



在人类争夺资源的未来,一个中国人带领人们制造了从漠河穿越地心,贯通到南极的隧道,巧妙利用地心引力,在不浪费能源的情况下,从地球的一端旅行到另一端。


后来人们又利用地磁技术,把这条隧道作为炮筒将人类运输到太空。



从时间的角度,刘慈欣尝试在科幻小说里,追问人类的过去,审视人类的当下,思考人类的未来。


比如《十亿分之一的文明》这篇小说。


开篇人类就陷入警报,一个外星文明已进入银河系,不久将吞噬地球,人类打算拼死捍卫自己的家园,和外星文明代表大牙进行了数轮的谈判后,人类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同时,人类也发现了这个外星文明的惊天秘密……


而这个秘密则关乎于地球史前文明,在人类尚未诞生的时候,有物种已为了种族的延续开始了星际流浪。



刘慈欣创造的科幻世界,想象力奇特,跨越时空,纵横物种文明,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想象力的边界不断被刷新。


不仅如此,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还 饱含人文关怀


一个孩子评价的很深刻: “用科幻的小刀,雕琢人性之光。”


正如2018年高考语文阅读《微纪元》阅读答案所说:


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要突破具体 科技 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



再比如,《朝闻道》中,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献身;《赡养人类》刻画了一个极度资本化的 社会 ,连呼吸新鲜空气都要钱。



孩子在不同年龄,都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连我们大人捧起书,都会舍不得放下。


04


紧扣学科知识,直击前沿科学

帮孩子打通课堂内外


咱们都知道,随着新高考改革,3+1+2的选科政策的落实,孩子在物理和 历史 两科中必选一项,大多数孩子还会更倾向于选物理。


刘慈欣这套专为孩子编写的科幻小说,就是7-14岁孩子打破思维壁垒,将科学与文学融会贯通的精品之作。


这些书目被人们称为“硬科幻”。


里面有太多的 科学知识 ,比如说天文地理,牛顿定律,电磁电波,量子力学,中子材料,中微子通讯……



《地球大炮》这篇小说,孩子在 地理课堂 学到了“地核里是滚烫的岩浆”,在 物理课 上学到了重力、加速度等,那么文中用特制材料制成的隧道可以抵抗高温,什么样的 化学材料 可以做到,原理是什么?一系列的描写会使孩子各学科的知识自动联系起来。阅读过程就是打通课堂内外,学以致用的过程。


还有《天使时代》,带孩子畅想未来生物学的“基因编码”;


《圆圆的肥皂泡》设想了一种又轻、又结实、能解决西北干旱问题的新材料。


——都是融汇了课堂知识和 社会 实践需求的内容。



不仅如此,孩子还会感受到科幻小说中传递出的 文学、科学、美学的融合。


比如《诗云》在科幻中还融入了诗词,《欢乐颂》中融入了音乐的艺术。



一个读者读完这套书,留下了这样的感悟:


我想,如果孩子能读到这一层,父母应该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语文能力和思考能力了吧。

这套书无论封面还是内文插图,全都科幻感拉满!



书的版式也贴近时下主流的科幻文学风格,排版疏朗不拥挤,孩子读起来轻松不累眼睛。

5. “孩子接触科幻文学不能晚于10岁”,我用亲身体验告诉你为什么

文 / 魔斯妈妈 育儿 实录

一向温和、内敛的儿子自从进了六年级,就开始变得有些叛逆和张扬。好像正常生活中的事物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思考,总会想一些有深度的话题,也很喜欢挑战大人的权威。

前阵子,我和朋友谈论一个观点“评价孩子,要先说好话还是坏话?”我俩旁征博引,什么“阿伦森效应”、“增减效应”,说得不亦乐乎。儿子一直在旁边拼乐高,突然来了一句:你们大人真复杂。这不就是“欲扬先抑”的道理吗?

