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中国通史在线听书
㈠ 现在百家讲坛讲什么
百家讲坛5月16日-22日节目简介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1日 10: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CNTV
首播
重播
大隋风云(上部)(三)坎坷仕途 【5月16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杨坚步入仕途的第二年,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父亲杨忠的老长官独孤信看中了他,决定把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他。独孤信可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地位比杨忠还高,有这样的一个岳父做靠山,杨坚的背景就更硬了。可以想象,杨坚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但非常遗憾的是,此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故,西魏政权被北周取代,江山易主,权臣更迭。
北周虽然取代了西魏,但是政权的基础没有变,统治班底也没有变。照理说,以杨家的显赫背景,在新朝应该照旧吃得开。但现实的就是如此残酷,八年原地踏步让杨坚难免有点心灰意冷,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命运的转机呢?
事实上,现实的尴尬处境让杨坚如坐针毡,他不停地招术士算命,希望用这种比较虚幻的力量来安慰自己。杨坚的这种日子过了不久,北周又出现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杨坚的命运,那么北周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在夹缝中生存的日子让杨坚度日如年,现在好了,宇文护的倒台,可以让他全身心地去辅佐周武帝了。那么周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皇帝吗?在他的手下,杨坚会迎来命运的转机吗?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三集《坎坷仕途》。
大隋风云(上部)(四)权威震主 【5月17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南北朝后期,中原大地上北齐和北周对峙。北齐占有今天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兵多地广,实力强大。多年来,北周一直受北齐的压制。但是,由于周武帝励精图治,北周逐渐强盛起来,而北齐却在昏君的统治下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北周武帝剑锋东指,要跟北齐决一胜负了。那么双方交战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杨坚在其中又有哪些表现?
公元575年,周武帝带领18万大军直扑洛阳,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杨坚也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带兵出征,作为偏师统帅,配合主力作战。尽管此时的北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军队的实力还在,周武帝带领大军打了20天,硬是没有打下来。杨坚也只好和主力部队一起,铩羽而归。北周第一次出师不利,那么这对北周来说,会带来什么影响?周武帝还会继续进攻北齐吗?
从第一次出师不利到第二次旗开得胜,战争的形势对北周逐渐有利起来。胆小如鼠的昏君齐后主怎么办?北齐下一步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北周打败北齐,统一中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杨坚在这个过程中也崭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他就被周武帝任命为定州总管,定州就是今天河北的定州,是当时经济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军事位置非常重要。能够得到这个位置,杨坚非常高兴。他很快就走马上任,来到定州。但是就在杨坚来到定州之后,一件对他不利的事情出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四集《权威震主》。
【5月18日——停播】
大隋风云(上部)(五)翁婿斗法 【5月19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杨坚被任命为定州总管不久,就因为定州城中的一句流言而受到了周武帝的猜忌,被调到了南兖州。南兖州的军事地位远远逊于定州,所以,这次调动对于杨坚来说等于是降级,杨坚对此耿耿于怀。那么,杨坚会认命吗?命运之神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新的转机呢? 就在杨坚准备认命,还没有出发之际,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武帝突然死了,他的儿子周宣帝即位,周宣帝宇文赟又荒唐,又残暴,一点都不像他的爸爸周武帝,倒是很像亡国之君齐后主。这样一来,命运又给了杨坚机会。
