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在线 » 懒人听书金瓶梅清水

懒人听书金瓶梅清水

发布时间: 2022-02-24 06:47:12

⑴ 《水浒传》和《金瓶梅》有什么关系

《水浒传》有包含《金瓶梅》的内容。

《金瓶梅》,中国古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约在明朝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是由小说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各取一字合成的。

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

体现当时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内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间的地痞、流氓、宦官、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

《金瓶梅》问世后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1)懒人听书金瓶梅清水扩展阅读

说起《金瓶梅》,几乎每个人都有种心照不宣的欲语还休。但正所谓淫者见淫,智者见智,在“此处省略二百个字”之外,这本书中的物态人情、诗词曲赋、杯盘果肴、花木屋宇,写实之笔,令人叹止。 有段子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金瓶梅》”

《金瓶梅》的开头,是从《水浒传》中借来。然而这开端,不过像是一截砧木,上面郁郁葱葱开枝散叶的,都是《金瓶梅》自己蓬勃生发的一派天机。

=比如西门庆出场,《水浒》用简笔,人物衣饰只用“头巾”二字略一点染:“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一头把手整头巾”,“却说西门庆巴不到这一日,裹了顶新头巾”……都是情节必需、不得不提。

《金瓶梅词话》(下简称《词话》)则不然,除了继承《水浒》上述文字,还有的没的增写了一大篇:“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腿上勒着两扇玄色挑丝护膝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像开杂货铺子。

“金井玉栏杆圈儿”,全书仅此一见,别处并无呼应,似乎对情节没什么帮助。然而作者就是这么不惮其烦,相机一样忠实记录,细细写了出来。

有人认为这个“金井玉栏杆圈儿”是“头巾”上用的巾环。但名物专家扬之水先生撰文指出:“巾环惯以‘环’称,而很少呼作‘圈儿’。那么此圈,当是网巾圈儿。”随后列举了大量例证,遂成定谳。

也就是说,《水浒》里的西门庆,戴的是宋元时期男子大量使用的“头巾”;《词话》里的西门庆,则暗中偷换,戴的是明代男子首服中最基本的“网巾”。

据说网巾是朱元璋洪武初年所倡,虽然元代也偶有实物发现,但天下通行已是明朝,成为一代之服制。明亡后,遗民中甚至有“画网巾”者,以示自己不忘本,这是后话。

《水浒》成书于元末明初,文本源自宋元传说,大量保留了前代风俗名物,所以书中英雄,戴的大都是各式“头巾”,并无一处提到“网巾”。

《词话》则不然,处处皆是:西门庆要潘金莲头顶上一柳儿好头发做网巾顶线儿,谢希大用一对镀金网巾圈凑份子,陈经济要用网巾圈儿换红睡鞋,都是重要的世情点染、情节推进处。

而《水浒》《词话》两书的最初嫁接点,“金井玉栏杆圈儿”逗漏的这一点“网巾”消息,开启的正是《词话》中由大量物色堆铸而成的鲜活明代风貌。从“头巾”到“网巾”,只一字之差,却是换了人间。

如果不是扬之水慧眼灵笔轻轻揭出,《词话》中西门庆甫一出场这段文字,就算白白看过了。这篇题为《金井玉栏杆圈儿》的文章,收在她的新书《物色——金瓶梅读“物”记》中。

书中所收十余篇论文,都是作者近年来关注《词话》中名物的寸积铢累。作者读书着眼处,一向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作者写书用力处,也一向是具体名目与考古实物的精确对应。积十年二十年之功,解至微至小之物,搏兔却如搏虎,用尽全力,步步扎实,文章自然好看

苏轼曾有几句诗评王维画:“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扬之水立足考古实物揭示的这种名物之微,正可帮助我们在“交柯乱叶动无数”的情节迷宫中去“寻其源”。在常见的从文字出发的文学评论赏析方式之外,又新增一途。

除了上面所举的网巾圈儿,其他如西门庆的一点油簪子和金穿心盒,吴月娘的“金三事”,李瓶儿的金草虫头面,潘金莲的金灯笼坠子、鞋尖扣绣鹦鹉摘桃大红缎子白绫平底鞋……以及兰陵笑笑生热中寓的冷,笔底藏的锋,全都图文相随,史物互证,娓娓罗列,如在目前。

