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郭德纲广雅听书
㈠ 郭德纲和于谦说的白事会那场的名字叫什么啊.
台词给你。
甲 “人讲礼义为先,树将枝叶为源”嘛!
乙 对了。
甲 为什么一个演员上台,说也好吧,唱也好吧,干吗先鞠个躬、敬个礼呢?
乙 嗯。
甲 又不是得罪谁了赔个不是,就是“未曾学艺先学礼”。
乙 唉。
甲 上台鞠个躬是什么意思呀?
乙 什么意思?
甲 这个演员那个心情啊!多么高兴啊!欢迎你们呀!就是欢迎!哎呀!你们牺牲宝贵的时间,尊敬的观众们来看我们的节目,我们多高兴啊!另外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问好,哎呀!你们来了,你们大家都好啊?!就是不说出来,内心是这个意思。鞠躬要严肃认真,鞠躬四十五度,四十五度(甲做一个正常的鞠躬),这样就九十度了(甲做一个幅度很大的鞠躬)。
乙 不不不,太大了!
甲 用不着那样,鞠躬——再抬头——再看看各位。为什么要看你们呢?就是给你敬礼,敬礼完了再看看你,先鞠躬。不能鞠躬的时候看(甲演示鞠躬的同时抬头看观众),这是杂技那顶碗!
乙 好嘛!
甲 人要客气嘛!五讲四美还要这样嘛!“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见人要问好,现在我听说有接电话的还要问好是吗?
乙 哦。
甲 铃一响,哗铃铃铃……你好?!你找谁呀?应当这样嘛!我老没给您问好。
乙 唉唉。
甲 您好?!
乙 啊,少见,您好?!
甲 我也好。
乙 嗯……啊?
甲 我也好。
乙 你干吗?
甲 省得你问我了。
乙 嗨!好好好。
甲 家里都好哇?
乙 您承问,都好。
甲 都谁好哇?
乙 那我哪知道哇,怎么都谁好哇?
甲 谁呀?
乙 您问谁谁好。
甲 问谁呀?老太太好?
乙 好好。
甲 大娘好?
乙 好好。
甲 婶子好?
乙 好好。
甲 您那大嫂子好?
乙 好好。
甲 您那弟妹……
乙 我们家是寡妇大院!
甲 您那二妹妹、三妹妹……
乙 等等,等等,都是女的?没有男的?
甲 也有。
乙 唉。
甲 我们家男的多。
乙 啊?!咱搬一块住去是怎么着?啊?!
甲 ……商量商量吧。
乙 别商量了,没商量!
甲 问您家男的,老爷子好!您的父亲,老爷子,老太爷呢?
乙 别提了。
甲 他老人家?
乙 我爸爸过去了。
甲 啊?
乙 过去了!
甲 过去了?
乙 啊。
甲 过那边去了?刚还在这来着,哦,刚走过去,解手去了吧?
乙 嘿嘿!
甲 我看着过去了,我去找去,我叫他去。
乙 别,别,别找了!
甲 你不是说刚走过去了吗?我看见了一位刚在这过去了嘛!
乙 像话吗?!
甲 就刚才那位。
乙 哪位呀?
甲 你不说过去了吗?过去,你说过哪?
乙 过去,走过去了呀?
甲 过哪?
乙 哪也没去,不是走过去了,我爸爸下世了。
甲 下市(世)了。
乙 唉。
甲 哦,自由市场啦,做买卖啦,卖果仁,哦,卖果仁那老头就是呀?
乙 谁说的?! 谁说的?!
甲 卖瓜子,傻子瓜子?
乙 没有,那是傻子,不是,不是啊!
甲 你说下市(世)了,是下……
乙 下世呀,不是下小市。
甲 我不懂,不懂你这话,不懂!不懂!
乙 嘿!干脆告诉您,没了!
甲 没了?
乙 唉。
甲 找找哇!
乙 啊?哪找去?
甲 哎?没了你不找找?
乙 那怎么找哇?
甲 哎呀!手绢没了还得找找呢!(甲做丢手绢状)哎哟?我手绢没了?你爸爸没了你不找?就完了?没了就完了?找哇!
乙 怎么找哇?
甲 找哇!各处找,登报,登报!寻人!街上贴上告白条,路口、胡同口、电线杆子上,你不用大张纸,就用这么大张纸就行。你写个寻人小广告的告白条,找!是没有了不是?是没有了你就这么找,你写呀!
乙 怎么写呀!
甲 没词呀?我教给你,我教给你。
乙 哦,你有这词?
甲 我呀?
乙 啊。
甲 我……我也没有。
乙 嘿嘿!
甲 我给你现编。
乙 啊,现编的。
甲 给你编的,就为给你编个词。
乙 那您编吧!
甲 这个告白条,你写上啊,“寻人”。
乙 寻人?
甲 这“人”字要冲上倒写着啊,这样“人”字倒写着。
乙 那为什么呀?
甲 图个吉利啊!
乙 哦,这是吉利?
甲 唉,寻人嘛,让人看见“哎!寻人的啊?哎!‘人’倒(到)了哎!”
