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在线 » 西游记解读听书

西游记解读听书

发布时间: 2022-04-01 08:00:32

听书《西游记》第31回指的在书里哪一回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九怪

八戒用激将法使悟空当下随他前来。悟空变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内丹舍利,现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无影无踪。悟空去天界查访,星神念动咒语,将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将公主带回国,并使唐僧恢复原身。

(1)西游记解读听书扩展阅读

《西游记》一书,自始至终,皆言诚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学,并无半字涉于仙佛邪淫之事。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 张书绅

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鲁迅

⑵ 《西游记》原著真实解读是什么

《西游记》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繁而不乱,张开了幻想的翅膀,驰骋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其幻想的思维模式,有着超现实的超前的意识。

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更利于广大读者解读。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全书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起来,《西游记》的幻想艺术确是一份宝贵的思维财富和丰富的艺术财富。

《西游记》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杰作,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

作品评价

《西游》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心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

《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

⑶ 网上有很多有关于西游记的解读, 谁的最靠谱呢

网上很多西游记的解读,在目前的学术界,是明代叶昼先生的解读最好,他的解读书名叫做《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这是一本很正统的从心学角度去解读西游记的书。明清时期,大多数的文字鉴赏者都是从心学角度去理解西游记。所以他们所理解的西游记的故事和一般人所理解的西游记也不一样。

在民间,西游记还有许多阴谋论。众所周知,唐僧在西游记中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角色,听说吃了唐僧的肉就能够长生不老,所以是个妖怪都想吃他,但是没有一个妖怪成功做到了。阴谋论里的唐僧的确少了一块肉,他缺少的是一根脚趾,这是他的母亲咬下来吃了的。

⑷ 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记》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是全书之冠,一边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一边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界穿越,描绘四界风貌,建立一个三维境界立体思维活动空间。

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去西天取经缘由。

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释佛法渊博。

《西游记》创作背景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

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⑸ 哪位文学家解读西游记最好

学术界普遍认为叶昼托李卓吾先生批注版的最好,是明代叶昼写的,但书名叫李卓吾批评西游记。
另外说两点 1、金圣叹没有批过西游记,不知道的别乱说,误人子弟。2、吴闲云的就当消遣读,千万别当真,他写的估计吴承恩都没想那么多。

⑹ 求《西游记》真相解读完整版啊,跪求!

我看你是现代剧武侠剧看多了,没有细看过西游记

其实写的很符合逻辑,孙悟空和符合一个人从追求到巅峰的一个心理变化

我先解释你前9个问题
1.轮起武术,西游记里面那个怪物能没千年道行?
孙悟空学艺仅仅几年武艺就达到巅峰,他们能差哪去?
而说到天庭,天庭上真正出战的有几个将?,就那几个,就算到了孙悟空倒塌老君的炼金炉,玉帝身边的护卫也能和孙悟空战平
但是武艺不代表就会什么道术,孙悟空用法天象地,也就杨戬用法天象地应对,
所以到了地面的妖怪,真正比的是宝物,道术,而不是武艺

2.这个问题还是建议你在细看西游记,里面写的很清楚
3.同上

4.孙悟空并非烧不死,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哪里是因为他躲在风洞,有烟无火,最后把眼睛熏病了,后面叫火眼金睛,
最能体现孙悟空能被烧死的,可以看借芭蕉扇那点,孙悟空借假的芭蕉扇,由于孙悟空没念避火诀,而被烧伤,

5.这个问题要看孙悟空推到人生果后到其他地方寻找医树的方那段,寿星就说,镇元大仙的人生果吃一个可以延寿一类,而我们还要修元什么的才能延寿,可见仙并非不死

6.这个问题还是自己看西游记中玉帝的行事手段,再来论他是否无能

7.。。。。。。你把“高僧”当什么了?,现实并非像现代电视剧那样,把xx拍的多么无谓,而西游记就是一部写的很现实的小说

8.这问题也能体现你没细看西游记,有几个妖怪这样说过,唐僧是十世修炼的好人,而且阳元未泄,具体可在根据地5个回答所说的答案在看西游记就知道妖怪是如何“养生”的

9.晕,细看细看细看西游记、。。。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答:西游记“究竟”说的是什么故事,我不知道,也许我愚钝,

但是西游记表面上的写的是有理有据,如果还有啥西游记问题 不明白,在追问吧

⑺ 西游记有没有讲过百家讲坛

进过,就在近期!

