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写母亲帮儿子出书的科幻小说

写母亲帮儿子出书的科幻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5-16 20:54:21

A. 6本小学生能读懂的科幻小说

1. 《流浪地球2》的上映引发了对科幻的热情,ChatGPT的迭代也证明了科技的发展。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轻松了解科幻知识,而避免枯燥的科普书籍。为此,推荐一套专为小学生设计的科幻入门书籍——“欢迎来到平行世界”系列。
2. 这一系列共有六本书,内容涵盖了平行时空、AI智能、拯救外星人、时空穿越、梦境冒险和未知生物等丰富的科幻主题。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每个故事都包含一个成长主题,能够解答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3. 例如,《欢迎来到平行世界》教导孩子们接受差异,拥有包容心;《再见,我的机器人替身》则告诉孩子们要珍视友谊;《捡到一只透明犬》鼓励孩子们保持善意和责任心;《梦境救援行动》教导孩子们勇敢面对挫折;《改变未来的秘密任务》帮助孩子们建立自我认同;《拯救懒洋洋星球》则鼓励孩子们挑战极限。
4. 这些书籍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让家长们放心。在出版前,我们已经邀请了众多读者进行试读,他们的反馈都非常积极。
5. 一位来自南京的小读者表示:“《拯救懒洋洋星球》以第一人称讲述,让人感觉像是亲耳听到故事一样生动。故事关于挑战,让我联想到学校的考试和比赛,读来令人紧张。结局出奇制胜,是一个充满爱的拯救世界的故事。”
6. 另一位小读者提到:“《再见,我的机器人替身》讲述了小男孩和机器人的友情,让我想到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即使会有争执但最终还是会和好。故事让我认识到机器人也有感情,读来感动不已。”
7. 来自长沙的大读者回忆道:“小时候我总是憧憬未来,梦想着机器人能帮我完成所有事情。这套书让我一口气读下去,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了梦想和快乐。书中的故事远比我想象的可爱,我真的很喜欢!”
8. 一位来自上海的家庭表示:“我和儿子一起读了这套书,我们都喜欢得不得了。这是一本结合桥梁书、科幻书、人际交往书和生命教育书的作品,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9. 这套书不仅探索了宇宙和银河等宏大主题,也展示了科幻的无限可能性。它是通往科幻世界的大门,对所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开放,无需门槛,热情欢迎。《欢迎来到平行世界》——欢迎来到科幻文学的世界!

B. “孩子接触科幻文学不能晚于10岁”,我用亲身体验告诉你为什么

文 / 魔斯妈妈 育儿 实录

一向温和、内敛的儿子自从进了六年级,就开始变得有些叛逆和张扬。好像正常生活中的事物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思考,总会想一些有深度的话题,也很喜欢挑战大人的权威。

前阵子,我和朋友谈论一个观点“评价孩子,要先说好话还是坏话?”我俩旁征博引,什么“阿伦森效应”、“增减效应”,说得不亦乐乎。儿子一直在旁边拼乐高,突然来了一句:你们大人真复杂。这不就是“欲扬先抑”的道理吗?

一次聊天,儿子听我说看不懂《三体》,仿佛找到了我的痛点,很是有点小兴奋。没多久就从堂哥家借《三体》回来看。 老妈的“弱”,真的是激发儿子“强”的有力武器。 儿子的科幻热情就此被激发了。

最近,朋友送了一套汇集30位世界级科幻小说名家作品的小说集《意外之外》,他竟然看得脑洞大开。于是我对孩子阅读科幻文学这件事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科幻文学最大的价值莫过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对科学的热爱。许多科学家和商业领袖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 少年时读过的科幻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人生。

埃隆.马斯克制造特斯拉、研究脑机互联、把人类送上火星,就是他年少时科幻梦想的延续。甚至他的第一任妻子就是位科幻小说家。还有扎克伯格、比尔盖茨、贝佐斯、马化腾、李彦宏、雷军……一大波 科技 新贵都是科幻小说的忠实粉丝。

在激发孩子想象力这件事上,我从儿子身上也看到了科幻文学的神奇力量。

儿子喜欢画画。看完美国科幻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的《角斗场》,他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了奥赛德人和人类战斗的场景。

