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隋朝当太子听书
⑴ 一本小说,主角穿越到隋末,姓陈,什么前陈太子!是什么小说
重生之独霸隋末
简介: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了隋末年间并且变成了杨广,有美女投怀S抱,有人才多多,看看他是怎么来发展自己的吧
2《重生在隋末》
高小丽《重生在隋末》,主角:陈三妹 ┃配角:王石头,陈家一家子,及隋唐众 ┃其它:无,灵魂转换
3《隋末》
作者:木子蓝色 状态:已经完本 类型:架空历史
简介:陈克复是南陈皇太子深的唯一儿子,可是他出生的当日,南陈被隋朝大军灭亡。 被太子托付给大臣带着隐居在外的陈克复
4 《上善若水》
穿的长孙。
5《蜉蝣》
6《重生隋末建大唐盛世》
作者:末世苍狼 状态:新书上传 类型:架空历史
简介:姚铭,都市小白领,艰难时世,挣扎生存。于一场车祸中丧生,却意外穿越到隋末乱世。 本想寻找李世民,好建功立业,封侯拜...
7隋末之百家再战
张云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重生后的他,竟然会被...
8《隋末争鼎》
作者:享子 状态:新书上传 类型:两晋隋唐
简介:隋大业十二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特种兵杨瞳在一次抓捕大毒贩麻五的秘密行动中英勇壮烈牺牲,..
9重生之独霸隋末
10奋斗在隋末
作者:糖拌饭 状态:已经完本 类型:穿越奇情
简介:隋末唐初,小夫妻平凡淡定的生活画卷…….
⑵ 隋朝太子杨勇为何被废
杨勇性格率直,宽以待人,在词赋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广交当时的文人志士。但是出身贵族的他在花钱上很不节制,曾经因为穿着华丽而被节俭的隋文帝告诫。杨勇的过度挥霍本来就让隋文帝很不满,加上接受百官的朝见,让隋文帝感觉到威胁,就更不得待见。
杨勇不仅奢华浪费,还很好色,取了很多的妾室,非常宠爱一个叫云昭训的妾,而冷落了母亲文献皇后选给自己的正妻元妃,尤其是元妃的突然去世让文献皇后很不满,并加以怀疑。
一个本来就不受父母喜爱的杨勇,还不好好表现,加上竞争对手杨广的挑唆和杨素的谗言,最后被废为庶人。杨勇从此就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父亲了,自然没有几乎申诉。虽然隋文帝临死前发现自己错怪了杨勇,可惜太迟了。杨广继位后赐死了杨勇,子女也几乎被杀。
杨勇本身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性格过于宽厚耿直,不懂得伪装自己,说白了就是不会玩阴谋。不怎么聪明的杨勇坐上了烫手的太子之位,却不安分,继续过着奢靡享乐的日子,逐渐失宠于自己的父母。
隋文帝一向简朴,一直不喜欢杨勇的奢侈行为,也曾经教训过他,可他偏偏不懂得父亲的苦心。最让隋文帝忍受不了是杨勇接受了群臣的拜见,让隋文帝以为他有取代自己的谋反之心。
文献皇后的嫉妒之心人人皆知,不管谁娶小妾都会引起她的不满。杨勇却不知道讨母亲的欢心,娶了太多废妾室,还不待见母亲指定的正妻,并让她突然死去,触怒了文献皇后。
杨广这个人聪明狡猾,懂得讨父母的欢心,在父亲隋炀帝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懈怠,在母亲文献皇后面前有装作不近女色,俨然是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好儿子,比杨勇不要好太多。
杨勇资质不高,生活不节制,好近女色,不被隋文帝和文献皇后所喜欢,而宣华夫人、杨素又在隋文帝面前嚼舌根,再加上杨广在他们面前伪装的好形象,导致杨勇被废。
杨勇是历史上比较悲哀的太子,从小就不被隋文帝喜欢,自己还不知道努力。即使后来隋文帝有意培养他,也被认为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不擅长权谋的杨勇在勾心斗角的争位中还是败下阵来,被自己的弟弟亲自赐死。
⑶ 求讲隋朝太子杨勇的历史小说
以他为主角的我是没看到过,而且写隋的好像有点限制,
个人知道的比较 好的小说 只有 《大隋帝国风云录》
⑷ 《我到隋朝当皇帝》这本书怎么样啊有谁知道么
我觉得很不错
⑸ 隋朝太子废立风云(三)
独孤后和杨坚一共生了5个儿子,长子即杨勇。原本贵为嫡长子,隋朝建立后杨勇的太子之位是妥妥的,奈何杨勇摊上的老妈不是别人,而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妒妇独孤皇后。
话说独孤后的善妒之心已经达到了世所罕见的程度,杨坚不过临幸了尉迟女一夜,独孤后就对她痛下杀手,杨坚喜爱容貌秀美的容华夫人,独孤后也想方设法阻止她侍寝。但就算独孤后再悍妒,也无法阻止已经成为皇帝的丈夫移情别的女人,所以独孤对杨坚真正宠爱的陈朝公主宣华夫人束手无策,既不敢阻止杨坚宠爱她,也不敢下手暗算宣华夫人。