乙 嗯。
甲 哎!这‘人’倒(到)了!这人到了,借人这口气,你爸爸没了嘛!寻人,这人到了,就找着了。写“寻人”划一道,下边再写“敬启者切闻:忠不顾身,孝不顾耻,忠则尽命,孝当竭力。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禽兽尚知惦念父母,又何况三年给养,十月勤劳,为人岂能忘怀双亲。鄙人王凤山幼读诗书,粗知礼义,耿耿此心未尝忘怀。昨晚偶不留神,走失亲爹一个。”
乙 还亲爹?
甲 是不是亲的呀?
乙 是亲的!
甲 那就写亲爹一个,“走失亲爹一个,当时呈报该管公安局通传查找外,特登报端,倘有四方仁人君子知其下落,将我全爹送回。”
乙 怎么还全爹呀?
甲 你得要全的!
乙 啊?!
甲 不全可不行!
乙 怎么?
甲 缺须、短尾儿、没水牙、没抱爪儿,那就不能要了。
乙 这是蛐蛐!
甲 写全爹吧?“将我全爹送回者,酬洋一百元,酬金已待,决不食言,王凤山,详细住址”,还得要注明你父亲什么模样,什么长相,穿什么衣裳,有什么特征,最好来个像片。
乙 哦。
甲 让人一看,哦。你别马马虎虎!
乙 马马虎虎?
甲 你可别省事呀!你要打算省事就费了事了!
乙 怎么?
甲 你怎么能简单呐?你太简单了,“王凤山丢爸爸一个,有人把老头儿送在家去,酬谢一百元”,完了!麻烦了!
乙 怎么?
甲 把老头儿送去一百块钱,人家知道什么模样呀?老头儿多了,河边公园大椅子上坐着,那老头儿三、五十个,呼啦呼啦都去了……
乙 啊?我呀?
甲 你说到你们家,一百块钱一个,你两、三千块钱,嗯?……你说这老头儿……
乙 我一个都不要!都给你送去!像话吗?!
甲 你不是说你爸爸没了吗?
乙 嘿!
甲 没了就这么找!
乙 没了就这么找?!
甲 对了。
乙 没了这句话您都不懂啊?
甲 你说吧。
乙 干脆死了!
甲 什么?
乙 死了!
甲 谁呀?谁死了?
乙 我爸爸。
甲 不能!
乙 不能?
甲 不能!
乙 啊?
甲 你爸爸没死过!
乙 多新鲜呐!
甲 没死过。
乙 对了,有死好几回的吗?
甲 我知道你爸爸早死了,你爸爸死了好几十年了。
乙 啊,对对。
甲 解放以前你爸爸死的,你爸爸死的时候你才30来岁,我也30来岁嘛。我上你家忙活白事,你知道不知道?打你爸爸有病的时候我就天天往你们家去。
乙 对。
甲 办这棚白事谁给办的?
乙 谁办的?
甲 你没听说?我——
乙 是呀?
甲 哎——
乙 噢,我听说您没少受累。
甲 哎!咱们过这个,没少受累干吗呀!那年你没在家。
乙 对了。
甲 你应事了。
乙 啊,我让汽车撞了!怎么还应事了?
甲 你应了……你应了点儿事了。
乙 外地呀给人家应酬点儿事。
甲 你呀没在此地。
乙 对。
甲 你跟你老伴儿、你跟你媳妇,你们俩口子都在广州。
乙 对。
甲 那时候给你去信、拍电报你都来不了。
乙 来不及。
甲 家里那时候就有你大哥,你行二。
乙 对。
甲 你哥哥、你兄弟、你大嫂子、你兄弟媳妇儿、你姐姐。你大姐比你大哥大两岁,对不对?
乙 对。
甲 你大姐出阁了,你二妹妹、三妹妹。三妹妹那时还没出阁,还没出嫁呢,现在三妹妹都当姥姥了,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呢。打你爸爸一有病我天天去。
乙 是呀?
甲 去看老头儿去,你爸爸那个病一天比一天恶化,不吃东西净喝药,那哪成啊?!变模样了!走形了!哎呀!我一瞧,这可不好办,我就跟大哥、跟老三说,我说:“凤山二哥可没在这,家里这老头儿这病可不见好,咱们要天天就得喝这汤药,当然说也管事,不怎么见效。”我跟老三商量商量,我说:“咱们是不是让老头儿住医院?”
乙 对。
甲 老三说:“他不去!他没住过医院。”我说我问问,我说:“老爷子,您呐天天喝这汤药挺见好,您看您这一天比一天好哇,是不是?您住医院吧?您到医院住,换换吃点儿西药?”
乙 唉,怎么?
甲 不去!摇头。(甲学乙父亲的语气)“我呀……我不行了。”
乙 我爸爸不行了!
甲 我……我不行了。
乙 你呀?!你早就不行了你,你不是现在不行。
甲 这是学你爸爸。
乙 你别学了!
甲 他告诉不行了,我让老三说,我找你三兄弟,我说:“老三,你去说去,你告诉医院比这条件好,昼夜有值班大夫,你去说去。”老三怵怵瘫瘫、犹豫不定,老三过去了(甲学乙三弟的语气):“爸爸!”
乙 唉!