一个是虽然暴虐但并不昏庸的皇帝,一个是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重臣,杨坚和他的女婿可以说是绝配。两个人如果配合默契,各自发挥优势的话,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事实上,杨坚不断地受到周宣帝的猜忌,有一次还险些丧命,是杨坚凭借他的老成持重逃过了一劫。但是从宫里出来以后,杨坚真的害怕了,他知道,以周宣帝的脾气,说不定还会找出什么借口来刁难他。虽然这次侥幸出来,但是,只要被他盯上,日后终归难逃一死。那么杨坚究竟如何自保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五集《翁婿斗法》。
大隋风云(上部)(六)杨坚辅政 【5月20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因为周宣帝的猜疑,杨坚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其朝不保夕,还不如到外地避避风头。在周宣帝的宠臣郑译的帮助下,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但任命书下来,杨坚又犹豫了,他眷恋在朝中已经取得的权力和地位,不愿意轻言放弃。那么,在犹豫徘徊中,杨坚到底是走还是没走呢?在这个历史时刻,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周宣帝突然暴崩。这样,杨坚两个大臣的帮助下,矫诏成了辅政大臣。
从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倒霉蛋,到北周的辅政大臣,杨坚的这一步的确迈得有点大,杨坚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杨坚这样窃取权力也太容易了,难道北周就没人了吗,眼看着杨坚篡权,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
事实上,尽管颜之仪坚决反对杨坚当辅政大臣,但也独木难支。在太后杨丽华的支持下,事情已成定局。那么解决了颜之仪的问题,杨坚后面的路就会一帆风顺吗?他还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经过一番文攻武卫,杨坚成功地夺取了大权,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宣告顺利结束。此刻,天下虽然还是北周的天下,但是随着杨坚冉冉升起,很多人都预感到变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那么杨坚为什么能够兵不血刃地取得胜利?北周的力量为什么如此不堪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六集《杨坚辅政》。
大隋风云(上部)(七)剪除宗室 【5月21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周宣帝暴崩,命运之神把杨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在刘昉、郑译的帮助下,杨坚矫诏当上了辅政大臣。而按照常理,辅政大臣应该在宗室,也就是周宣帝的叔伯或者兄弟中产生,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落到杨坚这个外戚的头上,但是历史的确选择了杨坚。那么,杨坚辅政,北周的宗室会答应吗?他们将如何对付杨坚呢?通过非正常手段当上辅政大臣的杨坚,又会如何对待北周宗室?双方将会展开怎样的较量呢?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杨坚成功地解决了京城里的宗室。但是,当时,北周最有实力的宗室并不在京城,而是分布在各个地方。一旦他们就地造反,后果也会相当严重。那么杨坚又将如何处理京外的王爷呢?
按照蒙曼老师的观点,北周的在京外的五个王爷是被杨坚骗到了京城。这样当然有利于集中打击。但是,五位王爷毕竟德高望重,对付他们,决不能贸然行动。那么,杨坚的下一步如何走呢?
按照史书的记载,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的较量如同鸿门宴,每个人都活灵活现,但是蒙曼老师认为,正因为此,所以这段记载可信度不大,那么,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七集《剪除宗室》。
大隋风云(上部)(八)三方叛乱 【5月22日播出】
蒙 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杨坚当上辅政大臣后,一方面稳定朝廷,一方面铲除北周宗室,改朝换代的步伐越走越快,看起来,北周变天的日子不远了,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就在杨坚梦想着改朝换代之际,北周的元老大臣不干了,他们在地方纷纷起兵,向杨坚发难。作为北周的元老大臣,相州总管尉迟迥、陨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和杨坚有着相似的政治背景,他们不想让杨坚独占了这个便宜。那么这三个总管实力如何?为什么是尉迟迥首先发难呢?
三总管之难是北周末年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也是杨坚建立隋朝的奠基之战。如果这场战争不能打赢,那么,中原地区就可能会重新陷入分裂之中;相反,如果杨坚赢了,他也就铲除了改朝换代的关键障碍。那么,杨坚有没有赢的把握呢?