也正因为管不住自己的丈夫宠爱年轻貌美的宣华夫人,独孤后只能将满腔邪火撒到朝中大臣和自己的儿子身上。
像开国重臣高颎,只因他的夫人死得早,宠爱的小妾又生了个儿子,便招致了独孤后的一番谗毁。还有太子杨勇偏偏不喜欢正妻元妃,喜欢小妾云昭训,还一口气和云昭训生了3个儿子,于是也成功遭到了老妈的嫌恶。而独孤后看到儿媳元妃死后,东宫的各种内务竟然是由最看不惯的小妾云昭训掌管,心中自然愤愤难平,于是派人悄悄观察杨勇的举止,千方百计要抓亲儿子的小辫子。杨勇偏偏又不是个精细的人,能挑出毛病的地方可谓一抓一大把。这下可好,本来身为一个不那么靠谱的太子,杨勇就少不得被身为皇帝的老爹杨坚各种猜忌,结果屋漏偏逢阴雨天,一时间杨勇不仅被老妈各种嫌弃,还被亲弟弟杨广各种算计,于是杨勇就彻底悲剧了,被废为庶人后囚禁在东宫。
后来杨坚病重时撞见了杨广秽乱宫闱一幕,这才明白杨勇是被冤枉了,想要重新废立太子,只可惜为时已晚。杨坚一死,杨广立马就伪造老爹的诏书赐死自己的亲哥哥,而杨勇的10个儿子先是被废为庶人,后来也难逃一死,在流放的路上被杨广暗中下令全部杀死。
次子杨广虽然得偿所愿荣登大宝,但最终也难逃身死国灭的下场。
原本杨广作为嫡次子,封地是不错的,但皇位是没戏的,不过杨广胜在脑子活络,外加演技精湛,眼见阳光大道是走不了了,就开始耍些小手段。知道老妈善妒,于是表面上就装作只宠爱正妻萧妃一人,就算私底下和小妾们生了儿子也统统不养;知道老爸勤俭,于是车马侍从都是省了又省;知道大臣们很重要,于是对那些能够在朝中说得上话的官员刻意结交。
不得不说杨广的这些手段还是很有用的,至少成功稳住了老妈,又趁老爹提防老哥杨勇的时候暗地里煽风点火了一番,眼看着太子之位就要手到擒来了,谁知半路居然杀出个宣华夫人。
说到这宣华夫人也是个人物,如此悍妒的独孤后只敢打杀那些无宠嫔妃,却对杨坚真正宠爱的宣华夫人吭都不敢吭一声。而能够成功迷住杨坚的宣华夫人自然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不仅姿貌无双,而且聪慧非常。于是杨广就又动了脑筋,眼看自己的老妈已经不管用了,当机立断改去讨好年轻漂亮又得盛宠的小妈宣华夫人。于是金蛇、金驼各种奇珍异宝被杨广流水似的送到了宣华夫人处,宣华夫人自然投桃报李,软玉温香的枕边风那么一吹,让杨广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太子宝座终于稳稳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不过令杨广意想不到的是,争夺太子时宣华夫人出了大力,但同样是因为宣华夫人,杨广差点弄丢了太子之位甚至是身家性命。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谁让杨广以为老爹已经病得只剩最后一口气,没力气管自己了,于是就去调戏宣华夫人,结果被一状告到了老爹那儿。
而杨坚看着心爱的女人流了两滴眼泪,心疼之下连申诉的机会都不给杨广,直接将他定罪,不仅痛骂杨广是“畜生”,还迁怒已经入土为安的发妻独孤硬说是“独孤误我”,盛怒之下强撑着病体想要废太子。
没想到宣华夫人不过是一句话,就让老爹起了废太子之心,但镇定下来的杨广反而利用了这样的局面,等杨坚一死,杨广立马就把老爹生前的两位爱妃宣华夫人和荣华夫人通通据为己有。
杨广登基后再没了各种伪装,于是开始各种铺张浪费各种随意所欲,搞得民不聊生,在位仅仅12年,全国人口就由890万户剧降到仅剩200多万户。再也无法忍受的百姓揭竿而起,一时间隋朝各处烽火四起,而杨广索性躲在江都指望着能够偏安一隅,谁知手底下的那些臣子也不是省油的灯,杨广自己可以为了皇位弑父弑兄,他的手下同样也可以弑主。杨广死后被李唐安葬在雷塘,根据今人的考古发现,杨广与萧后的墓加在一起才50多㎡,这就是一代亡国之君的最终安息之地。
⑹ 说唱音乐隋唐影响很大
这种说唱音乐指的是变文。
有一种说唱音乐,是由佛教寺院为宣传教义而设立的,用说与唱的形式,将佛教经文或教义讲唱出来,且在隋唐影响很大,这种说唱音乐是变文。
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
变文的体制不完全一致,有说散体,如《刘家太子变》;有六言赋体,如《舜子至孝变文》,而更多的则是散韵并陈、说唱相间,如《破魔变》、《汉将王陵变》。变文既演说佛教故事,又演唱历史故事,还可以演讲当代时事,如《张义潮变文》。说唱变文者称为转变(转同啭,即唱),可以是僧人,也可以是俗家歌女。
变文的名称虽早见于文献记载,但变文实物则19世纪末才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近代学者多用变文的名称概举俗讲经文及俗赋、词文、话本等说唱文学,如《敦煌变文集》就收入了多种文体的通俗文学作品。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者陆续提出疑议,认为变文应以原题有“变”字的文体作为标准。无论从广义或狭义理解 , 变文实质上都是通俗的叙事文学,并以说唱相间为其主要艺术特征,应当视为戏曲和通俗小说的重要渊源之一。