甲 叫你了?答应得到脆啊!这是老三叫你父亲呢!再答应我可踹你啊!这别搭碴儿,听着啊!
乙 唉唉,不搭碴儿。
甲 (甲继续学乙三弟的语气)“爸爸,您呐上医院吧?医院呐那大夫值班,昼夜有大夫,护士照顾也好,送您上医院,找个车”,你爸爸不去,(甲学乙父亲的语气)“别管我,你们呀,好好地孝顺你妈”,闭上眼不说话了
乙 哟!
甲 不言语了,我过去一瞧……咽气了!
乙 哟!
甲 无常了,亡故了,不在了,没了,没有了,完了,完事了,完事大吉了,吹了,吹灯了,吹灯拔蜡了,嗝儿了,嗝儿屁了,嗝儿屁着凉了,撂了,撂挑子了,皮儿了,皮儿两张了,土了,土典了,无常到了,万事休了,俩六一个幺——眼儿猴了——!
甲 我赶紧就跑到厨房叫你大哥,你哥哥在厨房那熬药呢!
乙 对。
甲 还熬汤药呢,我说:“大哥!大哥别熬药啦!”
乙 怎么了?
甲 (甲继续说)“老头儿完啦!”你哥哥就一愣:“啊?!老头儿死啦?!”你大哥一听,当时,“哗——”,哭了!
乙 有这么哭的吗?有这么哭的吗?“哗——”,滋儿挺远,这是尿了这是!
甲 你大哥泪如涌泉,这叫泪如涌泉,“哗——”……
乙 没这么多眼泪!
甲 “叭嗒叭嗒”……
乙 还“叭嗒叭嗒”。
甲 掉了十一个眼泪儿。
乙 他还给数着呢,十一个。
甲 你哥哥大小眼儿嘛!
乙 呆你的!
甲 别熬药了,一听北屋里,好嘛!“哇哇”的都哭起来了。
乙 那还不哭!
甲 你大嫂子、你兄弟媳妇儿、连这姐儿俩“哇哇”的,我到这:“先别哭!先别哭!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赶紧谁跑一趟把大姐请来。”你们大姐那时候住的挺远,西南楼儿那边住。
乙 对。
甲 赶紧把大姐叫来,用车把你姐姐叫来了,那时你大姐四十来岁吧?
乙 对。
甲 挺胖的身子,大姐来了。进门也是哭了一顿,那就别拦着了,那么大岁数挺胖的,让她哭两声吧!我说:“大姐呀!先别哭,咱们研究研究这事怎么办?咱们把事情都安排好了,你们哥几个、姐几个上坟地哭去!”
乙 对。
甲 (甲继续说):“咱们这事怎么办?把您请来了,您是大姐,老头儿生养你们哥几个、姐几个,就您岁数大,你出主意,咱们这个白事打算怎么办?”
乙 嗯。
甲 你大姐说:“我呀岁数大,可是我是出了门子的了,怎么也是外人呐,啊?还是听大哥的吧!老二凤山也没在家,大哥跟老三怎么说怎么好,我听着,让我拿多少钱我就拿多少钱,我随着,怎么办都好!”我说:“好!大姐!漂亮!说话我爱听,应当得这样!”我说:“大哥!怎么办?研究研究吧?”
乙 嗯。
甲 (甲继续说):“该吃吃啊!该睡的睡啊!都没吃饭呢!这不熬了粥了嘛,把粥端过来,一人喝两碗先,接这儿吃干的、饼、吃馒头,那时哭得那样绝对吃不下去了。
乙 吃不了!
甲 先拿熬的这一锅粥,大姐“库叉库叉”弄了两碗。
乙 哎!有这么喝粥的吗?“库叉库叉”的?像话吗?
甲 “哗啦——哗啦——”……
乙 干嘛?
甲 “哇呀呀呀——”……
乙 好嘛?张飞来了?!
甲 怎么着?
乙 就说喝粥就完了。
甲 大哥出主意吧!你哥哥说呀:“反正这个红白喜事无尽无休,你说咱们怎么办?怎么叫大办?怎么叫小办?只要说的过去呀就行了,‘心到神知、上供人吃’,怎么出这个殡?办这个白事?不是给街坊邻居、亲友们看吗?亡人不也是不知道吗?我说咱们简简单单的,反正咱说得过去呀,我看就差不多了。”
乙 嗯。
甲 老三说:“不能!‘穷人不可富葬,富人不可穷埋’,咱们虽然不是财主啊,咱不称钱,但咱们也不算太穷,咱们不能用四块板把老爷子抬出去,咱们得像个样呀?!有大姐兜着,不管花多少钱,不够让她添,大姐夫家里有钱。”大姐说:“没关系!用多少钱我拿!不管花多少钱,我添一半都行。”
乙 嗯。
甲 我说:“好!这不这么说嘛!交我了,我办,钱少花事要得办好!”
乙 你瞧。
甲 (甲继续说):“让你们哥几个、姐几个露脸!”
乙 唉。
甲 我办我当然不行,我得找内行。
乙 哦,还有内行?
甲 红白喜寿事,这个没有内行办,你是白费钱办不好!
