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白岩松听书
『壹』 如何评价白岩松的《白说》
看了以后有种被骗的感觉...有些亏,里面大都是他几年来在各大学的演讲,除此之外是他自己的读后感...没什么收获
『贰』 手机微信显示“白说岩松”是否就是白岩松的微信
那肯定不是的,因为那些公众人的微信是不会轻易的暴露的,所以肯定不是他的微信号。如满意,请采纳!
『叁』 白岩松所有的书籍
白岩松所有的书籍:
《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青春·后青春》、《岩松看台湾》、《岩松看美国》、《岩松看日本》。
拓展资料:
白岩松,1968年8月2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央视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93年,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
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 2003年,开始主持《中国周刊》。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担任奥运火炬手。2009年,荣获“话语主持群星会年度终身成就奖”。
2012年,主持伦敦奥运会闭幕式。2018年3月,当选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4月11日,第12届明星作家榜发布,白岩松以350万版税位居第3名。
『肆』 有没有白岩松的白说txt电子书,谢谢
一大批主持人都弄忙着出书,弄得像作家似的!!能行吗?这些所谓的书都是在扯东址西,有劲吗???!!
『伍』 《白说》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中我会被什么忽悠
在这篇小文中,我硬把白岩松同我们父女二人扯在一起,是有原因的。一是近来我在读白岩松的一本叫《白说》的演讲集,有很多感慨,本想写一篇读书笔记;二是在我动笔写这篇笔记时,女儿参加完今年的教师招聘考试,正为成绩不理想而难过,我便产生了一些联想,想把这事加到笔记里。
白岩松是我近年来比较喜欢两位文化人之一,另一位是莫言。刚开始了解白岩松是十几年前看他主持的焦点访谈,当时他同敬一丹等一批幕后媒体人走到前台,一改过去那种正襟围坐、报喜不报忧的播报风格,在中央电视台以全新的面貌刮起了一阵针砭时弊的新风,其胆识、才华、口才令人刮目相看。但当时我不太喜欢他的犀利和或我或少带出来的骨子里的傲气,就像我刚开始不喜欢莫言形象的“猥琐”和他作品的“粗俗”,但后来读白岩松的励志文章和莫言的生活小品文,却无不透着文采、哲理和智慧,那是一种浸润了丰富的生活和社会阅历后才有的文化味。
《白说》是我看过的白岩松的唯一一本书,我知道他以前还出过一本叫《痛并快乐着》的书,但我一直认为那不过也是一些演艺界名人成名后跟风的玩艺儿罢了,便没有去读。直到有一天在微博上看一个白岩松在某个大学的演讲,我才真的被他的气质、风度、文采和口才吸引了,简直应该说是崇拜了。那是一个不太有名的大学,从白岩松演讲的礼堂看条件应该也不好,但白岩松并不在意这些,他开始首先招呼在过道和门外挤着站立的同学直接主席台,围坐在他的身边,然后他才一手插在裤袋里悠悠开讲,40多分钟的演讲,他自始至终没有一片纸的讲稿,但通篇条理清晰、妙语连珠,整个礼堂时尔鸦雀无声、时尔掌声一片,气氛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那气场简直“帅呆了”。所以,当我偶然看到女儿买的这本书后,便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收录了他近十年来在国家发改委等十几个部门演讲或讲课的整理稿,涉及古今中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或发人深省、或激人斗志、或增识益智,每一篇都有他独到的见解,从中能感受到他浓浓的爱国忧民之情,和一个有崇高社会责任感的的文化人的理智,并总能从中受教。但我从他的这本集子里读到了他的另一面。
白岩松和我是同龄人,1968年出生,他8岁丧父,而我13岁母亲去世,少年时期都经历过残缺的家庭和难熬的冬天,青年时代也经历过求学、奋斗、彷徨和挣扎,不同的是,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其实,我本没有同白岩松比肩评比的资格,但他的经历和奋斗史的确又在我近年几乎沉寂的心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白岩松和我一样都是1989年毕业的,他在书中说到他被分配又被退回的经历,可能出于媒体人的敏感性,白岩松在书中没有提到被退回的原因。我想那是我们那一届毕业生共同的痛,因为那年是1989年,发生了“六四”事件,那批大学生一律要接受审查的改造的,我感觉象白岩松这样的文化青年在那场空前的浪潮中不可能不是激进者,他能够留京工作已是幸运的了,但我想他的感受同我当时被分配到乡下小站工作是一样失落的。但像所有成功者一样,他没有在失落中颓废,而是在不起眼的位置干起了闪光的事业,最终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并最终干出了辉煌的事业。
白岩松有一个幸福的家,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和可爱的儿子,这在他的书中可以读到。这本中他唯一提到了一次他的妻子,是说在他还失意时迷上了古典音乐,他妻子竟跑去花了260元为他买回2个音乐碟片,而那260元钱是他们两人一个月的收入!这不是个一般的女性,他把对丈夫的理解的支持融在了无言行动当中,白岩松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有这样一个妻子应该也是重要因素。这本书几乎每篇都提到他的儿子,白岩松也许没有注意这一点,但那恰恰是一个成功人士爱的流露。唯其如此,我愈敬重于他。