⑺ 隋朝太子杨勇的资料
杨勇:
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有许多妾侍、珍宝,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这让杨勇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相当不满。杨勇的正妻元妃不得宠爱,气出了心病,没两天就死了,杨勇随即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
独孤伽罗认定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杨勇,又派人去暗察。晋王杨广知道母亲对兄长有不满,便假装自己没有什么姬妾,且只和萧妃厮守。于是独孤伽罗更讨厌杨勇,并对杨广的德行大加称赞。
独孤伽罗每次抱怨云氏专宠、感叹元氏夭亡时,杨广也跟着痛心疾首,让独孤伽罗更加喜爱杨广,有意废黜杨勇的太子之位而立杨广为太子。杨勇为此感到害怕,却又没有办法,隋文帝知道他内心不安便派杨素去观察他,结果杨素却故意激怒杨勇,使杨勇说出抱怨的话从此隋文帝更怀疑他了。
独孤伽罗与杨广等人都在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向隋文帝进谗言,加上杨勇多有埋怨之言语,隋文帝于是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文帝卧病于仁寿宫时,杨广即位,立即假拟文帝诏书,赐死杨勇。
(7)我在隋朝当太子听书扩展阅读:
杨勇容貌俊美,生性好学,善于词赋之道,个性宽厚温和且率真,为人不矫揉造作。他的朋友包括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都是当时的文人。
杨勇曾经文饰一件蜀铠,隋文帝担心他染上奢侈的恶习,特地告诫一番。到了那年冬至以后,百官朝见杨勇,而杨勇也高兴接受他们的祝贺。
隋文帝问臣下说这是哪种礼节,太常少卿辛亶表示,东宫应该只能用贺,而不能用朝见。隋文帝认为杨勇违反礼制,于是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见礼去见杨勇。
并且对杨勇的宠爱也日益消减,反而增加怀疑之心。后来隋文帝选侍卫官时,将武力强者都选到自己身边。
高颎便进谏表示这样恐怕保护东宫太子的侍卫官就显得太弱了,这让隋文帝相当不高兴,认为高颎是因为其子高表仁是杨勇的女婿才帮他说话,从此对他就更提防。
⑻ 杨广本来当上了太子稳居帝位了,为何他还要做弑父杀兄的事情呢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可以被学者称为“千古一帝”的只有两位君主,一位是开创大一统帝国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隋朝的隋炀帝杨广。
杨广就这样被封为了太子,在太子位子上他也一直比较安分守己,杨坚对他也评价不错。但是杨广在杨坚生病之后,担心其他兄弟也效仿自己把自己从这个位子上赶下来,所以杨广利用自己的权势将其他兄弟给杀了。在杨坚重病不起之时,杨广的一个宠臣落入了国君之手,杨坚知道了杨广的真实面目,想要在弥留之际将太子改立为杨勇。这个消息被杨广知道了,担心自己的地位于是进宫将父亲杨坚杀害,改写圣旨,将大哥杨勇赐死。
⑼ 太子浸胛亡赖 猜间朝廷 纲频谏不见听 遂乞骸骨翻译成现代文
太子渐渐亲近奸邪之人,和朝廷有了猜忌隔阂,李纲多次进谏不被接受,于是请求辞官回乡。
李纲,字文纪。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
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翌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
太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怒曰:“卿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何久在尚书为?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尚书、詹事如故。纲上书太子曰:“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凡为人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太子览书不怿,所为益纵。纲悒悒不自赖,固请老,优诏解尚书。
贞观四年,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閤,问以政事。诣东宫,太子承乾为拜,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瘗讫,乃去 瘗:埋葬
