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不奖励孩子
① 听书对孩子有好处吗
听书比读书更能保护视力
从保护孩子的视力角度考虑,听比看要好得多。还有就是孩子还太小,书中字太多,一页一页看可能理解不了,与此同时,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来说,密密麻麻的字反而会使人犯困,消磨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听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② 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听书和看书有多大的区别
有家长问:我家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您觉得听书好还是看书好?听书和看书有多大区别?
下面是我的回答。
先亮观点:对孩子而言,听书整体不及看书。
接下来,我从孩子接收信息的角度,说说两者的区别。
最后,我想说的是,听书本来也不错。毕竟我们这些80年代生人也听书,我们也是听着单田芳长大的。记得小时候,就着一台收音机,坐在大树下,一听就是一下午,那感觉真是美妙至极。那时频率也少,不是音乐,就是评书。
现在不一样了,一台手机玩遍天下。孩子可能一开始是在听书,听着听着,就玩游戏去了。听着听着,就看网络电影、电视剧去了。恐怕不是听书听一下午,而是拿着手机玩一下午。孩子本身没有形成学习自律,而我们家长把这么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所谓“听书工具”撂给孩子,学习有效率吗?不,玩起来很有效率!
书呢,书是朴素的,永远像我们身边的真朋友好老师,不花里胡哨,也不花言巧语,但她就是那么很真诚地给你温暖、给你力量。只要你认真端起她。
这位家长,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能帮到您。
③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听书,这是好习惯吗
听书和读书,这两种方式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说远点,从前有茶馆,茶馆里有人说评书,从评书艺人精彩的讲演中,就能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历史故事,历史演义,人物故事的精彩传奇,艺人们总是绘声绘色,神彩飞扬,活灵活现地传达出来,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叫好。这其实就是一个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再到后来,一档叫做"小喇叭"的节目,伴随无数少年儿童,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这些听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也算是一种"读书"。所谓耳濡目染,就是如此。
真的是一点都不愿意看!
要么听APP里的要么你给他读,他自己就是不看。
我跟我同学分析的是一方面孩子没有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因为是听书,所以孩子识字量是没有保障的,读书的障碍也就比较大!
所以我给他的建议是继续给孩子“读书”让他听,但是必须加上一个重要的环节——指读法,你一边指着书上的字一边读给孩子听并且要求孩子必须看!
反反复复听了很多的书,可能由于本人记忆力不好,记住的不是太多,但是偶尔也能记得一些。
后来因为工作单位调动,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所以有时间读书,有一段时间把电脑中搜集的电子书打成纸质的开始阅读,这段时间阅读了很多的书,甚至包括了中医学一些基础知识。
最近一段时间购买了说文解字以及,甲骨文字典,没事的时候读一读这种手写体的图书,感觉到非常舒服。
上面唠唠叨叨的说了这么多,其实有一种感觉,读书比听书好,听说显得快显得方便,但是读书却能引起思考。
④ 孩子不喜欢看书,给孩子听书可以吗
不行,听书的效率太低,根本就记不住知识点,看书的效率是比较高的,还能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
⑤ 网络时代共享资源太多需不需要给孩子下载个听故事软件
有时间的话,还是买书,晚上给孩子读一下
⑥ 坚持每天听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听力和专注力吗
坚持每天听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听力和专注力吗?
听书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
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碎片式的时间,去听平时没有时间看的书,实在是一举两得。
如果您是计划用听书开始锻炼,要通过听书锻炼自己的听力和专注力,那么可以先选择自己非常喜欢,并且期望已久的书籍来听,在你非常迫切的想要知道这本书的内容时,就会非常专注的去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如果你最初选择的就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籍,那么不由得你要去分心喽!