乙 对。
甲 我找熟人,我有朋友哇!王十二、翟鹤龄、李文清、丛四爷,这都是久帮给人办红白喜寿事的,把这几位请来,我们打算花多少钱?您看怎么办?咱们要对得起老头儿!对得起老爷子!
乙 对。
甲 老爷子不易!
乙 是呀!
甲 这一辈子真是为家为业操劳过度,以至他老人家年老气衰,心脏之症痛绝俱裂,经北京著名的医师肖龙友、孔伯华、汪逢春、杨浩如、施今墨(注:肖孔汪施是民国时期北京四大中医学家。)各大名医临床会诊,结果是医药罔效。
乙 唉。
甲 你父亲西方接引、与世长辞,够奔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乙 嗐!你就说死了不就得了!
甲 怹这一死呀!报丧的讣闻(注:也作讣文。)撒出去,各地的亲友都来吊唁,花圈、挽联、幛子、纸牌儿(注:宣纸制成的匾额。)简直的不计其数。你父亲这装裹(注:寿衣。)新鲜!
乙 什么?
甲 我没见过!
乙 是呀!
甲 我没看见过!不是一般死人穿的那袍套靴帽。
乙 哦。
甲 你爸爸信佛!
乙 对。
甲 穿的这身服可太好了!嗬!这身衣裳、这装裹定做的。
乙 哦。
甲 早先做的,早就预备好了。
乙 对,早做的。
甲 您爸爸信佛嘛!穿的是全身道服,整部《金刚经》陀罗经被,水袜云鞋,蓝呢子盘金线厚底儿福字履。您爸爸这口棺材讲究!
乙 棺材好!
甲 讲究!北京前门外打磨厂万益祥木场买的。(注:1.木场也称桅厂,即棺材铺;2.据查资料旧时北京九大桅厂中只有一家前门打磨厂小桥“永昌桅厂”,另有前门西珠市口“万龄(鹤?)祥桅厂”。)
乙 对。
甲 材料叫金丝楠挂茵陈里儿。(注:也作茵沉,是最上等的木材,旧时为封建帝王所用。)
乙 嗬!
甲 上黑漆,三道大漆,挂金边儿,头顶福字,脚跐莲花,棺材头里儿写的是白字,写的是您爸爸的名字。
乙 哦。
甲 写的是……那叫什么字……宋体!宋体的扁字,每一个字这么宽,这么扁,上写“清封”,“清封”俩儿字用红色的。
乙 哦。
甲 “清封登仕郎王太公讳致和”。(注:1.登仕郎是清代正九品文官;2.王致和为清代进京落第的举子,北京臭豆腐的发明人。)
乙 嗯,我爸爸叫王致和!
甲 入殓!入殓入响殓!
乙 响殓?
甲 不是无声无色地把死人抬起来,往棺材里一放就完了,响殓!
乙 唉,奏大乐。
甲 找来二十个吹锅手。
乙 吹锅手哇?
甲 吹广…吹…吹广…吹鬼…吹鬼手!
乙 得得得,您别乱吹了!
甲 吹什么手?
乙 吹鼓手。
甲 吹鼓手!
乙 唉。
甲 吹那个唢呐的。
乙 对
甲 打那个大锣,那么大大锣,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嗬!敲得震天震地的,掐尸的、入殓的四位师傅们,到床板那把你父亲这尸首……
乙 唉。
甲 ……托起来,“请大爷!”就叫你大哥,让你大哥过来干嘛?托着你父亲的脑袋。
乙 这叫“长子抱头”。
甲 对了!“长子抱头”就托好了,“师傅们!准备!”嗒嗒嘀、嘀嘀嗒嘀……,都准备好了,“请大爷!起家伙!起家伙!打!起!”嘀啦嘀嗒、嘀啦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
乙 散戏了这个!
甲 反正吹唢呐,我不知道吹什么牌子。
乙 那你也别吹这个呀!
甲 这叫入响殓。
乙 啊。
甲 到第三天“接三”。
乙 唉。
甲 这叫“接三经”。
乙 啊。
甲 “放焰口”。
乙 对。
甲 找来四十个大和尚。
乙 啊?大和尚?
甲 嗯。
乙 怎么还要大和尚呀?
甲 我(你?)怕忌这“大”字。
乙 不要这大和尚,和尚!
甲 找四十个和尚来念经,念什么呀?这叫“放焰口”。
乙 “放焰口”?
甲 叫“焰口施食”。
乙 啊。
甲 摆了大四方桌子、八仙桌子,六个八仙桌子挨着,摆这么一大条儿,两边和尚都坐满了,敲打的乐器有吹管子的、吹笙的、打九阴锣的、打铜的那个镲、打铜钹的,夸、抬夸、抬夸、抬夸、抬夸、抬夸、夸、抬夸、抬——,当间坐一个,当间坐的那个和尚戴着个五佛冠(注:毗卢帽。),那帽子有五个小佛爷儿。
乙 对。
甲 那叫大帽,他念这个“焰口施食”。
乙 啊。
甲 念十六本“焰口施食”呀,念经还得扔那么点儿那个小馒头,舍小馒头、撒铜钱。
乙 嘿!
甲 我念你听听?