⑻ 你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吗,西游记是中国史上最黑暗的一本小说,在当时是禁书

没错。如果想要知道的话,去网上找吴闲云全面解读西游记。记住,可能令你震惊。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
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

比如:

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连玉皇大帝、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可为什么后来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取回经来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吗?

3.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完全可以飞到西天把经书取来,为什么还要慢慢吞吞地走过去呢,难道不嫌麻烦么?

4. 孙悟空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了49日也没有烧死。可为什么差点被红孩儿吐的一把火给烧死了?

5. 神仙们既然可以长生不死,那么,为什么一个个的还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呢?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无能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万神的主宰呢?

7. 唐僧既然是有道高僧转世,为什么他总是过不了惊恐之关?老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8. 妖怪们为什么都盯着要吃唐僧肉?他们究竟凭什么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什么就没有任何一个妖怪对此产生怀疑呢?

9. 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急性子抢了就咬一口吃的?


等等。这么多的矛盾、硬伤,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比比皆是。作者解释得了吗?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可是, 《西游记》的作者会有那么弱智吗? 我们通观西游记全书,发现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的笔误,而分明是作者重点刻意描写的对象。

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作者在有意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就看我们是否能够猜中谜底。

作者的布局功夫之高,乃世所罕见。其实,解谜的“玄机”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之中。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只是多数读者都没有认真看而已。

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下面,我将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读《西游记》。

⑼ 谁知道有关《西游记》解读方面的书籍

蔡铁鹰《〈西游记〉成书探究》《社会科学报》1996.12.12刘毓忱 《论〈西游记〉及其他》刘怀玉 《吴承恩论稿》顾之川 《解读〈西游记〉》

⑽ 哪儿有关于《西游记》的解读

初看《西游记》,那年我正好十岁。那时候的我,对父母是即依赖又害怕,就像孙悟空对观音即依赖又害怕一样,就认为观音是孙悟空他妈,当然并不是非得她生的不可,观音制造的也成--想那观音神通广大,找块石头,吹口仙气,那石头就变成孙悟空了。这些小孩子的想法,拿出来以博一笑。后来长大了,又觉得孙悟空如此英雄,又怎么会没有美女来爱他,即使是好色的妖精女王之类的,只都只会找上唐僧那个脓包,这也不可理解。《大话西游》硬扯了一个叫紫霞的陌生人进来,因不忠于原著,未免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翻遍原书,才发现观音对孙悟空很有情谊,虽不甚明显,但以她菩萨正果的身份,对孙悟空如此偏爱,却怎么也说不过去了。反观孙悟空,从无法无天到循规蹈距,虽有诸多因素,但观音的“领路人”的作用,可谓大矣,以“英雄难过美人关推之”,倒也合情合理。

《西游记》中,完全是把观音当做美女来描写的。什么“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翔”,“眉似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另按民间习俗,观音负有“送子”之责,有点类似于西方的“爱神”,清初大美人陈圆圆就有“四面观音”的称谓。而西天诸佛中,道性高,佛性强的人不少,为何却偏要观音这个美女来引渡真经,作者吴承恩看来有那么一点意淫成份,只不过格于礼教,下笔就打了折扣,然笔之所书,情之所寄,难免就留下点蛛丝马迹,让我揣测不已。

话说观音与孙悟空初会,是在孙悟空大闹蟋桃会之后,正得意忘形与天庭对抗之时。观音初不以为意,遗座下弟子木叉出战,败回,在众神面前很失面子。女人嘛,若是对男人有了同情之心,怜悯之意,绝不可能产生什么爱情,须是佩服方可。观音有此一败,正是爱的起点。观音所保举的二郎神,却是一位风流种子,同样也是一位个性青年。这二郎神是玉帝妹子思凡下嫁人间一杨姓男子爱情结晶,斧劈桃山救母的那位仁兄,(原著所述,与〈宝莲灯〉有出入)对皇帝老儿也是不买帐的。观音说他:“听调不听宣”,意思就是:“看在好歹是亲戚的份上,我可以帮玉帝老儿的忙,可要我在他手下当差,门都没有。”想到天宫诸神,连玉帝老儿自已,均一筹莫展,不记得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亲戚,偏要由方外人士观音提出,岂非咄咄怪事?由此观之,观音对悟空由败生情,进而想到天宫的一断风流逸事,再进而想到风流逸事的结果二郎神,倒也符合一般人的思路。

