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6章小说免费阅读答案
❶ 丈夫犯错我等7年才离婚,只为给儿子筹划更多家产,你怎么看
一位母亲哭着说:丈夫犯错七年,为了给儿子多留些钱,我等了七年!首先,我很心疼这个女人,为爱隐忍了7年,果然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生物,为了孩子,她什么都可以做;其次,我很心疼她那七年的时光,理由如下:
01、母亲为了儿子不离婚,可以理解。
现在的离婚率算是很高了,大城市的年轻人尤其“喜欢”离婚。在小城市里面,传统的思想——结婚就是一辈子,因此即便婚姻里面有争吵,有摩擦,也不会走到离婚那一步。潜意识里,他们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离婚之后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因此,不到最后绝不离婚。
与其忍受七年的痛苦,不如主动出击,快刀斩乱麻!我认为,这位母亲在七年前就应该开始寻找证据,让丈夫付出代价!想要得到钱,隐忍不是唯一的办法,提出分手,让对方净身出户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这样,还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利无害!
❷ 如果犯错,记得幽默 阅读答案
学习了!原来是这样的!如果楼主不着大家都以为这是组委会精心策划的内!!
❸ 短文《犯错的成本》可分几段
今天我在女儿的阅读中看到一篇题为《犯错的成本》的文章,读后很有感触。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不犯过错。犯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必不可少的一课。不过犯错的成本有大有小:小到可以说轻描淡写,一笑泯之,一句话释之;大的又是如此之大,需要用半生甚至一生去承受其伤害,更有甚者数亿财产的损失、多少条人命的转瞬即逝。犯错的成本小了,不疼不痒,使人很难铭记和不犯同样的错误;成本太高了,让人刻骨铭心,永不犯同样的错误,但代价太大了,太沉重了,甚至永远没了弥补的机会。
一个是一体操运动员因为一个动作的失误造成了高位截瘫,大半生都在轮椅上度过;一个是小时一语文教师批改作业在亮光下一照如有三个察过的痕迹就重写。体操运动员再也站不起来了;而“我们”再也不会犯随心所欲书写的笔误。一大一小,相辅相成,小失误大成本,小成本大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更有感于那位语文教师的严格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不仅是严师出高徒,更是严格让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以后的日子学生再也不敢轻易犯错。而我们对学生恰恰缺少这样的严格。学生的作业潦草应付者有之,乱写乱画者有之,脏乱不成样子者有之。我们真该向文中的老师学习,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少犯错误。现特引用其中几句话以自勉:
“老师让我们懂得,一个错就是一个错,即使改过来了也有痕迹。
他让我们懂得,要是改过来太容易了,我们就会轻易地犯错。
直到今天,每每看见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的人和事,我就知道,那准是改正太容易了,今天的说法是,犯错的成本太低了。”
❹ 《犯错的成本》答案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从那些方面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描写?请你举出一例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3)分析选文中加点的句子,”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❺ 逻辑学的多选题,请高手帮帮忙!急!
一 填空
1、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三大发源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是揭示词项______的逻辑方法; 划分是揭示词项______的逻辑方法。
3、“所有的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惩罚”该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为:主项_______,谓项_______。
4、设E命题为真,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 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直言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 ______ 、I为_______、O为________
5、以命题“有的花不是红的”为前题,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
6、设P为假,要使命题公式p q为真,q应取值为_______;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q应取值为________;要使命题公式p←q为真,q应取值为_______。
7、在第二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
8、三段论:( PAM ) ∧ ( SIM )→SIP是一个无效推理,根据规则,该三段论犯了“ _____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9、证明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10、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是传统逻辑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逻辑之父”
11、限制就是通过增加词项的__________以缩小词项的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定义是揭示词项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有些被告不是罪犯”该直言命题主、谓的周延性为:主项_________,谓项__________。
14、以命题“所有的同学都是团员”为前提.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15、设p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_____;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______;要使命题公式为p←q真,应取值为______。
16、在第四格的三段论中,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求因果五法”是指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8、传统逻辑中的不完全归纳推理一般分为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要在大学生中普及逻辑知识"该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定义是明确概念_________的逻辑方法,而划分则是明确概念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21、 设P为真,要使命题形式p∧q 为假,则q应取_______值;要使命题形式p→q为假,则q为_________。