同样的方法,也非常适合锻炼孩子的听力和专注力。从孩子 很小的时候,只要有点空闲时间,我就放一些孩子非常喜欢的故事,这样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虽然是在边听边玩,却也是听的非常认真,在我尝试着想要看看孩子有没有真正的听故事时,随时去问刚才故事里讲的什么时,孩子都能够非常清晰的告诉我。也就是说,孩子是完全可以一心两用的,既能专心的听故事,手里的组装玩具也一点没耽误。在我发现这样可以这样锻炼孩子专注力这个优势之后,又开始给孩子播放一些趣味英语,这样孩子在起床洗漱、吃饭以及玩的时候,都在听英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巩固学过的课程,没有学过的就可以给孩子灌耳音,等开始学习新的课程时,就会轻松很多,所以这对于巩固以及预习英语都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找到正确的方法,并且用心的去坚持,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⑦ 孩子爱听故事不爱看书怎么办
我觉得这位妈妈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上有两个误区:
1.误认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就是和孩子共同读绘本
这么妈妈自己说重视孩子的阅读,以前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绘本,但是由于自己偷懒没有继续下去,换成了给孩子听书,结果孩子对手机将故事上瘾了,却不爱看纸质绘本故事书。其实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绘本适合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但不能让“共读”成为孩子认为的阅读“固定模式”,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读书就是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自己不能读。要知道注重亲子共读的家庭坚持共读的时间越长,越不利于孩子自己读书。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2张
家长可以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书买,挑自己喜欢的书看,随便看,正着看、倒着看、从前往后或是从后往前看都可以,只要让孩子自己看,自己去体会书上的图文,会慢慢喜欢上看书给他的感觉。也不要强迫孩子每天必须看多长时间,简单的,随意的,看几分钟也好,看一天也好,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书的感觉,体会看书给他的乐趣。
2.误认为“听书”也是培养孩子阅读
其实听书和看书真的不是一回事,当然对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影响也不一样。听书只是锻炼孩子的听力,可能孩子会喜欢听书带给自己的想象,但是却刺激不了眼睛,激发不了视力对大脑的影响。看书却是通过视觉捕捉到有效信息反应给大脑,大脑进行再加工的过程。书上的图文都能给孩子不同的感觉。看书还会激发孩子的思考过程,听说的过程可能就会触发的思考过程短。尤其是听书并不能让孩子对文字图画感兴趣。看书却可以。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3张
所以听书不能取代看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还是要看纸质书。而且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讲书”,把自己对书里内容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就让孩子自己看,除非是他不懂的地方来问你,你再给他做有针对性的知识解答。如果孩子小,看不懂文字,家长也只要原原本本地把书上的文字念出来即可。家长对书上内容过多的引申和讲述,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适当减少听书的时间,给孩子买书看书的选择权和自由权
现在孩子比较喜欢听书,尤其是睡觉前非要听一两个小时。家长要和孩子商量好听故事的时间,时间一到马上结束。然后要带孩子多去书店看看,让他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家长不要干涉。然后在孩子看书的时候也不要强迫或干预,就让他自己看。不要给孩子定任务,也不要求孩子看完必须复述出来或是谈感想。就是要让孩子单纯的体会读书的快乐,慢慢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5岁多不喜欢看书,但是特别喜欢听手机里的儿童故事怎么办? 第4张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说今天看了几本书明天语文成绩从60分就能提高到80分。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慢过程,家长急不得。只要孩子喜欢上阅读,读书带给他的改变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步显现。
⑧ 不想看书,听书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吗
一、人各有不同,做选择前要思考我们自己的小孩在哪一块更需要加强。
个人认为,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生看书比听书的学习效果要好;
从人际沟通交往角度思考,听书的效果又比看书要好一些。
其实无论是看书还是听书,都可以达到信息收集与价值观输入的效果。
但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多看书来训练他们的辨识广度。
注:每次注视时,你可以对焦或辨认的字数就称为辨识广度。——【英】尼基·斯坦顿《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辨识广度至少在孩子做阅读理解题时比较重要。如果孩子的辨识广度小,阅读文章还需要用笔逐字默读,甚至需要频频回视才能连贯理解整句整段的意思,先不说这种做法到最后是否能有效把握文章主旨并写出切题的答案,就论耗时性,辨识广度小的孩子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必定会更加紧张,尤其当自己眼角扫到周围的同学都已经翻过另一面开始答题,而自己还在这一面勉强阅读文章的时候。
而听书的关键我认为不是“书”,是“听”。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听书后,复述讲书稿的主要内容,从而训练孩子倾听的能力。不要觉得“听”是一种很简单的技能,要真正做到在沟通中,迅速剖析和了解对方的“话里有话”、“话中重点”以及“话后目的”并不容易。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不一定受人欢迎,但一个好的倾听者会收获很多信任和友善。
⑨ 孩子听书和看书有哪些区别听书和看书,哪个效果会更好
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让他多看书,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出现,有的孩子,他不会看书反而是会听书,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去看实际的书本内容,而是靠听去阅读。
三、看书的效果更好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好,而且对于孩子而言看书的效果,是会更好一点的,因为他们在翻看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学到了知识,而且当他们不会的时候,他们是可以重新翻阅,加深自己的记忆。所以这也就是说听书的效果,可能对孩子而言并不好,尤其是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听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去玩其他东西,也就是说根本不能专心。
⑩ 多读书有好处,孩子看书和听书有多大区别呢
看书和听书有着非常巨大的区别,看书的时候,我们是通过眼睛将所看到的内容传达到大脑的,而听书是通过耳朵传达到大脑的。我们人类在使用眼睛方面,往往比使用耳朵上更具有优势。
尤其是那些哲思类的书,很多时候听书往往是一头雾水。因为这些书籍往往句子特别的长,一般一句话都有二三十个字,我们通过语言讲出来的时候,听到了后面忘掉了前面,那又如何能够理解这句话呢?本身这些话就是非常富有思考意义的话,它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去思索。
所以听书是比较适合在那些轻小说类型的书籍里面,那些故事性很强的书籍之中。而用眼睛看,更适合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琢磨的,以及需要我们很强的想象力的,或者特别抽象的东西,这些内容必须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琢磨。看一本书下来可能都需要花费十天半个月,而听一本书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十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