却说这孙悟空与二郎神苦斗,不分胜负。这事关系天庭安危,直接当事人玉帝,王母等都还沉得住气,反倒是观音却稳不住了。无他,心系悟空尔。于是,坐立不安之下,就借了个由头,要一睹美猴王的风采了。

果不其然,那观音道:“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大圣围困,只是尚未擒拿……”。例位看官,此话明夸二郎,实赞悟空。为何?当时事:众天丁布罗网围住四角,李天王与那吒,擎照妖镜立在空中,直接做战人员有二郎,梅山六兄弟和一只狗,如此以众凌寡,也只是打个平手,就算二郎有神通,又能比孙悟空如何?观音口中也称悟空也由“猴精”变为“大圣”,而二郎号称“小圣”,岂不是就把二郎比下去了?这时又有人要问:“即然观音如此看得起悟空,为何却要抛扬柳净瓶去打悟空呢。盖观音与悟空初会,只是略有心意,尚未明朗。那观音突然间心生情愫,违反佛规佛纪,脑中恍惚,往往自欺以求心安,还要硬着心肠做出点事情出来让大家看看,此所谓野蛮女友的心态。观音想抛杨柳净瓶之时,未尝不在心里念叨“这死猴子该死”之类的狠话。只是那太上老君,不甚识趣,硬要抢功,让观音姐姐空费了一番心思。

这考验男女爱情,其事莫过于生死。待孙悟空被擒,生死系于一线,后又逃出丹炉,及至如来至,压孙悟空于五形山下,其间连观音的影子也见不到。观音到底是何心理,虽不能直接得之,但从以后观音对孙悟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就可知其自责心理过重。等有机会救出孙悟空的时候,那是肯定不能放过的。于是主动请缨担任取经团领导一职,好开后门门孙悟空得正果也。好在这趟差事无甚油水,倒没有人跟她抢。如来所谓:“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只能骗骗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去边缰锻炼,哪能入这些佛门老油条的法眼。

观音收沙悟净,猪八戒,小白龙,都是巧遇,唯独对孙悟空,却是特地留的编制空额。五百年后,两人再相会,这一段写得精采万分。首先木叉问及,山下压的是谁,观音说是“齐天大圣”,并没有把他当妖精看,比对沙,猪,白三人客气多了。观音随后赋诗一首,可见观音对悟空的关爱。诗曰:

堪叹妖猴不奉公
当年狂妄逞英雄
欺心搅乱蟋桃会
大胆行私兜率宫
十万军中无敌手
九重天上有威风
自遭我佛如来困
何日舒展再显功

待观音见了孙悟空,劈头一句就是:“姓孙的,你记得我么?”大妙!看似很不礼貌,其幽冤之情,溢于言表。大凡男女相思,常由此及彼,以已推人,问:“你认得我么?”,言下之意无外乎是“我可记得你,姓孙的”。这五百年来念念不忘一个人,其心昭然若揭。大圣高叫道:“我怎么不认得你,你好的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承看顾,承看顾。我在此度日如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眼,你从哪里来也?”这几句话真是字字泣血。孙悟空虽与从天宫诸神有点交情,但自犯事以来,人人惟恐扯上同谋造反的嫌疑,纷纷与妖猴划清界限。虽说人情冷暧,世态炎凉原本也不
足道哉,但要落实到自已身上,也就不那么好过了。“相知”一词,更是精典。相知的都不来看他,而来看他的,那又绝对是在相知以上。观音马上就不打自招道:“我奉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从此经过,特留残步看你。”好一个“特留残步”,要说此时菩萨不偏心,那可就睁眼说瞎话了。

随后两人商量取经事宜,孙悟空满口答应,菩萨居然连“喜”了两次,可算是破了大例。出家人讲究四大皆空,“喜,怒,哀,乐”,喜是排在第一位的。观音收沙,猪,龙三人,不曾见她一个喜,可收了孙悟空,这定力可就把持不住了,到底是何原因,还是一目了然吗?

至于取名一节,巧合得未免过分,都以“悟”字排名,显然是将就孙悟空(也许是作者吴承恩想将就)。观音头一句就是“姓孙的”,还有岂不知道这猴头是叫孙悟空的?是不是看木叉在旁,恐有流言,于是履行一下录用手续,以掩木叉之口耳?只不过前言已漏,后语补救,木叉又不是傻子,当然看得出来。等后来两人有机会,悟空和观音两人朝夕相处四天之久之后,孙悟空就再也不去找观音了,是不是也怕瓜田李下,人言可畏呢?