22、现代逻辑证明,一个复合命题推理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其推理蕴涵式是_______________。
23、命题"有些被告不是罪犯",从命题项的周延性来分析,该命题中的主项为_________,谓项为_________。
24、 在第一格的三段论中,其中项M的位置在大前提中作___________,在小前提中作____________。
25、 从前提"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进行换质推理,则又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既肯定SAP,又肯定SEP ”从逻辑规律的要求来看,该断定违反了____________ “既否定SIP,又否定SOP”,则该断定违反了 ____________ 。
27、“求因果五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8、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三大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是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30、定义是一种揭示概念_________的逻辑方法,最常用的一种下定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1、“说话、写文章要讲逻辑”该语句中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5、命题“有些学生是党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为:主项___________, 谓项___________。
32、设O命题为假,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
种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________, E为________, I为_________。
33、命题公式“(p→q)∧ ( p∧非 q )” 从逻辑规律的角度分析,该公式不
能成立,它违反了___________律。
34、设P为假,要使公式p∨q 为真,q 应取值为 _______ ;要使公式p→q为真, q 应取值为_______ 要使公式p←q为真,q 应取值为_______ 。
35、论证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6、逻辑形式结构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37、负概念的运用总是相对某一特定的对象类而言的,这一特定的对象类在逻辑上称为___________。
38、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其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关系呈反变规律变化。
38、已知E命题为真,根据直言命题对当关系的性质,可以推出具有相同素材的其它三种命题的真值情况为:A为______,I为______,O为______。
39、命题“有些学生不是团员”中主、谓项的周延性是:主项_________,谓项_________。
40、设p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q应取值为______;要使p→q为假,q应取值为______;要使p←q为真,q应取值为_______。
41、以命题SOP为前提,先换质,再换位,可以推出结论为____________。
42、在第四格的三段论中,中项M的位置在大前提中做__________,在小前提中做__________。
43、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_____的逻辑方法,而划分是揭示概念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43、SIP和SOP真值关系是_____________,其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4、直言命题主、谓项周延性的规律是:全称命题的主项________,特称命题的主项________,肯定命题的谓项_________,否定命题的谓项________。
45、以命题SAP为前提,进行换质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进行换位推理可以推出结论______________。
46、已知q为真,要使命题公式p∧q为假,p应取值为_______;要使p→q为真,p应取值为________;要使p←q为真,p应取值为________。
47、第一格三段论的两条特殊规则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逻辑基本规律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9、典故“东施效颦”中的东施之所以被后人取笑,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是因为她犯了___________的逻辑错误。
50、___________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间接反驳的思维方法。
二、判断是非
1、“人类是由猿猴进化来的”该语句中的“人类”是一个非集合概念。 ( )
2、定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
3、限制:高等师范院校→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政法系。 ( )
4、公式“p∨非p”是 一个重言式,而公式“p∧非p”则是一个矛盾式。 ( )
5、“( p←q ) ∧p →q”是一个有效推理。 ( )
6. 逻辑学是一门具有工具性质的基础科学 ( )
7. 任何命题都要运用语句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命题 。 ( )
8. 定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
9. SAP和 SEP之间的对当关系是反对关系,其性质为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 )
10. 从证明的结构上分析,任何证明都包含有论题,论据以及论证方式。 ( )
11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 )
12、划分:把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 )
13、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因此人必然会犯错误 。 ( )
14、命题SIP与SOP的真值关系是反对关系,其性质为:二者不能 同真 ,但二者
可以同假。 ( )
15、契合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而差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 )
16、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示概念。 ( )
17、因为明天可能不下雨,所以明天不一定不下雨。 ( )
18、三段论:(PAM)∧(SIM)→SIP ( )
19、以SAP为前提先换位再换质进行推理,可以有效推出PIS ( )