我有一个女儿,我对女儿的爱犹如岩松。从上幼儿园开始,她的路都是我给她选的,直到今年参加教师招聘。女儿这次真的下功夫了,甚至比高考时还认真。我想她确实是长大了,知道了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我的殷切期待。从一月份报名后到考试的三个月时间,每天除了吃饭、上洗手间,一天甚至只睡五六个小时,她几乎不出房间,就把自己囚在卧室里拼命地复习,我又开始担心她弄坏了身体。以我的判断,这次孩子的考试肯定能过。但谁料想,考试题还是出偏了,大部分不在她的复习范围,从孩子晚上回家后的表情看应该是没有考好。果然,第二天早上,憋了一夜的女儿还是忍不住蒙头大哭了,我知道那是委曲和无奈的宣泄。站在女儿的床头,听着她压抑的抽泣,我无比心疼,同样的心疼我还经历了两次。一是20年前我在偏远的乡镇工作,一天晚上接到刚刚会说话的女儿的电话,电话那头女儿哭着说找爸爸,可那时交通不方便,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回去,我握着电话一时凝咽。再一次是4年前,女儿参加完美术全省统考,成绩下来后没有达到她预想的效果,也像这次这样痛哭了一场,当时也是心疼的我手足无措。
女儿长大了,我也渐渐走出了奋斗的年龄和心态。突然感到我能为女儿做的事越来越少了,也许有一天我就什么也帮不上她了,便又萌生出一些失落感来,也许我该在女儿还没有完全自立之前,继续做些什么。
看了白岩松的书,我竟不平静了……
『陆』 那里可以看白岩松的白说
他的英语很不好。在他的自传《 痛并快乐着》他说,自己最差的就是英语。十年前,他连最基本的交流都做不到。不过这两年看他的节目,一些简单的句子, 他还是可以的。不过看美国里。应该不是直接的用英语采访别人,是要翻译的。
『柒』 白岩松《白说》在书店有的买吗
新华书店一般会有,他还在一些地方的新华书店搞过新书签售会。
『捌』 白岩松推荐的书
白岩松,经常经典名著推荐这些书。这么频繁的推荐,并非没有缘由。跟那些流行书籍相比,经典名著的好处在于,它们都是经受过时间沉淀的内容,里面所蕴含的价值,已经得到过无数人的验证。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曾说过:“如若当初我没有读过世界著名的文学经典,那么我根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白岩松在聊到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时,也曾经说过:“我小时候明白‘美’和‘丑’的对比,跟读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关,卡西莫多这个人物让我开始意识到,不能光凭外表长得不好看就觉得人不好。”
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一个外表丑陋的敲钟人,被世人所鄙夷,但他却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鲁滨逊漂流记》也是白岩松经常提到的一本书。这本书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讲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航海时遇到风暴,独自一人在荒岛上求生,并整整度过了28年2个月零19天,期间经历了许多故事,最终回到家乡。
而白岩松则评价道,通过阅读这本书,他了解到“对人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白岩松的很多思考,就是在阅读名著中,不断得到积累。其中有很多问题,都是人生中非常基础却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
但是,白岩松也并不同意,过多去强调,阅读这些名著 ,能够直接懂得其中的道理。因为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每个人在这些故事中,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孩子们。他们正在处于世界观全面构建的过程,阅读一本好书,可能会直接改变影响他们的一生。
很多人在回首过往人生的时候,都会列出一本影响自己一生的经典名著。不过,既然阅读名著那么重要,又需要大家去亲身体会阅读。
那么,又该如何让孩子阅读名著呢?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本可以帮助孩子阅读经典的好书《DK彩绘经典名著》。
介绍这本书,有三个理由。
第一点,阅读经典名著,确实对一个人的一生,能够影响极大。这是得到过许多人验证的事实。
第二点就是《DK彩绘经典名著》的品质值得信赖。这也是跟市面其他同类型书籍相比,我选择推荐这套书的理由。作为科普图书的标本,DK出品,都是精品。
在内容上,精选了《鲁滨逊漂流记》、《巴黎圣母院》、《小妇人》等八部经典名著,这些书,不仅有被列入新课标必读的书目。
而且,它们的故事主角也都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一面,对于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促进孩子思考,有极大的帮助。
为了帮助孩子阅读,《DK彩绘经典名著》在保留原著内容、细节的基础上,让语言变得更通俗易懂。原著的语言,常常十分晦涩,很多成年人都很难阅读。这种改编,对于孩子阅读名著,能起到极大的帮助。
『玖』 白岩松推荐的8本书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中年人都存在困惑,有的是事业上的。有的是家庭上的,有的是身体上的。他们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因为对认知的过程有一定的偏差。造成了迷茫迷信和固化模式。《道德经》成熟的哲学思想体系教给我们的是人生的认知能力的方法、科学启发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论是自己修身的困惑、家庭问题的关系的处理、医学科学的研究、企业管理理念与国家管理的理念、兵家的谋略理念都有启发和创新。
佛家常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没有明师开示,再聪明的人也不能正确理解。同样,道家,儒家如果没有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开示,也很容易理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