乙 啊。
甲 头一篇,“焰口施食”十六本的头一篇的词是:“道场成就,赈济将成。斋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举扬圣号。”这是前六句啊,当间这大和尚(起唱):“道场成就,赈济将成。斋主虔诚,上香设拜。坛下海众,举扬圣号。苦海滔滔孽子召,迷人不醒半分毫,世人不把弥陀念,枉在世上走一遭。施得功德,再惹茗香,再伸召请,召请亡灵来赴会,趁此上莲台。一心召请啊哎——,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镗——,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施得功德,再惹茗香,再伸召请,召请清封蹬死狼(登仕郎)、踹死狗、压死耗子、踢死猫,此夜今宵来受甘露法食。哎……
乙 等等、等等……(乙用扇子打甲的头)……
甲 你这是念完经打和尚!
乙 这是什么经?
甲 这叫“焰口施食”!
乙 “焰口施食”就完了,念点儿就得了。
甲 每七天来一次。
乙 啊。
甲 这大和尚又来了。
乙 大和尚又来了?
甲 这是“迎七”,“迎七经、二七经、三七经”,搁到七七四十九天。
乙 你听听!
甲 才出殡!
乙 啊。
甲 出殡那天正赶好天!
乙 好天?
甲 在你们院里搭大天棚,搭的什么呀?搭的起脊大棚!
乙 对。
甲 在门口外边立三棵白杉槁。(注:读作“沙高”,即用杉木做的脚手架,北方用杉木而南方则用竹子。)
乙 哦。
甲 两边是钟鼓二楼、过街牌楼,这大牌楼是什么搭的?
乙 啊?
甲 用这白蓝色的花纸搭的彩牌楼!
乙 嗬!
甲 正当中写三个字“当大事”,孔子(此处应为孟子)曰“唯送死者以当大事”,两边是钟鼓二楼,两边是音乐齐奏,锣鼓喧天,两个黑红帽在灵堂引路,请来了文官点主、武将祭门,连放三声铁炮,先由杠夫二十四名将经棺请出门外,上小杠四十八杠,后换大罩八十人杠,杠夫满都是红缨帽、绿架衣、剃头、洗澡、穿靴子、挽穿套裤,八十人杠换三班二百四十人!
乙 嗬!
甲 这殡!摆开了一字长蛇五里地!
乙 哎!
甲 最前边是三丈六的铭旌幡,上写着你父亲的官衔。(注:铭旌也作功布、明旌,是汉官出殡引路招魂的旗帜。)
乙 哦,官衔。
甲 接着就是纸人纸马,都是纸糊的。开路鬼、打路鬼、英雄斗志百鹤图,有方弼、方相、哼哈二将(注:均为《封神演义》中的神将。),秦琼、敬德、神荼(读“书”)、郁垒(读“律”)四大门神,有羊角哀、左伯桃、伯夷、叔齐名为四贤,旗罗伞扇奏大乐,两堂彩谱,一顶引魂轿,有军乐队、铜管乐、管弦乐,还有打击乐,童引法鼓(注:有前面的童子背鼓,后面的童子敲击。)子弟文场(注:旗人子弟票友演奏的“文场会”。),七个大座带家庙(?),松鹤、松鹿、松亭子,松伞、松幡、松轿子,花伞、花幡、花轿子,金瓜钺斧朝天镫,鹰衮鹰幡鹰罩鹰(?),“肃静”“回避”牌一样五十对,黄缎子绣花伞一堂,上绣金福字,飞龙旗、飞凤旗、飞虎旗、飞豹旗、飞彪旗、飞熊旗、飞鱼旗、飞鳌旗,四对香幡、八对香伞,尼姑二十名,道姑二十名,和尚四十名,老道四十名,喇嘛经四十名,北京佛教会居士林的居士也来送殡,童子雪柳(注:竹筒中插入裹了白纸穗的细竹条谓之“雪柳”,由男童手执。),雪柳一百五十对,花圈四百对,挽联四百对,当中有影亭一座,上摆着你父亲的像片(甲模仿乙父亲的遗像)。
乙 哎哟!猴儿哇?成了!成了!
甲 各界亲友送殡的两千多位,送殡的亲友胸前都戴着白纸花,两个白帷幕,白帷幕里头有两个人架着你哥哥,有两个人搀着你兄弟,这哥俩头戴麻冠、身穿重孝、手拿哭丧棒,你哥哥左手还扛着引魂幡,哭得是泣不成声。洒纸钱的北京的“一撮毛”(注:本名全福,清末民初满族人,因为脸上有一撮黑毛故绰号“一撮毛”。),拿纸钱“嗒——”这一洒节节高,三层开花满天星。大官罩(注:也作棺罩,官罩是罩在棺材外边的有盖挂绣片的木框,棺罩则是棺材和官罩的合称。)过来了,“的、的、的、当、当、当、当”两个打响尺的倒退着走,“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八十人杠“唰、唰、唰、唰”走得是又齐济、又稳当,官罩过去,有六十辆洋马车,里边坐着家属女眷跟着送殡。
乙 嘿!
甲 这个殡早晨九点钟发引,下午四点半了才到你们家!