比如《单单儿怎好拿去》一文,介绍《词话》中的匣盒,所搜罗的资料上及唐宋,下至明清,从果盒、食盒、攒盒、捧盒、镜匣、拜匣……到朱漆、黑漆、雕漆、螺钿、描金、戗金……是作者一贯的穷尽资料、涸泽而渔的治学风格,可谓万花纷呈、物无遁形。

但就在这样一板一眼的考证文字中,却偏有闲情,突然插入一句:“《西游记》第八十九回,黄狮精将设钉耙会,派了小妖去请老妖王,那小妖免不得也要‘左胁下挟着一个彩漆的请书匣儿’。”

让读者瞬间出戏,不觉失笑。文字中的这点小淘气,不也正是作者读书时的会心所在吗?还有最后一段,作者拈出了郑爱月送给西门庆的私房体己,一个小描金方盒儿,里面盛着“一方回纹锦双拦子细撮古碌钱同心方胜结穗桃红绫汗巾儿,里面裹着一包亲口磕的瓜仁儿”,含义自不待说。

但一旁的应伯爵却“将瓜仁儿两把喃在口里,都吃了”。“喃”在山东方言里,是狗吃东西的动作,现在还在用。作者解读:“小描金盒里装的一番柔情蜜意,登时被悉数消解。而这才是《金瓶梅词话》独有的风采。”别具慧眼婆心。

掩卷细思,也的确是,好像还没有哪本书,这么不把“诗情画意”“郎情妾意”当回事。至于我个人,读这一篇时,却有些别样的感触。

文章指出,当时风气“送礼必要有盛器,且须讲究与所送之物配合相当”。拜扬之水先生为师以后,我去看她,经常也带些水果、信笺之类的小小人事,但都是塑料袋一拎就去了,从没想过捧个拜匣之类。真是世风不古了。

再比如《西门庆的书房》,虽是旧文,却常读常新。我原以为翡翠轩中的“卷棚”“黑漆缕金凉床”“彩漆描金书橱”“螺钿交椅”,以及两边对称挂着的四轴名人山水等等诸项装点,都还算不错。

但作者写道:“若把当日文人的意见作为书房之雅的标准,则西门庆的书房便处处应了其标准中的俗。”比如木香棚,就引文震亨《长物志》中相关评说:“尝见人家园林中,必以竹为屏,牵五色蔷薇于上;木香架木为轩,名木香棚。花时杂坐其下,此何异酒食肆中?”

以为西门书房求“雅”得“俗”之证。甚至那盆“开得甚是烂熳”的瑞香花,也没看漏,说《长物志》称其“枝既粗俗,香复酷烈,能损群花,称为‘花贼’,信不虚也”。李渔《闲情偶寄》则直言“瑞香乃花之小人”。这些材料,真是出人意想,醒目提神。

《金瓶梅》向蒙不洁之名,但其中包罗的物态人情、诗词曲赋、杯盘果肴、花木屋宇,写实之笔,令人叹止。我看的时候,经常怀疑作者眼前摆着一本账簿,遇到吃饭、送礼、生意、工程、人情来往等事项,就把账片子抄一份。所以大小高低、轻重亲疏,分毫不差。

传说作者是“嘉靖间大名士”“世庙时一巨公”,我有时却觉得,是他们的管家也未可知。对物色的迷恋和描摹,无出其右,但每每苦于对当时社会结构、生活情形了解不多,很多细节都是含糊过去,最近看了这本《物色——金瓶梅读“物”记》,才渐渐明晰起来。

“一生广得妻财”的西门大官人,财富急速膨胀又快速消融。书中处处点醒重要时间节点。从故事开篇不久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到“八月初六”武大百日,到妻妾们一次次年节、一个个生日,间或偶有舛错,大致顺序总是分明。

所有热闹一路数过去,发现竟是在数西门庆死期。一吓。某次重读,翻至最后一页,只觉冰天雪地。扬之水研究《词话》中的物色,也经常会与同期稍后的另一本名著《天水冰山录》相对照。除了时期接近、足资参照外,我想,还有一份对人世无常、福祸倚伏的同样感慨在吧。

援古物解小说,功夫俱在文字之外;秉冷眼看“金瓶”,心得已在世情之上。谨以这两句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小结。

⑵ 《金瓶梅》的故事地点写的是“清河”县,它是如今的哪里

清河县其实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若非说有的话,应该在阳谷县以南。

《金瓶梅》和《水浒》中都曾经写到清河县这一地域,但山东却真是找不到临近阳谷县的清河县。而河北确实有清河县这一地方。但与书中位置并不相符。

三、历史上山东阳谷县附近并没有清河县,而《金瓶梅》中清河县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历史中官方上是没有山东清河县的。或许这清河县应该在阳谷县以南而清水河以北这一地域里,应该是当时人们非官方的叫法。也或许当时这清河县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而《金瓶梅》和《水浒》中故事的地点绝对是在山东境内的。在此也只能这样理解最为合理了。