李穆对于杨坚和尉迟迥来说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他倾向于谁,谁胜算的把握就比较大。因此,双方都争相拉拢李穆。尉迟迥占有感情优势,杨坚也以情动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穆会倾心于谁呢?他是怎么考虑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八集《三方叛乱》。
㈡ 想学学中国历史哪本书比较好
看你是什么要求的学学,如果是略微了解呢,建议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如果是带有娱乐性质的学学,百家讲坛吧。
要深入了解呢,推荐白寿彝的《中国通史》或者《剑桥中国史》。
如果要了解断代史那就很多了,不仅有二十四史,还有很多今人写的书。
至于上下五千年,选最贵的吧,应该就是最好的,别买二三十那种盗版的就好。。。
㈢ 求中央台讲中国历史故事,可以下载mp3的节目,有哪些栏目可以考虑
百家讲坛
㈣ 介绍几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要全面,我是高中生,想多了解一些!扩大知识面!(要全)
钱穆《国史大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精彩独到深入的历史书,不妨仔细读读。 另外说文解字和太平御览个人极力推荐~真正喜欢的历史还是要一点点史记汉书的看下去的。
㈤ 讲解历史的节目有哪些
央视有个《中国通史》中国各朝各代都挺详细的,另外百家讲坛的李山教授的春秋和战国都讲的挺好的,喜欢西方中世纪历史的话德国有个纪录片《德国人》挺不错的,不推荐BBC的历史纪录片,基本上扯淡,想了解罗马历史的话还是推荐去看书:罗马建城史、罗马兴衰什么的。二战史的话其实中国拍的纪录片反而相对客观,就是中央7台放的那些。
㈥ 《中国通史》有几个版本最新最好的是哪个作者是谁
范文澜版《中国通史》
范文澜有《中国通史简编》,后来准备将其扩充为《中国通史》,全书未成即逝世,后续工作由蔡美彪完成。 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著,后六册为蔡美彪补充定稿。该书是我国近百年来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套中国通史。它通过记叙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事实与历史人物,阐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全书观点鲜明、体例严谨、内容丰宫、文笔流杨,是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的优秀通史著作之一。
㈦ 求中国历史通俗演义12套全本!
1、首先,掌握一些系统的历史知识、史学理论还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凭兴趣,“跟着感觉走”,读了再多的书,看了再多《百家讲坛》中的历史讲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历史,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 那么,怎样掌握基本的系统历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你可以根据你已有的基础,选择比较权威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下点功夫来啃。为什么要先读权威的通史著作,因为它的作者治学严谨,写的书史料翔实,论述、论证比较科学,会启迪你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问题,这就让你初步学习到基本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加上它们是通史,这就使你的历史知识不会是支离破碎的,而是系统的有规律的东西。有些新潮的年轻人会说,那些“公认的、权威的”历史著作保守,观点不新。是有这种情况,但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才是最值得学的,至于观点、结论本来就不可能永久不变的,否则历史学就不会发展了,就不是一门科学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著的同时,为了张弛结合,也为了培养兴趣,可结合阅读些既生动又严肃通俗历史著作。这些科普型的历史著作必须是公认的、久经检验的,如过去吴晗编的“历史小丛书”以及以后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学者最好不要迷于一些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的历史书,例如大量充斥于书店的什么什么“大帝”的书。也不要迷信外国历史学家的著作,它们当中即使质量较好较权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为中心的,对东方包括中国历史或者有成见、偏见,或者并不真的了解中国历史。当然,看看人家是怎么看世界看中国还是有好处的,我只是说:不要迷信,不要人云亦云,其实对自己中国人写的书也一样。 3、争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学好中国古代史,像《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古代史学名著都没有接触,只是读后人写的历史书,实在太不够了。当然,你不想把历史当作自己的专业,读多读少要根据你的时间和精力,但有可能读多点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会相信那些不负责任的胡诌。 4、把读历史与观察世界和国内的时事政治结合起来,能从历史找根源的就去找,这样学习就更有实际用处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就像别人可能提出的其它看法一样,都只是供你参考罢了。
㈧ 中国通史每集主要内容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6
㈨ 《中国通史》第一集内容概括有哪些
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
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9)百家讲坛中国通史在线听书扩展阅读
《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为主线,描摹了中国境内从远古人类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宏大历史场景。
是由广电总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监制指导,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撰稿,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拍摄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2013年在CCTV-6试播,从2016年8月1日起在CCTV-6每周一至周五午间时段两集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