20、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其真值性质是二者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 ( )
21、限制:高等院校 → 赣南师院 → 赣南师院政法系。
22、推理:SAP→PIS 。 ( )
23、三段论:(PIM)∧(SOM)→SOP 。 ( )
24、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因此人必然会犯错误。 ( )
25、概括:中国 → 社会主义国家 → 亚洲国家 → 国家 ( )
26、“中国人是伟大的”该语句中的“中国人”是一个集合概念。 ( )
27、三段论:(MAP)∧(SOM)→ SOP ( )
28、真值形式p∧ 非 p是一个矛盾式,而 p∨非p则是一个重言式。 ( )
29、命题公式p→q和q→p的真值关系是下反对关系, 其性质为:二者不同假,但可以同真。 ( )
三、名词解释
逻辑学 概念 判断 推理 命题 内涵 外延 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 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定义 划分 概括 限制 复合命题 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 假言命题
负命题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 真值形式 真值表 原子命题 直言命题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 从属关系 等值关系 直接推理 间接推理 三段论
逻辑规律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演绎逻辑(推理) 归纳逻辑(推理)
模态命题 比较 归类 分析 综合 抽象 求同(契合)法 求异(差异)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
共变法 剩余法 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 简单枚举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证明 反驳 论题 论据 证明方式 反证法 归谬法 诡辩
四、图解下列概念的外延关系
1、法律(a)、宪法(b)、国家的根本大法(c)、法官(d)、 律师(e)
2、国家(a)、亚洲国家(b)、发展中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e)
3、律师 (a) 、教师(b) 、党员(c) 、青年教师(d) 、法院(e)
4、违法行为(a)、犯罪行为(b)、道德行为(c)、小偷小摸(d)、罪犯(e)
5、概念(a)、判断(b)、推理(c)、三段论(d)、思维形式(e)
6、学生(a)、团员(b)、大学生(c)、学生干部(d)、学校(e)
7、工人(a)、党员(b)、人(c)、先进工人(d)、工厂(e)
8、国家(a)、发展中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 美国(e)
9、米 (a) 、分米 (b)、厘米 (c) 、毫米 (d)
10、普遍概念 (a) 、正概念 (b) 、实体概念 (C) 、负概念 (d) 、概念 (e)
11、《祝福》(a) 、鲁迅 (b ) 、历史学家 (c) 、文学家 (d) 、郭沫若 (e)
12、《红楼梦》(a) 、中国小说 (b) 、古代小说 (c) 、武侠小说 (d)
13、科学 (a) 、自然科学 (b) 、化学 (c) 、哲学 (d) 、有机化学 (e)
14、党员 (a) 、干部 (b) 、党内高级干部 (c) 、腐败分子 (d) 、法院 (e)
15、政党 (a) 、共产党 (b) 、中国共产党 (c) 、中国国民党 (d) 、共青团 (e)
16、动物 (a) 、植物 (b) 、狗 (c) 、水稻 (d) 、人 (e)
17、战争 (a) 、正义战争 (b) 、非正义战争 (c) 、中国的抗日战争 (d) 、中国 (e)
18、学校 (a) 、 中学 (b) 、小学 (c)、 大学生 (d)
19、颜色 (a)、 红 (b)、 黄 (c) 、红花 (d)、 红黄 (e)
20、规律 (a) 、逻辑规律 (b)、 矛盾律 (c)、 自然规律 (d)
五、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使三段论成为有效式。
五、简单分析、判断题
1、有一块地,甲、乙、丙、丁四人在讨论这块地应种什么农作物更好。
①、甲一会儿说应该种小麦,一会儿又说不应该种小麦。试分析甲的话是
否违反逻辑规律?为什么?
②、针对甲的观点,丁说:“甲的意见我都不同意!”试飞行丁的话是否
违反逻辑规律?为什么?
③、乙说:“这块地应该种小麦” ,丙说:“这块地应该种玉米” 。针对
乙和丙的观点,丁又说:“你们俩的意见我都不同意。”试分析丁的话有
没有再违反逻辑规律?为什么?
2、、命题转换 ( 要求写出等值公式 )
原命题:并非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
①、转换为等值的选言命题。
②、转换为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③、转换为等值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3、试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两个真值形式的真值关系 ,并说明其真值性质( 15 分 )
(1)、p → q
(2)、p∨q
4、下列推理是否有效,为什么?
(1)、只有调查研究了,才有发言权;我调查研究了。所以我当然有发言权。
(2) 明天张三不必然会来,所以.明天张三可能不会来。
(3)、有些行为是违法行为;有些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有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4)、审判员在法院工作,李四在法院工作,所以,李四是审判员。
(5)、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有毒,并非所有的生物都是细菌,所以,并非所有的生物都有毒。
(6)、有些青年是发明家,有些青年是知识分子,所以,有些知识分子是发明家。
(7)、中国人是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勇敢的。
(8)、如果患有肝炎,一定会出现厌食;我最近常常厌食,所以,我肯定是得了肝炎。
(9)、航天飞机的失事或是由于设备故障,或是由于人为破坏;现已查明,这次航天失事的原因确系设备故障。所以,可以排除人为破坏。
(10)、老杨或者是不想来,或者是家里有事;如果家里有事,老杨一定会打电话来的;老杨是想来的。所以,他一定会打电话来的。
(11)、如果不是小张和小李都不去春游,小王一定去春游;小张决定去春游。因此,小王一定去春游。
(12)、如果谈判要举行的话,必须定在周三或周五;如果定在周五,则总经理就不能出席;但总经理是一定要出席的。因此,只有定在周三,谈判才能进行。
5、下列各陈述、议论是否违反逻辑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1)、关于宗教信仰问题,我国公民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所以,对宗教信仰我们既不能禁止,也不能反对。
(2)有人说:“经验主义不能都反对,例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就不应该反对”
(3)被告伤人,既非故意,又非过失,因此可给予训诫处分。
(4)小李和小王下了两盘棋。小张问小李:“你下棋胜了吗?”小李说:“没有。”小张又问:“那么你输了?”小李再答:“也没有”。
(5)妻子说:“我知道,让你一下子把酒戒掉是很困难,你先戒掉一半行不?”
