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书听书可以吗
① 如何解决不喜欢“看书”只喜欢“听书”的问题
第一,适用书籍不同。任何类型的书都适合看,但是听书只在某些类型有超过看书的优势。相对而言,有几类书更适合听。一是有“韵味”,带着某种情怀,适合慢慢体会的,比如唐诗宋词,散文,以及某些小说。我不知道这些小说该怎么总结,我能想到的代表就是《追风筝的人》。眼睛不足以品味这些书页之间弥漫的香气,闭上眼睛听书,让大脑沉浸在书的情境里更能体会。二是有趣而又要动点脑子的。比如《比如明朝那些事儿》,有趣是保证不会睡着,动点脑子是防止太简单听的不耐烦。时不时冒出一句看书可能忽略掉的妙语,还有种种小悬念勾引你往下听。三是情结类小说。小说要好,读的更要好。两者缺一不可。我曾听过《六指琴魔》,一边听一边脑子里吐槽,这情节,这语气……简直像我和说书的一起演相声。第二,耗时听书耗时是看书的几十倍或者。谨慎选择书籍。第三,适用场合韵味书籍最好安静的时候听,二三类随时听,比如坐地铁等公交等零碎时间。放手机里比带本书省劲。反正你坐地铁也看不进去C++程序设计。
② 不想看书,听书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吗
一、人各有不同,做选择前要思考我们自己的小孩在哪一块更需要加强。
个人认为,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生看书比听书的学习效果要好;
从人际沟通交往角度思考,听书的效果又比看书要好一些。
其实无论是看书还是听书,都可以达到信息收集与价值观输入的效果。
但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多看书来训练他们的辨识广度。
注:每次注视时,你可以对焦或辨认的字数就称为辨识广度。——【英】尼基·斯坦顿《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
辨识广度至少在孩子做阅读理解题时比较重要。如果孩子的辨识广度小,阅读文章还需要用笔逐字默读,甚至需要频频回视才能连贯理解整句整段的意思,先不说这种做法到最后是否能有效把握文章主旨并写出切题的答案,就论耗时性,辨识广度小的孩子在争分夺秒的考场上必定会更加紧张,尤其当自己眼角扫到周围的同学都已经翻过另一面开始答题,而自己还在这一面勉强阅读文章的时候。
而听书的关键我认为不是“书”,是“听”。家长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听书后,复述讲书稿的主要内容,从而训练孩子倾听的能力。不要觉得“听”是一种很简单的技能,要真正做到在沟通中,迅速剖析和了解对方的“话里有话”、“话中重点”以及“话后目的”并不容易。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不一定受人欢迎,但一个好的倾听者会收获很多信任和友善。
③ 最近不方便看书,听书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吗
听书,是被动学习。
我之前帮人有偿写过听书稿件,听书稿要求撰稿人,通过阅读一本书,在规定的字数内把书中的干货总结出来,然后通过音频的形式传达给听书的人。在这过程中,听书的人是被动接收信息,自己没有下功夫阅读理解,又不会及时复习,被动接收的这些信息很容易忘记。
读书,是主动学习。
自己读书首先锻炼的是你的阅读能力,其次是理解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一系列学习力。读一本书,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进行了哪些深入的思考,又将在以后进行哪些践行,而不是我们去完全听别人总结了什么道理,这有点拾人牙慧。
但又不完全否认听书的意义,我是用来做导读,比如听到不错的书,会下单买来看,自己记笔记,自己整理核心内容。
题主书没有大量时间阅读,我觉得时间是一方面,你需要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着重提高下阅读效率。这样在单位时间内,我们的阅读速度以及质量都会提升。
提高阅读速度
人的眼睛有拍照功能,读书的时候,不要念,既不念出声,也不心中默念,而是用眼睛扫。这个需要训练,我最开始用笔指读,慢慢过渡到用眼睛扫。
提升阅读效率
提升阅读效率可以采用SQ3R阅读法,这个阅读方法包括五个步骤,每个步骤的英文前缀就组成SQ3R这个名称。