看完《意外之外:九条命》,儿子若有所思地跟我说,“妈妈,其实你可以换个方式写 育儿 文。比如,你想告诉大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编个故事。”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机器人照顾小孩。给小孩做饭、打扫卫生,甚至教小孩写作业,都可以写进程序里,机器人看起来无所不能。一开始,人们都觉得很好,这简直是 社会 的巨大进步……

但是100年过去了,人类发现孤僻的人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不懂得包容和理解。结果那些原本最发达的国家,因为不懂得合作,经济越来越衰败。国家之间的战争也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国按下了核武器按钮,世界大战让人们终于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300年后,人类 社会 没有手机,生产手机就是犯法。大人想生小孩得接受培训,考试合格了才能生小孩。还有,不允许加班。员工加班老板会坐牢,家长下班就回家陪小孩……

我听了相当惊讶!这脑洞开的,教育部应该选你去当改革顾问。哈哈。

在基于对现实的理解与思考之上,建立起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我想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所在吧!

最近儿子的小叛逆,还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思考力已经在不可遏制的快速发展之中。作为父母,应该适时提供一些资源和引导,匹配孩子的成长诉求。

我深表认同,建议十几岁孩子的父母重视科幻文学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好的科幻文学,其价值远远不止激发想象力那么简单。

——选自美国科幻作家伊丽莎白.贝尔的《潮痕》,2008年雨果奖作品

——选自英国科幻作家伊恩.沃森的《星夜》

这些文字是不是看起来很优美?大师级的科幻作家,不仅想象力超群,科学知识渊博,还有非常深厚的文字功底。学校里老师总让学生收集好词好句。其实,读大师级的科幻作品,随处可见好词好句。

未来的故事里,蕴藏着对现实 社会 的反思。

就好像《三体》通过与外星文明的碰撞,揭露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一样,你会发现科幻小说里讲述的人和事,往往反映的是对当下 社会 伦理道德观的反思,引发人们思考人类的生存与 探索 , 科技 的进步与危害,个人的成长与抉择。

关于这一点,我也很有感触。儿子最近就对“机器人越来越高级,人类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这阵子每到晚饭后,经常找我和他爸用“奇葩说”的方式思辨一番。

我一位朋友的儿子是一个超级科幻迷。她跟我提起诸多看科幻书的好处。其中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刻。

她说科幻书是她儿子的“减压利器”。有时候学业压力大,遇到烦心事,儿子看点科幻小说或者杂志,很快就能放松心情。因为把自己置身于小说中那个更大的世界,会感觉现实中的纷纷扰扰那都不是个事。视野会变得更加开阔,心胸也更加宽广。

阅读科幻小说,还有一些现实意义的好处。比如,很契合当下的应试需求。

近些年来,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选题经常会出现科幻元素。郝景芳的《乾坤与亚力》被选入2019年高中毕业语文测试(全国卷)的阅读理解材料;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微纪元》还被选入高考阅读理解题;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 展望2035,给未来写一封信

科技 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而科幻小说在帮助孩子形成科学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探索 精神上,有着巨大的价值。所以读科幻,不仅能解决语文的应试问题,更有利于数学、物理、地理等诸多理科学习。