一次聊天,儿子听我说看不懂《三体》,仿佛找到了我的痛点,很是有点小兴奋。没多久就从堂哥家借《三体》回来看。 老妈的“弱”,真的是激发儿子“强”的有力武器。 儿子的科幻热情就此被激发了。

最近,朋友送了一套汇集30位世界级科幻小说名家作品的小说集《意外之外》,他竟然看得脑洞大开。于是我对孩子阅读科幻文学这件事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科幻文学最大的价值莫过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热爱。许多科学家和商业领袖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 少年时读过的科幻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人生。

埃隆.马斯克制造特斯拉、研究脑机互联、把人类送上火星,就是他年少时科幻梦想的延续。甚至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位科幻小说家。还有扎克伯格、比尔盖茨、贝佐斯、马化腾、李彦宏、雷军……一大波 科技 新贵都是科幻小说的忠实粉丝。

在激发孩子想象力这件事上,我从儿子身上也看到了科幻文学的神奇力量。

儿子喜欢画画。看完美国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的《角斗场》,他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了奥赛德人和人类战斗的场景。

看完《意外之外:九条命》,儿子若有所思地跟我说,“妈妈,其实你可以换个方式写 育儿 文。比如,你想告诉大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编个故事。”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机器人照顾小孩。给小孩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教小孩写作业,都可以写进程序里,机器人看起来无所不能。一开始,人们都觉得很好,这简直是 社会 的巨大进步……

但是100年过去了,人类发现孤僻的人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不懂得包容和理解。结果那些原本最发达的国家,因为不懂得合作,经济越来越衰败。国家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国按下了核武器按钮,世界大战让人们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300年后,人类 社会 没有手机,生产手机就是犯法。大人想生小孩得接受培训,考试合格了才能生小孩。还有,不允许加班。员工加班老板会坐牢,家长下班就回家陪小孩……

我听了相当惊讶!这脑洞开的,教育部应该选你去当改革顾问。哈哈。

在基于对现实的理解与思考之上,建立起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我想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最近儿子的小叛逆,还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思考力已经在不可遏制的快速发展之中。作为父母,应该适时提供一些资源和引导,匹配孩子的成长诉求。

我深表认同,建议十几岁孩子的父母重视科幻文学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好的科幻文学,其价值远远不止激发想象力那么简单。

——选自美国科幻作家伊丽莎白.贝尔的《潮痕》,2008年雨果奖作品

——选自英国科幻作家伊恩.沃森的《星夜》

这些文字是不是看起来很优美?大师级的科幻作家,不仅想象力超群,科学知识渊博,还有非常深厚的文字功底。学校里老师总让学生收集好词好句。其实,读大师级的科幻作品,随处可见好词好句。

未来的故事里,蕴藏着对现实 社会 的反思。

就好像《三体》通过与外星文明的碰撞,揭露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一样,你会发现科幻小说里讲述的人和事,往往反映的是对当下 社会 伦理道德观的反思,引发人们思考人类的生存与 探索 , 科技 的进步与危害,个人的成长与抉择。

关于这一点,我也很有感触。儿子最近就对“机器人越来越高级,人类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这阵子每到晚饭后,经常找我和他爸用“奇葩说”的方式思辨一番。

我一位朋友的儿子是一个超级科幻迷。她跟我提起诸多看科幻书的好处。其中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刻。

她说科幻书是她儿子的“减压利器”。有时候学业压力大,遇到烦心事,儿子看点科幻小说或者杂志,很快就能放松心情。因为把自己置身于小说中那个更大的世界,会感觉现实中的纷纷扰扰那都不是个事。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心胸也更加宽广。

阅读科幻小说,还有一些现实意义的好处。比如,很契合当下的应试需求。

近些年来,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选题经常会出现科幻元素。郝景芳的《乾坤与亚力》被选入2019年高中毕业语文测试(全国卷)的阅读理解材料;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还被选入高考阅读理解题;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 展望2035,给未来写一封信

科技 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而科幻小说在帮助孩子形成科学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探索 精神上,有着巨大的价值。所以读科幻,不仅能解决语文的应试问题,更有利于数学、物理、地理等诸多理科学习。

一点 育儿 心得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热点内容
恐怕连科幻小说作家表情 发布:2025-05-26 23:29:00 浏览:357
exo快穿异能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26 23:06:44 浏览:303
高考语文复习科幻小说阅读 发布:2025-05-26 23:04:08 浏览:341
武侠小说四人组 发布:2025-05-26 22:25:04 浏览:359
蜻蜓一听书 发布:2025-05-26 22:12:05 浏览:719
神奇宝贝之无系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26 22:02:50 浏览:661
女主姓苏的鬼小说现代文 发布:2025-05-26 21:52:32 浏览:371
金庸一生创造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5-26 21:46:00 浏览:731
判官小说txt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26 21:45:23 浏览:377
穿越成反派如何活命小说免费 发布:2025-05-26 20:52:11 浏览: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