步骤一纵览(Survey)
拿到一本书,建议先快速翻阅,通过高频词汇,弄清楚这本书是主要讲什么。这步中,我会花一定的时间阅读目录,目录是作者对整本书的框架安排,哪些是重点一目了然。
步骤二问题(Question)
阅读完目录以后,我会开始读一本书每一章的首尾句,边阅边记录其中产生的问题,和需要明确的核心概念。
步骤三阅读(Read)
有了问题,明确的内容的轻重,便开始阅读,这时阅读时带着目的的阅读,会更有效果。
步骤四回忆(Recall)
阅读完以后,我会看自己能不能复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查看我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答。核心概念是否知道了。
步骤五检查(Review)
最后我再翻翻书,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内容。
总之,我还是建议题主自己读书,听书做辅助。
④ 不能读书,那就听书吗
你好!这个当然可以了,现在有很多听书的软件,可以将我们的眼睛解放出来,闲暇的时候听听书也是很不错的。
⑤ 我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好吗
可以啊只要都是好书就行。
⑥ 本人不爱看书,但是想进步不看书学习不行,有什么APP能听书像听歌般读出来么
飞阅语音合成APP可以朗读网页,电子书等,用来学习还是不错的选择。
⑦ 不想看书只听那些书本解读音频 可以吗
原来不是你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也有!
我试了很多软件,找到一款非常不错的软件
1、软件内有大量出版社书籍,通过签到、积分、阅读都可以免费兑换;
2、眼镜不适,不想对着手机,有听书的功能,声音还可以选择,这个功能很给力;
3、书中自有黄金屋,看书也能赚红包。看书也有收益,虽然少吧,但是很振奋人心。毕竟看书就能使自我能力得到提升,也是赚的嘛!
保存下方图片,或者用手机自带浏览器扫一下,就可以,(用WX扫扫,注意选择普通下载就可以)不懂或者私信探讨。
⑧ 听书不看书是没什么出息的吗
社会上掀起一股听书的风潮,很多人喜欢闭着眼听书,说是不费眼睛,享受别人给自己读书或者解说的乐趣。其实,听书不如看书,仅仅听书是没什么出息的。
以前人们听评书,都是听收音机,没有现在智能手机便捷,也就没有大量听书软件存储的海量信息,只能到点就听,错过了就真错过了,不能回放,也不能录制,只能听别人讲讲情节,或者自己脑补。后来收音机衰落了,就兴起了电视机,从黑白电视机到彩电,再到液晶电视,再到投影,人们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视听盛宴。再后来,就有了手机,人手一机,走到哪里看到哪里。终于,很多人的视力受不了,只能去听书了。他们不知道,无论是收音机里播的评书还是电视里演的电视剧,还有手机里的评书和讲座都是来源于书本,来源于纸质文字。
听书似乎丧失了个人思考的能力,因为要听明白整段书,就要屏息凝神,支棱起耳朵,全面接受,要是思考一个细节,就会听不明白后面的内容,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而读书却有着可重复性,有着随时停顿的可能,也可以勾画涂抹,查资料验证等等。
⑨ 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听书和看书有多大的区别
孩子不喜欢看书,喜欢听书,听书和看书有多大区别?不管孩子选择看书还是听书,都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式,在前期没有养成看书习惯时,听书也许能够带他进入自学的大门。
我平时听的都是一些人物传记,或者情商课程,这些内容精华部分比较少,大多是人物案例,当我走路坐车或者等人的时候,听书更能有效的利用时间。
除了这些场景,我更愿意选择看书,因为我这个人喜欢做笔记,直接写书上,听书就没有这么方便,我有什么感想没办法记录,也许很快就忘记了,对我来讲是一种损失。
结语:孩子想听书就让他听,总比什么都不干的好,他现在读书习惯还没有养成,也没有看书的意思,暂且先让他听着。
不过一定要了解,他所听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尽量不要让他沉醉于消遣类的读物,要不然他的注意力会被严重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