一点 育儿 心得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

C. 找一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看过的小说

科幻世界 2000年11期《母亲》——作者郝微
应该就是你要找的

讲的是特里普文明——地球飞船降落到特里普星球,在该星球圣地墓地发现了阿莎圣母的书,从而解读出这个奇特的文明,
特里普一直是一个缺少水源的星球,仅有的湿润地带分别位于星球的南北两极。每当春暖花开,世界一派生机,温暖的阳光哺育了无数的生命,也包括特里普人的祖先。
但是冬季很快来临。失去了阳光的照耀,极地一片黑暗。大地冰封成一片白色的世界,再也找不到任何食物。特里普人的祖先也因此而断绝了生活的来源,于是只好迁徙,全体从星球的一端迁徙到另一端,只为了追逐那曾经带来了无限生机的阳光。
周而复始的长途跋涉固然锤炼出了特里普人坚强不屈的性格,但同时也产生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刚出生的小特里普人实在是太柔弱了,他们完全承受不了漫长的征途。而
成年的特里普人又没有办法停留在他们身边,给他们以足够的保护,因为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湿润地区的话,整个的特里普种群都有灭绝的危险。
于是这样的重负自然落在了母亲们的身上。每当秋风初起的时候,大队的特里普人一齐出发,却独独留下了怀孕待产的母亲们。当严寒把一切都封锁,她们躲进早就掘好的
洞穴里苟延残喘。严酷的气候断绝了一切食物的来源,她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喂养特里普种族的未来!
当肆虐够了的寒冬意兴阑珊地离开,当阳光重新开始照耀大地的时候,这些可敬的母亲纷纷抱着自己的孩子化成的蛹,在希望中停止了呼吸。直到大队的特里普人重新回到
这里的时候,小特里普人才一个接着一个地破蛹而出,在父兄们有力的大螯保护下迅速成长。这样,当下一个冬天到来的时候,迁徙的队伍中就又多了一批雀跃着的鲜活的生命
。 特里普人的祖先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下来并且逐渐走进了文明的时代。虽然早在上千年以前特里普人就已经逐渐摆脱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进化的烙印并不
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于是特里普文明依旧在一代又一代母亲鲜血的滋养下继续发展。
特里普社会给女性以崇高的地位,因为只有靠了她们的牺牲,文明才得以继续,种族才得以存在。特里普的女人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因为没有谁认为在一个注定要在壮年
就将结束的生命上投入大量的资源是一件明智的事情。这就是历史,现实的历史,残酷的历史!