乙 哎?怎么又抬回来了?
甲 没找着坟地!
乙 是啊!
㈡ 单田芳与袁阔成,哪个版本的《封神演义》说的好
建议听袁阔成的
袁老先生的《封神演义》比单田芳说得全,而且他讲的那才叫清楚呢!单田芳口误太多比如:XX一会儿用刀一会儿使枪的。
袁先生的风格大气中不失细腻,平和中蕴藏玄机,语言通俗但不低俗,说封神一如说三国,儒雅但不乏幽默。
单先生的风格大开大合,语言通俗易懂,配合上略带沙哑的嗓音,自成一家,善于使用肢体语言配合故事情节。
评书《封神演义》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姜子牙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结束。其中的主要有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兵进五关等情节。
袁阔成(1929-2015),辽宁营口人,评书表演艺术家,被后世称为“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2006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泊梁山》、《红岩魂》等。
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中国河北保定市涞水县(一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宝级评书大师。系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评书四大名家之一。
㈢ 家佳听书馆出品的道听途说系列
道听途说系列产品主要内容包括 评书类 相声类 有声文学小说类 少儿教育类
考虑到部分车不能支持MP3格式 主要产品形式为有声小说的cd版 相声cd版 少儿cd版。评书类因为大多数评书作品的内容又多又长,不能以cd格式出现。
道听途说--汽车上的娱乐文化
有声畅销书CD版
D072 平凡的世界 6 MP3
D073 北京不向北 14 CD
D074 济公传 5 MP3
D075 货币战争 11 CD
D076 笑话加油站 6 CD
D077 鬼吹灯--精绝古城 14 CD
D078 鬼吹灯-龙岭迷窟 12 CD
D079 鬼吹灯-云南虫谷 15 CD
D080 鬼吹灯-昆仑神宫 15 CD
D081 地狱的19层 11 CD
D082 新张震讲故事 8 CD
D083 暗算(上) 11 CD
D084 暗算(下) 12 CD
D085 圈子圈套1--战局篇 11 CD
D086 圈子圈套2--迷局篇 14 CD
D087 圈子圈套3-终局篇 14 CD
D088 藏獒 17 CD
D089 藏獒2 21 CD
D090 亮剑 21 CD
D091 狼烟北平 23 CD
D092 我叫刘跃进 11 CD
D093 明朝那些事儿(1) 16 CD
D094 明朝那些事儿(2) 14 CD
D095 明朝那些事儿(3) 11 CD
D096 明朝那些事儿(4) 13 CD
D097 明朝那些事儿(5) 13 CD
D098 宝贝,这样做真棒--好习惯故事30则 5 CD
D099 杜拉拉升职记 11 CD
D100 雍正皇帝 10 MP3
D101 杜拉拉2-似水年华 11 CD
D102 娲居 17 CD
D103 基金经理 2 MP3
D104 无言以退 2 MP3
D105 高位出局 2 MP3
D106 十月围城前传 8 CD
D107 国学故事馆 3 MP3
D108 杜拉拉升职记 1 MP3
D109 杜拉拉2-似水年华 1 MP3
评 书 类
序号 产品名称 回数 盘数 播讲人
A001 三国演义(上) 365 8 袁阔成
A002 三国演义(下) 8 袁阔成
A003 三国演义(电脑版) 365 2 袁阔成
A004 暴风骤雨 37 2 袁阔成
A005 敌后武工队 36 2 袁阔成
A006 封神演义 200 8 袁阔成
A007 水泊梁山 120 5 袁阔成
A008 西楚霸王 50 2 袁阔成
A009 十二金钱镖 52 2 袁阔成
A010 隋唐演义 216 10 单田芳
A011 《白眉大侠》之龙虎风云会 320 11 单田芳
A012 七杰小五义 80 4 单田芳
A013 薛家将 180 8 单田芳
A014 童林传 200 6 单田芳
A015 连环套 120 5 单田芳
A016 百年风云 200 7 单田芳
A017 三侠五义 180 8 单田芳
A018 铁伞怪侠 160 5 单田芳
A019 栾蒲包与丰泽园 200 6 单田芳
A020 千古功臣张学良 120 4 单田芳
A021 西游记 84 4 常 志
A022 平原枪声 45 2 李鑫荃
A023 红岩 42 2 李鑫荃
A024 康熙私访 42 2 连丽如
A025 红楼梦 102 3 连丽如
A026 三国演义 300 10 连丽如
A027 东汉演义 240 12 连丽如
A028 侠义英雄传 80 4 连丽如
A029 伍子胥 45 2 连丽如
A030 智圣东方朔 160 6 连丽如
A031 刘公案 54 2 连丽如
A032 大隋唐 390 13 连丽如
A033 二十四孝 24 4 连丽如
