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听书哪个讲得好
⑴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出名,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窥探了当时的时代兴衰。作者独到的观点以及结合世界历史的角度确实令人惊叹。
我最喜欢书中的这一段:“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名,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而在伦理上的解释则是公众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
⑵ 《万历十五年》都讲了什么,到底是本什么书
作者是黄仁宇(美国)。
《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是,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⑶ 《万历十五年》哪个版本更好
你先看《万历十五年》\黄仁宇作品系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附录基本上都是文言,非专家不需要考虑
共有部分为经典,重点。
⑷ 《万历十五年》哪个版本最好
中华书局版本更好。这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最新中文版本:经典版。经典版统一校订全书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采用布面精装形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最完善、最丰富的版本。随经典版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本书中文版传奇故事。
万历十五年都有什么版次
中华书局版
·作者:(美)黄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86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10105449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三联书店版
·作者:(美)黄仁宇
·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320 页码
·出版日:1997年
·ISBN:978710800982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台湾版
作者:(美)黄仁宇
出版社:食货
出版时间:1990-01-01
页数:289
开本:32开
版本注解
《万历十五年》常见有三个版本:
1.三联本,内容跟中华的老版本是一样的,但删掉了廖沫沙的题签页。
2.中华有两个新版本,有全新文字增订:
中华书局的增订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改正了以前版本的许多错误和表述不当的地方;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字,合计大概有几万字;还插入了11幅彩色历史图片和黄老先生的照片、画像,很漂亮,画像是黄仁宇夫人所绘。因此比较推荐这个版本 。
⑸ 万历十五年,谁能给我个权威的书评啊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部历史书之一,本书可读性极强,看似像一部通俗读物,实则是一部学术著作,只因黄先生久居国外,叙述方式与国内学界很多叙述方式很不同!本书一一个极不起眼的年代为横断面,联系往事遗留的弊端,运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来分析历史事件,这是极不容易,极其精彩的!本书的前半部分叙述了帝国体制的弊端,强调了“人事”的重要之处,后半部分以典型人物为例,深刻剖析了帝国的奇特之处!
⑹ 万历十五年哪个版本好
《万历十五年》 三联书局 1997.05
《万历十五年》 中华书局 2002.03
《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中华书局 2006.08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中华书局 2007.01
其中,《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 中华书局 2006.08最好
理由:这书的大陆版本来就是中华先出的。这本有纪念意义。插图做得还不错的。16开也不算大,现在很多书是这个开本的。 价格和质量也成正比
《万历十五年(增订本)》 中华书局 2007.01 ,这本没图,32开本,文字和上一本一致。
⑺ 万历十五年大概讲个个什么
本书反映的乃是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大失败的全记录,作者又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由于作者熟悉西方宪政及历史,因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社会缺乏数目化管理,并将中国社会的结构比喻为“潜水艇面包式”(submarinesandwich)的社会结构:“上面一块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则是儒家的道德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因而,我们这个庞大的古老国家,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面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违法的行为做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可资遵循的成文条例(即使有成文的规则,也多半道德宣誓的作用远大于实际功效)。而这种社会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在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4]
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是在向体制屈服;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个黑暗大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作者在全文中,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远见卓识,用大胆、平实的笔触评说明史,进而评述中国的历史。他在这本史著中赋予了历史真实鲜活的面容,不仅可以使人们清晰地体验到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细心的读者不仅可以从中品味个人的人生酸楚,而且还会发现隐藏于表面背后的历史积淀。用这种方式撰写历史,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往昔客观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深厚的历史迷雾中走出,进而思索。因此,读过此书的人都说:“读《万历十五年》给人现实意义上的启迪远在其史料价值之上。
⑻ 推荐几本好看的历史书籍,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已经看了
我认为比较好看、比较权威的历史书籍有: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汉书》—东汉,班固著
《三国志》—西晋,陈寿著
《后汉书》—南朝 宋,范晔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 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 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以上都是二十四史,是最权威的正史,但可观赏性不强,下面这几部书是我最喜爱的,就推荐给你吧:
《历史上的多尔衮》—纪连海著
《历史上的和珅》—纪连海著
《历史上的纪晓岚》—纪连海著
《历史上的刘墉》—纪连海著
《正说清朝十二帝》—阎崇年著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下—阎崇年著
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把他们发扬光大。
⑼ <<万历十五年>>哪个版本好
万历十五年/中国文库黄仁宇著
三联书店
这样的书三联书店出版的会更好些.
⑽ 万历十五年讲的是什么书有谁知道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1587年的历史事件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