B.后勇废,文帝切让 让:责备
C.太子资中人 资:资质
D.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夺:冒犯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李纲为官刚正的一组是()
①纲矢死无桡辞
②臣请正其罪
③陛下不素教
④优诏解尚书
⑤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猜间
⑥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③④⑤ D. 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后来太子扬勇被废,面对文帝的斥责李纲据理力争,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B.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李元吉不战而逃致使并州陷落,唐高祖追究责任,李纲进言使宇文歆没有被错杀。
C.因不满太子所为,李纲多次进言劝说,太子不但不接受,而且很不高兴,无奈之下李纲只好辞官归乡了。
D.唐太宗对李纲非常尊重,赐给他轿子,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参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2)纲老矣,幸未就木,备位保傅,冀得效愚鄙
参考答案
4.D 夺:改变
5.B(④是受优待,⑤是恳切规劝太子。)
6.C(没有辞官回乡。)
7.(1)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还长时间在尚书位上干什么?(大意2分,“伐”“内”“何……为”句式各1分)
(2)我已经老了,还好没有进棺材,充任太子少保,希望能为您尽一点愚昧鄙陋的力量。(大意2分,“就木”“备”“冀”各1分)
附参考译文:
李刚,字文纪。在后周作官,担任齐王(名宪)的参军事。宣帝准备杀齐王,召集齐王的属官以诬陷来佐证齐王的罪行。李刚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齐王被杀后,用无帷盖的车子载着尸体,过去的属官都逃走藏匿,李刚扶着齐王的棺木放声痛哭,安葬了齐王,才离去。
在隋朝为官,担任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大臣,左庶子唐令唱了《媚娘曲》。李刚说:“唐令则担任调教辅佐之职,却把自己当作优伶,给太子唱淫靡之曲,迷惑太子的视听,如果让皇上知道,难道不会连累太子殿下吗?我请求治他的罪。”杨勇说:“赦免他无罪,我想要听音乐找乐子!”后来杨勇被废,隋文帝严厉责备众人,东宫属官没有人敢说话,只有李纲说:“陛下平时没有管教好,所以太子才会到这种结果。太子的天资很普通,得到贤者的教导就会有善德,受到坏人的影响就会有恶行,为什么让只会歌舞的走狗卑鄙小人整日陪在太子身旁?难道只是太子的错误吗?”文帝说:“我错了!”于是提拔李纲为尚书右丞。
刘武周攻入太原,齐王恐惧,放弃指挥逃回京城,并州陷落。高祖大怒,对李纲说:“齐王年轻,没经过事,所以我让宇文歆和窦诞辅佐他。太原,是帝业兴起的地方,有十万大军,粮食可以支持十年,怎么能轻易放弃?宇文歆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一定要在军中杀了他。”李纲说:“齐王的过错是窦诞造成的。宇文歆作属官的时间短,齐王有过错就直言劝阻,这次全靠宇文歆的计谋,使您没有失去爱子,应该是有功的,又怎么可以降罪呢?”第二天,高祖想明白了,请李纲到御榻旁,感谢说:“你不说,我差点滥施刑罚。”于是放了宇文歆。
太子渐渐亲近奸邪之人,和朝廷有了猜忌隔阂,李纲多次进谏不被接受,于是请求辞官回乡。高祖责骂他说:“你为做我的尚书感到羞耻吗?”李纲叩头说:“陛下您的功业已成,很是自傲,我进言就像端着水要灌入石头,还长时间在尚书位上干什么?况且我为东宫太子效力,太子又和我抵触,所以我辞官。”高祖道歉说:“我知道您是正直之人,希望您一直辅佐我的孩子。”于是拜为尚书,詹事职位继续保留。李纲给太子上书说:“我已经老了,还好没有进棺材,充任太子少保,希望能为您尽一点愚昧鄙陋的力量。作为太子,一定要孝敬谨慎,以此宽慰圣上,不应该听哪些不好的说教,与朝廷产生猜忌隔阂。”太子看了进言后不高兴,行为更加放纵。李纲很愁闷认为对自己没有好处,坚决请求辞职,朝廷颁发了褒美嘉奖的诏书,只是免去尚书之职。
贞观四年,因为脚病特别赐给步舆,允许他坐步舆到官署,向他询问政事。到东宫,太子李承乾恭敬行礼,每次讨论政事一定下诏让李纲与房玄龄、王珪一起陪坐参加。李纲发表意见议论事情,刚强果断不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