A034 龙图公案 118 4 连丽如
A035 雍正剑侠图 190 7 连丽如
A036 醒木惊天连阔如 50个故事 9 连丽如
A037 雍正剑侠图(续) 160 6 连丽如
A038 五凤朝阳刀 110 5 刘兰芳
A039 杨家将全传 109 5 刘兰芳
A040 朱元璋演义 185 5 刘兰芳
A041 包公上疏 14 1 刘兰芳
A042 大唐侠女 62 3 刘兰芳
A043 喋血魔窟 30 2 刘兰芳
A044 呼家将 93 4 刘兰芳
A045 契丹萧太后 70 3 刘兰芳
A046 岳飞传 117 5 刘兰芳
A047 赵匡胤演义 100 5 刘兰芳
A048 努尔哈赤 50 2 刘兰芳
A049 聊斋故事 110 4 刘利福
A050 纪晓岚传奇 100 3 孙一
A051 民国十大军阀演义 105 4 孙一
A052 二战经典战役 85 4 孙一
A053 江湖侠义录 110 4 孙一
A054 二战人物史话 42 2 孙一
A055 中国帝王史话 5 孙一
A056 和珅传奇 30 10CD 孙一
A057 刘罗锅传奇 60 2 孙刚
A058 海青天 35 3 田连元
A059 刘秀传 70 3 田连元
A060 杨家将 102 5 田连元
A061 水浒传(上) 328 7 田连元
A062 水浒传(下) 7 田连元
A063 秘密列车 39 2 田战义
A064 李自成 285 12 田战义
A065 古今通鉴 70 3 田战义
A066 郑成功 150 6 赵凤霞
A067 珍珠宝莲灯 4 连丽如
A068 五龙捧圣 56 1 连丽如
A069 十二女侠 107 4MP3 连丽如
A070 广泰传奇 68 2 王月波
A071 春秋五霸 60 2 袁田
A073 乱世枭雄 300 12 单田芳
A074 白眉大侠 320 13 单田芳
A075 明英烈 162 7 单田芳
相 声 类
B006 姜昆相声全集. 1 MP3
B007 相声:名家名作精选 1 MP3
B008 李金斗、陈涌泉相声精选 1 MP3
B009 侯耀文、石富宽相声全集 2 MP3
B010 赵世忠、赵振铎相声专辑 2 MP3
B011 王谦祥、李增瑞相声全集 1 MP3
B013 侯长喜相声精品集 1 MP3
B014 孙一相声全集 1 MP3
B017 郭德纲对口相声精品集 7 CD
B018 郭德纲对口相声精品集(II) 7 CD
B019 郭德纲单口相声精品集(1) 5 CD
B020 郭德纲单口相声精品集(2) 5 CD
B021 郭德纲单口相声精品集(3) 5 CD
B022 刘宝瑞单口相声集 12 CD
B023 刘宝瑞对口相声集 9 CD
B024 侯宝林相声精选集 5 CD
B025 马三立相声精品集 10 CD
B026 高英培相声精品集 8 CD
B027 苏文茂对口相声集 8 CD
B028 马季相声精品集 15 CD
DVD版
B029 郭德纲(一)我这一辈子 5 DVD
B030 郭德纲(二)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 5 DVD
B031 郭德纲(三)我要上春晚 5 DVD
C009 如何超级成功 2CD 丁华军
C010 如何成为超级员工 2CD 丁华军
C011 如何成为超级主管 2CD 丁华军
C012 做个高效直销员 13CD 刘武彪
有声小说经典文学名著 MP3版 家佳听书馆系列
D001 影响世界的100部经典名著 5 MP3(缩写版)
D002 99位当代名家的传世名篇 6 MP3(缩写版)
D003 名家诵名篇—现代部分 1 瞿弦和等(缩写版)
D004 名家诵名篇—古代部分 1 雅 坤等(缩写版)
D005 世界名著MP3(删节版) 2 张筠英等(缩写版)
D006 围城 1 钱钟书
D007 活着 1 余华
D008 尘埃落定 1 阿来
D009 许三观卖血记 1 仲维维播讲
D010 老人与海 1 仲维维播讲
D011 理发师 1 凡一平
D012 穿越玉米地 3 吴晓波
D013 空镜子 1 万 方
D014 滴泪痣 1 李修文
D015 艾伦·格林斯潘 1 格林斯潘
D016 黑蚂蚁 1 程 琳
D017 子夜 2 茅 盾
D018 长恨歌 2 王安忆
D019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1 王安忆
D020 姜汤说女人 1 姜 汤
D021 爱怕什么 1 毕淑敏
D022 血玲珑 2 毕淑敏
D023 捆绑上天堂 2 李修文
D024 聆听 2
D025 名人专访 3
D026 张爱玲传 1
D027 北大听讲座(二) 4
D028 家 1 巴金
D029 德伯家的苔丝 1 托马斯·哈代
D030 幸福派 1 万 方
D031 哈佛之恋 2 王正军
D032 华都 2 叶辛
D033 市委书记在上任时失踪 1
D034 画魂潘玉良 1
D035 国家荣誉 1 仲维维播讲
D036 海岩文集 14
少儿产品
D038 中华五千年 20 20CD
D039 安徒生童话全集 19 19CD
D040 格林童话 19 19CD
D041 一千零一夜 19 19CD
D042 经典音乐启蒙故事 7 MP3
D043 中华宋词三百首诵读 7 7CD+图书
D044 中华唐诗三百首诵读 6 6CD+图书
D045 伊索寓言 6 6CD