D. 科幻小说200字左右,要自己写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地下时代
观察者

父亲对我说:“我们的世界上面还有一个世界,人类曾经在那儿生活过。”
我则反驳他:“我们头顶上尽是些管道,哪有什么另一个世界啊?”
父亲笑笑,用他的大手轻轻拍拍我的头顶:“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后来,那一天终于来了。
上面的世界
我一直不知道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三十天,有二十九天他不在家。并且,他从未对我和母亲说过他做的是什么工作。可在我十三岁生日那天早上,他突然决定带我去他工作的地方看看。我们坐上家里那辆二手氢动力车,向城东的一座通天塔驶去。
通天塔,看名字就知道它是很高的建筑物。我家所在的城市呈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就矗立着三座通天塔。普通的楼房最多只有三十米的高度,而通天塔的高度足足是这些楼房的十倍。
每个城市都有通天塔,但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进入通天塔后,老爸未作停留,而是带着我走向一部电梯。这是一部高速电梯,三百米高的通天塔从顶层到底层,只需十秒。可这次电梯旅行显然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电梯从启动到停止,中间足足运行了两分多钟!
父亲像是没看见我困惑的表情。电梯门一打开,他就走了出去。我还在被电梯的问题困扰着,站在原地没动,直到父亲催了一句,我才跟出去。
身后的电梯门无声地关上,把我和父亲丢在一个黑暗的世界中。等眼镜适应这种黑暗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正处在一个虚拟现实游戏之中。
我们脚下仍是坚实的土地,但踩在上面的感觉与踩在城中平整路面上的感觉完全不同。天空是黑暗的,但又不是完全黑暗的——在黑色的大背景上,有无数发光的白点在忽隐忽现,它们发出的光,让这个世界在我眼中从黑暗变成朦胧。
最令我不可理解的,是我们脚下的陆地很小,陆地周围则全是液体。这些液体轻轻拍打着这块小陆地的同时,还倒映着天空的景象。液体似乎向外无限延伸,在世界的尽头与天空相接。
神秘的陆地,神秘的天空,神秘的液体,共同构成眼前神秘的世界。
接着,父亲开始向我介绍这个世界:“脚下踩的不是土地,而是几乎被淹没的富纳富提环礁中的法塔托岛;天空呈现黑色,是因为太阳现在在地球的另一边,那些白点则是遥远光年外像太阳一样的巨大恒星;周围的巨量液体叫做太平洋,它是地球上最大的大洋……
这些概念我没有全部理解,但有一句话我却记住了:
“孩子,我们住在太平洋的下面。”
大迁移
天亮之后,我们坐上一艘可以自动驾驶的太阳能游艇,前往父亲真正的工作地点——澳大利亚大陆。
我们的游艇从图瓦卢群岛出发,三个小时后到达所罗门群岛,再三个半小时后穿越珊瑚海。后来我们又穿过托雷斯海峡、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由金湾进入菲茨罗伊河,在一个叫利弗林加的城市登陆,这又花了六个小时。最后,父亲开着一辆比自己家里的车还旧的太阳-氢双动力汽车,带着我向大沙沙漠驶去。
“孩子,我要告诉你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本来不应该告诉你的。但考虑到以后你会接我的班,什么时候告诉你就显得不重要了。”父亲把车保持在自动驾驶模式上,转过头来和我说话。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以至于不能告诉我?”
“你还记得我以前和你说过‘我们的世界上面还有一个世界’吧?”
“记得。”虽然这句话是父亲几年前说的,但我还记忆犹新。
“那好,我再问你,当时你相信这句话吗?”
我想了想,回答:“我那时好像反驳你的。“
“那你现在相信了吧。”
“当然。”
“那么,全人类知道这件事后会怎么样?‘
我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是说,人们不知道‘我们的世界上面还有一个世界’?”
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了一段历史:
“2142年,人类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多世纪前科幻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水平,但与之相伴的便是环境的极度恶化,冰川融化、臭氧层空洞之类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人们无法正常生活,
“人们急于寻找一个新的生活环境,有人提出移民外星,可天文学家们说目前还未找到可供生命繁衍的行星……社会开始混乱,世界各个地区都出现了规模不等的武装冲突。就在这些武装冲突快要演变成世界大战之时,联合国出台了《迁移法案》,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有环境学家提出了建造地下城市的设想,但对于那时的科技来说,这只能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这一构想就被忽略了。直到133年之后,联合国看着紧张的世界形势,才将这一伟大的构思变成现实,
“人类花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建造了第一批地下城市,各国元首、重要人物和富豪们首先搬了下去……又过了五百年,当时活着的人们全都离开地面,这时,联合国实施了《迁移法案》里的最后一条‘为保护地球环境,自全人类迁入地下之日起,封锁一切地面消息,除工作人员之外,禁止任何人前往地面。同时,禁止工作人员向地下人透露任何地上信息。’
到了后来,科学研究活动都停止了,艺术也接近消亡,学校里教的东西完全不涉及地面上才能看到的东西……人们无知到了极点,却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这一封锁,就是半个世纪。”
文明的末日
“这么说,老爸你也是‘工作人员’?”
“没错……好了我们到了。“
一座巨大的塔式太阳能热电站正在慢慢接近我们。
下车后,父亲指着那座发电站对我说:“为了保证地下城的能源供应,人们在地上建了许多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站——像这样的太阳电站,整个大沙沙漠里就有五十座,而整个澳大利亚西部几乎都是沙漠。我的工作就是在地下中控室里监测它们的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去检修……你以后也要干这个,《迁移法案》规定‘工作人员’是世代继承的。”
“这和人类文明的末日有什么关系?”
“你觉得,地上现在可以住人吗?”
“根据沿途所见,只要人们只要不搞出什么大的污染,地上要比地下好多了。”
“可《迁移法案》仍然有效,人们仍然要在地下的牢狱中无知地过下去。”
“……”
“人类,几乎要把自己的文明遗忘了,真不知道迁移到地下到底是人类文明的新生还是终结。”
2010-10-1

热点内容
有什么鬼婚小说好看吗 发布:2025-05-16 22:42:22 浏览:240
受穿书星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16 22:25:36 浏览:57
生生不灭听书 发布:2025-05-16 21:54:23 浏览:388
好看的出书版小说推荐机甲 发布:2025-05-16 21:25:13 浏览:29
科幻小说主线 发布:2025-05-16 21:10:53 浏览:562
写母亲帮儿子出书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5-16 20:54:21 浏览:357
科幻小说搜索1000以上 发布:2025-05-16 20:45:39 浏览:332
老婆多重生现代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16 20:21:56 浏览:838
天涯连载最好看的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6 20:20:20 浏览:283
言情电视剧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5-16 19:59:27 浏览: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