⑶ 读金瓶梅有必要读张竹坡的评论吗

张竹坡的评论极端、刻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无中生有、过分解读。最好闭眼通过。

⑷ 金瓶梅里的金井玉栏杆圈,是个什么东西

看看就知道了: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颇有几分风度:
(他)生得十分浮浪。头上戴着缨子帽、金铃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才,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清水布袜儿。手里摇着洒金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第二回)
——这是潘金莲眼中的西门庆。西门庆在作者笔下本为“风流子弟,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是那嘲风弄月的班头,拾翠寻香的元帅。”到了潘金莲眼底则另添一番风采。潘金莲善曲,所有能以诗曲中(也是她心中)的多情美男子张生、潘安来比拟眼前的美男子。不仅如此,没对上几句话就互送秋波。潘金莲“见了那人生的风流浮浪,语言甜净,更加几分留恋”。以至作者将《西厢记》中张生的“惊艳”情节:“怎当她临去那秋波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儿也意惹情牵。”转移给了潘金莲:“只因临去秋波转,惹得春心不自由。”——这才叫“帘下勾情”。应该说西门庆给潘金莲之“审美第一印象”实在太美了。即使以贵妇人林太太的眼光来看,西门庆也“身材凛凛,话语非凡,一表人才、轩昂出众”,颇有吸引力。林太太是悄悄从房门帘里窥见了这位西门大官人,才愿掀帘接纳他的。
以王婆所谓“挨光”(即偷情)的五项基本条件:潘(潘安的貌)、驴(驴大行货)、邓(邓通般有钞)、小(青春年少,就要绵里藏针一般,软款忍耐)、闲(闲工夫)来衡量,西门庆也颇为自信:
实不瞒你说,这五件事我都有。第一件,我的貌虽比不得潘安,也充得过;第二件,我小时在三街两巷游窜,也曾养得好大龟;第三,我家里也有几贯钱财,虽不及邓通,也颇过得日子;第四,我最忍耐,他便打我四百顿,休想我回他一拳;第五,我最游闲工夫,不然如何来得恁勤。
这是西门庆为勾搭潘金莲向“中介”王婆所作的自我介绍。自古“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但西门庆所言,除第四条有些出入,其余的基本符合实事。在《金瓶梅》世界里能显现如此综合实力的男子,舍西门庆似乎难有第二人。即使如此,西门庆也未必能成为那个世界里的第一性感男人,关键还在兰陵笑笑生怎么去描写和看待他。
我非常佩服叶舒宪在《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的精彩解说。他说:
作为一个艺术家来看,笑笑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同他的道德家的立场大相径庭,甚至是针锋相对的。《金瓶梅》的张力结构充分表明:作为道德家的作者所痛恨、所控诉的,正是作为美学家的作者所激赏所赞叹的同一种东西——性。
这样一种伦理标准同审美标准的内在冲突,使《金瓶梅》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看出,用道德尺度去看是善良的人物,却在审美意识表现中成了丑的形象,而恶的化身——男主人公西门庆却被作者赋予了美的形象。

⑸ 喜马拉雅fm有没有讲小说特别搞笑的 有代入感那种的 类似九魂天下的.

推荐你牛大宝的(都是地府惹的祸)(王老五)(史上第一混乱)
还有几个代入感不错的(东北招阴人)(金瓶梅传奇)(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热点内容
都市重生小说互联网神子 发布:2025-09-15 15:06:00 浏览:659
总裁怀孕三月离婚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5 14:58:35 浏览:153
推荐好看的官二代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9-15 12:44:16 浏览:22
微黄都市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5 12:29:14 浏览:332
韩寒写的唯一一部武侠小说是什么 发布:2025-09-15 12:16:50 浏览:34
零点听书软件 发布:2025-09-15 11:24:05 浏览:393
烽火戏诸侯小说里面的推荐 发布:2025-09-15 10:25:42 浏览:607
小说女主名字叫王姒宝的小说 发布:2025-09-15 10:17:45 浏览:883
综漫之火影召唤系统类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9-15 10:17:39 浏览:619
我的民国有声小说免费听 发布:2025-09-15 09:51:48 浏览: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