从此以后,悟空和观音,就借了取经的由头,频频约会,偷偷的谈起恋爱来了。

首先,观音给悟空带了一顶金箍。

这倒也不难理解。男女之爱,一方行为不简,另一方严加管束,让其重归正途,此爱之深,绝非小丫头片子般卿卿我我可比──这也甚是符合封建道德传统,如《烈女传》中的乐羊子妻,《红楼梦》中的薜宝钗是也。那观音神通广大,地位尊荣,决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个大扫帚也得找在肩膀上走”的一等丫头花袭人可比。

随后,又送了两件礼物,一件一领锦布直辍,一件是三根救命毫毛。

这里就要说一说观音的个性了。观音生性吝啬,贪得无厌,如来传给她的三个金箍,本来是拿给唐僧驯服徒弟用的,观音就雁中拔毛,给唐僧找了两上脓包待弟,另外两个就自已笑纳了,为自已招了两个不花钱的奴隶。她送礼的目的,不外乎是向孙悟空表示:“你看我对你这么好,你以后要听我的话才行。”──此谈恋爱的不二法门也。再说了,孙悟空不想去取经,去扯住观音,这男女授授不亲,大违常规,如何扯得?可观音却一点也不生气,依旧是循循善诱,苦口婆心,这关系岂非寻常?

以后的事情就是顺水推舟,渐入佳境了。

这孙悟空为何讨观音喜欢,有本事是一桩,有个性是一桩。盖有本事,有个性是一脉要承的。要是孙悟空对观音唯唯称是,如小厮仆役一般,那可就没趣得很。男女相爱,平等为先,孙悟空虽然时常向观音磕头,但是精神上可跟她是平等的,再说大男人给心爱的女人下跪也是很平常的事。那观音也懂平等的重要性,从来就不像唐僧一般,对孙悟空呼来喝去的。这猴子还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幽默。各位看官,不要小看了这幽默,十个女人,有九个是喜欢男人幽默的,而这幽默无他,唯嘴熟尔,这可是孙悟空的拿手好戏。在第一次单独约会,去收黑熊怪讨袈裟的时候,孙悟空施展嘴巴功夫,把观音逗得笑了又笑,一路欢歌笑语,其乐融融,哪里像是赶着去厮杀的。

等五人会齐,观世音又请了黎山老母,文殊普贤,导演了一出诱之以利,惑之以色的好戏,明摆着是试四人取经的真心,而实际上只试孙悟空一人。这是为何,等在下一一道来。那唐僧是如来的亲传弟子,取经团的法定代表人,要是拉他下水,岂不是弄巧成拙?盖观音知道唐僧的道性,知道他不肯,才放心做戏的。八戒,沙僧,武艺低微,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况八戒没有经受住考验,还不是一样没有把他开除公职,就像组织部考察干部一样。有个屁用。要说试,只能试孙悟空一人,不是试他有无禅心,而是试他有无花心。男人虽说油嘴滑舌讨女人喜欢,可是也容易留下轻浮好色的印象,观音自然要防他一
手。在旧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普遍的现象,所谓的专一男人是说不起什么话的。清朝人张船山在苏州搞了一个小情人,还让她与她的夫人相会在可中亭中,会谈良久,他夫人却被蒙在鼓里。这个姓张的,很得意他的手段,就赋诗曰:“天孙冷被牵牛笑,一解银河露小星。”意思是说,织女还在银河那头苦等,牛郎却有了小情人了。后来“小星”就是成了小妾的代名词,这还牵涉到有关国旗的一段典故。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方案上说什么“大星代表什么,小星代表什么”之类的话,就有人提出意见(好像是柳亚子),说“小星”指的是小妾,这怎么行了?于是就改成了“大五星,小五星”以示庄重。不过实情是,欲不做小妾,诚不可得也。

孙悟空自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还颇符合封建道德。那黎山老母娇声问道:“是什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这寡妇的门,是不能乱进的。《说岳全传》里说岳飞七岁时出门打柴,义词正言的吩咐寡居的母亲紧闭大门,引来一片叫好声,由此可见观音一伙的封建道德水准。孙悟空马上知错就改,喏喏连声,守礼谨严如处子也,当然甚合观音心意。所以在万寿山五庄观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惹下大祸,到处求方,最后才找到观音,观音就有些恼他,说:“你怎么不早来见我,却在岛上寻找?”嫌孙悟空没把她当自已人,反倒去求外人,岂不是以疏间亲了。

这份情谊,孙悟空当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孙悟空生性高傲,如何容得下唐僧这个脓包在一旁指手划脚,三番五次想不干了,还不是看在观音的面子才勉为其难的。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逐出取经团,猪八戒去请他回来,先动师徒之情,被孙悟空一口回绝,但猪八戒一提起观音,孙悟空就马上回心转意了。(吴承恩写的三分,但从行文来看,只怕是十分都不止。)至于途中孙悟空下海洗澡一节,更是显出个十足。有谁见过两个大男人相会,专门去洗澡的。倒是男女相会之前,都要好好的拾缀一番,此去不是为观音,还是为谁?