丈夫说:“好,我听你的!我一向喝西凤酒和汾酒,戒掉一半,那我明天开始就只喝汾酒了”
(6)这次考试我一定能通过,因为我这次信心足,而且家里人也很鼓励我,支持我。
(7)我不认为一切金属都是固体,也不认为一切金属都不是固体。
(8)要说物质是永恒不灭的,这不符合事实,因为世界上的植物、动物、甚至恒星都是有
生有死的
(9)“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
则有。”
(10)病人:“医生,我的记忆已经完全丧失了,我现在记不得任何东西。”
医生:“什么时候开始没有记忆的?”
病人:“今年春节晚会结束时,我记得那时一阵兴奋之后,脑子里便一片空白,接着就什么也记不清了”
(11)、有一天,一位青年找到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准备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能溶化任
何东西!”,“哦,我的孩子,你这想法确实不错!,但是,你准备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宝贝溶液呢?它不是能溶化所有东西吗?”
6、下列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2)教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商品就是不供生产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4)商品就是用于货币交换的劳动产品
(5)所谓形式主义者就是指形式主义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人
(6)生命就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7)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8)所谓文学就是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
(9)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更大的国家,而小国就是比大国更小的国家
(10)健康就是没有生理疾病
7、下列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报纸可分为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综合性报纸、专业性报纸以及日报、晚报等。
(2)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3)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4)直言命题可分为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等。
(5)一年可分春、夏、秋、冬四季。
(6)直系亲属有祖父母、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
(7)汉语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8)战争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
(9)国家分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0)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化学、和哲学等等。
8、下列限制或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文学家→ 中国文学家→ 巴金→ 伟大的巴金
(2)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 江西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 市人民代表大会→ 县人民代表大会
(4)领袖→革命领袖→ 中国革命领袖→ 毛泽东
(5)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 中国最大的城市→ 中国的城市→ 城市
(6)奶牛→ 牛→ 脯乳动物→ 动物
(7) 小偷小摸行为→ 犯罪行为→ 违法行为→ 行为
(8) 法律→ 宪法→ 民法→ 中国民法
(9) 平型关大捷→ 抗日战争→ 正义战争→ 战争
(10) 电学→ 物理学→ 自然科学→ 科学
六、综合分析、推理、证明题
1、某地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经过公安人员的努力侦破,作案嫌疑人锁定在
A、C三人中,并且摸清了以下情况:
① 只有01号案件成功告破,才能确认A、B、C三人都是作案人。
② 目前,01号案件还是一起悬案。
③ 如果A不是作案人,那么A的供词是真的,但A说自己与B都不是
作案人。
④ 如果B不是作案人,那么B的供词也是真的,但B说自己与C是
好朋友。
⑤ 现已查明C根本不认识B。
根据上述线索,问:A、B、C三人中谁是作案人?
2、综合分析题 (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6分 )
某班有学生61人,下面有三句话:
①、该班有些学生会使用计算机。
②、该班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该班班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试问:
哪一句话是真话?该班有多少学生会使用计算机?
3、下面有三句话:
①、如果甲是篮球队员,则乙就是足球队员。
②、如果乙是足球队员,则甲就是篮球队员。
③、甲不是篮球队员。
已知上述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问:
甲是不是篮球队员?乙是不是足球队员?哪一句话是真话?
(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
4、已知下列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命题为假, 问:哪一句话是假话?
该班51名 学生中有多少人是团员? (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 该班所有的学生是团员。
(2). 该班所有的学生不是团员。.