D046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2 MP3
D047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 10 10CD+配套书
D048 中华国学启蒙经典:论语 1 注音图书+1MP3
D049 中华国学启蒙经典:庄子老子 1 注音图书+1MP3
D050 中华国学启蒙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 1 注音图书+1MP3
D051 中华国学启蒙经典:中庸,大学 1 注音图书+1CD
D052 西游记(曹灿播讲) 6 MP3
D053 中华小名家 16 16CD
D055 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文) 1 马克*吐温
D056 唐宋名家诗词故事--唐诗篇 2 MP3
D057 唐宋名家诗词故事--宋词篇 2 MP3
D058 史记故事 2 MP3
D059 成语评说 1 孙刚
D060 中华典故故事 1 孙刚
D061 十万个为什么 1
D063 话说中国 7 MP3
E001 经典评书大系 45 55部经典评书套装
E002 中华相声大系 16 MP3
E003 古今中外有声书城 26 礼品装
㈣ 有谁知道封神演义小说(不要文言文的),要评书里那种,哪有
评书和原著是不一样的,再说封神明代的白话文小说,即使有文言成分也是简单易懂,没什么很难读懂的东西,楼主何不看看原著呢。
㈤ 哪里有下载评书《封神演义》mp3
直接传到网络上传附件,绝对没有密码、完全免费
如觉得好,请及时下载,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进你的知道,进你的提问,一步一步做就行了,一分钟搞定。谢谢
问了问题要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请尊重他人劳动,谢谢
㈥ 好听的神话类长篇评书有哪些谁说的好或者长篇的单口相声也行
神话的评书就是袁阔成的《封神演义》了,郭德纲单口相声《济公传》
㈦ 想听评书封神演义,,哪里能听到
因为你可能是用手机上网的,所以可能看不到,任何一个用电脑上网的都能看到我的回答的右下角有个图标“点击下载”,只要点击它就能下载
问了问题要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请尊重他人劳动,谢谢
㈧ 郭德纲“你得学好”里面的京剧唱腔
你说的那个是 唱的太平歌词《单刀会》吧。
冬走涪陵夏行船
鲁子敬摆酒宴聘请圣贤
那胆大的黄文曾把那书下呀
他下至在荆州地关羽的帐前
那关平接书关羽看那
那朗朗言辞就写在了上边
上写着
鲁肃顿首拜,
拜上了亭侯虎驾前,
咱两国呀本是那交趾的地呀
是天了漫的和好莫结怨
在东吴摆下一小宴哪
我聘请亭侯到我这边
哪你要是前来真君子
你若不来呀枉为三国将魁元
那关羽看罢了微微的笑
在心中暗骂东吴的黄口蛮
你并非请我去赴宴哪
你分明为了荆州的关
我叫黄文修书不及替我转拜鲁子敬阿
你就说俺明天到你那边
那黄文回国我且不表
那转过来马良先生到帐前
我尊亭侯酒不是好酒是矢羽
宴非好宴是矢宴
依我说赴宴不如不去的好
怕的是东吴起祸端
那关羽闻听微微的笑
先生您那胆小是个文官
曾记得过五关连斩过六员的将
那刀劈秦琪黄河滩
在虎牢关前战吕布
那力斩华雄酒未寒
那大江啊大浪我过了多少
那小小的沟渠怎能翻了船
那马良啊先生朝后退
这义子关平到帐前
那尊父帅明天赴宴多带人弓马
那怕的是东吴起狼烟
那关羽闻听蚕眉皱
胆大的蠢子你少要多言
我有心明天赴宴多带人弓马
那怕的是东吴耻笑谈
那到明天我单刀一口去赴他的会
我就带着周仓将一员
那我命你巡查四门防奸细
这一到夜晚城早关
那到明天你同廖化带领五百弓箭手
迎接为父我转回还
那吩咐已毕天色晚
那日落滚滚坠了西山
那叫从人搭过爷的春秋案
这照秉灯烛把书观
那先观一首是姜吕望
那水汉埋伏是十三天
是又观二套是封神演义
那孙武子雷炮分兵到了帐前
那观书观到了三更后
他移到寝帐是前去安眠
那一夜无书我且不表
转过来马良先生次日里是五月十三
那我一言唱不尽五月十三单刀的会
我是愿在位你富贵荣华万万年
㈨ 经常有内行人士评价郭德纲演京剧差,为什么有外行因为郭德纲喜欢上了京剧
说到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靠自己的能力,把德云社从当年北京天桥的一个小剧场,变成了如今相声行业的龙头老大,堪称是曲艺界的传奇。郭德纲也从当年吃不上饭的穷小子,变成了如今相声界的首富。郭德纲不仅喜欢相声,更喜欢京剧,也想把京剧振兴起来。
他们一个被封为“国粹”,一个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德纲唱的京剧,没有传统的“大、探、二”或者“失、空、斩”,而是很少听到的《封神演义》,《济公传》和《贱骨头》等剧目。郭德纲演得有趣,唱得是不是精准,观众们可能听不出来,但老郭确实卖了力气,这一点大家却是认可的。自然也就慢慢喜欢上了郭德纲这个人,所以从而喜欢上了他的相声这样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