这男女之情,若是有外来干扰,只会更加坚固,由唐僧引起的这么一场贬徒风波,使观音和悟空的联系小小的中断了一下,于是乎,就弥显珍贵。在孙悟空去请观音收伏红孩儿之际,两人打情骂俏,占用了作者大量的笔墨,全然不管唐僧正在受苦,看来观音是想让唐僧多吃点苦头的。其中有几句话值得注意:

“即他的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

──同医人参果树的话语如出一辙。如果说人参果树只有观音才能医的话,这还说得过去,但三昧火有什么了不起的,太上老君炼丹用的是三昧火,孙悟空在天宫也受过三昧火刑,能放三昧火的多着呢,能放即能来,又何必非请你观音不可。还不是怪悟空不去请他,以疏间亲了。

“悟能不曾来呀。”

──什么时候菩萨也学小姑娘般的“呀”起来了?

“那泼怪敢变我的模样!”(菩萨大怒道)

──还记得收黑熊怪观音之语否?“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这可是你观音自已说的。就准你菩萨变妖精,就不准我妖精变菩萨,这是哪门子佛法?想必是看心上人被烧了,该有此一怒。善哉善哉,出家人四大皆空,观音为何老是在孙悟空面前犯戒呢?

“你这猴头,只会说嘴,瓶儿你也拿不动,瓶儿你也拿不动,怎么去降妖伏怪。”

──先大圣,再悟空,而后猴头,越发的不庄重了。还记得两界山做诗否,怎么变成“只会说嘴”了。

“不瞒菩萨说,平时拿得动,今日拿不动了……”(悟空语)

──吴承恩看来把孙悟空替观音拿过净瓶的事给忘了,现在又补起。这瓶儿可是宝贝啊,可见观音对孙悟空的信任。

“悟空,我这瓶里的甘露琼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妖怪的三昧火。待要你拿去了,你又拿不动;待要善财龙女与你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贝,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功夫才寻你。(观音语)

──孙悟空干的坏事,一是闹,二是偷,那来的骗和色?恐怕只有观音才认为,孙悟空会骗。骗啥,骗女人的芳心也。龙女貌美,又关悟空屁事,难道她也怕龙女爱上孙悟空,两人私奔?菩萨吃醋了?龙女是如何得知孙悟空的,又不见她跟随观音出来公干过,看来在普陀山,孙悟空是聊天的话题之一啊,多半还是观音自已提的。又大显根本没有必要的神通,把孙悟空呼来喝去,不费半点功夫,莫非在警告某人,不要跟我抢凯子?

“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掀露身体,对菩萨不敬。

──悟空你怕露体,人家菩萨可不怕啊,不信,观音就脱给你看。

紧接着,在收通天河灵感大王的时候,观音就迫不及待的脱了一回,原文如下:

噫!这个美猴王,性急能鹊薄。诸天留不住,要往里边驿。

拽步入深森,睁眼偷觑着。远观救苦尊,盘坐衬残箸。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赤了一双脚。

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批肩绣带无,精光两赤臂。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呵呵,我觉得挺好玩的,不知你喜欢不喜欢~~

热点内容
离婚前夫情未了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9-11 04:34:50 浏览:686
古代言情小说男主特别强的 发布:2025-09-11 04:24:54 浏览:270
重生古代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9-11 04:19:15 浏览:253
玻璃美人煞小说好看吗 发布:2025-09-11 03:21:51 浏览:289
有肉又甜小说双处校园 发布:2025-09-11 02:48:41 浏览:941
女言古言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1 02:17:00 浏览:159
好名小说名字 发布:2025-09-11 02:10:38 浏览:635
乱世女追男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1 01:05:57 浏览:128
穿越现代小说女强 发布:2025-09-11 00:38:15 浏览:300
更新很难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9-10 23:21:14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