(3). 该班班长不是团员。
5、证明:如果同时肯定下列三个命题,则违反了矛盾律要求
(1)PES
(2)MOP → SIP
(3)SIM
6、 已知 ①、 非(A→B)← (C∧ 非D)
②、 A→C
③、 C→B
求证:A→D
7、 已知:①、A→(B∨C)
②、 非 B→A
③、 非(D→B)
④、 非 D ← 非E
求证: E∧C
8、 已知一个第三格有效三段论, 试证明该三段论:
① 、小前提必肯定。
②、 结论必特称 。
( 要求画出第三格的三段论结构图 )
9、 试分别证明三段论、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的特殊规则。
10、已知:
(!)如果概念A与概念B全异,则概念A与概念C全异。
(2)A真包含于。C
求证:概念B不与C全异。
11、证明:
(1)若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特称命题,则其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2)若一个三段论中项周延两次,则其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12、用选言法证明:小前提为O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必定是第二格三段论。
13、用反证法证明: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的大小前提都不能是O命题。
14、证明:若有效的第四格三段论的小项在结论中周延,则该三段论必为AEE。
15、已知某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求证:该三段论的大前提只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16、已知:
(1)A真包含于B。
(2)有C不是B。
(3)若C不真包含A,则C真包含于A。
请问:A与C具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7、某排球队有1、3、4、6、9和12号等六名主力队员。他们之间的最佳配合有以下规律:
(1)要是4号上场,6号也要上场。
(2)只有1号不上场,3号才不上场。
(3)要么3号上场,要么6号上场。
(4)如果9号和12号同时上场,则4号也要上场。
某场比赛需要1和12号同时上场。问:为了保持最佳阵容,这场比赛中,9号该不该上场?(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8、某商店被盗,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调查。
甲:我没有作案,作案的是乙。
乙:我和丙都没有作案。
丙:除非甲作案,否则乙不会作案。
丁:甲和丙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已知这四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问到底是谁作案?谁说的是真话?(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19、A、B、C三人从政法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法官,一个当上了检察官,另一个人做了律师。但究竟谁具体做什么工作,人们开始并不清楚,于是作出了如下猜测: 甲:A做了律师,B做了法官。
乙:A做了法官,C做了律师。
丙:A做了检察官,B做了律师。
后来证实,甲、乙、丙三人的猜测都只是对了一半。请问:A、B、C三人各担任什么具体司法工作?(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20、已知下面三句话中两真一假,试说明甲和乙至少有一人是电工。
(1)如果丙不是木工,那么甲是电工。
(2)如果丁不是木工,那么乙是电工。
(2)丙和丁都是木工。
21、已知下列三句话一真两假,问:甲、乙、丙、丁的名次如何排定?
(1)若乙第二,则甲第一。
(2)若丙第三,则甲第一。
(3)甲不是第一,
22、已知以A、B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C,而D与C矛盾,E与A矛盾 。
试证明:由D和B可以必然推出E。
❻ 事不过三,如果同样的事犯错6次,但是是小事还可以原谅吗
事不过三很有道理。
所以说,如果同样的事犯错六次,
应该是不能够原谅。
感觉像是在故意一样。
❼ 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 和犯错的成本 莫小米 阅读答案 (求高手)
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
下面是我自己的看法,大致说一下怎么做。
1.文章为何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为标题?(3分)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表面的意思,然后说说后来人们不是有了变化,这时候这个的意思,再结合中心就可以了。3点3分。
2.为什么说“原地等待,要有足够的耐心”呢?(3分)
从“但两边都有两三百公里路程”,可见就算去请求支援了,还是要耗费很多时间;第二,周围的人都在做各自的事情,不停抱怨,‘我’难免会受影响;第三,原地等待,有足够的耐心,才能欣赏到后来那么美的风景和经历。也是3点回答。
3.对下面的语句作简要的赏析(3分)
他们两个走进草原,女孩奔跑着,欢叫着,旋转着,在无垠的绿地和蓝天白云下,变成美丽的图画。
先说表现手法,这里是动作描写和比喻。然后结合内容分析,最后抒发了什么感情。
4.试从对比的角度对文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句子是:这里没有缠着你要你骑马的人,没有出租民族服装供你照相的人,没有向你兜售纪念品的人,没有一车来一车去等着拍照的游人,只是单纯地在大地上玩,很容易忘我的。
先是实际情况,没有太多利益之类的,也没有烦恼,然后从精神,情感上说,能够让人忘却城市喧嚣,让心灵沉静之类的。
5.文中对微博控进行了多处描写,这有何作用?(4分)
贯穿全文的线索,也从他的一系列转变中看出了心情的转变和这次经历的感受,引出下文,深化文章主旨,再说下中心。
这些都是大致的,请自己具体化。
飞蛾心甘情愿地在火焰中把自己燃烧成灰烬,因为它曾经拥抱光明;夕阳毫不犹豫地壮丽陨落,因为它曾经染红天边;受伤的雄鹰挣扎着渴望再次展翅,因为它曾经自由翱翔;离开的人频频回首,因为这里的愉悦和伤痛,他都曾经拥有。
不因坎坷行程而倦怠人生,就算凋零在最美的时刻,依旧骄傲的微笑,因为我曾经快乐;不因失意而放弃追逐命运,哪怕成功从未降临,依然不懈追求,因为我曾经坚持;不因红尘纷扰而远离梦想,即使阴霾笼罩天空,依然梦想着灿烂的明天,因为我曾经寻找;不因受了点伤就不再爱,即便身心俱疲,还是选择等待,因为我曾经执着。
也许刻意的伤害刺痛过你的心,也许世俗的阻挠碾碎过你的梦,也许蹉跎的岁月磨灭过你的希望,也许无缘的爱总让你有太多的念想……但至少,广袤的天地中,我们曾有过晶莹的心,五彩的梦,燃烧的希望和真挚的情。就像鸟儿曾经飞在天空,鱼儿曾经游在水里,花儿曾经开在风中,爱曾经给你渴望。茫茫人海里,有我奔波的身影;人生道路上,有我追寻的足迹;尘世流浪中,有我曾经爱过的人;星河灿烂里,曾经有颗星为你而亮。
曾经拥有,就是拥有曾经。“不要告诉我永恒是什么,我在最灿烂的瞬间毁灭;不要告诉我成熟是什么,我在含苞待放时凋谢……因为曾经来过,梦得以继续,人生得以充实;因为曾经爱过,缘不曾失去,守候才值得记忆。
曾经拥有,是我对生命执着的证明。
---------------------------------------------------------------------------------------------------------------------------
犯错浪费的时间成本,后悔消耗的精神损失,收拾残局耗费的精力钱财,以及失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成本,都是成本 。
世界上有些错误是如此严重,比如司机肇事的差错,比如医生误诊的差错,比如工业现场违章操作,频发的事故更是会夺取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个个都是血的教训!有的错误成本太大了,大的简直无法估计!
2本文的中心论点
犯错的成本太低了,就会轻易犯错,若不强制改正,必将铸成大错
❽ 杂志风波阅读题答案
杂志风波
①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
②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③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④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
⑤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⑥“没有。”
⑦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⑧“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
⑨“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⑩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
(11)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
(12)送走郝奶奶,我难过得要哭了。
(13)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14)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
(15)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16)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
(17)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18)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
(19)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0)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21)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
(22)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
(23)“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
(24)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25)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26)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27)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28)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29)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30)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
1.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考查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起 因 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 经 过
结 果
2.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3.下面的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4分)(考查句子的深层含义)
(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4.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4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经过: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
结果:“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
2.【答案】(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刘爷爷看“我”和邮箱时异样的情状,从而表现刘爷爷对“我”的怀疑(不信任)。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神态描写),逼真地描写出“我”突然被刘爷爷的话揭到短处时的神情,表现出“我”的伤心、痛苦、无奈。
3.(1)郝奶奶怀疑这本书不是“我”订的,她认为“我”是个地位低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高雅的爱好。
(2)你以前犯过错误“进去”过了,不能再犯错误了。
4.【参考示例】对“我”: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误解甚至伤害,我们应该学会冷静面对,正确处理,尤其不能自暴自弃,要相信别人最终会理解自己的。
对“郝奶奶”们:对待犯过错误的人,不要采取怀疑、鄙视的态度,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要相信别人能改过自新。
❾ 阅读:犯错的成本:(求答案)
没关系,错了就改嘛;没关系,算是交学费嘛;没关系,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嘛。 是啊,不怕犯错,有错就改。人们总是这样说。真的是这样吗?
❿ 我犯错了
你还是孩子吗?不要整天缠着男人,他们或者的目的不是整天哄你的,你就不会成长起来,有时候撒娇是可以的,我想对你说,另一个男孩子就算了,我相信还是现在的男朋友比较适合你,站在男人的立场,我对喜欢的女孩也会很好的,但是就如你所说,人是会变得,将来你们进入婚姻以后,游乐BABY后,也会变得,这样的角色你要学会适应,不要一味的停留在曾经,相信自己,加油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